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题(图片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台题意。

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l5分)1.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 (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2.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3.右图所示战役的意义在于 ( )A.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B.基本解放华北全境C.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D.解放南京,使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7.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8.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以下对应关系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B.毕加索---《向日葵》C.达·芬奇一《最后的晚餐》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0.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D.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11.美国内战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12.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13.下列对“冷战”政策含义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C.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14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①火车②汽车③电子计算机④克隆技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下列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吸取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成功避免了战争B.社会主义运动有曲折,有发展C.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进步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1. 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屈原,”这一内容存在错误,因为孔子比屈原早大约二百年,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所以存在错误的一项是选项A;而选项BCD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故选A。

2. 关于下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此书的作者应该是汉族人桑君长B. 书影上的后魏是指三国时的曹魏C. 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D. 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不符合史实;选项B书影上的后魏是指北魏;选项D《水经注》是对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水经》的注释。

因此选项ABD不正确。

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 下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封面的一幅截图,它反映的是()A. 龙门石窟浮雕B. 云冈石窟雕像C. 雕版《金刚经》D. 莫高窟的塑像【答案】D【解析】根据一幅截图信息,这是壁画,且有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截图是莫高窟的塑像,因为莫高窟的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

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龙门石窟浮雕是洞窟;选项B云冈石窟雕像的佛像造像巨大宏伟,气势磅礴的云冈石窟前期造像的显著特点;选项C是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因此选项ABC不符合图片内容。

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A. 割地B. 赔款C. 办工厂D. 赎辽费【答案】C5. 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A. 对侵略者的厌恶B. 中西交融的情形C. 全盘西化的态度D. 天朝上国的心理【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时值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向西方学习;有关圣诞节的报道,是圣诞节在中国近代的节日化,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包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包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包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答案:A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A3.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是()A. 商鞅变法B. 李悝变法C. 吴起变法D. 申不害变法答案:A4. 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有()A. 统一货币B. 统一文字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答案:D5.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推行郡县制D. 推行科举制答案:B6. 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这些史实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特点是()A. 友好往来B. 战争频繁C. 闭关锁国D. 封闭保守答案:A7. 宋代从国外引进占城稻,很快得到推广,这主要是因为()A. 占城稻味道好B. 占城稻产量高C. 宋代人口多D.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答案:B8.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A. 各族人民联合反抗元朝的统治B. 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的融合 C. 回族的形成 D. 蒙古族进入中原答案:C9. 明朝时期,为抵御蒙古骑兵南下,修筑了()A. 明长城B. 京杭大运河C. 都江堰D. 灵渠答案:A10. 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A. 设立宣政院B. 设立驻藏大臣C. 设立伊犁将军D. 设立理藩院答案:B11. 《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最北的一个是()A. 广州B. 厦门C. 福州D. 宁波答案:D1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是()A. 英军B. 法军C. 英法联军D. 美军答案:C13.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有()A. 安庆内军械所B. 福州船政局C. 江南制造总局D. 湖北织布局答案:C14.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是()A. 《中外纪闻》B. 《时务报》C. 《国闻报》D. 《民报》答案:A15. 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并没有停止革命,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是()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广州起义D. 惠州起义答案:A16.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
11.
【答案】
西汉中期统治的现实需要,董仲舒对传统儒学的新解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确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积极作用: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带动了研习儒学的风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考点】
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2.
【答案】
C
【考点】
北京城和明长城
【解析】
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明朝都城。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石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题干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6.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A.由苏美英三国操纵
B.力图遏制日本扩张
C.允许德国扩充军备
D.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9.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
纪 年代戈尔巴夫政治改革
苏共对国家的领导力加强
年苏联解体
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 __试卷 I (选择题 共 20 分) __ __ _ __ -------------------- 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考 __ 选项 时代 代表人物 ____ _ _ __ 上 __ __ ___ __ __ _ ___ _ _ _ __ __ _ __ 题 __ 校 __ -------------------- C .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 -------------★启用前在--------------------呼和浩特市 2018 年中考试卷政史合卷历史部分4.1843 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 .割地B .赔款C .办工厂D .赎辽费5.1872 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此 40 分钟。

--------------------__ 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_ _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_ _ 卷号 _ 1.在复习 )证 准 _A . 战国 孔子、屈原B . 唐朝 李白、白居易 _ --------------------C . 宋元 苏轼、关汉卿_ D .明清 吴承恩、曹雪芹 名 _姓 _2.关于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_ 答_ -------------------- _ _ _ _ _ _ _ _ 学 业“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 )A .对侵略者的厌恶B .中西交融的情形C .全盘西化的态度D .天朝上国的心理6.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果A . 1895 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B .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投刊,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C . 1898 年 6 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D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 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7.1918 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6页)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试卷政史合卷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I (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时代 代表人物 A . 战国 孔子、屈原 B . 唐朝 李白、白居易 C . 宋元 苏轼、关汉卿 D .明清 吴承恩、曹雪芹2.关于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此书的作者应该是汉族人桑君长B .书影上的后魏是指三国时的曹魏C .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D .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3.如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封面的一幅截图,它反映的是( )A .龙门石窟浮雕B .云冈石窟雕像C .雕版《金刚经》D .莫高窟的塑像4.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 .割地B .赔款C .办工厂D .赎辽费5.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A .对侵略者的厌恶B .中西交融的情形C .全盘西化的态度D .天朝上国的心理 6.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结果A .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B .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投刊,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C . 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D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7.1918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历史试卷(历年真题)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历史试卷(历年真题)

初中升学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B.任免官吏C.思想控制D.言即法律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3.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4.“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5.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发展资本主义6.“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7.“它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引发了14—17世纪欧洲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

这里所说的“它”是指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浪漫主义8.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相同的内容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解决农村土地问题D.提倡教育文明开化9.“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1. 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屈原,”这一内容存在错误,因为孔子比屈原早大约二百年,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所以存在错误的一项是选项A;而选项BCD 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故选A。

2. 关于下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此书的作者应该是汉族人桑君长B. 书影上的后魏是指三国时的曹魏C. 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D. 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不符合史实;选项B书影上的后魏是指北魏;选项D《水经注》是对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水经》的注释。

因此选项ABD不正确。

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 下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封面的一幅截图,它反映的是()A. 龙门石窟浮雕B. 云冈石窟雕像C. 雕版《金刚经》D. 莫高窟的塑像【答案】D【解析】根据一幅截图信息,这是壁画,且有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截图是莫高窟的塑像,因为莫高窟的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

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龙门石窟浮雕是洞窟;选项B云冈石窟雕像的佛像造像巨大宏伟,气势磅礴的云冈石窟前期造像的显著特点;选项C是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因此选项ABC不符合图片内容。

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A. 割地B. 赔款C. 办工厂D. 赎辽费【答案】C5. 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A. 对侵略者的厌恶B. 中西交融的情形C. 全盘西化的态度D. 天朝上国的心理【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时值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向西方学习;有关圣诞节的报道,是圣诞节在中国近代的节日化,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