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期末复习资料
(,毛邓)概论课期末复习指导.doc
概论课期末复习题(09-10学年第二学期)答题要点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耍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是什么?(P36-3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P33-35)并举例说明哪些政策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可具体举例说明(P201-217)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屮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五、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六、党的十七大从哪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七、我国改革的性质(P162)、时代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不P161)是什么?如何评价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P167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从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改革开放导致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上来分析,如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并举例说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攻坚面临哪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宏观调控体系改革、政府自身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休制完善等。
※丿I、什么是“双转移”战略?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
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曲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结合家乡经济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双转移”战略必要性的认识?可从双转移战略给家乡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带來的积极意义考虑谈谈为什么要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i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毛邓复习考试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精神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4.当地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过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7.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谁注意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中国特色这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斩落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邓三期末考试的投机知识点
1、毛邓三期末考试的名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三个代表"3.科学发展观4.解放思想5.实事求是6.与时俱进7.求真务实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0.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1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8.和平赎买19.国家资本主义20.社会主义本质论断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和根本任务23.小康社会2、选择题型重点----基本理论事实知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毛泽东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首次提出来的;2.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中国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至今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集中概括(科学内涵)是:"三个代表";5."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8.党的思想路线,简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为"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核心;9.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赋予"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思想内涵,成了一个包含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命题,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惧进\求真务实等都是对其的时代精神的体现.12."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要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3.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情况.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1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5.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16.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17.中国革命处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因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2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无产阶级手里,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的区别.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既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也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在世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带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色彩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经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简答题):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纲领.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个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29.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30.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3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32.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由中国的特殊的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和人民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和条件.33.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即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和党中央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从原来设想先搞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即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起逐步过渡.3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5.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合作化道路,这是必由之路.3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政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师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37.用和平赎买的方法,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司合营三个阶段.39.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和平方法.4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两个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事实: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震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41.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时候开始.42.毛泽东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第一次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提出"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4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二是共同富裕.45."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6.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起始阶段.简单地说,就是指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8.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4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看课本)51.邓小平的"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内容看课本)3、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为什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理解.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几个成果.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5.什么是真正的理论创新?6.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8.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0.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就是1953年的党的总路线).1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3.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的理解.14."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解15.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解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4、论述题(重点)1.论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等等)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3.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走中国特色的道路)?4.资本主义为何在中国走不通?或者在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从第三章寻找相关答案,还要结合第四章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内容)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6.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7.为什么要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重大意义?9.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0.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正处在并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1.如何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13.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5、考试可能热点问题考试热点之一(和谐社会)根据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第9期整理而成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同时犯罪、经济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
毛邓复习资料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2)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
4.为什么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这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一.原因:(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大力弘扬与时惧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
二.理解理论创新应该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毛概(毛邓三)期末复习提纲
毛邓复习提纲1、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如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毛邓综合复习资料
马克思毛邓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A,B,C,D,E、A.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E.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2.毛泽东思想创立的社会条件是:A,B,C,D,E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近代工业的出现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E.同党内错误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做斗争并取得胜利3.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B,C,DA.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
B.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C.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最好方法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
E.党指挥枪的原则。
4.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原因和主要表现是:B,C,DA.我国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提高和根本性的改变C.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又直接决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D.生产力不发达和生产关系不完善,还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上层建筑方面还不成熟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发育过程中5.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A,B,C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进行革命和建设。
D.武装斗争。
E.统一战线。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B,C,D,E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D.推进司法体制改革E.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这是因为:A,B,C,D,EA.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它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毛邓三期末复习提纲
第八章1.当初中国选择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①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②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诗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③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④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什么事按劳分配?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吗?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职工持股、法人持股以及同各种非公有经济的合营等各种形式纷繁多样。
因此,企业内部的分配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企业职工收入的来源和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依靠按劳分配。
但是,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就应当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
3.对于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做到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发表你的看法?①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然而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毛邓三复习提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复习提纲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的、协调的、均衡的发展,强调统筹坚固,那么科学发展观有没有重点?(围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与重点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展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第二章第三章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大革命时期有人提出‚天然领导权‛思想,请分析这种观点并且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主要内容。
【材料1】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所以中国农民运动,必须国民革命完全成功,然后国内产业勃兴,然后普遍的农业资本化,然后农业的无产阶级发达集中起来,然后农村间才有真的共产的社会革命之需要。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1923年12月1日)【材料2】彭述之关于中国无产阶级是国民革命天然领导者的观点。
在四大召开的前夕,彭述之写了《谁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虽然肯定无产阶级应当领导革命,同时又认为“各个阶级,除开游民无产阶级外,差不多是和无产阶级接近的。
容易受工人阶级的暗示和领导的”,所以这个领导权是“天然”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身上,用不着去争取.【材料3】然而这种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已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问题1:分析材料1和材料2中的错误观点。
问题2:结合材料3说明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观点。
【答案要点】(1)材料1中的观点错误在于“二次革命论”,没有认识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间硬插进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必然导致放弃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从而实际上取消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邓期末复习资料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人是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股份制:
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起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累的不足,环节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主要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毛邓期末考终板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是什么?1. 历史进程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2.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发展马克思主义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重要意义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毛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十月革命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2.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重要性是在A.党成立以后B.八七会议以后C.遵义会议以后D.延安整风运动以后3.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是A.邓小平B.毛泽东C.周恩来D.刘少奇4.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确立为自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党的A.一大B.七大C.十五大D.十六大5.毛泽东讲,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其内涵是适合中国国情的A.革命道路的探索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D.市场经济道路的探索6.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是在A.建党时期B.大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7.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期C.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新科技革命B.世界经济的发展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世界和平的实现9.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十二大上C.十三大上D.十四大上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B.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C.科技革命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11.我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命题是在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C.精通马克思主义D.相信马克思主义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D.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C.执政为民D.立党为公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C.执政为民D.立党为公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C.执政为民D.立党为公17.在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A.二中全会B.三中全会C.四中全会D.五中全会18.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A.经济社会全面发展B.经济社会协调发展C.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人的全面发展1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2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A.开始萌芽B.初步形成C.达到成熟D.继续发展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B.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C.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公平B.正义C.发展D.协调23.以人为本的“人”是指A.个体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C.抽象的人D.公民2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以人为本B.发展C.公平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5.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在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B.2000年广东考察工作时C.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D.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6.改革开放特别是()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A.十二届三中B.十二届四中C.十三届三中D.十三届四中27.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邓复习材料汇总
毛邓复习材料汇总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各自回答的基本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所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正式-毛邓三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毛邓三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题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维护社会稳定B.坚持党的领导C.发展D.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社会的〔〕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D.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A.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C.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D.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5.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种“不够格”,主要是〔〕A.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不够格B.上层建筑方面的不够格C.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D.人们思想道德方面不够格6.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8.建国初期,因为没有经验,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只能照抄〔〕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捷克模式D.匈牙利模式9.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D.什么是计划经济10.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作出了新的重大判断,这个判断是〔〕A.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社会和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稳固政权B.坚持党的领导C.发展D.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12.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D.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A.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C.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D.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14.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A.消费模式B.生产方式C.生活方式D.发展模式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发展B.维持社会稳定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6.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对原有体制的修补D.变革社会主义制度17.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复习资料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答: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实践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理论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卢纶的奠基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体制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3、现阶段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答: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a、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毛邓三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周)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伦新阶段》政治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3、怎样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对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坚持只能各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第一次提出。
2007年十七大写入党章)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时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毛邓考试大纲 期末考试必备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1科学发展,第一是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1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5(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毛邓三复习要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问题1、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p2---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5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p7----8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9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明确界定的内涵 p115、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p13---19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知识点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p19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P2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p30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p36--37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p48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p54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p554、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p59--60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含义 p69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p75--78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p81--86知识点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p65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p743.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唯一宗旨 p84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问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p93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p96--105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p912.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和占优势的经济成分p90--91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法 p99--101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问题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P1172、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或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P122--123知识点: p128--129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邓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
产生了两个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提示,都必须坚决拥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类型:1、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2、总结我国发展实践3、借鉴国外发展经验4、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改革、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争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做了集中概括: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
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
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段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
【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型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经济成分: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社会主义今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时间:1956年底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人是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三个有利于”:既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1、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2、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3、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及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具体: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起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累的不足,环节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即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主要内容: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是党的十七大时提出的目的: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同意的构想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杂很难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