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附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940a90b4c2e3f56276353.png)
CHENG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其抗拉设计值fy各取曲线上何处的应力值作为依据?答:软钢即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有明显的屈服点,应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硬钢即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的屈服点,应取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答: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冷轧扭加工等。
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4、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具备:(1)有适当的强度;(2)与混凝土黏结良好;(3)可焊性好;(4)有足够的塑性。
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答: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4种:热轧钢筋、钢铰丝、消除预应力钢丝、热处理钢筋。
我国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三个等级,即I、II、III 三个等级,符号分别为 ( R ) 。
6、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答: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立方体受压试件,而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长度一般远大于截面尺寸,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状态。
所以除立方体抗压强度外,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7、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是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劈裂试验和弯折试验来测定的。
由于轴心拉伸试验和弯折试验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来测定。
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有什么关系?答:混凝土棱柱体受压时,过应力—应变曲线原点O作一切线,其斜率称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以E C表示。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241f481ec3a87c24028c454.png)
第二节 结构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钢筋砼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设计时主要考虑的两个变量:
荷载效应( S ) :荷载在结构构件上引起的内力和变形。
如弯矩M、轴力N、剪力V、扭矩T、挠度 f、裂缝宽度 w 等。
结构抗力( R ):结构构件的抵抗荷载效应的能力。如受
弯承载力Mu、受剪承载力Vu、容许挠度[f]、容许裂缝宽度[w]。
第一节 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定义 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 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 态。一旦超过这种状态,结构就进入失效状态。 二.结构极限状态的分类 根据功能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极限状态分为两大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超过这一极限状态时结构将发生 破坏、倒塌或失稳等现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超过这一极限状态时结构将出现 过大的变形,开裂或过宽的裂缝,钢筋严重锈蚀,混凝土 腐蚀、风化、剥落等现象。
二、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超过该极限状态,结构就不满足预定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和外观;
(不安全感、不能正常使用等)
产生过宽的裂缝,对耐久性有影响或者产生人们心理上不能接
受的感觉;
(钢筋锈蚀、不安全感、漏水等)
产生过大的振动影响使用。
二、 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关于安全性功能要求的,所以满 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是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因 为这关系到结构能否安全的问题,一旦失效,后果严重, 所以应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水平。
规范规定,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计算,必要 时尚应进行结构的抗倾、抗滑、抗浮验算;对需要抗震设 防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7ae2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6.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及力学性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设计要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简单问题,具备一定的结构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共同完成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和材料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介绍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3. 混凝土结构类型及设计方法:包括梁、板、柱、墙、基础等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梁设计;第四章 混凝土板设计;第五章 混凝土柱设计;第六章 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第七章 基础设计4.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639c6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7.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就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1. 结构安全性第一原则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规定使用条件下,能够承受预定荷载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荷载作用和内力分布进行充分分析,保证结构能够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2. 结构稳定性原则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外部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或破坏的能力。
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构件连接的可靠性以及荷载的合理传递等因素。
只有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才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3. 结构耐久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即结构在规定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安全的能力。
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以及对结构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维护。
只有确保了结构的耐久性,才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4. 结构经济性原则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经济性。
结构的经济性是指以最少的材料和成本,满足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的要求。
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尺寸和截面,使结构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结构的材料消耗和建造成本。
5. 结构美观性原则最后一个原则是结构的美观性。
美观的结构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和观感,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也需要考虑结构的外观设计和装饰,使结构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原则,才能设计出安全、稳定、耐久、经济、美观的混凝土结构,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案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案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b44b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5.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大纲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1.2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1.3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4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混凝土的基本性质2.1 混凝土的组成及材料性质2.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3 混凝土的耐久性2.4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第三章: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3.1 概述3.2 单向板受力分析3.3 双向板受力分析3.4 梁、柱和节点受力分析3.5 框架结构受力分析第四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4.1 概述4.2 抗拉、抗压承载力计算4.3 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4.4 疲劳承载力计算4.5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第五章: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与裂缝控制5.1 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控制5.2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5.3 钢筋的锚固、焊接与连接5.4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处理第六章: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6.1 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概念6.2 压弯构件的稳定性分析6.3 受拉构件的稳定性分析6.4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分析6.5 稳定性校核与提高稳定性的措施第七章: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7.1 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7.2 地震作用及地震反应7.3 抗震设计原则与要求7.4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7.5 抗震设计实例分析第八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8.1 耐久性的基本概念8.2 混凝土的侵蚀与碳化8.3 钢筋的腐蚀与防护8.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8.5 耐久性设计实例分析第九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实例9.1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9.2 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9.3 港口与水利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9.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9.5 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第十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软件应用10.1 结构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10.2 常见结构设计软件介绍1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操作实例10.4 结构设计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势10.5 结构设计软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解析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重点: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06024a7dd3383c4bb4cd209.png)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第一节 概术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和是正确合理地处理结构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这一对矛盾。
总的来说,钢筯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按其发展先后,有下列几种:容许应力计算方法,破损阶段计算方法,极限状态计算方法。
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极限强度(混凝土)或者流限(钢筯)除以安全系数K 而得到的。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可沿用弹性匀质材料的《材料力学》概念计算,计算比较方便。
缺点是安全系数的确定比较主观。
这种方法的计算准则是:结构的最大内力不应大于结构的承载能力,其设计表达式为 K M M P /其中P M 是截面所能承受的破损内力。
K 是安全系数。
定值观点下的安全系数是人们对许多未知的无法了解和控制的因素的估计,以及对安全度的期望而经验地加以确定的。
它并不能从定量上度量结构的可靠程度,其要本原因在于它不能作为度理设计变量变异性的尺度。
第二节 几个基本概念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按时间变异的特点,可以分为 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抗力的广义概念是指结构构件承受作的效应的各种能力。
对结构构件的变菜效应,相应地有结构的刚度,刚度也是一种广义的抗力。
第三节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安全,适用,耐久 总 为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的极限状态及分类:(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用。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可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 整个结构或构件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因其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椟 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性。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1影响正常使用和外观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受到损坏3造成不舒或对设备发生影响过大的振动。
其实可以理解为结构或结构构件使用功能的破坏或受损害 ,或结构质量的恶化。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73a7d4f01dc281e43af035.png)
固定荷载 移动荷载
在结构上具有固定分布。如自重、固定设备重等。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分布。如人群荷载等。
按结构 的反应
静态荷载 动态荷载
不使结构产生加速度,或产生的加速度可忽略。如自重、一般 的楼面活载等。
使结构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如设备振动、吊车荷载等。
作用效应及作用效应系数
作用效应S: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反应。
Z=R-S≥0
可靠 P(Z=R-S≥0) 可靠度
反映结构可 靠的程度,反 映结构完成预 定功能的能力 的一个指标
可靠度ps:结构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P(Z=R-S≥0)+ P(Z=R-S<0)=1
可靠度ps
失效概率pf
结构的失效概率pf越小,结构可靠度越大,结构越可靠。
容许失效概率
§10.1 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安全等级
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 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确定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破坏后果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建筑物类型 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二、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
pf [pf ] pf ?
结构可靠
f(Z)
pf 0
ps=1-pf
0
p f
f (z)dz ?
Z=R-S
二、结构的可靠指标
f(Z)
设S、R都服从正态分布,则Z也服从正态分布。
Z R S
Z
2 R
S
2
Z R S 曲线右移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问答题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问答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22b915284ac850ac02429c.png)
些基本原则?
答案
目录
14.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什么要对可变荷
载进行折减?
答案
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常采用哪些荷载组合?
各种组合下荷载效应的设计值如何计算?
答案
16.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存在哪些特殊问题?
17.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是如何演变的?
答案
18.如何理解构件设计的构造要求?构造与计算有何答案
答案
目录
10.结构设计时为什么要考虑活荷载的不利
组合?
答案
11.现行《规范》要求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答案 一般需做哪些计算或验算?
12.结构的内力重分布与应力重分布有何不
同?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结构内力有
何优点?哪些结构可以采用考虑内力重分布
的分析方法计算内力而哪些结构则不宜? 答案
13.混凝土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应遵循哪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 问答题
目录
问答题
1.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及荷载?如何分类?
答案
2.什么是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的设计使用
年限就是结构的寿命吗?
答案
3.什么是结构失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要考
虑避免的结构失效现象有哪些?
答案
4. 什么是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度?结构的可靠性
与可靠度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
5. 什么是结构的可靠指标?如何理解可靠指标与
失效概率的关系?
答案
目录
6.什么是目标可靠指标?目标可靠指标的确
定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
7.如何理解正态分布的保证率?
答案
8.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极限状态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05a2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b.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来支撑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素。
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粉煤灰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取决于其材料组成、配合比和养护条件。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拌和比例、强度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荷载和变形的要求来确定结构的形式。
其次,应根据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结构的变形、温度和抗震性能等因素。
三、关键设计要素1. 强度设计: 强度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根据结构的荷载要求和安全系数,设计师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参数。
强度设计旨在确保结构在设计寿命内能够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
2. 变形设计: 变形设计是指考虑结构受力引起的变形和裂缝问题。
混凝土在受加载时会发生变形,设计师需要通过控制结构的刚度和变形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外观。
此外,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引起的变形。
3. 温度设计: 温度变化也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结构的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来考虑温度应力和变形。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伸缩缝、设置隔热层和保温措施等。
4. 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地震是建筑物受到的主要外力之一,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加强节点和采用抗震构造措施等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建筑物的功能和荷载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材料;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和参数确定;绘制结构草图和详图;进行材料和施工方案选择;最后进行施工监管和质量控制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d471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1.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使得混凝土 结构的性能更加优异,满足了更加复杂和 多样化的工程需求。
02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结构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Hale Waihona Puke 结构完整性确保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工况下 的整体性,避免出现裂缝、断
裂等损伤。
承载能力
根据预期的载荷和应力要求, 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耐久性
考虑环境因素和预期使用寿命 ,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使用期间
工现场进行搅拌、浇注和养护的混凝土构件。
按受力特点分类
混凝土结构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框架结构的受力特 点是主要承受横向和纵向的荷载,通过梁和柱的连接实现;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主 要承受横向荷载,通过剪力墙的连接实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结合了框架
和剪力墙的特点,形成了一种混合结构形式。
05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裂缝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结词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 常见的问题,会导致结构承载能
力下降和耐久性降低。
原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包括施工过 程控制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材 料质量不合格等。
解决措施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如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优化结构设 计、选用优质材料等。
混凝土结构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
20世纪初
随着水泥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开 始被应用于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和应用,使得混凝土结 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0世纪50年代
21世纪初
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混凝 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为现代大型 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奠定了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c46f9e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2.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广泛应用得益于其优良的性能和施工便捷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上的,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等方面。
二、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碎石和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人造材料。
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含水量、材料的性质、配合比等。
1.含水量混凝土的含水量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水分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抗裂性能变差,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泥的用量和水的加入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材料的性质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的性质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水泥的类型、强度等参数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砂和碎石的粒径和形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3.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耐久性等。
因此,在混凝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等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具体来说,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强度原则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是保证其正常使用的前提。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耐久性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保证其长期使用的关键。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使用环境、材料的耐久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赵建平第4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赵建平第4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d2fa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0.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赵建平第4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计算和构造设计。
一、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人造材料。
混凝土的特性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承受外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抗压性能。
混凝土的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水灰比、养护条件、混凝土的龄期等。
2. 刚度混凝土的刚度是指混凝土在承受外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抗弯性能。
混凝土的刚度受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截面形状、受力方式等因素影响。
3. 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其设计要求的性能和功能。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混凝土的质量、养护条件、环境因素、设计和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结构的安全、经济和美观。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具体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安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结构的安全。
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不发生破坏或失效。
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建筑规范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 结构经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结构的材料和成本。
为了实现结构的经济性,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当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
3. 结构美观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美观性是指结构在满足安全和经济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外观形态和比例协调。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结构的外观效果,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使结构美观、优雅。
三、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计算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计算是指在确定结构的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构各部分的受力状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2145044cf84b9d528ea7a19.png)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3)耐久性 建筑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能,不致因混凝土的劣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影响 结构正常使用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可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
即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设计、正常 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 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可用概率来度量,即结构完成预 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
19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三节 极限状态设计法
一、结构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可靠状态与其不能完成预
定功能的失效状态的界限,称为极限状态。或者说,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
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 能的极限状态。
20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用于结构使用时的正常情况。 2. 短暂设计状况 指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 年限相比持续期很短的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 现的临时情况,包括结构施工和维修时的情况等。
23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3. 偶然设计状况
指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很短的设计 状况。偶然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结构遭 受火灾、爆炸、撞击时的情况等。 4. 地震设计状况 指结构遭受地震时的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 遭受地震时的情况,在抗震设防地区必须考虑地震设计状况。
12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二、结构的可靠概率和失效概率 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工作状态用结构的功能函数 Z 来描述,即 Z = R -S 当Z>0时,即结构抗力R大于作用效应S时,则结构 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可靠状态; 当Z<0时,即结构抗力R小于作用效应S时,结构不 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失效状态; 当 Z=0 时,即结构抗力 R 等于作用效应 S 时,则结构 处于极限状态。 因此,结构可靠工作的基本条件为: Z ≥0 或R≥S 13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24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8a342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0.png)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24该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包括荷载的计算、荷载组合、抗震设防要求、
结构可靠性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抗震设防要求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和使用性质确定地震分组和基本振动周期,
并根据地震烈度和结构类别确定地震设计分别系数。
2.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要求: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混凝土和
钢筋的性能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3.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等效受力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
等效受力
设计法适用于一般建筑和一般构件,要求荷载的计算和抗力的计算时按照
抗弯承载力、剪力承载力和轴力承载力进行。
极限状态设计法适用于重要
建筑和重要构件,要求在极限状态下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4.结构构件设计规定:包括柱、梁、板、墙、楼梯、桁架等各类结构
构件的设计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截面尺寸、配筋、构造类型、受力性能和
构造安装等方面。
5.易损性构件设计:要求在设计中考虑易损性构件(如脆弱构件、敏
感构件等)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等要求,以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6.结构施工和验收规范: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模板施工、预
应力等方面的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可靠。
7.工程抗震设防级别与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等级确定抗
震设防水平,以及根据地震烈度区划确定抗震设防烈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8dc4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6.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引言二、材料与试验(一)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配制,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水和掺水剂等材料的使用和配比。
(二)混凝土试验:混凝土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抗渗试验、收缩试验等,以确定混凝土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三、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强度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强度等级进行设计。
(二)稳定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结构形式和使用条件进行设计。
(三)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考虑到环境因素、使用条件和保护措施等进行设计。
四、结构设计计算(一)荷载计算: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荷载进行计算,包括恒载、活载和地震荷载等。
(二)构件设计:混凝土构件应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设计,包括梁、柱、板、墙等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截面形式等。
(三)节点设计:混凝土节点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包括连接件的选择和构造的设计。
五、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一)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抹灰工艺等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二)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工序的验收等。
六、验收与验收标准(一)验收程序:混凝土结构完成后进行验收,包括结构构件的检查和试验。
(二)验收标准: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标准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结构的外观和尺寸、强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七、施工质量事故和处理措施(一)施工质量事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事故应及时处理和记录,包括混凝土脱落、裂缝和变形等。
(二)处理措施:施工质量事故出现后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修复、加固和更换等。
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设计参数的选取: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强度等级、初始应力和构件尺寸等。
(二)设计常见问题: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受力性能不足、尺寸设置不合理和施工工艺缺陷等。
九、结语。
混凝土结构设计电子教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914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6.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1.2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1.3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4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第二章:混凝土材料性质2.1 混凝土的组成2.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3 混凝土的耐久性2.4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三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3.1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3.2 结构内力分析3.3 结构截面设计3.4 结构稳定性分析第四章:混凝土梁设计4.1 梁的设计要求4.2 梁的抗弯设计4.3 梁的抗剪设计4.4 梁的抗扭设计第五章:混凝土柱设计5.1 柱的设计要求5.2 柱的抗压设计5.3 柱的抗剪设计5.4 柱的稳定性设计第六章:混凝土剪力墙设计6.1 剪力墙的设计要求6.2 剪力墙的受力分析6.3 剪力墙的尺寸设计6.4 剪力墙的构造要求第七章:混凝土框架设计7.1 框架的设计要求7.2 框架的受力分析7.3 框架的梁柱设计7.4 框架的节点设计第八章: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8.1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结构的地震作用8.3 结构的抗震等级8.4 结构的抗震措施第九章: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9.1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9.2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9.3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9.4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第十章:混凝土结构案例分析10.1 案例一: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设计10.2 案例二: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10.3 案例三: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10.4 案例四:复杂条件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十一章: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性分析11.1 结构经济性的重要性11.2 成本分析与控制11.3 结构优化方法11.4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第十二章: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与检测12.1 结构维护的基本内容12.2 结构检测的方法与技术12.3 结构健康状况评估12.4 结构维修与加固策略第十三章: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13.1 抗震加固的必要性13.2 抗震加固技术概述13.3 常用抗震加固方法13.4 抗震加固设计实例第十四章: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规范14.1 结构安全性的概念14.2 相关设计规范简介14.3 结构安全性评估14.4 结构设计中的风险分析第十五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15.2 智能材料与结构15.3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15.4 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创新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材料性质、设计原理、构件设计、抗震设计、施工技术、案例分析、经济性分析、维护检测、抗震加固、安全规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65837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7.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规定的建筑工程设计标准之一,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解读,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规范的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砌体结构、预应力结构等。
同时也适用于改建、加固和拆除的工程,但是对于现存结构的设计和改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使用性、美观性、耐久性等。
设计时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尽量减少构件的受力状况,同时要考虑结构施工性和维护性,确保结构的长期使用效果。
3.结构荷载及其组合规范详细列出了建筑结构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设计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同时规定了荷载的组合方式,以确保结构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结构构件的设计规范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受力构件的计算方法、配筋要求、截面尺寸、构件连接方式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确保构件的受力性能符合要求。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筋的布设、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锚固长度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应力方案,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验算。
6.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计算规范对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截面受力分析等。
设计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钢筋的加工和焊接、构件的浇筑和养护等。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 显然这种可靠与经济的均衡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国 家经济实力、设计工作寿命、维护和修复等。 ■ 规范规定的设计方法,是这种均衡的最低限度,也是 国家法律。
■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重要程度、使用环境和 情况,以及业主的要求,提高设计水准,增加结构的 可靠度。
极限状态设计要求
1、 对三种设计状况,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2、 对持久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3、 对短暂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根状态设计。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2.2 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
由于结构工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取得安全可靠与经济 合理的均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 结构设计方法就是处理这种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的矛盾。 结构设计方法经历了: 容许应 力法 破损阶 段法 极限状 态法 以概率理论为基 础的极限状态法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按近似概率理论
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及要求
1.掌握工程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上的作 用、对结构的功能要求、设计基准期、两类极限状态 等。
2.了解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
3.熟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 应用。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本章主要内容
◎但安全系数K仍然凭经验确定,
◎没有考虑结构功能的多样性要求的问题。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极限状态设计法
除要求对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外,还包括的挠度和裂 缝宽度(适用性)的极限状态的设计。 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针对荷载、材料的不同变异性,不 再采用单一的安全系数,而采用的多系数表达,
f ck f sk M ( kqi qik ) M u ( , ,As,b,h0, ) kc k s
结构设计的目的 1、满足使用的要求(可靠) 2、经济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混凝土结构设计遇到两类问题:
1、 共性问题:结构应具备何种功能,结 构安全可靠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实 现以上标准,设计过程中如何对荷载、 材料强度计算取值等。
2、对各种不同构件进行具体设计和计算, 以及采取什么构造措施保证具体构件的 可靠性。
作用效应是随机变量(作用的不确定)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四、结构的抗力
结构抵抗作用效应的能力,常用“R”表示。
结构的抗力为随机变量(受材料变异、 构件几何特征和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五、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1、极限状态概念:如果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
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预定功能的某一功能要 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 结构能够满足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则称结构 是“可靠”的或“有效”的。反之,则结构为“不可 靠”或“失效”。 ◆ 区分结构“可靠”与“失效”的临界工作状态称 为“极限状态” S < R 可靠 确定结构在极限状 S = R 极限状态 态时的抗力R,则 S > R 失效
■ 经济的概念不仅包括第一次建设费用,还应考虑维修,
损失及修复的费用
返回上级目录
三、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
1、结构上的作用
定义: 结构在施工和使用期间要承受的各种使结构产
生内力和变形的所有因素的总称。
分类
按作 用形 式
直接作用
以力的形式作用于结构上的因素,一 般又称为结构的荷载。如结构自重、 楼面活载、屋面的雪载有及墙面的风 荷载、桥面车辆荷载、土的重力及侧 压力等 惯上又称为结构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 形:如地震、地基沉降、砼收缩、温 度变化、焊接变形等。
SGik、SQ1k、SQjk——分别为第i个永久荷载标准值、 第一个可变荷载 标准值、第j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效应
SGi、SQ1、SQj——分别为第i个永久荷载设计值、 第一个可变荷载
设计值、第j个可变荷载设计值产生的荷载效应
偶然组合:另课程讲述
返回上级目录
结构构件抗力(承载力)设计值R
与受力特征、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有关。 其中只考虑材料强度作为随机变量
◎ 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发生时和 发生后,结构应能保持整体稳定性,不应发 生倒塌或连续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 失。
不会破坏。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2、适用性
◎ 结构在正常使用期间,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 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的变形(挠度、侧移)、 振动(频率、振幅),或产生让使用者感到不安的 过大的裂缝宽度。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由于实际结构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无论如何设计结构,都 会有失效的可能性存在,只是可能性大小不同而已。 为了科学定量的表示结构可靠性的大小,采用概率方法是 比较合理的。
失效概率
Pf = P (S > R)
失效概率越小,表示结构可靠性越大。因此,可以用失 效概率来定量表示结构可靠性的大小。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 量称为结构可靠度。 当失效概率Pf小于某个值时,人们因结构失效的可能性 很小而不再担心,即可认为结构设计是可靠的。该失效概率 限值称为容许失效概率[Pf]。
Ψqj:第j个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注意:
1、该极限状态,无重要性系数
2、分项系数都为1.0,荷载及材料强度都取用标准值
3、准永久值系数、组合系数不同时出现
返回上级目录
建筑工程统一设计标准中实用表达式
f ck f yk R f , , a k s c
以后章节中讨论
返回上级目录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要求可适当降低,所有分项系数取1.0
表达式
S ≤C
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如变形、裂缝、振幅、应力等的限值,应按各有关建 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3、耐久性
◎ 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 耐久性。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碳化、钢筋 锈蚀),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不应随时间有过大的降 低,而导致结构在其预定使用期间内丧失安全性和适 用性,降低使用寿命。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偶然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一定出现,
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则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 作用:地震、爆炸、冲击等。
返回上级目录
三、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
2、作用效应 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作用对结构构件产生的效果。如内 力(N、 M 、 V 、T)变形(挠度、侧移)、裂缝等, 常用“S”表示。 当作用力为直接作用时,称荷载效应
前进
后退
END
二、结构的可靠性
■
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
就是指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设计工作寿命,一 般为50年),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 正常使用和维护),完成预定结构功能(安全性、耐 久性、适用性)的能力。
■ 结构可靠性越高,建设造价投资越大。
■
如何在结构可靠与经济之间取得均衡,就是
什么是结构(结构定义) 2.1结构设计方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2 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 2.3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原理 2.4 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 实用表达式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什么是结构(结构定义)
用来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抵御人为和自然界施加的 各种作用力,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组合 S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短期效应组合)
S k S Gik S Q1k Cj S Qjk
i 1 j 2 m n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长期效应组合)
Sq S Gik qj S Qjk
i 1 j 1 m n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间接作用 以变形形式作用于结构上的因素,习
永久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
按承 受时 间的 变异 性 或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有结 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地基沉降以及焊接 变形等。
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安装荷 载、楼面活荷载、风荷载、温度变化等
以后章节涉 及的问题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本章涉 及的问 题
2.1结构设计方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二、结构的可靠性
三、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
四、结构的抗力 五、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上级目录 END
前进
后退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
◎ 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间内(一般为50年), 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情况下可能 出现的各种荷载、外加变形(如超静定结构 的支座不均匀沉降)、约束变形(如温度和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等的作用。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
END
◆ 容许应力设计法
f [ ] k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不是弹性的;
◎结构中一点达到容许应力,结构即认为失效;
◎没有考虑结构功能的多样性要求; ◎安全系数是凭经验确定的,缺乏科学依据。
返回主目录
前进
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