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有鲜 食 玉 米加 工 企业 2 O多 家 ,通 过 订单 ,每 年 发 展 鲜 食 玉 米 种 植 26 7h ,加 工 青 穗 近 2亿 穗 。 6 m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企业 提 供优 良品种 ,进 行 技 术 服 务 ,指 导 农户 生产合 格产 品。龙头 企业有 针对 性地 提供 技术 服务 , 由于与 生产效 益紧 密结 合 ,促进 了 技术 的普及 应用 。此 外 ,专业 技术 协会 、农产 品经 纪人等 农村 合作 经济 组织 ,在 组织 农 民商品 生产 的 过程 中 ,也在推 广农 业新 技术 。但 企业 的服 务有 明 显局 限性 ,只负 责推广 与 自身有关 的农业 技术 。 23 农 资经 营 社 会 化 。过 去农 资 经 营 以生产 资料 _ 公 司和 农业 技术 部 门为主 渠道 ,经 营单位 较 少 。当
有 形成健 全 的网络 。
人 员素质 参差不 齐 。多元 化经 营为 方便 农 民,为促 进新 农资 品种应 用 做 出了贡献 ,但 也存 在只顾 眼前
利益 ,经营 假劣 农资产 品 的问题 。 3 加 强农业技 术推 广体 系建设 的设想
1 农 业 技 术推 广 工作 保 障 不 力 。 目前 的农 技 推 . 3 广 工作 ,主要 还是 依靠 一张 嘴 ,两条 腿 ,缺乏 高效 的现 代科 技手段 :农业 技术 推广 经 费不足 ,出现不 少只能养 兵 ,不 能打仗 的局 面 ;基层 农业 技术 推广 工 作辛 苦 ,工 作 不 易 出成 效 ,技 术 人 员 社 会 地 位 低 ,不少 人有跳 出农 门的想法 。
1 当前 限制农 业技 术推广 工作 的不 利因素
式 ,通过 农产 品购销 合 同 ,龙 头企 业将 分散 生产 的
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的思考
农业论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少,加之在近几年中就有3次涉及到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诸多因素,因此,我市乃至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工作条件差、办公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极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的基本支撑,通过3~5年的建设,力争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
为此,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近年来,从总体上看,科技水平还很低,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不强,高新技术比重低,创新型人才尤为缺乏,高素质、知识型劳动者的比重小;从产业发展看,传统产业、低层次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几乎空白;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看,也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不顺,技术传播断链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技、农机、水利3个推广机构合并成1个机构(农业服务中心),人财物归属于乡镇。
这样一来,上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就缺乏直接调控手段,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因而,造成原有技术传播链条中断,上级主管部门许多工作业务难布置、难落实,造成“开会不到、工作任务不要、情况不报”,农技推广工作上下不畅,形成不了合力,严重脱节,服务主体严重错位,农技推广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极低,科技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队伍不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一是机构改革变动频繁。
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经历了“三权”下放、回收、再下放的变革过程,农技人员也相应跟着变动,人员增、减、合,调来调去,致使农技推广队伍严重不稳;二是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2007年12月,对我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统计结果显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为993人,平均每个乡镇有农技人员5.8人,每1万人中只有不到2人;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人员为526人,平均每个乡镇有农技人员3.1人,每1万人中只有1.2人。
论新时期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 摘
要」 文 理 研究 角 发, 农 推 工 际 系 述 技 广 务 建 背 本 从 论 的 度出 联系 技 广 作实 , 统阐 农 推 服 体系 设的
景和存在的主要问 并针时目 题, 前现状, 一系 提出 列加快农技推广 服务体系 建设的 措施。
〔 关键词l农 推 服 体 设思 技 广 务 系建 考
3、 推广队 伍不 稳定, 知识结构老化, 业务素质偏低 由于基层的工作环境及生活待遇不好, 推广人员工作艰苦, 难 以保证维持正常生活,造成人心涣散,跳槽或改行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同时,机构改革时随意向农 技推广机构安排非专业人员,造成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 质低。农业生产只能重复较低层次的简单再生产 ,严重阻碍农业技 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1、实行岗位聘任制度,激励用人机制。 农技推广事业的健康 发展, 离不开农技推广人员的辛勤和努力。实行一套不断激发农技 推广人员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的人才使用制度,是新型农技推广 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有关方 面对科技人才 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 的思路, 既实行岗 位聘任制度, 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这一思路着眼于三个方面: 一是 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以竞争促进步,运用竞争机制进行人才的选 拔聘用,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二是 根据人才的客观规律,导入激励机制,鼓励一马当先,鼓励冒尖, 鼓励争当领头雁, 努力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追求客观公正, 尽力消除人事关系的影响和干扰,在公平 的竞争中看能力、比业 绩,只要遵纪守法者, 聘用坚持唯才是举, 激励应以业绩为依据。 显然,按照这一思路确立新的人才使用制度,是建立新型农技推广 服务体系的科学选择。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兴农的战略措施,在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我国乡镇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成为快速转化农业成果的有效“武器”。
实践证明,基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使用,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服务则决定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基础效能,要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积极建设与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确保科技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基层农业经济发展之中。
【关键词】基层农业;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建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我国的农业发展长期以来都存在技术含量低、科技化程度不高的现象,而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已不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它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生态链,走上市场化道路,农业经济与市场接轨才能真正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动,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承担着能否将科技快速地推广转化为成果的角色,其推广与服务效率直接决定了农业科技的渗透程度。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尤其是乡镇农业产业在引入农业科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前沿科技推广力度小、实现规模化产值期限长、科技服务理念不强等都制约着我国乡镇一级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要跟上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并实现优质化、可持续化生产与发展,那么就必须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服务水平,逐渐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中的不合理之处,使农业科技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因素。
1.当前我国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基本覆盖乡镇一级的农业生产,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不过,由于体制、资源、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主要由农技推广站负责。
由于基层农技推广站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农技推广站多为农业部门领导,站长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影响了工作效果。
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绩效考核机制,导致部分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确保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加强农技推广站与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社等组织的联动,形成推广工作的合力。
二、农技推广服务不够精准。
目前,一些地区的农技推广服务仍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有时候,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对农民情况的了解,只是简单地进行技术宣传,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农民需求的调研,了解农民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技推广服务。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民的评价和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
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三、农技推广手段不够多样化。
目前,农技推广主要依赖于现场培训和技术宣传,手段比较单一。
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农民的参与和积极性,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大对新型农技推广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注重农民的参与,在推广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
加强与农技推广相关的产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推广模式。
关于农技推广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关于农技推广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农村人口流出、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治理,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技推广将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农技推广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农技推广的作用农技推广是指把国家、部门或科研院所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示范引导、培训教育、技术咨询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者传播和推广的工作。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技推广具有重要作用: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农技推广,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 优化农产品品质。
农技推广可以推动大豆高蛋白育种技术、农产品绿色加工和贮藏技术等的发展, 引进优良品种,推广良好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技推广可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产品绿色产业链技术等, 提高农作物产量, 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和生产成本, 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农技推广可以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等, 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实际情况中,农技推广也面临一些问题:1. 农技推广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农技推广资金和人员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农技推广覆盖面不广,推广效果不明显。
2.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着农民对农技推广需求不满足、农技服务主体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农技推广机构和服务主体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推广效果不佳。
3. 农技推广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主要采取技术推广、农业培训等传统方式,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定制化、个性化的推广服务。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农民的收入、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基层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力量,农技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民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题1. 人员待遇问题。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少、工作强度大,但其待遇水平相对低,且长期缺乏职业晋升的机制,这不利于人才的留存。
2. 岗位职责不明确。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目前农技推广工作岗位职责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划分,导致很多农技推广人员感到困惑,工作不知所措。
3. 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是农技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当前很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信息服务能力还较弱,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4.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够高。
由于当前农技推广人员的硬实力水平相对低,无法全面适应农业高新技术新发展的要求,进而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二、建议1. 改善待遇。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投入力度,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职业晋升渠道,也可以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增强其专业性和技术水平。
2. 明确职责。
建立全国农技推广机构职责划分和标准化建议书,以便于明确岗位职责和职业绩效,减少工作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3.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在信息服务方面,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技推广团队,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建立更好的信息服务体系,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
4. 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
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工作方法、语言沟通、学科前沿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
同时,建立学习模式,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晋升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五、结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建共享。
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根据温岭市委[ 2 0 0 6 1 1 1 号文件“ 关于 印发《 温岭市镇
( 街道 ) 机 构改革方案》 的通知” 精神 , 整合镇 ( 街道) 各事
业单位 , 建 立 综 合 性农 技推 广 机构 , 全 体 农 机 员 纳 入 农 业
综合服务 中心管理。 截至 2 0 1 2年 7月 , 温岭市现有 镇( 街 道) 农业 综合服务 中心 1 6个 , 农 机员编制 5 O 人, 现在 岗 实有人数 5 8 人 。5 8 人中: 正式在编人员 3 3人 , 招 聘人员 2 2人 , 其 他 3人 ; 大学 学历 2 3人 , 大专 学历 l 6人 ; 有 专
1 . 管理责任不 明 。 人员职 责不 清 , 机构作用得不到 有
效 发 挥
、
基本现状
近年来 , 浙 江省温岭市镇 ( 街道) 农 机 推 广 机 构 紧 紧
围绕“ 立足大农 业 , 发展 大农 机 , 服务新农村 ” 的宗 旨, 认 真贯彻 中央 、 省、 市关于 “ 三农 ” 工作 的一系列文 件精神 , 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 , 按 照“ 组织体 系完整 、 职 责任务 明 确、 运作方式高效 、 绩 效评价科学 、 奖惩手段有力 、 保 障措 施 到位” 的要求 , 以最大限度 满足农 民群众 的科技需求为
论述 纵横 管理 推 广
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王 中桢 颜 敏 娴 干 永 熙
基 层农 机推广 服务 体 系建设 是农业 社会 化服 务体
理, 从而扎实有效地推进农 机推广体 系的运作 和考 核 , 克 服精通专业技术人员少 、 推广经费不足 、 推 广技术 手段落 后、 工作条件差 的困难 。
适 用 的 农 业 机 械 和 农 机 技 术 得 到 了 推 广 应 用 ,农 业 生 产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指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组成的推广服务体系。
该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一:农技人员短缺。
目前,农技人员数量不足,从而导致农民接受农技推广服务的覆盖率不高。
问题二:农技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农技人员学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农技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实践经验,无法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问题三:农技推广手段单一。
目前,农技推广手段以咨询、技术培训、现场示范等为主,缺乏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导致推广效果有限。
问题四:农技推广宣传不足。
由于缺乏对农技推广的宣传和推广,农民对农技推广的认知较为薄弱,无法有效地进行农技推广的传播和应用。
建议一:加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农技人员的学历和职业素质。
建议二: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尊重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建立针对不同农民的推广服务模式,提供更贴近农民实际需要的农技支持。
建议三:创新农技推广手段。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科研院所等,提高农技推广的效果和覆盖面,提升农技推广的普及率和可持续性。
建议四:加强农技推广宣传。
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农技推广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认知和参与度。
同时,积极与社区和村庄合作,开展农技推广活动,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实践经验。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问题述及基层农技推广是指在农村基层单位(乡、镇、村)开展的以农民农业生产生活为服务对象,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农业技术和产品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技咨询和培训等服务工作的一种综合性服务体系。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面临着种种困难。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的数量严重不足。
在农业部门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甚至存在一些基层单位无一名专职农技推广人员的情况。
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在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无法及时获得帮助。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的水平不高。
虽然农技推广工作者在学历和专业技能上可能与城市的科技人员相当,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普遍较弱,很难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性不足。
由于各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程度不一,存在着服务覆盖面狭窄、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导致农民得不到全面的服务支持。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
由于经费匮乏、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档案不全等原因,导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部分农民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服务,这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服务水平。
通过在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中,加强农业生产知识、市场信息等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传授,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
应当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配备力度,确保每个基层单位都有专职的农技推广人员,提高工作的综合效益。
三是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工作的评价机制,促进农技推广工作者的激励。
应当根据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农技推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改进和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的思考
六是 多元化 的社 会化推广 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 服务渠道单一。
3 改进 和完 善农村 科 技推广 与服 务体 系 的对 策
农 村 科 技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工 作 任 重 道 远 , 确 认 识 县 域 农 村 正 科 技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清农 村 科 技 服 务 体 系 理
建 设 发 展 思 路 , 于 促 进 当 地 农 业 发 展 , 建 和 谐 新 农 村 具 有 对 构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针 对 农 村 科 技 推 广 与 服 务 体 系 中现 存 的 问 题 , 合 对 科 技 部 门 的 工 作 实 际 的调 查 认 识 , 过 总 结 全 国 农 结 通 业 技 术 推 广 先 进 县 市 的成 功 经 验 做 法 , 县 域 农 村 科 技 推 广 与 就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提 出如 下 建 议 : 31 面 向社 会 。 建 以 网络 媒 体 和传 统 媒 体 为 主 多 元 化 的社 会 . 构
地 粮 食 的 稳 产 高 产 , 农 农
长 发 挥 了 重 要 的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但 是 从 总 体 来 看 。 着 农 村 随 经 济 和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农 村 科 技 服 务 体 系 的 机 构 、 人 员 、 理 体 制 等 方 面 不 同程 度 地 弱 化 。同时 , 传统 思维 的约 管 受 束 和长 期 以 来 计 划 经 济 条 件 下 服 务 机 制 与模 式 的惯 性 束 缚 . 技
巨 大 进 步 , 业 科 技 发 挥 了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农 业 增 长 的 贡 农 对 献 率 从 “ 五 ” 期 的 1 . , 高 到 目前 的 5 % , 技 进 步 已成 一 时 99 提 % 1 科 为 推 动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决 定 性 力 量 。 从 湖 北 省 农 业 厅 获 悉 .0 9年 在 金 融 危 机 和 自然 灾 害 的 双 重 考 验 下 。 北 2 0 20 湖 0 9年 粮 食 再 次 喜 获 丰 收 。 现 连 续 “ 年 丰 ” 好 局 面 , 破 了 过 去 实 六 的 打 “ 年丰一 年减” 常态 , 是 该省首 次最长 时间 的丰收纪 录 。 两 的 这 据 农 业 部 门初 步 统计 ,0 9年 湖 北 实 现 了 面 积 、 产 、 产 三 增 20 单 总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技推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发挥作用。
本文将针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农技推广资源分配不均衡目前,农技推广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配不均衡。
一些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农技推广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农民获取农技信息的渠道较少,导致农技推广效果不佳。
2. 农技推广体系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企业,对于广大农民的服务不够到位。
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导致了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对象范围狭窄,影响了农技推广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3. 农技推广体系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农技推广机构之间合作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导致了农技推广信息受众群体和传播渠道不够多样化,影响了农技推广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4. 农技推广体系信息化水平不高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够高。
一些农技推广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技推广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导致了农技推广信息传达效果不佳。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农技推广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加强农技推广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扩大农技推广资源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资源供给,实现农技推广资源的均衡化分配。
可以通过建立农技推广资源整合机制,设立农技推广资源调配机构,统筹协调农技推广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资源供给水平。
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加强农技推广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工作机制,提高农技推广体系信息化水平,相信农技推广的覆盖面和效果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增加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农技推广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从政策、机制、队伍、资源、服务等方面,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政策方面政策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1.问题:现行政策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视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2.对策:制定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政策,明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建立科学的政策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修改政策,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机制方面机制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不同机制的互动协同,是农技推广体系协同作用的重要保障。
1.问题:现行机制存在垂直管理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农技推广环节中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信息交流不畅,阻碍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协同作用。
2.对策: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农技推广合作机制,强化区域农业科学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实现各机构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协同配合,打破信息孤岛,推进农技推广体系的顺畅运作。
三、队伍方面队伍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队伍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1.问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农技人员结构单一、缺乏跨学科的农技人才。
2.对策:加强农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在人才选拔方面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考虑。
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实际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基层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四、资源方面1.问题:农技推广中的资源短缺问题较突出,特别是科研、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口。
2.对策:加强与科研、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的农技推广技术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和定制化的农技服务,为基层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关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推 广服 务领 域 的重要 力量 。但 是 ,来 自农技 推 广机 构 内部 的 乡镇 人 多编 少调 不 出 ,有 的 乡镇 编制 空 余而 技 术干 部调 的 “ 旧保稳 ”的保 守思 想和来 自外 部 的 “ 面 否定 ”的 不进 ,空编 用于 安置 政府 分 流人 员 及退 伍 军人 ,人 员 身份 思 全 错 误行为 导致 基层 农技 推 广体 系建 设 出现 了一些 比较 突 出 复 杂 ,编 制 、人 数增 加 ,整 体业 务 素质 却不 断 下 降 ,技 术 服 务功能受 到严重 影响 。 的 问题 。 4知 识 老化 ,整 体 业 务素 质 下 降 。全 县 乡 镇 农技 站 、 . 1方法 不 当 ,推广 理 念不 相 适 应 。 “ . 农技 推 广 ”是 以 0岁以下 的 占 推广 普及 技术 为核 心 ,主要 目标 是提 高农 业 的产 量 ,基本 畜牧站 、农机站 、林 业站 的技术人 员年 龄在 4 0 的推广 方法是 “ 技术示 范 +行政干 预 ” ,虽然 也开展 一些培 6 %以上 ,他 们 的专 业理 论 基础 较 好 ,但 缺乏 实践 工 作 经 训 ,但 很不 规范 。而 农业 发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家 通常 把 “ 技 推 广” 称 验 。特别 是产业 结构 调整后 ,要提 高服 务水平 和业 务技 能 , 农 为 “ 农业推 广 ” ,以提 高农 民素质 为核心 ,推广人 员通 过提 更 加需 要理 论培 训 和实 践总 结 。而 目前 因受干 部 身份 和学 高农 民的综 合素质 来 促进 农业 革新 成果 的应 用 和农 村 的发 历 、专 业等 诸 多 因素限 制 ,真正 业 务对 口的专 业技 术 不在 展 ,普 遍采 用 的方法 是参 与推 广法 ,通 过 示范 、培 养 、交 流 、研 讨 ,引导和 帮 助农 民提 高科技 素 质 ,推 广 员的基 本 职 责是走 访和 培训 农 民 ,着 重 帮助农 民解 决 生 产 、生活 中 的 问题 与困难 ,促进农 村经 济 、社会 的全面 进步 。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技推广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问题一:体制层面存在问题当前,我国的农技推广体制较为分散,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存在着资源分散、信息不畅的问题。
例如,在农技人才推广中,农技部门与农业教育部门之间缺乏密切的协作,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技教育和培训水平偏低。
对策建议:(1)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起层次清晰、各司其职的农技推广体系。
(2)加强专业训练,建立起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农技人才的整体素质。
问题二: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技术服务人员缺少相关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致使农民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不够信任。
(1)加大农技服务站等非营利性机构的建设投入,优化基础设施环境,为技术服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2)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吸引和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服务人员。
(3)培养农业社会组织,推广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加强技术服务人员与农民之间的联络与沟通。
问题三:农民培训难度较大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兴技术理解和接受难度较大,因此农技推广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广科技含量较低的农业技术知识。
(2)加强农业科普力度,宣传先进的农业科技应用成果,增强农民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和意识。
(3)加强农民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优化推广机制,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农技人才素质,加大推广力度,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浅谈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浅谈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逐渐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完善基层农技服务网络在农村地区,农技服务机构和人员分布不均,一些偏远地区甚至缺乏农技服务人员。
完善基层农技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的农技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招募培训更多的农技服务人员,设立更多的农技服务站点,加强农技服务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技服务水平,确保农技信息和技术的及时传达,并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农技服务。
二、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基层农技人员是农技推广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的效果。
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农技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农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优化农技推广方式现有的农技推广方式往往不够灵活多样,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
需要优化农技推广方式,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组织更多的农技培训和示范活动,让农民通过亲身实践学习技术;推广一些新的农技推广模式,如农技合作社、农技示范基地等,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农技推广活动。
四、加强农技推广内容的科学性农技推广的内容应该是科学的、实用的,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加强农技推广内容的科学性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评价机制,确保所推广的农技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校等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技推广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对接,确保推广的技术是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
五、强化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应该起到主导和支持作用。
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考
地 从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机 构 、 科 研 和
教 育 单 位 、 农 业 企 业 、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获 得 技 术 和 人 才 支 持 , 对 农
户 应 用 新 技 术 、 新 成 果 起 到 示 范 和 带头 作用 ,成为农 民 看得见 、
湖 南 农 业 科学 ・下半 月推 广 于 ・ 哇5
在 我 国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把 农 村 作 为 战 略 任 务 ,把 走 中 国 特 色 农 业 现 代 化 道 路 作 为 基 本 方 向 , 把 加 快 形 成 城 乡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新格 局作 为 根 本 要 求” 的 新 形 势 下 ,农 技 推 广 体 制 不 顺 、
农 村 是 多 部 门服 务 的 对 象 , 也 是 多 部 门 服 务 的 领 域 。 构 建 覆 盖 全 国 、 综 合 配 套 、 便 捷 高 效 的
群 众 团 体 ,结 合 本 部 门 的 工 作 积
极 参 与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长 期 以 来 ,通 过 实 施 “ 火 计 划 ” 农 星 、 业 科 技 示 范 园 区、 科 技 l 0 l 、科 普
点 、 科 技 示 范 户 、 农 业 企 业 、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和 农 户 ,专 职 从 事 公 益 性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是 农 业 技术推广服务体 系的主导力量。 各 级 科 技 、 教 育 、 组 织 、 人 事 劳 动 、 广 播 电视 等 行 政 管 理 部
的 源 头 。 他 们 参 与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的 主 要 方 式 ,一 是 通 过 参 与 有 关 部 门 组 织 的 项 目 ,开 展 公 益 性 农
永丰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情 况 总结 归纳 如下 。
1 现
状
2 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2 1 认 识不足 , 施 不 力 . 措
1 1 机构 设置 和管 理体 制 . 全 县 2 个 乡镇 分 别 设 有 农 技 站 、 牧 兽 医站 、 1 畜
不 少 同志 片 面认 为 , 十 年都 这样 过来 了 , 民 几 农
补贴 不 能足 额到 位 , 作 经 费 只能 维 护 室 内简 单 工 工
全县 2 个 乡镇 农 技推 广机 构 现有全 额拨 款 、 1 差 作 , 基本 上处 于 “ 能 养 兵 、 能 打 仗 ” 况 , 差 额 只 不 状 而
额 拨 款 、 预 算 人 员 分别 为 2 2人 、 4人 、 8人 , 无 8 1 8 分 和 自收 自支 单位 绝 大部 分处 于“ 既无 钱养 兵 、 更无 钱 别 占 7 . 、. 、2 9 。 34 3 7 2.
8 . , 中农 技 站 、 牧 兽 医 站 、 经 站 、 机 站 、 差 额 、 预算 人 员 只好 自谋 生路 , 致农 技推 广 出现 35 其 畜 农 农 无 导 水产 员分 别 为 1 4人 、 4 5 1 0人 、 6人 、 O人 、 5 3 4人 , 分 无 法完 成 到 田间地 头 的“ 后一公 里 ” 象 。 最 现
收 稿 日期 :O O1 -8 2 l一o0
打 仗” 困境 , 重 挫 伤 了农 技 推 广 人 员 的 工 作 积 极 严
.
8 4. 经 营 与 管 理
21 0 0年 第 1 1
性, 导致 “ 孔雀 东南 飞” 据 统 计 近 2 , 0年 来 已有 7 0 以上农技 人员转 行 、 跳槽 。 2 4 年 龄和知 识老 化严 重 。 专业 人员太 多 . 非 自 1 9 年 以来 , 97 乡镇农 业推 广机 构几 乎未进新
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路举措或意见建议
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路举措或意见建议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一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推广方式和手段落后、农民参与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举措或意见建议,以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1. 转变推广方式和手段。
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推广方法,如现
场演示、宣传教育、培训讲座等,使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农技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2. 加强农民参与度。
应该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将农民纳入农
技推广的主体和受益者,让他们成为农技推广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同时,还需要建立农民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民需求和反馈,调整推广方案。
3. 完善服务体系。
应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对农
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还需要完善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平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科技服务。
4. 改善政策环境。
应该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
善有关农技推广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为农技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技推广成果的评估和管理,确保农技推广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具有
中国特色的农技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而作为农村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主要力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承担着农业科技推广、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多方面的重要任务。
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不够等。
有必要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一、问题分析1. 人才短缺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农技人员数量不足,而且专业素质不高。
据了解,目前全国农技人员总量约为200万人,而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数据,全国农村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这就意味着农技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基层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不够高,很多农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知识和推广技能方面存在短板,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复杂的实际任务。
2. 技术水平不够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技人员在农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很多人学历低、技术含量不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的快速更新和变化。
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收入。
3. 服务范围不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范围不够广,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农技服务。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部分地区农村人口密集、农田分布较散、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导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无法覆盖全国各地农村。
这就意味着,农村部分地区缺乏农技支持和服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提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和现代化发展。
二、建议1. 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基层农技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够的问题,有必要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
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农技人员的培训,包括组织农技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更新时间2009-9-8 19:37:21 打印此文点击数 362摘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农技推广服务,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
当前,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科技建设。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动植物新品种和农业、农机等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和植物重大病虫害的预防扑灭,机械化防汛抗灾、排涝抢险,森林火警火灾预报和森林防火,贯彻实施农业标准,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机安全监理,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的公共培训教育等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知识产权难以保护或物化的技术推广等服务界定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职能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分类改革,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为例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求得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嘉祥县不断加大科技推广普及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大力实施"万名农民培训"、"阳光培训"、"绿色证书"等农民培训工程,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科技三下乡"等科教服务活动,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全县各级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如梁宝寺、大张楼镇速生丰产林、木材加工,满硐、孟姑集、马村、嘉祥镇大蒜种植,纸坊镇种鸭繁育、优质林果等各具特色的生产加工基地,构建了我县农业产业新格局。
2、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市场化体系初步建立。
全县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9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合作经济组织248个。
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瞄准市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围绕加工促生产,拉长了产业链,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大张楼镇发展速生丰产林2.8万亩,带动木材加工企业20余家,旋皮机240余台,林业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纸坊镇宏祥牧业固定资产投资2027万元,年繁育肉鸭、肉鸡种苗260万只,带动农户3500户,农户增加收入7000万元。
3、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多数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70人;学历层次也大都在中专以上,其中大专以上的139人。
广大农技人员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农情传达逐步畅通。
有线电视、移动电话、宽带等进村入户,部分乡镇、村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培训了信息员,健全了规章制度,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最大限度的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嘉祥县农技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农民意识及其它客观原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
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就是认为种庄稼、种粮食是本分,结构调整风险大,不如种粮食稳;二是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别人种什么他就种什么,不敢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看到别人成功后才模仿采用;三是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对新东西敢于大胆尝试,但一失败就放弃,比如今年收获的农产品价格一降低,下一年农户就不种了,经不起市场条件下价格波动的冲击。
四是小而全的自给心理,在自家地里种上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白菜等多种蔬菜,只是为自家生活方便,主导产品无规模,特色产品无优势。
还有极少数村民不讲诚信,企业与村民签了订单,收获的农产品不卖给该企业,影响了农企合作关系,制约了自身发展。
2、农民获取知识途径少,农业技术含量低。
一是培训力量不足。
我县县级农技培训机构主要有县职业中专和农业系统有关部门,乡级农技人员仅有部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而且农技人员浮在机关上的多,兴办基地、深入一线与老百姓面对面指导的少,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是培训内容模式单一。
农民培训通常采取举办培训班、赶科技大集、咨询解答、散发资料等形式,模式单一,农民不易接受,尤其是近几年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人员年龄老化,这些人的商品观念、信息观念、政策观念、科技观念都比较差,技术接受能力低,对这些人讲技术难懂,发资料难看,教操作难会,先进适用的技术难以得到及时的推广和普及。
有些培训内容往往只注重单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不能够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成了部分农民只讲相信科学,而实际上不付诸于行动;还有的培训不结合当地实际,盲目照搬引进外地经验,解决不了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影响了群众学技术的积极性。
三是培训设施落后。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设备还不普及,特别是村一级,农民没有长期的学习资料和固定的技术培训场所。
全县714个行政村,文化大院仅有110处,极少数村建设了农村书屋,微机网络没有普及,部分村远程教育配备的微机放在村干部家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大范围开展声像教育很困难,科技培训教育跟不上农业生产的需要。
由于培训不能适应农民需求,农民获取知识途径少,很多新技术、新信息棚架在县、乡,不能落实进村到户,科技成果转化率、入户率低,农业生产中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农村能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偏少,很多农民"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
3、农技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少,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日益深入,农技推广部门逐步走向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不再享有财政经费,难以承担技术推行服务的公益性职能。
当前除了各级对农业的政策性资金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资金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技推行体系建设、服务条件亟待改善,迫切需要资金支持。
4、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技人员知识老化。
近几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逐渐减少,目前各乡镇农技人员有部分被抽调去从事包村、招商等其他工作,常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现有的乡镇农技人员多数仅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只会简单的农业适用技术指导,缺乏市场预测、行情分析及经营管理指导能力,而且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少,知识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发展要求。
5、人均占有土地少且分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农村土地较少,人均不足一亩地,发展种植、养殖调地很困难,有的地方甚至每亩1000元租金还租不到地,想规模发展必须拿出专门人员负责协调土地。
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的普及,也限制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
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农广校、村文化大院等在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中主渠道作用,动员和支持各类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
二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科技宣传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利用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覆盖面广的优势,直观、快捷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
成立科教放映队,针对不同时令、不同农作物,有针对性的选择科教宣传片到村进行播放。
三要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培训重点。
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
四要尊重农民意愿,拓宽培训内容。
要根据时令季节,开展配方施肥、合理用药、秸秆还田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要继续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扩大阳光工程的培训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加强对农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县乡农技人员必须在其位、尽其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工作业绩与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人员给予一定补贴,确保他们在农村蹲得住、留得下。
大力推行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农技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现有从事公益服务的农技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内容的继续再教育,定期送到济宁农校、山东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带头人。
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应下拨适当的经费,帮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技人员办公有场地、工作有设备。
3、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科企合作,发展农科教示范企业。
鼓励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引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在科技示范园区试种试验,成功后再向农户推广,探索一条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
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户的选拔培养,每个村选拔5-8个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创新者作为科技示范户,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4、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继续坚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千名干部包户富民促调整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到村、到户、到企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直接融合。
县乡技术人员成立科技服务队,村级成立由科技村主任为组长的科技服务组,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分层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开通农科热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服务。
指导农民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营,切实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5、健全农业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大力推进村村通宽带,设立科技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
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村民代表、青年人收听收看农业科技节目,搭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