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合集下载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图文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d8863b7e21af45b307a8f6.png)
提
研
取
获
确
究
有
得
定
缘
效
晶
组
起
成
体
成
分
测 定 结 构
合 成 与 修 饰
广 泛 应 用
3.青蒿素的研究用到了的基本方法和先进仪器? 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方法 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仪等
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
质谱仪
X 射线衍射仪
核磁共振仪
2.实用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思考与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化学的 实用性?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与材料 Material
化学与材料 Material
美F-117攻击机、B-2隐形轰炸机 表面为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化学与材料 Material
高分子尼龙粉末 有机玻璃
聚丙烯
高分子人造血管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
PVC管材
塑料泡沫
信息材料
光导纤维
液晶材料
硅芯片
化学与能源 Energy
你怎么看待化学在食品安全问题 中的功与过?
化学与生活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资源与能源
化 的开发
材料科学
学
环境问题 医药医学
我们的教材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化学学科特点
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 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 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 我们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e090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d.png)
必修课程
• 必修第一册 •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课 程
• 化学反应原理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课程
• 实验化学 • 化学与社会 •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课堂练习
1、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 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 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 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 ➢高分子化学的创立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合成生命物质
联合制碱法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 制造大量氮肥促进粮食增产
侯德榜 芯片与光导纤维改变生活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3.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P5)
胰岛素的发现和迅速 获得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 合成人胰岛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胰岛素进行 局部改造,合成了人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及超短效的胰岛素类似物等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4)现代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质谱仪
核磁共振仪
X射线衍射仪
交流·研讨
P6
1、屠呦呦在研制新药的时候采用了哪些化学方法?
2、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哪些历程?对你在今后的研究中会 有什么启发?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分子机器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4(19张PPT)(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4(19张PPT)(鲁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8f89aeea58da0116d17490e.png)
3.目前已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 万种。且每年以几百万种的速度增长。
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是指:它在人类的生产、 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化学科学: n20世纪初的合成氨技术--人类将面临饥饿 的威胁; n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成功研制--人类将 难以摆脱病魔; n合成塑料、纤维、橡胶、硅芯片和光导纤维 --人类将不可能进入信息时代; n玲琅满目的化妆品和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 ――人类生活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我国化学对世界的贡献
★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 公元前8~6千年开始制陶器 ★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 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达365种 ★ 十世纪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 成蛋白质 ★ 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 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六号飞船的发射回收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 古代:
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之后人们 学会了烧制陶瓷、冶金、酿酒,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 价金属炼制成金。
• 近代: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 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 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化学科学的创造性是指:人们不但可以从自 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 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 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是指:它在人类的生产、 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化学科学: n20世纪初的合成氨技术--人类将面临饥饿 的威胁; n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成功研制--人类将 难以摆脱病魔; n合成塑料、纤维、橡胶、硅芯片和光导纤维 --人类将不可能进入信息时代; n玲琅满目的化妆品和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 ――人类生活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我国化学对世界的贡献
★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 公元前8~6千年开始制陶器 ★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 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达365种 ★ 十世纪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 成蛋白质 ★ 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 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六号飞船的发射回收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 古代:
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之后人们 学会了烧制陶瓷、冶金、酿酒,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 价金属炼制成金。
• 近代: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 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 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化学科学的创造性是指:人们不但可以从自 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 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 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化学《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版
![化学《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fb96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3.png)
试剂,防止试剂泄漏和误吸。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 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可
靠性和准确性。
数据记录与整理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 录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便
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与解释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解释实验现象。
能源利用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可再生 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重要课题。
05 化学前沿科技与发展趋势
新材料与新能源的研发
新材料
新型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具有优异性能和广 泛应用前景。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对化 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技术与制药的进展
反应速率与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等 因素影响,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 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反应中能量可以转化原反应
酸碱的性质
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它们 在水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
盐的形成
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 成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反应物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演示技巧
1 2
撰写实验报告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 验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部分,做到条理清 晰、逻辑严密。
制作演示文稿
根据实验内容和结果,制作简洁明了的演示文稿, 突出重点和亮点,便于展示和交流。
3
演示技巧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合理 运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演示效果。
营养素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9(18张PPT)(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9(18张PPT)(鲁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d77980c6c175f0e7dd13712.png)
• 工整美观 • 及时订正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 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 学
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发现物质 创造新物质 特征一: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具有创造性 合成化肥 合成医药 合成日用品 合成材料 认识物质 提取、制造物质
体现了化学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现代化学发展历程
1911年
1934年 1965年 1981年
英国的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
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 射性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 人工合成蛋白质 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完整生物活 性的核糖核酸
2000年
人类基因组破译
神奇的纳米材料
材料化学
农业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
宇宙化学
地球化学 能源化学 海洋化学
天体学地质学 海洋学 Nhomakorabea农学磁学
土壤化学 土壤学
磁化学
璀璨的“分子明星” 最早无机明星分子:氨分子(NH3) 有机明星分子:硝化甘油 [ C3H5O3(NO2)3 ] 1992年明星分子:一氧化氮(NO) 1996年明星分子:足球烯(C60)
走进化学的基本旅程:
联想·质疑 观察·思考 活动·探究 交流·研讨 迁移·应用 概括·整合 能力发展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课程 必修学分:6 (4+2)
必修模块 2个,4学分
必修 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 应用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59ee7e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2.png)
的治疗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应用。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当今,现代化学具有庞大的学科体系,在原有的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的基础 上,又发展出许多不同层次的新兴分支学科,并与材料、资 源、能源、生态、环境、医药、生命、国防、信息技术等领 域形成很强的交叉融合。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以及与其他学 科的交叉领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 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1
研究的缘起
疟疾曾经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自
1967年5月23日起,我国60多个单位的
500 多名科研人员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2
提取有效成分
1969 年,屠呦呦研究小组发现中药青蒿具有抗疟效果,但用水
煎熬青蒿所得提取物无效,青蒿的乙醇提取物药效也不高。后
来,受到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
药物 (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1986 年,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7
广泛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1 年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
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于 2004 年正
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青蒿素问世以来,帮助全世界不计其数的人
摆脱了疟疾的威胁。同时,青蒿素对于其他疾病
那么,化学科学是如何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它有什么特征,又具 有怎样的探索空间呢?
自然界的杰作——山水美
人类社会的创造——复兴号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知道了如何 取火和保存火种。可以说,从那时起人类 就开始了“化学活动”。在长期的生产和 生活实践中,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 金属、酿造酒类。有一些被称为炼丹家或 炼金士的人,甚至试图用一些物质炼制出 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把一些廉价的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陶瓷 金属炼制成贵重的金属——金。
最新-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版必修1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版必修1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7665f3192e45361166f526.png)
探空气球和飞艇
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2021/1/15
古代 铁器
2021/1/15
在制 实造 验它 室们 和用 工到 业了 上同 如一 何种 制物 取质 它, ?是
什 么 ?
古代冶铁图
2021/1/15
现代炼铁高炉
化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
2021/1/15
提出问题 观察思考 提出假说 收集证据、验证假说 表达交流 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 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 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 称布基球)C60
2021/1/15
2021/1/15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2021/1/15
神舟六号返回舱号
2021/1/15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 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 (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 酶。
2021/1/15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 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 领域取得成就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3c3e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0.png)
资 料在 线
研究领域与化学相关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得者
2007年,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2008年,徐光宪,量子化学、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及化学教育专家 2010年,师昌绪,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 2013年,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研究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2016年,屠呦呦,首先从中药青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成分并成功提取的药学家;赵忠 贤,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2017年,王泽山,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化 波义耳提出化学元
素的概念标志着近
学 代化学的诞生
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系 统地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 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2 近代化学
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 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现
代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
3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面鱼纹彩陶盆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元青花瓷
1661 年,英国科学家波义 尔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1803 年,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1869 年,俄国科学家门 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化学科学体系的形成
1777 年,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
资 料在 线
我国化学对世界的贡献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公元前8~6千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 达365种 ➢十世纪 中国(宋代)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六 号飞船的发射回收。
化学:1[1].1《走进化学科学》.ppt
![化学:1[1].1《走进化学科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68ee2ce518964bcf847ce9.png)
出色完成了它的太空之旅。
返回舱底 部是钛合 金、陶瓷 等复合材 料构成的 防热层, 能耐 8300℃的 高温达三 分钟之久。
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在化学领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分子器件,分子机器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 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质子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主要贡献: 发现元素周期律 制定元素周期表
俄国化学家
(1834-1907)
门捷列夫告诉我们: 什么是天才? 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居里夫人告诉我们: 弱者坐待时机; 强者制造时机。
主要贡献: 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能源方面 — 化学科学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
材料科学— 生产各种新型功能材料,丰富物质世界。
依靠化学可以找出治理环境的灵敏的检测
环境保护 —手段,提出防治措施,可以制造出对环境
无害的化学品与生活用品,减少环境污染。
疾病治疗—可 有效以的在分防子治水措平施上,了促解进疾人病类的 身病 心健理康,。寻求
5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
D 措施不属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烧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 应量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 然科学。
[交流研讨1]
你周围环境中哪些与化学有关?你对化学 研究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衣 食
返回舱底 部是钛合 金、陶瓷 等复合材 料构成的 防热层, 能耐 8300℃的 高温达三 分钟之久。
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在化学领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分子器件,分子机器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 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质子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主要贡献: 发现元素周期律 制定元素周期表
俄国化学家
(1834-1907)
门捷列夫告诉我们: 什么是天才? 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居里夫人告诉我们: 弱者坐待时机; 强者制造时机。
主要贡献: 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能源方面 — 化学科学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
材料科学— 生产各种新型功能材料,丰富物质世界。
依靠化学可以找出治理环境的灵敏的检测
环境保护 —手段,提出防治措施,可以制造出对环境
无害的化学品与生活用品,减少环境污染。
疾病治疗—可 有效以的在分防子治水措平施上,了促解进疾人病类的 身病 心健理康,。寻求
5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
D 措施不属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烧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 应量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 然科学。
[交流研讨1]
你周围环境中哪些与化学有关?你对化学 研究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衣 食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a049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c.png)
发现和提取
制造
性质
结构
性质
功能
分离
结构
化学反应
理论计算
计算机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中各原子的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SHU LI JI CHU TU PO ZHONG DIAN
01
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火的使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 、 、酿造酒类等。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1661年,英国科学家 提出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2)1771年,法国科学家 提出 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3)1803年,英国科学家 提出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2.化学科学已成为“中心科学”
(1)化学与生产、生活①化学与工业生产技术合成氨技术的应用、新型复合肥及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新能源的开发、金属的冶炼、新型合成材料的生产、石油的炼制等都需要化学技术发挥作用。②化学与生活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于家具、日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儿童玩具等,精巧实用、绚丽多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分子、原子或离子
结构
制造
性质
结构
性质
功能
分离
结构
化学反应
理论计算
计算机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中各原子的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SHU LI JI CHU TU PO ZHONG DIAN
01
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火的使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 、 、酿造酒类等。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1661年,英国科学家 提出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2)1771年,法国科学家 提出 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3)1803年,英国科学家 提出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2.化学科学已成为“中心科学”
(1)化学与生产、生活①化学与工业生产技术合成氨技术的应用、新型复合肥及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新能源的开发、金属的冶炼、新型合成材料的生产、石油的炼制等都需要化学技术发挥作用。②化学与生活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于家具、日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儿童玩具等,精巧实用、绚丽多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分子、原子或离子
结构
高中化学必修一《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bbc9ec8d376eeaeaa3194.png)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3)现代化学的贡献 ①农业方面,合成氨化工技术的掌握,制造出增产粮食所需要的 大量氮肥。 ②医药方面,新药物的成功研制,战胜了许多疾病。 ③生活方面,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使人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信息方面,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 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微思考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印 刷术,其中属于化学史上的贡献的是哪几项? 提示:火药和造纸。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化学科学的发展
(1)近代化学的里程碑
年代 科学家
重大发现或成就 作 用
1661 英国科学家 年 波义耳
提出化学元素的 概念
标
提出氧化学说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 进展
1803 英国科学家 年 道尔顿
提出原子论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 (2)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 (3)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 中。( ) (4)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不密切。( ) 答案:(1)× (2)√ (3)× (4)×
意大利科学
1811 年
家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
系统地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 原子量(现称相对原子质量) 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1869 俄国科学家 年 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2演示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2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0075967e21af45b207a840.png)
提
研
取
获
确
究
有
得
定
缘
效晶组来自起成体
成
分
测 定 结 构
合 成 与 修 饰
广 泛 应 用
3.青蒿素的研究用到了的基本方法和先进仪器? 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方法 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仪等
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
质谱仪
X 射线衍射仪
核磁共振仪
2.实用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思考与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化学的 实用性?
同爱好的人询问,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同事陈敏介绍说一部老片子,励志大片《肖申克的救赎》非常精彩,值得一看。老公出差一星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期,晚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应对考试在看复习资料,晚上决定放松一下,在网在找到这部电影,细细品味起来!
在朋友的聚会上,聊起好久没有看过电影了,问大家有没有好看的电影推荐一下,茫茫影海,找到好片子好费时间啊,我喜欢向有相 同爱好的人询问,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同事陈敏介绍说一部老片子,励志大片《肖申克的救赎》非常精彩,值得一看。老公出差一星
学习任务
1.化学是什么?它的发展历史如何?它有什么特征? 2.化学科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我们什么要学习化学?高中化学课程体系是怎样的? 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化学(Chemistry)是什么?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 备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创造性(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人们不但可以从自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 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分子,创 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目前,在自然界中发现和由人工合成 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仍在不断地 被发现和合成出来。
化学课件《走进化学科学》优秀ppt10 鲁科版
![化学课件《走进化学科学》优秀ppt10 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45913bde80d4d8d15a4f4b.png)
――[阿萨·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 铜柄铁•东剑秦汉古陵陶代春重器铜炼秋庆车铁时千马期年火--药“硝炼青池丹铜之
波义尔 冠”
铁耙:两汉时期农具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 铜柄铁•东剑秦汉古陵陶代春重器铜炼秋庆车铁时千马期年火--药“硝炼青池丹铜之
波义尔 冠”
铁耙:两汉时期农具
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036576fab069dc502201fc.png)
知识铺垫Biblioteka 新知预习自主测试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使人们 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资源和能源。 3.化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成为 可能,进一步丰富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 4.化学科学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减少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使环境监测和治理手段更加快速、灵敏,实现对环境 污染的科学防治。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3)现代化学的贡献 ①农业方面,合成氨化工技术的掌握,制造出增产粮食所需要的 大量氮肥。 ②医药方面,新药物的成功研制,战胜了许多疾病。 ③生活方面,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使人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信息方面,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 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微思考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印 刷术,其中属于化学史上的贡献的是哪几项? 提示:火药和造纸。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温馨提示在理解化学科学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 (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 等。 (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2(双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的是( ) 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 B.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呈现美丽的绿色,将其加热后变为 黑色 C.原子弹的爆炸 D.将2~3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加入活性炭后红色消失 答案: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历程,熟知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或成就, 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和现代化学的“中心科学”地位,以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对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 全合成 。1986年,青蒿素及其 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深度思考 (1)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 青蒿素的发现与提纯、确定组成、测定结构、合成修饰等。 (2)结合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说明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有什么 关系? 提示 通过发现提取目标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与性质,从而实现该物质及其衍生 物质的合成。 (3)青蒿素的相关研究中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提示 青蒿素冷浸提取法,选用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如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3)现代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成氨的 技术制造氮肥,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科学家们研制出的新药物能治病 救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等。
相关
链接
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
理活性的蛋白质。
(2)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
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
(3)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
(4)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对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
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关于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获得2006年国家
梳理基础 重点 随堂演练 落实
突破 知识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
SHU LI JI CHU TU PO ZHONG DIAN
01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 火的使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 冶炼金属 、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1661年,英国科学家 波义耳 提出 化学元素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771年,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 提出 氧化 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提出 原子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自然科学一等奖。
归纳总结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图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科学的含义 (1)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物质; (3)研究内容:物质的组成、 结构 、 性质 、转化及其应用。 2.化学科学的特征 (1)化学是从 微观 层面(分子)上认识物质,以 符号 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上 创造物质。
(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 阿伏加德罗 提出 分子 学说,系统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 原子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5)1869年,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 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建立了现 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创立了高分子化学;化学 动力学与热力学得到了开创性研究;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如化学家对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测定和 蛋白质合成的研究,使人们对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中叶,化学科 学和生命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 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①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 发现和提取 有用的物质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_制__造__ 出有用的物质。 ②通过对有关物质 性质 和 结构 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 性质 或_功__能__ 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 (3)现代化学已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①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 分离 出来, 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 结构 ,还可以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跟踪 化学反应 进行的过程。 ②理论化学以 理论计算 为主要手段,辅以 计算机 模拟,在研究物质结构、预测 物质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相关
链接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宏观 本质 特征 微观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无其他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不变, 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变化,变成
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了其他物质的微粒
外观特征 本质区别
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
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 (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 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乙醚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 (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分离并结晶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 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质谱仪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 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C15H22O5 。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X射线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 中各原子的 空间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历程,熟知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或成就, 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和现代化学的“中心科学”地位,以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对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 全合成 。1986年,青蒿素及其 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深度思考 (1)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 青蒿素的发现与提纯、确定组成、测定结构、合成修饰等。 (2)结合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说明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有什么 关系? 提示 通过发现提取目标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与性质,从而实现该物质及其衍生 物质的合成。 (3)青蒿素的相关研究中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提示 青蒿素冷浸提取法,选用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如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3)现代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成氨的 技术制造氮肥,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科学家们研制出的新药物能治病 救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等。
相关
链接
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
理活性的蛋白质。
(2)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
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
(3)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
(4)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对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
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关于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获得2006年国家
梳理基础 重点 随堂演练 落实
突破 知识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
SHU LI JI CHU TU PO ZHONG DIAN
01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 火的使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 冶炼金属 、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1661年,英国科学家 波义耳 提出 化学元素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771年,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 提出 氧化 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提出 原子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自然科学一等奖。
归纳总结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图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科学的含义 (1)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物质; (3)研究内容:物质的组成、 结构 、 性质 、转化及其应用。 2.化学科学的特征 (1)化学是从 微观 层面(分子)上认识物质,以 符号 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上 创造物质。
(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 阿伏加德罗 提出 分子 学说,系统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 原子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5)1869年,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 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建立了现 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创立了高分子化学;化学 动力学与热力学得到了开创性研究;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如化学家对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测定和 蛋白质合成的研究,使人们对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中叶,化学科 学和生命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 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①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 发现和提取 有用的物质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_制__造__ 出有用的物质。 ②通过对有关物质 性质 和 结构 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 性质 或_功__能__ 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 (3)现代化学已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①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 分离 出来, 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 结构 ,还可以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跟踪 化学反应 进行的过程。 ②理论化学以 理论计算 为主要手段,辅以 计算机 模拟,在研究物质结构、预测 物质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相关
链接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宏观 本质 特征 微观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无其他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不变, 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变化,变成
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了其他物质的微粒
外观特征 本质区别
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
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 (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 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乙醚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 (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分离并结晶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 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质谱仪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 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C15H22O5 。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X射线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 中各原子的 空间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