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优质教案【新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过程要求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②判断成什么比例。

③写出关系式。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二、创设情境引入内容1、出示例5“画面上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哪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

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不能解答?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

引入:“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明确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学生讨论交流演示解题过程: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接着解比例求出未知数。

让学生检验所求的未知数x是否合乎题意。

检验的方法是把求出的数代入原等式(即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把求出的16代入等式,左式==1.6,右式==1.6,左式=右式,也就是它们的比值相等,与题意相符,所以所求的解是正确的。

问题:“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要求学生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然后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化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比例方程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准备:笔记本、练习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时商品打折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比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比例的性质。

同时,教师讲解解比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等比例替换法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强调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做第32页复习题。

出示复习题。

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

[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 )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

]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

(口答)4 :3= 2 :1.5 = x :4= 1 :2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3.引入新课。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

(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

出示例2。

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

再试着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

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

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

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苏教版《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解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3. 解比例的方法:交叉相乘法。

4. 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比例关系。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3. 学习解比例:讲解交叉相乘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4. 应用拓展: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

4. 课堂练习评价: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解比例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4. 反思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的概念及相关记号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解决与比例有关的实际问题3.学会倒置比例、比例倍数的概念及运用二、课前准备•熟悉比例的基本概念•复习简单的数学计算技能•准备白板、黑板、彩笔、橡皮、直尺等教学工具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比例的概念,如:–“比例是什么?举个例子。

”–“比例有哪些应用场景?”–“比例的作用是什么?”等2. 讲解•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几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例的记法:用冒号“:”表示比,用分号“;”表示同比例关系。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大小关系是相等的,比例中每个量的变化都对应着其他量的变化。

3. 课堂练习•用比例的概念及相关记号作为依据,讲解例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练习,如:例题1:苏珊有10本书,比利有18本书,则苏珊和比利的书本数的比是多少?•指导学生使用比例的记法进行计算。

解析:苏珊有10本书,比利有18本书,则二者的书本数比为10:18,可以简化为5: 9。

即苏珊的书本数是比利的5/9。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变化的影响。

4. 实践应用•归纳比例在实践应用中的常见应用场景,如:应用1:饮食计划。

如果每餐需要100克的蛋白质,每餐需要多少瘦肉?•指导学生使用比例的方法进行计算。

解析:每餐需要100克蛋白质,则瘦肉与蛋白质的比例为1:1,即每餐需要100克的瘦肉。

5. 拓展练习•考虑比例的倒置和倍数的概念,教授相关的运算技巧。

例题2:某年级男女比例为3:2,女生有40人,则男生有多少人?解析:男女比例为3:2,在此基础上,女生人数为40人,则男生人数为(40/2)*3=6 0人。

四、课后作业•练习课上讲解的例题•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一道比例应用练习题,并提交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比例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应用场景也更加明晰。

同时,倒置比例和比例倍数的概念也进一步被掌握,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比例时更加灵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解比例的方法及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比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这一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对比例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解题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比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比例知识。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如购物时商品的原价和打折后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商品是否打折?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及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 比例的性质,如: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 解比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等比例代换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尤其是等比例代换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比例的定义、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引入比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比例的定义,介绍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如内项、外项、比例尺等。

3.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比例的性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4. 解比例方法:教师讲解解比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等比例代换法,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5.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9.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10.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比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工程预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和组成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解比例的方法4.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组成、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难点:解比例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奥秘。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比例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3. 课堂讲解:讲解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组成、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4. 实例分析:分析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比例概念、比例组成和比例性质的理解及运用情况。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在几何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作用,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 比例在科学领域的应用:介绍比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例。

3. 比例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比例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如黄金分割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 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 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解比例”教学方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第45页的“解比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过程中感受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流程:流程1:教学例5a教师:李明同学在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也在电脑上把下面的一张照片按比例放大。

课件出示例5。

教师读题:现在只知道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要求出宽,我们必须先理解“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吗?教师:按比例放大的意思呀就是说明这张照片放大前后的相应边长的比能组成比例,例如:放大前的照片的长:放大后的照片的长=放大前照片的宽:放大前照片的长:宽=放大后照片的长:宽。

流程2:教学例5b教师:现在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教师:我们就可以假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为x厘米。

课件出示解: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为x厘米。

教师:现在你能列出比例式吗?教师: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比例13.5:6=x:4教师:动动脑筋,这个比例中的未知数x你能求出来吗?试一试!流程3:教学例5c课件出示解答过程。

教师:可以这样来解答。

你知道把比例写成“6x=13.5×4”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吗?教师:其实这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写的。

你看懂了吗?教师(指着):现在我们已经把未知数x求出来了,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的过程,就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教师:请大家完整地看一看解比例的过程,想一想解比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把一个比例转化成这个等式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最关键的还是把一个比例写成等式这一步,它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来的。

流程4:教学“试一试”a教师:你现在会解比例了吗?请大家看课本45页的试一试,请你接着完成它。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解比例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解比例

解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练习引入1、小练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 =():124:()=():62、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出示例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师介绍:“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4)、板书过程,总结思路师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

指名板书。

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5)、练习提高,再说思路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2、做练习七第6、7题。

学生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

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

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解比例》【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教学设计概述本次教学针对的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解比例”这一主题。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什么是比例,如何运用比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将通过展示板书、讲解、以及练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含义及运用方法。

2.学生掌握比例的常见应用,能够解决相关题目。

3.学生通过本次教学提高专注力,积极思考问题,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比例的含义与运用2.比例的应用场景3.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展示比例相关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比例的含义。

2.通过引入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含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比例所在的场景,例如在涂色、裁剪纸张、制作饰品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步:讲解1.讲解比例的基础知识。

2.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展示比例的应用。

3.与学生梳理出比例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练习1.通过板书展示与讲解重点,提供相应的练习题。

2.通过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思维碰撞。

3.收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起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实践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种比例情况,并尝试解决。

2.让学生自主设计出比例应用的题目,并组织进行交流。

教学效果及评估1.学生能够清晰理解比例的含义及解决方法。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常见应用。

3.学生通过活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学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及方式。

2.学生实践中,教师应该及时回应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成长。

3.教学完成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及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解比例》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本次教学,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比例的基本应用以及解决相关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比例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循序渐进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如比例的定义、比例式等。

但部分学生对比例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不能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本质,突破解比例过程中的思维障碍,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

3.教室环境:座位排列整齐,便于学生交流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打折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比例式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比例知识。

(教案)第四单元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解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写法。

2. 能够准确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 根据所给条件列比例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复杂问题,正确地列比例式。

教学内容:一、引入新知识教师采用图片、物品比较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重量、长度等差异,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概念。

引出比例的概念,并给出比例的定义。

二、比例的概念及比例写法1、引导学生回顾物品的比较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比较”这个概念。

2、给出比例的定义:若a,b两个数(a,b≠0),它们之间的比值为a: b,则称a与b成比例。

3、引导学生理解比例中冒号的含义,让学生找出一些实际问题来确定比例。

三、比例的性质1、比例具有比例反比例的性质。

2、比例的两端与它们的倍数成比例。

3、比例中求和与求商的运算次序可以交换。

四、解比例的方法1、基本思想: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非零数,保持比例不变。

2、例题:(教师可通过黑板、课件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例题)五、实际问题应用1、引导学生先画出实物比例图。

2、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际问题。

3、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比较,提供解决思路,让学生再试着设计解决方案。

六、拓展练习提供多组例题,让学生自行练习,并逐一检查答案,并根据练习情况及时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七、总结通过总结课上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重新整理知识结构,体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精度,发现并解决你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巩固和拓展新的知识技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教学内容】解比例。

(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习八的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新课讲授】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

1 /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1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教师板书:x∶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

师接着板书:10x=320×1。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

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

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比例》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理解和解比例的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和特点。

2.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组成。

2.解比例的方法和技巧。

3.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生动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他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比例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比例的定义和组成,解释比例的概念。

然后,通过一些例题,展示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解比例题“已知比例2:3=4:x,求x的值。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解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收集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是学生学习比例知识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比例的解法,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但是对于解比例的知识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解法。

2.问题解决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3.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材料。

2.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实例。

3.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解法。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八折,问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解答过程。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比例的解法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含义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解法,并检查解答结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

(教案)第四单元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解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比例概念,掌握解决比例问题的基本方法2. 学会比例中的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转化3.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解决比例问题的三种方法:分离项、通分、翻倍法三、教学步骤一、教学准备1. 教案和教学PPT2. 学生练习用书3.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思维能力训练二、教学步骤1. 引入(15分钟)(1)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认识比例的概念(2)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物件,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3)针对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解决比例的问题2. 讲解(20分钟)(1)比例的含义(2)比例的性质(3)解决比例问题的三种方法①分离项法②通分法③翻倍法(4)比例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3. 练习(25分钟)(1)由简到难,从选择题开始练习(2)由结构清晰和逻辑严密的填空题开始,逐渐增加难度(3)通过偷换概念、情境模拟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 总结(10分钟)(1)重申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总结解决比例问题的三种方法(3)传达学习信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五、教学体会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比例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了解决比例问题的三种方法,另外,需要加强教师在讲解答案时的逻辑思维和严谨性,强调方法一定要流程化,生动化,让教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课堂互动1.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2.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思考,相互借鉴学习3. 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4. 倡导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乐于探究五、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问题大量、题目严谨2. 合作式学习法——学生间合作探究3. 辅助式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视频及PPT助力讲解4. 兴趣激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知识点归纳1. 比例的概念——表示两个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式子,可用":"或"="表示2.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两个项和第三个项成比例,比例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相应增加3. 解决比例问题的三种方法——分离项、通分、翻倍法①分离项法:将比例式中两项交换得到两个小比例式,然后将小比例式的各成分相乘,解出所求②通分法:先将比例式两边通分,再比较两个分子之间的大小,计算出所求比例③翻倍法:对比例式两边分别乘以一个数,使其成为整数比例后,按比例相乘,得出所求比例4. 比例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比例中比值相等的各成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七、教学反思1. 教学的良好开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在练习环节中,通过加强针对性、逐步加大难度,提高了学生解决比例问题的能力3. 在教学理解的帮助下,学生初步了解了比例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4. 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固化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举例:
-解释比例的定义,如“两个比例相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实质;
-通过图形、表格等多种方式展示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
-以实际例子说明比例尺的意义和用法,如地图上的比例尺。
2.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中项与两端项的关系,即如何通过已知比例中的部分数值求解未知数;
-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和建立比例关系,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能够较快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特别强调了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在讲解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积极。我发现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我也在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表达和倾听。
5.通过比例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关系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学会使用交叉相乘法和求比值法解比例问题;
-能够将比例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并运用方程求解;
-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是小学数学的拓展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解比例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2.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应用。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练习巩固,及时反馈,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否存在比例关系?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同时,讲解解比例的方法,如交叉相乘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反馈,指出解题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计算物体面积等。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引入
1、小练笔: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 =():12
4:()=():6
2、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
(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
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
(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
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
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师介绍:“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
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4)、板书过程,总结思路
师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

指名板书。

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5)、练习提高,再说思路
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七第6、7题。

学生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

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

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