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第三讲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評價

許慎把結繩與倉頡造字聯繫起來,是合理的。
倉頡代表著黃帝時期。 倉頡為史官是可能的。 文字的系統性需要經過人為的整理,整理漢字的 應當是記錄歷史的史官。


文字不可能由一個人創造。
漢字的真正起源

漢字主要起源於圖畫,其次是契刻。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證的發展》:“中國文 字的起源應該歸納為指事與象形兩個系統。”
溫故而知新



1. 語符與字符: 語符—記錄語言(詞)的符號,即文字 字符—文字的構形符號,即部件/字母 2.文字性質的界定原則: 根據字符的性質界定文字的性質 3.中文字符的類型: 意符、音符、記號
第三講 漢字的形成和發展
vincent
I II
漢字(作為成熟的文字體系)的形成 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變化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沒有看到 作為漢字前身的用圖畫傳遞的資訊和圖畫文字。 因此,漢字起源的上限難以從實際上確定下來。 現在能夠提出的根據,最遠的只有西元前4000年 左右屬於仰紹文化的彩陶紋,以及時間與此相近 的屬於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刻符。它們的時代,都 在新石器時期的中期,可以暫時把這一時期作為 漢字起源的上限。 從理論上說,漢字起源的上限應該比這還要早些。 考古的新發現,會逐漸把這一時限往前推移。如 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墓葬出土龜甲上的符號,距 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
主要變化
形體
形聲 增多
結構
義符 為主
字數
字體
字形
記號字增多
形體上的變化
從繁到簡的變化
從簡到繁的變化
1.字體的變化 2.字形的變化
1.純粹外形上的繁化 2.由結構的變化造成
字體的變化
1.古文字階段
(線條化)
2.隸楷階段
(筆劃化)
由古文字變為隸書,應該看作漢字形體上最重要 的一次簡化。
字形的變化



至於漢字起源的下限,我們可以從小屯殷墟甲骨 文往上推測。當圖畫文字與陶器花紋中的表意圖 案演變為記詞字符,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符 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範, 成為一種文字體系。這一過程,如果跟記詞字符 產生的那段過程相比,應當是短一些。

小屯殷墟甲骨文已是能夠完整記錄漢語的文字體 系,這個體系形成的開端應當在夏商之際。《尚
二、世界文字產生時的一般狀況
(3)文字是一種記錄語言的符號,原始的標記符號 必須脫離了任意繪形、任意理解的階段,產生了一 批具有約定的意義、可以記錄語言中的詞,也就是 有了固定讀音的單字,可以進行字料原始積累的時 候,才能算已經產生。 (4)文字正式產生以前,必須有一批可以書寫、可 以傳遞的圖畫或符號,可以用來演變為字符,有這 些可以稱作“前文字現象”的材料為基礎,才有創 造文字的可能。
《周易正義》:“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 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 各執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評價

結繩是一種實物性記號,不可 能成為記錄語言的工具。結繩 的區別性低。 結繩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結 繩記事說明人的記憶力有限, 需要通過某種途徑來記錄、提 示資訊,實現跨時間的交流。
作品
《说文解字》 《玉篇》 《广韵》
收字数量
9353 16917 26194
明朝(14c AD)
清朝(18c AD) 建国后(1980s)
《洪武正韵》
《康熙字典》 《汉语大字典》
32200
49888 54678
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變化
主要變化
形體
形聲 增多
結構
義符 為主
字數
字體
字形
記號字增多

乾三連 坤六斷 震仰盂 艮(gen)覆碗 離中虛 坎中滿 兌上缺 巽(xu)下斷
對八卦說的評價
八卦起源于原始社會的數蔔法,是一種組 合關係。 哲學意義上的八卦到西周及春秋時期才形 成(陰陽說)。 過於抽象,缺少變化,區別太小。 合理之處:每種符號代表一定的物象,符 號與符號之間相互區別。漢字區別律
(三).記號字、半記號字逐漸增多。 漢字裡用記號造字的情況極為少見。但是 ,由於字形象形程度的降低和字形簡化、 訛變等原因,估計早在古文字階段,就已 經有一些表意字和少量形聲字變成了記號 字或半記號字。


—日,
—立,
—表,
—年
漢字字数的变化
年代
东汉(2c AD) 南朝(6c AD) 北宋(11c AD)

雲南德昂族結繩記事
4、刻契說
(1)傳說
《周易》:“上古結繩而治,後 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2)評價

刻契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刻契 帶有“ 書寫”的性質。 刻契的構形太簡單,與複雜的文 字構形不相類
傈僳族的刻木

5、倉頡造字說(聖人造字說)

《呂氏春秋• 君守》:“倉 頡作書,後稷作稼。” 《淮南子• 本經訓》:“昔 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 哭。” 《論衡• 骨相》:“倉頡四 目。”
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墓葬出土龜甲上的符號 西元前6000年左右 (《文物》1989年1期插頁)
五、漢字起源的時間

由圖畫傳遞資訊到產生圖畫文字,再由圖畫文 字和花紋圖案的表義成分轉變為約定符號以至 記詞符號,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就是 文字起源的過程。歐洲和美洲的一些古老文字 的這個過程,大約始於新石器時代而止于有史 時期的開始。從所獲得的資料看,漢字的產生 就其上下限而言,也正是在此時期內。
注意:假說背後的 理據性
1.漢字起源假說的多學科性
科學的假說也是有充分依據的,其中的推論也 要符合邏輯。因此,這是一個現代考古學、歷史學、 文字學、人類學的交叉課題。 近年來,各相關學科在這個課題上都做出了一些 成績,雖然有些說法還存在分歧,但在大的框架上, 已經有了不少共識。 從文字學的角度和思路來闡釋這個問題,就是從 漢字本體規律的角度來使用歷史和考古的材料建立 漢字起源的假說。

2、河圖洛書說(文字神賜說)
《尚書•顧命• 傳》:“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 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守,發陽虛之山,臨于無 扈洛洞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2)評價

文字神賜不可信 合理之處:漢字發源于黃河流域。
3、結繩說
《周易》:“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 契。”
書· 多士》記載西周初年周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話說:“惟殷先人
有冊有典:殷革夏命。”這就是說,商人在滅夏
時,已經有了記事典冊。從古史文獻也可以看出,
夏代是中國第一個有完整世系流傳下來的朝代。
那麼,中文字符開始積累的年代,似可估計為夏
初,也就是前2100年左右。
漢字起源時間的推斷
新石器時代始 ——前6000 (賈湖文化) ——前5000 ——前4000……漢字起源上限
三、關於漢字起源的傳說和記載



漢民族是個善於講故事的民族。關於漢字起源 的傳說大體可以分為: “ 前文字時期的傳說”和“創造文字的傳說” 深入挖掘這些傳說中的理性成分,我們可以窺 見原始漢字發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漢字向成 熟的文字體系過度時期的一些歷史狀況。
1、八卦說 許 慎《 說 文解字 • 敘 》: “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 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 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 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 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 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 也,初造書契。”
四、有關漢字起源的考古資料與前文字現象
江西清江吳城遺址陶符
商代(前1600-1100)後期
山東龍山文化陶器刻符
西元前2900-1800
山東大汶口文化陶符
西元前4500-2300
大汶口陶符與甲金文的比較
浙江杭縣良渚 文化陶符
西元前3000年左右
余杭南湖良渚文化陶罐符號
仰紹文化半坡遺址類型陶器刻畫符號分類表 西元前前5000-3000年左右
思考:漢字的起源

為什麼要提出“漢字的起源”這個命題,背後 隱藏著什麼樣的邏輯思維?
文字的產生與應用是一個族群、民族進入 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民族自信心,國 家軟實力的標準(夏商周斷代工程)。 事物的發展過程問題漢字的發展趨勢。

一、漢字起源問題是一個假說
漢字的起源要說明從沒有漢字如何到有 了漢字,因此,它的原始資料必然是未經 漢字記錄過的,它的結論不能一一驗證, 只能是建立某種假說。
2.從文字學角度建立漢字起源假說的依據
(1)根據世界文字產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推斷 (2)參考對歷史有折射反映的神話傳說 (3)根據僅有的與漢字起源有關的書面文獻記載 (4)根據已經發掘出的與漢字起源有關的考古資料 嚴格把握“文字”的定義
二、世界文字產生時的一般狀況
(1)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文字的產生和應用。 從一般邏輯來判斷,一種文字總是在蒙昧通向 文明的轉捩點上誕生。 (2)世界上文明的產生多半是在大河流域。中國 的文明在黃河流域誕生,漢字是隨著中華文明 發展而獨立產生的本土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 一種不間斷地發展至今的表意體系的文字。
一種文字結構。

(二)所使用的意符從以形符為主變為以義


符為主 形符是依靠本身的形象來起表意作用的, 它們往往不能獨立成字。例如:古人畫兩 隻一前一後的腳作為“ ”(步)字。 義符一般都由現成的文字充當。就我們現 在使用的文字來看,只有少數義符是作偏 旁用的,如“辶”(辵)“疒”“宀”等 。它們大都是很常見的偏旁,所代表的意 義是很多人所熟悉的。
仰紹文化 (前5000-3000) 大汶口文化 ——前3000 (良渚文化) (前4500-2300) 龍山文化 ——前2100(夏代始)……漢字起源下限 (前2900-1800) 小屯殷墟文化 ——前1600(商代始)……漢字體系形成 (前1600-1100) ——0(西元始)
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變化
1.隨著字體的簡化而簡化 2.字體沒有變化時,也在簡化 3.字體的繁化
a.純粹外形上的變化 b.文字結構變化造成的繁化
漢字結構的變化
(一)形聲字的比重逐漸上升 1.新增加的字,多數是形聲字; 2.舊有的表意字,改造為形聲字。
形聲字既有表音成分,又不像有些假
借字那樣有造成誤解的可能,是在漢字這種記
錄單音節語素佔優勢的語言的文字裡最適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