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突破专题过关检测(二十一)环境保护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山东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9环境保护(解析版)

2020山东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9环境保护(解析版)

专题突破练9环境保护(2019福建厦门高三期中)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过去当地人形容延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

1999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据此完成1~3题。

1.延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该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壤变肥沃B.植被覆盖率提升C.入黄泥沙量减少D.区域水资源增加2.延安入黄泥沙量变化使得()A.黄河中的沙岛增多B.河床抬升C.河水冲刷能力增强D.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长加速3.黄土高原变绿了,但是成果巩固也变难了。

成果难巩固的原因是()①气候年际变化大②植被环境脆弱③植被单一,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形成④还林、护林积极性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19河南郑州三模)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多生长于潮间带,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和断落的植株。

1982年我国江苏沿海地区开始引种互花米草,并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花米草分布区。

互花米草在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等方面作用显著,但目前由于其快速扩张,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效应。

读1992—2012年江苏某沿海地区互花米草滩和潮沟位置及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4~6题。

4.1992—2012年,该地区潮沟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互花米草可以()A.增强风浪,减弱潮沟的海水侵蚀B.削减风浪,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C.抬高潮位,减轻潮沟的海水侵蚀D.降低潮位,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5.互花米草快速扩张可能会()A.改良水质B.改善本土生态C.加剧水土流失D.威胁滩涂养殖6.为减轻互花米草带来的负面效应,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大量剪除植株,减少数量B.遮盖植株,削减光合作用C.采用专业机械,破坏根系D.围塘蓄水,使其根系腐烂(2019甘肃兰州高三一模)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2020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附解答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20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附解答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重难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重难点解读〗本专题常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地理背景进行考查。

考查内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皆有呈现,但以综合题为主;调用知识、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要求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指向明显。

〖典例探究〗(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1题。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答案】11.C【解析】11.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 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

(2019·天津卷)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答案】2.A【解析】2.从材料中得知,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位置位于防潮堤前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人工礁石的放置可以削弱海潮对海岸的冲刷侵蚀,盐生植物的生长能消耗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A对;题干中也没有阐述沿海滩涂之前的生态环境如何,恢复生态用词牵强,B错;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并没有直接增加湿地面积,C错;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是一种保护滩涂的方式,并非开发滩涂,D错。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0 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0 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限时集训(十)(限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56页)一、选择题湖泊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叶绿素是浮游植物的重要成分,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浮游植物门类都含有的叶绿素类型,因此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

下图是2012-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某湖泊不同区域的叶绿素a的含量分布曲线。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该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7月该湖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B.北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南部湖区C.湖心区水体富营养化季节变化小D.冬季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空间差异大2.根据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推测该湖区周围的人类活动集中分布于( )A.西南地区B.东南地区C.南部地区D.北部地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季叶绿素a含量高是因为水温高,利于藻类繁殖②夏季风导致藻类植物漂向北部使北部湖区叶绿素a含量高③疏通河道,增加湖水流动性可有效缓解湖泊富营养化④扩大湖泊水产养殖规模,既可缓解湖泊富营养化,又可增加经济收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

B 2。

D 3。

A [第1题,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根据图示曲线,该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点为北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南部湖区,B正确。

7月该湖水体富营养化较轻,10月最严重,A错误。

西南区水体富营养化季节变化小,C错误。

冬季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空间差异小,D错误。

第2题,根据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湖泊东北区、西北区的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推测该湖区周围的人类活动集中分布于北部地区,D对.其他地区富营养化程度较轻,A、B、C错。

第3题,夏季叶绿素a含量高是因为水温高,利于藻类繁殖,①对.夏季风导致藻类植物漂向北部使北部湖区叶绿素a含量高,②对。

疏通河道,增加湖水流动性可有效缓解湖泊富营养化,③对。

扩大湖泊水产养殖规模,会加重湖泊富营养化,④错。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模拟试题选择专题汇编 环境保护(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模拟试题选择专题汇编 环境保护(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选择专题汇编环境保护(含解析)一、综合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题10分)1.【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将位于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

下图为白洋淀流域图。

为了实现把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目标,针对白洋淀需要采取哪些措施?2.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到35米,有着众多的湿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佛罗里达湿地面临海水入侵的威胁。

下图示意佛罗里达州湿地分布。

分析佛罗里达州湿地众多的自然原因,并简述海水入侵给湿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枪鱼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是洄游鱼类,能作跨洋环游,被称为“没有国界的鱼类”。

分布于中低纬度海区,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大陆架海域的深处,它的产卵期很长,产卵海域广,繁殖力旺盛。

作为一种营养、健康的现代食品备受推崇,它愈来愈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所青睐。

今年来,它们的种群数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分析金枪鱼的种群数量受到威胁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4.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见图)由于家家户户从事重污染的电子拆解行业,曾被称为“中国电子垃圾第一镇”。

该地约有10万人员从事电子拆解行业,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请你为缓解该地污染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5.图为我国主要城市某年较上一年水质变化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说出我国主要城市水质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河北省雄安新区,它的建设对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智能,治理“城市病”,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2020届高考地理微专题突破专题过关检测(二十一) 专题卷(通用解析版)

2020届高考地理微专题突破专题过关检测(二十一) 专题卷(通用解析版)

专题过关检测(二十一)环境保护1.(2019·湖南模拟)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是指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运输到已开采油田、海洋等其他安全地下场所进行封存的过程(如图)。

二氧化碳在油和水中的溶解度非常高。

纯度90%以上的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能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

“CCS技术”可以捕获火电厂排放的90%的二氧化碳。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说明“CCS技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简述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能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经济效益可从产油率说明。

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从提高二氧化碳纯度、运输安全、海底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环境效益:减少工业生产(火电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经济效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能使原油体积增加,利于提高油田的产油率。

应注意的问题:燃煤产生的烟气含有多种污染物和杂质,分离时要注意提高二氧化碳纯度;注意运输安全,防止二氧化碳泄露引发其他环境问题;海洋封存要注意密闭,避免影响海底生物生存环境。

2.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屋顶空间,通过铺设在屋顶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供家庭自用,多余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

在欧洲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占70%以上,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只占16%,发展空间巨大。

以华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发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因及该发电方式的缺点。

解析:我国发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能资源及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进行分析。

华北地区降水少,太阳能丰富。

“供家庭自用,多余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可以增加收入。

由于建设在屋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202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选练和答案

202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选练和答案

202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选练及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①生态旅游②生态住宅③绿色食品④石油农业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C[石油化工业虽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但石油农业会导致土壤、大气、水污染。

](二)2017年10月27日,《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7年全国卷)》发布。

该报告基于学界对绿色GDP的界定之核心内核,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损耗,以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5个指标,综合呈现了全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市的绿色发展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好处是()A.涵养水源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1.D 2.D[第1题,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绿色GDP”的内涵。

第2题,北京冬春季节风大,气候干旱,易发生沙尘天气。

](三)[2019·福建厦门模拟]北京某地采用土壤生物工程对公路沿线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该工程是在公路边坡上顺坡码放块石或卵石,在石块缝隙扦插柳干。

下图示意柳干扦插时和柳干生根发芽后的景观。

分析该地的土壤生物工程在控制边坡稳定和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

解析:图示块石或卵石压在坡地的土壤上,柳干置于坡面且根系垂直于地面。

对边坡稳定的作用体现在:块石可压紧表面土壤使其不易下滑,柳干根系对边坡起到了固土作用。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氧化亚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

据此完成1--3题。

1.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2.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①臭氧层的破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环流④湖水富营养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B.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1---3.C .A .B[第1题,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并把大部分的热量还给地面,使得地表温度不致下降很多,因此温室气体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

第2题,温室气体还导致臭氧层破坏,形成酸雨。

第3题,全球变暖会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

] (二)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2.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1---2.C.B[第1题,从图①中可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环境应对应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

第2题,图②主要突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应为采猎文明时期,图③即表现出人对环境的影响,又表现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应为后工业文明时期,即谋求人地和谐,故选B。

](三)[2019·河北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仅生活垃圾部分,若按每人每日产生0.5千克计算,一年就可产生约1.1亿吨垃圾。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1.[2023·全国乙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摘自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合理化建议。

(要求:结合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建议;建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2.[2022·全国甲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多氯联苯曾被广泛使用,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被公认为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

美国于1929年最先使用,1978年禁用。

时至今日,美国某湖虽然鱼类丰富,但由于存在多氯联苯污染,湖边仍立着“不建议食用鱼类”的警示牌。

为分析该湖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的来源,列出应采集的样品种类及采样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2022·全国乙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

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

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

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

参考答案:1.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上中下游地区相互联系,山水林田湖草不同要素相互影响,黄河流域应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突破课件:微专题二十一环境保护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突破课件:微专题二十一环境保护

(1)据图描述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总量的变化特点。 (2)为碳排放较多企业应对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提出合理 化措施。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的碳交易总量从 2013 年至 2017 年明显呈上升趋势,交易额也同步上升趋势,因此,我国的碳 配额现货交易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 年之前,上升速度较 快,2017 年保持稳步增长,速度相对减慢。碳排放较多的企业 可以开发利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用新技术提高利 用率,将剩余的碳配额进行出售,从而减少碳的排放量。由材 料可知,若控排企业碳排放量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交易市场 购买碳配额。增加碳的吸收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
害及治理措施,践行绿色发展观念的科学内涵
集训过关(一) 环境污染与防治 1.(2019·合肥模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产
生的大量垃圾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填埋作为目前 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特别是填埋 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滤液,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 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变得至关重要。 为防止垃圾填埋场污染转移,请从地形和地质条件方面,分析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专题二十一
环境保护
1.(2019·全国卷Ⅰ)19 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 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 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注入伊利诺伊河, 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 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解析:由题意可知,修建的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城市污水 流向了伊利诺伊河,因而会减少流入密歇根湖的污水;但流入 伊利诺伊河的污水在增加河流水量的同时,也加大了河流的污 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的渗漏会导致周边地区及下游的污染; 同时密西西比河与密歇根湖的连通,会引起河流与湖泊中生物 的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环境保护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2019四川邻水中学二轮]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右图)。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解析:首先明确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因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延缓地表径流速度及增加下渗而具有的涵养水源的作用以及根系的固土作用等方面;其次要比较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与人工松林的植被差异,次生林一般树种多样,植被结构复杂,从而地表植被覆盖度要大于人工松林,地下根系发育程度要高于人工松林。

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冬虫夏草一般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 m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丛和草甸中,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极高的药用与经济价值,使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相当关注。

下图为三江源区分布图。

分析三江源区成为冬虫夏草优质产区的主要原因,并为该区域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答案:原因:三江源区海拔高,温度适宜,冬虫夏草生长周期长,品质好;三江源区空气湿度大,适宜冬虫夏草生长;三江源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三江源区工厂企业少,环境污染小。

措施:加强对冬虫夏草资源的全面调查;建立冬虫夏草的自然保护区,促进其自然繁殖与生长;合理采挖,确保冬虫夏草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加大资金投入,发展人工培育技术等。

解析由材料可知,冬虫夏草的生长习性为喜冷湿,而三江源区海拔高且空气湿度大,正好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且三江源区的经济活动较少,环境污染小,有利于优质冬虫夏草生长。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题附答案

2020 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附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新华社报导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类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回答1~2 题。

1.以该种购物袋代替目前宽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少大气污染B.减少“白色污染”C.促使生物多样性D.减少酸雨危害2.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1.B 2.D[目前社会上宽泛使用的购物袋属于一次性塑料袋,抛弃后会产生“白色污染”,而用玉米叶子加工、编织成的购物袋易分解,可减少“白色污染”。

松嫩平原是我国玉米最主要的产区,吉林省是玉米的最大产地。

] (二)全世界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氧化亚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奉上涨趋向。

据此达成1--3 题。

1.上述温室气体致使全世界变暖的主要原由是 ()A.能激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激烈汲取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激烈汲取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激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2.上述温室气体除能致使全世界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世界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的损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环流④湖水富营养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跟着全世界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降落B.一月 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挪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快速增大D.高纬地域比本来的气温更低1---3.C .A .B [ 第 1 题,温室气体产生的原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激烈汲取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并把大多数的热量还给地面,使得地表温度不致降落好多,所以温室气体增加会致使全世界变暖。

第 2 题,温室气体还致使臭氧层损坏,形成酸雨。

第 3 题,全世界变暖会使我国大多数地域气温上涨。

](三)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 米以上的地域,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2020年】1.(2020·新课标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

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解析】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是:先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增加,当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达到760后,高原鼠兔密度继续增加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始下降。

即密度过大时,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而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根据上面结论: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所以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是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高原鼠兔过多过少都不行。

在合适范围之内,使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刚好能够维系土壤肥力。

2.(2020·新课标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环境保护(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环境保护(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环境保护1、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

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

我国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赤潮现象。

下面为中国近20年沿海危害较严重的赤潮事件及分布图。

描述我国东部沿海赤潮多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渤海沿岸多于黄海沿岸的原因。

解析:该题以中国近20年沿海危害较严重的赤潮事件及分布为背景,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海洋灾害的成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

赤潮多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集中分布在哪等方面回答,结合图示信息即可作出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渤海和黄海的海域轮廓及两海域沿岸工业分布是造成两海域赤潮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

原因: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海域封闭性较强,海水的流动性较差;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

2、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

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

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花苁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

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戈壁红驼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

梭梭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

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苁蓉生长更好,从而使得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答案:①戈壁红驼游走性地啃食梭梭、骆驼刺等植物嫩枝,同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

(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练习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

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那样收集“纯洁”的水,水里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还能喝?一些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D.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2.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A.增加粮食产量B.增加能源消费C.控制资源使用量D.努力发展生产力1---2.D .D[第1题,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

第2题,各种环境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将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而解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二)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读材料完成1~2题。

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1.A 2.A[第1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今天我们回忆2014年7月24日,“绿色北京,低碳生活”大型公益活动暨“北京十大绿色榜样评选”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颁奖典礼。

该公益活动旨在增强市民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北京,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C.扩大绿地面积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A.大气质量B.交通C.水质D.水土流失1.B 2.A[第1题,“绿色北京,低碳生活”是善待自然的做法,能够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

第2题,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二)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1---2.C .B [第1题,材料中有“农作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等信息,说明当地以牧业为主,草地变旱地,牧场超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2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形成。

该地区应为非洲的热带草原区,人类的过垦、过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人口激增是主要原因。

](三)“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解析:材料中给出的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主要应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扬尘、建筑材料堆积对土地的占用以及废弃物的产生等方面考虑。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

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

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1-3题。

1. 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2. 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3.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①干旱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异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A.气温和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C.工业和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5.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6.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7~8题7.从自然条件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矿产比乙丰富C.甲海洋比乙广阔D.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8.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A.钢铁和造船 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 D.造纸和化工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9~11题。

9.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总量情况中,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该自然带在A地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A.沿岸暖流经过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C.西南信风影响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11.目前,图示自然带植被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这导致的后果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2020高考地理二轮 专题突破练10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二轮 专题突破练10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突破练10 环境保护专题突破练第19页1.(2019重庆第一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瘠薄,根兜分蘖能力强、生物生长量大,只要略施些客土、垃圾等基肥,当年就能长成2米多高的植丛,并能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繁衍扩大.芒萁是亚热带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酸性红壤上的一种最主要的指示植物,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

马尾松极耐干旱和瘠薄土壤,不耐庇荫,喜光、喜温,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瘤菌。

福建一些水蚀严重地区,采取种植马尾松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水土保持效果非常好.(1)分析福建水蚀严重区水土保持措施中地区植被演替的原理和过程。

(2)指出材料中所提方案水土保持效果优良的原因。

答案(1)种植马尾松的同时种植类芦和斑茅作为先锋植物,先种植覆盖水蚀区域;形成的阴凉湿润环境为芒萁提供了生存环境,并逐渐被繁衍力更强的芒萁替代;类芦、斑茅和芒萁的生物残体死亡腐烂为马尾松生产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

最终形成“马尾松+芒萁"的结构。

(2)提高了区域优势植物的存活率;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更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第(1)题,需结合各类植被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方面分析。

根据材料,马尾松、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贫瘠,先种植马尾松、类芦和斑茅,改善区域大气湿度和光照条件;芒萁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故先形成阴凉湿润环境再种植芒萁,并逐渐被繁衍力更强的芒萁替代;类芦、斑茅和芒萁的生物残体死亡腐烂为马尾松生产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

第(2)题,关键在于理解植被种类越丰富,保持水土的效果越好。

根据上题分析,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更好。

2.(2019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过关检测(二十一)环境保护1.(2019·湖南模拟)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是指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运输到已开采油田、海洋等其他安全地下场所进行封存的过程(如图)。

二氧化碳在油和水中的溶解度非常高。

纯度90%以上的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能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

“CCS技术”可以捕获火电厂排放的90%的二氧化碳。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说明“CCS技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简述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能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经济效益可从产油率说明。

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从提高二氧化碳纯度、运输安全、海底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环境效益:减少工业生产(火电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经济效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能使原油体积增加,利于提高油田的产油率。

应注意的问题:燃煤产生的烟气含有多种污染物和杂质,分离时要注意提高二氧化碳纯度;注意运输安全,防止二氧化碳泄露引发其他环境问题;海洋封存要注意密闭,避免影响海底生物生存环境。

2.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屋顶空间,通过铺设在屋顶的大
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供家庭自用,多余
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

在欧洲国家,分布式光伏
发电占70%以上,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只占16%,发展空间巨
大。

以华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发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因及该发电方式的缺点。

解析:我国发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能资源及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进行分析。

华北地区降水少,太阳能丰富。

“供家庭自用,多余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可以增加收入。

由于建设在屋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光伏发电的缺点从投资、稳定性等方面考虑。

光伏发电需要充足的光照,
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夏季阴雨天气多,气象条件多变,所以发电量不稳定。

同时,太阳能发电投入较大,成本高不利于该发电方式的推广。

答案:原因:华北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充足;提供电力资源,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缺点:家庭电站建设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发电成本高;受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天气状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

3.(2019·武汉模拟)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遇到了“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进展迟缓”等一系列难题,城市垃圾分类迟迟无法落实推行。

2019年1月19日,武汉市宣布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下图示意武汉市单位(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类别。

请列举两项“可回收物”垃圾,并为武汉市落实推进“垃圾分类”提出建议。

解析:可回收物是指经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

相关建议:一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推广定时定点投放制度,组织志愿者值守指导。

二是明确各部门、街镇职责,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专项督查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监督检查。

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力量,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日常议事内容,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建议,做深做细社区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三是加大入户宣传力度,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小区和居民群体的宣传办法,讲清、讲透、讲好垃圾分类的意义。

大力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答案:可回收物: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电器电子产品、废大件可回收物(任答两项即可)。

建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垃圾分类政策落实;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公众积极性;设置(智能)分类设备,完善公共硬件设施;建立公众“绿色账户”,实行(积分)奖励制度等。

(任答三点即可)
4.(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模拟)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工地在城市遍地开花,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重庆市颁布了以《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代表的多项环保条例,为重庆市防治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多项条例均明确规范了重庆市的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要求。

(1)从环境保护角度,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环境问题。

(2)列举两个优化建筑工地大气环境的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第(2)题,针对建筑工地大气污染可通过洒水、围挡、覆盖、及时清理等措施来缓解。

答案:(1)①扬尘导致大气污染;②施工排出废水,造成水污染;③施工噪声污染;④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弃物,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并占据一定土地和空间资源。

(2)洒水、围挡、覆盖、及时清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
淡水湖泊中,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
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小岛上成群营巢繁殖,巢连着巢。

在孵化后
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

如图为遗鸥栖息图片。

材料二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它是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基地,每年夏季大约占全球90%以上的遗鸥会光临红碱淖。

由于红碱淖水位的下降,该遗鸥繁殖基地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区域图。

(1)简要说明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中的实际情况,分析红碱淖遗鸥繁殖地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上成群营巢繁殖,巢连着巢。

故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是繁殖地有限,节约用地。

在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故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利于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的集体保护。

第(2)题,读材料可知,该遗鸥繁殖基地受到的严重威胁是由红碱淖水位的下降引起的,故红碱淖遗鸥繁殖地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要从提高红碱淖的水位方面思考。

答案:(1)繁殖地有限,节约用地;利于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的集体保护。

(2)减少水坝的拦水量(调水量);控制过度开采地下水;控制沿湖地区煤炭开采并及时回填。

6.(2019·郑州模拟)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实行黄河禁渔期制度的通告要求,2019年4月1日,黄河干流、扎陵湖、鄂陵湖、东平湖等3个主要通江湖泊以及黄河主要支流
的干流河段正式进入禁渔期。

从5月16日开始,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也将全面禁渔。

此前,从3月1日开始,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干支流及湖泊也进入长达4个月的禁渔期。

今年还首次禁止长江刀鲚(刀鱼)、凤鲚(凤尾鱼)、中华绒螯蟹(大闸蟹)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除各流域以外,北京、武汉等城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区禁渔制度,北京密云水库、武汉东湖等城市湖泊也被纳入禁渔管理体系之中,江、河、湖、海、天然水库全面落实禁渔政策。

禁渔时间既为渔民群众所关心,也为渔业执法部门所关注,同时更直接影响禁渔效果,禁渔的开始时间太早没有必要,开始时间太晚则难以有效保护亲鱼产卵和幼鱼生长的关键期。

为加强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渔业生产秩序持续好转,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国渔政亮剑2019”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今年的行动主要包括海洋伏季休渔、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违规渔具渔法清理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打击电鱼活动、渔业安全生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七大专项执法行动。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推出严厉禁渔政策的原因。

(2)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禁渔期的时间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题,推出严厉禁渔政策的原因,从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分析。

第(2)题,我国不同地区禁渔期的时间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从我国南北海岸线长、热量及雨季时间的长短不同等方面分析。

答案:(1)渔民在鱼类繁殖期过度捕捞鱼苗,导致鱼类繁衍数量大减,渔业难以可持续发展,珍稀水生鱼类大量减少,水生物种多样性锐减。

(2)时间差异:我国由南向北,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禁渔期开始时间由早到晚,持续时间由长到短。

原因:我国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各流域河流湖泊与海域的水温回升得越晚,水温适宜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我国由南向北,雨季时间越来越短,各流域河流湖泊的汛期越来越短,适合鱼类繁衍的时间越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