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及护理

.
6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性脑梗死,常伴高血压,与之互为因果。糖 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 化的发展。
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动脉瘤、红细胞增多 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椎一基底动 脉交界处,动脉分叉处多见。
.
7
病理
临床表现(临床类型)
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 完全,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1— 数天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样加重。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发病后神经功能 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 复。
4、缓慢进展性卒中:2周以后症状仍逐渐进展。
深穿支闭塞时,内囊前肢和尾状核缺血,出现对 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
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淡漠、欣快等精 神症状及双侧脑性瘫痪。
.
17
临床表现(大脑后动脉 )
常见对侧同向性偏盲(有黄斑回避)及一过性视 力障碍如黑蒙等。优势半球受累除有皮质感觉障 碍外,还可出现失语、失读、失认、失写等症状; 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
严重缺血——各种神经原均有选择性死亡 严重持久缺血——各种神经原、角质细胞、
内皮细胞均坏死
.
10
病理生理
脑梗死病灶:中心坏死区、周围缺血半暗带 缺血半暗带 时间窗 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损伤机制:自由基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瀑
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 基酸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
.
11
皮质支闭塞: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及上肢 为重,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对侧偏侧忽视症等 体象障碍。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学习ppt课件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学习ppt课件

精选ppt
6
院前不建议
➢对血糖正常的患者给含糖液体 ➢过度降血压(可以引起低血压、 降低脑灌注、 卒中恶化) ➢过多静脉液体(引起颅内压增高)
精选ppt
7
2、 急诊评价
10分钟
15分钟
判定是否卒中
开放肘正中静脉, 输生理盐水 抽血化验(血常 规、 血生化、 凝 血象) 开取检查: 头 部 CT、 心电图、
精选ppt
42
吞咽困难的处理
➢改进食物性状(软食或者糊状食物) • 采用代偿性吞咽方法(低头或转头) • 功能锻炼(康复治疗) • 如果对糊状食物有持续误吸-鼻饲饮食
精选ppt
43
精选ppt
44
缺血性卒中临床指南
ESO卒中一般处理( 2008)
1. 在患者出现症状的前24小时间断监测神经功能、 脉搏、 血
脑缺血CT的早期征象
➢脑组织密度减低(高密征) ➢豆状核模糊 ➢脑沟变浅 ➢岛叶带消失
精选ppt
11
脑组织密度减低=不可逆脑损害
➢ 缺血导致细胞内钠离子泵 衰竭形成细胞毒性水肿, 进而造成脑组织密度减低
➢ 钠离子泵的衰竭是由于 ATP供应不足
➢ 脑组织含水量升高1 ﹪CT 密度降低2.5HU
➢ 左侧的病人出现右侧大脑
39
3、4 吞咽评价和管理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由于摄食-吞咽过 程中一个或多个阶段受损而导致吞咽困难的一组临床 综合征。 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 还可导致食物误吸 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 严重者危及生命。
精选ppt
40
筛选试验
筛选试验 ( 1) 任意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 ( 2) 饮水之后声音变化 ( 3) 自主咳嗽减弱 ( 4) 饮一定量的水时发生咳嗽 ( 5) 限时饮水实验有阳性表现 有一种异常即认为有吞咽困难存在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脑血管事件 风险。
0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 康复
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等基础疾病进行积极控 制,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 生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定期体检
治疗效果不均
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部分患者 治疗效果不佳。
并发症多
缺血性脑血管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 发症,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缺乏个性化治疗方案
疗方案。
未来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01
02
03
04
新型药物研发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针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异性药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
目 录
• 缺血性脑血管病概述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 •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临床案例分析
01 缺血性脑血管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狭 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 氧甚至坏死,引发相应的神经功 能障碍。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 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我监测与记录
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记录血 压、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05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挑 战与展望
当前治疗面临的挑战
疾病进展迅速
缺血性脑血管病通常发病急骤,进展迅速, 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分类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单选题)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哪项检查()A .脑CTB .颈动脉超声C .脑多普勒超声D .超声心动E .血管造影2 . (多选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包括下列哪几项()A .急性起病B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C .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彬体征持续24 h以上D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E .脑CT/MRI排除脑出血3 . (单选题)Rt-PA静脉溶栓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小时内A .3B .4.5C .6D .12E .244 . (单选题)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应该首选用哪种药物预防卒中:()A .阿司匹林B .氯吡格雷C .银杏叶片D .西洛他唑E .华法林5 . (单选题)患者武某,男,49岁,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1.5小时入院,急诊头颅CT排除出血,考虑后循环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治疗,应该何时给他应用抗血小板药物:()A .立即给予B .12小时以后C .24小时以后D .48小时以后E .72小时以后6 . (单选题)刘女士,55岁,半年内出现3次突然不能言语,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第3次伴右侧肢体麻木,既往有房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最可能诊断是()A .癫痫B .偏头痛C .颈椎病D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E .颅内肿瘤7 . (单选题)患者马先生,65岁,以急性脑梗死入院,生化检查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3m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 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 IU╱L,适合该患者的降脂治疗策略是:()A .不需服用降脂药物B .阿托伐他汀5mg/dC .阿托伐他汀10mg/dD .瑞舒伐他汀5mg/dE .瑞舒伐他汀10mg/d8 . (多选题)患者,男性,78岁,既往有吸烟史50年,40支/日,高血压病史30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TCD诊断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TCD诊断

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则或标准
3、双椎动脉发育不对称型 细小侧血流明显减慢 PI值高或低或正常 对侧椎动脉血流加快 其它脑底动脉血流正常 多在中年时出现症状。
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则或标准
4、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细小变异—最少见。 血流明显减慢 PI值低或高 可见大脑前动脉及后动脉血流加快 (皮层吻合支代偿) 多在青年时就出现脑缺血症状
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 可以解决的问题
1、有否血管壁病变、血流速度减慢以及血 流动力学(频谱形态)改变; 2、是狭窄还是闭塞或变异? 3、病变部位; 4、代偿途径及再通后血流状态是高灌注还 是低灌注。
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则或标准
(一)脑血管狭窄和闭塞 1、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伴或不伴有血 流频谱紊乱(频窗消失、涡流伴杂音); 2、血流减慢加上PI值下降(频谱形态低平)为狭 窄或闭塞后血流;重度狭窄处为残端样血流频 谱(团状涡流); 3、闭塞血管不能探及正常方向血流及供血途径, 有明显代偿途径血流,但要通过压颈试验确定。 4、血流速度增快:诊断血管狭窄最重要的指标,是 动脉狭窄部位最直接的改变。
病例演示
病例二 男, 65年出生,2007年3月15 日因头昏一个月,眼球充血明显来我院就 诊。无高血压,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MRI+MRA: 1、头颅MRI未见异常 2、头颅MRA示脑底动脉闭塞症(右侧大脑 中动脉主干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
病例演示
病例三 男, 60年出生,2007年7月因 突起右侧肢体麻木2天入院。
不同部位狭窄或闭塞血流动力学特点
再通后特点: 局限性搏动指数(PI值)低——特征性表现 急性早期为低流速(低灌注状态); 随后可出现高流速即再通后高灌注; 恢复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可恢复正常。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进展ppt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进展ppt课件
胆固醇与脑卒中
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160mg/dL),可增加出血性卒中死亡的危险。
血脂异常
1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提早10~20 年。
灌注加权成像(PWI)通常在快速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后进行,可提供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相对测量值。
缺血半暗带在MRI上通常表现为有弥散改变但无相应灌注异常的区域(PWI-DWI不一致区)。


影像学检查---DSA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应用数字计算与程序将组织图像变成数字信号输入储存,经动脉或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获得第二次图像,输入计算机后减影处理,保留充盈造影剂的血管图像.
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0万,死亡率约为60~ 120/10万
但它对小的早期皮质或皮质下梗死,特别是后颅窝病变不太敏感。
影像学检查---颅脑CT
影像学检查---颅脑MRI+MRA+DWI, PWI
常规MRI序列检查在卒中发病最初几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改变不太敏感,仅能在不到50%的患者中发现异常。 由于早期即有缺血脑组织内水分子弥散降低的改变,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在症状出现后几分钟内发现缺血区,能早期确定病灶体积、部位和病灶存在的时间,能检测到相对较小的皮质或皮质下病变,包括脑干或小脑的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流程和住院患者组织化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流程和住院患者组织化管理

狭窄≥ 50% 或<50%但有易损斑块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直径<2.0
小动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无确定病因 难分类病因
诊断 依据
临床表现 不强调皮层损害,但仍保留腔梗症状
梗死灶影像 增加了大动脉粥样硬化中分水岭梗 死和多发微小梗死的意义
小结
分析1993年-2009年病因分型的演变趋 势
越来越强调辅助检查的重要性,而弱化临床 表现
动脉狭窄很重要,斑块的易损性也越来越受 重视,在血管检查中,从只是关心狭窄程度 发展到同时关心斑块的易损性
小结
强调了穿支动脉区梗死在动脉粥样硬化 性梗死中的重要性
腔梗的概念被淡化,采用穿支动脉孤立 梗死灶,不强调直径
卒中在我国每年有高达150万—200万新发病例。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人 发生卒中,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院前处理
关键:
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 尽快送到医院 !!!
一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④双眼向一侧凝视; 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⑥眩晕伴呕吐; 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一)病史和体征
1 病史采集:
症状出现的时间 其他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用药史、药物滥用 偏头痛、癎性发作、感染 创伤及妊娠史等
(一)病史和体征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
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 立即进行体格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检

各种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各种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1 头颅CT和MRI
▪ 头颅CT有助于排除与TIA类似表现的颅
内病变;目前;临床上对类似TIA发作; 而无客观神经系统检查体征的脑梗死 诊断仍有争议;但是头颅CT所发现的病 变数量 部位和血管分布有助于分析 TIA表现的来源 头颅MRI的阳性率更高; 但是临床并不主张常规应用MRI筛查检 查
▪ 2 超声检查
▪ 建议:
▪ 1抗凝治疗不应作为常规治疗;不论是
急性期还是长期治疗
▪ 2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TIA患者;强
烈推荐使用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除外
▪ 3TIA患者经抗血小板治疗;症状仍频繁
发作;建议考虑抗凝治疗
▪ 3 降纤药物
▪ TIA患者有时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
▪ 如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有临床研
▪ 三鉴别诊断
▪ 临床类似TIA出现短暂神经功能缺损表
现的疾患有局限性癫痫 复杂性偏头痛 眩晕 晕厥 硬膜下血肿 低血糖以及低 血压等;在考虑TIA诊
▪ 断时须注意 鉴别 ▪ 二 治疗
▪ 一控制危险因素参照第一章第三节内

▪ 二 TIA的药物治疗 ▪ 1 抗血小板药物
▪ 近20年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对有卒中
各种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 过性或短暂性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 碍;临床症状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不遗 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
▪ 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心脏疾
防 男性和女性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 血压正常和高血压的患者以及老年和年 轻患者均同样有效;考虑到收益的相对 性 不良反应以及价格;对 大多数患者应 首选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轻偏瘫
(2) 特征性症状: 眼动脉交叉瘫
Horner 征交叉瘫
失语症
(3) 可能症状:单肢瘫、
偏身感觉障碍
偏盲
1、 椎基动脉系统TIA
(1) 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
(2) 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
短暂全面遗忘症
双眼视不清
共济失调、意识障碍伴瞳孔
缩小、口周麻木、 眼外肌
麻痹或复视、交叉性瘫痪
[辅助检查] CT/MRI 、 CTA、 DSA 、 TCD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病因诊断
鉴别:意识障碍: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
躯体多处持续进展性症状
闪光暗点
梅尼埃尔氏病
心脏疾病:阿—斯发作
其他颅内疾病:肿瘤、高颅压
[治疗] 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
[治疗]
1、急性期:力争溶栓,防治缺血瀑布及再
灌注损伤,降低病残,预防复发
(1)超早期溶栓:挽救缺血半暗带 6小时内UK静脉溶栓 3小时内UK、rt-PA动脉溶栓
(2)抗凝:防止血栓扩展、新血栓形成 (3)降纤 (4)抗血小板聚集剂 (5)脑保护剂:针对缺血瀑布的启动,
钙阻滞剂、VC、甘露醇、 亚低温治疗 (6)神经营养剂
1、超早期(1~6小时):细胞肿胀 2、急性期(6~24小时):脑组织肿胀、细胞缺血改变 3、坏死期(24~48小时):细胞坏死(CT可见病灶) 4、软化期(3d~3w):液化变软(CT可见病灶) 5、恢复期(3~4w):中风囊(CT可见病灶)
Time is Brain 病理生理:缺血半暗带
再灌注损伤:
功能
1、病因治疗:
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血管

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意义

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意义

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意义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更是居高不下,我国近年来统计表明脑血管病的死因顺位第二,仅次于恶性肿瘤,而在北方地区更上升为第一位,其中75%-8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且该病的发病率日趋年轻化。

因此如何利用TCD检查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该病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预防复发具有重大意义。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0月-2009年12月83例经CT和TCD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TIA患者27例,脑梗死患者53例)。

男性50例,女性33例,年龄41-83岁,41-60岁患者31例,60岁以上患者52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史36例(占43.37%),冠心病史18例(占21.69%),糖尿病史17例(占20.48%),高脂血症10例(占12?05%),颈椎病2例(占2?41%)。

1.2研究方法:采用JYQTCD-2000型经颅多普勒,用2MHz探头经颞窗,枕窗分别探查MCA,ACA,PCA,VA,BA;探测每支血管时均适当调整发射功率,增益,深度,标尺等参数。

记录各血管频谱波形,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血流方向。

1.3诊断标准判定:异常标准依据参考文献[2]:①Vm超出对照组X±2S;②于双侧Vm相差大于30%,符合其一即为异常;血管狭窄诊断标准:Vm>120cm/s,频谱紊乱,涡流伴杂音。

2 结果83例患者入院后72小时均行CT及TCD检查,其中27例TIA患者CT提示病灶样改变6例,新病灶4例,陈旧灶2例,余21例CT无异常;5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包括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3例。

而TCD检查颈内系统及椎-基底系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以上TCD检查结果提示:血管狭窄患者占18.07%;血管痉挛患者占24.09%;脑供血不全者占45.78%;脑动脉硬化占75.9%:TCD正常者占12.04%。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ppt可修改文字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ppt可修改文字

累及内侧纵束与桥脑侧视中枢的病变。 病变侧水平注视麻痹,对侧水平注视内收动作的麻痹,只剩下向对侧水平注视时的外展动作。 病因有脑干梗死或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等。
13、内侧纵束综合征: (One-and-a-half syndrome)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
应详细的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仔细了解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及可能的诱发因素 注意了解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查体注重对脑神经(视野、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构音、前庭功能)和共济运动的检查 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必要时进行Dix-Hallpike检查—以排除良性位置性眩晕
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
1、PCI包括TIA和脑梗死 2.PCI的病因学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 病不是PCI的主要病因 眩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多伴有其他表现, 单纯的眩晕极少是PCI的表现 4.转颈或体位变化后的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 PCI 5.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 环缺血一致
1、PCI的评估和诊断
首选MRI:DWI对急性缺血病变最具诊断价值 头颅CT易受到后颅窝伪影影响,诊断缺血性病变的价值不大,可排除出血性病变 要行TCD、 CTA、MRA和DSA检查,TCD可发现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但不作为诊断PCI的唯一依据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来自心脏或主动脉弓的栓塞 颈椎平片检查不是首选或必需的检查。
10、短暂性全脑性遗忘综合征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syndrome、TGAS)
11、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症) (Abnormal cerebrovascular network syndrome,Moyamoya disease)
1955年由日本首先报道,因脑血管造影时显示的异常血管网似烟雾状而得名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患者,表现为TIA、轻偏瘫、四肢瘫,个别因椎-基底动脉迅速闭塞发生小脑半球梗死。 成年发病者多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以脑梗死起病者可伴有偏瘫、交叉瘫或四肢瘫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一、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病因和发病机理]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纤维粘附于受损的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

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

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病理]梗塞后的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发生软化和坏死。

病初6小时以内,肉眼尚见不到明显病变:8小时至48小时,病变部位即出现明显的脑肿胀,脑沟变窄,脑回扁平,脑灰白质界线不清;7~14天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达到高峰,并开始液化。

其后软化和坏死组织被吞噬和清除,胶质增生形成疤痕,大的软化灶形成囊腔。

完成此修复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1~2年。

[临床表现](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

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

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

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1.颈内动脉系统(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还需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流程和住院患者组织化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流程和住院患者组织化管理

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脑 组织病变范围及程度。
实验室检查
诊断流程
检测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了解患 者全身状况及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
通过以上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 现,进行综合评估并作出诊断。同时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
药物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金标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可清晰 显示脑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
指导治疗
可直接对病变血管进行治疗,如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有助于 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
评估预后
可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评估患者的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 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05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新技术
02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初步判断脑组织缺血程
度。
分类标准
03
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类型,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完全性脑卒中(CSA)等。
个性化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心电监测、血压控制、血糖管 理等。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01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概述
定义与病因
定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壁病变或血 液成分异常等因素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缺血、缺 氧甚至坏死。
病因
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年 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害
神经功能缺损
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 能缺损,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 等。

中医辨证论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45传统医学医学□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 豪中医辨证论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本身的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病理上出现脑组织的软化坏死。

平时所说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统称为脑梗死,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本病需做相应的检查,包括颅脑CT、颅脑MRI、TCD、颈椎CT、全血黏度、血液流变学、颈部动脉彩超等,为确定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资料表明,1/15~1/5的患者死于首次发病,首次脑梗死后1年、5年、10年的累积生存率大约分别为90%、75%和50%。

急性期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超过1/4,以无肢体瘫痪者的预后为最好。

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复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眩晕”“类中风”等范畴,多以中经络为主。

急性期多为风痰淤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等证。

恢复期多见气虚血淤、阴虚风动证。

临床与出血性中风没有绝对的界限,应随机把握。

风火上扰证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发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或伴麻木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

加减: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者,加陈胆星、郁金各9克,化痰开郁;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代)、夏枯草各9克,清肝息风。

痹阻脉络证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川乌头(去皮、脐)、南星(生用)各3克,白附子10克,法半夏9克。

加减: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10克,远志9克,祛痰宣窍;痰淤交阻,舌暗紫有淤点、淤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地龙、赤芍、桃仁各9克,红花6克,活血化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问答:脑血管狭窄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吗?A. 有B. 没有脑血管病的发病有三个基础,包括血管壁、血液状态和血流动力学,血管壁的异常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病变产生了脑动脉狭窄。

因此,脑供血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和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该及早识别和治疗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狭窄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早在1986年Caplan就发现种族对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有影响,黑人与日本人颅内动脉易患动脉粥样硬化,而白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生在颅外血管,特别是椎动脉。

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发现,国人颅内血管狭窄的几率明显高于颅外血管[1]。

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概述:临床医生应该有更强的意识和技术识别颅内血管狭窄的存在。

首先,对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都应该怀疑有脑血管狭窄。

其次,更好的识别出血流动力学异常所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2],因为这组疾病与脑血管狭窄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熟练掌握脑血管狭窄临床检查技术,包括双侧桡动脉触诊、双上肢血压测量、血管听诊(主要是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眼动脉的听诊)。

第四,正确选择辅助检查和诊断流程,识别脑动脉狭窄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波检查(TCD和Duplex)、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第五,更好的寻找脑血管狭窄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最后,熟悉脑血管狭窄的分型方法。

要点提示:TCD可探测到的血管主要有:ICA:颈内动脉颅内段、CS:颈内动脉虹吸部、MCA:大脑中动脉、ACA:大脑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ACOA:前交通动脉PCOA:后交通动脉、OA:眼动脉、V A:椎动脉、BA:基底动脉、PICA:小脑后下动脉。

颅内脑动脉狭窄的合理分型是治疗决策的基础。

从治疗上,所谓的颅内动脉主要是指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3、4]。

目前的分型方法有Mori分型、LMA分型和临床分型,当然临床分型适合临床医生使用,而Mori分型和LMA分型更适合介入医生使用。

从临床角度,把颅内血管狭窄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类,症状性狭窄一般狭窄率在50%以上,直接和通过盗血引起病变。

将颅内血管狭窄分为:I型:指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出现相应区域缺血的临床表现。

Ⅱ型:指狭窄引起了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盗血),狭窄血管供血区得到代偿而未出现相应的症状,临床表现的是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症状(盗血综合征)。

Ⅲ型:指混合型或复杂型。

各型按照有无梗死灶又细分A、B、C三个亚型:A型指相应区域无梗死,或有腔隙性梗死但无神经缺损后遗症,乙酰唑胺激发试验异常,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获益。

B型指相应区域小面积梗死,病人发生过小卒中或合并远端血管串联性狭窄,或远端主干闭塞,但该支动脉尚参与其他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部分获益。

C型指相应区域大面积梗死,有大卒中后遗症或远端主干慢性闭塞,而且该支动脉未参与其他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不能获益。

二、治疗概述:颅内血管狭窄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要有以药物治疗为基础,主要有颅内外旁路手术和本期报告的血管内勺支架。

药物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其二是使用PAS[指:丙丁酚(probuco1)、阿司匹林(aspirin)或其他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statins)]鸡尾酒药物。

颅内脑血管狭窄的首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应该寻找和去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PAS中的丙丁酚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药物对抗局部血栓的出现,而他汀类药物用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尽管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的新技术,但是还存在许多有待回答的问题[5],普及的时机尚未成熟,对待这项工作应该积极和慎重[6]。

颅内血管支架的复杂程度和危险性远远高于冠状动脉,目前只能限于大的医学中心,尽管国内外相继报告了颅内血管支架的初步经验[7、9],但是积累的病例只有数百例,目前更多的工作是研究和积累,而并非大规模普及。

开展颅内血管支架治疗应该强调:(1)建立多元医疗形式,即组成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科、麻醉科和导管室密切合作的团队,这样才能保证这项新技术的顺利开展。

(2)每一个参与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的医生必须熟练掌握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正确识别狭窄的血管是责任病变,以保证介入治疗的有效性。

(3)围手术期规范化用药是介入成功的保证,包括术前开始的抗血小板药物、术中的肝素和尼莫地平、术后长期的抗血小板药物。

(4)操作者必须具备神经内科的基础和标准化培训,更不能盲目追求治疗的例数。

(5)不要刻意追求当时影像学的满意,更应该追求病人的远期疗效。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这项新兴技术的生命力,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 丁建平,华扬,王拥军,等.急性缺血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29-31.2 北京神经病学学术沙龙.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Alazzaz A, Thornton J, Aletich VA, et al. Intracrania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for arteriosclerotic stenosis. Arch N eurol,2000,57:1625-1630.4 Cloud GC, Markus HS. D 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QJM,2003,96:27-345 Chaturvedy S, Fessler R.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stroke prevention: good questions that need answers. Neurology,2002,59:664-668.6 姜卫剑,王拥军.谨慎开展颅内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242.7 缪中荣,凌锋,李慎茂,等.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57-660.8 Lopes DK, R inger AJ, Lieder BB, et al. Fate of branch arter ies after intracranial stenting. Neurosurgery,2003,52:1275-1279.9 Gress DR, Smith WS, Dow d CF, et al. Angioplasty for intracranial symptomatic vertebrobasilar ischemia. Neurosurgery,2002,51:23-27.思考题1.请叙述颅内血管狭窄临床分型的特点。

2.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课前问答: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是颅底动脉环(Willi’s环)吗?A. 是B. 不是动脉瘤形成的必经路径及关键因素是动脉壁弹性纤维网架结构的破坏,是吗?A. 不是B. 是囊性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国外曾提中膜缺陷理论、内弹力层缺损理论、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假说。

也有人认为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动脉硬化、感染、创伤以及其他颅内疾病引起有关。

虽然,国内外关于动脉瘤病因学的研究开展较为广泛,但对于其破裂出血机制,始终未能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

近十几年来,随着生物试验技术的发展,对于动脉瘤病因学和破裂的病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

以下三方面较值得关注:一、动脉瘤壁胶原弹性纤维网架结构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主要见于30~60岁的中年人,其中囊性动脉瘤占95%[1]。

囊性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动脉环(Willi’s环)[1],其载瘤动脉均属中型动脉,因管壁平滑肌丰富,故又称肌性动脉(muscular artery)[2]。

肌性动脉壁分为三层,各具不同的结构特点。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具有较为明显的内弹性膜,呈连续波浪状。

其中膜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其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外膜由疏松结蒂组织组成,含螺旋状或纵形排列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其间细胞成分以成纤维细胞为主,不同于人体内其它部位,脑内肌性动脉缺乏中、外膜交界处的外弹性纤维层[2]。

中膜缺陷[3、4]、弹力网架破坏[5]及退行性变[6-8]是三大经典的颅内动脉瘤形成假说,在理论上都具有相似的出发点,即颅内动脉瘤的形成与局部动脉瘤壁结构的缺陷密切相关,动脉壁弹性纤维网架结构的破坏是动脉瘤形成的必经路径及关键因素。

近年,赵继宗教授、王嵘医师等在以上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病理观察结合现代免疫组化及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观察等方法,通过对动脉瘤壁及正常脑血管壁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动脉瘤壁弹性胶原网架结构的概念。

他们的研究认为:正常颅内动脉管壁存在一个贯穿全层的胶原弹性网架结构,主要由弹性纤维及若干类型胶原成分组成,此网架结构对于维持动脉壁完整性及抗拉伸力起主要作用。

血管壁中的胶原成分主要是纤维型胶原(I型、III型和V型)、微纤维型胶原(VI型)及基膜型胶原(IV型)。

其中,I型和III型胶原占动脉壁全部胶原成分的80~90%。

他们将内弹力纤维、I型、III型及IV型胶原定义为动脉壁的弹性胶原网架结构,此结构对于动脉壁的完整及稳定起决定作用。

按弹性胶原网架结构中各成分分布特点,将其分为内层网架结构(内弹力纤维及IV型胶原)、外层网架结构(I型及III型胶原)。

相对于正常动脉壁,动脉瘤无论破裂与否,其内层、外层网架结构均有破坏。

与非破裂的动脉瘤壁,其内层网架结构破坏的程度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后者破坏较轻。

此现象提示内层网架结构在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动脉瘤外层网架结构中I型及III型胶原的分布,似乎提示一个胶原系组织斑痕修复的过程;但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证实[10]。

前I型胶原与成熟I型胶原分布有“分离现象”,提示:I型胶原的成熟过程受到影响。

二、颅内囊性动脉瘤基质重塑相关因素的病理学研究1999年以来,赵继宗教授及齐巍博士等人,通过对动脉瘤壁胶原代谢及免疫反应因子的分析,在蛋白水平上为动脉瘤发展与破裂机制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

他们的研究表明:所有颅内囊性动脉瘤壁均已丧失正常动脉壁的三层结构,被大量的不规则的纤维成分填充,有不同程度的单个核细胞的浸润(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嗜细胞样细胞),伴有数量不等的增生的营养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