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与功能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与功能探析

王明国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中国当代民间信仰存在着累积性、二重性、自发性、多元性等特征,其功能也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即正

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对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与探究,不仅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民间信仰研究的总体性认识,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发展的基本趋向。

【关键词】民间信仰特征

功能

【中图分类号】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2-0006-04

“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讨和研究农民思想意识的基点”。[1]无论从探讨学术理论上,还是从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征是民间信仰研究的内在根本,体现了研究的整体性要求;功能是民间信仰研究的外在指向,体现其实践性要求。近年来,学界对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已呈如火如荼之势,也贡献了大批成果,但总体上仍不够深入且众说纷纭。本文拟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诸多特征和功能作进一步探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更多借鉴。

一、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探析

关于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可谓见仁见智。但颇具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乌丙安在《中国民间信仰》一书中将其主要特点概括为多样性、多功利性和多神秘性;[2]郑立勇则认为,中国民间信仰具有群众性、低层次性、功利性、民俗性、海外性诸特点;[3]而林国平教授则进一步将民间信仰的特征总结为:自发性、功利性、任意性、庞杂性、融合性、民俗性、区域性、民族性、草根性、顽强性;[4]金泽等人也曾有作品论及。上述学者的论点虽角度不一,但都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拟从唯物史观等角度,对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作进一步研究。

(一)累积性

1、其发生、发展史具有累积性

灵魂不死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上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5]。“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6]恩格斯这两句对宗教的论断,笔者认为同样适用于对民间信仰的解读。“民间信仰是千百年来民众认识和把握人生,把握世界及相互关系的

一种方式。”[7]这种方式的社会和思想根源为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在原始先民生活的时代,因科技不够发达,社会不够进步,人们对不合理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在物质形态上无法得到科学而合理地表述,只有寄托于精神层面的解释,进而延续发展成自圆其说的文化体系。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这种信仰也是民众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一种合理的情感宣泄。宗教和民间信仰就隶属于这一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文化体系。

2、其消亡史具有累积性

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长期、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8]也就是说,与阶级、宗教一样,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必然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当然这些过程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是需要这些条件累积到成熟时才能发生。

3、累积过程的复杂特点

民间信仰的累积过程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

其一、曲折反复的阶段性。无论从民间信仰发展的社会背景,还是从其展的内在要求上看,其活跃程度总是社会变革和转型有关,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张祝平曾将新中国60年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年到1966年,民间信仰的艰难延续;(2)1966年到1979年,民间信仰的全面断裂;(3)1979年到1991年,民间信仰的恢复重建;(4)1991年至今,民间信仰的调整创新。

[9]

这四个阶段差别明显,层次感

*[收稿日期]2011-10-25

[作者简介]王明国(1979—),山东枣庄人,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

第15卷·第2期

2012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5,No.2Apr .2012

强。60年尚且如此,几千年的民间信仰史必然表现出更加分明的阶段性。

其二、顽强发展的长期性。民间信仰做为精神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产生于远古时代,至今仍顽强发展。解放后,旧中国留下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落后。因此要从根本上把民众从落后的带有封建痕迹的民间信仰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上来,关键还是取决于解决贫困问题和加快“两个文明”的建设,但完成这两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表现为明显的长期性。

4、累积性蕴含积极因素

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民间信仰亦不例外。“民间信仰与制度化宗教一样,既表现在精神层面,也表现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物质形态表达,物质的形态通过宗教的精神充实其内容并神圣化;宗教精神是人们在物质世界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民间信仰问题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折射,民间信仰及其活动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其功能和作用也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既有积极性的因素,也有消极的作用。”[10]作为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是伴随着人们的思想和知识进步中发展的。在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国,有着浓厚而悠远历史积淀的民间信仰本身就代表一部丰富的文化发展史。处理好民间信仰工作,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二重性

1、负载功能上的二重性

民间信仰在乡村文明的建设中,有其存在积极意义,即相对合理性和必要性。民间信仰所宣扬的某些观念的社会伦理价值,对于邻里和谐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民间信仰主要通过作用于人的心灵、控制人的精神世界来实现对于社会的作用,其作用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和谐社会所应培植的是其正面、积极作用。”[11]同时,民间信仰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极方面,通过正确引导可以使之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内涵,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建铭对此有深刻的总结,即“民间信仰的社会作用和它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民间信仰的经籍、教理、教义、科仪、戒律等本身有许多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是民间信仰历史文化传统中有许多积极的因素。”[12]

当然,民间信仰的消极意义也显而易见,诸如巫术复燃、迷信盛行、邪教丛生等众多问题,危害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农村的精神污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障碍。要消除其消极意义,就必须对当前农村民间信仰体系进行重建,使其逐步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

2、文化现象上的二重性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其颇类似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深深印刻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俗生活”中。“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与民间信仰的信仰观念、禁忌、巫术仪式、神话传说等水乳般交融在一起的,具有浓郁的信仰色彩。”[13];另一方面,又与宗教现象有较多相似之处。“民间信仰是中国的一种宗教传统,其起源远早于佛教、道教、儒教,其在我国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团宗教。但随着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儒家学说的扩大化,民间信仰领域也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增加了佛教、道教、儒教的因素。但不管怎样,佛教、道教、儒教都是以民间信仰为根基的,后世佛教、道教、儒教的相互接近,可理解为三者向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民间文化靠拢的必然表现。”[14]所以,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很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对中国民间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争议。

(三)自发性

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其自发性体现在无组织性、非官方性。

1、无组织性。即群体性,是指民间信仰在产生和流传过程中具有群体性特征,没有固定的组织,大多是群体自发形成。迄今为止,民间信仰都是集体传承创造的结果,没有哪一个民间信仰可归结为历史上某个具体人物的创造,当然并不排除个人因素在传承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非官方性。即民间性,是指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之间产生发展而非官方推动的,而是深植民众之间,带有松散性质。“自古以来,民间信仰没有得到官方承认,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淫祀,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15]在封建王朝中,官方虽在维护政权、解决群体事件、处理乡村事务等方面屡次利用过民间信仰,但其本意只是为了阶段统治,而并非为了民间信仰的发展。

(四)多元性

我国的民间信仰,是多神崇拜,有着明显的兼容性,体现了其多元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信仰客体的多元性。民间信仰的内容、仪式不仅因民族、地区不同而相异,甚至同一方言区内,不同市县、乡镇与村落,其信奉的神灵、信仰仪式、时间节律等都有差别。俗语云:“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应是一大佐证。林国平在谈到福建地区民间信仰时:“……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宗族性的特征。区域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大到方言区、小到铺境乡村所崇拜的神祗千差万别。……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的府州县又有不同的民间信仰。在同一县内,每个村落、街道也往往奉祀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的神灵,作为保护神,旧称境主、土主、福主、伯公等等”。“甚至同一村屯的几个姓氏,所讲语言与信仰也有差异。例如广西灵川县灵田镇的长岗岭村,仅104户,420人,分属五姓,却流行着三种语言,信仰礼俗亦颇有差异。”[16]

2、信仰主体的多元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信仰的群众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显示:民间信仰者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正式宗教信仰;妇女人数大幅度增加;年龄结构向着年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等。

3、信仰活动的多元性。民间信仰的活动中,既有法会、唱大戏、庙会、游神等群体性的形式,也有烧香、祈福、抽签、占卜等个体性质的活动,由此还出现了商业物资交流或与旅游相结合的活动,并日益向大型化发展。

二、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功能探析

结构功能主义是1945年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的,

王明国: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与功能探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