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化学】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溶液、气体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苏教版初三化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种。

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描述物质不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硬度、密度等。

物质的变化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和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也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描述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燃烧性、腐蚀性、还原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二、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反应物在反应中发生变化,生成物是反应物的变化产物。

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电荷守恒定律要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电荷等于生成物的总电荷。

四、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体系。

溶质是指能在溶剂中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通常用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或溶质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溶解是指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五、气体的性质气体是无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气体的性质包括可压缩性、扩散性、容易受热膨胀、相互之间的运动方式等。

中考化学复习重点有哪些苏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重点有哪些苏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重点有哪些苏教版中考化学复习时,同学们要记的学问点很多。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的整理中考化学复习重点呢?别担忧,以下是学习啦我共享给大家的中考化学复习重点,希望可以帮到你!中考化学复习重点重要考点之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

重要考点之二:化学试验简洁操作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重要考点之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2)气体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3)根据气体各自的性质进行检验。

(4)试验装置合理连接,试验合理操作。

重要考点之四:物质的分别物理方法(1)溶解(2)过滤(3)蒸发(4)冷却结晶化学方法(1)沉淀法(2)气体法重要考点之五:物质的鉴别(1)盐酸、硫酸的鉴别(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鉴别(3)碳酸根的鉴别(4)酸、碱的鉴别关重要考点之六:练一练根据你的生活阅历推断,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生石灰作食品枯燥剂B、用干冰灭火C、涂油漆防锈D、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重要考点之七:溶液该重要考点分值为(2-4)分,近两年考题中该考点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思维和分析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运用。

但在该考点的计算上的要求不是很高,基本上都是简洁的计算。

主要把握溶液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制、氯气消毒和明矾净水。

重要考点之八:元素及其和化合物元素及其和化合物主要内容有空气、水、氧、氢、碳、常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是化学学科中考的重要考点,该考点学问点多,内容广泛,分值也比较多,每年必考。

它无论是在填空题、选择题,还是在试验题、计算题都可涉及到。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1、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原理: 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不能: 置换) 炼钢设备: 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 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2、白口铁的用途: 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

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3、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4、导电性: 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

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

钛耐腐蚀性好。

5、溶液的特征: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 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6、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7、分离: 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 溶解、冷却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 ?5H2O。

8、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 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 ?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完整版),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第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 中考化学要点必备 清晰全面

苏教版 中考化学要点必备 清晰全面

苏教版中考化学要点必备清晰全面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乙醇、酒精:C2H5OH葡萄糖:C6H12O6甲醇:CH3OH 有毒、致失明、死亡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Fe(OH) 3为红褐色4、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胆矾)、氢氧化铜▲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整理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学习资料

整理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学习资料

整理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学习资料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面而丰富,包括化学基础、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方程式、溶液和溶剂、酸、碱和盐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整理和总结。

一、化学基础部分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2. 元素的符号和化合价:元素的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缩写,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原子结合时所具有的价态。

3.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带负电荷。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通过周期表可以推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5.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的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6. 元素的性质:元素具有一些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物理性质有密度、硬度等,化学性质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二、物质的组成部分1.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关系:物质的组成主要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不同组合形式的原子会呈现不同的性质。

2. 氧化态和氧化数:氧化态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氧化数是一个用来描述原子带电状态的量。

三、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部分1.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的元素,如导电性、延展性等;非金属则是没有这些性质的元素。

2. 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是由非金属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3. 盐的性质: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晶体化合物,具有酸碱性质。

四、化学变化和化学方程式部分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变化。

2.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3.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条件和反应式。

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

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

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这门充满奇妙与奥秘的学科,在初中阶段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物质世界的大门。

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总复习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苏教版初中化学的总复习之旅。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化学的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是基础中的基础。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了解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性质,如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中都有所体现。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一个都不能少。

元素符号要能准确书写和识别,化学式不仅要会写,还要能理解其含义,比如表示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等。

化学方程式则是化学变化的精确表达,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关键,同时要能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如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以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也是复习的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而化学性质则体现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方面。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比如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所以常用于医疗急救和炼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要清晰。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成分不固定,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的两类,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碱、盐是化学中的重要化合物。

酸具有通性,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碱也有通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中考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

中考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

中考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本讲主要内容】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完整版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完整版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中考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苏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本讲主要内容】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Na 、S 、P 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一般规律: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不饱和溶液(5)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解题方法指导】[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 Na2O+H2O=2NaOHB. KOH + NaNO3= NaOH + KNO3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D. 2Fe+6HCl=2FeCl3+3H2↑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3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

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

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

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酸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酸钠 氢硫酸 碱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消石灰 盐大理石胆矾纯碱蓝矾石灰石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④⑤D. ①③⑤解析: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 3)、硫酸(H 2SO 4)、盐酸(HCl )、氢硫酸(H 2S )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 )、苛性钠(NaOH )、消石灰[2)(OH Ca ]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物。

纯碱(Na 2CO 3)、大理石、石灰石(CaCO 3),胆矾、蓝矾(CuSO 4•H 2O ),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 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322)(CO OH Cu ]属于碱式盐。

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D【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数目的1/4,约占试卷分值的1/5。

考查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

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可采取分类法,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则可采取类比法,列表分析它们区别和联系。

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

有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的习题复习法。

【典型例题分析】[例1] (05年福州市中考模拟题)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解析: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

答案:D[例2](06年天津中考题)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例3] (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答案:C【达标测试】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盐酸除去铁锈,煤燃烧B. 冰融化成水,酸碱指示剂变色C.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植物的呼吸作用D. 酸雨的生成,干冰升华2. 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 糖水B. 医用酒精C. 表面被氧化的镁带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水3. 构成二氧化硫的粒子是()A. 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B. 硫单质和氧单质C. 二氧化硫分子D. 硫元素和氧元素4. 下列反应中,肯定不能得到单质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5.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一氧化碳C. 碳酸钙D. 氯酸钾6.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蜡烛熔化牛奶变酸B. 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 电灯发光形成酸雨D. 汽油挥发滴水成冰7. 马铃薯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8. 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9. 下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B. 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 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 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10. 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芬太奴的每一个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B. 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 芬太奴是国际禁用的杀伤性武器D. 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2:7:811. (1)请按(2)小题的要求在下表中各填入一种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2①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