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谷子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开发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谷子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开发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谷子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开发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概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谷子、玉米新品种与新技术产业化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1.1.2 项目申报单位及其负责人某省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某县某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1.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1)某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2)某种业有限公司1.1.5 项目建设地点:某县张店、1.1.6 项目总体目标①谷子、玉米生产优种化。

②谷子管理化控化。

③杂粮生产绿色化。

④农民种田科学化。

⑤特色产业市场化。

⑥技术推广企业化。

⑦杂粮生产精细化。

⑧杂粮食用普遍化。

⑨服务体系社会化。

⑩产品销售合同化。

1.1.7 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与规模化控间苗谷种生产与配套技术1.3万亩,谷子、玉米新品种示范3万亩。

5000吨化控谷种生产车间,5000吨珍珠黄小米、7000吨玉米糁、1400吨三和面扩建生产车间。

1.1.8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技术内容及规模辐射点有河神庙、张店、余吾、城关、某、上村、路村等。

示范面积15万亩。

技术内容:谷子化控间苗技术示范;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玉米不同新品种示范;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1.1.9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3721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2677.51万元,流动资金为1043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为3721万元。

其中,240万元为申请中央及地方财政有偿资金,月利率为2‰。

960万元为中央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为1790.51万元。

1.1.10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正常年销售收入为5260万元。

销售税金及附加为300万元。

利润总额为1979万元。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3.71%,财务净现值为4999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2.03%,财务净现值为9356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3.53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为2.9年(含建设期),均小于行业基准回收期。

谷子新品种试验与选育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谷子新品种试验与选育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谷子新品种示试验与选育项目可行性报告二〇一八年八月三十日谷子新品种试验与选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谷子在我国已有7000年的悠久栽培历史,是我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近年来,我县优良谷子品种较少,连续种植多年的谷子品种产量较低,抗逆性差,经济效益低下。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充分利用平定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发挥谷子新品种的增产效益,平定县丰良园艺技术研究所经过多年不断努力,终于成功选育出了“瑞生1号”谷子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高产、抗逆性强等显著特点,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很大的增产潜力,非常适宜我县及周边地区种植。

目前,“瑞生1号”谷子品种示范推广区域除覆盖平定、盂县、郊区外,已辐射到寿阳、昔阳县,累计推广面积3800余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2013年,研究所向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交了审定申请,计划在下年把“瑞生1号”列入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范围,为品种审定和全省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瑞生1号”谷子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与推广,填补了我县谷子选育的空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产、多抗、优质的谷子新品种,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背景(一)基本情况平定县位于太行山西侧,地势西高东低,四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海拔345米—1500米。

全县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8%;劳动力10.8万个,占农业人口的38%,劳动力资源丰富。

(二)气候条件平定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8-13℃左右,≥10℃以上有效积温为450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43.5毫米,无霜期159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小麦、豆类、薯类等。

(三)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平定县丰良园艺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5月,位于冶西镇苏村,现有职工5人,其中2人具有农业专业技术职称。

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一、前言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成份全、含量丰富,产业链长,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区域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

在我国,马铃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被一些地区和省份确立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我省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传统大省,也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和供应基地,马铃薯已经成为我省的四大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本项目的规划,是适应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发展、充分发挥我省马铃薯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生产整体水平的需要;是带动我省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促进我省及我国马铃薯生产向产业化、专用化方向发展、加速优质专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增强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概况评估1、马铃薯种薯供需概况近年来,我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左右,单产15吨/公顷,总产50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推进,我国及我省马铃薯产业呈现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工业逐步兴起,马铃薯用途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使整个种薯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品种结构需求也趋于专用性和多样化。

从我国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中原二季作区(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和南方沿海各省区(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江西、湖南等沿海和周边省份)这三个主要产区的生产情况看,种薯年需求总量预计在230万吨左右。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600万公顷,预计可使这三大马铃薯产区的种薯需求量将增加到300万吨左右,其中鲜食用马铃薯占20%,食品加工用马铃薯占20%,淀粉及其制品加工用马铃薯占40%。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农作物新品种被引进和培育出来。

然而,这些新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建设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促进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农田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个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推动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2.提高农民对农作物新品种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3.加强农作物新品种与农田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并总结有效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4.持续推广和应用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1.确定基地地址和规模。

选择土地资源丰富、基本农田质量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以确保基地有好的种植环境和示范效果。

基地规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划分为不同试验示范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新品种,以便展示不同品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2.确定试验示范的农作物新品种。

根据当地的农业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和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同时还应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等特点,以保证试验示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建设试验示范基地设施。

包括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温室、大棚、农田和灌溉设施等,以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辅助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以保证试验示范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4.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

根据设计的布局和规划,有组织地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种植和管理。

包括进行试验前的土壤检测和调理、种子处理和播种、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管理等。

5.统计和分析试验数据。

对试验示范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的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和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需要一个具备先进设备和较大面积的基地进行,以满足新品种试验示范的需求。

因此,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为科研机构、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试验和示范的场地,推动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二、项目内容和范围1.建设先进设备:基地将配备先进的农业设备,如喷洒机、种植机和收割机等,以提高试验和示范的效率和精度。

2.完善基础设施:基地将修建试验田、示范大棚和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不同品种的试验和示范需求。

3.种植试验和示范:基地将根据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需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新品种,并进行试验和示范,为农民提供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4.数据收集和分析:基地将对试验和示范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为科研机构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提供种植决策的参考。

本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和员工工资等方面。

项目资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政府支持:向相关部门提出资金申请,争取政府支持项目建设。

2.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与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合作,提供试验和示范场地,并获得合作资金支持。

3.贷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

四、市场前景和收益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基地将能够满足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试验和示范的需求,为农民提供优质新品种的种植。

3.收益预测:初步预测基地的年收益约为200万元,效益期为5年。

在项目运营初期可能会面临亏损,但随着基地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提高,预计会逐渐实现盈利。

五、项目风险和对策1.市场风险:由于种植环境、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品种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

基地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合作,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降低市场风险。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四川省彭州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法人代表: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工作职责: 负责全市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及新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负责全市农村经济管理指导。

属全民事业单位,为财政全额预算单位。

农技中心在职人员 54 人,其中:高级职称 9 人,中级 25 人,初级 12 人。

1.1.4 建设地点彭州市九尺镇、蒙阳镇、升平镇。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及编制依据据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预测、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总投资、筹资方案、财务评价和风险对策等。

2、编制依据(1)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 号文件);(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4)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5)《四川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6)《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7)项目承担企业提供的资料;(8)可行性报告编制者搜集的其他资料。

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规模1、核心基地在升平镇新建育苗中心 1 个。

育苗中心包括育苗大棚 2200m2,苗圃 100 亩。

2、示范基地在九尺镇、蒙阳镇、升平镇新建示范基地 2000 亩。

购置生产设备及配套设备,年产 500 万株 GAP 蔬菜种苗,直接带动蔬菜种植规模 2000 亩,形成年产各类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 5000 吨的生产规模。

1.2.2 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在核心基地新建育苗大棚 2200 m2;在核心基地和示范基地新建围栏 15km;土壤改良苗圃 100 亩、示范基地 2000 亩。

2000亩新品种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亩新品种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亩新品种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亩新品种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一概论 (5)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7)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9)三项目成熟程度 (11)1 技术来源与技术协作单位 (11)2 产品质量 (12)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6)4 生产工艺设计 (17)5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 (18)7 建设条件 (19)四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21)1 产业化前景与市场分析 (21)2 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22)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4)1 建设内容 (24)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5)3 流动资金估算 (25)4 项目总投资 (25)5 资金筹措与投资使用计划 (26)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26)1 财务评价说明 (26)2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26)3 总成本费用估算 (27)4 利润总额及分配 (28)5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8)6 不确定性分析 (28)7 社会效益分析 (31)七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 (31)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2)九其它 (33)1 环境保护措施 (33)2 劳动安全保护 (33)3 节能 (33)4 项目管理 (34)5 相关证明材料 (34)十结论 (34)一概论1.1 项目名称及单位:项目名称:2000亩新品种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有限公司企业法人代表:******1.2 建设地点:******市******区******镇***村1.3 建设性质:新建1.4 项目编制依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省科技厅《2009年***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省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提纲》;***省建设厅《***省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标准》晋建标字[2009]9号,《葡萄栽培及加工技术》及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和开发新品种、引进先进的种苗,并将其在基地中示范种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评估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

二、项目内容和计划1.研究和繁育新品种:通过开展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培育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2.引进先进的种苗:通过国内外种苗引进渠道,引进具有高产、抗病虫害能力的先进种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建设示范基地:在基地内种植繁育成功的新品种和引进的先进种苗,并进行示范种植,向周边农民推广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加快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项目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研究对象和繁育目标,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2.研究和繁育新品种阶段:通过野外试验和实验室研究,开展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

3.种苗引进阶段:与种苗供应商和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引进具有高产、抗病虫害能力的种苗。

4.示范基地建设和种植阶段:在基地内建设农田、温室和实验室等设施,种植繁育成功的新品种和引进的种苗,并进行示范种植,向周边农民推广新品种和种植技术。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是农民和市场的共同需求,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可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2.技术支持: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包括农业科研机构、种苗供应商和专业技术人员等。

经过调研,我们已经确定了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渠道,可以有效支持项目的实施。

3.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繁育、引进和示范基地需要建设农田、温室和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并购买种苗和实验设备等。

根据初步估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大,但是通过市场销售和政府支持等渠道,可以获得资金回报。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推广至关重要。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建设旨在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本项目将对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内容和范围1.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试验站将涵盖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研究;2.试验站将配备先进的种植设备和实验设备,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和实验条件;3.建设研究人员宿舍和实验室,提供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4.建设技术培训中心,提供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推广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农业市场对于新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2.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涉及到农作物种植和研究,需要具备先进的种植设备和实验设备,以及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支持。

目前,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满足项目的需求。

3.经济可行性: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建设设施、购置设备和培训人员等方面的费用。

从长远来看,该项目将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农业效益将显著增加。

因此,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社会可行性:四、项目管理和运营1.建设单位:国家农业局或相关地方农业部门。

2.项目管理:成立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3.运营模式:试验站可与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同时,可以与相关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等。

五、项目风险和对策1.技术风险:建设项目需要各种先进的种植设备和实验设备,并具备相关的农业技术支持。

因此,需要与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和专业人员的支持。

2.经济风险:项目的投资较大,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风险。

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等合作,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本参与。

应用远缘诱变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应用远缘诱变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应用远缘诱变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及背景‚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紧紧围绕着新阶段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高技术的重大需求,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利用创新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争取重要突破,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高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和资源高效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高技术保障。

(一)农产品生产前景广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口温饱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切实保护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既是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尤其在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各级政府十分强调农业的产业基础地位,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跨越式发展。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我国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则呈现刚性增加。

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粮食总需求约为6亿吨,其中稻谷需求量2.2亿吨,玉米2亿吨,小麦1.4亿吨。

稻谷总供给在现有基础上需提高10%;玉米需提高50%,小麦需提高28%,才能满足基本需求。

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755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已经发展到4039万亩,以小麦为主的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200万吨,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因而农产品生产在我国、我省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国家‚十一五‛农作物育种的目标和任务1、国家对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目标要求国家‚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目标中规定:‚培育40个左右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新品种增产潜力提高10%以上,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5.0亿吨左右;动植物新品种产品品质明显改善,自主供种能力大幅提高;培育一批高产、高能量、广适性、低成本的能源作物新品种。

早熟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

早熟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

早熟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南方露地与大棚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一、课题申请理由西瓜作为一种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一直是我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__地处我国华南、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海陆通道具有沿海、沿江、沿边区位优势其次__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21.1℃具有十分丰富的光、温、水、热资源气候优势。

这种气候与区位优势使__成为我国西瓜反季节栽培和“外运出口”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西甜瓜反季节生产基地。

西瓜作为我区主要农作物在__主要以早春及秋延后两造反季节栽培避开全国其它西瓜产区的高峰期市场销路顺畅售价稳定产值效益显著。

我区西瓜每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左右总产量400多万吨;__市则是__西瓜生产主产区占全区年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以早春双膜覆盖提早栽培为主少部分为夏秋季高温栽培、秋季延后反季节栽培;栽培方式主要为露地种植并且 90%以上西瓜为嫁接栽培;大棚西瓜一年三茬栽培生产为零星种植未能形成大规模生产。

西瓜生产已经成为__农业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生产发展优势也是我市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种植效益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整个产业发展看目前__西瓜生产以大中型西瓜为主:品种有黑美人、小__为主的有籽西瓜和__三号为代表的无籽西瓜。

由于早熟品种黑美人种植年限过长抗病力明显下降严重早衰产量和品质明显降低销售价低几乎失去市场竞争力;后推接替有籽西瓜品种—小__虽然抗病力和产量比黑美人品种好但品质欠佳尤其在成熟期若遇上雨天果实极易返水倒瓤、发酸市场销售风险大;__三号无籽西瓜品种的抗病力、产量及品质都比黑美人、小__等其他有籽西瓜高但在春季栽培则上市时间较晚市场销售压力和风险也在加大。

与露地栽培相比西瓜大棚栽培春季能提早、夏季避雨和秋延迟采收与露地生产西瓜错开品质、外观也比露地生产提高一个档次以上售价高出一倍甚至二倍以上单位经济效益比露地生产提高50%以上。

最新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一)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原理简述以前辣椒育种强调早熟性和丰产性,现在根据国家“863”项目提出的材料选育和新品种选育方向的要求,新育辣椒品种以优质、抗病、专用型为优先目标。

本项目将依靠南昌菜科所丰富的辣椒品种资源为基础,以赣北特有的枫树辣椒和海南灯笼辣椒王为主要选配育种材料,综合采用远缘杂交、航天诱变、雄性不育及花药组培等高新生物技术,开展以高品质(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和商品性状优良)为育种目标的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

力争获得3-5个能分别满足早春保护地、晚熟越夏、秋延后栽培等系列专用品种。

该类品种将比常规品种每亩增收30%-50%,并彻底改变当前辣椒产量高而口感差,风味淡的缺陷,为多样生态化、专用品种化的辣椒产业格局打下基础。

(二)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辣椒育种目标主要是早熟及丰产性,随着栽培模式不断变化,特别是早春和秋延大棚、日光温室的应用及反季节栽培面积的增加,辣椒市场已实现周年供应,因而早熟性不再是衡量品种市场优劣的决定因素,而辣椒的营养品质(Vc、可溶性糖、干物质)、风味品质(辣椒素、挥发油及氨基酸)和商品性状(果形、果色、肉厚及可食用率等)则越来越受市场关注。

新世纪辣椒育种应以优质、抗病为首要选育方向。

针对当前生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形式的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选育出适合保护地栽培、温室长季节高产、露地低成本栽培等不同生态条件和用途(鲜食、加工等)的专用品种符合今后辣椒产业发展的要求,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辣椒是我国大宗蔬菜品种,我国在“六五”至“八五”期间把辣椒早熟品种选育作为主攻任务之一,这期间育出了早丰l号、湘研1号等早熟品种。

但由于早熟,生育期过短,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太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辣椒的风味品质、营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辣椒育种目标也由原先单一追求熟性和产量而转变到以品质、抗病性等为首要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存在多种气候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类型的水、热、光等自然条件状况分别订立育种主攻目标,所育成的辣椒品种才能适用不同的生态条件,并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 - 4 -1.1 项目提要..................................................................................................... - 4 -1.2 项目概况..................................................................................................... - 5 -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 - 8 -2.1 项目建设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3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6 - 第三章建设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 - 19 -3.1 建设场址选择........................................................................................... - 19 -3.2 建设条件................................................................................................... - 20 - 第四章市场分析 ................................................................................................ - 26 -4.1 市场现状分析........................................................................................... - 26 -4.2 市场前景分析........................................................................................... - 28 -4.3 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30 - 第五章建设方案 ................................................................................................ - 33 -5.1 建设目标................................................................................................... - 33 -5.2 建设规模与内容....................................................................................... - 33 -5.3 产品方案................................................................................................... - 34 -5.4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 35 -5.5 工程方案................................................................................................... - 39 -5.6 设备方案................................................................................................... - 41 -5.7 科技方案................................................................................................... - 43 -5.8 项目实施进度........................................................................................... - 43 -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 ............................................................ - 45 -6.1 环境影响................................................................................................... - 45 -6.2 节能减排措施........................................................................................... - 45 -6.3 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 - 46 -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 - 47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47 -7.2 劳动定员................................................................................................... - 49 -7.3 管理措施................................................................................................... - 50 -7.4 技术培训................................................................................................... - 53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3 - 第八章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 55 -8.1 建设投资估算说明................................................................................... - 55 -8.2 建设投资估算........................................................................................... - 56 -8.3 资金来源及投资计划............................................................................... - 56 - 第九章财务评价 ................................................................................................ - 57 -9.1 财务评价依据........................................................................................... - 57 -9.2 财务估算................................................................................................... - 57 -9.3 财务分析................................................................................................... - 59 -9.4 财务评价结论........................................................................................... - 60 -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 - 61 -10.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 - 61 -10.2 建立起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 61 -10.3 促进农民增收......................................................................................... - 62 -10.4 扩大就业................................................................................................. - 62 -10.5 有益环境保护......................................................................................... - 62 -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 - 64 -11.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 64 -11.2 风险程度分析......................................................................................... - 64 -11.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 65 -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 - 66 -12.1 可行性研究结论..................................................................................... - 66 -12.2 问题与建议............................................................................................. - 67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某某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建设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法人代表:吕某某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工作职责: 负责全市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及新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负责全市农村经济管理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