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
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
Speech act theory refers to a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of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im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do we do when using language.
9
(Richards et al. 429)
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statives and performatives?
The philosopher Austin distinguishes between constatives and performatives. 1) A constative is an utterance which asserts something
7
(Dai et al. 87-88; Theory ◆)
2. What is a speech act?
A speech act is an utterance as a functional unit in communication. In speech act theory, utterances have two kinds of meaning: 1) Propositional meaning (or locutionary meaning). This is the basic literal meaning of the utterance. 2) Illocutionary meaning (or illocutionary force). This is the effect the utterance has on the listener. For example,
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
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由语用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和约翰·西尔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主要研究语言的行为功能。
奥斯汀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仅仅是在表达事实和意见,还可以通过语言来执行其中一种行为。
他将这种通过语言来实现特定目的的行为称为言语行为。
在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作原则是由语用学家保罗·格雷斯(Paul Grice)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交际时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以达成有效的沟通。
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信息原则(Quantity),质量原则(Quality),关系原则(Relation)和方式原则(Manner)。
信息原则要求信息丰富,表达者应提供足够的信息,既不过多也不过少。
质量原则要求信息准确,表达者应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不提供误导性的信息。
关系原则要求信息相关,表达者应提供与交际背景相关的信息,并避免不相关的信息。
方式原则要求信息清晰,表达者应以明确、简洁的方式表达,避免使用模糊、复杂的语言。
合作原则的遵循有助于有效的交际和沟通。
当交流双方共同遵循合作原则时,信息的传递更加顺畅,理解更加容易。
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有时会违反合作原则,故意或无意地提供不准确、不充分、不相关或不清晰的信息,这导致交流的困难和误解的产生。
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对于语言学习和交际技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功能和用途,提高自己在交际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
同时,遵循合作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在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信息,增强双方的共识和互动。
总之,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为我们认识和掌握语言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言语行为和合作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加强互动和合作。
合作原则语言学
合作原则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而合作原则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里斯(Paul Grice)提出的,他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基本原则:信息原则、合适度原则、合作原则和明确度原则。
信息原则指的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对方能够理解其意图。
合适度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应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信息。
合作原则是指说话人应努力与对方合作,以实现共同的交际目的。
明确度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应尽可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避免歧义和误解。
合作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信息,从而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合作原则来进行语言交际。
比如,在问答环节中,提问者会根据合作原则来提问,以便获得对方清晰的回答。
而回答者则会根据合作原则来回答问题,以使回答更加准确和明确。
合作原则不仅在日常交际中起作用,在专业领域中也同样重要。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的合作与理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双方应遵循合作原则,主动提供信息,积极倾听对方,以达成共赢的目标。
在法庭辩论中,律师也需要运用合作原则来与对方进行交流,以提供证据和论点,以及反驳对方的观点。
合作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合作原则,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也需要遵循合作原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学习和成长。
除了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合作原则外,合作原则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合作模型,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
在智能对话系统中,合作原则可以帮助机器人与人类进行自然的交流和合作。
合作原则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会话原则
。
— 表述 句 指 有
“ “
遵 守 一 些 谈 话 的 合作原 则
美 国语 言 哲学家 格
赖斯 把 会话 的 合 作法 则 归 纳 为 以 下 四 条标准
”
,
目 的在 于 陈述 ! 施 为 句指
。
有 所为
,
。
质量 准则
要 求 说 者说 的话必 须 是 真 实
,
。
” ,
目的 在 于 实施行 为
吗5
”
甲
乙
1
1
“
主任
,
您 看我 的 请调 报 告 能 批 准
, ,
,
于 是 英 国 著 名学 者利 奇 等 人提 出 了下 述 礼
。
貌原 则来 补 充 会话 原 则
得 体准 则
亏
,
“
咱俩 可是 老交 情了 我 很 同 情 走
。
在 会 话 中尽 量 让 别 人 少 吃
我 请 你 喝 两 杯去
”
多得 益 多吃 亏
,
却对 妈 妈 说
不 是我 吃 的
,
。
”
如 命令
∀ ∗ ∋ ∃
、
建 议 警告 要
#
+ 数量 准 则
的足 够 的 信息 量
要 说 者 说 出 能 提 供 会话 所 需 不要 减 少
。
…
后 来 他 进 一 步 划 分 出 三 种 言语行 为
∀ !
,
,
,
也 不 要 过量
1
,
否
说 话行 为
的 言 内行 为
∀ 为% !
明 天 派 车 去 接 三 个 医 学 院 的学 生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奥斯丁(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理论框架和发展,同时也阐述了赛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t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并举例说明了作者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解。
1、言语行为理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langue)和“言语”( parole )。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
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J. L Austino Austin。
其关于言语理论的观点是1955年在哈佛大学讲座时提出来的。
此后他在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
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美国哲学家Searle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
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在《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Austin开始明确地把话语分成述谓句或指陈性的语句以及施为句或有施事能力的语句。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言语交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里简单谈一下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一、学会与人相处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首先是由美国语用学家格莱斯提出的。
他提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必须合作,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从而保证交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有了这条准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就不至于不连贯,因而双方就可以互相配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如果有一方违背了合作原则,一种情况下,另一方没有意识到说话者违背合作原则,就会形成虚假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听话者明白说话者是为了出于礼貌为有意为之,就会用心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不会造成误解。
具体来说,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基本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1、数量准则数量准则包含两方面要求:(1)使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谈目的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少或者说不能苟简。
(2)使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的目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多或者说不能繁冗。
例如前天我陪同学打网球,之前有这样对话:我:你的网球线穿好没?他:好了,早就穿好了,今天早上拿到的。
穿的是子母线,拍球手感很好,不震手,看线的样子好像很耐打。
以后你要打断线建议你也穿这种~~~~~ 这位同学的回答显然有点画蛇添足,违反数量原则。
2、质量原则质量原则针对交谈双方说话的真实程度。
要求不说假话。
这里强调一下,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能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一定强求他说的必须是真理。
质量准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我们可以谈一下新闻媒体中的言语诚信度问题。
比如说,曾经在校内网上看到这样的转帖,作者将几张报纸标题截图后拼接在一起,从上而下依次是:“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新闻媒体没有经过考察而草率做出论断,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质量准则。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的第一个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的,但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援救”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有两条要求: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质量准则同样有两个要求: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则要求所说的话要有联系性。
最后一个方式准则则是尽可能追求说话的清楚明了。
这方面有四个要求: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单明了d)井井有条格莱斯发现每当违反一项准则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他对准则的违反情况做了区分,概括出以下四种。
1) 说话人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一条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是欺骗对方或将对方引入歧途。
2) 说话人公开声明不予合作。
如“无可奉告”、“我不想谈”便是典型的表示,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必然导致交际的中断,因此,不会产生会话含义。
3) 说话人面临着准则之间的冲突,处于两难的境地。
他可能满足信息数量的准则,而违反质量准则。
这种情况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4) 说话人可以蔑视某一准则,公然不去执行。
而尽管某些准则表面上被违反,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仍然起着作用。
这是一种真正通过违反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也是我们讨论的中心。
格莱斯也注意到人们在实际会话中常常不遵守这些原则,有时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这就使得听话者要通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Brown,Levinson和Leech 等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原因。
语言学教程[第八章语言的使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八章语言的使用复习笔记I.语用学1.定义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实际运用的学科,集中研究说话人意义、话语意义或语境意义。
2.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区别虽然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但是它们有着很大的差别:语用学主要研究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所想要表达的意义,而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的字面意义,通常不考虑语境。
II.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牛津大学哲学家约翰·奥斯丁在他《如何以言行事》一文中提出的。
它从哲学意义上对语言交际的本质进行解释,其目的在于回答“用语言干什么”这个问题。
1.施为句和叙事句奥斯汀提出自己理论的第一步是把句子分成两类:施为句和叙事句。
它们不能应用于传统的真值判断方法。
因此,他对施为句和叙事句作了区分。
(1)定义施为句是用来做事的,既不陈述事实,也不描述情况,且不能验证其真假;叙事句要么用于陈述,要么用于验证,可以验证其真假。
(2)合适条件虽然施为句没有真假,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是合适的。
我们把奥斯汀的合适条件简化如下:①必须有一个相应的规约程序,并且相关的参与者与环境是合适的。
②该程序必须正确全面地得到执行。
③有关人必须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且必须有相关的后续行为。
但是奥斯汀很快就认识到,这些条件只适用于部分情况。
2.行事行为理论后来,奥斯汀放弃了他最初对叙事句和施为句所做的区分。
他建立了另一种模式来解释如何通过语言实施行为。
根据这种新的模式,说话人说话时可以完成三种行为: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
发话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分句的行为,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手段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行事行为是表达说话人意图的行为,是在说话过程中所完成的行为。
取效行为是通过说话完成或通过说话所产生的行为,是由话语所带来的结果和变化。
在上述三种言语行为中,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行事行为,因为这种言语行为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
在研究语言交际时,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说话人如何表达他的意图和听话人如何识别说话人的意图。
言语交际中认知的角色——用言语行为理论及合作原则分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关键 词 : 行 为 理 论 ; 作 原 则 ; 语 交 际 ; 知 ; 知 语 境 言语 合 言 认 认 引言
按照英国哲学家 工 u i提出的用来阐释人 A sn t 类话语的言语行为理论 , —句话 同时具有三种功 能——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为了解释 言外行为,f e G c 进而提出了合作原则, i 如果有意 违背合作原则的话, 那么就会产生言外行为。 认知 既能够使言语交际的参与者遵循合作原则,反之 亦然, 这正是缘于言语交际是一种以交际双方为 主体的认知活动。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 其三堂 课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栩栩如生地展示了言语交 际中认知与言语行为及合作原则的关系。 1 言语行为理论及合作原则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 国哲学 家 J ut . si 出 A n提 的。 他指出 人们说出的一句话同时具有三种功能。 第一种为言内行为, 也就是说 , 说出词 、 和分 短语 句的行为, 它是通过句法、 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 意义的行为。 第二种为言外行为 , 表达说话者意 即 图的行为 , 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 的行为 , : 如 整 信息、 下达命令、 威胁、 问候、 解雇雇佣或宣布 事情。 第三种为言后行为 , 它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 的 行为 , 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 它是话语所产 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
合作原则的角度来分析其 中的三次教学场景一
第 一、 二和 四堂 课 。
格赖斯于 1 7 9 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 , 6 他指出: 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 , 谈话双方必须 共同遵守—些基本原则, 特别是所谓的合作原则。 他认为, 话语交际中人们总是相互合作的 , 双方话 语都能互相理解, 同配合。 共 不管交际双方的文化 背景如何 , 他们都会根据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 向, 自己讲出的话语在—定条件下是交际所需 使 的。 合作原则 包括四 个范畴 , 每个范畴又包括一些 准则和一些次准则。( ) 1 量准则, 即所说的话应包 括而不超出目的所需信息。() 2质准则 , 即努力使 说出的话语真实 , 不说缺乏证据或 自知虚假的话。 () 3关系准则 , 即话语之间要有关联性。( ) 4方式准 则, 即话语要清楚明白, 避免晦涩、 歧义、 嗦。 口 罗 如果人们故意不去遵守合作原则, 就会出现 问接言语, 而随之产生言外形为。 这种情况在 日 常 会话中屡见不鲜。 2言语 交际、 认知及认知语境 交际是一种行为 , 即人们分享信息 、 、 情感 态 度、 观点等等。 然而交际又往往是通过语言来实现 的, 这就是所谓的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涉及人类行 为, 它的实质是认知。 认知(ont n是一个 心理学术语 , cgio ) i 是人对 客观世界的 感知与经验的结果, 是人与外部世界 相互作用的产物 , 涉及人对信息的选择、 接收 、 处 理、理解和储存的能力和过程。 认知即去获取信 息, 习得世界知识 。 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认知活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关于人们在自然语言中的实际使用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是研究交流的理论和实践。
语用学的研究认为,人际中的合作是语言交流的本质,合作原则是交流过程中不可分割的。
从语用学角度讲,语言运用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共同理解合作原则所决定的,而这种共同理解是基于彼此的礼貌,也是语用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语用学认为,语言使用者应该尊重彼此,并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当说话人和听说者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时,它们的行为应保持和谐。
因此,合作原则可以理解为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中的最基本要素,由听说者和说话者共同确定的一种交流行为准则。
它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愿望和需求,也是语言沟通的基础。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如何理解对方发言的一个基本原则。
语用学家认为,合作原则及其礼貌原则是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它们是为了保证交流双方之间的共同理解而设定的。
首先,合作原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说者遵守一定的话语习惯和礼仪,以保证说话者的发言得到良好的理解。
这种话语习惯和礼仪的遵守,包括言语的礼貌、正确的说话方式、适当的说话语气等。
其次,合作原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说者尊重对方的意见,允许对方接受或者拒绝他们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它要求双方尊重和保护彼此的利益,在交流中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彼此的共赢。
礼貌原则的研究也是语用学的重要部分,它旨在解释社会伦理的基本准则,以及参与者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即尊重别人的话语和行为。
换句话说,礼貌原则就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关爱他人、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因此,遵守礼貌原则,对任何社会活动都是必要的,它是谨记和表达当前社会基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它们不仅是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基本要求,而且是认识、尊重他人和社会伦理及公共道德的基础。
语用的合作原则
语用的合作原则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这就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 P. 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G. N. Leech)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
格赖斯(H.P.Grice)认为,言语交际总是要相互合作的,通过合作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合作原则内部有四条准则:1、适量准则适量准则指信息量要适度,以实际需要为标准:⑴言语交际时说出的话应当包含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⑵话语信息量不超过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量少于交际目的所需要的数量,会造成话语的含糊、晦涩,形成理解困难。
例如下面的例子里回答者就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例1问:昨天一天你去哪儿了?答:上午去学校上课。
只回答了“上午”做什么了,没有回答其他时间都做什么了。
所以,信息不完全。
例2信息量超出交际目的需要的数量,会造成话语的重复、罗嗦,使人厌烦。
例如马季的相声《打电话》中的“罗嗦”先生。
例3:(假如你最近遇到了一件烦恼事儿,正巧在路上碰到一位朋友,他正有急事出去。
)他跟你打招呼:——“很久没见面了,你好吧!”如果回答:——“还好。
”这样模糊地回答,符合当时情境下对方的话语意图,属于正常的交际行为;如果回答:——“好什么呀,最近倒霉透了。
”这种情况下,他就要停下来表示关心地询问你。
这实际上违背了对方“打招呼”的交际目的。
因此,信息量的适量与否,要根据语言应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这不仅取决于发话人提供的信息,而且也取决于受话人的信息期待和需要。
另外,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可能有意识地增加多余信息。
例如:火车上乘务员反复报站名,就是为了给乘客提供需要的主要信息。
2、质量准则质量准则指发话人保证发出信息的真实性:⑴发出的信息不虚假。
⑵信息有足够的证据。
诚实是一种美德,言语交际也不例外。
在交际时,不能把虚假的话当作真实的话说,否则就是欺骗。
例1:从前有十个人,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聚餐。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摘要合作原则能够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地进行,礼貌原则能够很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意的违背合作原则。
本文简单介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合作原则内部的联系、礼貌原则内部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在言语交际中的关系。
关键词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交际Abstract Cooperation principle can make people's verbal communication smoothly, while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can explain wh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speaking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Highlighted links within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 politeness and the internal links between the two princip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communications.Key Words Pragmatic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Verbal communication前言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
语用学-合作原则
2 深化理论探究
进一步探究合作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完善和发 展这一理论框架。
3 跨学科整合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成 果和方法,推动合作原则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4 实证研究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合作原则在实际语言使用 中的表现和作用,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感谢您的观看
01
促进有效沟通
合作原则有助于人们在交流中更 准确地理解彼此的意图,从而提 高沟通的有效性。
02
03
推动语言学研究
合作原则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 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 视角和方法,推动了语言学的发 展。
04
展望:未来合作原则的研究方向
1 拓展应用领域
合作原则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教育、 翻译、跨文化交际等。
增强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有 助于更好地遵循合作原则。
沟通技巧提升
学习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 馈等,以提高语言交流的质量。
05
合作原则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日常交流中的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量的准 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 准则。
在日常交流中,遵循合作原则有 助于建立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
03
语境理解
合作原则有助于理解语境中的 言外之意。通过对话语中隐含 的意义和暗示进行推理,我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意 图和情感。
04
沟通障碍处理
当出现沟通障碍时,合作原则 提醒我们寻找解决方案。我们 可以尝试澄清信息、请求对方 解释或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 克服沟通障碍并恢复有效的交 流。
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明确议题
简析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简析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言是人类社会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对于语言功能,德国诗人海涅在《法国的现状》中曾有精辟的论述;“语言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
”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及与之相关的“会话含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又由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等人补充提出了“礼貌原则”我国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协调原则”(包括得体准则、合意准则、接近准则),这些原则构成并完善了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一)合作原则格赖斯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能够相互理解,彼此总是要相互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合作原则包含如下四条准则。
1.真实准则又称“质量准则”在人们的交往中,讲真话是基本的行为准则,人们一般都会努力去实践这条准则,说话人会努力使听话人相信所听到的话是真实的;在听话人看来,说话人所说的也应该是真话。
因此,某种托词也可能被认为是说的真话。
2.适量准则又称“数量准则”,适量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应当含有与当前交谈目的相关的信息内容,并且所说的话不多不少,既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又不使人感到重复哕唆。
例如:唐僧:你干什么?悟空:放手!唐僧: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悟空:我Kao!(一拳打倒唐僧)3.相关准则又称“关联准则”,相关准则要求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
比如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不能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否则就是违反了相关准则。
例如:那大嫂看着手中的车票,眼里含着热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这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的第一个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的,但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援救”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有两条要求: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质量准则同样有两个要求: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则要求所说的话要有联系性。
最后一个方式准则则是尽可能追求说话的清楚明了。
这方面有四个要求: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单明了d)井井有条格莱斯发现每当违反一项准则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他对准则的违反情况做了区分,概括出以下四种。
1)说话人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一条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是欺骗对方或将对方引入歧途。
2)说话人公开声明不予合作。
如“无可奉告”、“我不想谈”便是典型的表示,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必然导致交际的中断,因此,不会产生会话含义。
3)说话人面临着准则之间的冲突,处于两难的境地。
他可能满足信息数量的准则,而违反质量准则。
这种情况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4)说话人可以蔑视某一准则,公然不去执行。
而尽管某些准则表面上被违反,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仍然起着作用。
这是一种真正通过违反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也是我们讨论的中心。
格莱斯也注意到人们在实际会话中常常不遵守这些原则,有时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这就使得听话者要通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Brown,Levinson和Leech等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原因。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这就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
下面我就结合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
(一)合作原则美国哲学家格赖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交际过程所说的话语符合交流的目的和方向,从而使交流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
这就是“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内部有四条准则,即1.适量准则、2.质量准则、3.关联准则、4.方式准则。
1、适量准则适量准则指信息量要适度,以实际需要为标准:⑴言语交际时说出的话应当包含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⑵话语信息量不超过所需要的信息。
例:问:昨天一天你去哪儿了?答:上午去学校上课。
只回答了“上午”做什么了,没有回答其他时间都做什么了。
所以,信息不完全。
2、质量准则质量准则指发话人保证发出信息的真实性:⑴发出的信息不虚假。
⑵信息有足够的证据。
例1:从前有十个人,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聚餐。
其中一个人想:我带一壶水去,和他们的酒放在一起,谁也不会知道是谁带的。
殊不知,别人也和他想的一样,都带了水来当白酒。
结果到喝酒时,每个人倒了一杯,发现一点儿酒味也没有。
都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也不好说酒淡,反而啧啧称赞:“好酒!”“好香啊!”这个笑话中,每个人喝的都是水,却称赞“好酒!”,因此每个人发出的信息都是虚假的。
3、关联准则关联准则指发出的信息与话题和对方的谈话内容有关联性或相关性。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用学作为言语学科的一部分,是探讨言语的使用的范畴,阐述言语使用的实质、规律以及影响其使用的变量。
它重视言语使用的形式,从语言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功能和变异出发,揭示言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社交交流,以保持行为的良好性和社会性。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重视的原则之一,它指在语言交流中,双方按照有利于交流的正确模式展开交流,以制定一个有效的语言交流策略,使双方的目的实现。
它的根源在于语用学的提出的有关言语的功能的理论,这提供了一种框架来理解说话者的行为。
它更像是一种行动指南,旨在帮助发言者理解和实践有利于交流的合作策略。
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括双方在交流中对对方言谈行为的尊重,即在影响对方行为的一个过程中,双方都保持礼貌;共同把握交流内容,即双方都要遵循一定的语言礼仪,以确保正确的传达信息;记录谈话内容,即双方需要及时记录谈话的内容,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疑问;具体地把握语法规则,即双方要密切关注语法、词汇和句法上的不一致性,以便提高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调节言语情绪,即双方要尊重彼此言语表达的情绪,并在必要时调节彼此的言语情绪;分析谈话语境,即双方应分析谈话的情境和语境,以此推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同样,礼貌原则对于社会性语言交流也很重要。
它规定了一系列遵守的行为准则,保证了双方之间的交流行为的良好性和正确性。
此外,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的一种文化表征,体现了双方交流中的文化情感和文化态度。
根据礼貌原则,双方交流应尊重彼此,尊重他人,遵守基本礼节,遵守交谈礼节,同理心,尊重文化差异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于促进和谐、文明言语交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发言者理解交流步骤,而且可以打造一个自然、融洽的交流环境,从而实现交流的成功。
此外,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也对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当双方进行交流时,可以使用合作策略和礼质来加速交流的成功,从而实现双方的期望。
言语交际学:合作原则
隐喻: 1.you are the creams in my coffee. (你是我咖啡中的奶油—你是我的骄傲) 2.他是一首诗,一首舒伯特和林黛玉 合写得诗.(“他”指孙道临) 夸张: 他跑得像鹿一样快./白发三千丈/燕山 雪花大如席.
缓叙:(一个人喝得烂醉,把家具都砸 了,实际上是发酒疯了)说:他有些醉意. • 3.违反相关准则的语言现象: • 甲:X夫人是老丑八怪.(X is an old bag) • 乙:今秋天气清爽宜人,对吗?
违反合作原则的语言现象
• 1.违反数量准则现象:
• 甲:肉丝我会炒,鱼香肉丝怎么炒? • 乙:先放油,烧热后倒入肉丝炒,然后 • 再访佐料。 • 甲:先放油在炒我知道,我是问佐料怎 • 么配。
妈妈:作业都作完了吗? 儿子:数学作业做完了。 • 甲:你去过王教授家吗? • 乙:去过,去过好多次,他家的猫都和 • 我很好。 • 亲爱的先生: • X君精通英语,经常出席导师主持的讨论 会。 XX签名 • (推荐信,某哲学教授为一名学生写的推 荐信。)
合作原则
1.数量准则 A.是你的话语如所要求的那样信 息充分
B.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甲:你去哪儿? 乙:去教室.(只回答哪儿) 甲: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乙:7月4日.(只回答什么时候)
2.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语力求真实
• • • •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甲:姑娘你多大了? 乙:27了。
• 病人:医生,我得了什么病? • 医生:癌症。
3.相关准则(关联准则):所说的话是 相关的 • • • • 甲:你看到小王没有? 乙:我看见她去图书馆了。 甲:什么时候看见的? 乙:八点钟左右。
• 相关联。问处所,答出所;问时间,答时 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Objectives (教学目的): 1)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speech acts and
speech act theory. 2) To facilitate you to underst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3) To help you use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analyze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
2
Study focus and key issue (重点与难点) 1. Study focus
1) The speech act theory 2)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2. Key issue How to understand the implied meaning of a speech or text with the help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Session 12 Speech Act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Readings: Dai, Weidong, et al. A New Concise Cour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6.2 Speech act theory 87-91. 6.3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92-94. Hu, Zhuanglin, et al. 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3rd e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8.2 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252-262. 8.3 Post-Grician developments 262-279.
1a. What is speech act theory?
Speech act theory is 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all acts
of communication.
Speech acts concern locutions and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behind locutions. Our aim in communication is to
realise the force of a locution - whether the addressee is to
take the utterance as an assertion, a question or a command.
The basic empha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is on what an utterer (U) means by his utterance (x) rather than what x means in a language (L).
4
(Dai et al. 87-88; Henderson and Brown ◆)
பைடு நூலகம்
my dummy!") The baby screams again (another locution).
The mother takes away the dummy and gives the baby her
bottle (assumption: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was not "I want
Example:
A baby screams (this is a locution). Her mother passes
the baby a dummy (the mother's assumption being that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behind the baby's locution was "I want
3
1. What is speech act theory? Speech act theory is a theory of language based on J. L.
Austin’s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Its basic view is that language is as much a mode of action as it is a means of conveying information.
my dummy!" It was "I want my bottle!") The baby is
content.
5
(Dai et al. 87; Baker and Mcenery ◆)
1b. What is speech act theory?
6.2.1 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s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Austin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a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of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t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do we do when using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