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氯碱工业及国际

合集下载

氯碱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氯碱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氯碱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氯碱产业是现代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钢铁、纺织、皮革、化肥、塑料、涂料、医药等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氯碱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将对氯碱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分析。

一、氯碱产业发展状况氯碱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化工产业之一,是我国化工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氯碱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是生产氯碱、硝酸盐和钠碳酸等产品。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氯碱工业逐步实现了从小、散、乱、污的状态向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环保型的发展。

当前,氯碱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于:一方面,重心转向高端市场,如电子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氯碱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和协同发展,如与石油、金属、电力等产业的联合。

因此,氯碱产业需要深化改革,努力实现转型升级。

二、氯碱产业的趋势(一)发展规模和产能氯碱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未来发展需要坚持低碳、绿色、循环的理念,探索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新路径。

当前,氯碱产业面临全球过剩市场压力,加之产能过剩、能源成本上升等因素,氯碱工业需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我国氯碱产业主要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淘汰闭锁的工厂,优化规模结构,不断推进小型化、智能化、集中化和节能减排,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氯碱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未来发展需要坚持低碳、绿色、循环的理念,探索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新路径。

当前我国氯碱工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已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氯碱工业的技术装备正朝着高效、低耗、环保、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例如,氧化氯技术正在向氢氧化钾法转型,氢氧化钾技术已成为氯碱行业的热门话题。

(三)产业链协同和衍生产业链氯碱产业作为化工行业的基础产业,其产业链与其他行业紧密相连。

在现有产业链上,明显的协同效应为氯碱+轻质金属产业和氯碱+聚氯乙烯产业。

氯碱工业十大品牌

氯碱工业十大品牌
总结词
农业领域拓展
详细描述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是新疆天业的子公司,专注于农业领域的拓展,提供节水灌溉设备和 解决方案,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品牌八:新疆天业汇能
要点一
总结词
新能源领域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疆天业汇能是新疆天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子公司,致力于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品牌九:新疆天业汇金
品牌四优势与特点分析
产品质量高
注重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 户要求。
定制化服务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个 性化需求。
营销策略灵活
采用多种营销策略,包括线上和线下推广、展会 等,提高品牌知名度。
品牌五优势与特点分析
1 2
技术实力雄厚
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备,具备强 大的技术实力。
水平,增强全球竞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品牌优势与特点分析
品牌一优势与特点分析
产品质量稳定
该品牌氯碱产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可靠。
环保性能突出
注重环保投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品牌影响力大
在氯碱工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受到客户和市场的 认可。
品牌二优势与特点分析
技术创新能力强
不断投入研发,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 产品。
品牌七优势与特点分析
品牌历史悠久
作为氯碱工业领域的老牌企业,具有丰富的 行业经验和良好的口碑。
品牌形象良好
注重品牌形象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 名度和美誉度。
社会责任担当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公益等方面 的发展。

中国氯碱化工行业现状“十二五”发展关注点

中国氯碱化工行业现状“十二五”发展关注点
备 水平 , 能降 耗 , 节 以科 学 发 展观 和循 环 经济 、 生态 工业 理念 为 指导对 行业 进行 整合 ,提 高行 业 的整体 素 质 和经济 效益 , 非常必 要 的 。 是
2 氯碱化工发展现状及预测
21 国 内氯碱 化 工行 业现 状分 析 .
21 0 1年 , 国 内外 宏 观 经 济 逐 渐 复 苏 、 源 价 在 能
Ab t a t I e e ty a s d me t h o - k l i d sr a n a c d b h mp o e n ft c n l g s r c :n r c n e r , o si c l r a a i n u t w se h n e y t e i r v me to h oo y c l y e
摘 要 : 几年 , 内氯碱 化 工行 业 通过 技 术进 步 和 结 构调 整 取得 了一 定 的发展 , 业整 体 竞争 力得 近 国 行
到 了一定 的提 升 。 行 业仍 存在 产 能过 剩 、 中度较低 和 产 品结 构单 一等 深层 次 问题 。 十 二五 ” 间 。 但 集 “ 期
c o -a ka ic m ia nd t y c r ntst to hl r l l he c l i usr ur e iua i n
C AIJe /
(erl m a dC e cln ut l nn stt, e ig10 1 ,hn) P t e n h mia Id s y a igI tue B in 0 0 3C ia ou rP n ni j
关 键 词 : 碱 化 工 ; 状 ; 势 ; 注 点 氯 现 趋 关
中图分 类 号 :Q14 T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我国氯碱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我国氯碱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我国氯碱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一、氯碱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一)氯碱工业的现状氯碱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氯碱产品种类多,关联度大,其下游产品达到上千个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化学建材、电力、冶金、国防军工、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命脉部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氯也是我们生活饮用水处理、日用化学品的主要原料,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氯碱工业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所以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将主要氯碱产品产量及经济指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和考核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原材料及下游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氯碱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行业总体竞争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自行研究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置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2008年全国烧碱产量1852万吨,同比增长5.29%;全国聚氯乙烯产量882万吨,同比减少9.26%;全国合成盐酸产量为757万吨,同比增长0.7%。

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氯碱技术经济信息网统计的资料,176家氯碱企业2008年度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1806.87亿元,同比增加13%;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完成1591.2亿元,同比增加14%;工业增加值完成271.87亿元,同比减少13%;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819.06亿元,同比增加17%;实现税金57.77亿元,同比减少33%;行业实现利润51.49亿元,同比效益减少49%。

自2004年以来,我国氯碱行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两大主要产品,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5年内翻了一番,双双跃居世界第一产能大国。

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预计未来三年内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还将分别增长1040.5万吨和764万吨,具体产能增长情况见表1。

2008年下半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烧碱和聚氯乙烯下游产品需求急剧萎缩,加之新建产能的不断投产和国外产品的低价销售,我国氯碱产品市场持续恶化,企业经营困难。

中国氯碱工业现状及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对策(1)

中国氯碱工业现状及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对策(1)

行业分析Hang Ye Fen Xi张文雷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氯碱工业现状及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对策氯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化工原材料行业,其碱、氯、酸等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氯碱工业以盐为原料,电解工业盐水制成烧碱、盐酸、氯气、氢气,氯气进一步制成以聚氯乙烯为代表的多种耗氯产品,目前我国能够生产200多种耗氯产品,主要品种70多个。

中国氯碱工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迄今已有70余年的发展历史。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到本世纪初的近十年间,是国内氯碱工业规模和实力成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特别是2003年后,在国内经济环境利好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聚氯乙烯反倾销案的胜诉,国内氯碱行业两大主要产品聚氯乙烯和烧碱的产能和产量增长迅速,并双双在2005年跻身世界首位,成为了当今全球最重要的氯碱行业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与此同时,在氯碱工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中国国内包括甲烷氯化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氯乙酸、氯化石蜡等在内的多种耗氯产品在产业规模和质量上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很多产品的产能和产量规模也已位居世界前列甚至首位。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产能和产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正在从一个曾经部分产品(如聚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甲烷氯化物等)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全球氯碱行业主要产品的重要货源供应地,中国国内氯碱行业企业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氯碱行业主要产品的市场运作当中。

可以说,正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中的高速发展,才奠定了中国氯碱工业在全球氯碱行业中无可争辩的重要地位,也为未来国内氯碱工业发展由规模优势向竞争力优势全面转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中国氯碱工业的发展中逐渐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模化与资源导向的生产重心西移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氯碱工业发展面对的现实状况,而这一多年来形成的局面在最近几年氯碱行业的高速发展过程当中正在逐渐改变。

氯碱的前景

氯碱的前景

氯碱的前景氯碱是工业化学品中重要的一类,包括氯氢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等。

氯碱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产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氯碱工业的前景。

首先,氯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氯碱产品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日用化工、金属冶炼等多个领域,是众多产品的原材料。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提高,氯碱工业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特别是农药、医药和日用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对氯碱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

其次,氯碱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氯碱产品生产国家之一,具有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中国的氯碱产品出口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定份额。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技术进步的推动,氯碱产品的出口前景将进一步拓展。

此外,氯碱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氯碱工业的生产过程主要依赖电解法,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氯碱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电解质膜法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蒸发、结晶和浓缩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因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参与氯碱工业的技术创新,将对氯碱工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氯碱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产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氯碱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氯碱工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氯碱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氯碱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内氯产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下)

国内氯产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下)

国内氯产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下)向下游氟聚物和绿色制冷剂领域拓展的甲烷氯化物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c、氯代烃产品的总称,是氯碱工业后加工的重要有机耗氯产品,对氯碱行业的氯、碱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甲烷氯化物也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氟硅行业最重要的上游原料之一,因此其生产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氟硅行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最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商是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能达到近30万吨/年;此外,生产能力较大的企业还有山东金岭集团公司、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吴华集团西南公司(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熟理文(香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海化集团公司等。

国内甲烷氯化物企业均采用引进或国产化的甲醇法技术,在生产控制、工艺消耗和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产品的生产比例可根据市场情况在3:7~7:3之间调节。

甲烷氯化物企业生产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产权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国有,也有民营、股份所有制和外资企业。

近几年国内甲烷氯化物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但应清楚地看到,受下游氟、硅产业发展的驱动,今后几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和产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利润空间将有所减少。

因此,明确目标市场,向下游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氟聚合物和绿色制冷剂方向拓展,构建上下游一体化的产品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甲烷氯化物企业来讲,将非常重要。

今后国内新建、扩建甲烷氯化物装置需综合考虑当地氟、硅等情况和向下游发展的技术研发、市场开发能力,配套建设氟聚合物、绿色制冷剂、有机硅等下游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形成一体化生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同时产出是甲烷氯化物装置的生产特点,根据淘汰ODS 国际公约和国家方案要求,必须对四氯化碳进行处置和转化。

中国氯碱八十年

中国氯碱八十年

中国氯碱八十年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29年,正是在这一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在上海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氯碱企业一一天原电化厂,从此揭开了国内氯碱工业从无到有的篇章。

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氯碱工业起步相对滞后,晚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在氯碱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将中国氯碱工业推向国际舞台前列。

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我国氯碱工业发展步伐缓慢。

建国前的20年当中,我国只有10个氯碱厂(点),烧碱最高年产量仅为 1.5万吨,氯产品只有液氯、漂白粉、盐酸、三氯化铁等简单几种,然而这在当时已实属不易。

建国后,我国氯碱工业与祖国共同成长,国民经济需求的不断扩大带动着氯碱企业规模的壮大。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烧碱产量便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经过漫长的发展直至21世纪初,我国烧碱、聚氯乙烯生产规模相继跻身世界首位。

氯产品的开发也从起初的四五种发展到现如今的二百余种,并逐渐向精细化工与循环经济方向迈进。

资本的不断积累,给予企业足够的空间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而在早期的技术革新中,原化工部同企业技术人员的努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正是早期的氯碱人通过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并加以开发创新,才研发出适合中国氯碱企业生产的技术装置,从而奠定了发展的坚实基础。

团结、自强、创新”的精神感染了一代代氯碱人,促使我们将一个基础十分薄弱的工业,建设成为当今技术先进的化工产业。

八十年的成果固然喜人,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氯碱工业仍然任重道远。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氯碱工业将继续秉承老一辈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开发高端产品,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1929年〜1948年中国氯碱工业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

新中国建立前的氯碱厂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很少。

同时,受到当时复杂战争环境的影响,多数氯碱厂均出现停产或搬迁等变故。

我国第一家氯碱厂是在1929年,由当时著名爱国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在上海创办的天原电化厂。

我国氯碱行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

我国氯碱行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

【综 述】我国氯碱行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王德祥,黄锦荣,鹿志军Ξ(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葫芦岛125001) [关键词]氯碱;生产现状;循环经济;热电碱联建[摘 要]在分析国内、外氯碱行业生产和市场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氯碱行业的战略:西部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沿长江、沿海地区利用市场、技术、资金的优势走产品结构规模化道路,并做到东西部联合发展;在大力开发氯碱下游盈利产品的同时,努力实现循环经济链、热电碱联建,提升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TQ1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33X(2004)12-0001-04The present production situ 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omestic chlor-alk ali industryW A N G De-xiang,HUA N G Ji n-rong,L U Zhi-j un(Jinhua Chemcial Industry(Group)Co.,Ltd.,Huludao125001,China)K ey w ords:chlor-alkali;pres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circulating economy;combined building of heat,power and alkali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worldwide production and market of chlor-alkali industry,th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lor-alkali industry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The western regions should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sources.The reagons along the coast or the Yangtze River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rkets,techniques and funds to follow the road of mass produc2 tion.The eastern reagons and the western reagons should unite in developing chlor-alkali industry.Not only should the profitable downstream products of chlor-alkali be developed energetically,but also the circulating economy chain and the combined building of heat,power and alkali should be realized,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should be improved.1 氯碱行业现状1.1 发展势头强劲为满足聚氯乙烯(PVC)等耗氯产品所需的氯,近两年国内企业扩建、新建烧碱生产装置势头强劲, 2004年有烧碱扩能计划的企业共76家,扩能485万t/a。

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氯碱行业国际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氯碱行业国际竞争力
收 稿 日期 : 0 l 一 8 2 1 埘 1
作者简介 : 吴礼 定 (9 4 )男 , 徽 池 州 人 , 士 , 事 离 子 膜 烧 碱 及 P C的生 产 和 氯 碱 下 游 产 品 的研 发 工 作 。 18一 , 安 硕 从 V

发 展 动 态
甘 肃 石 油 和 化 工
21 0 2年第 1 期
而井 矿 盐 资 源 丰 富且 分 布 广 , 术 成熟 , 资 门槛 不 高 , 技 投 因此 , 近年 井 矿 盐 产 能增 幅较 大 , 全 国原 在
盐 总 产量 中的 比例逐 年 提 高 [。 3 ] 离 子 膜 法 生产 烧 碱 的 主要 原 料 是 原 盐 。 多 年 来 , 国 多数 氯 碱企 业 采 用 海盐 工 业 盐 ( 经 洗 我 未
部 门 的发展 。 国 民经 济 中 占有重 要 的地 位 [ 在 。 近 1 0年来 , 其是 2 0 " 2 0 尤 0 3  ̄ 0 9年 我 国氯 碱工 业发展 迅猛 ,0 9年 烧碱 产 能 已达 到约 26 0万 t 20 6 ,
同 比增 长 77%, .0 产量 为 1 9 1万 t同 比增长 86 %。在全 球 烧碱 产 能分 布 中 , 国 占 3 .0 , 美 8 , .1 我 30% 北
盐 耗 高 。生产 1 折 1 0 烧碱 生 产盐 泥 4 " 5 g 除少 数 企业 回收利 用 外 , 数 企业 排 至 下水 道 。 t 0% 0 " 0k , 多
污 染 了地下 水 源 和 周 围 农 田。 国外 多 数 氯碱 企 业 采 用 洗 涤盐 ( 盐 场 洗 涤 后 的原 盐 可 除 去 约 5 % 在 0 的 C 2、 2 S 4 等 杂 质 , N C 质量 分 数 为 9 %, 9 %) a ̄Mg 和 O 2 - 含 aI 7 - 8 或精 制 盐 为原 料 。因 此 , 国氯 碱 企  ̄ 我

氯碱工业生产新技术及未来发展建议

氯碱工业生产新技术及未来发展建议
Xa g— u n , A G Z o g— e , IQa in ja ’ W N h n w i L in—m A GL ,W N i (  ̄ a s t eo ol hmi l n ut ,S a dn ii 7 00; i t d l S ho o nn i , 1I n nI tu f a e c d s y hn ogJ n 2 2 0 2Fr de c ol f iigCt ni t C C aI r ng s Mi J y S ad n nn 7 0 0, hn ) h n o gJ ig2 2 0 C ia i
Ab t a t s r c :Th h o e c lr—ak ip o u to a e n i l a r d c n ply d a mpot n o e i he d v l p n ft e n t n c n my l i ra tr l n t e eo me to h ai a e o o .Th ol e man p o ucin p o e s s a d n w e h o o is o hlr—akaii d sr n r c n e r r e c i e i r d t r c s e n e t c n lg e fc o o l l n u ty i e e ty a swe e d s rb d.Th i r b e man p o — lms i r d c o d d v lp n r o n e u .I e o e n p o u t n a e e o me twe e p i td o t tr c mme e h tt e i d sr i n nd d t a n u ty mus d r o boh it r a n h ta he e t t n e n la d e tr a a mo y frs sa n be d v lpme ti h u u e i e n t n n o si i a in.To i tr a ,i mus v l x e l h r n o u ti a l e e o n n n t ef t r ntr a i a a d d me tc st t ol u o ne l t n tde e 一 叩 hg au ih v e—a d d p o u t o k e h o l k ib a c l d e r d c st e p c lr—a a a n e,e e p ie s ae a d p o u t n d srb to l l ntr rs c r d c i iti u in.T xe a ,i l n o oe trl t n mu tmana n t e h r n t e h n usr d t e e v r n na r tci n,p b i aey a t e s e t. s i ti a mo y bewe n t e id ty a h n io me tlp e to h n o u lc s f t nd o h r a p cs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HJ 475-2009)

1.电解槽
2.蒸发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质量分数≥30.0% 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折标煤)/(kg/t) 质量分数≥45.0%
质量分数≥98.0%
2.单位产品原盐消耗量(折百)/(kg/t)
3.单位产品新鲜水耗(不含纯水)/(t/t)
三、产品指标
碱损失率/%
质量分数≥45.0% 质量分数≥98.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 16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隔膜法烧碱
以石棉隔膜电解槽工艺生产烧碱的方法。 3.2 离子膜法烧碱
≤900 ≤1 050 ≤1 200 ≤1555 ≤8.5
≤980 ≤1 200 ≤1 350 ≤1 570
≤9.0
≤1.5 ≤2.0 ≤3.0
≤2.5 ≤3.0 ≤3.5
≤3.0 ≤3.5 ≤4.5
≤10 ≤40.0 ≤0.10
≤12 ≤45.0 ≤0.12
≤14 ≤50.0 ≤0.14
100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以离子膜电解槽工艺生产烧碱的方法。 3.3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本标准水污染 物产生指标指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指化盐及盐 水精制过程中产生的盐泥和隔膜法烧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棉绒。
处置等有关资料。应针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

氯碱工艺资料

氯碱工艺资料

(6) 生产稳定,安全性高。离子膜法生产弹性较大,电槽能适应电 流负荷的较大幅度变化,迅速调节生产负荷;同时离子膜法开停车 安全方便,操作维修简单,劳动强度低。
22
四、氯碱工业特点
(1)能耗大
氯碱生产的耗电量仅次于电解法生产铝。 因为每生产 1 吨 100% 的烧碱耗电 2580 度, 耗气5吨,总能耗折标准煤为1.815吨。
30
我国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存在着“使用超前, 研发滞后”的问题。
一.所用离子交换膜全部依靠进口
离子膜800美元/m2(约折合人民币6500元 /m2),每万t离子膜法制碱装置约需300m2离 子交换膜,平均2.5年更换一次(周期)。 二.装置连续运行时间短,离子交换膜使用寿 命不够长 能够连续运行3个月以上的装置很少;我国的 膜寿命一般只有2~4年,平均2.5年,而国外 的膜寿命可达3~6年,甚至更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
三.能耗高于国外先进水平
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的平均电耗2286kW· h/t,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17%-43%。蒸汽消耗平均 为0.67t(折标煤95.7kg)。日本的蒸汽消耗只有 0.343 t(折标准煤49kg)
四.盐耗高于国外先进水平 国外离子膜法烧碱的盐耗一般在1.5t以下,国 内盐耗一般在1.55-1.60 t,有些厂高达1.671.76t,相差50kg左右。
二氯乙烷
14
氯 气 用 于 生 产
PVC
聚氯乙烯
15
氯气进一步制成次氯酸钠、聚氯乙烯、甲烷 氯化物等氯产品,目前我国生产200多种氯产 品,主要品种70多个。 现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科技精细化工氯产 品,如高分子化合物及氯化聚合物(聚氯乙烯、 氯化橡胶、聚偏二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氯化聚 乙烯、氯化聚丙烯)、环氧化合物(环氧氯丙烷)、 光气系列产品(光气、双光气、三光气)、甲烷 氯化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 化碳)、含氯中间体(氯苯和硝基氯苯、氯乙酸、 氯化苄、氯乙酰氯、氯化亚砜)等

氯碱工业(重点)

氯碱工业(重点)
详细描述
离子交换法是氯碱工业中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离子交 换膜作为电解隔膜,能够提高电流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方法 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目前氯碱工业的主要生产工艺之 一。
汞阴极电解法
总结词
该方法使用汞作为阴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详细描述
汞阴极电解法是一种传统的氯碱工业生产工艺,使用汞作为阴极材料,具有较高 的电流效率和较低的能耗。然而,汞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 危害,因此该方法已被逐渐淘汰。
THANKS.
氯碱工业面临的挑战
资源短缺
作为氯碱工业主要原料的盐、煤、天然气等资源日益短缺,导致 生产成本上升和资源保障风险加大。
环保压力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氯碱工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需 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创新,降低污染物排放。
市场竞争
国内外氯碱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氯碱工业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 探索用电解方法制造氯气和氢气。
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氯 碱工业逐渐成为重要的化工产业之一。
技术进步
环保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氯碱工业在生产工 艺、设备、安全防护等方面不断改进,提 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氯碱工业开始注重 环保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绿色 发展。
氯碱工业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氯碱产品的市场 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氯碱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氯碱工业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氯碱行业碳排放现状及碳减排实施路径

中国氯碱行业碳排放现状及碳减排实施路径

中国氯碱行业碳排放现状及碳减排实施路径摘要:为坚决贯彻国家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要求,氯碱行业已经开展了相关产业政策、碳排放现状、行业发展趋势和热点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契机,通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能效和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尽早实现碳达峰,为国家总体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氯碱行业;碳排放;现状;碳减排;实施路径1氯碱工业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分析氯碱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不仅是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材料,还广泛应用于建材、交通、电气、冶金、纺织、食品、包装、日用化工等及诸多领域。

因此,可以说氯碱工业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相对于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现代化氯碱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是氯碱工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已经历经了上百年,其主要采用隔膜法以及离子交换膜法两种生产工艺。

从现阶段的整体技术来看,虽然这两种工艺的性质不同,但都是需要通过电解进行,因此氯碱工业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氯碱行业不但耗能高,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也会消耗大量的物资,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大力倡导的发展方式,氯碱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基础之上,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同时还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现阶段的氯碱行业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其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在安全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提升经济收益,这需要管理阶层具有一定的市场敏锐度以及宏观观察力,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氯碱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综合考虑各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具有规模性的系统的企业发展模式,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可行性。

(完整word版)氯碱行业生产特点

(完整word版)氯碱行业生产特点

氯碱行业生产特点凡是以电解食盐水溶液生产烧碱(氢氧化钠)的企业统称为氯碱企业。

以其它方法生产烧碱的企业,例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企业不在此列。

之所以称为氯碱企业,是因为电解食盐水生成氯气和烧碱,简称“氯碱”。

氯碱行业是基础化工行业,烧碱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氯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由于氯气是剧毒性气体,不便储存和运输,所以,一般氯碱厂除生产一部分液氯出售外,将大部分氯气制成“氯产品”。

以氯气为原料制成的产品统称为“氯产品”,氯产品的品种较多,目前大约有300余种。

一、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过程生产烧碱和氯气有着悠久的历史,工业上采用电化学法始于1890年。

我国的氯碱工业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创建,解放前发展较为缓慢,到1949年仅有氯碱厂九家,每年总产量不过1.5万吨,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厂产量的1\28。

我国第一家生产厂是上海天原电化厂,1930年正式投产,采用爱伦-摩尔式电解槽(Allen -Moor),日产烧碱不过2吨,氯产品有盐酸和漂粉日产各3吨,七年以后,从国外引进了KML 爱伦式电解槽,日产烧碱达到10吨左右。

抗日战争爆发,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天原电化厂迁往重庆。

1932年,国民党伪国防部兵工署在河南巩县兵工厂建了一个氯碱生产系统,采用沃斯式(V orce)电解槽,氯产品有盐酸和液氯,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厂迁往四川泸州,称为二十三兵工厂。

1935年,当时的“西北实业公司”在太原建了西北电化厂,1937年投产,采用的是西门子式电解槽,日本侵华后改为太原电化厂即现在的太原化学工业集团公司。

1938年筹建,1940年投产了沈阳化工厂,产品有烧碱、漂粉和盐酸。

1939年华北化学公司汉沽化工厂投产,产品有烧碱、氯化镁、氯化钾和溴素等。

1942年又投产了汉沽化学厂,解放后两厂合并为天津化工厂。

1943年建了大沽化工厂,1947年又建了青岛化工厂。

全国解放以后,氯碱工业得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是飞速发展,例如: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年生产能力增长10倍。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作为氯碱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烧碱装置的安全设计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制定的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为烧碱装置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1. 标准背景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是在当前我国氯碱生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氯碱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壮大,烧碱装置作为氯碱生产的关键环节,其安全设计标准的制定势在必行。

在不断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烧碱装置安全设计的标准,为氯碱生产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标准内容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的内容涵盖了烧碱装置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方面面。

其中包括了从设备选择、布局设计、工艺流程、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内容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式,为烧碱装置的安全设计提供了一整套的技术指导和要求,保障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 标准意义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提升氯碱生产的安全水平,促进我国氯碱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实施可以规范氯碱企业的生产行为,强化对烧碱装置的安全管理,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标准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烧碱装置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标准的实施可以加强对氯碱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个人观点笔者认为,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对于我国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生产事故的风险,让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提高烧碱装置的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十四五”我国氯碱化工转型升级发展途径研究

“十四五”我国氯碱化工转型升级发展途径研究

“十四五”我国氯碱化工转型升级发展途径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3T02:00:51.95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期作者:雷宸尧[导读] 氯碱工业是传统的资金、技术与能源密集型的基础化工原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100摘要:本文综述了“十三五”我国氯碱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问题、面临的形势及挑战;结合“十三五”的情况,重点研究并提出了“十四五”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氯碱工业;“十三五”成就;“十四五”发展重点;发展建议氯碱工业是传统的资金、技术与能源密集型的基础化工原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主要产品烧碱、氯气和氢气,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耗碱、耗氯和耗氢产品有数千种,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建材、农业、电力、电子、国防、军工、冶金和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作为基本化工原料的“三酸二碱”中,氯碱工业就占据了盐酸、烧碱两种。

氯碱工业的发展能带动和促进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十三五”我国氯碱化工存在的问题1.1烧碱和氯气需求失衡,东部地区尤为突出氯碱工业采用电解法生产工艺,烧碱和氯气按固定质量比例同时产出是氯碱生产的主要特点,因此就出现了碱与氯的市场消费平衡问题。

1.2行业减汞化和无汞化仍面临较大困难与挑战PVC是我国五大通用塑料之中产能最大的品种,也是调节氯碱工业碱氯平衡的最重要产品。

由于我国特殊的能源结构,目前国内PVC 生产以电石法为主,约占总产能的82%左右。

电石法PVC生产需使用氯化汞-活性炭触媒,国内每年消耗氯化汞触媒11 000多t,折合消耗汞资源达到约1 000 t,占到国内汞消耗量的约60%。

目前,国内氯碱行业已完成由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的工作,电石法PVC无汞触媒研发也在积极推进,乙烯法和姜钟法等非电石法无汞PVC生产工艺也在积极推动取代电石法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