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故事
农民创业励志故事
农民创业励志故事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
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下面跟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励志创业故事吧!三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财富故事侯大伟肖勇杨龙凤就在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忙着在城市各大就业服务中心和劳动力市场找工作时,四川省岳池县三个农民工却选择了回乡创业。
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生意越来越红火……“回家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主人公:四川省岳池县朝阳乡秦家店村6组农民胡立山务工经历:养殖场当过小工、民营企业做过财务财富项目:租地56亩种油菜养鸭子财富故事:走进朝阳乡秦家店村,只见成群的鸭子正在水中嬉戏。
该村回乡创业的胡立山高兴地说:“我这批养了6000多只,去年还卖了两批,一只鸭子赚5元,轻轻松松就净赚5万多元!春节期间,鸭子供不应求,南充、广安、岳池的鸭贩子天天要货,把我的成鸭一扫而光,今年我计划养到4万只鸭子。
”胡立山,今年36岁;他在外打工期间管过财务,当过经理,还常利用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养殖企业和种植企业里打散工,一边干活,一边向别人虚心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他所务工的企业不景气了,2008年8月底回到了家。
胡立山说:“当时我们心里反而踏实了,回家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
”在朝阳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投资20万元,租地56亩,搞起了养鸭场和种植场。
“我这大棚是享受岳池县委、县政府的优惠政策修建的。
”胡立山说,“这还不算,县农业局、畜牧局还定期为我们做技术指导呢!”“我这一大片就是种的40多亩油菜,是在朝阳乡政府的联系下与成都一家公司签的订单,保底价是每斤2.5元,按亩产400斤计算,油菜收入一年就可突破3万元。
”胡立山得意地告诉记者。
推开一扇大棚门,绿油油的海椒秧有10多厘米高;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支架上,长势喜人,大棚里春意盎然。
现在,长期在他那打工的农民就有十多个,农民在家门口就可挣到钱。
关于青年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故事
记者在向平东拍摄的黑猪放养视频中看到,签约农户将猪驱赶至山坡上,将玉米、红薯、菜叶等撒在地上,黑猪立刻围成一团,互相拱着抢食。向平东介绍,每天,农户们都会拍下一段当日放养情况的视频发给他,虽然身在武汉,但他时刻掌握着黑猪的成长状况。
父亲听到儿子的想法后急了:“好不容易培养个研究生,做点体面工作不行?你瞎折腾个什么呢!”向平东耐心解释:“研究生养猪不是什么丑事,我要养和别人不一样的猪——用粗粮蔬菜喂养的黑猪。”
向平东来到宜昌秭归大山里,与人合伙养起了黑猪。
红薯菜叶古法养猪
向平东养猪的方式是与农户合作,养殖基地将猪仔养到两个月大时,交给农户养殖,七八个月后,再将猪回收到基地。别人的猪用饲料喂,4个月就能出?栏;他的猪是圈养加放养,吃的全是玉米、红薯、菜叶等,10个半月才能长到200斤,达到出栏标准。“我给我的黑猪定义是‘古法养猪,自然之道’。就是遵?循千百年来农民自然养猪之道,养绿色、健康的猪。”向平东说。
放弃都市白领工作回农村?创业之初大学生挫折连连
出生于1989年的翁杰是个地道的农家男孩,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我没有其他优势,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吃苦。”这是翁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翁杰的出生地是缙云县新建镇丹址村,这是缙云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务农收入低,村民多外出谋生。乡亲们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情形,暗暗在翁杰心中种下了“为村民们做点什么”的种子。2012年6月,当时的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线路运输专业的翁杰伸出了橄榄枝。面对一份专业对口的高薪白领工作,翁杰心中纠结万分。回农村:四年的专业知识相当于白读;留在大城市:房子、车子重压下,最初的梦想何去何从?综合权衡下,翁杰还是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回到农村创业。
河南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
河南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
河南青年回乡创业是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选择回到乡村创业,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几位河南青年回乡创业的人物故事。
李华,男,25岁,河南确山县人。
他毕业于一所985高校,取得了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
大学期间,他曾在知名科技公司实习,并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店。
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敏锐度,店铺生意非常红火,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张明,女,28岁,河南南阳市人。
她在大学期间就参与了社会公益活动,并有着创业的梦想。
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成立了一家农村妇女合作社,帮助贫困妇女增加收入。
她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并与其他地区的妇女合作社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王刚,男,30岁,河南新乡市人。
他在大学期间学习了电子商务,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知名电商公司工作。
他对家乡的发展非常关注,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他成立了一家电商服务公司,为当地的小微企业提供电商运营服务。
他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和专业的服务,帮助当地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地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
以上三位青年回乡创业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业故事,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
人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乡创业的人物事迹
返乡创业的人物事迹标题:返乡创业的人物事迹简介:本文将介绍一位返乡创业者的挑战和成功故事,展示他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他通过努力和创新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
正文:返乡创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很多人选择离开繁华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将通过介绍一位返乡创业者的事迹,来展示他是如何在回乡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的。
李明(化名)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曾在大城市工作了几年。
然而,他对于在城市的生活并不满意,他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点什么。
于是,他决定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
起初,李明遇到了许多困难。
家乡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
他面临着资金和资源的不足,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不了解。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李明气馁,相反,这些困难激发了他的创新意识和进取心。
李明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发现家乡的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他意识到,通过利用当地的农产品优势,打造一个品牌,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于是,他决定创办一家专注于家乡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
为了获得资金支持,李明积极与当地政府和银行合作,成功地获得了贷款和政策支持。
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农产品推广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展示产品的特色和优势。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还帮助李明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李明的企业逐渐取得了成功。
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产品畅销国内外。
同时,他的企业还带动了家乡周边农户的收入增加,为家乡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李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返乡创业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只要你有创新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返乡创业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梦想,也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李明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返乡创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大学生返乡农村成功创业故事
孵化鹌鹑要比养鹌鹑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为了赶上这发财快车,亢希坤把全部家底拿出来建起了自己的孵化室。
亢希坤:结果呢,出了一批不成,出了一批不成,7、8批都不成功,当时的损失大概要有2万多。
亢希坤:疾病该怎么防治,规模多大,我都认真的进行现场指导,淇县养殖户都成功了。
随后的几个月里,亢希坤往返于淇县和武陟之间,帮助淇县人养鹌鹑,并且把村里没有销路的鹌鹑苗拉到那里销售,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亢希坤:因为数量相"-3大,一只鸟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一家一家都是万把只,这大概有两三月,把我那个外债还清了。这算是我第二次起步。并且,这正没出路的东西咱把它卖出去了,当时村里边人对咱评价相当不错。
爱拼才会赢,凭着一股子冲劲儿,亢希坤赢得了市场,打过交道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但分散的养殖户鹌鹑蛋往哪里销,生产期过后该淘汰的鹌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己的生意还是做不大。这时候,亢希坤就想着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和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进行资源整合,从供应种苗,供应饲料,组织防疫,到回收鹌鹑蛋,再到组织青年鸟和淘汰鸟外销,他在养殖户和市场之间搞起了一条龙服务。
“济源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2013年8月15日筹建,它联合全市村官及农村创业项目产品,利用网络营销为平台,为全市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产品展示、创业策划、网络宣传及销售,并提供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在挖掘、整理、包装之后,面向全国推介。联盟以集团公司化运营模式运营,已辐射带动了16个镇办900余名农民朋友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这人,真的是来借东风、筹资金的中小企业主,只不过,相对于那些从基层做起、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还有个身份,就是大学生村官。有创业者的激情,又有大学生的质朴,才使得他显得“与众不同”。
新农人回乡创业的故事
新农人回乡创业的故事
在一个繁华都市生活了几年之后,小李决定回乡创业。
他选择了种植蔬菜和水果,因为这是他小时候耳濡目染的事情。
他也对有机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知道这是未来的趋势。
小李的父母很支持他的决定,他们给了他一块土地,并提供了资金帮助他购买种子和工具。
小李开始了艰苦的努力,他每天清理土地,施肥,浇水,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
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小李的农作物终于开始生长茁壮。
他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健康有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他还开始了网上销售,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宣传他的产品。
小李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雇佣了几个当地的年轻人帮忙,他们一起做着农活,一起学习着有机农业的知识,也一起分享着成果和乐趣。
小李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看到了农业的新机遇,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也为了乡村的振兴贡献着力量。
- 1 -。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1:唐山留学生回乡创业库存5万公斤鲜肉待销留学韩国回乡创业的乐亭县庞各庄乡大学生刘凯,带领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2户社员搞野猪养殖,几年来效益一直不错。
去年,他们饲养野猪的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但猪肉销量却不如往年。
眼看快过年了,望着存放在冷库里的5万公斤鲜野猪肉,刘凯很是着急。
1月2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庞各庄乡王庄子村的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看到,占地24亩的9个养殖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面,是用钢筋围成的一个个约12平方米的野猪圈,机灵可爱的小乳猪、健康活泼的保育猪、肥头大耳的育肥猪,有的在欢快地吃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水解渴。
刘凯介绍,这些猪都是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纯种野猪与中国原生态母猪杂交的二代产品。
2007年,刘凯从韩国忠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
2008年,刘凯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妻子结婚。
2009年,养猪市场瘦肉精添加严重,刘凯经吉林延边朋友介绍,买来长白山奔跑野猪饲养,家人和朋友吃过野猪肉后,都认为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
从此,刘凯便萌生了养殖野猪的想法,他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引进108头长白山奔跑野猪,饲料为玉米、大豆、甜玉米芯,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
该项目作为乐亭县畜牧行业的龙头,也得到了该县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
经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其养殖的野猪磺胺类、金霉素、土霉素等12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6年来,他们已经投资160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万元,用于猪舍改造、聘请畜牧专家、青储1000多吨甜玉米芯发酵饲料及猪场日常管理经营。
2014年,刘凯带领102户村民建起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往年野猪产量在2万公斤左右,销售不成问题,去年野猪养殖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现有存栏野猪2600头。
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
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就业,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走出去,可是有人却用行动表明自己的目的-读书是为了改变家乡。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返乡创业的故事李路飞三年创业之旅,从北大校园到山西,从金融到文化,李路飞的创业路程,有着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共赢共享的成功在长治90后李路飞的身上,有着诸多头衔。
三年创业之旅,从北大校园到山西,从金融到文化,李路飞的创业路程,有着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共赢共享的成功,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给创业者的鼓励与启迪。
响应号召回乡创业2014年10月,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李路飞和3位北大校友加入双创浪潮——创立一塔湖图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文化创业服务和战略投资。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2015年,李路飞积极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晋商晋才回乡创业的号召,从北京回到家乡,成立了山西一塔湖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先后成功运营九牛寨乳业、长治市左右为你众创空间等多家企业。
其中,客旺鑫来连锁便利店就是左右为你众创空间孵化的38家企业之一。
“如果不是一塔湖图,我的创业计划就是一场梦。
”这是来自客旺鑫来连锁便利店创始人平华鹏发出的心声。
平华鹏一直想创业,却苦于找不到方向。
于是,他找到李路飞为他的项目“把脉问诊”“对症出方”。
仅仅数月时间,平华鹏逐步确定了项目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并借助一塔湖图的平台融到资金180万元。
2016年7月9日,客旺鑫来旗下1号店在壶关常平凤凰城开业。
“预计一年内可达到100家,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300多人。
”“投资的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一份精神共鸣的支持,一起同舟共济的信心。
”平华鹏的话,道出了众多创客的感受。
也正是因为如此,平华鹏信心满满地期待着自己下一步梦想的实现。
开设创业大讲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李路飞在工作之余还开设了“路飞创业大讲堂”,引导了长治一批创客。
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很多大学生放弃都市的生活,选择在农村创业,在农业成功致富,看看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一:大学毕业生回乡养驴创业年赚百万日前,记者慕名来到陕西省三原县鲁桥镇三牧关中驴养殖场,只见老乡们正在成群结队地往场里拉玉米秸秆。
王大爷一边卸车,一边高兴地说,往年每到秋收时,玉米秸秆扔没处扔、烧不能烧,堆得村里村外到处都是。
现在好了,把玉米秸秆送到养殖场,还能换钱。
村里出了个好后生,我们都跟着沾光嘞!王大爷说的后生就是三牧关中驴养殖场老板刁龙。
2009年,刁龙从西安外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在西安某公司做运营主管,月薪5000多元,干得如鱼得水;爱人在西安开了家旅行社,事业蒸蒸日上。
小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安逸温馨,成为同学乡邻羡慕的对象,刁龙的父母为此感到很自豪。
然而,时间一长,刁龙觉得这种平稳的生活单调乏味,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干点啥事?一次回到家乡武家村,看到父母为家里养的十几头关中驴在忙活着,他心头一动,发扬光大这一产业不正可以成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吗?辞职回家养驴,既能子承父业,又能陪在双亲身边尽孝,岂不是两全其美?回乡养驴父亲反对说“看驴养得了你?”回到老家后,刁龙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刁照民。
不出意外,父亲怒了:“啥?养驴!你连驴都没见过,还养驴?看驴养得了你?”“养驴能赚大钱!我要做的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养法,我要成规模养,要形成产业链条……”刁龙耐心地将自己的规划说给父亲听,父亲勉强算是答应了。
但是父亲和刁龙约法三章,能不能先养几十只试试看。
“那不行,要做就做大做强,规模就是效益……”刁龙说,嘴上他虽然答应了父亲,但他内心有更宏大的目标。
此后,刁龙从亲戚朋友处筹资100万元,又悄悄贷款160万元,并开始在全国各地考察,寻找驴苗,学习养殖经验。
女性创业的成功例子_故事大全
女性创业的成功例子创业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会在残酷的社会中死掉。
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女性创业的例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女性创业的成功例子篇180后农村女大学生回乡建豆腐厂创业,成“豆腐西施”农村创业做豆腐:女大学生成“豆腐西施”卜睿,一个“80后”农村女孩,20xx年毕业于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任一家公司总经理。
她的创业事迹曾引起过很多人质疑,也曾感动过很多人,更曾激励过很多人。
她的创业之路虽然困难重重,却不断奋斗一往无前。
农村走出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20xx年9月,卜睿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
父母以为孩子终于可以走出农村,毕业以后可以留在城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了。
然而事与愿违,在卜睿还没有正式毕业的时候她却回到农村开始创业,对此,父母完全不能接受和理解。
原来,在卜睿大三的时候,一次在网上无意间浏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因为经常食用家附近豆腐坊生产的豆腐而身患尿毒症,最后经调查病因是其食用的豆腐里含有违禁添加剂“吊白块”。
十几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却因食品安全问题而身患尿毒症。
卜睿当时便暗自下定决心——毕业后要自主创业,要生产出真正安全、健康的食品,杜绝类似“吊白块”事件的再次发生。
20xx年3月,卜睿不顾父母和所有亲人的强烈反对,走上了创业的路程。
两年建起标准化豆制品厂创业初期的艰难,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一板豆腐100多斤,男生抬着都有些吃力,卜睿每天都得抬上几十板。
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然后去早市出摊销售,销售完以后又要去调研、跑市场、找场地等,每天都是早上伴着月亮走,晚上带着月亮归。
她的汗水没有白流,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由于当时对大学生创业都非常关注,一夜之间,女大学生创业卖豆腐的新闻传遍了长春市的大街小巷,受到长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受到市领导的亲自接见,作为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三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财富故事
• 故事一:小李的养殖业致富路 • 故事二:老张的果园梦 • 故事三:小王的农家乐经营之道 • 共性与启示
目录
Part
01
故事一:小李的养殖业致富路
回乡创业的初衷
厌倦城市漂泊
小李在外打工多年,感到 漂泊无依,渴望回家安定 下来。
家乡资源优势
小李意识到家乡有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适合发展养殖业。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老张的果园逐渐 成为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周边 农民共同致富。老张也成为了回乡创业 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农村经
济的发展。
Part
03
故事三:小王的农家乐经营之 道
小王的转行经历
城市打工多年
小王在城市里从事建筑工 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 验和人脉。
回乡创业的初衷
小王意识到家乡的自然环 境优美,有发展旅游业的 潜力,决定回乡创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老张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外打工多年后,他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张认为,农村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只要加以合理利用,就能够创造财富和 就业机会,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果园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老张经过市场调研,决定在自家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果园,种 植苹果、梨、桃等水果。他购买了优质果树苗,并请教了农 业专家,学习了果树种植技术。
对其他农民工的启示与借鉴
发掘家乡资源优势
不要盲目追求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应关注家乡的资源优势和市场 潜力。
勇于创新与尝试
在创业过程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模式,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 式和经营理念。
团队协作与支持
在回乡创业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应对挑战和 困难。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大学生返乡创业越来越受重视,进城回乡一直是困扰大学生比较重要问题。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欢迎阅读。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一进城?还是回乡?面对今年并不太好的就业形势,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在廊坊永清县,一个由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农家院",红红火火的经营现状,也许能给大学毕业生们在就业创业上以新的启示。
一个乡村游创业样本地道乡村特色快乐城里人从电大毕业到回到家乡自主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付出,李春明在永清县杨家营村开的“大丰收”农家院以浓浓的农家“味道”令不少城里人流连忘返。
李春明,廊坊永清县杨家营村人,2000年廊坊电大毕业。
先前在廊坊、北京从事设计工作,2004年终究还是选择回乡,目前办了个次接待能力200多人的“大丰收”农家院,经营得十分红火。
从电大毕业到回家乡自主创业,李春明的4年在城市里工作的经历催生萌发了他回乡创业的梦想。
“2004年,我在北京家具设计公司工作,那时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元吧,还不错。
”李春明说,当年从廊坊电大毕业之后,就业形势也好,在廊坊、北京奋斗了4年,虽然收入还说得过去,但心里还是觉得尽管自己努力工作,但那事业不是自己的。
一天,李春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刘老根》,突然觉得那里边的无公害蔬菜什么的跟老家很像,一下子,他的心里豁然开朗了。
他回家考察了老家那刚刚有的七八家农家游院落,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在自己老家做“龙泉山庄”一样的餐饮、住宿、采摘旅游项目。
随即,他辞了职。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付出,李春明在永清县杨家营村开的“大丰收”农家院已是小有名气了。
今年春节,在还未进院的地方就已经整齐的排放着各种豪华轿车了,李春明则正忙前忙后地接待着各地游客,脸上笑开了花。
说起生意的红火,李春明说语中透着喜悦,“去年欧美大使馆的人也来过。
”农家院在旅游的高峰时,日接待量在200人次以上,日均收益超过5000元。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创业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
它主要研究企业管理层的创业行为,研究企业管理层如何延续注入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柔性和竞争优势。
成功人士都有一段艰难的创业故事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希望你喜欢。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篇一初中毕业走街串巷收酒瓶1983年,丁建明初中毕业,因家里困难,辍学回乡务农。
那一年,丁建明16岁。
丁建明在帮助父母干活的间隙,骑着家中唯一的一辆破自行车,东跑西奔,走街串巷,收酒瓶子。
因为怕人认出来,他买了一个大口罩,将大半个脸遮了个严严实实。
第一天,丁建明清楚地记得,一共奔波了上百里路,往返废品收购站两次,赚了十多元。
虽然这十多元钱不起眼,可是,当时一个国家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二百元。
后来丁建明觉得自己这是在靠劳动赚钱,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便摘掉了口罩,大大方方地收起了酒瓶子。
每天天刚刚亮,丁建明就起来进村沿街叫喊收酒瓶,晚上很晚才收工。
到年底一算,居然净赚了近3000元,丁建明3年就成了万元户。
到了1990年,“丁建明收酒瓶子发了”成了村里最时髦的话题。
村民们坐不住了,很快有30多个村民,加入到他收酒瓶子的行列中。
开始他们骑着自行车收购,后来全部换上了三轮车,一人一年的收入有五六千元。
“方圆150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有燕店村收酒瓶子的人。
”丁建明说。
一个劳动力种一年地,纯收入也只有四五百元,收酒瓶子每年收入四五千元,这一回全村村民都动了起来。
签约酒厂当起大老板丁建明收的酒瓶子越来越多。
他看到一些当地人不太懂行,收回了很多特殊的酒瓶子,这些酒瓶子大都是装名贵酒的,因为形状或质地特殊,加之离生产这些高档酒的厂家路途遥远,废品收购站一般不要这种瓶子。
丁建明觉得,这些酒瓶子都是花钱收回来的,扔掉了太可惜,只好把它们堆到一边。
1995年8月,一位中年人找到了丁建明,想要高价收购这些特殊的酒瓶子。
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
丁建明感到很奇怪,问他要收这些酒瓶子干什么时,那人竟然毫不避讳地回答说:“造假酒呗。
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作文
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大家好,我是个小学生,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明,是我们村里的孩子。
小明从小就很聪明,学习特别棒,大家都说他长大一定能走出去,去大城市读大学。
果然,小明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名牌大学,家人和乡亲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大学里的生活可忙了,除了上课复习,小明还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
他最喜欢的就是创业社团,在那里他学会了如何准备商业计划书,管理团队,运营公司等很多实用技能。
大三那年,小明和几个好朋友,凭借着热情和决心,开办了一家小公司,专门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明也即将步入社会。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留在城里发展事业,但一次回家探亲,让他改变了想法。
小明发现,家乡虽然小,但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上乘。
可是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很多农民朋友辛苦种出的好东西,根本卖不出去,真是太可惜了。
于是小明在脑海里酝酿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互联网营销,把家乡的绿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去!小明向父母和村里人阐述了他的创业计划,虽然有些人不太理解,但大多数人还是非常支持他。
他们纷纷表示,只要小明肯回来,他们就会用实际行动支持他的事业。
就这样,小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有了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创业之路并不是那么难走。
小明首先在本地成立了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专门销售当地农民生产的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产品;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农民合作社,让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时间,小明的公司就小有名气了。
由于直接对接农户,产品新鲜美味,价格又很实惠,深受城里人的青睐。
小明还把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推广到周边几个乡镇,在当地引发了热潮。
有了可观收入,小明把盈利再投资到家乡的其他产业上。
他先后开办了农家乐度假村、土特产加工厂等,为乡亲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创业先进典型故事
一年的潜心蛰伏,让卢启辉领略到了创业过程之艰辛,但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来都不觉得后悔。“与安逸的生活相比,我更愿意去尝试挑战,如果不试一试,也许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极限。”
后来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他建议我到上海创业,并以他的名义申请代理基金。这一下子申请了10万,等资金到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钱不多,我们当时在松江租了一个最偏僻的店铺。以前我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看来是错的。
我和他说,我们去赌一把,把店面搬到路边试试。结果搬出去没几天,销量就直线上涨,不到一个星期卖出1000多只猪蹄。大家慢慢口耳相传,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拍客发现了我们,把我们的视频上传到优酷,叫“放弃白领身份去路边卖烤猪蹄”,一天的点击量突破40多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90后长沙伢子卢启辉放弃பைடு நூலகம்薪20万的麦当劳中高管职位,回到长沙创业卖包子,一群90后大学生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到他的创业团队。如今,卢启辉的果蔬包子店在全国开出了20多家连锁店,被称为“创业传奇”。
事业高峰期却辞职创业
1981年,卢启辉出生于长沙县江北镇,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贫困。
烤猪蹄是个没有壁垒的生意,竞争对手的加入,让我不得不加快融资和转型的速度。我们有了竞争压力,每天下班的时间推迟了个把小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做其他产品的技术储备,只差一个好团队。最近也有投资人找到我,但他们都更看重团队,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来一位老同学和我一起创业,他曾是杭州九阳豆浆机的区域经理。毕竟小吃生命周期有限,受众群体也是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后转型到快餐。
年轻人回乡创业小故事
年轻人回乡创业小故事嘿,你知道不?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回乡创业啦!我就给你讲个咱身边的小故事吧。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打拼了几年。
有一天,他突然跑回来跟我们说,他要回乡创业。
我们都很惊讶,问他为啥要回来。
他说:“大城市虽然好,但是压力太大了。
我还是想回到家乡,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李回来后,就开始琢磨着要干啥。
他发现家乡的农产品特别好,但是没有好的销售渠道。
于是,他就决定开个网店,专门卖家乡的农产品。
说干就干,小李开始忙活起来。
他先去农户家里收农产品,那可真是一家一家地跑啊。
有一次,我跟着他去收苹果。
我们开着车来到一个果园,果园的主人是个老大爷。
老大爷看到我们来了,可高兴了。
他带着我们在果园里转了一圈,给我们介绍他的苹果有多好。
小李一边听,一边点头,还时不时地拿个苹果尝尝。
最后,小李跟老大爷谈好了价格,收了满满一车苹果。
收完苹果后,小李又开始忙着拍照、写介绍,准备把苹果放到网店上去卖。
他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在做一件大事。
我问他:“你不累吗?”他笑着说:“不累,这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有劲儿。
”经过小李的努力,他的网店慢慢有了起色。
订单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忙。
但是他一点都不抱怨,反而很开心。
他说:“看到自己家乡的农产品能卖到全国各地,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现在,小李的网店越做越大,他还雇了几个人帮忙。
他不仅自己赚到了钱,还带动了家乡的农户一起致富。
大家都夸他是个有出息的年轻人。
你看啊,小李就是一个回乡创业的好例子。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家乡做出了贡献。
我觉得,咱们年轻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勇敢地回到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
嘿嘿,说不定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呢!。
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
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在当今迅速发展的都市生活中,回乡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许多年轻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寻找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选择回到家乡,并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下是一个激励人心的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王文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他在城市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他渐渐感到城市生活的紧张和竞争无法满足他对自由和创造力的渴望。
回到家乡后,王文决定开办一家特色农产品餐馆。
他发现,由于现代人对健康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他家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一个极其有利的条件。
王文积极与当地农民合作,采购新鲜的有机食材,打造了一张农家菜的独特名片。
他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同时创意性地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烹饪方式相结合,打造出一道道独特且口感出众的美食。
由于菜品独特且口碑良好,王文的餐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同时,他也注重营销策划,通过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餐馆,并与当地旅游机构合作,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王文还举办了一系列农旅融合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他的美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文的创业事业蓬勃发展。
他不仅给家乡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也为乡亲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他还积极支持当地农民发展农业旅游业,促进了家乡农业的振兴。
通过他的努力和创业精神,王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家乡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他的故事鼓舞了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不仅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也为家乡乡亲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个体的努力和坚持所能带来的积极变化。
通过发掘乡村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并结合现代营销和创新思维,年轻人们能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也推动家乡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我们勇敢追求梦想并用心付诸行动,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大学生当农民,这事情放以前的时代是被人笑掉大牙的,而今,有这么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选择将农村当做自己的创业开始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1农村创业故事案例之90后大学生彭雨回乡养鸡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一个放弃保研机会,一个放弃留学法国,回到家乡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山间的小农场里养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农村创业故事案例吧!楚天金报讯图为:90后情侣正在给鸡喂食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一个放弃保研机会,一个放弃留学法国,回到家乡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山间的小农场里养鸡。
两人共投资50多万元,办起养鸡场。
他们去年11月开始售卖产品,3个月销售额已达50多万元。
放弃深造机会携手回乡养鸡在富兴镇,从德中公路下坡走100米左右,这里便是两人开设的养鸡场。
“这些鸡已经被别人买下了。
”彭雨指着一群正在来回踱步的鸡,大约有100只,奇怪的是有一些鸡的眼睛前还戴着一个红色的挡板。
“那是给鸡戴的眼镜,因为它们喜欢打架。
”与土鸡做邻居的是野鸡,见到有人进入它们领地,它们当中的一些扑棱扑棱地飞了起来,如果不是上面盖了一个天网,肯定全部飞出去了。
除此之外,鸡场里面还有贵妃鸡等,一共有3000多只,最多的时候饲养了6000多只(/),而饲养这些鸡的是一对90后的大学生情侣,一个刚毕业,一个还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西南大学动物科学系的学生,去年毕业。
她是四川外语学院南译学法语的,今年六月毕业。
”彭雨说,他们俩都是德阳人,是高中同学,为了爱情就都去了重庆上学。
为了毕业在一起,自己放弃了保研,而她也放弃了留学法国的机会。
“我们班上一共28人,其中有三个人可以去法国留学,其中就有我一个,但是一想到又要分开几年,双方都很舍不得,所以商量之后决定回到家乡养鸡,家里人也很支持,把辛苦攒下给我留学的钱给了我们创业。
”戴滢说,养鸡场取名为爱苜生态农场,取自于法语词Amour,是爱的意思,并且还种了大量苜蓿草,给鸡食用。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事迹
凭借着这份不认输的韧劲,杨永刚的茶产业蒸蒸日上。近几年,杨永刚多次开展退伍军人及茶农种植、加工、生产的技术培训。银柜山及湄江镇兰江村共发展茶园近6000亩。带领银柜山片区1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和创业之路,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的村民如今实现4000多元收入。
“怀感恩之心,做良心茶。”杨永刚说,这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茶企业和个人种茶都有相当多的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还多次带领当地茶商到省外观摩调研并进行品牌宣传。在省市县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银柜山研发了十多项专利,其中有3项属于发明专利……这些都让他有了继续向前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杨永刚正着手打造有机茶。“按照今后市场的需求,我的茶叶要从做名优茶转向中低端茶叶加工,让更多的人品味到‘银柜山’的魅力。”
紧接着,杨永刚又自掏腰包20万元为双河组修通了5公里的石子路,以前兰江村村民卖茶靠背篼背,路修通了,10吨以内的货车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2011年,当地政府得知此事后,又投资70万元支持杨永刚,将原先3米宽的道路拓宽至4.5米,当地百姓拍手称快。
“真是要感谢‘银柜山’哟,为我们修了路,家家户户还通了电,这几年我们村32户村民们有收入进账,从以前的木房住进了如今的砖房。”兰江村双河组村民夏中文高兴地说,自己靠卖茶收入最好的时候一年能挣5万余元。
然而,挫折并没有打败军人出身的杨永刚,经过认真思索,他决定先到一家茶叶企业里找活干,重新熟悉茶叶行业。通过一年的学习观察,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大茶叶产业,就必须有自己的企业、品牌、基地,否则永远都只能帮别人打工。
说干就干,为了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茶山,杨永刚先后到过洗马乡灯龙山、马山镇清江茶山、余庆县的构皮滩以及凤冈县的一些产茶区,历时几个月跋涉,终于在兴隆镇庙塘村银柜山上找到适合的茶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小刚的回乡创业故事
“带给身边的人幸福和快乐”,看似一句空话,却有人把她作为一生的的奋斗目标,他就是鱼台县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小刚。
李小刚今年32岁,来自山东省鱼台县王庙镇古李村,03年考入青岛理工大学,因家庭贫困,第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是从亲戚朋友家借的。
当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欣喜若狂的熟悉大学生活时,李小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在校打工生涯。
三年半的时间里最多兼职六份工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可以补贴家用。
然而尽管如此,李小刚依然没有坚持把大学读完,他说:“我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才来上大学的,拥有一个大学生应该拥有的素质和思维方式是我上大学的唯一目的。
”有着对大学生活不同理解的他,放弃了学位证和毕业证,提前半年多在一家小型机械企业做起了业务员,月工资八百元,甚至还远没有自己在大学时挣的多,身边的同学老师没有人理解甚至不敢相信。
然而两年后他的月收入已经是几万元了。
因为在公司的业绩突出,李小刚已经做到了销售经理,显然这样的成绩并不能让他满足,因为他要带给身边的人幸福和快乐。
为了更好的改变家族的命运,有了些资本和社会经验的他,选择了辞去工作,自己创业。
2009年9月,李小刚和朋友合伙在青岛即墨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不久便把父母和哥嫂都接到了青岛,到目前为止那或许是李小刚一家最幸福的两年,家人过上了比较富裕的城市生活,让李小刚很是满足。
不仅如此他还把六个亲戚家的孩子安排在自己公司上班。
正当家人和朋友都为李小刚的成绩感到骄傲的时候,他却有了新的想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说:“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一些亲属在青岛提供一份工作并不难,但要想让他们在青岛买房安家,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确实是很难实现的,哪怕是自己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同学想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想从农村走出来立足于城市只适合极少数人。
”2011年9月份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李小刚做了一个让身边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回乡创业。
为此他的父母甚至要和他断绝关系,但他心里就一句话:“我要带给更多人幸福和快乐。
”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放弃了在青岛打拼的一切,并把父母和哥嫂安排到石家庄打工,自己独自回乡创业。
他回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投资近三十万元给村里修了路,这是他表达回乡发展的目的和决心的最好方式。
他想通过自己回乡创业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让农民不走出农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当他回乡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人时,得到更多的是质疑和打击,但是他说:“别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即使自己做好了,也不会让我有成就感的,只有别人想都不敢想,自己还做了,并做好了,那份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
”他有这样的信念:“一些事情,只要有人去做,并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
2011年底,他选择了机械化育苗和有机水稻的种植为回乡发展的突破口,并有几个之前的朋友加入到他的事业中来,李小刚卖了刚买了一年的车,流转了村里一百多亩的土地,带着满腔热血开始了他的回乡创业之路。
2012年注定是李小刚刻骨铭心的一年,为了更
好的更快的了解农业,所有农活他都亲自参与,半年下来李小刚又黑又瘦,尽管如此他的机械化育苗插秧还是失败了,不仅投资没收回,还欠了十余万的债务。
一年时间让李小刚积累的优越感消失殆尽。
身边的人都怨声载道,为李小刚回乡发展的决定感到惋惜。
然而这一年所发生的一切,都被李小刚视为事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他不仅没被失败压垮反而比之前更加坚毅和自信。
接下来发生了两件大事,在机械化育苗插秧失败后李小刚调整了发展思路,吸收跟着自己做育苗的朋友作为股东,筹资五万元,分期付款的形式收购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名为鱼台县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
第二件大事就是:李小刚结婚了,娶了一位通情达理贤惠的妻子。
2012年下半年开始经营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3年李安夫妇放弃了在德邦物流优厚的待遇也加入了李小刚的团队,李小刚卖了之前结婚的新房,共筹资一百多万,租了村里20余亩的荒地,建起了厂房和办公室,为了省钱,李小刚带着五个合伙人充当起了建筑小工。
经过大半年的艰辛努力,鹤来香成了一个不大但足够正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创业团队成员增加到了12人。
加上吸收村里的劳动力,最多时工厂工人可达三十余人。
现在的李小刚稳重而淡定,对企业的发展规划也已胸有成竹,据他介绍:“发展绿色农业,给社会提供绿色健康价格合理的农产品,推到农村经济让农民不走出农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企业发展的他们企业发展的使命。
实现这个的使命主要分五步走,第一步,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到农村去,真正做到给社会提供绿色健康价格合理的农产品;第二
流转当地土地,让农民脱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发展绿色农业;第三,利用农场和加工企业解决当地劳动力问题,让农民变为新型农民工人;第四,统一规划新农村社会,把农村建成田园城市,让农民不走出农村就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第五,创建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联盟,把我们的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改善更多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让更多农民不走出农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当他向我们描述他的发展思路时,我们仿佛看到未来农村的生活情形,碧水蓝天,配套的现代化社区四周环绕着一个个农场………
这不仅是李小刚和他团队的梦想,也应该是全国人民的梦想。
他们在电商平台没做多久就崭露头角,他们的产品就深受大家的喜欢和认可,下步将是他们规划的第二步,流转更多的土地,让农民和土地及生产资料脱离。
当我们谈起,他们下步将会遇到什么困难时,李小刚说:“只要我们把事情做对做好了,是不会缺人,钱,技术和管理的,困难在于农民的固有思想观念的改变,想让他们脱离土地和生产资料变成新型农民工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的支持和宣传。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我们会用努力和成绩说服大家。
”
回首李小刚的创业经历,无不让人动容,特别是整个过程他们都是缺乏资金的,但为村修路,供村里孩子上学,为残疾人捐赠大米,创办留守儿童足球俱乐部,帮助血友病患者创业等等,他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着身边的人。
但他自己却卖了自己的车和刚装修好结婚用的婚房。
我们不敢说将来的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但将来一
定会有很多人因为他的存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梦想:“带给更多的人幸福和快乐。
”是他追求的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