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挑战共30页文档
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986b373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7.png)
反帝、反修:中国的主权性格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甚至悲剧性的结果,但在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的政府与政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策。
这些调整不是受制于外来的指点,而主要是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自我调整。
作为一种政党的路线纠错机制,理论辩论,尤其是公开的理论辩论,在政党和国家的自我调整、自我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共产党内缺乏一种民主机制,路线斗争常常也会转化为无情打击的权力斗争,但这些因素不应掩盖路线辩论和理论辩论在其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个角度,需要重新思考改革以来的一些习惯性说法,比如,就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现成的政策而言,“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其实没有现成模式是整个中国革命的特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说过类似的话。
没有模式的时候靠什么?靠的是理论辩论、政治斗争、社会实践。
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但这一对实践的总结本身是理论性的,实践不可能没有前提和方向。
如果没有基本的价值取向,“摸着石头过河”就不知道摸到哪儿去了。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引用当年列宁说的一段话:理论辩论也是一种纠错机制现在常讲民主是一个纠错机制,其实理论辩论与路线辩论也是一个纠错政党的纠错机1963年,前往莫斯科与苏共论战的中共代表团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家力量构筑军事和商业体系的努力,辛亥革城市中打拼的农民工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嵌入市场的活动,就各个局部而言,用中性深嵌利益关系中的国家机器郑少东、黄光裕、连超官商黑利益链连超郑少东黄光裕帮助连超免于被起诉向郑少东提供情报和金钱替黄光裕“消灾”拉关系向郑少东提供巨额贿赂送给连超大量“洗钱费”为黄光裕洗钱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怎样让社会的声音在国家层面得到表达?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地位?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75f13342f60ddccda38a023.png)
浅议中国之和平崛起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
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我国安全环境面临六大挑战挑战一: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首先,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其次,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
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
再次,边界领土争端,尤其是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影响在增大。
挑战二: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军事安全是一个国家受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事力量制约的现实状态,是国家安全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目前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军事安全的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赫然成型了。
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这些不稳定因素既表现为有些国家政局与社会不稳定,也表现为有些国家关系复杂多变,同时,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的变数增多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我国周边地区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聚集地。
挑战三: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第一,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
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愈益明显。
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把经济全球化作为推动政治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工具,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第二,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三,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对中国既想借助又充满疑虑,既想倚重又有防范牵制。
挑战四:文化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是保障国家文化主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在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93c7ad403d8ce2f0166238e.png)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一、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从挑战方面看: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
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通货紧缩、投资不足和失业压力则是短期要解决的问题。
从两个方面看,非注意新经济不可。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压力。
我们的自然资源总数还可以,但人均拥有量就少得可怜,而且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高。
优势是有大量的劳动力。
要靠体制和改革、教育、科技来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
解决这些长期面临的问题,新经济带来了机会。
从短期看,目前中国面临着传统经济结构调整的极大困难。
从中国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抓住新经济,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原有经济结构调整怎么也解决不了的。
中国目前的状况使我们没有理由对新经济不加以重视,里面可能包含的机会,要去抓,要是不抓肯定会错过某种机遇的。
第五、因特网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因特网经济虽然目前刚起步,但有战略性意义。
第一个意义,新经济不单单是网络经济,关键是网络里流的什么东西,它可以扩大知识的扩散,这一点对中国非常重要。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2a6f42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d.png)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在内部,我们面临着高企的债务、严重的房地产危机以及制造业的不振,这些问题导致整个国家的产业陷入萧条,失业问题严重,民众怨声载道。
在外部,西方国家开始与我们搞去风险,并且出现了全面脱钩的趋势。
尽管目前西方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脱钩,但他们已经开始将制造业迁出中国,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从长远来看,我国很可能会在国际贸易中被边缘化,依靠出口火车头拉动经济变得很艰难,而当前的出口顺差只是过去惯性的体现。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我们近年来面临了许多问题,导致国家经济陷入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困境。
这是因为还有一些经济数据支撑着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但实际上我们已经陷入了衰退。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钱不好赚了。
当只有少部分人感受到经济困难时,那可能只是某个行业出现了问题,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
但如今各个行业似乎都存在问题。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经济不活跃意味着交易不旺盛,大家都在尽量削减开支并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无论承认与否,通缩已经实际存在。
当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寒意时,说明我们的经济支柱出现了问题。
就我国而言,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重要支柱。
房地产不仅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还对国民生产总值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旦该行业出现问题,将会牵动多个领域。
如果其他支柱也出现问题,那么问题将继续恶化。
随着中美对抗升级,似乎作为支柱产业的出口也开始下滑。
制造业指数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说明我们的经济造血能力正在迅速下降。
简而言之,房地产面临崩盘风险,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暴露,不得不通过债务展期等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手段来应对。
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已经失去效果,无论投放多少流动性,都会迅速退出市场。
不知道有多少人考虑过,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塌方,其他方面是否会陷入问题?我们可以简单推演,通常经济衰退源自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多因金融危机引发,后者往往由银行、企业或其他大规模债务暴雷引起连锁反应。
世界大趋势和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大趋势和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26717e7d31b765ce05081461.png)
世界大趋势与未来10年的中国面临的挑战2010,世界告别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进入第二个十年。
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将进一步深入展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安全等各个领域都将在嬗变中呈现新的特点,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机制性变化。
凡此种种,预示着未来数年内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中国怎样应对变化着的世界,对中国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世界走向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世界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如何应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问题已经不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社会、道德问题才是我们政府和社会所应该反思的。
挑战一: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虽然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方针,而且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但无须讳言的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某些时期、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甚至还呈蔓延之势,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人数越来越多,职务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腐败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挑战二: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尤其是关系民生的收入分配,其差距的拉大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仇富心态的产生、官民对立,严重危及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因此,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
挑战三:基层干群冲突干群关系的好坏、干群矛盾的积聚与解决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尤其对于基层政权来说,人民是政权的基础,民心向背关乎政权兴衰存亡。
根基不稳,势必将造成整个国家大厦的坍塌。
迫切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挑战四:高房价与低收入矛盾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问题最突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当前,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确实存在严重的泡沫问题也尚未有定论,但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ppt课件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4548bda300a6c30c229fcb.png)
25
26
结构环境
没有同时崛起的大国—更加关注中国 中美实力差距较大--借重美国制约中国
27
28
29
30
李光耀论东亚安全
“我个人也毫无疑 问地认为美日同盟是 一个‘稳定器’。而 我也很肯定的是许多 人虽然不会这么说,”
31
李光耀论东亚安全
“但是他们心里却 是这么想的。我们说 出来,是因为我们想 让美国人和日本人更 容易面对。”
48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2/11)
“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 议,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在和平解决领土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 各方承诺本着合作和谅解的精神,努力 寻求各种途径建立信任措施。”
49
3-3. 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发展机 遇,……继续以自己的 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 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 益的汇合点,
52
融入东盟地区合作
宣布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2001) 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3) 启动早期收获计划/签署货物贸易(2004) 签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2007/2009)
53
54
3-4.承担国际责任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 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 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 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 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0
41
42
2-2 身份两难的根源
发展特征(二元特征) 韬光养晦(不愿担责)
43
3.战略措施
强调发展的内向性(和平崛起) 共同管理安全关切(新安全观) 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共同发展) 承担全球治理责任(负责任大国)
44
3-1. 和平崛起的含义
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 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 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 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 市场,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0be02a18c5da50e2524d7fb9.png)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财富再分配这两大内部难题。
首先,崛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必然对现存制度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崛起提供了经济总量急剧扩张的空间,那么,今后20年左右中国的整体制度建设将全面提高中国的社会文化质量和人的素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将为中国崛起提供内部缓冲机制和国际空间。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流最快、最变化莫测的点的附近”,“在中国经济的改革部分与未改革部分势均力敌时,危险最大”。
这个问题来自中国改革的长期遗留问题,即“没有动手建立控制和管理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体制”(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
这就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问题,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核心问题。
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三者联动,缺一不可。
后二者的不完整使前者也不可能充分发展。
最近出现的一系列腐败案件,证明权力和市场资源结合或交换的严重性。
财富的急剧增加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同时产生贫富差距加大。
积聚收入差距拉大和各种矛盾激化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发达经济的收入差距之大,并不影响它们的制度灵活性和稳定性。
许多发展中经济即使采取压抑贫富分化的政策,依然社会动乱不已。
强国和世界500强大公司之间的正相关系说明,如果没有财富和资本的集中(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权力支配的资源优化组合),中国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强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均贫富”实际上是放慢或阻碍中国崛起的理论主张。
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财富的均衡程度,而是在于财富集中和再分配的方式,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基本权利保障和这个阶层的人口比例下降。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吸取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训。
目前我们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研究不应当停留在解体的原因等一般性研究。
我们应十分注意苏联解体前苏共党内利益集团的构成、他们对苏联解体的作用以及苏联解体后他们蜕变为俄罗斯新贵集团的过程。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解析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2878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2.png)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解析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11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渐渐收尾,各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不同程度地展开经济复苏的道路,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利比亚战火、日本地震海啸、韩美五月军演、欧拉能源合作、中日友好交流……国际环境对我国利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作为行进中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应该又怎样的突破似乎更应该被提上日程,无论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道路,归根到底是在和平安定的条件下调整发展战略,提升综合国力,弱国无外交,弱国更没有能力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利和人格,历史告诉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强大才是拥有话语权的武器。
那么在当今国际形式上中国又该何去何从呢?我总觉得不仅要关注现在,学习各国发展的历史也是强国的不二捷径。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政治改革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斗争不断,因为体制不同衍生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中国的政治体制现在符合中国,符合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为中国以多民族为特色,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互相苏联那样有解体危机,所以目前的一党专政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
也因此产生了官僚主义、腐化奢侈、滥权主义……面对美国的民主制度中国人民不禁会羡慕,殊不知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进步运动、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对于一个在美洲大陆上新起的政权美国什么都焕然一新,没有自己的根基和束缚,走得相对稳妥,而中国传统历史悠久,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方向和领导核心,因此当领导阶级有魄力思想的时候中国自然走得更远。
就有了崇拜和权利的绝对统一。
所以有一天权力实现分散、制约、平衡,我们也许就大跃进了。
现而今我觉得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另一块基石应该提上日程,像政治体制改革一样,道路漫长,可是如果人民有了必要的保障,社会在和谐的状况下国家会更高速的发展。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53c5f228ea81c758f578fb.png)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
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一、当今世界形势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
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
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
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课件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be38ae52d380eb63946d95.png)
是这么想的。我们说出
来,是因为我们想让美
国人和日本人更容易面
对。”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3
越南的南海开采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4
美国航母访问越南(2010-8)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5
发展模式
过分依赖出口 牺牲社会公平 环境成本过大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强军防。” “此岛位于日
本西端,在防卫战略上属
重要位置。”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12
日媒宣称 中国海军已进日本“后院”
日本防卫部已经做出 决定,提升对中国军事情 报收集的力度,将在军部 内专设“中国军事分析小 组”来负责这个工作。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13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6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7
收入差距拉大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8
反思中国模式
成就巨大 成本过高 能否持续?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39
主流舆论的中国形象
忽视民生(食品安全) ຫໍສະໝຸດ 视人权(公正自由)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忽视他国(国际责任)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定位为发展中国家,挤占发展中国家份额 定位为发达国家,政治上难以决策 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变化契机
清华大学孙学峰中国崛起的外部挑战
17
中国的世界银行投票权增加
名 次 国 家 改革后投票权 改革前投票权
1
美国
15.85%
15.85%
2
日本
6.84%
中国崛起与外部挑战
![中国崛起与外部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3d54952a8956bec0975e338.png)
中国崛起与外部挑战萨默斯是杰出的经济学家,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当财政部长,后来回到哈佛大学担任校长,但因为说了一些“政治不正确”的话,所以在去年6月在压力之下辞职。
但我记得他还说过另外一句话,我认为是正确的。
他说,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只发生两件事,一是柏林墙的倒塌,二是中国的崛起。
我下面的演讲就是支持他的观点。
柏林墙倒塌意味着冷战结束,这是没有异议的,但说得还不完整。
我要补充一句,那就是,它标志着美国从此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
这个事实迄今为止还没有改变,所以柏林墙倒塌的影响依然在持续。
那么,中国是否在崛起?这不是任何人说了就算的,中国自己说就更不算,因为还要看别人是否感觉到中国在崛起。
所以,我们首先看一下外部世界是怎么反应的。
外部世界的反应七国集团(G7),各位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曾经多次采访七国集团的峰会,对它的分量还是比较了解的。
只要比较一下就更清楚了。
简单地说,七国集团虽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但却胜似联合国安理会。
为什么?因为它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主导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包括货币政策和能源政策。
凭什么?当然是凭实力。
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中国。
2003年,七国集团在多哈举行半年一次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副财长和副行长首次应邀列席。
这是不寻常的事情。
俄罗斯是八国集团成员,但一直没有资格出席财长会议;而中国不是成员国,却反而被邀出席;七国集团不只讨论自己的事情,而且还把人民币作为主要话题。
这是什么意思?很简单,时代不同了。
七国集团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关起门来密谋和主宰世界经贸事务。
为什么不能?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角之一。
主角不上台,戏就唱不起来。
实际上,最近几年,在七国集团或者八国集团会议上,中国可谓是“喧宾夺主”,其他七国好像也乐见如此。
再举几个例子,看看外部世界是否承认中国在崛起。
第一,最近这些年,欧盟和美国对中国贸易都出现了巨额逆差,但它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对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反而要依赖中国,把解决贸易不平衡的希望,都寄托在人民币的升值之上。
中国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崛起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0d51823883c4bb4cf6ecd10e.png)
小结: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 突破资源陷阱,从世界范围配置资源。
一是充分意识到“配置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 战略价值,并加大推进力度; 二是要设法打破西方对国际资源的定价权,确保 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这是 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是发展军事力量,当前尤其是发展海军力量和 航母,确保维护海外资产利益。
2、中国资源消耗型经济到十字路口
两条出路:一种办法是继续牺牲国内环境 和资源。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危害非常大, 也走不通。另一种办法是“走向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两头被遏制:西方对中国从海外获取资源 采取围堵政策。首先是排兵布阵,设法控 制战略资源的龙头,算计和围堵中国。其 次是抢占国际资源定价权。
中国正遭遇“成长的烦恼”
1、近代以来中国实际上有两次崛起 第一次是政治崛起——当家作主站起来 第二次是经济崛起——改革开放富起来
2、中国崛起面临三大陷阱和挑战
一、资源消耗陷阱
1、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社会化 大生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崛起的历史道路看, 他们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资源争夺方 面主要采取两种办法:开源节流 一是“开源”,就是尽可能从外部获得资 源。 二是“节流”就是尽可能保护本国资源。
一方面,西方实现本国利益过程基本是暴 力相伴过程,始终扮演“食肉动物”角色。 另一方面,西方不断忽悠第三世界对外战 略,使之甘于冲淡“食草动物”。
(二)中国外交道路选择:坚持利 益与道义的有机结合
1、坚持捍卫中国生存、安全和发展利益。 经济利益 ;地缘政治利益; 多极化国际体系 2、坚持捍卫国际道义,成为国际进步力量 的维护者 3、中国崛起有自己的底线。只有以斗争求 和平,才可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
中国崛起面临的真正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真正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85f2ee3aeaad1f346933f9c.png)
中国崛起面临的真正挑战2014年的世界可谓风云变幻,波云诡谲。
乌克兰民主制度失灵,内部博弈双方以零和方式暴力摊牌,引发大国卷入危机。
美俄大有重返冷战之势。
阿拉伯之春标志性大国——埃及在历经三年多的动荡和惨烈后重返原点:军方先是政变推翻首届民选政府,随后又在所谓的大选中再度将权力揽入怀中。
埃及人民三年前亲手推翻了独裁者穆巴拉克,倍经艰辛之后,还是再度亲手选择了另一个“穆巴拉克”。
阿拉伯之春席卷的另一个国家叙利亚则陷入了三年内战。
在内战中崛起的极端逊尼派剑指伊拉克,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美国重金训练的伊拉克政府军望风而逃,一触即溃。
美国通过武力向外输出的民主岌岌可危。
东海,中日博弈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西方的支持(如美国)或默许(如法国表示不加评论)下,日本内阁决定重新解释宪法,解禁二战以来就放弃的集体自卫权。
近现代向来以主动偷袭、不宣而战而臭名昭著的日本,自此拥有了先开第一枪的权力。
东海局势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南海冲突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东南亚之行后,骤然升级。
美国更打破几十年保持的中立或模糊立场,公开选边,站在越南和菲律宾一边。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虽然依旧保持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但已进入下行轨道。
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在成功抵抗全球经济危机的同时,其代价和成本也开始显现:债务风险开始升高、环境污染更加突出。
另外和全球极端伊斯兰势力崛起同步,中国也成为暴力恐怖主义袭击的对象。
境外,香港围绕2017年普选,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参与过热的新阶段。
“一国两制”面临香港回归以来首次真正的大考验。
香港也从昔日融合东西方的经济交流之地变为东西方角力的最前沿。
两岸关系在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五年之后,也面临着新的瓶颈。
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花运动”,不仅令服贸协议受阻,两岸一路高歌猛进的交流态势顿时遇挫。
考虑到国民党五年多来执政不佳,2016年台湾再度政党轮替的可能性大增。
两岸关系开始存在越来越大的变数。
无论是国内外,还是境内外,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都不可避免地置身其中,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8afe1b45336c1eb91a375d90.png)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
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
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
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
30年打基础,1949-1978年;30年崛起,1979-2009年;3.30年复兴,2010-2040年。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发展趋势在这么一个可预测的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的发展,有四大趋势:第一是由初级发达的现代化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的整个文明形态将由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
第三,中国由发展中的大国走向发达的强国。
第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将由低端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型)转向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人口结构(纺锤型)。
我估计中国在未来50年里面,将跨越两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将会基本上实现,可能还会延续和进入第三次现代化。
中国崛起的四大机遇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在21世纪有千载难逢的四大机遇。
第一,中国的崛起,刚好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跨越这个文明变革期,这种文明变革期有可能使中国不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为中国的跨越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实际上,这种发展已经发生了,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对接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
第二,全球化大趋势和亚太的崛起,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舞台。
如果没有全球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大。
我们回望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发生。
西方国家是用什么手段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世界为它们的现代化服务呢?用强权、用侵略、用殖民主义。
它用大炮,用军队打开它想要进入的国家的大门。
任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它都要依赖世界,西方国家先行的工业化是用大炮、用暴力、用殖民主义向世界拓展。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3784c2482fb4daa48d4b4b.png)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摘要:当前中国面临诸多安全挑战与压力,其中既涉及到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既有经济安全因素,也有政治安全因素,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不仅要增强战略能力,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坚持平等对话,深化互利共赢合作,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挑战;互利共赢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全球安全形势总体趋缓,和平发展的时代主流不变,但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危险交织,传统冲突趋缓而冲突根源并未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各种新危险新挑战不断出现。
(一)传统战争及局部冲突危险依然存在随着世界文明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领域危险相对降低,大国之间大规模军事冲突及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明显减小。
但因众多国际地缘敏感及争议问题的根源尚未消除,发生传统局部冲突与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如目前一些地区国家之间还存在着领土及海洋权益争端,民族宗教矛盾、资源争夺等方面问题,局部地区还存在着冷战时期遗留下的军事对峙,这些地区局部冲突和战争会时常发生,严重破坏和影响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发展。
此外国际霸权势力“民主”干预和颠覆渗透,也会引发一些主权国家动乱及战争。
(二)非传统安全危险上升形式多样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危险相对降低,非传统安全危险相对上升而突出。
当前全球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组织犯罪、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国际能源与环境安全、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等。
二、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和环境虽然总体上对中国有利,但由于紧张动荡的一面显著升高,危机不测因素增多,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传统安全方面1、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增大了对华地缘战略压力美国在亚太搞所谓“战略再平衡”,实际上是在亚太地区加强战略扩张。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f0b6ca3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7.png)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
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一、当今世界形势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
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
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
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崛起面临的问题
![中国崛起面临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e4f9d5240c844769eaee8d.png)
第五,知识文明的崛起挑战着东方文化。知识文明,这种人的创造性从理论上来说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可以让你去幻想,让你想东西。而我们如何在一种相对集权的政治背景下面,协调这种自由环境的营造,能够把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创造力迸发出来,这也是非常深刻的文化挑战。
第六,庞大的低知识人口构造与强大的国际高技术压力,使我们面临两难的选择境地。在七、八年前我就琢磨一个事情,在国际高技术的压力下,中国必须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但是中国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必然带来中国人生存的技术环境的高端化,这种高端化,将会使中国至少有5亿到6亿人口不适应这种高技术环境的生存。在这里将面临选择,我们要照顾这5、6亿人口,那就要放慢技术进步速度,但我们又承受不了国际的压力;如果我们加快追赶国际的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又将使5、6亿人口给抛出时代的列车。五、六亿人口跟不上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危险,它造成巨大的社会撕裂。不要说5、6亿,就是2、3亿人口,也会引起起义,发生暴动,所以说这是非常难的一个选择。
(本文根据“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三十讲现场速记整理,仅供学术参考,其中观点仅代表作者!)
第三,中国的大国国情增加了崛起的国际压力和政治选择的难度。如果中国是一个几百万人口,几千万人口国家的崛起,美国、欧洲理都不理你了,崛起就崛起了,都无所谓。但是要命的是,中国是13亿人口,是十几亿人口的崛起。欧美国家的人口是多少?西欧和北美加起来就是7、8亿,我们是它们的两倍。我们像一个大象,这个大象在崛起,其他的都是小狗在旁边。欧美国家对中国一定会采取一种围堵遏制的战略姿态,我估计在中国的整个崛起过程中都避免不了。我们跟美国双方都知道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大家也知道在战略上你有你的战略目标,我有我的战略目标,所以拉拉扯扯,我推你拉,你打我一下,我来拉你一把,我看中国和西方的关系长期都会是这样。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0ca9a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4.png)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20 世纪90 年代早期至今,中国崛起在全球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正面者如“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负面者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水分论”等等,不一而足。
一时间,中国的未来走向似乎变得扑朔迷离、波诡云翳。
在相当长的时段里,中国回应乏力,凸现了中国国际战略的缺憾。
这种不足随着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9·11”事件之后中国国际战略的调整而大有改观,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负责任、积极进取的作为赢得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国家的认可与赞许,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确立起来。
与此同时,中国战略研究界对中国崛起进行了深入思考,于2003 年前后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即中国已经开创出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崛起新道路,②以“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做出积极回应。
近一年来,“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外活动的常用语言。
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代表着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由内向性转向外向性的标志。
崛起是一种兴盛现象,但又不是一般的兴盛,而是一个大国从落后转向兴盛;崛起是一种发展,但又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一个大国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生态和国际格局的发展。
概言之,崛起即一个大国成为国际社会举足轻重、受到普遍尊重的最重要国家(或之一)。
崛起是亘古有之的历史现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崛起则未有先例。
在这个意义上说,和平崛起是一个富含政治意义的理论命题。
鉴于崛起“决不可能支持全部的国际现状”,①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思想并非单纯的政治性议题,也是严肃的国际关系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如何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基础之上构建中国新世纪的国际战略,并将之付诸实践检验?这是迫切需要战略研究界做出解答的重大问题,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04bc4b8783d049649b6658b5.png)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大。
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必将成为一极。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在外交上有明显的体现,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
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期待日益上升,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中国历来是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一员,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
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中国对自己、对世界承担的最大责任。
对于中国来说,也只有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才可能在世界上承担更大责任。
同时,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中国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然,中国所要承担的国际责任,不是为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利益服务的。
中国是否承担了国际责任,也不能以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来衡量。
中国应当依据肩负的国际义务履行相应的责任,根据自身能力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必须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确定自己的立场,将自己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与时代发展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一致起来。
尽管中国发展的机遇难得, 但是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同样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这里涉及社会生产力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能否建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增长,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协调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否真正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能否保持和发展健康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等问题。
客观地说,在这些方面同样面临这十分严峻的挑战。
所以跨世纪中国面临着风险和挑战:(l)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挑战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