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对联题典例解析-最新教育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对联题典例解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联在咏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方面,以寥寥数语做到了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历年中考对联试题都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形式自由灵活,常考常新。

【试题解析】

一、材料链接型

例:(2017年北京卷)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注意审题,分别从上联和下联中选择一个方面,然后以链接材料中具体的语录为例来谈自己对这两方面的认识。上联中提到了“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四个方面;下联中提到“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四个方面,我们可从中分别提取。其次,材料一讲“忠信、择友”;材料二讲“礼”;材料三讲“孝”;材料四讲“为政”;材料五讲“礼”;材料六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后,在对联和材料之间建立联系,材料一对应上联的“择朋友”,材料二、材料五对应下联的“守礼法”,材料三对应上联“别尊卑”,材料四可以对应上联的“别尊卑”,或者下联“无愧于心”,材料六对应下联“慎言语”。这道题整体难度不大,材料一和材料六容易判断,也容易与上下两联建立联系。这道题提醒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和分类。

【参考答案】示例: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

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与自己同道的人交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二、定情境对下联型

例:(2017年安徽卷)?W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依据上联选择对出下联的能力。做好此题需了解对联的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以上特点选择下联也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进行: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③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结合此题看,利用

平仄方法,把D、C可以排除,而A与上联“斗室方桌”与“咫尺银幕”对仗不够工整,因此只有B项与之相对。

【参考答案】B。

三、考查对联知识型

例:(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卷)“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___。

(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_________。(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

【解析】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以上对联知识做好⑴题很容易。⑵题是考查考生对对联的区分能力。对联区分上下联:①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②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③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

作用上。另外,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④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⑤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参考答案】(1)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2)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③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④时间关系区分:旧时是上联,新时是下联;⑤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四、结合名著型

例:(2017年黑龙江绥化卷)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下联: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结合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的能力。做好此题首先了解上联的特点,人物:孙悟空;事件:智调芭蕉扇。上联是人物与事件结合而成,依据这个特点,考生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对出下联。在选择人物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如“鲁智深、武松、李逵、林冲等”,然后从各自人物的众多事件选择一个写出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一: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示例二:林教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