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地位的认识

合集下载

20世纪中国的四次巨变

20世纪中国的四次巨变

第一次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他为中国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第二次是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此时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一、中国饱受的多个不平等条约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

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首先,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

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

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接下来,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

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3、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其核心是引进和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军事技术。在民用工 业方面主要有采矿、冶炼、纺织等近代企业。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 批近代化工业企业。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 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4、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在这一运动中, 维新派将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的近代化历 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 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 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5、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 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化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关于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定,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政 治原则。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 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指武器——引者注)万不能及。……中国 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 地权 • 请回答: • ⑴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近 代中国历史上哪三种政治主张? (6分) 材料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 材料二: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 政。(2分)材料三:推翻清政府,建不挠、不 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 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 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 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 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 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 巨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



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整理
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清朝封建统治日 益腐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高涨 ②1905年8月,孙中山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 国同盟会
答案:A
⑤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和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反映 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背景 新 三 民 主 义 的 提 出
①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一次又一次的抗争 和失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 ②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下,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内容
意义
【例6】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 现在 ( )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例7】(2009安徽滁州)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 民主革命纲领有根本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 ( )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对三 民主义作了新解释 ①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 压迫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 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生活 ①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②是孙中山在开拓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崭新一步
答案:D
二、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大革命阶 级的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统一战线占主导地位时的国 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 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的, 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 3、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关系包含了以 下两层含义:一是新三民主义是革命斗争的纲领,是民 主革命奋斗的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二是三 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是新 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有了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和 完善的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实现奋斗 目标惟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中华‎民族涅槃重‎生的历史,它有太多不‎堪回首之处‎。

但是,过程虽然艰‎难,结果却是圆‎满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民族的‎蜕变自然少‎不了内忧外‎患,少不了流血‎牺牲,少不了迷茫‎与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这短短的1‎00多年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件,它们一点点‎拼凑出了中‎国近代发展‎历程,其中,几大重要事‎件便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蜕‎变的——一,鸦片战争(开端)鸦片战争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蜕变的导火‎索。

当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便开始‎了它漫长而‎艰难的涅槃‎。

昨日的天朝‎上国,如今却被别‎人打得无还‎手之力,以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沉睡千年的‎美梦终于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苏醒‎,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此刻‎开始动摇,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剧增,社会变得杂‎乱无章,用化学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这处于‎一个高能极‎度不稳定的‎分子结构,无时无刻都‎可能发生巨‎变。

二,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把火)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剧增的最‎直接的产物‎。

当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加重农民负‎担和清政府‎的腐败狼狈‎为奸时,不堪重负的‎农民阶级在‎一声号召下‎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虽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高于它‎的生死存亡‎。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为人们的意‎识觉醒也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这个高‎能分子结构‎中的第一次‎巨变,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分析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辛亥革命孙中山第二次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毛泽东第三次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邓小平一、第一次历史性巨变: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简介: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1911年(清宣统三年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其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二)辛亥革命影响:1、政治:(1)先进性: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局限性: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仍未改变,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1)先进性: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孙中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鼓励人民兴办实业,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热情,迎来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2)局限性:自从辛亥革命响应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混乱之中。

长期的分裂、混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3)思想观念: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性,使资产阶级的平等、博爱、自由等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成为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中国现近代史的变革点

中国现近代史的变革点

中国现近代史的变革点学了中国现近代史纲要之后,我认为中国现近代史主要这几个变革点,使中国这头亚洲一步步觉醒,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与变革方式,每一次的变革都对中国产生奠定基础的影响,而且中国近代史不完全是改朝换代的历史,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融入世界近代文明的历史,所以更需要我们去正视这段历史,真正的解读体会它所给于我们的启示和经验。

第一次变革: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开放。

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清政府统治时期,在当时国内的洋务派不仅试图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强兵富国,还希望能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统治.。

他们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

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我认为这个是中国与世界文化接轨的趋势的开始。

从他们的的分类思想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来看,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在具体的方面,洋务派在办民用工业上,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

这“商股”部分便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

另外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学生出国求学,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这对于介绍西方、学习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10道必背题

中国近现代史10道必背题

1.何谓中国近代以来三次历史性巨变?意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各自的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

“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已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已产产生,但其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其中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其意义【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是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宣告中华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来临,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是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巨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巨变。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一、辛亥革命及其‎意义二十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

二十世纪,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失败了,政治改良的维‎新变法失败了‎。

这些运动让孙‎中山先生明白‎了,只有革命才能‎挽救中国,只有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摘要】: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而这三次巨变使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三次巨变分别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论文从这三次巨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

【关键词】: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文内容:一:辛亥革命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懦弱无能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孙中山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但未得到李鸿章的重视,而后他发现清政府腐败无比,便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同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回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孙中山策划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表“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燃起了革命的烈火,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由此,维持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政府。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中国近代史知识要点(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知识要点(三条主线)

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 1840—1842年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简介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简介

我国近代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简介一、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从此,我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化的道路。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秀全领导,标志着清朝的统治危机。

三、(1898年)是清政府自上书谕旨向外需要,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

四、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标志性的事件,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开启了我国近代化的大门。

五、(1919年)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六、五卅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是我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七、(1937年)是侵略我国、铁蹄蹂躏的罪行之一,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惨痛一页。

八、抗日战争(1937-1945年)抗日战争是我国人民与侵略者进行的一场伟大反抗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以上是我国近代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的简要介绍。

对于我来说,对这些事件的了解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希望这些事件能够成为我们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也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前行。

我国近代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社会变革和国家命运的关键时期。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革命,经历了政治动荡、社会变革、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的曲折历程。

这段历史不仅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我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这场战争标志着我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化的道路,揭开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幕。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受到强大的西方列强的侵略,我国政府和社会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秀全领导。

中国近现代史三次巨变以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三次巨变以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三次巨变以及历史意义专业:工商管理姓名:高磊学号:20115554摘要: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三次巨变指的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

它们在中国的当时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历史的转折点。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正文:伟大的辛亥革命199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伟大的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迄今已经九十周年了。

辛亥革命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早在1894年(光绪二十年),他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反清的兴中会。

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

1905年,这些革命团体联合组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制”为纲领,在各省和海内外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既有鄂、湘、陕、赣、晋、黔、粟、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

清政府迅速解体。

孙中山先生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它通过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而取得了胜利,并为以后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4)中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斗争和间接统治之中,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答: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答: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答: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历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原因:(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笼统的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答: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答:(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答:(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三章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答:(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单元复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zhang

二单元复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zhang

实现了生产资 建立农业 1956年底, 料所有制的深 农业 生产合作社 三大改造 刻变革;标志 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确立,是20 手工业 建立手工业 实质: 世纪的一次历史 生产合作社 变革生产 性巨变; 我国 关系的社 开始进入 社会 加工订货 会主义革 主义初级 阶段。 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新 中 国 外 交 的 起 步
“另起炉灶” 与“一边倒”
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的确定)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提出
(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准则 ,标志着外 互不干涉内政 交走向成熟) 平等互利 互不侵犯 和平共处 (推动了亚非会议的成 “求同存异” 功扩大中国的国际影 响“万隆精神”)
新中国的 建立和巩 固19491952 社会主义 制度的确 立1953- 1956
筹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建立 标志:开国大典 追歼残敌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巩固 土地改革 民族区域自治 新兵种的组建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经济建设 三大改造 民主政治:一届人大的召开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原因:小农经济是在极端分散和孤立的情况下 进行生产,对土地、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等生产 要素不能进行合理的调剂和使用。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 镇人口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 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 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 1.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 设的需要。 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 2.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 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民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 个动力。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中华民族涅槃重生的历史,它有太多不堪回首之处。

但是,过程虽然艰难,结果却是圆满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民族的蜕变自然少不了内忧外患,少不了流血牺牲,少不了迷茫与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这短短的100多年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件,它们一点点拼凑出了中国近代发展历程,其中,几大重要事件便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蜕变的——一,鸦片战争(开端)鸦片战争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蜕变的导火索。

当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便开始了它漫长而艰难的涅槃。

昨日的天朝上国,如今却被别人打得无还手之力,以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沉睡千年的美梦终于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苏醒,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此刻开始动摇,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剧增,社会变得杂乱无章,用化学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这处于一个高能极度不稳定的分子结构,无时无刻都可能发生巨变。

二,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把火)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剧增的最直接的产物。

当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加重农民负担和清政府的腐败狼狈为奸时,不堪重负的农民阶级在一声号召下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虽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高于它的生死存亡。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为人们的意识觉醒也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这个高能分子结构中的第一次巨变,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三,辛亥革命(结束封建专制、开始民主时代)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意识到了其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再加上一直受外国侵略者的压迫,于是他们尝试着改革,先是通过洋务运动对硬实力进行加强,不可否认这有些效果,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让这一切化为泡影,然后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意识到政治体系的弊端,进行维新运动,但顽固派的强劲使这次运动最终失败。

1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巨变ppt课件

1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巨变ppt课件
启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发展中国。
5
中共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道路 内容 领导 (涵义) 人
标志Leabharlann 社会 农村包围 主义 城市、武 革命 装夺取政 道路 权
毛 泽 东
1927年, 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 的建立
社会 主义 建设 道路
建设有 中国特 色的社 会主义
报 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

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 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
要 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7
界所瞩目。
中共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

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 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开始改革开 小平理 放(1978年)论)
共 是共和国和共产党
产 党
历史上重要的转折 点,开始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
•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 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江泽民十五大报告摘要)
9
材料二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 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 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 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就是孙中山、毛泽东、 邓小平”。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性质
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初期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期逐步有社会主义的倾向
戊戌变法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次
1956年底三大改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
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14——16世纪
17——18世纪
1915年-20世纪20年代
兴起地点
意大利
荷兰、英国
中国上海
影响范围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次数时间社会性质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清政府卖国中国战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1416世纪1718世纪1915年20世纪20年代兴起地点意大利荷兰英国中国上海影响范围欧洲全球中国思想主张人文主义思想问题从人出发不是从神出发自由平等民主与科学内容
欧洲
全球
中国
思想主张
人文主义(思想问题从人出发,不是从神出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哪些方面?1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托古改制。

2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 惧怕人民群众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历史性巨变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推动了历史前进。

这在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

(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来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4)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也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形式、意义(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1)互助组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改造的主要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

意义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二)资本主义道路探索失败(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推动(五)各种新思潮的比较和竞争(六)中国先进分子的积极传播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地位的认识
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姓名:阙昱林班级:10-1 学号:20100520
摘要: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场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坚力量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次较完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铺平了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奏。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标志压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上的三座大山彻底崩塌,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正式拉开序幕。

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迎来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对外交往合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国伟大复兴之高潮。

关键词: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复兴
正文: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是周易·革卦·彖传对革命的描述,用之于辛亥革命是很恰当的,辛亥革命是顺应时势而诞生的,是当时社会环境对自身的调整。

正如人感冒发烧是以体温升高来抑制病菌扩散一样,虽然抑制病源是对的但升高体温未免也破坏了一部分机体。

而辛亥革命又何尝不是一场中国在感冒发烧中的自救呢。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自其后列强再未与中国发生正面大规模战争(日侵华除外)这个占世界刃口四分之一的古老文明国度终于不再继续沉沦。

但这次革命仅是一场必然中的偶然并未开出正确处方,所以中国依然在半殖民半封建中争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也反映出它的不彻底。

此时“救亡图存”的观念已升入人心,“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壮大同时也伴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迎来了一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辛亥革命主要意义在于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影响深远。

这是中华伟大复兴的前奏,中国这旧而新的国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融入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虽未站起却也再不肯屈膝,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便是它最鲜明的特征。

同时从辛亥革命党人认识到了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后来的黄埠军校北伐工农红军皆受启发。

新中国建立是中华民族自开天辟地以来的大事,开历史之先河,成万世之壮举。

真正实现了救亡图存。

这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良药的结果,是久病沉珂的中国康复的标志。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独立、主权降到不可能再低的程度,中国人受到了无比的欺凌和盘剥。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国家发展的方向。

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经过了严酷的历史实践的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这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总结。

这句话意思是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蕴涵丰富的哲理,引起古代先哲的高度重视。

儒家经典"四书"中有两书就直接引用了这句话。

《大学》
还引经据典,进一步发挥指出,早在商汤时期,"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提示出求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尚书.康浩》篇云:"作新民",强调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

而后,《易传》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哲理概括。

《易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富有之谓人业,日新之谓盛得,生生之谓易。

"这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理论纲要:道是由一阴一阳运动体现的它们相互交合易转,形成生生不已的人化过程,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盛德人业兴焉。

张岱年承接《易传》思想,给出了一个更为直截了当的转语。

他说:"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

'生'即是创,'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

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己,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

"冯友兰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并认为"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

诚然改革开放正如一个久病初愈的人萌发了强身健体的意识并认识了其重要性。

所以改革开放不仅成就在物质更成就在思想解放“求新求变”深入人心。

在这场深刻变革中,社会主义中国面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

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中国近代史上这三次巨变可谓意义深远,泽被后世值得人们永记起牺牲的血雨珍惜起成功的花儿。

参考文献:
(1)SOSO问问/z/q168938287.htm
(2)天涯问答/wenda/thread?tid=2237f6c2978a94b9
(3)《中国近代史纲要》
(4)维基百科
(5)http://bl(/s/blog_4af54a770100n5qe.html
(6)/news/txt/2009-09/01/content_18439268.htm
(7)/question/706995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