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精神之成长 境界之提升作文
![精神之成长 境界之提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5943e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0.png)
精神之成长境界之提升作文哎呀呀,大人们总说精神要成长,境界要提升,我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呢!嘿嘿。
我觉得呀,精神成长就像是我一点点长高一样。
以前我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哭鼻子,嘿呀,现在我可不会啦,我会变得更勇敢,这就是精神在成长呢。
境界提升呢,就好像我以前只知道玩自己的玩具,哈哈,现在我会懂得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这就是境界不一样啦。
当我学会关心别人,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时候,哎呀,我感觉自己好像变得不一样了呢。
我读了好多有趣的书,书里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嘿嘿,这也让我的精神和境界都在变化呢。
我会努力让自己的精神一直成长,境界不断提升,这样我就能变成一个更棒的人啦!哈哈!。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盛琼经典语句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盛琼经典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5b20f8c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b.png)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盛琼经典语句
1、成长是一生的功课,是一片天空,有乌云密布也有阳光明媚。
2、成长就像是在吃甘蔗,要学会把甜的留在最后吃。
3、成长就像老鹰练习飞翔,关键在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4、成长像是一朵小花的成长过程,从发芽到开花,充满神秘。
5、习惯难受,习惯思念,习惯等你,可是却一直没有习惯看不到你。
6、成长如刚出来的太阳,半吊树梢,闪着寒光的石头如智者般透着灵气。
7、成长是一次次的野外拉练。
跌倒了再爬起,没有埋怨,没有气馁,没有停留。
8、成长是色彩的变幻。
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看到的是教科书一脸的严肃。
9、成长是摘抄本上一首首小诗,或欢快或哀怨,开心时高声吟唱,低落时黯然泪流。
10、快乐像阳光,像雨露,播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像清风,像雾岚,萦绕在我们身边。
快乐无处不在。
11、成长是锁在抽屉里那带锁的日记本,记录了喜怒哀乐,苦辣酸甜,记录了青春的烦恼和喜欢的那个男孩。
12、成长是无尽的阶梯。
一步一步的攀登,回望来时路,会心一笑;转过头,面对前方,无言而努力的继续攀登。
13、我更相信,成长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宽容与感悟,它是一种信念,让我们知道,凋零的可以是花,但绝不会是春天。
14、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以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颤抖。
精神成人演讲稿范文
![精神成人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d176a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8.png)
(由于模型的学习框架限制,此处无法为您提供2000字的完整文章。
以下为片段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晚上好!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与感悟。
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
我们不断经历着挑战与机会,不断成着,直至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而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而如何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就需要我们具备精神成人的素质。
精神成人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年龄到了成年,而是指一个人在精神上不断地成熟和进化,具备了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困难与挑战的能力。
具体来说,精神成人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精神成人需要有责任感。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承担责任,同时也需要对自己身边的人和环境负责。
精神成人需要有决策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面对各种各样的抉择,而如何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就需要我们具备明确的思路与决心。
精神成人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想法,而如何正确地思考并得出结论,就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精神成人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并为此不断努力。
精神成人是一个不断进化与成熟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努力,持之以恒的去追求和提升。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精神成人,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注入更多的精彩与价值!谢谢大家!。
教育即精神的成长
![教育即精神的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7838e75e852458fb770b56f9.png)
教育即精神的成长陶华坤“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一个人精神丰满,就是求真、向善,做真人、说真话。
聚焦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理应有灵魂安顿的设计与精神居所的创生,理应源于生活、基于信仰。
一、为增长学生的智慧而教1.何谓“教育”?“教”,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育”,则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
教育之“道”,即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如果规律是求真的结果,价值是向善的追求,那么教育就是求真、向善的事业。
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传授给学生知识获得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能使学生的智慧自由生长。
智慧是个体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其本质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教学首先要扎实地打好“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基础,还要重视“为什么”的知识,即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把教材中的句号转化为问号。
知识可以传授和记忆,可以教给和转让,而智慧则不能。
2.智慧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教会的,而是个体内在生长的。
智慧≠知识。
智慧需要知识,知识可以生成智慧,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自然生成智慧。
即使是很博学的人,也不一定是很智慧的人。
智慧≠智力。
智慧包含智力、技能、能力等因素,但智力、能力却不是智慧的全部。
智慧是关涉智力、能力、精神等整体生命的一种存在。
智慧必须是个体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常识等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去顿悟、去生成的。
二、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缓慢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人的成长重要的是精神成长,人的精神成长,实质上是在环境影响下的成长。
教育是在学生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在丰盈的精神支持下教给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
学生精神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精神成长的过程缓慢。
成长是生命的复杂历程,它是体验、经验,是改造、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这也是办学的使命所在,我们必须不断追求管理的新境界,在不断前行中超越自我。
2.教育是规范与引导知识教育,塑造“知识人”的教育,实行的必然是规范教育。
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规范性生存的—种超越,即从规范性存在走向创造性生存,用智慧和创造来充实、支撑、引领师生们的生存。
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成长,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成长,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https://img.taocdn.com/s3/m/08a8553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9.png)
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成长,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教育方法很多,我觉得精神引领,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我特别赞同雅斯贝尔斯的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精神成长!”什么是精神?人的精神,内隐的是人格,包括价值观、情感、意志力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外显的有文明修养等。
比如价值观,孩子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
比如人生观,有人认为人生很空,重在享乐,精神就会萎靡不振;有人认为人生需要奋斗,就会有追求。
比如情感,积极的有理智感、幸福感、美感等,都会让人焕发精神活力。
比如意志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意志力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比如文明修养,有教养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显示特别的精神气质。
价值观是“知”,情感是“情”,意志力是“意”,文明修养等是“行”。
教育就是知、情、意、行的过程。
这几个方面做好了,精神面貌也就有保障了。
精神与人格密切相关。
人格是精神的源泉,精神对人格产生熏陶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精神,是人格所表现出的动态的心理因素。
比如,春风来了,柳树上萌发了嫩芽,人格就如柳树内在的生长力量,嫩芽就如人格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而春风也是种外来的精神力量,唤醒了柳树内在的生长力量。
孩子的精神,正如柳树发芽,既靠内在的生长力量,也靠春风的外力一样。
精神引领的“春风”有:1.环境熏陶。
我孩子幼儿时,书房、卧室的墙壁,贴一些科学家的图片、名人名言,营造出浓厚的科学、人文氛围。
这些都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
2.阅读感悟。
阅读,是与智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只有阅读,才使人更加明白生命的弥足珍贵,才使人的生命更加丰满。
3.艺术陶冶。
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都容易触动心灵。
艺术教育不等于学特长,更不是比赛获奖。
艺术,从陶冶的角度,更有育人的价值。
4 .最好的精神引领,是家长的身教。
希望孩子精神强大,家长要努力做精神强者,或者尽可能地把自己强大的一面展示给孩子。
孩子俩童年期,我有意在上述方面使了点力。
精神成长的内涵意义及培养策略
![精神成长的内涵意义及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8429f0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d.png)
精神成长的内涵意义及培养策略某报上的一则报道,令人震惊2009年11月14日凌晨,吉林省某大学发生了杀人案件;学生郭某因为同宿舍的赵某晚上睡觉打呼噜影响自己休息,因此与其发生矛盾,竟然用事先准备好的尖刀将熟睡中的赵某残忍地刺死;这宗案件令人发指,更令人不可思议但近些年,人身伤害事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已非鲜见,除此之外,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偷盗、故意损坏公物等违规违纪乃至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笔者认为,学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精神成长的严重缺失;从多维角度看,“成人”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即:生理成人、法理成人和精神成人;每个人不但要在生理上、法理上成人,更要在精神上成人;事实也表明,现在年满18岁的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生理上、法理上已成人,但精神上还远远没有成人;因此,学校教育非但丝毫不能忽略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照,更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在精神上快速成人;一、精神成长的内涵及意义何谓“精神成长”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和专家给予相对稳定和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从生命成长过程来看,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人的成长;其一是生理层面的身体生长发育,其二是心理层面的精神成长;精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精神成长是人的本质成长;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精神成长是指伴随着人的生命成长过程而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扩充和拓展,体现为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精神成长的内涵应包括自尊自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团结互助、勇敢无畏等,所有的德育目标乃至所有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思想、情感、意志都应当包含在精神成长的范畴之内;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上也强调,“教育最重要的本质使命是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只有关怀精神成长,才有可能发生教育,才不会产生虚伪的教育结果”;精神成长无论是对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第一,精神成长是生命成长的内在诉求;人不仅是自然生命的存在,更是精神生命的存在;当一个人生理成人、法理成人后,精神成人更显得重要;正如大文豪托尔斯泰所说:“人类被赋予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因此,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注重精神生命的成长,在学会生存和学会生活中把握生命的意义,在精神成长中自觉提升生命质量,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第二,精神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以人的精神成长为主导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人的精神成长一旦缺失,必然导致人的素质缺陷,而人的素质缺陷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史也表明,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言,人的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增加要大得多;因此,每个人都要深刻认识自身素质缺陷,重视精神成长,自觉加强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为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二、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及培养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主导作用,可通过以下环节推动学生的精神成长;1.读书: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础;读书,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学者推崇备至;宋代大学者、大作家苏轼曾指出:“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教育家、哲学家朱熹也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可见,读书是“为学”的根本,更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基础;常言道,“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的高度”;因为,书中有广博的知识、广阔的世界、先哲的智慧和人类的真理,书中更有不朽的精神;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更会使人品格优秀、精神高尚;明代政治家于谦有一句名诗:“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他告诉我们,书是人性的净化器,荡涤人的心灵,使人大彻大悟;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无论从社会进步还是从人的发展和成长来看,都应该提倡读书;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努力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常态和习惯;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多读大师之作;经常阅读经典,可以与伟人的心灵对话,感受崇高灵魂,激发进步向上的动力;通过读书“聆听”大师的教诲,汲取前人的智慧,拓展自己的人生视野;通过读书感受浓浓的书香,提升文化品位,滋润精神成长,丰富精彩人生;2.文化:学生精神成长之源;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和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也是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有优秀文化和不良文化之分;优秀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它总能以特有的感召力,激励和引领人们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世界;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光辉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下,成长起了无数志士仁人、精神楷模,他们为世人所敬仰,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颂;历史有力地告诉人们,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精神成长,能够培养和造就精神不朽的伟大人物;对于学生而言,优秀文化更是精神成长之源;当今,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不足的不是技能,而是精神;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那么,知识和技能就是树干和绿叶,精神和文化就是大地;没有大地,树干会倒掉,绿叶会腐烂;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用科学文明的现代文化去教育、滋养学生;引导学生从小就要学习和诵读美文、雄文,通过那一篇篇千古文章、一首首优秀诗词,和代代先贤对话,用心灵去触摸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去领略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去体验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我们还要用心建设与时俱进的、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让文化浸润学生精神成长的天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精神成人;3.教师: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人的生命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身体生命是精神生命的载体,精神生命是身体生命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人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生命的成长,更重要的是精神生命的成长;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人;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在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中,班主任尤为重要;相对于普通任课教师来说,班主任的工作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职责;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教育者;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不断成长中的生命,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定位;班主任理应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知名德育专家班华指出:“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班主任职责是组织、教育、管理班集体,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主要的、内在的目的就是育人,就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班主任的劳动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劳动;”因此,班主任的工作除了日常的管理外,必须指向学生的精神生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深切体察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积极引领学生的精神健康成长;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为人正直,以纯洁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身作则,以扎实过硬的作风影响学生;心胸坦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关爱学生;善解人意,以坦荡亲切的情感温暖学生;潜心治学,以深厚渊博的学识滋养学生;自强不息,以永不言败的精神塑造学生;乐观豁达,以积极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努力使自身高尚完美的教师人格,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4.养成教育:学生精神成长的“根基”;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通过有素的训练、严格的管理和系统的培养等手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比如: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文明行为习惯、诚实正直做人的习惯、认真踏实做事的习惯、严谨求实的生活习惯、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科学理性的思维习惯等;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总而言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好习惯的教育;习惯会改变和影响人的一生;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打过一个精彩的比方:“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人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所以,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扎实的“根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有序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
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论据
![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6db431f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74.png)
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论据当你看到许多人,总是会感觉有些失望和不开心,那就说明你内心的成长方向不对。
其实这都是精神不够坚定所导致的,精神不够坚定,怎么会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呢?正如我们总在说青春、理想、拼搏一样,我们总在说“奋斗”!那么我们真的可以毫无目标地向前冲吗?也许你可以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如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地前进而选择逃避,就会让你对梦想失望得更深。
我所说的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论据和思考方向还是有必要写出来的。
一、做自己我想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当你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想要和别人分享生活和工作时,你就必须先去做这件事的发起者。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一个人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须先做好当下的事,并为此做出努力。
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就需要你先要具备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和信心。
当你独立完成一件事之后,你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把“做自己”这个想法落到实处,你才能真正地去享受生活与工作带来的乐趣。
二、保持“不急不躁”的精神人的一生很短,总要经历许多事情,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很努力,也会觉得你特别成功。
但是事实却是,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在努力拼搏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成功像一只雄鹰翱翔在天空,他们从来不会抱怨,也不会沮丧和放弃;但也有人可能会说他在努力过程中失败了。
这个结果就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开始为实现目标努力时,出现了不可预料的事情——例如在公司工作中被误解、被人嫉妒。
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信心和努力程度。
但是当我们开始为实现目标努力学习或工作时,我们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不急不躁,去迎接挑战、不断前进!只要你愿意接受自己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人而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那你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和挑战到最后一刻!三、学会自律自律的本质是什么?自律就是自制力与克制力的统一。
如果你没有自制力、克制力,那就等于没了约束,这种人就算是再努力,也是很难成功的。
自我成长提高精神修养的途径
![自我成长提高精神修养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01b4e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8.png)
自我成长提高精神修养的途径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而如何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成为许多人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我成长的途径,帮助读者培养更好的精神修养。
一、培养正面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提升精神修养的基础。
要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寻找机会和成长。
每天保持心情愉快,多与乐观的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将会逐渐塑造出一种正能量的生活态度。
二、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通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可以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知识储备。
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
此外,还可以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班,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个人的能力水平。
三、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时间成为了提升精神修养的重要一环。
要学会将每一天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们。
合理分配时间,有助于提高效率,保证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四、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的管理关系到个人心理健康和精神修养。
要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并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进行宣泄和舒缓。
比如,可以通过运动、读书、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平抚自己的情绪。
同时,培养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被外界干扰轻易动摇内心。
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个人成长和精神修养至关重要。
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与人为善,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
六、培养兴趣爱好和爱好艺术培养兴趣爱好和参与艺术活动是促进精神修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释放自己的压力和焦虑。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摄影、旅游等,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七、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认知是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基础。
高二作文训练之导写及范文:精神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
![高二作文训练之导写及范文:精神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https://img.taocdn.com/s3/m/964927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e.png)
2023年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及范文:精神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这其实也是在说人的精神成长的境界。
自然境界是说一个人做事只凭本能或社会习惯;功利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了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道德境界是说,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全部意义,并自觉做他所做的事。
以上材料对你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观点自选。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几则材料都围绕“精神成长”发表看法。
第一则材料把“精神成长”作为一种“工作”,表明每个人都应当时刻注意“精神成长”,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第二则材料认为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第三则材料诠释了精神成长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四种境界是递进关系,由自我到社会到宇宙,精神境界逐层提升。
作为青少年,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精神成长”,并努力从“小我”“功利”中挣脱出来,达到“道德”和“天地”境界。
这就需要我们的眼界和胸怀更大,格局更大。
写作时可以按照冯友兰的四种境界来写“精神成长”,可以为四种境界各自配上例子来具体理解它们的含义,其中“道德境界”的例子很多,比如焦裕禄、王进喜、抗美援朝战士、袁隆平、钟南山、为社会和国家奋斗的每一个劳动者;“天地境界”的人相对少一些,比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医学家们,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人都属于这样的境界。
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心灵成长与人生意义的追寻
![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心灵成长与人生意义的追寻](https://img.taocdn.com/s3/m/5e8c62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e.png)
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心灵成长与人生意义的追寻精神力量是人类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获取支持和动力的重要来源。
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促使我们超越自身,追求心灵成长和人生意义的追寻。
精神力量使我们能够在逆境中坚持,找到生活的价值和目标,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首先,精神力量是心灵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正是精神力量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不懈努力、坚定信念,从而逐渐成长和进步。
只有有了精神力量,我们才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同时,精神力量还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无限的潜能,使我们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身的局限。
正是因为精神力量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
其次,精神力量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会陷入迷茫和困惑,感受到内心空虚和乏力。
然而,只有具备了精神力量,我们才能够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精神力量使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
通过自我反思和修炼,我们可以在内心找到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从而逐渐理解和感悟生命的真谛。
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我们才能够找到人生的意义,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精神力量是我们克服困难和挑战的重要保障。
人生常常充满了各种考验和挑战,而精神力量正是帮助我们度过艰难时刻的重要力量。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坚持下去。
它给予我们坚韧的毅力,让我们能够不屈不挠,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精神力量还会让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看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克服困境,收获成功。
综上所述,精神力量对于心灵成长和人生意义的追寻至关重要。
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激励我们超越自我,追求进步和发展。
精神力量使我们坚持不懈,充满希望和信心,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它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成为我们克服困难和挑战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培养和积累精神力量,让它成为我们的力量之源,驱使我们不断前行,追寻心灵的成长和生活的意义。
从成长道路精神
![从成长道路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25f3ad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f.png)
从成长道路精神引言成长是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
成长道路精神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它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和期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成长道路精神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培养和发展这种精神。
成长道路精神的重要性成长道路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而成长道路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潜力。
其次,成长道路精神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成长道路精神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动力。
它使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最后,成长道路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这些经验和知识可以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支持。
成长道路精神使我们能够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培养成长道路精神的方法要培养和发展成长道路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接受挑战和困难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接受挑战和困难是培养成长道路精神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挑战,勇敢地迎接困难,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只有通过不断地挑战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2. 建立目标和计划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建立目标和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潜力。
我们可以设立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我们可以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3. 学会反思和总结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反思和总结。
如何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如何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0966a4c7ba0d4a7302763abf.png)
如何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教育的职责就是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学校的使命是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则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生的成长构成了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
以往,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但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身体发育以及能力锻炼和心理成熟上,而忽略了孩子在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作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品格的磨砺。
为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可忽略或更加重视孩子的精神成长。
如何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一、精神成长要先于知识成长。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
毋庸置疑,一个学生只有在获得了精神关怀之后才能投入求知学习中。
一个精神处于低迷状态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获知的欲望。
而所谓的“后进生”,往往是那些精神奢求被忽略的孩子,精神期待被边缘化的孩子粗,存有精神自卑感的孩子,是最需要精神关怀的孩子。
精神关怀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精神面貌成长。
教育过程中,多给孩子一些自信、情怀、赞赏、肯定、信任、闲暇、浪漫、神往等,要比多教给孩子一些知识更重要。
二、独立精神是精神成长之根本。
当代学生大多数是在较为优裕的物质环境中长大的,精神成长的教育已经渐渐淡出孩子的教育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不良个性,从小骄奢安逸,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受一点挫折,依赖思想严重,不能吃苦,缺乏责任感,无担当意识等等。
其中,独立精神的缺失是青少年学生的百病之源,而忽略独立精神的培养又是源头之源。
然而,只有一个人养成了独立精神,具有了独立人格,才能称之为“精神成长”。
现代教育就是要抓住学生精神成长之根本,唤醒自主意识,培养独立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讲礼仪、懂感恩、勇担当、爱祖国、揽世界的,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二十一世纪人。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https://img.taocdn.com/s3/m/958ff4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b.png)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一段谈精神成长的话语最近在我的脑海中不断转换,仿佛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本该被珍视的道理——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最终会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品质。
学习是我们在每一步都必须遵循的唯一道路,然而,在学习的道路上,精神成长常常被大家所忽视。
比如,我们总有一种错觉,认为,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去学习,只要咬牙坚持做就可以了,事实却是,精神成长对于学习是基本必要的。
正如在经典《道德经》中,"一切操劳,而去疲劳,不精与之,何所之有"——学习要完成,精神也是必须养护的。
也就是说,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才能夻噪、利用有效。
再者,人们在学习中会出现问题和挫折,这时,你需要向困难挑战,但是,你需要一颗坚实的心去应付它,只有锻炼精神,才能掌握克服困难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锻炼精神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只有形成一定的习惯,才能够真正产生不同效果。
首先,你能学会看到事情中最美好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样,你就会学会慎重对待一切,而不是一味的把个人情感和利益置于首位,最终你会学会去尊重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不会受他人的影响。
其次,你应该学会自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学会自律,把握自己的冲动,不受诱惑的影响,从而避免走弯路。
再者,要学会接受失败,学会正确地面对失败,而不是一味地藐视失败,要学会需要,理解别人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友爱,尊重别人,而不是依赖别人,我们是独立的存在,更要学会做自己。
学会如何克服精神问题,也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放松自己。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也许沉浸在学习与工作中,让自己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放松自己的重要性,而在物质的匮乏中,只有放松自己的精神,才能让自己的心平静,放松地处理学习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困难。
其实,精神成长需要你一生的努力,它不会只是凭空获得,但它的好处显而易见,它给你以勇气,给你以信心,给你以自信,你要做的就是尽力做那些可以,无论多么难,即使会失败,也要勇敢地去面对,并最终以精神力量勇敢地走出自己的梦想之路。
精神伴我成长的作文500字
![精神伴我成长的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f274173ec3a87c24128c425.png)
精神伴我成长的作文500字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创造了文明,凝聚了宝贵的精神文化,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当生存对人的威胁进一步降低时,人们开始探索什么是生活,应该怎样生活。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精神伴我成长的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精神伴我成长的作文500字1珍惜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莱特兄弟为了发明飞机。
不怕被他人冷嘲热讽,坚持自己的信念。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天,莱特兄弟和爸爸到田里种地,突然,莱特兄弟到了天老鹰,就想发明一样东西,可以让自己飞起来,直到有一天,父亲对莱特兄弟说:“你们要像这老鹰一样越飞越高。
”莱特兄弟想了想说:“那你要给我们演示演示。
”虽然连续试了好几十次,但是莱特兄弟的父亲一次也没有成功,就说道:“这些事情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该做的,怎么能让我这个老年人来做呢?”莱特兄弟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父亲,怎样才能飞起来呢?”兄弟俩问道。
“这种问题要你们自己去思考。
”但是,莱特兄弟没有成功,经过几十次的失败,莱特兄弟终于研制成了史上第一驾飞机。
1/ 7再回过头来想想我吧,记得我学自行车的时候,妈妈再怎么劝我,我也不心动,直到老爸劝我为止,到了学车场地,我听到妈妈的细心指导,还是没有学会,再加上摔了一跤又一跤,根本就不想学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学,想学又怕摔跤。
想到这儿,真是万分惭愧。
莱特兄弟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精神伴我成长的作文500字2雷锋,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雷锋这个名字。
自从知道雷锋的英雄事迹之后,我就梦想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人。
可是不管怎样我连一件好事也没做成。
可能是因为我害羞吧。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妹妹跌倒了,正想去扶她起来,当看到许多人的目光正注视着她,我就不好意思去帮她了。
都是我的害羞心把我阻止了。
我渐渐的长大了。
直到那一天。
我偶然听到了关于雷锋叔叔的英雄事迹。
雷锋叔叔正赶往去城里的路上,他看到一对两天没吃饭的夫妇趴在路上,然后把身上的事物和水都给了两位,还一口一口的喂他们吃。
人生境界和精神成长作文
![人生境界和精神成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1a8c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1.png)
人生境界和精神成长作文英文回答:Life is a journey of personal growth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It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reaching higher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out our lives, we encounter various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that shape our character and contribute to our overall growth.One aspect of personal growth is expanding our knowledge and skills. We continuously learn and acquire new knowledge, whether it is through formal education, reading books, or gain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example, I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 so I decided to take a photography course to improve my skills. Through this course, I not only learned technical aspects of photography but also developed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art form.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personal growth is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awareness. This involves understanding our own emotions and those of others, as well as being able to manage them effectively. For instance, I used to struggle with anger management andwould often react impulsively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However, through self-reflection and therapy, I havelearned to identify triggers and employ coping mechanismsto better regulate my emotions.Spiritual growth is also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journey towards higher consciousness. It involves exploring our beliefs, values, and purpose in life. For me,meditation has been a transformative practice that has allowed me to connect with my inner self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y purpose. Through regular meditation, I have experienced moments of clarity and insight, which have guided me towards making more aligned choices in life.Furthermore, personal growth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are not solely individual endeavors. They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people we surround ourselves with and the communities we belong to. Our relationships and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our perspectives and values. For instance, I have a close-knit group of friends who are always there to support and challenge me. They provid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ncourage me to step out of my comfort zone, which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my personal growth.中文回答:人生是一段个人成长和精神发展的旅程。
为什么有些文化更强调精神成长和修炼?
![为什么有些文化更强调精神成长和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98b0c0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9.png)
为什么有些文化更强调精神成长和修炼?在不同的文化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重视精神成长和修炼的传统,比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等,那么为什么有些文化会更加强调精神成长和修炼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化传承与历史传统某些文化之所以更加强调精神成长和修炼,与其所处的历史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佛教强调顿悟和功德,道教则注重长生和仙道之修,这些信仰对于一些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修炼被视为一种神圣而值得追求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追求真理,提高个人境界,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人性观念与生死观念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性观念和生死观念亦会影响其对于精神成长和修炼的态度和理解。
比如,佛教强调无我和涅槃,认为人生本质上是苦难的,需要通过修行消除人的烦恼和痛苦,并最终实现涅槃。
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体权利和个人的自由选择,认为人生是一种珍贵的恩赐,应当充分地享受其中的美好和快乐,而不是将其看作是一种必须承受的苦难。
三、环境影响与社会因素社会和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文化对精神成长和修炼看法的关键因素。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两千多年文化积淀的产物,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和个体主义倾向,重视“温良恭俭让”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信仰。
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更容易追求自我提升和升华。
相比之下,现代社会由于物质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个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外部的物质享受与满足,而对于精神成长和修炼的关注度则逐渐下降。
总之,不同的文化对于精神成长和修炼的看法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不仅是历史、文化、环境因素的表现,也是不同人生观念的比拼。
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交融中,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学习和尊重其他文化所强调的精神成长和修炼的传统和价值。
精神成长是人类的必修课作文
![精神成长是人类的必修课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59a81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e.png)
精神成长开头如果说,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生理成长的过程,那么相对应的,每个生命个体必然有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在精神分析视野下,几乎可以说,一切心理疾病实际上都是“发育”的疾病。
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充分“长大”,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个生命个体在生理成长过程中,从胚胎开始经历大脑、四肢、其他重要器官的成长,直到有一天不再向上长为止。
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小伙、姑娘,对其生理外在我们有美丑、健康与否的评价。
老百姓常说此人没有长开,彼人长得歪瓜裂枣,这小伙长得帅,那姑娘女大十八变越长越漂亮。
然而,在医生眼里最重要的是健康,牙医看重一口牙,心脏科大夫在乎心脏是否强大。
一个生命个体在生理成长过程中,从精神胚胎开始,经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比方说弗洛伊德的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等,弗洛伊德的一些专业术语总是引发人的不良遐想,让人不爽)。
这对应人的器官发育,只不过心理学理论不像生理学有一套公认的话语体系,放在全世界都认可一套概念(大脑、心脏之类的)。
心理学则不同,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比方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的话语体系就深得中国人的喜欢。
套用移情的解释,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引发了读者反移情,从而导致不少人不接受它。
但是,在这些泰斗级人物眼里,这些人格阶段是精神发育的必经之路。
好了!放下纷争,既然都有不同提法的人格发展阶段,那就自然对应每个阶段是否发展顺利。
该长心的时候长心,该长脑的时候长脑。
如果没有长好,就像人有亚健康、也有疾病状态。
生理成长存在“没长开”的现象,精神成长自然对应着“固着”的概念,大概意思停留在那个阶段。
医生稀罕别人的健康,心理医生看重的就是人格健康。
所以,我与人打交道,职业使然(职业病)在乎对方的人格健康。
不知道大家觉察过没有,小娃娃带着本能感觉与人互动,有些大人小娃娃天然喜欢亲近,反之有些大人小娃娃本能地害怕。
我觉得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就得像婴儿一般,不要太理性,带着感性、感觉去读每一个人。
精神上的成长才是真的成长
![精神上的成长才是真的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a402733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3.png)
精神上的成长才是真的成长⾳乐⼤师贝多芬⼩时候就展现出了⾳乐天赋,⽗亲为了让他成为天才,每天都逼着他练习钢琴,只要弹错了就会遭到⽗亲的打骂,在这样的⾼压教育环境下,贝多芬的进步⾮常快,但是也⾮常压抑。
在17岁的时候,贝多芬在某次社交活动中见到了⼤⾳乐家莫扎特,当时莫扎特认真听完贝多芬弹奏的曲⼦,对他的出⾊能⼒⼤为惊叹,他对众⼈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的称赞。
”莫扎特的话极⼤地激励了贝多芬,他当时下定决⼼留在莫扎特的⾝边学习⾳乐。
可是母亲去世后,⽗亲让他回家了。
贝多芬仍旧想办法提升⾃⼰的技能,并且迅速成长为欧洲最出⾊的⾳乐家之⼀,但正当他准备⼤显⾝⼿的时候,疾病盯上了他。
在26岁的时候,他开始出现⽿聋的先兆,到了中年时期,他的听⼒彻底丧失,但是病痛的折磨反⽽激发了他更为强烈的反抗意识,⼤声疾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并创作了著名的《英雄交响乐》。
对于贝多芬来说,每⼀次的挫折、磨难和伤痛,都会摧残他原本羸弱不堪的⾝体,但是每⼀次摧残⼜给予了他更为强⼤的精神⼒量,他的精神和意志就是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起来的,这种成长使得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巨⼈。
⼼理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们在和困境⽃争的过程中往往能进⼀步加强⾃我认知并获得更多更好的成长机会,⽐如很多经历过危机和灾难的⼈都说⾃⼰的胆量和勇⽓更⼤了,都觉得⾃⼰有了更⾼的价值,有了更⼤的⼒量,有了更⾼的精神境界,有了更多对⽣命的感悟,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活的其他压⼒。
苹果创始⼈乔布斯说过:“有些时候,⽣活会给你迎头⼀棒。
不要丧失信⼼,我确信唯⼀让我⼀路⾛下来的是我对⾃⼰所做事情的热爱。
你必须去找你热爱的东西,对⼯作如此,对你的爱⼈也是这样的。
⼯作会占据你⽣命中很⼤的⼀部分,你只有相信⾃⼰做的是伟⼤的⼯作,你才能怡然⾃得。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停。
全⼼全意地找,当你找到时,你会知道的。
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
精神力量与个人成长演讲稿
![精神力量与个人成长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9de9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c.png)
精神力量与个人成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精神力量与个人成长的主题。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疲惫和焦虑,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精神力量,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成功。
一、精神力量的定义首先,让我们先探讨一下精神力量的定义。
精神力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耐力、勇气和毅力。
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让我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并在逆境中寻找机遇。
精神力量来源于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意志力,它是塑造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那么,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具体有什么影响呢?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让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们有时会感到沮丧和无助,但是如果我们具备了坚强的精神力量,就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挑战,保持乐观的态度。
其次,精神力量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
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是要实现这些潜力就需要充沛的精神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持,我们才能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最后,精神力量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而精神力量可以让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被外界的质疑和困难所动摇。
三、培养精神力量的方法既然精神力量对于个人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呢?首先,我们需要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如果我们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就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轻易放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是精神力量的源泉,它能够让我们看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们也要相信“每一次倒下,都是为了更坚强地站起来”。
另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并丰富自己的见识和阅历。
精神成长开头
![精神成长开头](https://img.taocdn.com/s3/m/4ea8e96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1.png)
精神成长开头如果说,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生理成长的过程,那么相对应的,每个生命个体必然有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在精神分析视野下,几乎可以说,一切心理疾病实际上都是“发育”的疾病。
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充分“长大”,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个生命个体在生理成长过程中,从胚胎开始经历大脑、四肢、其他重要器官的成长,直到有一天不再向上长为止。
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小伙、姑娘,对其生理外在我们有美丑、健康与否的评价。
老百姓常说此人没有长开,彼人长得歪瓜裂枣,这小伙长得帅,那姑娘女大十八变越长越漂亮。
然而,在医生眼里最重要的是健康,牙医看重一口牙,心脏科大夫在乎心脏是否强大。
一个生命个体在生理成长过程中,从精神胚胎开始,经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比方说弗洛伊德的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等,弗洛伊德的一些专业术语总是引发人的不良遐想,让人不爽)。
这对应人的器官发育,只不过心理学理论不像生理学有一套公认的话语体系,放在全世界都认可一套概念(大脑、心脏之类的)。
心理学则不同,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比方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的话语体系就深得中国人的喜欢。
套用移情的解释,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引发了读者反移情,从而导致不少人不接受它。
但是,在这些泰斗级人物眼里,这些人格阶段是精神发育的必经之路。
好了!放下纷争,既然都有不同提法的人格发展阶段,那就自然对应每个阶段是否发展顺利。
该长心的时候长心,该长脑的时候长脑。
如果没有长好,就像人有亚健康、也有疾病状态。
生理成长存在“没长开”的现象,精神成长自然对应着“固着”的概念,大概意思停留在那个阶段。
医生稀罕别人的健康,心理医生看重的就是人格健康。
所以,我与人打交道,职业使然(职业病)在乎对方的人格健康。
不知道大家觉察过没有,小娃娃带着本能感觉与人互动,有些大人小娃娃天然喜欢亲近,反之有些大人小娃娃本能地害怕。
我觉得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就得像婴儿一般,不要太理性,带着感性、感觉去读每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要道德地娱乐,不能娱乐道德”“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课程”“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让英雄‘流血不流泪’、好人有好报”。
道德修养、文明养成,作为社会建设的灵魂工程,每年都会进入到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
看似老话题,放之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观照,却总能发现其中的新意义。
精神上的瘦骨嶙峋,比外貌上的面黄肌瘦更让人心痛。
英烈形象被质疑、被拿来调侃,一些人视之稀松平常。
借助色情信息非法牟利受到惩处,不少人竟为之说情。
一些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的噱头与搞怪,竟能博得网络点赞。
无论是社会热点,还是网络事件,不进行道德思考,就容易随波逐流,不辨是非对错。
哲人有言,“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借我一双慧眼”不靠别人,靠的是自身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富强是躯体,文明是灵魂,口袋鼓了,文明修养也要随之提升。
现代化的发展造就了现代化的财富,也应该锻造现代化的精神。
道德水准和文明修养,既是个体对待生命和世界的态度看法,亦是个体同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它们的价值就在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存在意义,甚至国家的盛衰治乱。
提升公众精神高度,加厚时代道德河床,从来都是发展中的中国不能忽视的话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主要看气质”的时代。
气质体现在谈吐和举止上,更体现在内心的优雅和良善上。
一位著名大学教授路遇街边卖艺的年轻人,慢慢走向前并半蹲下轻轻地放下钱,点头微笑以示赞赏。
一位著名艺术家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
不因为有所成就而傲物,不因为变得富有而薄人,一个文明的眼神、一个谦逊的弯腰,足以体现一个人的气度和品质。
崇德向善很难吗?孜孜不倦地坚守信念、践行道义,就能实现精神之丰盈、人格之充实。
一位老艺术家讲,“主旋律如果唱不响,杂音噪音就会有市场”。
筑牢社会道德和文明素养的防护堤,是社会的共识,也有赖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塑造崇清尚俭、勤政为民的党风政风;从抵制虚无主义、对抹黑英雄说不,到让“最美”之花随处绽放、好人故事广为流传,多给精神世界留一片高雅栖息地,我们的内心才能够澄碧如洗,社会才会少一些聒噪和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