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理论简介
约束理论介绍
约束理论介绍什么是约束理论约束理论是一个以系统论为导向的持续改进过程的方法论。
此方法论是基于系统单一目标理论的,并且此方法论认为系统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
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成为整个系统的约束。
例如,某公司的目标是最大化纯利润,这个公司有很多事务流程,其中一个流程必定为限制整个公司纯利润水平的关键流程。
2. 应用约束理论的主要优势增加收入假设市场需求存在,那么通过去除显着约束,提高产量,公司将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降低单位产量的成本如果某公司内部有许多流程或者部门的产能没有被完全释放,那么与这些流程或者部门相关的固定成本就没有被充分利用。
当由于去除主要约束导致公司总体产量上升时,它将影响到绝大部分的固定成本,由此单位产出的固定成本就会降低。
当然在这些显着约束的背后还有很多隐性的成本 - 比如处理约束造成的消极影响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约束上游生产环节过量生产造成的浪费。
按时交货通常当公司某部分存在显着约束,并且这种显着约束无法像公司其它部分一样可预测或可控制的话。
那么此约束本身就是无法按时交货的根本原因。
同样的,去除显着约束将使交货时间预测更准确,并更好的保证按时交货。
以能够产生最佳回报的方式安排管理时间通过关注显着约束,至少可以在短时期内,管理时间将更多的分配到能够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的方面。
3. 约束理论的五个核心步骤为了切实地实现系统改进,TOC提出了识别并解决“约束”的五大核心步骤,即:第一步,找出(Identify)系统中存在哪些约束。
企业要增加有效产出的话,一般会在以下方面想办法:原料(Materials):即增加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投入;能力(Capacity):如果由于某种生产资源的不足而导致市场需求无法满足,就要考虑增加这种资源;市场(Market):如果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导致市场能力过剩,就要考虑开拓市场需求;政策(Policy):找出企业内部和外部约束有效产出的各种政策规定。
约束理论和生产计划
约束理论和生产计划约束理论是一种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管理者有效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限制因素,以实现组织的生产目标和战略。
通过应用约束理论,管理者可以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讨论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
一、约束理论概述约束理论是由Eliyahu M. Goldratt于1984年提出的,他在他的畅销书《三个问题》中首次阐述了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
约束理论认为,组织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种具有限制性的因素,被称为“约束”。
这个约束会对整个生产流程产生负面影响,限制组织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约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例如设备的性能瓶颈、员工的工作速度、供应链的延迟等等。
约束的存在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损失,加剧了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1. 瓶颈效应:约束理论认为,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个或多个瓶颈,它们是限制整个生产线速度和效率的因素。
瓶颈是导致生产能力受限的关键环节,管理者需要识别并解决瓶颈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
2. 优化约束:约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优化约束来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吞吐量。
通过集中资源和措施解决瓶颈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能力。
3. 缓冲管理:约束理论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缓冲区来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
通过设置适当的缓冲量,可以有效减少因约束或不确定性引起的生产计划延误和成本增加。
三、约束理论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1. 瓶颈分析:通过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管理者可以识别和分析可能存在的瓶颈。
通过对瓶颈的定位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调度安排,以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2. 瓶颈解决:一旦瓶颈被确定,管理者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瓶颈问题。
这可能包括增加瓶颈资源的容量、优化工艺流程、改进运营管理等。
通过解决瓶颈,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3. 缓冲设置:约束理论中的缓冲管理是在生产计划中建立缓冲来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
约束理论_精品文档
约束理论1. 简介约束理论是一种用于描述行为决策和行为变化的理论,特别是在面临不同约束条件时人们的行为。
它涉及到个体、群体、组织以及社会层面的行为和决策,并通过对约束条件的理解来解释为什么人们行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变化。
在实践中,约束理论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
2. 约束的类型约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
2.1 内部约束内部约束是指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和信念,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个体的价值观、信仰体系、态度和自我概念都属于内部约束的范畴。
内部约束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行为选择和行为目标。
2.2 外部约束外部约束是指来自环境、组织和社会的外部因素,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可以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经济条件、社会期望和文化习俗等。
外部约束可以影响个体的选择范围、行为方式和行为动机。
3. 约束的作用约束理论认为,约束可以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多重作用。
3.1 行为引导约束可以引导和影响个体的行为。
比如,法律和规章制度可以规范个体的行为,促使其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3.2 行为限制约束也可以限制个体的行为。
当个体面临多种约束条件时,它们可能会感到受限,选择范围减少,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
3.3 行为变化个体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行为的变化。
例如,当个体面临经济约束时,他们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消费。
当个体面临社会约束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他人的评价,并进行自我调整。
4. 约束与自由的平衡约束理论认为,约束和自由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平衡的。
适当的约束可以保护个体免受不合理行为的伤害,并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过度的约束可能会限制个体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影响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5. 应用案例5.1 经济领域约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对于消费者行为研究,可以考虑个体面临的经济约束以及其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另外,在企业决策中,也可以利用约束理论来理解组织内外部约束对企业行为和策略选择的影响。
约束理论简介
约束理论简介约束理论简介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简称TOC)是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M.Goldratt)在他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ProductionTechnology,简称O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戈德拉特最初开发的OPT软件用了有限能力排程、车间控制和决策支持,由一家叫CreativeOutput公司经销。
由于戈德拉特把重点从经销软件转移到强调管理哲理和培训教育上,他被迫离开了这家公司。
因此,当前存在早期以OPT命名的商品软件和戈德拉特博士进一步发展的OPT哲理或TOC,不要混淆。
OPT有9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约束理论中得应用。
它们是:1.重要的是平衡物流,不是平衡能力;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率是由系统的其它约束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由其本身能力决定的;3.让一项资源充分开动运转起来同使该项资源带来效益不是同一一个涵义;4.瓶颈资源损失一小时相当于整个系统损失一小时,而且是无法补救的;5.想方设法在非瓶颈资源上节约下一小时以提高生产率只是一种幻想,非瓶颈资源不应满负荷工作;6.产量和库存量是由瓶颈资源决定的;为保证瓶颈资源负荷饱满并保证企业的产出,在瓶颈工序和总装配线前应有供缓冲用的物料储备。
瓶颈工序前可用拉式作业,其后可用推式作业。
7.传送批量可以不等于甚至多数情况是不应等于加工批量;8.批量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加工批量应当是一个变数;9.只有同时考虑到系统所有的约束条件后才能决定加工件计划进度的优先级。
提前期只是排进度的结果。
TOC是在O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在能力管理和现场作业管理方面的哲理,把重点放在瓶颈工序上,保证瓶颈工序不发生停工待料.提高瓶颈工作中心的利用率,从而得到最大的有效产出。
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类型、工艺流程和物料流动的总体请况,设定管理的控制点。
约束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物料、能力、工作流程、资金、管理体制,员工行为等,其中,市场、物料和能力是主要的约束。
约束理论(TOC)
•一个组织的瓶颈资源的数目一般小于5个
OPT的一些重要概念(续)
• 物流的平衡
– 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从原材料到成品的 高度相关的活动链
– 这个活动链中计划好的活动程序常会被企业中大量 存在的随机事件的干扰所打乱,如机器损坏、质量 问题等
– 要识别这些干扰,找出问题出在何处,手段之一就 是从“物流”着手,对企业中“物流”的分类
– OPT中的提前期是批量、优先权和其它许多因素的 函数,是编制作业计划产生的结果
OPT的九条原则(续)
• 目前理论界对OPT认识还不一致,存在着 各种看法,主要包括
– 把OPT当做一种新的计划思想 – 作为一种作业计划的仿真语言 – 作为生成MPS、物料和能力需求计划及详细
计划的一个软件包 – 作为一种处理数据精确度的一种尝试,以求
– 根据不同类型“物流”的特点,认识他们各自的薄 弱点,或“瓶颈”所在,从而有针对地进行计划与 控制
– 一般分为:“V”、“A”和“T”三种类型
OPT的一些重要概念(续)
○○ ○○ ○○ ○○
□
□
□
□
□
□
△
V 型企业
○
图例:○产成品 △原材料 — 加工线 □工 序
○ ○ ○ 局部装配
总装配
○
□□ □ □
– 由于瓶颈控制了产销率,所以企业的非瓶颈应与瓶颈 同步,它们的库存水平只要能维持瓶颈上的物流连续 稳定即可,过多的库存只是浪费。因此瓶颈就相应地 控制了库存
OPT的九条原则(续)
• 原则7: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 于)加工批量
– 车间现场的计划与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批量的确定, 它影响到企业的库存和产销率
分析动力学之约束理论
分析动力学之约束理论引言在物理学与工程学中,动力学是解释物体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理论。
而约束理论则是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限制关系。
本文将讨论动力学中的约束理论,包括什么是约束、约束的类型、以及约束对于动力学系统的影响。
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动力学中的约束理论。
什么是约束约束是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
这些条件可以是几何约束、运动约束或力学约束。
几何约束是指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例如,考虑一个由绳子连接的摆钟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约束条件是摆钟必须保持在特定的平面内,并且绳子的长度保持不变。
运动约束是指系统内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
例如,考虑一个双摆系统,其中一个摆的运动受到另一个摆的约束,两个摆必须以特定的方式协调运动。
力学约束是指系统内物体之间的力学关系。
例如,考虑一个刚体系统,其中物体之间存在刚性约束,即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保持不变。
约束的类型约束可以分为两类:完整约束和非完整约束。
完整约束是指系统中约束的自由度等于约束的数量。
换句话说,完整约束可以完全限制系统的运动。
例如,考虑一个由两个铰链连接的刚体,铰链的数量等于刚体的自由度,因此这是一个完整约束。
非完整约束是指系统中约束的自由度小于约束的数量。
非完整约束不能完全限制系统的运动。
例如,考虑一个由两个滚子连接的刚体,滚子只能限制刚体在一个平面内的运动,但不能限制刚体的旋转自由度,因此这是一个非完整约束。
约束对于动力学系统的影响约束对于动力学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约束可以限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它们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减少系统的自由度,以及影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动力学分析中,约束可以通过引入广义坐标来描述。
广义坐标是系统中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数学变量。
通过使用广义坐标,可以将约束条件转化为运动方程,以进一步分析系统的运动行为。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约束反力。
约束理论和生产计划的概论
约束理论和生产计划的概论约束理论是管理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是由Eliyahu M. Goldratt在其著作《目标》中提出的。
约束理论强调了关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并通过优化瓶颈环节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计划中,约束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根据瓶颈资源的限制来调整生产计划,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产出。
约束理论的基本概念约束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瓶颈资源:指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优化瓶颈资源的利用是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的关键。
2.过程的变化:瓶颈资源的状态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因此需要不断监控和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变化。
3.短缺资源的处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处理短缺资源是约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约束理论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在制定生产计划时,约束理论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通过对瓶颈资源的分析和优化,企业可以明确瓶颈环节,并根据瓶颈资源的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来说,约束理论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瓶颈资源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生产过程中的瓶颈资源。
这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实现,以找出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效率的关键环节。
2. 优化瓶颈资源的利用一旦确定了瓶颈资源,企业就可以针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
这可能包括增加瓶颈资源的产能、改善其操作效率等。
通过优化瓶颈资源的利用,企业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3. 动态调整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不断监控瓶颈资源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总结约束理论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通过优化瓶颈资源的利用,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根据约束理论的原则,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
只有不断优化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企业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约束理论(TOC)
约束理论(TOC)TOC(Theory ofconstraints),中文译为"瓶颈理论",也被称为制约理论或约束理论,由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博士创立,与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并称为全球三大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为立足于企业系统,通过聚焦于瓶颈的改善,达到系统各环节同步、整体改善的目标。
约束理论是关于企业应作哪些变化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些变化的理论。
具体一些,约束理论是这样一套管理原则──帮助企业找出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实施必要的改变来消除这些障碍。
约束理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来说,如果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可以按环节或者阶段进行划分,而且一个环节的产出依赖于前面一个或多个环节的产出的话,那么,这个系统最终的产出将受到系统内生产率最低的环节的限制。
换言之,任何一个链条的牢固程度取决与它最薄弱的环节。
在论及生产制造企业时,约束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取得更多的利润。
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有三条途径:增加产销率,减少库存,减少运营费用。
这三条途径中,正如约束理论奠基者Dr. Goldratt所说,减少库存和减少运营费用会碰到最低减少到0的限制,而对于通过提高产销率来取得更多利润的可能性,则是无穷无尽的。
此外,约束理论还发展出一系列工具,来帮助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各种行为和措施,看它们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怎样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TOC理论的内容TOC认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着一个约束,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
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 (任何企业或组织均可视为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系统的约束。
任何系统可以想像成由一连串的环所构成,环与环相扣,这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其最强的一环。
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企业或机构视为一条链条,每一个部门是这个链条其中的一环。
如果我们想达成预期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最弱的一环,也就是从瓶颈(或约束)的一环下手,才可得到显著的改善。
分析动力学之约束理论
分析动力学之约束理论1. 简介约束理论是动力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研究系统中存在的约束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约束可以是包括刚体运动学约束和非刚体运动学约束两种类型,它们限制了系统中物体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约束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在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2. 刚体运动学约束刚体运动学约束指的是刚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几何关系约束,它限制了刚体的自由度。
刚体运动学约束包括点约束、线约束、面约束和全约束等几种形式。
2.1 点约束点约束是指刚体上某一点的运动被限制在特定的路径上。
比如,一个刚体上的一点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就是点约束的一个例子。
2.2 线约束线约束是指刚体上某一线段的运动被限制在特定的路径上。
比如,一个刚体上的一根绳子必须保持直线运动,这就是线约束的一个例子。
2.3 面约束面约束是指刚体上某一平面的运动被限制在特定的路径上。
比如,一个刚体上的一个平板必须保持平行于地面运动,这就是面约束的一个例子。
2.4 全约束全约束是指刚体上所有点的运动都被限制在特定的路径上。
比如,一个刚体上的所有点都必须保持在一个平面内运动,这就是全约束的一个例子。
3. 非刚体运动学约束非刚体运动学约束指的是系统中存在的非刚体物体的几何关系约束。
非刚体运动学约束包括弹性约束和非弹性约束两种类型。
3.1 弹性约束弹性约束是指系统中的非刚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弹性力的作用,从而保持特定的几何关系。
比如,一个弹簧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点上,当一个物体与弹簧相连时,它受到弹性力的作用,从而保持与弹簧的相对位置不变。
3.2 非弹性约束非弹性约束是指系统中的非刚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到弹性力的作用,但仍然保持特定的几何关系。
比如,一个物体悬挂在一根绳子上,尽管绳子不具有弹性,但物体仍然保持在悬挂的位置上。
4. 约束方程和约束力约束方程是描述约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将系统中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方程。
约束方程可以通过约束条件的分析得到。
约束理论介绍
约束理论1. TOC 释义TOC是英文Theory of Constraint的首字母缩写,中文译作"约束理论"。
简单来讲,TOC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TOC称之为"约束",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①一套解决约束的流程。
用来逻辑地、系统地回答以下为任何企业改进过程所必然提出的三个问题:改进什么?(Whattochange?)、改成什么样子?(Whattochangeto?)以及怎样使改进得以实现?(Howtocausethechange?)②一套日常管理工具。
可用来大大提高管理效能,例如: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双赢地解决冲突、如何团队协作、如何进行权利分配等。
这些日常管理的顺利开展,是成功解决约束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性工作。
鉴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其他管理理论中也多有涉及,本文则不再过多展开论述,而把重点放在TOC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方面。
③把TOC应用到具体领域的具有创新性的实证方案。
这些领域涉及生产、分销、营销和销售、项目管理和企业方向的设定等等。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 M.Goldratt)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连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同时TOC也是对MRPⅡ和JIT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发展。
戈德拉特创立约束理论的目的是想找出各种条件下生产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约束理论,构建高效团队的基石
约束理论,构建高效团队的基石引言在现代工作环境中,团队的高效运作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高效团队的目标,约束理论成为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约束理论强调了如何识别和处理团队中的约束,以提高整体团队绩效。
本文将介绍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以帮助构建高效团队。
什么是约束理论?约束理论是由Eliyahu M. Goldratt在1984年提出的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任何组织或系统中,存在着限制(约束),这些约束会产生负面影响,限制组织的整体绩效。
约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团队只能达到整体效能的水平,取决于约束的位置和管理者对其管理的方式。
约束的类型约束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内部约束指限制团队绩效的内部因素,例如技术限制、资源限制等。
外部约束是来自外部环境的限制,如市场需求、竞争等。
对于构建高效团队,我们需要明确不同类型的约束,并采取合适的管理策略来解决它们。
如何识别约束了解团队中的约束是构建高效团队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识别约束:1. 流程分析通过对团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流程中的瓶颈和限制。
例如,可以通过绘制流程图,标记出每个环节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以确定瓶颈所在。
2. 数据分析通过对团队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可能的约束点。
例如,可以检查工作周期、工作量和质量等关键指标,以确定可能存在的约束。
3. 与团队成员交流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获得他们对工作流程的看法和反馈。
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可能有助于发现约束。
管理约束的实践建议以下是一些实践建议,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处理和解决约束,构建高效团队:1. 优化瓶颈当识别到团队中的瓶颈时,应采取措施来优化瓶颈环节的工作流程。
例如,可以分配更多资源给瓶颈环节,提供额外培训或支持,以提高瓶颈环节的处理效率。
2. 资源管理对于资源约束,管理者应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
这可能包括对资源的优先级排序、调整资源分配的比例等。
约束理论简介
约束理论简介约束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营销、领导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的理论,尤其是在商业领域中。
约束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沙尔克·海德(Hed)和巴里·施瓦茨(Schwartz)在1999年所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约束力也会影响人们行为的决策。
在现代商业中,约束理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帮助企业有效地塑造潜在客户的消费行为和购买观念。
一、理论来源约束理论是基于一个基本思想,即人们在做出选择时,通常会被某种特定的约束所影响。
这种约束可以是由外部力量施加的,也可以是内部设定的,如社会规范、传统信息以及个人经验等等。
约束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约束环境,这种环境内的约束力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二、理论核心在约束理论中,有两种类型的约束,分别为促进类型和阻碍类型的约束。
促进型约束促进型约束,也称为正向约束,可以鼓励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做出更好的决策。
这种约束环境可以包括一些鼓励性的因素,如奖励、表扬、正向反馈等,它们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
阻碍型约束阻碍型约束,也称为负向约束,可以制约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这种约束环境常常包括一些貌似简单的信息干扰,如视觉影响、情感影响以及各种干扰信息等等。
它们可能会干扰人们的感知和判断,制约一个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理论应用在商业领域中,约束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市场研究市场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约束理论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并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决策的因素,进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营销策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二)广告营销广告营销人员可以根据约束理论,创造一定的约束环境,从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比如,借助眼睛的视觉盲点,能够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
(三)销售管理销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一定的约束,塑造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从而提高销售业绩和客户服务质量。
约束理论TOC(完整版)
约束理论TOC(完整版)一、约束理论概述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TOC)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于1980年代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
它旨在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制约其目标实现的瓶颈,通过系统化地优化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约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系统的绩效往往受限于其最薄弱的环节,即约束。
只有解决约束,才能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二、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原则1. 系统的整体性:约束理论强调,一个组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每个环节的绩效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绩效。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
2. 约束是关键:约束是制约系统整体绩效的关键因素。
要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要识别和解决约束。
约束可能存在于生产、物流、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
3. 非瓶颈决定生产速度:在一个系统中,非瓶颈环节的产能往往大于瓶颈环节。
因此,提高非瓶颈环节的产能并不能提高整个系统的产能,反而可能导致库存积压。
要实现整体产能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瓶颈环节的产能。
4. 瓶颈是提升整体绩效的关键:要提升整体绩效,要解决瓶颈。
解决瓶颈的方法包括:提高瓶颈环节的产能、调整生产计划以减少瓶颈环节的负担、寻找替代方案等。
5. 系统优化:约束理论强调,优化一个系统需要关注整体而非局部。
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局部优化导致整体绩效下降。
三、约束理论的应用领域约束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1. 生产管理:通过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项目管理:通过识别和解决项目中的关键制约因素,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提高项目成功率。
3. 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4. 服务行业: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5. 个人成长:通过识别和解决个人成长中的制约因素,提高个人绩效,实现人生目标。
约束理论: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
约束理论: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约束理论是一种管理和决策方法,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在实现目标时找到最有效的路径。
该理论将目标设定为最终结果,并将其实现过程视为一系列的约束条件。
通过识别和管理这些约束条件,可以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
约束的类型约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物理约束物理约束是指影响目标实现过程的物理因素,如设备限制、资源不足等。
例如,如果一个组织想要增加生产产量,但由于设备限制而无法实现,那么设备就是一个物理约束。
2. 技术约束技术约束是指在实现目标时需要使用的特定技术或工艺。
这些约束可能涉及到特定的工具、软件、硬件等。
例如,如果一个组织想要改善其数据分析能力,但缺乏必要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那么技术就是一个约束。
3. 人力约束人力约束是指人力资源对实现目标的影响。
这包括工作人员的数量、技能水平、时间限制等。
例如,如果一个项目需要在一个紧迫的时间表内完成,但团队成员数量不足,那么人力资源就是一个约束。
4. 金融约束金融约束是指与资金相关的约束条件。
这可能包括预算限制、资金不足等。
例如,一个组织想要扩大生意,但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实现,那么金融约束就存在。
制定有效的路径为了制定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识别约束: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并分析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
这可以通过对组织、项目或个人现状的评估来实现。
2.优先级排序:对于识别出的约束条件,需要进行优先级排序。
根据约束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确定哪些约束需要首先解决。
3.制定行动计划:对于排在优先级前列的约束条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这可以包括采取措施来解决约束、提供额外资源、培训人员等。
4.执行和监控:执行确定的行动计划,并及时监控进展情况。
确保所采取的措施确实有效,并随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的情况。
5.反馈和评估:定期进行反馈和评估,评估所采取的行动计划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约束理论的应用,以下是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公司想要提高产品质量。
约束理论与运用
约束理论与运用一、简介约束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一种行为决策理论。
它主要探讨了人们在选择行为时受到的内部和外部约束的影响。
约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并对人们的行为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约束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行为决策时,受到两种类型的约束: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
内部约束是指个体自身对于行为选项的评估和选择,主要基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偏好等心理因素。
外部约束则是指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例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经济条件等。
三、约束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斯坦诺维奇将约束理论应用于心理学领域,深入研究了人们在做出选择时的认知和决策过程。
他提出了“瞄准模型”,认为人们在评估行为选择时,会将目标或结果设定为一个理想的状态,然后通过对比选择对象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来决策。
四、约束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约束理论对于组织和管理行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学家们通过应用约束理论,分析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和动机,进而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
例如,通过合理制定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员工内部约束的认可,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
五、约束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领域,约束理论也被广泛运用。
约束理论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投资决策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例如,人们在购物时通常会考虑心理预算,限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以满足内部约束。
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约束理论来分析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六、约束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应用约束理论还被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
在社会学中,约束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行为;在教育学中,可以分析学生的行为选择和学习动机,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七、结语约束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对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选择,并为实践中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约束理论:潜能释放的纽带
约束理论:潜能释放的纽带引言约束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类行为和决策中的约束因素。
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约束,并通过解除这些约束来释放潜能和实现个人目标。
本文将介绍约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该理论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基本概念内部约束内部约束是指个人内在的心理因素,例如信念、态度、价值观和自我认同等。
这些因素影响了个人对于行为选择的偏好和决策的制约。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一种内部约束的体现。
外部约束外部约束是指来自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压力、期望和规范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限制个人行为和选择的范围。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社会对于特定行为的禁止而抑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约束的影响。
约束解除约束解除是指解除内部和外部约束,从而释放个人的潜能和实现个人目标。
当个人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克服外部压力,并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时,他们就能够实现更好的绩效和满足感。
应用和效益约束理论可以应用于个人、组织和团队的发展和绩效提升中。
以下是一些应用和效益的例子:个人效益•提高自我意识:通过了解自己的内部约束,个人可以意识到在决策和行为中受到的限制,并寻找解决方案。
•改变心理框架:个人可以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来解除内部约束,并开放新的可能性。
•增强自信心:通过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心态,个人可以克服内部约束,并挖掘自己的潜能。
•制定明确目标:个人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激发动力和行动,从而解除外部约束。
组织效益•提高员工满意度和效能:组织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潜能和目标。
•促进创新和变革:组织可以通过减少内部和外部约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建立积极文化:组织可以通过鼓励员工解除约束,倡导积极心态和个人发展,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团队效益•提升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可以通过了解彼此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建立互信和理解,更好地合作和协作。
约束理论概念与研究
,TOC)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1 什么是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的基本理念是: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仅仅是其中某些被称之为―瓶颈‖的个别资源。
约束理论认为,系统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组织的行为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尽管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原因,但总存在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找出制约系统的关键因素加以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管理的艺术就在于发现并转化这些瓶颈,或使它们发挥最大效能。
约束理论就是一种帮助找出和改进瓶颈,使系统(企业)效能最大化的管理哲理,是事半功倍的管理哲理。
约束理论TOC是由以色列的物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大师高德拉特博士(Dr.Eliyahu M. Goldratt)创造的。
由于采用了常识的通俗的逻辑推理,更易于接受,TOC成为企业进步非常突出和有效的工具。
现在,TOC已经成为一种改进任何系统——商务、工业、个人或环境,的有效方法。
2 约束理论来自于OPT约束理论的前身是OPT(最优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 echnology)。
OPT是Goldratt和其他三个以色列合作者创立的,他们在1979年下半年把它带到美国,成立了Creative/Output公司。
OPT的主要概念是:(1)识别约束识别企业的真正约束(瓶颈)所在是控制物流的关键。
一般来说,当需求超过能力时,排队最长的机器就是 ―瓶颈‖。
(2)瓶颈约束整个系统的出产计划产品出产计划(Master Schedule)的建立,应该使受瓶颈约束的物流达到最优。
一般按有限能力,用顺排方法对关键资源排序。
为了充分利用瓶颈的能力,在瓶颈上可采用扩大批量的方法,以减少调整准备时间,提高瓶颈资源的有效工作时间。
(3)―缓冲器‖的管理。
其目的是防止系统内外的随机波动造成瓶颈出现等待任务的情况。
约束理论介绍
约束理论介绍什么是约束理论?约束理论是一个以系统论为导向的持续改进过程的方法论。
此方法论是基于系统单一目标理论的,并且此方法论认为系统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
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成为整个系统的约束。
例如,某公司的目标是最大化纯利润,这个公司有很多事务流程,其中一个流程必定为限制整个公司纯利润水平的关键流程。
2. 应用约束理论的主要优势增加收入假设市场需求存在,那么通过去除显着约束,提高产量,公司将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降低单位产量的成本如果某公司内部有许多流程或者部门的产能没有被完全释放,那么与这些流程或者部门相关的固定成本就没有被充分利用。
当由于去除主要约束导致公司总体产量上升时,它将影响到绝大部分的固定成本,由此单位产出的固定成本就会降低。
当然在这些显着约束的背后还有很多隐性的成本 - 比如处理约束造成的消极影响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约束上游生产环节过量生产造成的浪费。
按时交货通常当公司某部分存在显着约束,并且这种显着约束无法像公司其它部分一样可预测或可控制的话。
那么此约束本身就是无法按时交货的根本原因。
同样的,去除显着约束将使交货时间预测更准确,并更好的保证按时交货。
以能够产生最佳回报的方式安排管理时间通过关注显着约束,至少可以在短时期内,管理时间将更多的分配到能够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的方面。
3. 约束理论的五个核心步骤为了切实地实现系统改进,TOC提出了识别并解决“约束”的五大核心步骤,即:第一步,找出(Identify)系统中存在哪些约束。
企业要增加有效产出的话,一般会在以下方面想办法:原料(Materials):即增加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投入;能力(Capacity):如果由于某种生产资源的不足而导致市场需求无法满足,就要考虑增加这种资源;市场(Market):如果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导致市场能力过剩,就要考虑开拓市场需求;政策(Policy):找出企业内部和外部约束有效产出的各种政策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约束理论简介系统和“深刻的知识”系统的目标经理的角色谁是经理目标是什么目标或是必要条件约束理论的概念系统就像一条链子最薄弱的一环限制和非限制生产案例限制和质量改善的工具改变和约束理论TOC 的原则系统如链局部与系统优化因果不良效应和核心问题解决方案恶化有形限制和政策限制主意不是解决方案TOC五聚焦步骤1、识别系统的限制2、挖掘限制3、服从限制4、消除限制5、谨防惯性,回到第一步产出、库存和运营成本产出(T)库存(I)运营成本(OE)哪一个最重要:T,I还是OE产出、库存和运营成本:例子非盈利性组织中的产出、库存和运营成本通用的价值衡量方法被动的库存积极的库存通过不良效应管理产出TOC 范例应用工具现状树冲突图:一片乌云未来树条件树转变树合理限制的分类完整思维过程的逻辑工具图1.18:思维过程集成的五逻辑工具深邃的知识必须来自系统的外部,而且需要我们要求——戴明系统和深邃的知识戴明认为真正的质量改善是离不开深邃的知识,根据戴明的说法,深邃的知识来自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变化的知识组织行为学系统感知力何为系统感知力呢?系统一般定义为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组成部分或过程的集合,协同一致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以期达到某种目标。
系统影响外部环境,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很明显,质量不会存在于真空,只有在它存在的系统环境中才被考虑。
所以按照戴明的意思如果没有全面了解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则质量是无法改善的,思维过程为理解认知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本书主题的思维过程是:我们如何得知我们所知道的事情。
系统的目标让我们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看待系统。
为什么我们创造系统?最基本的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为了取得一个目标。
如果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某个目标,那又是谁决定这个目标呢?很明显,目标设置者应该就是系统的拥有者。
让我们直面这个问题,如果我或者你支付了资格系统,那么我们希望能决定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私营公司对他们的拥有者负责,公有公司则朝他们股东的目标工作,至少他们被期望是这样做。
政府部门从本质上来说是纳税人拥有的,所以它应该按纳税人的期望去做。
管理的本质是认识到变化的需要,再发动、控制、指挥以及解决变化一路上的问题。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需要管理者——只需要幼儿照顾者。
经理的角色在多数的复杂系统里,满足拥有者的目标的责任落在系统的管理者身上,从首席执政官到一线的主管。
一般来说,约束理论就是关于管理的。
1、如有充分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下决定2、好的管理者能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决定3、杰出的管理者能在信息全然无知的情况下操作——斯宾塞的数据法则谁是经理人?不可避免的有些读者会说,“我不是经理人,约束理论对我有什么重要呢?”事实是,我们是管理者。
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舞台上管理着一些东西,尽管我们不是经理。
不管你是掌管一家大型公司,一个部门还是一个团队,你都是管理者。
在理想的条件下,每个人都管理着他们的生活,职业,通常只是我们做的效率不高。
有些人可能不止一个管理的角色。
基本上只是管理范畴和影响力范围不同。
至少你管理着你个人的活动、时间和财务。
主妇要管理她的家务,律师管理他的案件的准备和诉讼,学生管理他的时间和精力。
高效的管理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更多处理的是未来的事情。
换句话说,他们集中在火灾的预防而不是忙于救火。
如果你集中精力在现在多于未来,你将会处于一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环境。
知道你要去哪比你快速达到那里更为重要。
不要做错使你成功的事情。
——mabel newcomber目标是什么?约束理论基于大家公认的而又轻率的假设,那就是管理者或组织知道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们要获得的目标是什么。
不幸的是,事情不老是这样。
不清楚以下三件事,没有管理者能希望成功。
1、最终的目标是什么?2、与目标相比他们现在在哪里?3、从现状到目标需要多大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方向在哪里?这也许可以称之为“矢量分析”,但确实是管理者需要做的:他们要确定当前与希望之间的差距,在改变现状消除差距。
一般的管理者关注的是方法、意见和先例。
优秀的管理者关注的是解决问题。
目标还是必要条件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如何知道系统的目标?通常系统的经理甚至拥有者对系统的目标都有不同的概念。
在一个商业企业里,股东考虑的系统目标是“赚取更多的钱”。
潜在的假设就是这是一个赚钱的系统它支付股东股息以便赚取更多的钱。
系统中的管理者可能对这个目标有些不同的看法。
即使他们认可需要为股东赚钱,他们也意识到其它重要的东西,像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满意的员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像这些因素常常在战略或运营计划中作为目标。
但是到底他们是目标还是必要条件。
目标可以定义为“努力的直接结果或成就”。
必要条件是结果必不可少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任何事情都是暂时的。
这些定义中存在者内在的固有的联系。
听起来就是要达到目标你就必须满足这些必要条件。
高德拉特提出这些关系都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目标和必要条件还有什么区别呢?高德拉特不这样认为,他主张正因为这些相关依赖关系,所以不管你把哪个因素看为目标,所有其它相关的因素就变成了达到目标的必要条件。
例如,你的股东可能决定“增加利润”是公司的目标。
这样的话,客户满意度、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可能都成了你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
但是你可能简单地把目标认为是客户满意,这正是许多质量导向地企业所做的。
在这个例子里,“利润”变成了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它你就不能满意客户。
为什么?因为不能营利的公司不可能存在长久,如果他们没有业务的话就不可能更好的服务客户。
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动物从经验中学习——B.F.Skinner系统限制的概念让我们假设你是一个管理者,并已经确定你系统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的必要条件。
那现在你是否获得了目标,如果不是,你如何做得更好?许多人都认为只要朝着他们的目标努力他们就会做得更好。
但是什么东西让你的系统做得更好呢?是否可以说有些事情限制了你的系统,使它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呢?如果是这样,你认为这个限制因素是什么呢?很有可能在我们组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但是谁是对的呢?你又怎么知道呢?如果你能成功的回答这些问题,你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让我们看看如何帮助你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先回到系统的概念。
系统如链高德拉特将系统比喻成链条或是网络。
让我们思考一下图1.3所示的简单系统。
它的目标是将力量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
如果你接受所有的系统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限制,那么这条链有多少个限制呢。
最弱的一环假设你继续对链条施加力量。
你能无限制的加力吗?毫无疑问是不可以的,如果你持续加力的话这条链条最终会断裂的。
但是会在哪里断裂呢?链条将会在它最弱的一环断掉。
然而一条环有几个最弱的环呢?有且仅有一个。
它只会在一个环断掉,也就是这个最弱的环限制了链条(系统)在完成目标上(传导力量)做得更好。
限制和非限制所以我们可以下次结论,我们的链条只有一个环限制了它当前的表现。
那它又有多少非限制呢?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数据,但是与链条剩下的环的数目相等。
高德拉特认为任何时候系统里只有一个限制。
就像沙漏中间的窄口,一个限制约束了整个系统的产出。
系统里其它的一切在此时都是非限制。
如果我们想加强链的强度,改善系统。
那哪里是我们努力的地方呢?是的,当然是最弱的一环。
如果我们只是改善其它环是没有用的。
不管我们将其它的环增强得多结识,链条还是会在最弱的一环断开的。
现在假设我们足够聪明找到最弱的一环,然后我们加倍他的力量。
它再也不是最弱的一环了。
那链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它变强大了,那它会无限期变强吗?不会的,其它的环会变成最弱的环。
链条是变得比以前强了,但是还是不够强。
系统仍然受到限制,但是限制转移到了另一部分上了。
一个生产的例子这有一个不同的看待链条的概念。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系统,将原材料、再通过5个流程步骤将它们转变成成品。
每个流程步骤构成了生产链条的一环。
系统的目标就是通过出售它的产品尽可能地赚钱。
每个流程地产出能力如图所示。
而市场需求是每天15个单位。
在这个链条里,限制在哪里呢?为什么呢?答案是C,因为它最多每天生产6件产品。
如果我们吧C的能力变成三倍到18件每天,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现在它的限制又在哪里呢?为什么呢?答案就是D,因为它一天只能生产8个。
而其它的就是非限制。
让我们继续改善这些步骤,直到D、E和A都比之前大有改进。
看看改进后的生产系统如图所示。
那现在系统的限制在哪里呢?限制在市场里,市场每天只能接纳15个。
我们最终消除了限制吗?没有,我们只是消除了内部的限制。
现在限制我们达到目标的已经在系统之外了,但它依然存在。
如果我们要去解除这个限制,可是我们还需要不同的技巧和知识。
质量改善和限制的关系戴明提出了质量改善路径图的14个原则。
而其它的关于持续改善的观点也对质量改进提出了可比较的观点。
戴明的第十四个原则是“采取行动达到这个转变”。
并且他力促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用新的思想训练每一个人,改变关键大多数人的观念,并成立过程改善小组。
而许多组织的管理者都照字面意思理解: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对于戴明的理论来说员工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为成功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许多的组织都有正式的改善行动和以团队形式的员工。
让我们假设这些改善团队致力于大家都知道要改善的东西。
如果我们接受高德拉特的限制和非限制的论点,那又有多少团队的努力花在非限制上呢?答案将会是只有一个。
又有多少人能确切的知道我们组织中的限制在哪里呢?因此,如果管理层甚至没有思索系统的限制,就让大家都采取行动来转变,你又认为最终有多少努力会取得有效的结果呢?或许你会这样想,“TQM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果。
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和坚持。
某一天我们终将需要所有的这些改进”这确实如此。
许多组织都认为TQM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
就这样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到了整个系统,而不是聚焦在系统的一部分——约束(constraint)上,要知道只要改善约束就能产生立即的改善。
没有耐心、缺少坚持、看不到进步都足以让许多组织放弃TQM。
当大家对改善过程投入大量心血和努力却看不到有形的成果就会很快的泄气。
所以兴趣、动力和信念都可能因为缺乏本质的加强而失去。
每个人都十分努力的工作,但只有很少的能真正取得立马的改变。
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商业环境允许浪费时间吗?我们要长时间等待才能看到结果吗?这条道路是必经的吗?不!高德拉特发明了约束理论这个持续改善的方法。
他甚至写了一本书《目标》来描述它。
TOC是说明性的理论,这就意味着它不仅能告诉你什么限制了你的系统,还有要对它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许多的理论只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哪里出了问题。
有些甚至告诉你要去做什么,但是它们通常都聚焦在流程而没有从整个系统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