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诊疗方案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诊疗方案

盆腔炎

中医病名:盆腔炎

因湿瘀之邪蕴于子宫,胞宫,胞络,致冲任带脉功能失调而致。对本病临床特征的描写散见于“腹痛”,“带下病”,“产后发热”,“不孕”,“癥瘕”等病证中,常见证型有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脾虚湿瘀互结,肾虚血淤。相当于西医学的盆腔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如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或有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并有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白带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中医辩证诊断(优化)

(1)湿热瘀结证

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经期腹痛加重;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2)气滞血瘀证

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3)肾虚血瘀证

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头晕耳鸣;经量多或少;经血色暗夹块;夜尿频多。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4).寒湿瘀滞证

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暗或夹血块;大便溏泄;⑤形寒肢冷。舌质淡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5)气虚血瘀证

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暗或有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辩证论治(优化):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选方:①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

②银甲丸加减《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中成药:金刚藤胶囊、妇炎康胶囊、金鸡片等。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不调;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选方: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②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中成药:血府逐瘀片

3.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色暗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选方:①杜断桑寄失笑散加减(补肾止痛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4.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②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③经色暗或夹血块;④大便溏泄;⑤形寒肢

冷。

舌脉:舌质淡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选方:①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减。

①桂枝茯苓胶囊: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盆腔炎性包块属寒湿瘀滞证者。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

5.气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暗或有块;③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选方: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特色疗法(优化)

1.直肠给药

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①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用于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属气滞血瘀、湿热瘀结证者。用法:直肠给药,每次50ml,保留5个小时以上,从经净后开始用药,每日1次,以14天(非经期连续用药)为1个疗程,一个月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用。

2.中药封包外敷:

以白色棉布缝制成大小适中的布袋,装入药物首次以温水浸湿后,隔水蒸40~60分钟,乘热敷下腹部或腰骶部30分钟(封包下垫毛巾4~6张,上罩塑料袋,随着温度下降逐渐拆

除),每日1-2次,治疗后药包夏日放入冰箱,冬日放在干燥通风处。此后每日隔水蒸20~30分钟同法再使用,每个药包可用3-5次。每日1次,以14天(非经期连续用药)为1个疗程,一个月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用。

3.中药研粉调敷:

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以温水加少许蜂蜜调和。敷下腹部,每日1次。以14天(非经期

连续用药)为1个疗程,一个月用1个疗程,治疗2个

疗程,经期停用。

4.中药湿热敷:

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下腹或腰骶部,同时与TDP照射30分钟。推荐药酒方药:桃仁、红花、丝瓜络、穿山甲、当归等随证加减。

5.耳穴埋豆治疗:

耳穴:腹、盆腔、皮质下、子宫、脾、卵巢、肝随证加减

功效:活血止痛、调畅气机、健脾利湿。

压丸选材及使用原则: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硬度适宜。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

30-60秒,3-7日更换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