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走进化学科学PPT教学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PPT教学课件
赵忠贤(1941-),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
2017年度 王泽山(1935-),火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是什么?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2.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
归纳总结
感谢观看
3.材料科学方面: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进一步丰 富人类的物质世界。
4.环境问题方面: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减少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使环境监测和治理手段更加快速、灵敏,实现对环境的科 学防治。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观察思考
提出假说
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收集证据,验证假说
宏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2.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⑵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HCl:表示氯化氢或一个氯化氢分子。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2.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⑶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1.发现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并把它们提取出来或利用已有的
建立燃烧现象的 氧化学说
1803年
英国科学家 道__尔__顿__
提出原子学说
1869年
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_________
发现元素周期律
作用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 革命性的进展
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2.进入20世纪后化学科学发展的水平(重要标志)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

必修课程
• 必修第一册 •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课 程
• 化学反应原理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课程
• 实验化学 • 化学与社会 •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课堂练习
1、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 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 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 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 ➢高分子化学的创立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合成生命物质
联合制碱法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 制造大量氮肥促进粮食增产
侯德榜 芯片与光导纤维改变生活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3.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P5)
胰岛素的发现和迅速 获得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 合成人胰岛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胰岛素进行 局部改造,合成了人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及超短效的胰岛素类似物等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4)现代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质谱仪
核磁共振仪
X射线衍射仪
交流·研讨
P6
1、屠呦呦在研制新药的时候采用了哪些化学方法?
2、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哪些历程?对你在今后的研究中会 有什么启发?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分子机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课件 (共17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课件 (共17张PPT)
C [提出一种新的化学理论不能说明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合成氨、 合成碳纳米管、制炸药都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它们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则 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
门捷列夫
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 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 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 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方面:人类能更好地处理能源和资源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 之间的关系。 3.材料科学方面:使各种新型 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进一步丰富 人类的物质世界。
提出原子学说 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
1869年
俄国科学家 _门__捷__列__夫__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发现元素周期律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X 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和 红外 光谱、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3.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 年,我国科学家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 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 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2)1981 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 核糖核酸 。 (3)2015 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1)化学的特征:认识 分子和 制造 分子。 (2)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①农业: 合成氨 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 ②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能使人类解决许多疾病。 ③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造的 芯片 和 光导纤维 引领我们进 入信息时代。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化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观察思考

高一上学期化学课件:必修1 1.1 走进化学科学 (共19张PPT)

高一上学期化学课件:必修1 1.1 走进化学科学 (共19张PPT)
13
小结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
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 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 “中心学科”
14
15
16
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表达交流
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7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 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 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 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溶洞中含有 较高浓度的CO2 , 发生了
CaCO3→Ca(HCO3)2
→ CaCO3
的转化
3
探空气球和飞艇
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4
在制
实造
验它
室们
和用
工到
业了
上同
古代
如一
铁器
何种
制物
取质
它,
?是



5
古代冶铁图
现代炼铁高炉
6
化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观察思考
提出假说
收集证据、验证假说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 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 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 (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 酶。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4(19张PPT)(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课件14(19张PPT)(鲁科版必修1)
3.目前已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 万种。且每年以几百万种的速度增长。
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是指:它在人类的生产、 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化学科学: n20世纪初的合成氨技术--人类将面临饥饿 的威胁; n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成功研制--人类将 难以摆脱病魔; n合成塑料、纤维、橡胶、硅芯片和光导纤维 --人类将不可能进入信息时代; n玲琅满目的化妆品和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 ――人类生活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我国化学对世界的贡献
★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 公元前8~6千年开始制陶器 ★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 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达365种 ★ 十世纪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 成蛋白质 ★ 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 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六号飞船的发射回收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 古代:
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之后人们 学会了烧制陶瓷、冶金、酿酒,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 价金属炼制成金。
• 近代: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 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 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化学科学的创造性是指:人们不但可以从自 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 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 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第1节 走进化学(huàxué)科学
2021/12/11
二、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1.世界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建立了 现理⑥代论__量__子__化__学___(l_i_à_n_ɡ _z_ǐ;h创uà造xu新é)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创立了高分子
化学;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化学工业迅速(xùn sù)发
第1章 认识化学(huàxué)科学
2021/12/11
第1节 走进化学(huàxué)科学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第1节 走进化学(huàxué)科学
2021/12/11
一、近代(jìndài)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化学元素(huà xué yuán sù)
燃烧现象
原子
门捷列夫 期律
元素周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1.化学科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
2021/12/11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第1节 走进化学(huàxué)科学
2021/12/11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965年——中国(zhōnɡ ɡuó)科学家牛合胰成岛__素_______,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 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_________。 核糖核酸(hé tánɡ hé suān)
展。
2.我国化学家的重大成就: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
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⑦_________;1981年人工全合成的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牛界胰上岛首素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第1节 走进化学(huàxué)科学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英国化学物理学家道尔顿
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 代化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微观层面
纳米科技-分子马达
它的潜在应用价值是非常之 大的。也许,将来利用该马 达所作成的潜艇就可进入人 类的血管之中,不必藉由传 统的开刀方式,即可清除脑 血管中的血块,清理血管壁 上的沉积物质,以排除中风 的危机。这些如电影般的科 幻情节也许将一一实现!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771年建立燃烧现 象的氧化学说,使
近代化学取得了革
命性的进展。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阿伏加德罗毕生致力于原子 -分子学说的研究。1811年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率, 首先引入了“分子”概念,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 并把它与原子概念相区别, 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提出阿伏加德罗定律。
化 学
必修 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自然界中 的溶洞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 会发生变化?
• 认真预习,初步加工 • 专心上课,积极思考 • 及时整理,理解消化 • 独立作业,练习巩固 • 系统复习,总结提高
本节教材要点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 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 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 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 已成为21世纪的“中心科学” 。

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必修第一册鲁科高一第一册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件鲁科必修第一册鲁科高一第一册化学课件

12/10/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提示
现代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正以崭新的姿态与国计民生的各个 领域——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制;环境问 题的科学防治;人类疾病病理的了解,新药物的研制等保持密切的联系,使 人类生活更加幸福。
12/10/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12/10/2021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23
课堂 探究 (kètáng)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对近代化学发展有什么贡献?
提示:拉瓦锡通过实验否定了燃素学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并通 过大量的实验让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获得公认,使化 学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答案
解析 化学科学将在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A 正确;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 的防治措施,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B 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所以通过化学变 化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C 错误;化学家们已组装出了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 说明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D 正确。
12/10/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提示
2.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对于你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
内容有哪些启示?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到了哪些基本的研究方
法? 提示:①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提纯、应用——临床实验、分子结构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胁;医药的合成,使人的寿命大大提高;芯片和光导纤维的使用,引
导人们进入信息时代;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塑料、橡胶、纤维的
合成,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化学又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
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实用性科学。
(4)化学科学的特征: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
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探究1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以下属于化学史 上中国的发明或发现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造纸 ④印刷技术 ⑤炼铜、炼铁、炼 钢 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⑦人工合成蛋白质 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②③⑥⑧ B.①③⑤⑦ C.④⑤⑦⑧ D.①③④⑧ 答案:B 解析: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但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化学史上的成就。中国是最早进行 炼铜和掌握炼铁技术的国家。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 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提 出原子—分子学说都不是中国的发明或发现。
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对点训练2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
实用性的科学
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
子和新的分子
C.制陶瓷、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5.化学科学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人们从 分子层次上了解生命问题的本质、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使研究人 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 提供健康保障。
6.化学科学将大大提高信息科学的发展水平,指导人们研制功能 各异的信息材料(主要是电子材料,如光电子材料),为传感技术、通 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所以,化学科
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3.现代化学已经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各种分析和测试
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如波谱、色谱、X射线衍射、
飞秒化学、原子示踪等,成为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理论
计算辅以计算机模拟来研究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反应活性、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问题探究 1.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吗? 提示:不属于。化学是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 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是原子核发生了改变的反应,属于核反应,不 属于化学反应,也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2.“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原子、分子,制造原子、分子”,这样的描述 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通过化学可以认识原子和分子,并能通过化学反应 制造分子,但不能制造原子。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知识归纳
化学科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温馨提示(1)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进步。 (2)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化学科学及其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课堂篇探究学习
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成为现代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微思考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你对科 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有哪些新的认识?
提示: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个殊荣背后是科学家执着的坚持和辛勤的 付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对中学生来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屠呦 呦做事的执着态度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 (2)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 (3)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 中。( ) (4)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不密切。( ) 答案:(1)× (2)√ (3)× (4)×
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
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答案:B
解析: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化学是一门具有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问题探究 为什么说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提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合理地解释了 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准确地阐明了化 学变化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解,从此结束了化学的神秘性,完成 了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 科学之门,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知识归纳
化学科学及其特征
(1)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起初人们从矿物、岩石、生物体中提取物
质,后来科学家逐步制造出大量物质。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
性的科学。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合成氨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饥饿对人类的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3)现代化学的贡献 ①农业方面,合成氨化工技术的掌握,制造出增产粮食所需要的 大量氮肥。 ②医药方面,新药物的成功研制,战胜了许多疾病。 ③生活方面,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使人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信息方面,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 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微思考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印 刷术,其中属于化学史上的贡献的是哪几项? 提示:火药和造纸。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对点训练1下列物质中,不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制取的是( ) A.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B.青霉素、链霉素的发明与生产 C.黑火药的制造与应用 D.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答案:B 解析: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了牛胰岛素,成为世界上首个成 功合成具有生理活性蛋白质的国家。1981年我国又在全球首次合 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我国也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最 早制取青霉素、链霉素的并不是中国。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
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2.利用化学方法,人们从矿物和动植物体中提取了很多有用的物
质,通过对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和研究,根据需要创造出自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化学科学的形成 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火的使用,之后人们又学会了烧制陶瓷、 冶炼金属、酿造酒类,并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把廉价的金 属炼制成金。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化学家的不断努力,近代 化学逐渐形成。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意大利科学
1811 年
家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
系统地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 原子量(现称相对原子质量) 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1869 俄国科学家 年 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现代化学的发展 ①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 由静态向动态的不断深入,化学科学进入了辉煌的现代化学时代。 ②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化学热力学 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 化学的创立以及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等,都是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③现代化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科学的进步。1965年,我国科学 家合成了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标志 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④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 更大的贡献。
探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温馨提示在理解化学科学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 (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 等。 (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2(双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的是( ) 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 B.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呈现美丽的绿色,将其加热后变为 黑色 C.原子弹的爆炸 D.将2~3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加入活性炭后红色消失 答案:CD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析:A项中的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H2O、SO2,属 于化学变化。B项中的变化发生了分解反应,Cu2(OH)2CO3 2CuO+H2O+CO2↑,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 的变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D项所述是利用了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