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研究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吴海燕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可塑的。

道德与法治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但是,一些学校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道德意识相对浅薄,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策略一、生活化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意义道德与法治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品德和行为习惯对每个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也不例外。

在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指导,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借此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教学模式目前,一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一些小学教师秉持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无法接受生活化教学,他们习惯于按教材死板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不够生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不能被激发,学生很难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在一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由其他学科教师承担,学校不重视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

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只接受了本学科的专业培训,没有接受过道德与法治的专业培训,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学科教学。

此外,还有学校在课时设计上,直接删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时,将节省的课时给予主科。

在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学习的内容很难应用实际生活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与社会环境接触少,学生在课堂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机会不多,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不理想。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新课改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本文先从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展开讨论,进一步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最后探索了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生生活法制意识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会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

仅仅依靠课堂中的系统学习,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不能够形成和健全的。

因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无法清晰地明辨是非,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不断探索形成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这门课程不像其他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探索适应本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要求的科学的教案,从而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运转。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新的尝试。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门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道德建立在社会生活中,因而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

回归生活,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为教学素材,这种就地取材的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1.与生活联系不密切。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大多教师眼中都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课,加之学校缺乏专业的相关教师,这门课通常由其他教师担任。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小学生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对象,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教育者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展自律的品格、耐心的情感、尊敬的态度等。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生活化教育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德育,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内容设置在小学德育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关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置。

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双重的成长。

在学习中可以提及分享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的品格;教育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可以通过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管理,让他们自主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并根据计划进行检查和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律的品格。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二、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班级和家庭的一些具体事件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情景还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可以编排一些小剧场,让学生扮演角色,模拟家庭或班级中的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学会德育。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例如幼儿园、家庭、校园等生活教育素材,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三、生活化教学环境生活化教育策略还需要依托于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德育的氛围和力量。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形成德育的环境和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增添一些游戏、纪律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生活化评价方式生活化的评价方式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刚刚踏入学校的门槛,很多时候还处于自我认知的初级阶段,因此德育教育要以生活为依托,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最终形成自己的德育观念和观点。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而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生活化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正处于生活的初步认知阶段,他们更容易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接受和理解德育教育。

本文将就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提倡榜样引领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榜样来引领他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德育明星”、“道德楷模”等称号,来表彰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

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上的模范人物或者优秀的家长,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经历来学习。

榜样引领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自觉地去践行。

二、开展生活化的主题活动生活化的主题活动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活动,比如爱国主题、环保主题、亲情主题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这样的活动能够拉近学生和德育的距离,让他们在活动中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情感化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育课程中,学校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影、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对一些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情感化的德育课程,学生能够在情感上接受德育教育,增强对德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愿意主动践行德育规范。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德育实践课程,比如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去体验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应有的道德修养。

四、班级生活化管理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的生活化管理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班干部等可以通过班会、班级卫生等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关怀,对学生的成长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实践(3篇)

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的必要性、实践策略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德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的必要性1. 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需要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德育教育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我国教育方针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有助于实现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

3.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有助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下一代,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的实践策略1. 教师言传身教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2. 课程渗透德育在幼儿园课程中,教师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各个领域,如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等。

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知识,培养良好品德。

3. 主题活动开展主题活动是幼儿园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感恩节”、“环保日”等,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4. 家园共育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二个课堂,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德育实践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道德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5. 评价与激励教师应关注幼儿的道德行为,对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耐心引导,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的实施效果1. 幼儿道德素养提高通过幼儿园教学融入德育实践,幼儿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道德规范的传承和弘扬。

以下是我对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中学德育生活化是指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德育教育。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但当前,中学德育生活化存在以下问题:1. 德育意识淡漠。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推广,校领导和教师缺乏德育思想的指导,德育意识淡薄。

2. 教学和德育相脱,德育方式单一。

在校园内,德育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分开,不能深度融合。

而且,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很难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3. 德育生活化存在缺陷。

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还存在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学应该积极推进德育生活化实践工作,推行以生活为基础,以德育为导向的实践教育。

这种方式对于改善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提高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际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支持和配合。

在教师培训中,应该重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的方法和德育的效果等,让每位教师都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德育课程的开设。

德育教育和课本知识的教育都应该深度融合。

将德育教育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通过设定德育作业,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

3.改进德育生活化教育方式。

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来推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建设德育环境、多种文化活动和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引导等。

4.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站。

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接手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自我认识、实现自我价值。

校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校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内心世 界的情感 、价 值追求中 。学 生 的生 活 世界 是最 重 要 的德 育 资 源。基于这样 的认识 ,我校注重把
德 育 渗 透 到 学 生 的学 习 、纪 律 、 内
桐 生
的形成过程 回归学生的生活 、回归 真实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 学生的现实生活 、兴趣爱好 、价值 取向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在探究
学校德 育工作 .都 “ 把学校德育工 作 摆 在 素 质 教 育 的 首 要 位 置 ”, “ 育首位” 的精神一 以贯之 。毫 德 无 动摇 。然而 ,在教育实践中 ,德
我 们 通过 各 种贴 近 学生 生 活 的 活
动 ,使学生成为活动 的主角 。使学
生 积 极 参 与学 校 的管 理 .在 各 种 活 动 中学 会 做 人 、学 会 守 纪 、学 会 学 习 。下 面是 开 展 校 园德 育 工 作 生 活 化的几个例子。 1充 分 认 识 内 宿 管 理 的 重 要 . 性 。着力 加强学生 内宿生 活指 导 ,
维普资讯
德 育 与 心 理 健 康
品 的 卫 生 等 问 题 , 及 时 向 学 校 反
结合 我校学 生全 寄宿 的特 点 .
把学生作为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的主 体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的基础 上 .促进学 生德育 观念 的形成 。 学校德育工作应树立 以人 为本 的新理念 .就是既要坚持教育 、引 导 、鼓 舞 、鞭 策 。又 要尊 重 、理
的荣辱 观.崇高 的理想信念是通过 长期系统的教育和实践形成 的。 长期 以来 。党和 国家高度重视
成 各 年 级 的学 生 内宿 食 堂生 活监 督
教学 又注重实践 教 育 、体验 教育 、 养成教育 。引导学生 自主参与 、自 觉实践。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分析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分析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德育教育更是关系到他们成长的方方面面。

德育课堂不再只是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而是要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道德规范。

生活化德育课堂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生活化德育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方法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德育课堂中实行生活化教学,以及生活化德育课堂所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实践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生活化德育课堂的理念,探讨其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2. 探讨生活化德育课堂的实施方式,探讨如何将生活元素融入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分析生活化德育课堂的案例,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4. 对生活化德育课堂进行评价,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和意义;5. 探讨生活化德育课堂面临的挑战,分析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6. 总结生活化德育课堂的意义,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推动德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生活化德育课堂的理念生活化德育课堂的理念是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生活化德育课堂的理念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生活化德育课堂的理念主张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兴趣爱好等与道德教育内容相结合,通过情境设计、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学习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生活化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盒 盎 套 盒 客 盒 客 盒 套 盒 客 套 盒 套 窘 客 客 盎 客 盒 盎 盎 盎 盒 盘
在 了 。年 轻 人 懊 悔 得 一 病 不 起 , 无 比后 悔 地 对 家 失 败 , 抓住 意外 的 生 成 不 一 定 说 明你 无 能 , 去 这 他 没 失 人 说 : 时我 若 不 去计 较 那 个 小 斑 点 , 在 我 手 里 还 当 现 会 捧 着 那 一 颗 硕 大 而 美 丽 的珍 珠 。 追 求 完 美 确 实 是 一 种 积 极 的 人 生 态 度 , 过 度 但 地 追 求 完 美 则 无 异 于 把 自 己把 他 人 送 进 痛 苦 的 死 胡 同 。“ 曾经 我 很 希 望 能 成 为 一 个 被 学 生 所 崇 拜 的 老 师 , 以 努 力 在学 生 面 前 表 现 出 无 所 不 能 、 美 坚 强 所 完 的 样 子 。但 是 我 很 快 发 现 这 是 个 绝 对 错 误 的 做 法 。 这 也 使 我 自 己很 累 , 每 次 都 很 紧 张 , 被 发 现 面 具 我 怕 下 真 实 的样 子— — 而 这 样 不 仅 害 了 我 自 己 , 伤 害 也 了学 生 , 给 学 生 树 立 了一 个 典 型 , 诉 学 生 一 条 永 也 告 远 走 不 通 的 、 误 的 道 路— — 成 为 ‘ 人 ’ 错 完 。而 打 开 自 己后 , 真 实 的 人 性 会 唤 起 学 生 真 实 的 人 性 。在 你 学 生 面 前 做 一 个 自然 的 自 己 , 而让 你更 受 尊 重 。 反 ” 世上绝对没有完美 的事物。你不 必因 为少讲 了
孩 子 , 静 地 盯 着 一 位 年 轻 母 亲 打 来 一 盆 热 气 腾 腾 的 于让学生学会过一种健康愉快 、 静 积极负责 、 有爱心 、 有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

02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和 问题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
德育课程设置丰富
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覆盖了道德、礼仪、法律、历史等多 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活动多样化
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节、艺 术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德育生活化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
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德育生活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生活化可以促进学校德育 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学校 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德育生活化可以增强学校的文 化氛围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 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 力。
德育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 使命感。
德育生活化强调将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感悟并 内化道德观念。
德育生活化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
德育生活化的特点
人文性
德育生活化强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 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体 差异,体现了人文关怀。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德育生活化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 和提升德育生活化的质量和水平。
06
结论和展望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总结
德育生活化是教育的核心
德育生活化是一种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学生在生活中 的体验、思考和行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我们都知道,幼儿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养成最关键时期,它将对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了德育教育目标,其中讲到一条很重要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并且针对这一目标作出了更具体的诠释:“现代中国人”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必须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

很显然,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又和我们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观其现状,如今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笼罩着不少的年轻父母。

现代的幼儿更多的只会索取爱,而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爱;再者不能关心同伴友好合作,并且有时表现得自私,独霸的心理强烈;在爱劳动意识方面也比较淡薄。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

同时这也是让幼儿长大后,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做人,学习生存,克服不良得品行表现,塑造完美的人格,以便经得起未来的竞争和挑战。

德育工作有其特有的的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德育内容很广泛,我从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出发,考虑到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因此品德认识和情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品德行为中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等特点,我以陈鹤琴先生“生活化”的教育理论和新《纲要》为指导思想,从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上展开了生活化的德育尝试。

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素材与契机,并力求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生活化。

1、情感教育,谈到情感教育,学会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新《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于是,我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系列相关活动。

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的好妈妈”主题教育活动,例如:语言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及美术活动《画妈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了较为全面、完整地了解,认识到妈妈工作的辛苦,一种爱妈妈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从爱妈妈的角度出发,组织谈话课,引导幼儿热爱爸爸、奶奶、爷爷等其他家庭成员。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之我见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之我见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正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德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我看来,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通过学习道德知识和听老师讲故事来进行,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对道德教育的抵触情绪。

而生活化体验式教学则是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道德的力量,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

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义工活动时,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快乐,从而树立起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模拟情境,体验对待他人的态度和礼貌,培养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

这种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德育的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道德规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品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正是生活化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所在。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

在学校里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理解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良好品质。

而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可以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来教育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道德的力量,培养出先进的品德素质,也能激发学生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追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成为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90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90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摘要: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学校德育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的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

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研究和实践一、研究背景与价值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要改变以往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过分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实际生活、个性发展的状况,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学会提炼生活内涵,进而超越自我,创造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要强调德育的生活化呢?首先,教育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超不出生活世界的领域。

学校德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

生活世界是德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形成的场所。

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人物、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注重以“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等教育学生,把德育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

教师以德育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学生对这种说教式的德育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有的学生还因此产生抵触情绪。

确实,这种脱离人的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缺少平等的对话,缺少学生的需求,缺少让生命感动的活动,可以说,这种德育工作方式的本身就与学校德育宗旨相违背。

二、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德育生活化的实施,即如何研究,要求对学生的德育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并易为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予以实施。

德育生活化在学校中的实践研究

德育生活化在学校中的实践研究

德育生活化在学校中的实践研究作者:栾学红李渺龙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2期一、研究的背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德育赖以生长的根基,离开了生活,德育就会失去生命,德育从生活中来,也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

努力建构一种新型的德育生活,把德育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

近年来,国内外皆把“德育生活化”这个概念摆到了突出的位置,让德育回归到生活,是如今德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教育形势的背景早在 1972 年,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国际教育的主题——学会生存。

1989 年,又提出了“学会关心”这个主题。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是对学会生活的不断倡导和深入。

在我国,1999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004 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有一条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2010 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在此基础上,我县逐步展开“德育生活化”的教育实践,面向所有适龄儿童进行全面的综合教育,其具体包括:培养兴趣爱好、引导优良性格、提高道德素养、增进学习能力等等。

随着“教育纲要”的推进,开展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面的道德以知识为基础, 是可以教授的; 而德性方面的习 l 、 态度等方面提 出要求 , 仪 教育 目标是学 会交往 , 遵循 日
惯、 信念却是不能传授 的 , 只能在生活中形成 。 事做起 , 营造生活 中良好的育人氛围做起 。 从 『 常交往道德礼仪。( ) 4 社会行为规范 。 从对他人 、 对生活 、 l 是培养学生正确 的处世态度 、健康 的情感取 向和关 注社

年一度的怀仁县陶瓷 文化 节开幕式 过后 ,偌 大的 I 把宿舍 清理 干净 ,床板上写着温馨祝福 的话语 留给了学
万人广场 , 丢下 了废纸 , 扔下 了矿 泉水瓶……怀仁一 中的 I 、 妹 , 们还把使用过 的有 价值的 图书捐给 了学 校 , 学 弟 他 里 边 夹 了张 小 纸 条 ,别 的 我 们 现 在 还 做 不 到 ,这 些 图 书 “ 学生在离开会 场前主动将广场清理得 千干净净 ,学生的 l
精神的洗礼。 l 使学 生能够在多元 的价值中做出合理 、正确的选择 。因
全体卫生员着装上岗, 集中清运垃圾站的旁边 , 经常 l , 德教 育要积极创设 情境 , 道 此 创造条件 , 让学 生亲历各
行为感染着 每一位 市民,近年来怀仁县举办各种 大型活 f 哺育过我们 , 还有 营养 滋养学弟 、 她 学妹 。祝母校永远辉
动之后现场扔 下的垃圾愈来愈少 。 : 。” 煌
点点滴滴 的校 园生活 , 学习 的、 管理的 、 我校有一项德育活动叫“ 心雨”用意是为毕业学子 1 , 这 就是生活 , 与母校搭建互动平 台。20 年底 . 09 我们收到 了刚毕业半 1 服务的 , 但只要是纳入了校园生活 范围 , 它就有 了育人 的 年的王国权同学的一封来信 , 他在信 中说 : 到大学已经半 1 能 。 功

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

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

21特别策划JUJIAO 聚焦2021-05·湖北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文/麻城市第三小学 李伟霞麻城市第三小学,地处麻城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创建于1962年,五十多年来,学校饱经岁月的沧桑,栉风沐雨,四易其名,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一所村办小学逐渐成长为麻城市的窗口学校。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2138名学生,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城区建制公办小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如何创新开展德育工作,如何挖掘德育的新内涵,如何寻找德育的落脚点,这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教育如果偏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趣乐交融的文化生活、真实体验的社会生活,将是难以想象的。

学校要努力创设一个课内外、校内外协调一致的育人环境,与家庭和社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处于一个和谐的教育场的作用之中。

育人先育德,为此,麻城市第三小学把德育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结合麻城市教育局“4610”生活体验式德育工作要求,挖掘自身特色、地域特点,创造性地调度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目标——生活育人。

学校德育从生活入手,把“生活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途径,将活动融入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融入校外社会生活的全过程,让学生回归生活,促进学生自主、自信、自律、自强良好品质的养成。

在校园生活中拓展德育途径近年来,学校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育人这个大舞台上不断探索、追求、创新和发展。

学校以校内生活为主体,以周边社区为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新时期德育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校内生活场景的教育,社区资源的发掘、整合与运用研究,科学有效地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模式,拓展课程空间和渠道,让德育回归教育的本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学校、社会支持性环境建设,在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和积极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获得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良好认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高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报告

高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报告

《高中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报告课题组一、研究的缘由1、德育生活化的时代要求(1)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无止境——未来的挑战》等报告,提出人类的智慧和财富深深蕴藏在每个人的潜能中,必须终生学习加以挖掘;学习是开发人类潜能和财富的关键途径,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一把钥匙,提出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终身教育的四大课题,又提出建立“无边界教育制度(学习制度)”等。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

该报告着眼于未来的大目标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开阔,深刻,又注意可行性,许多内容如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突出地位.......,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等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

(2)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 3.67亿,他们是未来必然的主人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目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强调,课题组组长:胡菊芳(执笔)成员:王秋萍、朱军、何建祖、梁湘、陈懿东、路春蕾、黄桂华、宋洁莲、姚建新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德育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涵养和塑造,是小学教育的基础。

生活化教学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将课堂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贯彻德育观念,从而实现课内外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针对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生活化教学是将道德教育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观察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德,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情感态度会影响他们的道德发展。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感情,塑造良好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注重生活化小学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和课程设计应当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搞活动,或直接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从中感悟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四、多种形式的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多样,教师可以借助家长委员会、学生会、校内组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教师应当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教师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推动者,需要在生活化教学中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因此,教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

希望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并不断探索创新德育教学的有效方式。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张书霞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关注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然。

新课程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

让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确立《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作为研究专题,期望通过研究,唤起教师对教学和教育的价值的理解,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促进学生基本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二、概念的界定:1、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本课题研究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

2、生活化: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即“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3、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从各个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德育,学习德育促生活。

它体现了“德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

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在周围的事物中学会感悟、品味,并学会用生活化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包括两层意义:(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二)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

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多方面素质得到主动发展。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摘要】中职德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特点则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与体验。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其具体应用方式,如构建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兴趣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总结了生活化教学对中职德育教学的意义,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生活化教学,中职学生将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生活做好准备。

生活化教学将成为中职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实践、构建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吸引力、意义、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中职德育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中职德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作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和规范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德育教学的背景主要是社会发展对中职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往往具有各种不同的背景和生活经历,面对社会诸多挑战和诱惑。

中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德育教育,中职学校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胜任各种职业角色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员。

中职德育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特点1. 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生活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教育论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1 2 1 年第 2 7 3 期 02 期 总第 20 0 页
24开展 实践活 动 。形成道 德能力 。 .
及曾经帮助过 自己的人送去最真心 的祝福 。这一
“ 生命在于运动 ,教育在于活动” 。听到的记 活动使孩子们明白生活中因为有了这些爱 ,我们
保持德育宣传力度 ,让学生时时刻刻都置身于充 两难的生活话题 ,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 满愉悦 的德育氛 围之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达 与,利用网络平台发表看法、撰写博客 ,交流讨 到悦心 、怡情 的教育效果 。其次 ,根据学生的 日 论 ,向家长传授方法 ,让他们 自我约束 ,最后达

与健康 ” “ 、 与蔬菜 交朋友” “ 、 我是花仙子” 思今天的生活、思索 明天的生活 ,他们的精神境 、 “ 气象与生活” “ 、 绿色食品”等与学生生活息息 界也在阅读与反思的过程 中得到了升华 。 相关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此外 ,还可以组织学 还 可 以开 展 “ 爱 国旗 ,爱 护 红 领 巾” 热 、 生 参 与社会 公益 活 动 ,让 学生 走 上街 头 ,擦 拭栏 “ 我是小记者 ” “ 、 今天 我 当家 ” “ 、 小小志愿 杆 ,打扫路 面,浇灌花草 ,纠正违反交通规则 , 者” “ 、 争做环保小卫 士” “ 当诚信 之星” 、 争 、 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等等。 “ 安 全 同行 ” 等社 会 实 践 活 动 。通 过 开 展这 些 与 ( 2 )爱心基金会活动 。关心公共事务 ,培养 和 生 活 息 息相 关 的社 会 实 践 活 动 ,使 学 生 从 小 学生对于社会事业 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是学生思 视 野 开 阔 ,思 想 活 跃 ,对 复 杂 的 社 会 道 德 现 象 想 品德教育 的重要任 务 。学校成立 “ 爱心基 金 和多元 价值观念 ,有 自已正确 的判 断 和选择 。 会” ,学生将把废弃的塑料瓶 、废纸等可回收的物 学生在 亲身接触 生活 实 际 的实 践 中增 长才干 , 品放进 “ 变废为宝”箱内 , 了钱捐给爱心基金 领悟 人生 、进 行创 造 。 卖
住德育契机 ,让学生在 E常生活里形成健康 的舆 要建立由值周教师指导 、值周学生为主体的校园 l 论环境 ,建设积极 向上 、勤奋进取 、热爱集体 、 管理值周班制度 ,让学生参予学校值周 ,协助学 团结友爱 的学校生活环境 ,使其 中受到鼓舞 ,得 校领导检查 师生的仪态仪表、卫生 、纪律以及文 到约束 ,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进行 自我教育。 明礼貌 、出操等 。值周班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
或者 “ 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 的道德冲突与道德 岗” ,形成 “ 你追我赶”的局面,每个学生都能在 困惑 ,那么如何使学生能沉着应对来 自 同方面 “ 不 他律”的过程 中实现 “ 律 ” 自 ,这样的切身体验 的道德问题或 困惑 ,始终保持正确的是非判断标 容易内化为学生的 自我道德意识 ,升华为学生 自 准呢?这需要老师的引导 ,当然还需要家庭和全 觉 的道德行 为 。 社会 的配合 。为此建议学校利用网络等媒体平台
弄杆棒 ;不投掷硬物 ;不玩弹弓、利器 ;不逃课 ; 那么不仅丧失了这个 “ 小社会”对学生 的影响和 不吃零食 ;不任意 出校门 ;不带病活动 ;不违反 教 育功 能 ,而且 还 会 由于这 种被 动 的管 制招 来学 体育课 、活动课 中教师指令 。 )关注生活常态 , 抓 生 的极端 反感 ,进 而产 生 强 烈 的逆 反心 理 。因此

教 育论 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1 21 年第 2 总第 18 7 3 期 02 期 9 页
生活化德育的探索与 实践
温 志旺
德育即生活 ,生活亦德育 。生活既是德育的 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只注重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 起点和归宿 ,也是德育 的途径。一则公益广告 : 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 ,德育高耗低效 。一些 个小女孩 ,静静地盯着一位年轻母亲打来一盆 学生讲起道理来 口若悬河 ,可是在遇到问题时却

热气腾腾 的水 ,十分虔诚地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不知所措 ,有 的更是言行相悖。道德原本来源于 泡脚 ;接着 ,这位稚嫩 的女孩给年轻妈妈端来了 生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始终存在于人的整
盆热水 ,甜甜地叫道 : “ 妈妈洗脚 ! ”这则广告 体生活之中。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 , 让我们 明白 :道德不是被教导的而是被感染的 ; 改善提升社会道德 的 ,并不是 为了道德而道德。
度上来源于一生的阅读 ,如果引导得当 ,学生从 ()劳动实践活动 。一个人 的道德品质 ,思 阅读中得到的精神滋养比长者的说教要深刻百倍。 1
想修养是在劳动 中形成 的,劳动教育是德育 中最 为此广泛开展课外读书活动 。如 “ 哲理短文”的
有成效 的方式之一。时下不少学生 “ ” “ ” 征集评比,将一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哲理短文 骄 娇 二气严重 ,生活 自理能力差 ,不爱劳动 ,贪图安 分类整理,按亲情篇 、砺志篇、勤俭篇 、友善篇、 逸。学校和家庭所能提供的劳动机会和场所太少。 诚信篇等系列分类成册 ,然后在各班交流。每学 “ 锄禾”只是文本的感动 ,连铁锄的分量恐怕也无 期组织读书心得与生活故事 的征集评 比活动 ,并 法想象的,更不用说体会什么是劳动的艰辛 ,什 通过演讲会、校园广播等媒体进行传播 。学生被 么是坚强的意志品质。为此 ,我们要充分挖掘生 个个生动感人而又富有哲理 的故事所打动 ,他 活资源,开辟 “ 种桑养蚕与丝绸文化” “ 、 中草药 们被引导到读好书、好读 书的轨道 ,他们开始反
教犹如空 中楼 阁。德育只有 以生活为基础 ,与生 活交织、渗透在一起 ,对人 的主体地位和生命给 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 进发 出无限 的生机 。 源自2构建生活化的德育途径 .
需要溶人生活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德育是
21 化校 园环境 ,创建德 育氛 围。 .优 “ ,生活是一碗 “ 盐” 溶盐的汤” 。德育一旦游离 了 “ 校园,是一个鸟岛,同学们 同浴着阳光 ,共 学生的生活 ,便成 了枯燥苍白的教条,便失去了 享着欢乐 ; 园是一个家庭 ,同学们感受着温暖, 校 育 人 的支 点 。德育 的最终 目的就在 于让 学生学 会 感受着幸福” 。校 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
过一种健康愉快 、积极负责、有爱心、有创意的 的文化 环境与精神氛围 ,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 ,
生活。真正有价值 的德育 ,应当是学生在 日常生 良 好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 ,感 活中的亲身参与、实践、体验与感悟。 召力大 ,穿透力强的教育效果。学校的一草一木 , 当前德育 出现了 “ 多投入低效 能”的困境 , 精心布置的长廊 ,巧妙构思的板报 ,富有教育意
22拓 宽课 堂空 间 。提 升道德 认识 。 .
当好示范 ,值周班的同学从校园礼仪 、组织纪律、 清洁卫生和集体活动等各个方面 ,为全校同学设
教 师 的义 务 不是 告 诉 学生 真 理 ,而 是引 导学 立示范 岗。学校对值周班的表现情况进行认真评
生探求真理 。这要求教师 以新 的姿态进入课 堂 , 价 ,期终作为先进班考评的依据 。二是监督管理, 打破一讲到底 ,唯师独尊的传统风格 ,教师是导 值周班学生对全校各班 的课 间纪律 、公共秩序 、 演 、设计师 ,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探索以学生思 清洁卫生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定点监督和流动巡察 , 辩为主体的新型品德课 ,创设道德两难情境 ,开 及时发现正面典型 、纠正不 良行为 。三是考核评 展 以思辩 为主的德育活动 ,突破 了教材 的局 限, 论 ,即对各班每周 的 日常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同 丰富教学内容 ,将辨析 、讨论 、调查 、分析融入 时每天对学生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评 教育活动 ,探讨生活问题 、现实问题、道德问题 、 述 ,并通过黑板报 、校园广播、橱窗等渠道反馈
作者简介 :温志旺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
7 0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1 2 1 年第 2 7 3 期 02 期 总第 19 9 页
・ 育论坛 ・ 教
以人为本 、修身养性的原则 ,坚持做到让绿色长 引导更多的人共 同参与展开交流与讨论 。将 “ 家
驻、环境常美 ;设置富有创意的如名人名言 、激 长闯红灯” “ 、 校门口堵车该怎么办? 、 “ ” 厕所文 励性标语 、校训等墙体文化 ,紧紧抓住宣传阵地 , 化” “ 、 网吧的诱惑” “ 、 小摊贩的苦恼”等道德
忆不深 ,看到的容易忘记 ,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 才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每到母亲节开展一次为 刻骨铭心 ,终身难忘 。生活体验带来的刻骨铭心, 妈妈洗一次脚 ( 洗一次头) ,在生活情景 的体验
才使我们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受到 自我启发 ,并且 中,既加强母子间的亲情交流 ,更懂得爱的无私 将受益终身 。学校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形式 , 和无价 ,天下的妈妈都是孩子们的守护天使。
常生活现象 重点 抓好 :“ 四带” “ 、 五无” “ 、 六 成共识 ,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判断,真正 有”和 “ 十三个不准”的具体要求 ( 四带 :把礼 实现 “ 课堂道德”和 “ 社会现实”的双赢。 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 ,把孝顺带给长辈, 把谦让带给社会 ;五无 :地上无痰迹 ,校园无纸 2 . 3实现 自主管理,体验行为美丑。 行为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培养
社会问题 ,将大社会引入小课 堂,使小课堂不再 给全体同学 ,在全校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 。让学 单一 ,封闭 。例如 “ 有位学生与家长一起外 出购 生融人校园生活之 中,自主参与校园管理 的全过 物,行走 中遇到红灯 ,当她劝阻家长不闯红灯时 , 程 ,以这一 “ 小社会 ”中的平等成员的身份 ,行 不但得不到认可 ,反遭家长责骂 …・ ”将生活的 使 自己的权利 、履行应尽的义务 ,在管人与被管 . . 真实一面呈现在学生 面前 ,出现了 “ 多重人格” 的互 动 中明辨是非 、认识美 丑 。学 生轮流 “ 、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