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作者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3同步练习:3-2-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3-2-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1·常州)“少年之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悦悦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此句描述了()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B.楷书的字形方正,规矩严整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D.行书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解析】怀素是唐朝的草书大师,据此即可判断C项正确。
【答案】C2.(2011·杭州)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A.逐渐形象化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D.逐渐国际化【解析】根据所学,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结合材料的字形,分别是“车”的甲骨文写法、小篆第一种写法、小篆第二种写法、隶书写法、草书写法,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是逐渐简约化,本题选C项。
【答案】C3. (2011·哈尔滨五县)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
秦王说,统一以后要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将各种文字统一成标准文字,这一种标准文字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秦统一后在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是小篆,后来隶书在民间流行。
【答案】A4.(2011·咸阳)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秦始皇的功绩就是使中华社会有了统一的视觉语言。
”这个统一的视觉语言是()A.小篆B.半两钱C.《秦律》D.长城【解析】“统一的视觉语言”即统一的官方文字小篆。
【答案】A5.2009年7月17日,近600幅农民画及剪纸作品亮相辽宁美术馆,由此拉开了辽宁省农民画及剪纸展览的大幕。
根据右图可以判断出剪纸内容主要反映了()A.文人意趣B.民间风情C.宫廷生活D.战争风云【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结合题干中“农民画”等内容可知剪纸内容反映的是民间风情。
【大收藏家】陈介祺:齐名潘祖荫 所藏两万古物无一赝品
【大收藏家】陈介祺:齐名潘祖荫所藏两万古物无一赝品金石一代宗师所藏无一赝品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又字酉生,号伯潜,又号“簠(fǔ)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陶父等,潍县城里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
道光三十年(1850),陈介祺在潍县城内旧居建成万印楼。
陈介祺曾编写《十钟山房印举》、《簠斋金文考释》等著作,后其以拓本、考释、专著、书札等形式把成果传播到金石学界。
他对现代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博物学、印学等多学科的形成,都有突出贡献。
鲁迅曾说:“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
”郭沫若和商承祚则认为陈介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宗师。
出身书香门第深受父辈熏陶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冬天十月初十,陈介祺出生于潍县陈氏家族。
陈氏家族是潍县的名门望族,自明清以来,尊孔尚礼,诗书继世,忠孝传家,人才辈出。
家族中历来县官、知府、守备、道台、巡抚等等层出不穷,仅品级以上官员即达八十余人;学者、书画家、著作家、收藏家、名医等人才济济,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陈介祺自幼受到书香门第的熏陶,青年时期便开始喜欢金石,从收藏金石中自得其乐。
陈介祺八岁时,其父陈官俊任翰林院侍读,曾为道光帝师、皇长子师,饱读诗书,持身端正,学识渊博,德高望重。
陈介祺少年时随父亲在京读书,博览群书,学业有成,后在京城翰林院从政。
陈介祺深受父亲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一生的事业。
同时,他目睹了父亲的宦海沉浮,也决定了他不能以从政为宿求。
少年收得曾伯簠而立年建“万印楼”陈介祺十九岁考入莱州府郡庠,受业于费耕亭,时潍县属莱州。
当时的名士翟云升特送他隶书折扇祝贺,书曰:“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翟云升比陈介祺大三十七岁,能有如此礼遇,可见他对晚辈的期许。
莱州府郡南边十五里处,有著名的云峰山,又称笔架山,自山麓至山顶名胜众多。
北魏时云峰山刻石名满天下,尤其是北魏大书法家兖州刺史郑道昭所书的《郑文公碑》,其碑文书法飘逸,字态风雅,结构宽博,气势雄浑,为“隶楷之极”,为历代书家所推重,康有为称其北魏“圆笔之宗”。
两岸故宫珍藏38件汝窑汇总,让你一次看个够!
两岸故宫珍藏38件汝窑汇总,让你一次看个够!汝窑开窑造瓷的时间短暂,大约只是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的二十年之间而已,故传世极为稀少。
关于汝窑的传世数目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说法,认为传世不足百件。
另一种说法是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汝窑的新发现》中列举了传世汝窑瓷器六十五件,且注明了出处。
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共21件,北京故宫17件。
台北故宫馆藏21件汝窑台北故宫馆藏汝窑21件汝窑瓷器皆为清宫的传世品,其中11件作品的器底刻题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具体的说明它们曾经清宫收藏的史实。
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丁”等标志。
在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蔡”、“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一般认为是宋代所刻。
“蔡”字当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
1.汝窑青瓷椭圆小洗高2.7cm,深2.1cm,口纵9.8cm,口横14.2cm,底径4.2cm 器呈椭圆形,口微敛,平底无足,足底凹入称圈形,中有三支钉痕。
2.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高22.4cm,深21.9cm,口径4.4cm,足径8.6cm圆口、口沿镶铜扣,长颈、折肩、直腹、平底,底部有五点支钉痕,刻有乾隆戊戌年(1778)御题: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
合因点笔意为静,便不簪花鼻亦馨;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憶留停。
诗文左侧并刻有「奉华」二字,奉华全称奉华堂,是南宋宫室中德寿宫的配殿,也是高宗宠妃刘贵妃的居所,有论者据此推论此件物即为当时宫廷用器。
但此件纸槌瓶的「奉华」款僻据器底一侧,似乎可以避开乾隆御题,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此件之「奉华」款应为后刻。
3.汝窑青瓷碟高3.2cm,深2.2cm,口径13.4-13.7cm,足径9.2cm侈圆口、浅斜壁、平底、圈足外撇。
朱敦儒简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朱敦儒简介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隐士等。
南宋有名词人、书法家。
朱敦儒家境优胜,其父朱渤为北宋绍圣年间谏官。
生于官宦之家的朱敦儒,关于北宋政界腐败的黑幕自有深刻的认识,遂无心于功名。
以高傲自许,很有西晋名士风采。
皇帝多次招他当官,都被他推却不就。
向来生活在山川、醇酒、诗歌与佳人之间。
那时他已有“词俊”之誉。
直到靖康之乱前,他从未做过官。
《宋史》称其“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靖康之乱,中原来后沦丧,朱敦儒离洛阳携家外逃,先至商丘,接着又流浪于淮阴、扬州,后渡江至建康,再展转经江西而至二广,最后逃到南雄州 (此刻的广东南雄 )。
在这一段南渡流浪生活中,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朱敦儒的山林清梦,让他亲自体验了国破家亡的凄惨。
现实生活的血泪教训,让朱敦儒作了新的生活选择,宋高宗登基不久,也想学明君们广纳贤才,因此下诏搜集民间才德之士。
有人向高宗介绍朱敦儒,说他文武全才,高宗便下诏召他,朱敦儒再次推却不去。
到了高宗绍兴二年 (1132),又有人介绍朱敦儒,此次高宗直接下诏,让他去做右迪功郎。
有朋友劝他,皇帝当前招揽人材,是想要中兴大宋,很多名士都已经接受了圣旨,并名动天下。
你一肚子的才干,莫非真的要在山川之间终老 ?听了这话,朱敦儒大梦初醒,进京去面见高宗。
高宗特别赏识,马上赐他进士出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
不久后就兼任了兵部郎官,又升为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务。
朱敦儒固然本性涣散纯真,骨子里却深藏着热血与志向。
他想成为英豪,但却缺少在政界上周旋、做事的能力,历史更没有为他供给展现的舞台。
他因发布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遇到右谏议医生汪勃的弹劾,于绍兴十六年(1146)遭罢官。
李光是指斥秦桧“怀奸误国”的名臣,这说明在朱墩懦在南渡早期的政治立场与主和派显然不一样。
不久,他便回到浙江嘉禾,持续自己的隐逸生活。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1155),宰相秦桧将朱敦儒的儿子授为删定官 (八品,主要工作是编纂各样行政命令 ),以后,让朱敦儒做了鸿胪少卿 (二品,主要管外交 )。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为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管内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其中以下10件藏品均为世间珍品,无价之宝。
No.10 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
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No.9 五彩龙凤大盘明神宗万历时期,官方手工业喜爱制作五彩缤纷的作品,以寓意吉祥为要,而题材琐碎。
以本件开光中的穿花龙凤为例,龙凤都只是形式化的外型,缠枝番莲也只拘谨的勾描外廓再填色,笔致柔弱稚拙,似乎只是依样葫芦,虚应故事;但其仍尽量保持官样的原貌,官土轻薄洁白,釉色莹亮,色料淘洗匀细,其繁复多彩、色调喧哗,以及细碎的填染,反而成为此时期让人惊豔的特色。
No.8 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纸本墨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共全文4行,28字。
它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
《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No.7 早春图《早春图》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此画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为郭熙晚年之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书法全集:迄今为止收集最全面,图片质量最好的版本
王羲之书法全集:迄今为止收集最全面,图片质量最好的版本帝王名臣像册之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
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后来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自出机杼,推陈出新,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
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
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
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
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兰亭序(五种版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阴名士四十一人集于兰亭,修禊祭,宴曲水。
即席赋诗,汇为一卷,由王羲之当场作序。
这篇序情文并茂,心手双畅,向称“天下第一行书”。
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
兰亭真迹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
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统,以冯摹的“神龙本”最为接近原作;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兰亭序(兰亭八柱第一)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
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临禊帖”。
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古代中国艺术一问一答
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 绢帛上
上作画 :
魏晋时期出现凸显个性的
文人画 顾恺之的绘理论是:
:
“以形写神”
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 吴道子
文人山水画兴起朝代 : 宋
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
意境 《清明上河图》 的作者是:
北宋张择端
中国绘画风格:一是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画和民间绘画;二是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融 为一体。
宋词
明清时期,在小说中则表现为“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 入文学世界。这一现象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 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平民化
戏曲的起源是: 傩戏
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表演的歌舞戏有一 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
C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
时张贴。年画的选材主要来源于 :
民间风情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是: 《诗经》
〈诗经〉保存了从
西周至春秋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
至
时期大约500年的诗歌 :
精华,采用
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
南方民歌、楚国方言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
专门的娱乐场所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 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 术特点的描述
戏剧
人们评说昆曲时说“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 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故宫镇馆之宝: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故宫镇馆之宝: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历经战火磨难,流散四海,又辗转回国,现如今皆为海峡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一、唐-韩滉《五牛图》《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此画为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五牛图》韩滉」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纵27.9cm 横69cm。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三、宋摹本--《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原《洛神赋图》卷,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现存于故宫的画卷是宋代摹本,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洛神赋图》」四、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相传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是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由于此图经历千余年的传承,如今所能见到的阎立本作品,尚无一帧能毫无争议地确定它为阎立本所做。
▲「《步辇图》」五、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2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
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草书C.楷书D.行书【答案】 A【解析】小篆是秦朝官方统用字体。
2.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有()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3.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答案】 A【解析】符合题干中所述的字体是草书,四项中,A项是草书。
4.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列各项中,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并且是雅俗共赏的字体是()【答案】 D【解析】符合题干条件的字体是行书,A、B、C、D四项分别是草书、楷书、隶书、行书。
5.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书法艺术C.篆刻艺术D.戏剧表演【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中国书法的特点:书、画、粗细、浓淡之间均有艺术韵味,由题干中的横、竖、画、撇、勾、点等信息可知选B项。
6.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
高清经典|苏轼《北游帖》
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
辱书,承法体安隐,甚慰想念。
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
不知林下高人犹复不忘耶!未由会见,万万自重。
不宣。
轼顿首,坐主久上人。
五月廿二日。
?苏轼的《北游帖》,又名《致坐主久上人尺牍》。
纸本行书,信札一则。
凡9行,计61字。
此帖乃杭州西湖寺僧可久致信东坡,苏轼所复信。
信中所谓“北游五年”,乃指苏轼熙宁七年十月(1074)离杭北上,赴密州太守任,又于 熙宁十年 四 月赴徐州太守任, 元丰二年 ( 107 9 ) 三月 二 十日 到湖州太守 任上 。
据此,《中国书法全集》则认为此札为苏轼在湖州任上元丰二年 (1079)五月二十二日所作,“北游”,即为北上密州、徐州五年。
而《古书画过眼要录》判为在徐州任上元丰元年(1078)所作, 前后 正 好 五年 。
之后不久,即元丰二年七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弹劾苏轼以诗“讥切时事”,七月廿八日,台吏皇甫遵乘驿追摄苏轼于湖州,八月十八日即被押赴台狱,蒙受“乌台诗案”之难。
可久即“久上人”。
《咸淳临安志》:“西湖僧作诗者,熙宁间有清顺、可久两人。
顺字怡然,久字逸老。
”《武林梵志》:“法师可久,钱塘钱氏子。
天圣初,得度,学教观于静觉。
喜为古律诗,先生监郡日,与师为诗友。
居西湖祥符。
先生元夕九曲观灯,去从者独行,入师室,了无灯火,但闻 薝葡余香,叹仰留诗。
晚年送客不瑜阈。
如此十余年。
窗外惟红蕉数本,翠竹百个,一日谓人曰:吾死,蕉竹亦死。
未几皆验。
”此处所谓“叹仰留诗”,即东坡《上元过祥符僧 可久 房,萧然无灯火》七绝一首。
门前歌鼓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后又有《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 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一首。
三吴雨连月,湖水日夜添。
寻僧去无路,潋潋水拍檐。
驾言徂北山,得与幽人兼。
清风洗昏翳,晚景分浓纤。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
临风一挥手,怅焉起遐瞻。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十大国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十大国宝」1948年底至1949年初,国民党知大势已去,便将故宫部分文物分为三批运抵台湾。
三批文物共计2922箱。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这批文物便入藏该院。
其中包括器物、书画类文物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官档案文献38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
数量虽不多,但称得上“国宝”的文物举不胜举。
一般我们大陆人所共识的国宝文物包括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新石器时期的鸟纹玉饰、汉代的玉角形杯等,商代兽面纹方尊、西周的祖乙尊、清康熙窑宝石红釉观音尊,南宋国子监刊本《尔雅》,清代的翠玉白菜蝈蝈,韩干的《牧马图》。
这里采用台湾人评选出的两个版本的排名,并且分别介绍(文物名称采用台湾的名称):网络评选出结果:第一名正是辨识度最高的“清翠玉白菜”“战国龙形佩”“元大雁玉带饰”“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清掐丝珐琅天鸡尊”“清高宗夏朝冠”“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汉玉角形杯”“清杨维占雕沉香木香山九老”“清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台北故宫博物院院内专家评选结果:“西周散氏盘”“宋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清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郭熙早春图”“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南宋国子监刊本《尔雅》”“清藏文大藏经”“明帝鉴图说”1.散氏盘(周朝)公元纪年: Ca.9th-8th centuries B.C.文物描述: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
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
盘上的铭文共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
位于今日陜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
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情景问题切入奥运会徽是当今世界最为人注目的主题标志,它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届奥运会市场开发工作的基础和形象景观工作的核心。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图案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即相互套连的奥林匹克五环,同时衬以表现奥运城市和东道国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的主体图案。
奥运会会徽的图案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城的特征。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如图)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
“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 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为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与赞赏?因为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走向世界。
这一会徽是如何展示中国的民族艺术的?让我们通过学习本课找到答案。
学习目标引领整体结构感知本课第一、二、三、四、五目,分别从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五个方面的起源、发展演化来讲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
五目呈并列关系,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①秦代②略长③圆匀④秦朝⑤汉魏⑥平衡对称⑦整齐安定⑧汉末⑨方正⑩严整○11晋代○12楷书○13草书○14书法家的感情○15李斯○16王羲之○17书圣○18欧阳询○19真卿○20柳公权○21怀素○22张旭○23苏轼○24黄庭坚○25米芾○26蔡襄○27赵孟○28文征明○29董其昌○30人物画○31山水画○32花鸟画○33工笔○34写意○35个性表现○36抒情写意○37自然风景○38意境○39先秦○40秦汉○41东晋○42隋唐○43《秦王破阵曲》○44明清○45夏商○46周代○47汉代○48隋唐○49明清○50帝王歌功颂德○51华丽工整○52结构严谨○53胡舞○54宋代○55生产生活○56乐舞百戏○57四方散乐○58杂技歌舞○59宋代○60戏曲音乐○61明代○61东方民间音乐○63海盐○64弋阳○65京剧○66道光重难疑点探究1.汉字演变的基本特征(1)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
《故宫》纪录片解说词:故宫书画
《故宫》纪录片解说词:故宫书画这里是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200多年前,一个名叫弘历的皇帝常常独自坐在这个不足6平米的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着三件堪称绝世珍品的书法。
它们是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弘历认为,这是整个大清帝国汪洋般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件东西,为此他特意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
正是这位爱好书画的皇帝,成就了整个清王朝的宫廷书画收藏,中国的书画收藏史也因此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在这位乾隆皇帝当政的那半个多世纪里,他将这座皇家宫殿变成了中国最大的书画博物馆!今天,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可能想不到,在这片宫殿里的这样一些地方,都曾经存放过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心灵的证明。
将近600年的岁月中,就在这些宫殿里,它们传递着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今天,它们依然深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心世界。
对于一位肩负治国重任的当朝皇帝来说,收藏书画不过是个人微不足道的消遣爱好,但恰恰因为弘历是个皇帝,而且还是个盛世帝王,他个人的这种风雅情趣就引发了一次历史空前的书画大聚集。
几乎所有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都在他在位的60年间,进入了紫禁城,今天我们能够在故宫博物院里看到的那些最珍贵的书画文物,大多源自弘历的毕生收藏。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乾隆朝之前紫禁城里的书画收藏史。
最初进入这座皇城的书画来自元代宫廷旧藏,作为胜利者,明王朝接管了属于前代王朝的一切遗物,这些曾经被元代宫廷保管的珍贵书画,被新主人钤上了新的印章,这样轻轻一印,历史就又翻过了一页。
然而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这些前代书画并没有更多的兴趣,宋代大画家李公麟的如花妙笔,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大批军用物资的图像,“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使有防边御患”,这位马上皇帝欣赏的似乎只是广备军马的战略意识。
整个明王朝的宫廷基本上没有什么积极的书画收藏活动,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是查抄犯罪大臣家产的收获。
万历十年,富藏书画的权相张居正去世,他生前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事逐渐被政敌揭发。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1-30)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印-1973年-1979年)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1-30)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印,1973年-1979年)故宫历代法书全集(1-30)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印,1973年—1979年)序本院收藏历代法书,总数达三千余件。
自晋唐迄清,各朝重要书家硕儒及名臣书翰,颇为详备。
其中不乏震古铄今之巨迹。
而晋唐之重要墨迹,尤为珍贵。
实非任何公私收藏,所能望其项背。
本院已将院藏前人墨迹,分人、分代、分辑,次第编印〈故宫法书〉一种,均按原件尺寸,将原迹及其题跋,以精版佳纸影印,并各附说明,以便研究。
现已出版三十三册,深得各界人士好评。
现本院为供嗜爱中国书艺者欣赏研究之需,复影印〈故宫历代法书全集〉预计编印三十辑。
自晋唐以迄宋元明各家墨迹,凡本院现有收藏精品,均经选人精印。
此本院於故宫法书之—外,又一书法钜著之出版,或可博艺林爱好者之一粲也。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第一卷卷(晋·唐)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王羲之七月都下二帖王羲之大道帖王羲之远宦帖褚遂良倪宽传赞褚遂良摹王羲之长风帖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褚遂良临兰亭叙陆柬之文赋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第二卷卷(唐2·宋1)唐玄宗鹡鴒颂颜真卿祭侄文稿徐浩朱巨川告身唐人书临王羲之东方朔像赞欧阳修集古录跋蔡襄尺牍蔡襄自书谢表并诗苏轼归去来辞苏轼前赤壁赋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米芾蜀素帖米芾甘露帖米芾捕蝗帖米芾尺牍九种薛绍彭杂书宋徽宗诗帖宋高宗赐岳飞手勅张郎之李衍墓志铭第三卷卷(宋2·元)宋人书司马光拜左仆射告身〈四家法书〉蔡襄致资政谏议明公尺牍苏轼次韵三舍人省上诗黄庭坚致明叔同年尺牍米芾致葛君德忱尺牍〈四家书〉苏轼南轩梦语苏轼致主簿曹君尺牍黄庭坚致齐君尺牍米芾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蔡襄寒蝉赋赵孟頫趵突泉诗赵孟頫闲居赋赵孟頫朱子感兴诗赵孟頫苏轼古诗赵孟頫禊帖源流〈元人杂书〉康里巙巙致彦中尺牍杨载水龙吟周驰致义斋廉访尺牍袁桷呈承旨大参相公尺牍虞集七言律诗饶介中峰幻住像偈〈元明词翰〉赵孟頫陶诗张翥书翰姚枢书翰龚璛诗翰周伯琦笔说杨基悯独赋王逢五言古诗宋克五言古诗第四卷卷(明1-选萃)沈周化鬚疏陈淳秋兴八首文彭七言律诗邢侗古诗王宠千字文王铎诗(册)徐渭秋兴八首(册)第五卷卷(明2)方孝孺默庵记张弼杂书李东阳自书诗帖王鏊悯松诗祝允明临黄庭絰祝允明诗翰祝允明诗帖祝允明杂书诗帖祝允明七言律诗第六卷卷(明3)祝允明宋儒六贤传志祝允明千文文徵明兰亭叙文徵明赤壁赋文徵明四体千文文徵明过庭复语十节文徵明自书雪诗文徵明自书诗帖第七卷卷(明4)文徵明自书诗帖文徵明自书纪行诗文徵明自书七言律诗文徵明尺牍王宠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王宠自书五忆歌王宠杂诗王宠杂诗朱潢南应制诗第八卷卷(明5)陆深沛水行董其昌临十七帖董其昌临月仪帖董其昌临苏轼黄庭坚帖董其昌栖真志董其昌临古董其昌高都护聪马行董其昌吕仙诗董其昌张九令白羽扇赋娄坚五言古诗第九卷册(晋·唐)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孙过庭孝经颜真卿刘中使帖吴彩鸾唐韵唐人书十二月朋友相闻书第十卷册(宋1)〈苏氏一门法书〉苏轼尺牍四则苏轼致道源尺牍苏辙尺牍苏辙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苏辙致定国尺牍苏辙致定国使君尺牍苏迈尺牍苏过试後四诗〈眉山苏氏三世遗翰〉苏洵尺牍苏洵致提举监丞尺牍苏轼尺牍二则苏辙致知郡承议定国尺牍苏辙致定国承议尺牍苏辙致定国使君尺牍苏辙致定国使君尺牍苏辙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苏过致贻孙仙尉尺牍苏过赠远夫诗林逋手札二帖米芾离骚经宋高宗千字文吴说尺牍朱熹尺牍常杓篆书宋人词宋人书摹褚册第十一卷册(宋2)〈宋四家墨宝〉蔡襄尺牍二则蔡襄致杜君长官尺牍蔡襄致公谨尺牍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苏轼尺牍黄庭坚致云夫七弟尺牍黄庭坚苦苟赋黄庭坚七言诗黄庭坚尺牍黄庭坚致天民知命大主簿尺牍米芾送提举通直使诗米芾致伯充尺牍米芾致彦和国士尺牍米芾识语二则〈宋四家真迹〉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苏轼次辩才韵诗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并诗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米芾致希声吾英友尺牍垃七言诗米芾尺牍米芾论书蔡襄尺牍〈宋四家集册〉苏轼跋语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黄庭坚山顶帖黄庭坚尺牍黄庭坚值雨帖黄庭坚清和帖黄庭坚尺牍蔡襄尺牍三则〈宋十二名家法书〉李建中谘蔡襄致茂才陈弟尺牍苏轼致季常尺牍王鞏尺牍黄庭坚荆州帖钱勰识语米芾尺牍薛绍彭致伯充太尉尺牍刘正夫尺牍王升尺牍吴说致御带观察尺牍吴琚识语竝焦山题名〈八宋诸名家墨宝〉杜衍尺牍范仲淹致师鲁舍人尺牍欧阳修附书局帖二则蔡襄尺牍苏轼尺牍二则邵【龠虒】尺牍王鞏尺牍黄庭坚尺牍二则米芾尺牍米友仁尺牍薛绍彭尺牍蔡京尺牍吴说尺牍虞允文尺牍范成大尺牍陆游尺牍〈宋贤笺牍〉苏轼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薛绍彭尺牍程元凤识语叶梦鼎呈判府监丞郎中剳子叶梦鼎呈舶管朝议剳子陈存呈提刑节制提领显文右司吏部剳子第十二卷册(宋3)〈宋贤书翰〉蔡襄致彦犹尺牍苏轼尺牍黄庭坚药方米芾尺牍薛绍彭诗帖钱勰致知郡工部尺牍刘焘尺牍韩世忠致运使直阁侍史尺牍韩彦质致大县宣教尺牍汪藻致嘉谟通判朝奉尺牍叶梦得尺牍吴琚致观使开府相公尺牍杨无咎尺牍张舜民尺牍范成大尺牍陆游剳子朱熹致孜授学士尺牍张九成尺牍陈与义咏水仙花诗〈宋代墨宝〉宋徽宗牡丹诗宋徽宗怪石诗苏辙致子璋秘丞尺牍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谢克家致泰发知府待制尺牍范百禄致完夫吏部侍郎尺牍〈宋人法书一〉宋徽宗嵯峨万仞诗李宗谬送士龙诗叶清臣致资政大谏天休十兄尺牍富弼尺牍文彦博尺牍司马光跋语欧阳修致端明侍一禩留台执事尺牍张方平尺牍沈溝尺牍赵扑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吕公弼尺牍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牍韩绛致从事同年兄尺牍韩绛寄冲师长老诗韩绎致留守司徒待中尺牍韩缜尺牍吕大防致尚书右丞尺牍钱公辅致公默秘校尺牍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范纯粹尺牍吕嘉问尺牍唐坰致彦远尊兄尺牍赵令时致仲仪兵曹尺牍张商英尺牍〈宋人法书二〉蔡襄致通理当世屯田尺牍王素尺牍。
台北故宫的绝世珍品(全高清图,建议收藏)
台北故宫的绝世珍品(全高清图,建议收藏)2017年底,台北故宫重量级展览“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刚刚落下帷幕,据台北故宫介绍,此次特展主要是希望透过书画菁华的展览和诠释,向人们推介台湾地区古物分级制度的宗旨与成果。
本展共计选展45件,其中国宝级书画34件、重要古物11件,件件俱为美术史中声名赫赫的一时之选。
晋王羲之远宦帖晋王羲之远宦帖国宝限展品此帖亦称〈省别帖〉,为双钩廓填本,制作时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后加以填墨,是古代法书复制的方式之一。
卷上有宋徽宗瘦金书签题及内府印记,亦有金章宗「群玉中秘」、「明昌御览」印及元、明、清代诸多的收藏印。
此为羲之写予益州刺史周抚(293-365)的书信,传世唐《十七帖》刻本中亦收有此札,然而刻本线条较为呆板,而且缺乏笔法的细致变化,已失羲之原貌,远不及此双钩墨迹本的逼真传神。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国宝限展品〈快雪时晴帖〉原是一通王羲之书写的尺牍,以行书为主,兼带楷书之严谨,展现不徐不疾的雍容神态与流利秀美的韵致。
由于王羲之真迹早已不传,〈快雪时晴帖〉又是唐摹善本,遂成后人理解王羲之书法最重要的视觉资料。
此帖质量精良,流传有绪;帖中有南宋高宗、金章宗、元内府以及明代重要藏家的鉴藏印,为“三希堂”第一珍品。
此帖还是乾隆灌水最多的帖子之一,曾先后御笔题识71则,晚年由于视力不佳,还请“水军”董诰代笔三则,可见弘历对此帖之喜爱。
唐韩干牧马图国宝本幅收在《名绘集珍》册第三开。
画奚官身骑白马,另牵一匹黑骏,并辔而行。
上有宋徽宗(1082-1135)题字:「韩干真迹,丁亥御笔。
」韩干(8世纪)是唐玄宗(712-756 在位)时期的画马名家。
从画风来看,奚官相貌、马匹圆臀短腿,均与唐代的墓室壁画相同,造形确具唐画人马雄健、肥壮的特征。
惟线条细致挺劲,几处方折之连续用笔,与马鞍上的锦垫色彩,已属徽宗时代作风,故本幅应是北宋末期的摹古精绝之作。
唐人宫乐图轴国宝限展品本幅格局短窄,原本可能是宫中使用的装饰屏风,后来才被改装成挂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顶级藏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顶级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的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且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
已离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翠玉白菜”。
玉雕“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是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料,运用玉材自然分布的色泽,雕琢出一颗几可乱真的白菜;菜叶上还雕有螽斯虫(俗称“纺织娘”)和蝗虫,寓意“多子多孙”。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肉形石”。
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
它的底座都是纯金做的。
“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
(东坡肉是肉石,全世界67块,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块)毛公鼎是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高53.8厘米,口径47.9 厘米,应该是为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铸。
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在民间转手多次,抗战期间险被日军夺走。
日本投降之后,收藏者将鼎捐献出来,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因毛公鼎内壁刻有500字的铭文,乃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之最。
除了史料价值,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和书法研究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散氏盘应为西周晚期出品,也是台北故宫镇馆藏品之一。
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盘内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铭文,记载了西周时散国和邻国解决土地纠纷的协议。
散氏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重:21312 g 铭文:19行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
见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藏品,第四件曾是慈禧老佛爷的最爱!
见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藏品,第四件曾是慈禧老佛爷的最
爱!
1/6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博物馆。
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
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2/6博物馆三楼展厅展示的翡翠原石,虽然只是开了一部分口,但是挡不住翠色的呼之欲出。
3/6博物馆展示的翡翠小白菜,清代制品,雕工虽然有点拙朴,但是也代表了清代时候手工雕刻的技艺了。
4/6博物馆展示的清代翡翠屏风,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是满满的历史沧桑感。
5/6博物馆展示的清代翡翠白菜,这件就出名了,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它,它是慈禧老佛爷的最爱,历史已经变迁,它就是最好的见证。
6/6博物馆展示的清代翡翠印章、摆件等。
这里收藏展示的翡翠制品虽然没有现代工艺制作的那么精美,但是它们见证了历史,代表了一段历史时期的雕刻工艺,可以说,这里的每件展品,都会有一个故事。
希望有一天,能在内陆看到它们的展出,而不用大费周章的跑到台北去欣赏,你说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翡翠白菜一件高67厘米、底宽21.6厘米的清代象牙雕刻“九层宝塔”。
这件六边形九层塔牙雕每层雕有弥勒佛一尊,檐下各有风铃。
清松花石砚明,永乐。
青花蟠龙天球瓶毛公鼎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
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清,掐丝珐琅图为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明代玉雕《白玉偷桃双猿》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番花插钧窑粉青窑变粉红碗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玉琮婴儿枕,宋定窑(A.D.960~1279)瓷枕在唐朝時,一般可見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銅官窯等釉色,而造型則有睡枕及脈枕等。
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樣化,特別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樣式與紋飾都以含有寓意者為取。
此件嬰兒枕應為日常生活用品。
造型活潑可愛,健康兒穿著衫褲及套上有花紋的寰勯L背心(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則素無花紋),趴在鍓|上,雙腳往後交*,一副悠哉狀,令人疼愛。
此枕以前、後模壓製而成,再以刀剔刻臉部五官及衣著線條,使其表情更生動明確。
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圓洞,這是為避免燒造時因密閉的器內,空氣熱漲而爆裂。
釉牙白略帶灰。
定窯在燒造時因以煤炭為燃料,窯內為氧化燄氣氛而使釉色泛黃略帶灰。
在器底有幾處流釉現象,此即文人們所形容的「淚痕」。
此件器底刻有乾隆癸已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春之御題詩款。
玉瓣金叶水仙(清代)康熙御制黄地牡丹纹珐琅碗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梅花纹碗酒壶铜狗明,成化斗彩花鸟杯皇宫御用珍玩(多宝阁),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肉形石五彩龙凤大盘,明万历高4.6cm,口径30.3cm,足径2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集中国文物之精华
台北故宫博物院:集中国文物之精华
佚名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
【总页数】1页(P85-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9.27
【相关文献】
1.《中国文物精华展》中的几件文物 [J], 吕成龍;;
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榕城二集》考略 [J], 陈作宏
3.集文化之大成的中国园林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 [J],
4.集玉之优美、博古之精华——浅述《集玉壶》的艺术特色 [J], 王奕奕
5.集四千余年之精华展稀世珍奇之钱品集四千余年之精华展稀世珍奇之钱品——文■阁“中国古代货币展览”巡礼 [J], 羊惠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
翡翠白菜
一件高67厘米、底宽21.6厘米的清代象牙雕刻“九层宝塔”。
这件六边形九层塔牙雕每层雕有弥勒佛一尊,檐下各有风铃。
清松花石砚
明,永乐。
青花蟠龙天球瓶
毛公鼎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
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
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
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清,掐丝珐琅
图为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明代玉雕《白玉偷桃双猿》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番花插
钧窑粉青窑变粉红碗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玉琮
婴儿枕,宋定窑(A.D.960~1279)瓷枕在唐朝時,一般可見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銅官窯等釉色,而造型則有睡枕及脈枕等。
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樣化,特別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樣式與紋飾都以含有寓意者為取。
此件嬰兒枕應為日常生活用品。
造型活潑可愛,健康兒穿著衫褲及套上有花紋的寰勯L背心(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則素無花紋),趴在鍓|上,雙腳往後交*,一副悠哉狀,令人疼愛。
此枕以前、後模壓製而成,再以刀剔刻臉部五官及衣著線條,使其表情更生動明確。
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圓洞,這是為避免燒造時因密閉的器內,空氣熱漲而爆裂。
釉牙白略帶灰。
定窯在燒造時因以煤炭為燃料,窯內為氧化燄氣氛而使釉色泛黃略帶灰。
在器底有幾處流釉現象,此即文人們所形容的「淚痕」。
此件器底刻有乾隆癸已三十八年(西
元1773年)春之御題詩款。
玉瓣金叶水仙(清代)
康熙御制黄地牡丹纹珐琅碗
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梅花纹碗
酒壶铜狗
明,成化斗彩花鸟杯
皇宫御用珍玩(多宝阁),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肉形石
五彩龙凤大盘,明万历
高4.6cm,口径30.3cm,足径20.3cm。
侈口大圆盘,窄唇,矮圈足。
胎薄,施釉洁白,器面图案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共同描绘成。
莲花式温碗宋汝窑(A.D.960~1279)
玉荷叶杯(闪玉)
宋─明,长15.2cm,宽5.9cm,高9cm。
玉鸟形佩商,高11.35cm,宽5cm,厚0.3cm。
赭色玉质,大部分沁为灰白色。
以镂空与浅浮雕技法,雕琢出一枭鸟的侧面造形。
鸟头上站立一龙,比例上龙头甚大,龙身较短。
龙与鸟的眼睛,都是商晚期〈约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纪〉典型的「臣」字眼,全器最下端,即鸟爪部分,形成一凸榫,证明此器曾插于某种易朽物质之上
宝石红僧帽壶
明宣德
通盖高19.2cm,口径长16.1cm,口径宽11.2cm,底径7.6cm。
壶口沿呈三阶渐高边,形似僧伽帽,故名。
书丽人行卷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城人。
北宋画家,擅绘人物鞍马及历史故事画,为王安石、苏轼、米芾所推崇。
本卷以杜甫乐府诗《丽人行》訂名,描绘了杨貴妃姊姊虢國夫人等初春出游的情景。
夫人体态丰盈,脸润衣鲜。
女侍、女倌怡然放羁,马匹高大俊健。
“绣罗衣裳照暮春”的手法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
果。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行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其内容是王羲之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
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寒食帖
宋苏轼卷纸本纵34.2公分,横18 公分。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
溪山行旅图
北宋范宽
绢本墨笔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应属于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
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
此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散氏盘散氏盘的造形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
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矢两国土地纠纷的事
大意是说:矢国侵略散国,后来议和。
和议之时,矢国派出官员十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于是双方聚
集一堂,协议订约,并由矢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
矢人将交于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下,成为矢散两国的正式券约。
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宗周钟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宗周钟的铭文自钟身正中起读,接着左下角,再转至背面右下角,全篇约123字,是商、周单件钟铭最长者铭中因为有一个人名「」,可与周厉王的名字「胡」音相通,故得定为周厉王之器;
厉王时有南方的濮国,大胆来犯周土,厉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巩固疆土,挥军攻敌,直追到濮国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来迎,表示臣服。
同时,南方及东方的26个邦国代表,也随同朝见。
厉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宝钟」,并祈求先
王们降赐子孙福寿,安保四方太平。
颂壶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颂壶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
形制庄重、纹饰瑰丽,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流行於西周晚期。
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蛟龙纹为饰,圈足与壶盖则饰垂鳞纹及窃曲纹。
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
颂壶口沿内环壁上及盖口外壁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的内容相同,记录着「颂」接受周王册命掌管成周洛阳仓库此一职务的过程。
而这件壶则是典礼完成後,「颂」为颂扬
天子的美意,及荣耀先父母龚叔、龚姒,表达未尽的孝思,并祈求家国康乐大福、周王万年长命而作。
6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23 公分,足径19.3X12.9
公分,重670 公克,
汝瓷中第一。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
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
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
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
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西清硯譜不分卷。
清朱絲欄寫繪本,總函數:六函
總冊數:二十四冊
附圖總數:六百七十四幅
高廣:22.4x15公分
收藏印記:「乾隆御覽之寶」朱橢。
附註:目錄前有〈欽定西清硯譜凡例〉/ 乾隆四十三年在戊戌嘉平月臣于敏中臣梁國治臣王杰臣董誥臣錢汝粘疾芪
嫩冀鹗克沙缄愋⒂痉 恭校訂。
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清乾隆,高4.8cm,口径14.1cm,足径7cm。
清宫旧藏。
碗玉质莹白。
器壁薄,横截面为圆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双耳,花瓣式圈足。
腹外壁饰花叶纹,独具特色的是枝叶由金片嵌饰而成,花朵则以108颗精琢的红宝石组成。
腹内壁有阴文楷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全文为: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
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
子雍曾有誉,鸿渐未容知。
论彼虽清矣,方斯不中之。
巨材实艰致,良匠命精追。
读史浮大白,戒甘我弗为。
并有“乾隆丙午新正月”、“御题”款识及“比德”印。
碗内底正中有隶书“乾隆御用”四字。
艺术作品的风格与制作者的审美取向相关,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错以黄金,镶嵌红色宝石,显得格外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