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良渚博物馆是一座以良渚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

博物馆展示了良渚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是了解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多个部分,包括水乡泽国展厅、文明圣地展厅、玉魂展厅等。

水乡泽国展厅主要讲述了太湖的形成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文字系统。

在这个展厅中,游客可以了解到太湖流域的环境和水资源情况,以及良渚文化时期人们在农业、手工业和文字方面的成就。

文明圣地展厅则实证了良渚古城遗址,它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展示了良渚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显示出良渚古城具有东亚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

在这个展厅中,游客可以深入了解良渚古城的城市规划、建筑特点、社会结构等。

玉魂展厅则主要展示了良渚时期的用玉情况。

在良渚文化中,玉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器物,被用于祭祀、礼仪、装饰等多个方面。

这个展厅中展示了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玉器,其中包括了神徽像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对于了解良渚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和解说,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良渚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

如果您对古代文明和文化感兴趣,良渚博物馆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摘要:一、良渚博物馆简介二、良渚文化概述三、博物馆展区介绍四、参观良渚博物馆的实用指南正文:【提纲】一、良渚博物馆简介良渚博物馆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专门展示良渚文化的博物馆。

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址。

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旨在传承和弘扬良渚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悠久的历史底蕴。

【提纲】二、良渚文化概述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距今约5000年。

这一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地区,以丰富的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为特色。

良渚文化的发现,揭示了史前时期中国南方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当时高度的文明程度。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陶器等文物,代表了史前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的高峰。

【提纲】三、博物馆展区介绍良渚博物馆分为五个展区,分别为:序厅、史前时期展区、良渚文化展区、玉器展区和中国古代玉器展区。

1.序厅:展示良渚文化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

2.史前时期展区:展示距今约8000至4000年前的史前文化遗物,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等。

3.良渚文化展区:展示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明成就。

4.玉器展区:专门展示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展示了良渚玉器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平。

5.中国古代玉器展区:展示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玉器,反映了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脉络。

【提纲】四、参观良渚博物馆的实用指南1.交通指南:良渚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可乘坐公交或地铁前往。

2.开放时间: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开放,法定节假日周一不闭馆。

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入场。

3.门票价格:免费参观,需提前在官方网站预约。

4.参观指南:参观博物馆时,可跟随讲解员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自助导览设备和语音导览服务。

5.注意事项:请文明参观,禁止触摸展品,保持安静,勿在馆内吸烟、饮食。

余杭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

余杭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

线性和时间的组织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轴线
死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 大屠杀之塔(Holocaust rower)
三条相互交叉 的轴线
逃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霍夫曼花园(E TA Hofmann Garden)
共生
一部长长的直通三层展厅的楼梯。
死亡轴线的尽端是”大屠 杀之塔 一间空的房子。从 低矮的通道费力地推开沉 重的铁门.进去的时候思 想毫无准备:空间很高(大 约有20m).也很黑.仅在 顶部有一丝亮光.感觉相 当恐怖。空间中弥漫着死 亡的气息.阴冷.潮湿; 眼睛稍微适应了暗环 境.从黑暗的背景中渐渐 浮现出几个站立的人 形.一动不动.不声不响 一字排开.站立在一面大 墙之前.
交 叉 形 灯 光 设 计
此馆犹如迷宫般压缩、狭闭的空间设计,还 有切割状、阴暗的照明完全是馆方刻意安排 的,主要目的是透过空间使访客感受到犹太 人在德国充满艰难与挑战的历史感。
余杭良渚博物馆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 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 5250─4150年。良渚文明纵入中国五千年文明,有中国最早的宫 殿,当时最大的城市,有神秘莫测的玉器体系,也有天蓝水清山 秀,鸟鸣丛林溪涧的自然生态之美,以及人们改造自然互相依存 的和谐之美。
良渚文化博物馆起源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江澤民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文 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渚遗 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 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 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 功能区块。

考古遗址公园与旅游资源的共生发展研究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例

考古遗址公园与旅游资源的共生发展研究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例

五、其他类型的家具
除了上述几类家具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家具。比 如莲花凳,这是一种供人们坐或卧的家具,其特点是在凳面上雕刻有莲花图案, 非常美观大方。此外还有梯形凳、圆形凳等家具形式,这些都体现了魏晋南北朝 时期家俱设计的多样性。
总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家 俱设计也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几案类、床榻类、桌椅类、箱柜类以及其他类型 的家具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这些家俱不仅在形式上多样化,而且在使用 功能和制作工艺上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我们 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历史 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几案类家具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几案类家具逐渐流行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案, 其案面长方形,长50.4、宽22.5厘米,高16厘米,两足为下施横柎的曲栅,与案 面分制,插安于案面底面两端。由于曲栅外侈,足距达52.8厘米。这种形制的曲 栅状足的几案,在汉画像中已有出现,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成为几案的主要形 制。例如在南京郭家山东晋墓(M10)中便出土了一件陶案,其形制与上述描述 相符,体现了这一时期几案类家具的特点。
四、实施措施
为了确保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公园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 保规划的有序推进;
2、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园的建设和运营,吸引社会资本 参与;
3、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度,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公园的数字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 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5、人才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公园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

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造型方面
从远处看,博物馆像是由三组连续平行的圆筒状谷仓排列 组合而成。谷仓的上半部分是拱壳,下半部分是矩形。连 续平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 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却带有张力。带给人力 量的美。
一组优美的筒状建筑连绵起伏,散发着古典主义气息,展 现出典雅风情。
剖面图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
设计启发 内繁外简的手法,内敛又不沉闷 利用空间的错落以及视线的穿插,是空间具有趣味性
院落空间的合理布置使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使建筑更加 联系自然
感谢聆听
入口广场



西
采光井 固定展厅 采光井
小楼梯的设置方便参观者从一层展厅进入地 下室画廊,也方便员工进入地下的办公空间 采光井的设置加强了建筑的透气性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结构方面
结构清晰明了,细部处理丰富
长达30米的整个混凝土拱顶,是由四角上的四根 柱子撑起来的,墙不承重。
拱顶与建筑接壤的部分有一条开口,阳光可以从 后面透过来。
建筑高度错落,形成一种雕塑形式 博物馆的动线是蜿蜒的,其间通过监管空间衔接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
功能分析
平面上的错动打破了
博物馆完整的体量。建 筑师利用水平的错动在 流线中植入庭院,各具 特色的院落和展厅配合, 产生移步易景的效果, 也使建筑有机地融于自 然中。参观人流通过极 具引导性的桥进入院落 再到达门厅开始展览流 线,在观展过程中不断 穿越庭院,产生室内室 外景观的交替轮转。
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案例一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设计概况
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 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 属 现代风格建筑。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 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坐落于 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建筑外观娴静、 简朴、严谨、对称,在内部,建筑上 部为尺度较高大的半简形式,并且采 用了穹隆式天花,而采取这两种手法 的目的是要将外部的自然光线自天顶 引入室内。

良渚博物馆介绍与解说

良渚博物馆介绍与解说

良渚博物馆介绍与解说良渚博物馆介绍与解说1. 引言良渚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文明遗址博物馆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核心区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致力于保护、研究和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丰富文化遗产,向公众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2. 良渚古城遗址简介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距今约5000年,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

遗址面积约46平方公里,包括宫殿、墓地、金器和玉器等丰富的文物,展示了当时中华文明的繁荣和高度发展。

3. 良渚博物馆建筑与设计良渚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充分融入了遗址的环境,并采用了现代与古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建筑外形酷似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寓意着珍贵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主题展厅,包括宫殿遗址展厅、文物陈列厅和临时展览厅等,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良渚古城遗址文化的场所。

4. 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良渚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在宫殿遗址展厅中,模拟了太阳祭典和古代宴会等场景,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再现了古代华夏文明的盛况。

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世界级的文物收藏,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5. 科学的展陈与解说良渚博物馆注重科学的展陈与解说,以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说文物与良渚文化的背后故事。

解说员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与考古发现,能够向观众提供权威的解说服务,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

6.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良渚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览场所,同时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博物馆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以及儿童活动,旨在增加公众对古代文明的兴趣与了解。

博物馆还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手段,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7. 观众的反馈与推荐良渚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得到了众多观众的积极反馈与推荐。

许多观众表示,通过参观良渚博物馆,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遗址保护与考古研究有了更高的认识。

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教育案例解析

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教育案例解析

(a)封面 (b)内页图1 良渚遗址整篇入编全国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来源:作者自摄)99106 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6):106-110.宋晶.中国世界遗产地与青少年素质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3(8):124-125.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刘振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J].学术交流, 2017(10):25-29.崔津泉.我国青少年群体性别角色发展“中性化”问题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4.李瑞,别治明.全球世界遗产教育理念与实践论述[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7):24-29.吕彬江,曹品璞.城市环境和居民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84-85.胡海胜.中国世界遗产地教育:功能、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11-14.[1][2][3][4][5][6][7][8]参考文献适龄人群,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值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阶段,生理与心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稳定,也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5]。

对于世界遗产而言,青少年群体未来将是世界遗产问题与挑战的研究者、解决者,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者、实施者,他们的认识、态度和理念直接决定了世界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命运与前途[6]。

因此,世界遗产教育必须要抓住青少年这一重中之重,通过多种方法、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和宣传,让他们充分领略遗产魅力,自觉参与保护行动。

(2)世界遗产教育的深化需要强调政府作为。

政府在推进世界遗产教育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政府对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深度和效果。

一般而言,成立专门的遗产管理机构、制订专业的遗产教育纲领计划、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有效促进遗产教育的良性发展。

特别是对于博物馆、遗产主题公园等遗产教育阵地,政府扮演着上级管理、业务指导、合作伙伴等重要角色,在经费来源、宣传推介、公共配套等方面对遗产教育给予正向影响。

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良渚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

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

序厅以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最为醒目,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

石壁上嵌着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题词——“文明曙光”,作为基本陈列的名称,为全馆所展示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意。

2010年5月至10月份的临时展厅是“陕西古代陶俑艺术展”。

陕西是我国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代最长的省份。

先后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长达1100多年。

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存,使陕西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崖上”,在这里,曾经叱咤一时的历史角色退场了,“厚葬”是对他们最隆重的纪念。

那些生活中最富情趣、最显赫的一幕幕,定格成为陶土塑成的“俑”,陪伴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前的高贵生活。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陶俑取代人殉,这一丧葬习俗的改变时中国历史的进步。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以下九种藏品。

1、“童子沐浴桶”:宋,高4.3cm,径5.7cm,1978年陕西省旬邑县城关镇出土。

造型生动的陶塑儿童在宋代流行,与宋代七夕的节日习俗有关。

当时的富贵人家每逢七月初六、初七之夜,供奉的并非人们熟悉的“牛郎”、“织女”,而是一种泥孩儿,有祈生男孩的用意。

2、“彩绘喇叭女立俑”:汉,高31cm,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女佣以巾裹头,身着深衣深衣宽大的下摆形如喇叭裙,不仅增加了俑的稳定性,更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

汉代著名美女赵飞燕以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而深得汉成帝的宠爱。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清晨细密的秋雨裹着凉爽的秋风,陪伴着我们一同踏上去学校组织的探索良渚文化博物馆--“与秋天拥抱和快乐同行”秋游实践活动。

在诗情画意的秋天一起去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秋天的美景,怎能不让我们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呢?随着一路欢快的笑声,我们来到了良渚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墙采用了黄色的条石装饰,在初晨一丝薄薄雾色的映衬下,远看整座建筑就犹如一块大大的美玉,馆边的垂柳桂香轻抚着娇艳欲滴的小花花瓣和柔软的草坪,灵动缥缈如画的景色把良渚文化博物馆的儒情雅趣都尽显于我们眼前,让每位同学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文化穿越的完美融入。

步入博物馆内,这里共设了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其中设计师还特别设计了三个天井式的主题庭院,庭院周围长廊环绕,一鞠池水与造型为玉琮和玉璧的石砌结合,把中国园林建筑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博物馆珍藏着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在序厅醒目的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下,三种不同的颜色的条石,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的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展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个时代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丽纹饰与精美器物。

我们在讲解员阿姨的介绍下,慢慢的一路走一路欣赏,认真地做着记录,知道了原来一件件制作精美的玉琮、璧、瑛、符、镯等都是祭祀用的礼器,而刻有蝉、鸟等动物玉器的图形是远古时期良渚人日常的图腾配饰,这些玉器的温润、雕刻出玲珑剔透的精美图案和神秘莫测寓意让我们小队的同学叹为观止!参观完良渚文化博物馆,我们不禁在想,为什么良渚文化博物馆的馆名中会有“文化”两个字呢?为什么不用“历史”或“自然”?这里所指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带着疑问我们专门查阅了资料,知道了只有文化可以指引我们通过不同时空,清晰的看到当时的时代社会脉络,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件件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甚至是简陋的农业生产工具;一件件我们在现在看来都是巧夺天工的精美玉器,都能让我们现代人了解远古时期人们在生活中所拥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和风俗,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在所处的时期最缺乏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我们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因为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有需要,才会去追求、去创新!我们国家正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新一代少年要学习和掌握的文化,是我们学生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的目的!秋天的阳光透过树影细细碎碎地撒在铺满银杏和香枫树落叶的草坪上,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会让我们有一种仿佛身处童话般幻境的错觉。

良渚博物馆案例解析PPT课件

良渚博物馆案例解析PPT课件

设计理念
• 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 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 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 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 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 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 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 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 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 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 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 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 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点缀 美人靠等建筑小品。
博物馆案例分析
——杭州 良渚文化博物馆
大卫·奇普菲尔德 David Chipperfield
英国著名建筑大师,1984 年成立事务所,主张极简的 建筑风格,他的建筑作品遍 及欧洲各国,在杭州已建成 的建筑有西湖区五云山九树 公寓和良渚区 文化博物馆
概述
•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 江澤民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 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 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 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综 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 果的专题性博物馆,于2008年 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 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 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 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 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 能区块。

谢谢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6
杭州 良渚文化博物馆
建筑周围植物繁茂,景观优美,遮挡了视线。博物馆的南面有一个岛,通过桥与 主馆连接。
内外空间
杭州 良渚文化博物馆
• 建筑本身的特点是跟整个公园的融合, 而整个公园的特点 是水.整个博物馆建造在一个人造的地形上, 而这块人造地 形也经过了人为的雕塑, 专为访客规划了一条景观通道和 步行途径, 而交通工具则另辟了一条桥梁式通道直通停车 场和入口的庭院.

良渚博物馆案例解析

良渚博物馆案例解析

体块分析
• 博物馆由四个平行的体量构成,建筑表皮是灰黄色石灰石。
平面
平面分析




次入口
第 三 展 厅
第 一 展 厅
临 时 展 厅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口
主入口
博物馆由四个建筑体构成, 四个建筑 体的边长同为18米, 高度错落, 形成一种 建筑中独有的雕塑形式. 而沟通四个建筑 体的是景观庭院, 这里同时也是整个博物 馆的动线起始点。
杭州 良渚文化博物馆
建筑周围植物繁茂,景观优美,遮挡了视线。博物馆的南面有一个岛,通过桥与 主馆连接。
内外空间
杭州 良渚文化博物馆
• 建筑本身的特点是跟整个公园的融合, 而整个公园的特点 是水.整个博物馆建造在一个人造的地形上, 而这块人造地 形也经过了人为的雕塑, 专为访客规划了一条景观通道和 步行途径, 而交通工具则另辟了一条桥梁式通道直通停车 场和入口的庭院.
设计理念
• 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 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 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 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 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 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 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 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 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 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 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 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 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点缀 美人靠等建筑小品。
博物馆案例分析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chipperfield英国著名建筑大师1984年成立事务所主张极简的建筑风格他的建筑作品遍及欧洲各国及欧洲各国在杭州已建成在杭州已建成的建筑有西湖区五云山九树公寓和良渚区文化博物馆概述?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江澤民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文化地产案例分析之良渚文化村

文化地产案例分析之良渚文化村

文化地产案例分析之良渚文化村文化地产案例分析—良渚文化村【良渚文化】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和城市规划思想是良渚组团的深刻文化记忆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

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

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精湛的玉器、石器和黑陶工艺及其所表征的社会礼仪制度早期城市规划、大型工程营建及其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的社会组织系统以丝绸、玉器、髹漆等生产为主的手工业抑或商业萌生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成熟史前文明的突出表现【区域背景】良渚文化村是万科依托良渚文化遗址打造的文化主题旅游城镇良渚组团杭州大都市格局是“一主两副六组团”,其中以良渚为核心的良渚组团是六大组团之一区位: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距离杭州市中心16公里,距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

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环境:25座山、3片湖泊、1条河流、五大主题公园、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一期国家AAAA级景区、大雄寺、良渚博物院等良渚文化村投资商:2000年由南都房产集团投资,2006年与万科合并规模:总占地规模近11000亩,其中5000余亩的自然山水,3400亩住宅用地,1200亩的旅游用地和约600亩的公建配套用地概况:整个项目拥有8个串联式主题村落,有公寓、排屋、别墅等多样产品类型。

预计未来共有1万户常住家庭,可容纳3,4万人的人口规模,8000个工作岗位;【功能布局】项目以一条风情大道串联,按照步行的规划尺度将小镇中心与功能组团串联背景: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

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博物馆分析

良渚文化博物馆分析

良渚文化博物馆外景
第三展厅良渚文明
空 间 布 局
第 二 展 厅 良 渚 古 国
第一展厅发现求真
第一展厅 “发现求真”
良渚文化
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 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 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 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 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 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 产工具
第二展厅良渚古国
中部庭院
在建筑样式上,既体现了当代先进的建 筑设计理念,又体现出良渚文化内在精 神在时空上的延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 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 环境得体地对话,成为一道“自然的” 风景。
良渚化
深圳大芬美术馆
谢谢观赏!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
• • •
1936年 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 个发现,就是最终被考古学家以最早发 现地“良渚”命名的“良渚文化”。
良 渚 文 化
• • • • •
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 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 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坐 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 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 洲的味道。

研学进课堂,探寻中华早期文明起源——以《良渚古城遗址寻根之旅》一课为例

研学进课堂,探寻中华早期文明起源——以《良渚古城遗址寻根之旅》一课为例
二、看图识城市:在地图中研学区域 地理
在研学旅行中,“学”与“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这样才能确保研学旅行的质量与效果。即使是模拟 研学旅行,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因此,教师 设计了一个“看图识城市”的环节。在《中华文明 的曙光》一课的课标中是这样要求:列举中国境内 远古文化遗存,讲述华夏祖先传说,探寻中华文明 起源的地域特征 [1]。所以,在良渚古城遗址探寻的 研学过程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需融入进去。
3. 地形图——了解自然环境 教师呈现良渚古城遗址的地形图,古城遗址以 绿色图例为主,较为低平,地图上还有蓝色的河流 图例。地图右下角辅以一张气候类型图。通过引导, 良渚古城遗址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类型、地形和 水文特地都可以通过地图读图得出。良渚古城遗址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河流众多。由此,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良渚先民生活 的自然环境特征,由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征还可以联 系到农业生产方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以“水乡 泽国”四个字来概况良渚古城的自然环境特征。 4. 全景图——了解人文特色 教师呈现一张余杭市的局部全景图。图片上, 高楼林立,交通发达。所以学生分析现今的古城遗 址所在地的人文特征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 便捷。同样也是“鱼米之乡”。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都让学生以地图为证,通 过读图分析,了解良渚古城遗址的区域特征。在真 实的研学旅行前,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 调查研究准备,对研学地的区域特征有所了解,这 样才能更好地去研究其价值。在研学旅行中,我们 要坚持“学”与“行”紧密结合。以上读图研学的 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学”与“行”的结合。
2020年第08期 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发展
“行”的结合。 2. 区域图——了解地理位置 教师呈现良渚古城遗址的区域图,让学生根据

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
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游览体验
在良渚博物馆,你可以领略到良渚文化 的独特魅力,感受古老文明的传承和发 展。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普 通游客,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PART 1
历史背景
PART 8
文化内涵
1
良渚文化以其独特的玉器、陶器和石 器等文物为代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生产力和文化水平
PART 4
活动与教育
1
良渚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和教育项目,如讲座、研讨会、亲 子活动等,旨在传播良渚文化,提
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 专门的文创产品区, 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纪
念品和手工艺品
PART 5
交通与游览信息
1
博物馆交通便利,可乘坐公交车或自驾前往
2
博物馆内设有停车场,方便自驾游客停放车辆
PART 1
位置
5
良渚博物馆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区良渚街道,毗邻著名的良渚古城遗址
博物馆于2000年10月对外开放,是展示 良渚文化的重要场所
PART 2
建筑与设计
良渚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简约而现代化,以几何形状 为主,体现了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的完美结合
内部设施齐全,包括展厅、教育区、休息区等,为 观众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还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2
3
博物馆通过展示这些文物和历史遗迹, 向观众传递了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
深远影响
PART 9
教育意义
01
良渚博物馆不仅是 一个文化展示场所, 更是一个重要的教
育基地
02
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教育项目和 活动,帮助公众了解和认识良渚 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骨架
间断的直线 地址的连线
外墙的刻画
这一弯折体的构思是受德国纳粹时期强 迫犹太人佩戴的六角星标志的启示。这六 角星被称作大卫之星,是犹太人的象征。
它闪电般的外形或“破 碎的大卫之星”由一条 轴线贯穿,在曲折的体 量中是展厅,在贯通的 轴线部分则包含所有二 战中在柏林被迫害的犹 太人的名字。 这一曲一直代表着两种 思维和秩序——一个多 样化的片断组成的直线 和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 相互交织,但各有自己 的方向。这两条轴线描 绘了德国人和犹太人之 间的关系。里勃斯基把 该博物馆称为“线之 间”(Between the lines)。
入口与通道
犹太人博物馆地下1层,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为10000m2。博物馆的人 口设于老馆,新旧馆在地下层相连。其1-3层为展厅,4层为办公,地下 层为库房和部分展厅。断续的直线构成了一个非连续的“虚空”,纵贯 整个公共区域,以墙和其他空间硬性分割开来,只能通过地下层的开口 或上面的天桥进入它的各个片段。
设计大师
良渚博物馆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_eld)设计 他的作品并不追求过分张扬的个性和某些无与伦比的特点,而是 尽可能地以简单的形式融入环境之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于内 敛中流露出独特的气质。从这一点来说,大卫· 奇普菲尔德确实继 承了传统英国绅士的做派,并且将这种性格融入了自己的设计。 与英国上一代建筑师形成鲜明的对比,奇普菲尔德并不期望人们 过分在意自己的作品,他甚至希望人们能够忽视它们的存在,只 要去感知建筑所表现的生活就好。他一直在努力,使建筑成为日 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某种艺术流派的代表。
场地分析
博物的环境设计则尽量融入水 的元素中,而整个氛围则不过, 力求融入周边环境和整个公园 中
良渚本意为美 丽的水中小洲 ,博物馆周边 营造的水环境
梧桐路
入口广场
美丽洲路
,以“一把良渚玉锥撒落在大地上”的构思,着眼 与环境的紧密结合和良渚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设 计了在山野乡村环境中,流水环绕的小渚上,一个 富有良渚玉器特有质感,独一无二的良渚博物院静 卧其间的江南格局。
LOGO
博物馆案例分析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余杭良渚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解构的作品,用一种稍显扭曲、破坏、混乱的手法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馆设计的时代背景与选址意义:
二战之后,德国从未停止对历史的反省, 德国对历史的态度,使德国人、法国人甚 至整个欧洲的人民都感到轻松和安全。为 了表示"勿忘历史"的决心,德国还为犹太 人修建了一座大屠杀纪念馆。2005年12 月15日,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最终落成。 这个纪念馆是为祭奠当年在纳粹大屠杀中 不幸遇难的600万无辜犹太人而兴建的, 馆址位于柏林市中心象征德国统一的勃兰 登堡门和联邦议院大厦之间,而二战结束 时希特勒自杀的总理府地下室就在旁边。 丹尼尔.里勃斯基在1989年举办的犹太人 博物馆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中,以其独具匠 心的解构派设计方案获头奖。该博物馆实 际上是柏林博物馆的扩建,于1992年11 月奠基,1990年建成。 柏林犹太博物馆(Juedisches Museum Berlin),是欧洲最大的犹太博物馆,占 地3000平方米,博物馆的展品多达3900 件,其中1600多件是原件。大量的展品记 录了德国犹太人2000年的历史。
•第一展厅
Content Title
•第二展厅
Content Title
Content Title
• 第三展厅
建筑评价
良渚文化古城展示的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内容,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风格应与良渚文化相匹配,同时在建筑艺术上也要拥有鲜明的个 性和原创性,使之成为良渚历史文化的一部分。2008年5月,荣 获最佳公共建筑奖,就说明了它的价值。 整个新馆建筑简洁、厚重、现代,并且十分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 合,融入所在的文化和地域内涵,以谦逊大气的姿态伫立在属于 它的小岛上,它体现了自己的场所感。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Image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交 叉 形 灯 光 设 计
此馆犹如迷宫般压缩、狭闭的空间设计,还 有切割状、阴暗的照明完全是馆方刻意安排 的,主要目的是透过空间使访客感受到犹太 人在德国充满艰难与挑战的历史感。
余杭良渚博物馆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 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 5250─4150年。良渚文明纵入中国五千年文明,有中国最早的宫 殿,当时最大的城市,有神秘莫测的玉器体系,也有天蓝水清山 秀,鸟鸣丛林溪涧的自然生态之美,以及人们改造自然互相依存 的和谐之美。
大卫· 奇普菲尔德告诉记者,“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良渚文 化博物馆是一条路,这条有变化的路引导我们穿越整个良渚文化 。”这位54岁来自英国的设计师是目前世界上设计博物馆最多的 设计师,以简约主义风格见长。由他主持设计的博物馆全世界还 有30多个,如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美国菲格艺术博物馆、意大 利维罗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等。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是他在中国 的第一个博物馆作品。 “一直愉悦并一直喜欢做的,就是成功的创造了一种氛围” “创造或者重新创造一种关于世界的景象 ” ——大卫•奇普菲尔德
设计灵感
良渚本意为美 丽的水中小洲
良渚之意 良渚文物
良渚文化中玉器 尤为发达,灵感 来源于“一把玉 锥散落地面”
建筑设计注重 景观与自然地 结合
良渚文化之 自然和谐之 美
设计之源
良渚文化
设计了三个天井 式主题庭院
中国式庭院
整个的地形是一个山谷,两边都是山,这是 一个山谷,中间有水。良渚的意思就是美丽 的岛的意思,整个的建筑物是建立在一个岛 上的。 当初周边的环境其实并不好,有很多的化工 厂,建完以后良渚政府把周边的化工厂拆迁 ,以免破坏这里的氛围。 建筑物是向内的、整体性的,四个条形的体 块,通过庭院联接(使得整个参观路线比较 丰富多彩),使整个设计内外连通着自然, 如同一个风景里伫立的雕塑一样。 内敛简朴的形体,与自然(环境)很融合, 不争不抢,相得益彰,彼此衬托,“一把玉 锥散落地面”。
收藏珍宝的盒子
整个建筑由四个不 完全平行的长条状 建筑组成 独一无二的良渚博 物院静卧其间的江 南格局
环境的紧密结合和 良渚文化元素的有 机融入
-一个富有良渚玉器特有
质感的建筑,就想四个
巨大的玉锥
形体分析
整个博物馆由四个建 筑体构成,四个建筑体 的边长同为18米,高度 错落,形成一种建筑中 独有的雕塑形式.而沟 通四个建筑体的是一 个景观庭院,这里同时 也是整个博物馆的动 线起始点.整个博物馆 的动线在设计上尽量 蜿蜒曲折,在蜿蜒之间 则通过一些景观空间 进行衔接.
线性和时间的组织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轴线
死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 大屠杀之塔(Holocaust rower)
三条相互交叉 的轴线
逃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霍夫曼花园(E TA Hofmann Garden)
共生
一部长长的直通三层展厅的楼梯。
死亡轴线的尽端是”大屠 杀之塔 一间空的房子。从 低矮的通道费力地推开沉 重的铁门.进去的时候思 想毫无准备:空间很高(大 约有20m).也很黑.仅在 顶部有一丝亮光.感觉相 当恐怖。空间中弥漫着死 亡的气息.阴冷.潮湿; 眼睛稍微适应了暗环 境.从黑暗的背景中渐渐 浮现出几个站立的人 形.一动不动.不声不响 一字排开.站立在一面大 墙之前.
逃亡的终点是一个庭院, 一个规则成列的柱林,共 49根方柱。
共生轴线是一条长长的楼梯,楼梯一直通 向三层。楼梯上空有一些相互交叉的混凝 土构件,会马纳舍· 卡迪希曼 (Menashe Kadishman)用厚 有三公分的钢制作了一万个不同 的、粗糙的、象征性的、双眼和 嘴都是打开的面孔,铺满整个地 面,并允许访客踏过,这个展览 称为“落叶”(德语:Shalechet)。
良渚文化博物馆起源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江澤民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文 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渚遗 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 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 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 功能区块。
建筑的立面依然是线的艺术,由由镀锌金属片覆盖,窗 口都是斜线状,不规则的横割建物本体,这些窗口线是 依据柏林地图上的一些犹太历史地点而被连起的,它们 也被视为连结德国犹太人不同时期的破碎象征,光透过 其中,形成微妙的空间效果。
与老馆的关系
博物馆的人口设 于老馆,新旧馆在地下 层相连。新旧两馆的历 史关系借由这条地下通 道表达。它显示了这个 城市与犹太人的历史联 系。 这个出入通道的 楼梯和走廊被设计的相 当狭窄,并连到新建物 的高塔里,经由高塔才 能通到新建物的各个楼 层。 要进入新馆就得 先进老馆,这对一些参 观造成了不便。
新馆与老馆之间除了出入口之间的联系,在高度上,檐口 高度大致相同。
旧馆的周边环境堆积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高度 不一,质量良莠不齐。虽处同一个环境,彼此却无太多联 系,各顾各的反映着不同的都市概念。这也是战后柏林的 城市状况:战争摧毁了柏林原有的整齐的街巷院落肌理, 对战后柏林的应急性重建加剧了对柏林历史肌理的破坏, 一条柏林墙又把柏林分裂了。
老的柏林博物馆是一 幢巴洛克式建筑,位 于柏林市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