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分析解析
硬件测试及方案定义技术
1页脚内容1课程大纲硬件测试技术硬件测试概述测试前准备硬件测试的种类与操作硬件测试的级别可靠性测试测试问题解决测试效果评估硬件测试参考的通信技术标准测试规范制定测试人员的培养2005年9月2005年9月硬件测试概述1、硬件测试的概念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操作的过程测试是为了证明设计有错,而不是证明设计无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硬件测试概述2、硬件测试的目的测试的目的决定了如何去组织测试。
如果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错误,那么测试就应该直接针对设计比较复杂的部分或是以前出错比较多的位置。
如果测试目的是为了给最终用户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质量评价,那么测试就应该直接针对在实际应用中会经常用到的商业假设。
综合评估,决定产品的测试方向!3、硬件测试的目标——产品的零缺陷关注点:产品规格功能的实现,性能指标,可靠性,可测试性,易用性等。
实现的保障:产品的零缺陷构筑于最底层的设计,源于每一个函数、每一行代码、每一部分单元电路及每一个电信号。
测试就是要排除每一处故障和每一处隐患,从而构建一个零缺陷的产品。
MTBF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
4、硬件测试的意义测试并不仅仅是为了要找出错误。
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设计过程的缺陷,以便改进。
同时,这种分析也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有针对性地检测方法,改善测试的有效性。
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也是有价值的,完整的测试是评定测试质量的一种方法。
2005年9月2005年9月硬件测试概述5、目前业界硬件测试的开展状况随着质量的进一步要求,硬件测试工作在产品研发阶段的投入比例已经向测试倾斜,许多知名的国际企业,硬件测试人员的数量要远大于开发人员。
而且对于硬件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要大于开发人员。
硬件测试概述6、硬件测试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采购——研发——测试——生产——销售——测试是每项成功产品的必经环节页脚内容27、硬件测试对公司形象和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硬件测试是评估产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产品质量是公司的信誉和品牌象征公司的信誉和质量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8、硬件测试的一般流程和各阶段点的输出文件2005年9月2005年9月课程大纲硬件测试概述测试前准备硬件测试的种类与操作硬件测试的级别可靠性测试测试问题解决测试效果评估硬件测试参考的通信技术标准测试规范制定测试人员的培养测试前准备1、正规检视硬件设计审查原理图检视PCB检视发现硬件设计原理缺陷发现成本浪费问题发现降额不规范设计发现布局和布线的缺陷发现EMC等专项设计缺陷页脚内容32、正规检视的流程检视专家的确定评审专家预检视检视问题反馈整理检视会议召开检视问题确认,解决检视问题跟踪3、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分析系统中每一产品所有可能产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造成的所有可能影响,并按每一个故障模式的严重程度、检测难易程度以及发生频度予以分类的一种归纳分析方法。
软硬件测试方案
软硬件测试方案1.1.1软硬件测试方案1.1.1.1测试目的和要求1.1.1.1.1测试目的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各阶段产品的最终检查,是为了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完全性和一致性,从而检测软件错误、修正软件错误的过程。
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寻找软件中的错误为目的的测试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要求测试计划和测试管理更加完备。
本次测试安排在项目进行编码过程中和编码完成后进行,测试的内容包括系统界面风格、主要功能、容错能力、模块间的关联等等,依据正规步骤完成单元测试、边缘测试、整体测试。
通过测试,及时发现存在于程序中的错误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从而确保提交给用户的程序是经过检验并能顺利运行的。
1.1.1.1.2测试的总体要求软件测试可运用多种不同的测试策略来实现,最常用的方式是自底向上分阶段进行,对不同开发阶段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检测,从测试开始,然后进行功能测试,最终进行系统测试。
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保证系统风格与界面统一。
保证各系统联接正确,数据传送正常。
设计描述。
采用的多为白盒测试。
2、集成测试将已测试的模块组装进行检测,对照软件设计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上的错误。
案例采用黑盒测试法。
集成测试的重点是检测模块接口之间的连接,发现访问公共数据结构可能引起的模块间的干扰,以及全局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测试系统或子系统输入输出处理、故障处理和容错等方面的能力。
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应该由若干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组成,目的是重返运行系统,验证系统各部件是否能正常工作并完成所赋予的任务。
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测试:恢复测试:检查系统的容错能力。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强度测试:检查程序对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
性能测试:检查系统能否满足性能要求。
主要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及相应的CPU、内存、硬盘等的利用率及网络吞吐量等。
硬件测试流程
硬件测试流程硬件测试是确保硬件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检测和修复硬件产品中的缺陷,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的流程。
硬件测试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硬件需求分析:在进行硬件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对硬件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了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以及用户需求等。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保测试团队对产品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打下基础。
2. 设计测试计划:在设计测试计划时,需要确定测试的目标、范围、资源和时间等。
测试计划应该明确测试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及测试环境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确定测试的优先级和测试的风险。
3. 编写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硬件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测试的步骤和期望的结果。
编写测试用例时,需要根据硬件产品的需求和设计来确定测试点,并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设计。
测试用例应该是清晰、可重复执行和易于验证的。
4. 执行测试用例:在执行测试用例之前,需要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
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要求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
测试用例的执行应该覆盖产品的所有功能和性能,以便全面评估产品的质量。
5. 问题管理和修复: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各种问题和缺陷。
测试人员需要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开发团队进行沟通,以便修复问题。
修复后的产品需重新进行测试以验证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6. 性能测试:除了功能测试,硬件产品还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可以评估产品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性能测试通常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
7. 验收测试:在所有测试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测试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测试通常由客户或产品所有者来进行,他们会根据产品的功能、性能和质量来评估产品的可接受性。
以上是硬件测试的大致流程。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其他的测试活动,如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以便全面评估产品的质量。
汽车CAN_LIN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解析
汽车CAN/LIN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解析汽车CAN/LIN总线系统测试的关键是测试流程、测试标准和测试工具,掌握专业的总线分析和测试工具的使用技术,开发测试软件并将它们应用到测试过程是对中国汽车厂家和汽车工程师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CAN/LIN总线设计、仿真、分析和测试工具。
恒润提供CAN/LIN总线测试方案和在这些工具平台之上的测试软件开发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进行CAN/LIN总线方面的测试。
这些工具包括用于CAN/LIN网络系统和电控单元仿真和测试的工具CANoe;记录、评价CAN总线信号电平的工具CANscope;CAN总线干扰生成工具CANstress;CAN总线数据记录器CANlog。
汽车总线测试流程概括的讲,汽车总线的测试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
制订测试计划。
制订测试计划是测试开始前必须的工作,包括了测试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的资源、遵从的标准以及工具等方方面面,是测试顺利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内容有:目标;总体测试策略;测试的完整性需求;具体规则(如何时停止测试);资源需求;职责(如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检查);测试用例库;测试标准;工具(CANoe,CANscope, CANstress, CANlog);测试软/硬件配置;系统集成计划。
2。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需要直觉又需要专门技术.3. 测试向量。
包括测试向量和分解每一个测试用例.4。
测试过程.经过授权的专业人员系统地执行测试。
测试步骤如下:1).单元测试(White Box,Glass Box,check code correctness;2)。
集成测试(Bottom Up,Top Down, Big Bang,Sandwich;3)。
功能测(Black Box,perspecification,component。
测试工具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环境和和辅助的硬件测试工具两部分.软件测试环境在汽车总线网络开发和测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软件测试环境是CANoe。
硬件测试全解析
硬件测试全解析硬件测试是确保计算机硬件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全面解析硬件测试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的目的、流程和常见的测试方法。
目的硬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通过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硬件问题,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流程硬件测试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规划测试:确定测试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针对不同的硬件设备,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
2. 准备环境: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要求,包括电源供应、温度和湿度等。
3. 执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
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或手动测试的方式进行。
4. 分析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和异常现象。
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或改进计划。
5. 报告和总结:撰写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硬件测试提供参考。
常见测试方法硬件测试常见的方法包括:1. 功能测试:验证硬件设备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包括输入输出功能、信号传输等。
2. 性能测试:评估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如处理速度、响应时间和传输速率等。
3. 兼容性测试:测试硬件设备与其他设备或软件的兼容性,确保其能够正常配合工作。
4. 可靠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评估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安全性测试:测试硬件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防护措施和数据保护等。
结论硬件测试是确保计算机硬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合理的测试计划和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硬件问题,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全面评估硬件测试的关键步骤
全面评估硬件测试的关键步骤硬件测试是确保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硬件完好无损、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评估硬件测试的关键步骤,可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故障率和风险,确保硬件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的关键步骤及其重要性。
1. 硬件需求分析硬件测试的第一步是进行硬件需求分析。
通过与产品开发团队和客户的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对硬件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准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测试工作。
2. 测试计划制定在硬件测试中,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非常重要。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和测试时程等内容。
通过制定测试计划,可以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以及测试所需的资源和时间。
3. 硬件测试设计在硬件测试设计中,应根据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应包括测试环境的准备、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测试数据的准备等内容。
测试用例应覆盖所有的功能,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设计不同的测试用例,以确保全面测试硬件的各项功能和性能。
4. 测试执行在硬件测试执行过程中,应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测试结果,并重点关注故障和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进行排查,以便后续的故障修复和优化。
5. 测试结果分析在测试执行完成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性能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以改进硬件设计和优化测试流程,提高硬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 故障修复和优化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以准确定位故障或性能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优化。
故障修复和优化包括硬件设计的修改、软件的升级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故障修复和优化,可以提高硬件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7. 验收测试在硬件测试的最后阶段,应进行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确保硬件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和产品规格的重要环节。
通过验证测试结果,确认硬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并进行相应的验收工作。
智能硬件产品开发与测试流程规范
智能硬件产品开发与测试流程规范第1章项目立项与需求分析 (5)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5)1.1.1 项目背景 (5)1.1.2 项目目标 (5)1.2 市场调研与竞品分析 (5)1.2.1 市场调研 (5)1.2.2 竞品分析 (5)1.3 用户需求收集与分析 (5)1.3.1 用户需求收集 (5)1.3.2 用户需求分析 (5)1.4 产品功能与功能需求定义 (5)1.4.1 产品功能需求定义 (5)1.4.2 产品功能需求定义 (6)1.4.3 产品需求文档编写 (6)第2章硬件系统设计 (6)2.1 硬件架构设计 (6)2.1.1 系统总体架构 (6)2.1.2 模块化设计 (6)2.1.3 可扩展性与兼容性设计 (6)2.2 电路设计与原理图绘制 (6)2.2.1 设计原则 (6)2.2.2 原理图绘制 (7)2.2.3 电路仿真与分析 (7)2.3 元器件选型与评估 (7)2.3.1 选型原则 (7)2.3.2 评估方法 (7)2.4 硬件接口与协议规范 (8)2.4.1 接口规范 (8)2.4.2 协议规范 (8)第3章软件系统设计 (8)3.1 软件架构设计 (8)3.1.1 架构概述 (8)3.1.2 模块划分 (8)3.1.3 架构模式 (8)3.1.4 接口定义 (8)3.2 算法设计与优化 (8)3.2.1 算法选型 (8)3.2.2 算法优化 (9)3.2.3 算法实现 (9)3.2.4 算法评估 (9)3.3 通信协议与接口规范 (9)3.3.2 接口规范 (9)3.3.3 协议兼容性 (9)3.3.4 安全性 (9)3.4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9)3.4.1 界面设计 (9)3.4.2 交互设计 (9)3.4.3 用户体验优化 (9)3.4.4 多平台适应性 (9)第4章系统集成与验证 (9)4.1 硬件系统集成 (10)4.1.1 硬件组件选择与采购 (10)4.1.2 硬件电路设计与PCB布线 (10)4.1.3 硬件系统搭建与调试 (10)4.1.4 硬件系统可靠性测试 (10)4.2 软件系统集成 (10)4.2.1 软件架构设计 (10)4.2.2 软件编码与调试 (10)4.2.3 软件系统集成 (10)4.2.4 软件系统测试 (10)4.3 系统功能验证 (10)4.3.1 功能需求分析 (10)4.3.2 功能验证方案设计 (11)4.3.3 功能验证实施 (11)4.3.4 功能验证问题定位与解决 (11)4.4 系统功能评估 (11)4.4.1 功能指标定义 (11)4.4.2 功能测试方法与工具 (11)4.4.3 功能测试实施 (11)4.4.4 功能分析与优化 (11)第5章硬件制造与组装 (11)5.1 硬件加工与生产 (11)5.1.1 加工工艺选择 (11)5.1.2 生产流程规划 (11)5.1.3 生产设备与工具 (11)5.1.4 生产过程控制 (12)5.2 元器件采购与质量控制 (12)5.2.1 供应商选择 (12)5.2.2 元器件质量控制 (12)5.2.3 采购合同管理 (12)5.3 硬件组装与调试 (12)5.3.1 组装工艺制定 (12)5.3.2 组装过程控制 (12)5.3.3 调试与测试 (12)5.4.1 测试项目制定 (12)5.4.2 测试方法与设备 (13)5.4.3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13)5.4.4 可靠性评估 (13)第6章软件开发与测试 (13)6.1 软件编码与实现 (13)6.1.1 编码规范 (13)6.1.2 设计模式 (13)6.1.3 代码审查 (13)6.1.4 代码版本控制 (13)6.2 软件单元测试 (13)6.2.1 单元测试目标 (13)6.2.2 单元测试方法 (14)6.2.3 单元测试工具 (14)6.3 软件集成测试 (14)6.3.1 集成测试目标 (14)6.3.2 集成测试方法 (14)6.3.3 集成测试工具 (14)6.4 系统级软件测试 (14)6.4.1 系统测试目标 (14)6.4.2 系统测试内容 (14)6.4.3 系统测试方法 (14)6.4.4 系统测试工具 (14)第7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4)7.1 功能测试 (15)7.1.1 测试目的 (15)7.1.2 测试内容 (15)7.1.3 测试方法 (15)7.2 功能测试 (15)7.2.1 测试目的 (15)7.2.2 测试内容 (15)7.2.3 测试方法 (15)7.3 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 (15)7.3.1 测试目的 (16)7.3.2 测试内容 (16)7.3.3 测试方法 (16)7.4 用户体验与交互测试 (16)7.4.1 测试目的 (16)7.4.2 测试内容 (16)7.4.3 测试方法 (16)第8章产品认证与合规性测试 (16)8.1 国家与行业标准 (16)8.1.1 国家标准 (17)8.2 认证申请与流程 (17)8.2.1 认证申请 (17)8.2.2 认证流程 (17)8.3 安全与环保测试 (17)8.3.1 安全测试 (17)8.3.2 环保测试 (17)8.4 合规性评估与报告 (18)8.4.1 合规性评估 (18)8.4.2 报告 (18)第9章产品发布与市场推广 (18)9.1 产品发布计划 (18)9.1.1 发布目标与时间表 (18)9.1.2 发布地域与渠道 (18)9.1.3 发布筹备 (18)9.2 市场推广策略 (18)9.2.1 品牌宣传 (18)9.2.2 产品推广 (18)9.2.3 渠道营销 (18)9.3 售后服务与支持 (19)9.3.1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19)9.3.2 售后服务政策 (19)9.3.3 技术支持与培训 (19)9.4 用户反馈与产品迭代 (19)9.4.1 用户反馈收集 (19)9.4.2 用户反馈分析 (19)9.4.3 产品迭代规划 (19)第10章项目总结与经验传承 (19)10.1 项目回顾与总结 (19)10.1.1 项目成果与亮点 (19)10.1.2 不足与改进 (20)10.2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20)10.2.1 经验教训 (20)10.2.2 改进措施 (20)10.3 知识库与资料归档 (20)10.3.1 知识库建设 (20)10.3.2 资料归档 (20)10.4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20)10.4.1 团队建设 (21)10.4.2 人才培养 (21)。
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的简要介绍和背景说明。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内容:1.1 概述控制器硬件开发是指在电子设备中设计和构建用于控制和管理系统功能的硬件部分。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控制器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包括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等。
控制器硬件开发的流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需要经过细致的设计、测试和验证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从准备工作开始,逐步介绍控制器硬件设计和测试的关键步骤。
在硬件开发准备部分,我们将讨论确定硬件需求、准备必要的资源和搭建开发环境的重要性。
在控制器硬件设计部分,我们将分析功能需求并详细讨论电路设计和PCB设计的要点。
最后,在控制器硬件测试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原型制作、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包括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并将为读者提供实践指导和建议,帮助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此外,本文还提供了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以及对控制器硬件开发的总结和重要性的思考。
总之,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指南,让读者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控制器硬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从而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1. 引言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控制器硬件开发流程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模块,即硬件开发准备、控制器硬件设计和控制器硬件测试。
2.1 硬件开发准备: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详细介绍进行控制器硬件开发所需的硬件需求、资源准备以及开发环境的搭建。
2.2 控制器硬件设计: 这一部分将涵盖对控制器硬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进行电路设计以及PCB设计的过程。
2.3 控制器硬件测试: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如何制作原型,以及对控制器硬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流程。
技术报告中的硬件设计和测试方法
技术报告中的硬件设计和测试方法一、引言硬件设计和测试是现代技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硬件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先进。
因此,在技术报告中详细描述硬件设计和测试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详细论述技术报告中的硬件设计和测试方法。
二、硬件设计方法的选择在技术报告中,选择适当的硬件设计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基于具体的项目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硬件设计流程。
例如,在高性能计算项目中,可以采用现代芯片设计方法和开放架构。
其次,要考虑到硬件设计的成本和时间。
对于一些商业项目,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市场时间的压力,可以选择现有的硬件组件进行设计。
三、硬件设计流程在技术报告中,详细描述硬件设计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硬件设计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焊接和组装等步骤。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详细了解和规划硬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电路设计和仿真阶段,采用专业的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确保电路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PCB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电路设计和尺寸要求,绘制适当的PCB布局。
最后,将组装好的电路焊接在PCB上,并进行整体测试和验证。
四、硬件测试方法在技术报告中,详细介绍硬件测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硬件测试方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其中,功能测试是确保硬件设备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则是验证硬件设备在各种负载和压力下的性能指标。
可靠性测试则是评估硬件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
常用的硬件测试方法包括自动化测试、辅助测试工具和实验室测试设备等。
五、硬件设计和测试中的问题与挑战技术报告中应该详细讨论硬件设计和测试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电路复杂度的问题、设计工具的限制、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挑战。
在硬件测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测试设备和工具的限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
同时,考虑到项目周期和开发成本,需要解决设计和测试中的问题和挑战。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2025年
2025年招聘硬件测试岗位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是硬件测试的基本任务?A. 确保硬件产品的功能符合设计要求B. 检查硬件产品的稳定性C. 评估硬件产品的可维护性D. 验证硬件产品的安全性2、在进行硬件测试时,以下哪种测试方法主要用于验证硬件产品的性能指标?A. 单元测试B. 集成测试C. 系统测试D. 性能测试3、在硬件测试过程中,以下哪种测试方法主要用于验证硬件产品的稳定性?A、功能测试B、性能测试C、稳定性测试D、兼容性测试4、在硬件测试中,以下哪种缺陷类型属于静态测试?A、功能缺陷B、性能缺陷C、稳定性缺陷D、界面缺陷5、以下哪个不是硬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A. 功能测试B. 性能测试C. 环境测试D. 硬件故障排除6、在硬件测试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不属于测试用例设计阶段?A. 确定测试目标B. 列出测试项C. 设计测试用例D. 执行测试用例7、某大型集团公司研发的新款智能手表,要求在-20℃至6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以下哪种测试方法最适用于评估该智能手表的环境适应性?A. 温度冲击测试B. 恒温测试C. 高低温交变测试D. 热循环测试8、在进行硬件测试时,以下哪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A. 功耗B. 温度系数C. 信号完整性D. 电磁辐射强度9、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硬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A. 功能测试B. 性能测试C. 温度测试D. 防水测试 10、题干:在进行硬件测试时,以下哪种测试通常用于评估硬件产品的可靠性?A. 兼容性测试B. 可靠性测试C. 兼容性测试D. 稳定性测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哪些是硬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A、功能测试B、性能测试C、稳定性测试D、兼容性测试E、安全测试F、可靠性测试2、以下关于硬件测试流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首先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硬件基本功能正常B、然后进行性能测试,验证硬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C、接下来进行兼容性测试,确保硬件在不同系统和环境下兼容D、稳定性测试应在性能测试之后进行,以确保硬件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E、最后进行安全测试,确保硬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3、以下哪些设备或工具通常用于硬件测试?()A. 万用表B. 示波器C. 网络分析仪D. 静电放电测试仪E. 烧录器4、以下关于硬件测试流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硬件测试应该从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开始,以确保设计质量和降低后期成本。
硬件测试技术PPT课件
20.07.2020
Olica
7
硬件测试概述
5、目前业界硬件测试的开展状况 随着质量的进一步要求,硬件测试工作在产品研发阶
段的投入比例已经向测试倾斜,许多知名的国际企业,硬 件测试人员的数量要远大于开发人员。而且对于硬件测试 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要大于开发人员。
20.07.2020
Olica
8
硬件测试概述
20.07.2020
Olica
32
测试前准备
7、测试需求的来源
一切测试的需求都来自于产品设计的规格,规格来自于用户的需求。 因此我们的测试是针对产品规格的测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考虑: ➢ 产品设计功能 根据功能的实现,分别对实现该功能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从硬件、 单板软件、高层软件到用户界面,只有各个环节都畅通无阻,才能保 证该功能的正常实现。 ➢ 可靠性 备份、倒换、插拔、互助、自愈等
20.07.2020
Olica
5
硬件测试概述
3、硬件测试的目标——产品的零缺陷
➢ 关注点:产品规格功能的实现,性能指标,可靠性,可测试性,易 用性等。 ➢ 实现的保障:产品的零缺陷构筑于最底层的设计,源于每一个函数、 每一行代码、每一部分单元电路及每一个电信号。测试就是要排除每 一处故障和每一处隐患,从而构建一个零缺陷的产品。 ➢ MTBF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
20.07.2020
Olica
19
测试前准备
20.07.2020
Olica
20
测试前准备
风险分析
➢ 风险分析的目的是按每一故障模式的严重程度及该故障模式发生 的概率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对系统中的产品划等分类,以便全面评价系 统中各种可能出现的产品故障的影响,它是一种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 通常借助图形工具(如矩阵图)来辅助分析。 ➢ 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法和危害性分析(Criticality Analysis)法 ➢ 前者主要用于汽车等民用工业领域,后者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 军用领域。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
智能硬件产品开发流程及测试标准
智能硬件产品开发流程及测试标准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产品定义 (3)1.3 目标市场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用户需求调研 (4)2.2 功能需求分析 (4)2.3 功能需求分析 (4)2.4 可行性分析 (5)第三章设计规划 (5)3.1 架构设计 (5)3.2 硬件设计 (5)3.3 软件设计 (5)3.4 人机界面设计 (6)第四章硬件开发 (6)4.1 原型设计与制作 (6)4.2 硬件选型与采购 (6)4.3 硬件集成与调试 (7)4.4 硬件测试与验证 (7)第五章软件开发 (7)5.1 系统架构设计 (7)5.2 模块划分与开发 (8)5.3 算法实现与优化 (8)5.4 软件测试与验证 (8)第六章集成测试 (9)6.1 硬件与软件集成 (9)6.2 系统级功能测试 (9)6.3 功能测试 (10)6.4 兼容性测试 (10)第七章系统优化 (11)7.1 硬件优化 (11)7.1.1 升级CPU和内存 (11)7.1.2 硬盘升级与优化 (11)7.1.3 显卡升级与优化 (11)7.2 软件优化 (11)7.2.1 操作系统优化 (11)7.2.2 驱动程序更新 (11)7.2.3 应用程序管理 (11)7.3 系统功能优化 (12)7.3.1 开机优化 (12)7.3.2 系统内存管理 (12)7.4 用户体验优化 (12)7.4.1 界面设计优化 (12)7.4.2 交互体验优化 (12)7.4.3 反馈和帮助文档 (12)第八章测试标准与规范 (12)8.1 测试标准制定 (13)8.2 测试方法与工具 (13)8.3 测试流程与文档 (13)8.4 测试结果评估 (14)第九章安全与可靠性测试 (14)9.1 安全测试 (14)9.1.1 测试目的与意义 (14)9.1.2 测试内容与方法 (14)9.2 可靠性测试 (15)9.2.1 测试目的与意义 (15)9.2.2 测试内容与方法 (15)9.3 环境适应性测试 (15)9.3.1 测试目的与意义 (15)9.3.2 测试内容与方法 (15)9.4 电磁兼容测试 (16)9.4.1 测试目的与意义 (16)9.4.2 测试内容与方法 (16)第十章生产与制造 (16)10.1 生产线建设 (16)10.1.1 生产线规划 (16)10.1.2 生产线设计 (16)10.1.3 生产线建设与调试 (16)10.2 零部件采购与库存 (17)10.2.1 零部件采购 (17)10.2.2 零部件库存管理 (17)10.3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17)10.3.1 生产工艺制定 (17)10.3.2 质量控制体系 (17)10.3.3 持续改进 (17)10.4 成品检验与包装 (17)10.4.1 成品检验 (17)10.4.2 成品包装 (17)第十一章市场推广与售后服务 (18)11.1 市场调研与分析 (18)11.2 品牌建设与推广 (18)11.3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8)11.4 用户反馈与产品改进 (19)第十二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9)12.2 经验教训总结 (19)12.3 未来发展方向 (20)12.4 项目改进建议 (20)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行业对高效、智能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
熟悉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
熟悉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通常涉及对计算机硬件组件的实际操作和
观察。
这些组件可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
主板等。
在撰写这样的实验报告时,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例如是测试硬件性能、比较不
同硬件的性能差异或者观察硬件工作原理。
2. 实验环境,描述实验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配置,包括CPU型号、内存容量、硬盘类型等。
3.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包括对硬件的
安装、连接和设置。
4.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例如不同
硬件配置下的性能表现、温度变化等。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比较
不同硬件配置的优劣势,并提出可能的原因。
6.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建议,并指出实验的局限性。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尽量使用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注意描述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此外,报告应当清晰、简练,图表应当配有清晰的标注和说明。
最后,对于实验中的任何偏差或异常情况,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讨论。
(完整版)硬件测试规范
目录1. 目的......................................................... - 3 -2. 适用范围..................................................... - 3 -3. 定义......................................................... - 3 -4. 测试工作职责................................................. - 3 -5. 测试流程..................................................... - 3 -6. 测试阶段..................................................... - 4 -6.1 单板测试.................................................... - 4 -6.1.1测试对象.................................................. - 4 -6.1.2具体要求.................................................. - 4 -6.1.3进入准则.................................................. - 5 -6.1.4主要内容.................................................. - 5 -6.1.5退出准则.................................................. - 5 -6.1.6应提交的文档.............................................. - 5 -6.2 硬件系统测试................................................ - 5 -6.2.1测试对象.................................................. - 5 -6.2.2具体要求.................................................. - 5 -6.2.3进入准则.................................................. - 6 -6.2.4主要内容.................................................. - 6 -6.2.5退出准则.................................................. - 6 -6.2.6应提交的文档.............................................. - 6 -6.3硬件平台系统测试............................................ - 6 -6.3.1测试对象.................................................. - 6 -6.3.2具体要求.................................................. - 7 -6.3.3进入准则.................................................. - 7 -6.3.4主要内容.................................................. - 7 -6.3.5退出准则.................................................. - 7 -6.3.6应提交的文档.............................................. - 7 -1. 目的在策略和方法上说明计划、管理测试活动,指导测试进行,以发现产品的错误,验证是否满足系统需求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
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
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硬件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用于确保硬件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下面将介绍硬件测试的流程及方法。
1.准备测试计划:明确硬件设备的测试目标、测试范围和测试方法,确定测试计划和测试资源,包括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的准备。
2.设计测试用例:根据硬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设计适当的测试用例,涵盖各种场景和输入条件,确保全面覆盖硬件设备的功能。
3.搭建测试环境: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需求,搭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的连接、配置、安装和校准等。
4.执行测试用例:根据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执行硬件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
5.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硬件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发现潜在问题和缺陷。
6.确认问题和缺陷: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问题的存在并定位问题的原因。
7.缺陷修复和验证:对确认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修复,并进行验证测试,确保问题已经解决并不再存在。
8.生成测试报告:整理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和结果,撰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问题分析等。
硬件测试方法:1.静态测试: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组件安装、接线连接等静态测试,确认硬件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功能测试:对硬件设备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硬件设备在各个功能模块的输入输出是否正常,如按键和开关功能、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等。
3.性能测试:对硬件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硬件设备的响应速度、传输速率、容量和功耗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硬件设备满足性能要求。
4.兼容性测试:对硬件设备的兼容性进行测试,验证硬件设备是否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能够正常协同工作,如设备的连接接口和协议兼容性等。
5.可靠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连续运行、高负载运行、极端温度下运行等方式,对硬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以确定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仪器硬件测试案例
仪器硬件测试案例仪器硬件测试案例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测试案例名称:仪器硬件测试测试目标:确保仪器硬件性能稳定、可靠,满足用户需求。
测试内容:1. 外观检查: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划痕、凹陷等缺陷。
2. 接口测试:检查仪器接口是否完好,连接线是否牢固,确保仪器可以正常工作。
3. 电源测试:检查仪器电源是否正常,确保仪器可以正常工作。
4. 功能测试:测试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测量功能,以及控制、调节、报警等功能。
5. 性能测试:测试仪器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6. 兼容性测试:测试仪器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确保仪器可以与其他设备正常通信。
7. 安全性测试:测试仪器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表现,包括过载、短路、过热等情况下的保护措施。
8. 可靠性测试:测试仪器在长时间工作下的稳定性表现,包括仪器故障率、寿命等指标。
测试方法:1. 外观检查:采用目视检查法,观察仪器外观是否完好。
2. 接口测试:采用插拔法,检查仪器接口是否牢固。
3. 电源测试:采用电源适配器或电池供电,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4. 功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法,逐项测试仪器的各项功能。
5. 性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法,在不同环境下测试仪器的性能表现。
6. 兼容性测试:采用实际操作法,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测试。
7. 安全性测试:采用实际操作法,模拟异常情况下的仪器表现。
8. 可靠性测试:采用实际操作法,长时间运行仪器并观察其稳定性表现。
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审批稿
硬件测试流程及方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1、硬件验收流程●验收申请①验收申请人经上级主管批准后,提前填写《验收申请》,E-mail给本部门经理、品质保证部经理和相关测试人员。
②测试人员确定验收开始时间及验收周期后予以答复。
●提交文档①经部门经理审核通过,验收申请人将《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等文档提交品质保证部。
●验收测试①硬件开发产品提交品质保证部验收时,至少提供1台完整的样机,最好2台,用于一致性测试。
②测试人员参照验收申请人提供的《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通讯规约》等文档,并按照《硬件产品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样机进行测试,同时填写《验收记录》。
③产品验收测试通过后,形成《验收报告》。
④产品测试的每个对象可以有2次测试机会,如果2次确认测试不通过,除非经过特批,否则品质保证部将不再对该对象进行验收测试。
?●出外检测①对于公司没有条件检测的一些测验项目,由品质保证部组织去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记录管理①相关验收记录由品质保证部归档管理。
下图为验收流程图:2、检验项目及方法●外观检测①产品本身设备外壳表面明显处应标有相应的标志,且清楚易读并不易涂掉。
如:制造厂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精度等级、电源输入范围等。
同时,保证外壳无云纹、裂痕、变形。
②包装标志包装器材上应有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标准号、制造日期及注意事项等标识。
③包装材料产品的包装材料应采用易自然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不得采用不易降解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
产品包装应对产品具有保护作用。
●基本功能①状态量(遥信)采集功能a)采集容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遥信的容量。
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进行实测,所有遥信应采集正常并且一一对应。
b)遥信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用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状态量,只考虑无源空触点接入方式;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及滤波回路,延时时间10ms—100ms;用一位码表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用两位码表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0”,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1”;遥信变位时,设备应能正确反映变位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硬件验收流程●验收申请①验收申请人经上级主管批准后,提前填写《验收申请》,E-mail给本部门经理、品质保证部经理和相关测试人员。
②测试人员确定验收开始时间及验收周期后予以答复。
●提交文档①经部门经理审核通过,验收申请人将《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等文档提交品质保证部。
●验收测试①硬件开发产品提交品质保证部验收时,至少提供1台完整的样机,最好2台,用于一致性测试。
②测试人员参照验收申请人提供的《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通讯规约》等文档,并按照《硬件产品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样机进行测试,同时填写《验收记录》。
③产品验收测试通过后,形成《验收报告》。
④产品测试的每个对象可以有2次测试机会,如果2次确认测试不通过,除非经过特批,否则品质保证部将不再对该对象进行验收测试。
●出外检测①对于公司没有条件检测的一些测验项目,由品质保证部组织去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记录管理①相关验收记录由品质保证部归档管理。
下图为验收流程图:2、检验项目及方法●外观检测①产品本身设备外壳表面明显处应标有相应的标志,且清楚易读并不易涂掉。
如:制造厂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精度等级、电源输入范围等。
同时,保证外壳无云纹、裂痕、变形。
②包装标志包装器材上应有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标准号、制造日期及注意事项等标识。
③包装材料产品的包装材料应采用易自然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不得采用不易降解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
产品包装应对产品具有保护作用。
●基本功能①状态量(遥信)采集功能a)采集容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遥信的容量。
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进行实测,所有遥信应采集正常并且一一对应。
b)遥信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用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状态量,只考虑无源空触点接入方式;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及滤波回路,延时时间10ms—100ms;用一位码表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用两位码表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0”,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1”;遥信变位时,设备应能正确反映变位的状态。
试验方法: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拨动任一路试验开关,观察被试设备对应遥信位的变化,且与拨动的开关状态一致,重复上述试验10次以上。
c)事件顺序记录正确性测试(SOE)功能要求:有遥信变位时,设备应能产生并保存相应的记录,主要包括开关号、变位状态、变位时间等;试验方法: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拨动任一路试验开关,观察被试设备对应遥信位的变化产生的事件顺序记录,且与拨动的开关状态和时间一致,重复上述试验10次以上。
d)事件顺序记录的保存测试功能要求:设备应能保存一定数量并且是最近时间发生的事件顺序记录。
试验方法:通过脉冲信号模拟器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事件顺序记录,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e)遥信分辨率测试功能要求:分辨率≤2ms;(两个脉冲产生相差小于2ms不一定能检测到,等于大于2ms一定可以检测到)试验方法:将脉冲信号模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任意两路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对两路脉冲信号设置一定的时间延迟,该值不大于10ms(可调),启动脉冲模拟器工作,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遥信名称、状态及动作时间,其开关动作应正确,站内分辨率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f)遥信去抖能力测试功能要求:去抖时间60ms;(一个脉冲连续60ms不变位才记录,若60ms内有变化则清零不计)试验方法:将脉冲信号模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任意两路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对脉冲信号设置一定的遥信脉宽,该值分别大于和小于60ms(可调),启动脉冲模拟器工作,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事件顺序记录,去抖时间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g)雪崩处理能力测试功能要求:对于全部容量的同时输入遥信,设备应能采集到,时间误差小于等于2 ms;试验方法:通过脉冲信号模拟器同时输出信号至远动终端的所有遥信输入端(具有SOE功能),这时观察被试设备测量的事件顺序记录,应满足上述功能要求。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②数字量(脉冲量)采集功能a)采集容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数字量采集的容量;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进行实测,所有遥脉应采集正常并且一一对应b)计数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允许误差±1个/次。
(误差±1个/5000个)试验方法: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在远动终端上显示出计数值应与脉冲出模拟器输的计数符合上述要求。
改变脉冲的频率重复上述试验5次。
c)最大累计个数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脉冲量记录的最大累计个数,超过最大累计个数时应该从0开始重新计数。
试验方法: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在远动终端上显示出计数值达到最大累计个数时应符合上述要求(为了节省试验时间,可以提前设置一个底数)。
改变脉冲的频率重复上述试验5次。
d)遥脉冻结解冻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收到遥脉冻结命令后,给上位机上传冻结时刻的脉冲值,本地还应该实时记录脉冲量;设备收到遥脉解冻命令后,给上位机上传实时的脉冲值。
试验方法: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通过上位机给设备分别下发遥脉冻结、解冻命令,观察设备本地和给上位机上发的数据,应符合上述要求。
改变脉冲的频率重复上述试验5次。
③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仪表准确度等级要求:所有标准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准确等级的1/4,推荐标准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准确等级的1/10。
标准仪表应有一定的标度分辩力,使所取的数值等于或高于被测量准确度的1/5。
a)被测量量系统设备能支持测量的电力系统:三相三线平衡、三相三线不平衡、三相四线平衡、三相四线不平衡;分别对各个测量系统的测量量进行测试。
测量要求应符合下述h)条款的要求。
b)标称使用范围测试各被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有功电能累加、无功电能累加)的测量范围。
如:电压的标称范围为0~标称值的120%;电流的标称范围为0~标称值的120%;有功功率0 标称电压与标称电流乘积的150;无功功率的标称范围为0~标称电压与标称电流乘积的120;视在功率的标称范围为0~标称电压与标称电流乘积的120;功率因数的标称范围为0~(超前)~1~ 0(滞后);频率的标称范围为40Hz~0Hz;有功电能累加的标称范围为~999999999Wh/kWh/MWh;无功电能累加的标称范围为0~ 999999999Varh/kVarh/MVarh。
c)被测量标称值被测电压标称值:设备的输入标称电压应与被测系统的标称电压相适应,例如57V/100V 110V/190V 220V/380V被测电流标称值:设备的输入标称电流应与被测系统互感器次级标称电流相适应,例如1A和5A等d)交流工频模拟量标称值见下表交流工频模拟量标称值e)被测量、影响量的参比条件被测量的参比条件f)基本误差极限及影响量允许偏差工频交流模拟量基本误差和等级指数的关系④遥控功能a)控数量测试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遥控的数量;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遥连接控执行指示器,所有遥控都应控制正常并且一一对应b)控正确性测试功能要求:遥控正确率100%。
试验方法:在主站计算机上或本地进行遥控操作时,遥控执行指示器应有正确指示,重复上述试验100次以上,应全部指示正确。
c)遥控输出方式测试主要对遥控的输出方式(脉冲型或常保持型)进行测试d)遥控动作时间准确性测试(主要针对脉冲型输出方式)功能要求:遥控的动作时间应按设置的时间参数动作,误差应小于0.5S。
试验方法:在主站计算机上或本地进行遥控操作的同时记录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可将遥控预设备的遥信连接,形成闭环测试,通过遥信SOE观察),应符合上述要求。
⑤通信功能a)规约测试功能要求:设备的通信应符合标准通信规约,如MODBUS、Hilon B、DL/T634(101)等。
试验方法:通过规约测试软件进行数据查询,参数下设等命令,设备应回答正常。
b)通信参数功能要求:设备在各种通信参数(站址,波特率、校验方式)下均应通信正常。
试验方法:将设备和测试软件的通信参数设置一致,设备应通信正常。
c)通信正确率功能要求:通讯正确率大于等于99.9%。
试验方法:设备和测试软件通信正常后,连续拷机,收发报文的误差应符合上述规定。
d)通信距离功能要求:在各种通信总线下,设备和主站之间的通信距离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如RS485总线的通信距离小于等于1200米(9600bps)。
试验方法:将设备和主站按规定的通讯距离连接,设备应通信正常。
e)节点容量一条总线上应能连接一定数量的终端设备,不同的总线可能连接不同数量的设备,如:RS485通信总线上可连接RCM32的容量为32个。
f)通信指示有通信指示的设备,应能正确指示通信状态。
⑥信号响应时间(主要是遥信、遥测响应时间测试)改变开关量状态或模拟量的大小,通过测试软件观察设备的响应时间。
数字采集量≤1S,模拟采集量≤3S。
⑦设备的操作a)本地操作对设备的面板提供的操作功能进行测试:如测量数据的显示(包括在各界面的字符显示、各种情况的模拟量的单位显示等);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和查看;测量系统的设置和查看;PT、CT变比的设置和查看;通信参数本机通信地址、波特率和校验方式的设置和查看;其他参数的设置和查看等;参数的设置应有口令保护并可由用户设置(推荐)。
b)拨码设置对于没有人机界面的设备,若有拨码设置,应对各个拨码的设置功能进行测试,如通讯参数等。
⑧实时时钟a)远方或本地对时设备应具有日历实时时钟,年、月、日、时、分、秒信息可通过面板或通信口读取和设定。
设备的日历应能支持闰年。
b)时钟走时误差功能要求:24小时的走时误差不应超过3秒试验方法:设备接受主站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后,查看设备的时钟显示和主站的时钟显示,对时误差应不超过1S。
终端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3S,即拷机24小时后,查看设备的时钟显示和主站的时钟显示,显示误差不得大于4S,电源失电后,时钟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⑨告警功能a)基本控制功能功能要求:当测量量达到告警越限值后,应能实现基本的控制功能,如产生告警指示,告警SOE、关联继电器动作等。
试验方法:与三相程控标准源连接后,调节标准源的输出,当标准源的输出超高告警越限值后,实现的控制功能应符合上述要求。
b)告警误差功能要求:越限值精度为模拟量基本测量误差等级的200%,告警时间误差小于等于3S。
试验方法:将设备与三相程控标准源连接后,调节标准源的输出,当标准源的输出超高告警越限值的允许范围内时并产生告警,记录标准源的输出值和实际的告警延迟时间,其与设定值的误差应满足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