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介绍

合集下载

罗布泊有关的书籍

罗布泊有关的书籍

罗布泊有关的书籍摘要:一、罗布泊简介1.罗布泊的地理位置2.罗布泊的历史背景3.罗布泊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二、罗布泊的书籍推荐1.《神秘的罗布泊》2.《罗布泊之谜》3.《罗布泊探险记》三、书籍内容简介1.《神秘的罗布泊》2.《罗布泊之谜》3.《罗布泊探险记》四、读者评价及心得1.《神秘的罗布泊》2.《罗布泊之谜》3.《罗布泊探险记》正文: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内陆湖。

罗布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随着对罗布泊的探险和科考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书籍开始关注这个神秘的地方。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几本关于罗布泊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内容。

一、《神秘的罗布泊》这本书以丰富的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了罗布泊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和人文背景。

书中讲述了罗布泊的形成过程,探讨了罗布泊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山脉等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时,还介绍了罗布泊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如楼兰古国、丝绸之路等。

这本书适合对罗布泊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对地理、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二、《罗布泊之谜》《罗布泊之谜》从探险和科考的角度,揭示了罗布泊地区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

书中详细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自然景观、奇特现象以及一些未解之谜,如“死亡之海”的称号、罗布泊的干涸之谜等。

此外,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罗布泊的神秘事件和传说。

这本书充满了神秘色彩,吸引了许多探险爱好者和寻求刺激的读者。

三、《罗布泊探险记》这本书是一位探险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在罗布泊进行探险的过程。

书中详细描述了罗布泊的自然环境、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情况,以及探险队在罗布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本书充满了探险精神,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罗布泊的广袤荒原之中。

总之,以上这些书籍都是了解罗布泊的好资料。

语文教案:了解罗布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

语文教案:了解罗布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

语文教案:了解罗布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

一、罗布泊的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东经88°28'-91°02'、北纬38°20'-43°04'之间,东北部与吐鲁番市相接,南部与库车县、焉耆县、和静县等相邻,西北部与博乐市、阿拉山口等相邻。

罗布泊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160公里,总面积约37000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

2.地貌特征罗布泊周围环山,地形起伏较大,盐碱荒漠地带广布。

罗布泊的沙漠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的70%。

罗布泊的地貌特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沙丘为主的沙漠地貌,二是以半盐湖地貌为主的半湖泊地带。

3.气候特征罗布泊区域位于干旱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年均降水量不到100毫米。

由于缺水少雨,罗布泊成为了我国大陆上最为干燥的地区之一。

气象学家称其为“百年不遇的干旱区”。

二、罗布泊的生态系统罗布泊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殊性,罗布泊具有丰富的物种和多样的生态景观。

1.植被罗布泊地区植被较为单一,多为沙漠植物。

植被类型包括灌木、草地、荒漠和沙漠。

2.动物罗布泊地区动物种类较为丰富,有很多独特的动物物种,其中包括狼、狐狸、骆驼、野马、天鹅等。

3.水生生物罗布泊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泊,湖泊中生长着多种水生生物,如鱼、虾、蟹等。

三、罗布泊的生态保护策略随着科技的进步,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罗布泊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1.宣传教育政府部门积极开展罗布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发布生态环保公告等途径,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2.加强管理罗布泊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加,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罗布泊的生态环境,政府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力度。

3.建设生态公园政府部门在罗布泊地区建设了生态公园,供游客游览、探险和研究。

罗布泊

罗布泊

1.诡异罗布泊尽管专家们相信,罗布泊很多未知谜团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迄今为止,诸多问题依然争论不休。

罗布泊有广义和狭义之指,狭义指湖盆而言,广义的罗布泊应指整个罗布泊荒漠地区。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东至河西走廊,南邻阿尔金山,北到库鲁克山。

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它曾接纳从塔里木盆地流来的众河之水: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车尔臣河,同时有部分地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汉书》称蒲昌海,《史记》称盐泽,《水经注》称牢兰湖等等。

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罗布”是地名,古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湖泊,二者总语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这里曾是动植物的乐园,据《汉书》记载,这里“多葭草、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是一个安乐、富足的世界。

然而自古以来,罗布泊又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甚至恐怖的面纱。

神秘的地球之耳1921年,塔里木河在尉犁县改道涌入孔雀河,东注罗布泊洼地,形成了近代罗布泊。

1930年至193P年,罗布泊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55公里,面积在32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椭圆形。

1942年以后,孔雀河水径流减少,罗布泊湖体收缩。

1952年,尉犁县拉伊河口英曼里一带筑起大坝,塔里木河入故道东南注入台特马湖。

至60年代初期,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库,孔雀河上先后筑起多道堤坝,罗布泊断绝来水日趋干枯。

罗布泊为什么恐怖?

罗布泊为什么恐怖?

罗布泊为什么恐怖?罗布泊是一座臭名昭著,令人深受恐惧的北部高原湖泊。

它坐落在西藏拉萨市附近,海拔约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湖泊之一,也是最不利的生存地点之一。

罗布泊之所以被称为恐怖,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环境条件恶劣。

罗布泊海拔较高,气候恶劣,氧气稀薄,冬季气温容易下降到零下45摄氏度以下,夏季高温仍然接近零下20摄氏度,湖中水温仅有-2至-5摄氏度。

这些恶劣的环境情况,使得罗布泊成为人们无法容忍的荒凉地带。

- 短暂的夏季。

罗布泊的夏季非常短暂,只在7、8、9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零下20度以下,因此想要使用这段时间积累资源极其困难。

- 严重的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一种由于高海拔缺氧引起的严重的生理反应。

在距海拔4000米以上的罗布泊,人们很容易出现缺氧性头痛、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打击人们对这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增加。

- 自然灾害频繁。

罗布泊地处西藏极早就被人们称为“危险的五雷惊天的地方”,由于这里的海拔相对较高,自然灾害非常频繁。

以及灾害活动,爆发的危害,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使紧张的气氛更加令人恐惧。

- 危险的野生动物。

罗布泊四周有各种野生动物,其中不乏普通的老鼠,而且还会遇到狼群和狮子。

另外,有些野生动物大小恐怖,瞬间可以将一个人吞没,因此面对这些动物,人们不得不感受它们强大的不可估量的威力。

总之,罗布泊之所以恐怖,是由于它恶劣的环境条件、短暂的夏季、严重的高原反应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危险的野生动物。

因此,想要在罗布泊生存,既考验人们的勇气和决心,也考验他们的智慧和技能。

罗布泊资料

罗布泊资料

罗布泊资料: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它位于新疆塔克拉玛于沙漠的东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东至河西走廊,南邻阿尔金山,北到库鲁克山。

罗布泊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仅没有人烟,就连生物也难以生存。

罗布泊也是个神奇的湖泊,我国古代史书上记载着,它曾是一个神话般的文明古国楼兰的所在地,国外也有种种关于楼兰王国奇妙的传说。

多少年来,人们对这个地区一直了解很少,一些中外学者虽然对罗布泊有很大兴趣,但真正敢闯入该地区探险考察者,却寥寥无几。

罗布泊古称蒲昌湖,又名盐泽。

在历史上,它曾接纳从塔里木盆地流来的众河之水: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车尔臣河;东部主要有甘肃的疏勒河。

所以,蒙古语称它为“罗布诺尔”,意思是“汇入多水之湖”。

今日的罗布泊,湖底已干涸,残留的湖水也很浅,沼泽连片,人若误陷其中,不能自拔。

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满盐层,有的地方坚硬的盐峭耸立,如石林一般。

盐峭都是正多边形的结晶体,高达80厘米,直径50厘米,上部周围翘起,中间凹下,好似荷叶,地面沙碱土下面,埋藏着盐的大块结晶体,以及丰富的钾盐、石膏、镁等矿物。

罗布泊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带。

那时,来往商旅、游客穿过这个险恶地区,经常因饥渴而死,被人们称为“死亡之地”。

世世代代,不知罗布泊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直至近代,中外探险者们还把这里视为畏途。

青海湖现状:水位下降有关专家根据历史资料推算,青海湖水位在1908年至1957年间,从3250米下降至3196.57米,平均每年下降17.2厘米,湖泊面积减少8.4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的科研成果显示,由于上世纪末气候暖干,湖区周围降水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为活动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

土地沙化在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包围,湖区的沙滩盐渍化严重,鸟岛周围满目黄沙。

鸟岛在20多年前还是一个湖中孤岛,1978年成为三面临水的半岛,而现在已成为离湖岸几公里的陆岛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爱护环境, 从现在做起!
此处是罗布泊湖心, 此处是罗布泊湖心, 碑前刻着: 碑前刻着: 永远的罗布泊 碑后刻着: 碑后刻着: 愿罗布泊现象永 不发生。 不发生。
(3) 找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并体会 ) 找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
作者对罗布泊的消逝怀着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罗布泊的消逝怀着怎样的感情?
痛惜、遗憾。 痛惜、遗憾。
评: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 用拟人手法, 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 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 感情 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 令人痛心。 令人痛心。 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 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 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例句: 例句: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 倒下的身躯, 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 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 救之手! 救之手!”
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 【分析】这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 分析】这句运用拟人手法 以人的感情, 挣扎与痛苦” 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 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的感情。 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 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 用拟人手法, 们的心” 实际写出了“我们” 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 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 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 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 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 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中国四大无人区哪个最可怕

中国四大无人区哪个最可怕

中国四大无人区哪个最可怕罗布泊最可怕。

1:罗布泊,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

由于它的美丽,但充满了伤害,人类从未被它迷住过,了解一些未解之谜很重要。

犹豫不决的罗布泊之谜仍然存在于北部和南部的湖泊中,因为该湖的入流充满了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积聚并抬高了该湖的底部。

原始的湖水自然流向另一个较短的区域。

多年之后,湖底被抬高了。

由于风蚀将再次短暂,湖水将再次返回,此周期为1500年。

大耳朵神秘球卫星拍摄的罗布泊(Lop Nur)图片中,罗布泊(Lop Nur)类似于人耳,不仅带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罗布泊(Lop Nur)这个神秘的神秘地区是亚洲土地上的“怪物三角”。

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了它。

许多古老的孤独幽灵在这里游荡,到处都是死骨头。

东晋一位著名的僧侣向西走过这里时,他写道:“沙河有很多恶灵和狂风”,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家木(Peng Jiamu)在参加罗布泊(Lop Nur)时迷路了。

该国派遣了飞机,部队和警犬。

进行地毯搜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2:阿尔金,阿尔金山脉位于东部的昆仑山北部,在阿尔金山脉的南部。

这是一个牺牲与美丽并存的禁区。

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在行动,那里有许多野生灵巧生物;享受大自然的捐赠,因为特殊的地理结构和气象变化是无常的,但此举补充说,它具有特殊的自然风光,例如一座古老的石灰岩山,暴露于风雨之中,并产生奇特的岩石峰。

要说阿尔金的未解之谜,那就是“雪人”。

据报道,有一次牧羊人在雪地里走来走去。

该方法是敏捷的。

它可能比1m高的障碍物轻。

这条路只有羊的腿。

一直是辩论。

这座古老的石灰岩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融化并分裂,形状奇特。

有许多石峰直立地面,插入蓝天。

“江台台”,“伟人的棕榈”,“石旗杆”,“领带马钉”,韦苗韦小,有各种溶化沟,石笋,舷梯,走廊。

3:可可西里,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西部。

它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是华夏最高和最高的“牺牲场所”。

罗布泊地理知识

罗布泊地理知识

罗布泊地理知识《走进神秘的罗布泊说起罗布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神秘”。

嘿,这地方可真是地球上一块独特又神奇的存在啊!罗布泊在新疆,那可是个超级大的“坑”,就是那种像大地突然凹下去的一块广袤区域。

它原本是湖泊,一听这就觉得,哟,湖泊嘛,那肯定是碧波荡漾,周围水草丰美,说不定还有好多小鱼小虾在里头欢快地游动呢。

可现在的罗布泊啊,就像是一个被大地遗忘的孩子,干涸得一塌糊涂。

这地方的地理环境那叫一个复杂多变,就跟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似的。

白天的时候,太阳就像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上,那气温蹭蹭往上涨,感觉地上都能煮鸡蛋了。

而到了晚上呢,又冷得像掉进了冰窖。

这一天里就能体验到冰火两重天,真的是非常“酷”啊。

而且啊,罗布泊的地貌非常奇特。

你能想象一望无际的盐碱地、形状各异的雅丹地貌就那么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吗?那些雅丹地貌就像是被时间和风沙雕刻出来的艺术品,有的像城堡,威严耸立;有的像巨兽,张牙舞爪;还有的像走在沙漠里的骆驼队,看着特别有画面感。

有时候风呼呼吹过,那声音就像是这些“雅丹巨兽”在低声嘶吼呢。

不过,罗布泊也被称为“死亡之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因为它的环境恶劣,进去了稍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

在那里,指南针可能都被神秘的磁场影响得晕头转向了。

所以啊,一般人可不敢轻易涉足。

那些探险者们进去呢,那真得是怀揣着十八般武艺和十足的勇气。

但是话说回来,正是这种危险和神秘交织的感觉,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探索。

科学界也始终对罗布泊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也许在那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下,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对于咱们平常人来说,虽然不能真的去罗布泊走一遭,但是光是从那些图片和故事里感受一下的话,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这罗布泊啊,就像一本厚重的地理大书,我们只掀开了几页,还有更多神秘的章节等待着被揭开呢。

》÷。

罗布泊简介

罗布泊简介

罗布泊简介若羌县境东北部的罗布泊,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2400──3000多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以上,广阔的湖相沉积区和盐漠,都曾是它的领域范围,面积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

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自南向北倾斜抬升,被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的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

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

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

民国31年(1941),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

1958,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地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面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此外,还有阿尔金山北麓各季节性河流河水注入。

这些河在注入罗布泊洼地时,在沿途留下一片片湖泊,如众星拱月,环卫着罗布泊,其中最大的为罗布泊南面的喀拉和顺湖与台特玛湖。

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与罗布泊之间都有河道沟通。

当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流入台特玛湖后,可沿塔里木河尾闾下延散流河床向东流入喀拉和顺湖。

喀拉和顺湖和罗布泊之间,有一条40公里长的河道,出口处河宽800米,河床深1米,入罗布泊时呈散流状,河床深30~50厘米,两湖高差为10米。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自先秦以来,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得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此外,还有辅日海,临海、纳缚波等名。

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淖尔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坳泽,河水之所潜也”。

指明罗布泊(坳泽)在葱岭(不周之山)之东。

“敦薨之水西流注入坳泽,盖乱河自西南注也”。

罗布泊课件

罗布泊课件

生态环境现状及特点
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罗布泊的生态环境已经发 生了很大变化。湖泊面积缩小,植被覆盖减少,生物多样性 降低。
生态环境特点
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极端性,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 冷干燥。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对外部干扰敏感。同时,罗 布泊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对于当地居民和农业 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设定
制定罗布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优化建议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对罗布泊地区的资源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 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
优化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环 境承载力的建议,如推广节水农业、加强生
态保护等。
地质构造
罗布泊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包括褶皱、断裂和节理等。
地震活动与地质灾害
地震活动
罗布泊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 曾多次发生地震,对当地的地质环境 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地质灾害
罗布泊地区的地质灾害较多,包括滑 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这些灾害 的发生与当地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 密切相关。
绿色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
要点一
绿色发展模式创新
要点二
实践案例
探索适合罗布泊地区的绿色发展模式,如生态旅游、循环 经济等。
介绍罗布泊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如某企业或 某项目的绿色发展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湖泊水位下降,进而影响水质;地质条件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人为活动如农业、工业 等排放的废水也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罗布泊的故事

罗布泊的故事

罗布泊的故事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沙漠中心湖泊。

它因其神秘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罗布泊的故事始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

在古代,罗布泊曾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连接着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它曾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吸引着无数商人和旅行者前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的衰落和沙漠化的加剧,罗布泊逐渐被遗忘,沦为了一个荒凉的湖泊。

在20世纪,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罗布泊的水源逐渐枯竭,湖水大量减少,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盐碱地和沙漠。

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让人们对罗布泊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然而,尽管罗布泊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依然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罗布泊周边地区,依然可以看到古代丝绸之路的遗迹,那些古老的城市遗址和驿站遗迹,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商旅的往事。

而在罗布泊湖底,也保存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沉船遗迹,这些都成为了研究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

如今,随着中国政府的保护和恢复工程的进行,罗布泊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湖水也在回流。

人们对罗布泊的关注和重视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罗布泊的故事,并希望能够保护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罗布泊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自然与人类的交融与变迁的故事。

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挑战。

如今,我们希望通过保护和恢复,让罗布泊重拾昔日的风采,继续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愿罗布泊的美丽与神秘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介绍罗布泊600字

介绍罗布泊600字

介绍罗布泊600字
罗布泊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的一个沙漠湖泊,位于若羌县东北部。

它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干涸。

罗布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当时这里是一个繁荣的绿洲,有许多古代文明的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楼兰古国遗址,这是一个曾经繁荣的古代城市,现在只剩下一些废墟和遗址。

罗布泊的干涸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人们在罗布泊周围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灌溉渠道,导致罗布泊的水源逐渐减少。

此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采也加剧了罗布泊的干涸。

罗布泊的消失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湖泊干涸后,大量的盐和矿物质沉积在湖底,形成了盐碱地,对植被和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此外,罗布泊的消失也导致了当地气候的变化,使得周围地区更加干燥和炎热。

尽管罗布泊已经干涸,但它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吸引了许多探险家和科学家前来研究。

现在,罗布泊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然保护区,政
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总之,罗布泊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历史的地方,它的消失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

罗布泊在中国什么地方

罗布泊在中国什么地方

罗布泊在中国什么地方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

[1]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中心位于北纬40.5°,东经90.3°。

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2]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地理位置39.5°~41.5°N,88°~92°E,中心位于北纬40.5°,东经90.3°。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洛普池等。

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

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纳木错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

[5-8]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

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

1931年中国学者陈宗器、德国地质学家霍涅尔对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以来在罗布泊新形成的水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于1931年完成了整个湖区的测量工作,实测罗布泊水域面积还有2375平方千米,水源来源于孔雀河,由北端入湖,进入湖心,向东膨胀,形如“靴子”,南北长85千米,湖区北部东西宽20千米,南部东西宽45千米,湖水很浅,在某些区域甚至不能行船,时有搁浅,西南有一河道与喀拉和顺湖相连。

新疆库尔勒旅游景点——罗布泊

新疆库尔勒旅游景点——罗布泊

罗布泊⼜名罗布淖尔,是“多⽔汇集之湖”,罗布泊位于新疆塔克拉玛⼲⼤沙漠东部,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只给后⼈留下了⽆尽的遐思与梦想.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内陆河,距今已有200万年。

历,罗布泊的⾯积为5300多平⽅千⽶,到了1931年时,就只有⼤约1900平⽅千⽶,1972年,连最后⼀滴⽔也被蒸发掉了,罗布泊变成了⼀⽚⼲涸的盐泽,如今,反映在卫星照⽚上的是⼀⽚极像⼤⽿朵的荒漠。

罗布泊⿁斧神⼯般的地貌和丰富多姿的历史⼈⽂资源如磁铁般吸引着众多的探险家和科学⼯作者,即使是黄沙漫天的艰苦环境和极度⼲旱的恶劣⽓候也不能阻⽌,近代,就有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如俄国探险家普尔热⽡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赫定、美国⼈亨廷顿,英国⼈斯坦因,⽇本⼈桔瑞超、法国⼈邦⽡洛、我国科学⼯作者黄⽂弼、陈宗器、彭加⽊、夏训诚、刘东⽣等,⽽关于罗布泊的理论也有不少,“游移湖”、“盈亏湖”、“交替湖”等观点不仅没有揭⽰罗布泊地区环境变迁的历史真相,反⽽⼜为罗布泊罩上了更多神秘的⾊彩。

楼兰古城、营盘遗址、⽶兰遗址、古墓沟太阳墓、龙城雅丹、⽩龙堆雅丹等都分布在⼴袤的罗布泊地区,丰富灿烂的西域⽂明,多姿多彩的⼤漠风情、仪态万千的风蚀地貌令⼈⽆⽐神往。

地址: 新疆塔克拉玛⼲⼤沙漠东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简介罗布泊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的一片内陆盐湖,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

它以其完美的湖光山色和神秘的仙湖之称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罗布泊的湖泊面积逐渐缩小,仙湖也渐渐消逝,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遗憾。

地理特点罗布泊的湖泊面积曾经约为1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泊。

它由东西两个湖盆组成,东罗布泊和西罗布泊,中间被一段盐度高达300‰的蒸发区相隔。

其湖泊底部有丰富的盐类矿物质,形成了独特的盐滩景观。

而仙湖则位于东罗布泊中,以其碧波荡漾、天山倒影的美景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导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全球变暖和降雨量的减少,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逐渐干旱。

这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罗布泊的湖泊面积已经减小了约80%。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活动也对罗布泊的消逝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农业用水和过度放牧,罗布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被大量消耗。

此外,盐湖资源的开发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也对罗布泊造成了严重污染。

这些活动导致湖泊水质恶化,湖水变得浑浊,不再透明。

生态环境的破坏除了水资源下降和水质恶化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还导致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湖泊和湿地是许多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它们依赖湖泊提供的水源和食物。

随着罗布泊面积的缩小和湖水的消失,很多鸟类和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它们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罗布泊的生态环境和仙湖,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农业用水和过度放牧,确保湖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盐湖资源的开发和工业污水的排放。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罗布泊保护的关注和认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展望未来尽管罗布泊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仙湖消失的趋势令人担忧,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行动来保护它。

只有保护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罗布泊的影响,才能确保这片美丽的湖泊和仙湖能够延续下去。

地理知识新疆罗布泊简介

地理知识新疆罗布泊简介

地理知识新疆罗布泊简介
地理知识新疆罗布泊简介
概况: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现已干涸。

看点:
楼兰古城、孔雀河、车尔臣河。

干涸的罗布泊: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古“丝稠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又称罗布淖尔。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

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比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米兰河等,都源源注入这里。

后来,由于注入罗布泊的河流逐渐消失,导致罗布泊也于1972年彻底干涸。

据考证,著名的楼兰古城,就位于罗布泊西侧。

罗布泊一直是探险家的乐园,古往今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其中包括马可·波罗、H·M·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哥丁顿、斯坦因、桔瑞超和邦瓦洛等。

我国科学工作者黄文弼、陈崇器也在20世纪30年代赴罗布泊实地考察。

今天,罗布泊更是激励着无数探险家去实现梦想。

【地理知识新疆罗布泊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布泊介绍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

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

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
成了区区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

民国31年(1941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注入罗布泊的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齐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勒河流入湖中。

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外国人把罗布泊说成是“游移湖”。

187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后,以其片面之见,错误的认定,卡拉河和顺湖即中国古记所记罗布泊。

他的学生科兹洛夫和英国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

德国地理学家范李希霍芬却持反对的观点。

接着,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统的提出一套关于罗布泊游移的理论,认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于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和风饱蚀
降低的结果。

这种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接受。

除斯文·赫定外,美国人亨庭顿提出了“盈亏湖”的理伦。

中国学者陈宗器发表了“交替湖”的观点,而苏联地质学家西尼村则试图用构造运动来做解说,围绕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延续了一个世纪。

我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

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

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

两千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

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

”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长生不老。

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

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是一个小海子,这在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