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所属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的管理办法第一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自治区社科联”)为不断提高所属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研究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所属学术团体在自治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繁荣发展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根据中办发…2008‟10号文件精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自治区社科联章程‣的相关规定,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术活动,系指自治区社科联所属学术团体所组织的形势报告会、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和其他需要批准的学术活动。
第三条自治区社科联所属各学术团体组织学术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自治区社科联所属各学术团体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利用学术活动散布各类噪音、杂音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行为,确保举办的学术活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其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
第四条自治区社科联所属各学术团体要加强对学术活动的管理。
各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是学术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对学术活动的领导责任。
举办学术活动要有专人负责,活动中出现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自治区社科联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对学术活动的宣传报道要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
自治区社科联所属各学术团体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术团体举办学术活动的具体规章制度,落实相关责任,完善审批程序。
要明确规定,举办学术活动须经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报业务主管部门党委(党组)批准,并对拟邀请参会的报告人的有关情况、报告内容进行了解和征得拟邀请报告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同意等程序。
最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精品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意见》分七部分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五、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六、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七、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因此,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 : 欧阳雪梅 , , 女 湖南泪罗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当代政治史与文化史。
21 0 2年第 2期
欧 阳雪梅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思考
科 学 领域 做 出 了杰 出贡献 的大 家 , 一 不 是 找 到 了 无
性 、 瞻性 、 前 战略性 的重 大问题 , 经济建设 、 政治建 设、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 明建设中的理论 与实践问题 , 经济社会发展 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 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 ,需要哲学社会科学 以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义理 论体 系 为指导 去进 行研 究 。可 以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为哲学社
科学结论 , 是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在 中国当代学术领域,许多大家大师都 自觉运 用马 克思 主义指 导研究 工作 ,从 而取得 了辉煌 的学 术成就。 如郭沫若 、 范文澜 、 侯外庐 、 夏鼐、 何其芳 、 任 继愈 、 许涤新 、 孙冶方 、 薛暮桥等一大批在哲学社会
收稿 日期 :0 2 0 — 6 2 1—20
党 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 出了《 关于深化文化体
制 改 革 、 动社 会 主 义文 化大 发 展 大 繁荣 若 干重 大 推
的能 力 , 在党 和人 民的立 场上 ,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 站 为 义 和人 民利益 “ 鼓与 呼” 。在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伟 大 实践 中 , 繁荣 发展哲 学社 会科 学工作 中 , 在 能否 自觉 接受 马克 思主 义 , 用马 克思 主义 , 事关 哲学社 会 运 是
虽然意识形态属性不强 , 或不具有意识形态詹 l , 生 但 其研究对象与内容也属于社会历史现象 , 研究者本 身有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感情问题 、 立场问题 , 有一 个用什么样 的立场 、 观点 、 方法指导研究的问题 。这 就要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 理 念 和指 导 思 想 , 提 高运 用 马克 思 主 义指 导 科研 并
六个必须坚持是指哪六个

六个必须坚持是指哪六个
六个坚持: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2、坚持科学发展
就要求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就是要加快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持续动力。
3、坚持依法治国
就必须的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
4、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就必须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
5、坚持党的领导
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的航船沿着正确的航道破浪前进。
6、坚持宗旨意识,做到严以修身。
首先要做到以学修身。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自觉学习形成习惯,把学习当作严以修身的途径和阶梯。
其次要做到以德修身。
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专题13_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专项训练)(解析版)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1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单选题1.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答案】C【解析】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C正确。
A:哲学不一定是科学,A错误,错在“科学”。
B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D说法错误。
2.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序言中说:“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
”这段话体现了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哲学和具体科学是辩证统一的【答案】D【解析】ABC: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
D: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这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即哲学和具体科学是辩证统一的,D正确。
3.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主要强调①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②自然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推动了哲学的发展③哲学能够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思维是优秀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必备素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哲学即科学之归宿”点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①符合题意。
常识-十七届六中全会题目

一、填空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
2、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______________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
4、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5、_________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6、____________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7、______________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8、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9、____________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10、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____________是关键。
11、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____________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12、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支撑。
13、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____________14、壮大____________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15、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目标。
答案1、10月15至10月18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3、文化建设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文化6、中国共产党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文化10、人才11、社会资本1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3、社会责任14、文化志愿者1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是非判断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是指

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是指
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基本点,我们也应该始终牢记“六个必须坚持”做到思想和行动统一。
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破解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今天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依然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
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就要坚持把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作为理论的根本任务,更加自觉地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结合新的实践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时代精神的精华-习题

• 6.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 位和作用,表现在 • 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 的事物 • ②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决 定作用 • 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④马 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④
• 1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 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 和人民事业发展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 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 世界。这表明哲学社会科学 • ①是“科学之科学” ②是一门新型学科 知识 ③能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④可以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 ④
• 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 B.邓小平理论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不能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 着密切的关系 • C.哲学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决定 作用 •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 要求
• 18.(2010山西大学附中模块专项练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 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当然也不例外。 • 请结合上述论断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 9.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每 一个时代都有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 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 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是 • ①一定形态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 政治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我们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继承和创 新的过程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正确地总结和概 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 A.②③④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
六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指什么内容

六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指什么内容
六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党的建设中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基本原则。
六个必须坚持
是指: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广大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赢得民心民意。
我国古代关于“民”和“民心”有很多论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心向背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六个必须坚持是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増长之间的矛盾;要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要让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有机会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改革发展思想和基本观点。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只有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文化才能深刻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才能给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留下深沉厚重的精神财富。
”《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増强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
新时代繁荣发展沈阳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第23卷第2期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3No.2 2021年4月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Apr.2°21文章编号:1008-3812(2021)02-046-04新时代繁荣发展沈阳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对策和建议方晓辉(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122)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繁荣发展沈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然后从高质量做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基本要求、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策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识码:A当前,沈阳正着眼于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紧密围绕推动新时代全面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繁荣发展沈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客观和民主的决策咨询建议,对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新时代繁荣发展沈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当前沈阳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完成沈阳市“十四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新时期赋予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1)肩负起党中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习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作为丰富文化产品创作、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的重点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全面部署了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各项工作,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应《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之约,我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些重大要求和部署、繁荣发展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谈几点体会,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必须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党的旗帜和灵魂。
《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捍卫马克思主义,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基本前提。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是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认真遵循这个要求,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用先进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引领文化建设,用优秀的研究成果引领理论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文化创造,切实担负起建设文化强省的历史重任。
二是必须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胡锦涛同志指出:“理论研究只有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主题教育专题二: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讨论发言

主题教育专题二: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讨论发言标题:“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探讨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导言:主题教育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对于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六个必须坚持”成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必须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要求,必须坚持紧密联系群众,必须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和必须坚持团结带领干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六个坚持的内涵,分析主题教育的实践价值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性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核心,是党的领导地位在党内外的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
只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主题教育的目标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是主题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只有将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党内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释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推动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从严治党要求的必要性从严治党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主题教育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只有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执政自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紧密联系群众的必要性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依靠。
主题教育要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党的工作更贴近群众的实际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深入调查研究的必要性深入调查研究是保证党的工作真实、准确、立体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寻找问题根源,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推动党的工作更好地实施。
六、团结带领干部的必要性干部是党的中央组织和领导全党的核心力量。
主题教育要团结带领广大干部,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使干部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个必须坚持”系列解读

六个必须坚持”系列解读【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坚持人民至上3.坚持理论创新4.坚持独立自主5.坚持中国道路6.坚持胸怀天下三、总结正文【引言】“六个必须坚持”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2.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坚持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
4.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5.坚持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坚持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我们必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结】“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在新时代坚定信仰、砥砺前行的重要指引。
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这六个坚持是中国历史和实践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原则。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取得各项事业成就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稳定。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取得了人民认可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国家发展的历史性伟大飞跃。
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才能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推动国家进步。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实现党的基本原则,推动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有利于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
第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角。
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
第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建设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基础,也是党能够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旨在促进党内团结,加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确保党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先进性。
最后,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国两制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有效解决了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历史问题,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坚持一国两制原则,有利于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
以“六个必须坚持”促进文化自信自强

以“六个必须坚持”促进文化自信自强作者:任燕雯陈静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22期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征程,第一次把“文化自强”这四个字写入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并对文化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自立能力。
本文对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蕴含进行了阐释,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梳理出如何以“六个必须坚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强才能实现,才能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生机。
关键词:文化;自信;自强;“六个必须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蕴含(一)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概念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文化自信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己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观,对自己的文化生命力与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认同、一种自豪;[2]文化自强就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把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以其独到的创新精神、强劲的竞争优势以及深刻的影响力,为发展和建设中华文化而做出的实践和努力。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之间的关系虽然两者在内涵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就其产生逻辑而言,两者是一体的,既互为前提,又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一方面,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想实现自我提升,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这样民族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增强;而文化自强又能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与强盛必然会使人民更加有信心。
从实践方面来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统一的,没有了文化自信,就很难实现文化自强,而没有了文化自强,就很难建立起文化自信。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作者:张伟斌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7年第5期提要: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精神基础,以历史与现实成就为依据。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存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自信不足,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伦理品质的挖掘不够、对走独立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的信心不足。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当其冲需要提升文化自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开放的心态扬弃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成果。
关键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自信作者张伟斌,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杭州 310007)。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历来受到我党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加以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①;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科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再次发出了“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② 的号召,这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在的思想内容与必要的智力支持。
我们所要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而要使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核心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上孕育催生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让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成为体现中国人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标志性工程。
六个必须坚持是什么?

六个必须坚持是什么?
“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3、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4、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5、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6、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深刻领悟“六个坚持”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深刻领悟“六个坚持”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
篇章
王晓琴
【期刊名称】《大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2()6
【摘要】“六个坚持”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贡献,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认识和领悟“六个坚持”的重要意义与思想内涵。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王晓琴
【作者单位】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20
【相关文献】
1.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习近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3.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4.在守正创新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5.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作为丰富文化产品创作、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的重点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全面部署了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各项工作,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应《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之约,我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些重大要求和部署、繁荣发展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谈几点体会,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必须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党的旗帜和灵魂。
《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捍卫马克思主义,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基本前提。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是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