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实用类文本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9 月 28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新时代领路人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可见考古学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重视考古学乃推进伟大实践所需。

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

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正确历史方向之上。

考古学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为我们认清自身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寿密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学科依托。

重视考古学由顺应时势发展所致。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

揆诸当今世界发展,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自身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

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一味模仿,非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倒容易受制于人。

具体到考古学,情形亦然。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几代考古学人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理论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的创获,就像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只能是“中国的”——即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情境、适合中国国情、代表中国特色、独具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蕴含中国精神的考古学。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参加的大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有成果丰硕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咨询委员或首席专家、国家高端智库代表,还有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首先,我向大家,向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等会议,我在这些会议上作了讲话。

召开这些会议,目的是听听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起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刚才,几位同志讲得很好,很多是真知灼见、肺腑之言,听了很受启发。

下面,我就几个问题讲点意见,同大家交流讨论。

第一个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

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的许多调查研究名篇对我国社会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是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国家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并探索相应的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文化建设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文化建设和传承创新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文化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性,认为文化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达到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相互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中提取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华,并将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强调民族精神和国家认同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存在,而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培育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国家认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通过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最终版)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最终版)

3思考题三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思考题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执笔:罗文东《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03日第九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内容提要●哲学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一个兴盛的民族和强大的国家,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自觉地进行实践探索,更需要大胆地进行理论探索,这就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人类社会要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必须有高度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主要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的总结,以世界总体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虽然哲学社会科学要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研究方法,但哲学社会科学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就不能单纯依靠感性直观和科学实验,还要依靠抽象思维。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与自然科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

哲学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意见》分为七个部分: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四、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五、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七、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

《意见》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方针原则和工作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创造了许多成功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总体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保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十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十讲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最根本的是 要坚持先进的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 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导地位 。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 思想 、 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 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四有标准”的特征 四有标准” 四有标准
(1)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重点性。理想和纪律。理想使我们思想一致, )重点性。理想和纪律。理想使我们思想一致, 纪律巩固这种一致并变为统一的行动, 纪律巩固这种一致并变为统一的行动,从而形成 所向无敌的物质力量。 所向无敌的物质力量。 3)层次性。 四有”是普遍要求, (3)层次性。“四有”是普遍要求,不同的人又 有不同的层次。 有不同的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 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 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 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哲学思辨的深度。

在这方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本文将探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几点对进一步发展该领域的建议。

首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促进文化繁荣和谐发展。

研究哲学和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和社会,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其次,它可以指导公共政策的制定和。

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经验依据,促进政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为社会管理和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

此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其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研究哲学和社会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和政策建议,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其次,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哲学思辨是一种对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社会科学研究则是基于现实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人才。

最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推动文化多元共享和国际交流。

研究哲学和社会科学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不同文化和社会的差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基于以上的观点和认识,我认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首先,需要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的结合。

理论创新可以推动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而实证研究可以为理论提供实证支持。

其次,需要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与国际接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

发挥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2)

发挥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2)

发挥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2)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第四功能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它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举办之初就具有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

大学对文化的作用和人才培养一样,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

大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大学。

所以,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不是大学的新功能,而是对大学本初功能认识的回归,是大学的“第四功能”。

第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

欧洲大学的起源和中国书院的起源很相像,最初成立时并不需要基金,也不需要校舍,只是一位大师走出来讲述他的学问和思想,吸引了许多人去听,从而发生一定的思想文化影响。

从中世纪大学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到近代欧洲大学对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都可以见证到大学对整个社会文化引领的巨大价值。

在中国,“五四”运动所宣扬的“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而这些思想发源地也正是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前身——成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在创立之初,就采用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学思想,求变图强,注意吸收西方先进的理念。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另一重要源头的金陵大学,把我国传统文化中“诚、真、勤、仁”思想作为校训,把“沟通中西文化,介绍西方新进科学”作为办学方针,力求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

正是这些大学主动沟通中西文化,积极引领社会发展,使得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由排斥到逐步区别对待并汲取其营养。

上世纪20年代,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全国首开女禁,实行大学男女同校,此举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由南京大学教师发表文章引发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

第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沟通中西文化交融。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在内忧外患的近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引入,是我国主动学习西方的结果,更是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二要着力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道德风尚。

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意识;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三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标准。

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7.29•【字号】•【施行日期】2022.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2022年7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三章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第四章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五章传播与普及第六章保障与激励第七章监督与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传播与普及,以及保障与激励、监督与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江苏贡献,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第五条省和设区的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负责审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决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与路径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与路径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与路径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倡导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

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知识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部分。

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立足于世界的必需之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

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没有自主的知识体系,就很难在国际社会中获得话语权,更难在全球竞争中取得胜利。

另外,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中国文化一直是世界独具特色的文化之一,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更是卓越的智慧之一。

如果中国不能丰富和推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就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宣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朝着以下方向繁荣发展。

1、特色鲜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扬中国文化特色,展现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刻思想和独特智慧,在自主研究中体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要推陈出新,立足中国,发掘中国文化的价值,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研究,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2、准确有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秉持严谨求实、科学客观、注重实践和应用的研究方法和态度,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多维度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摆脱单一角度和视野的限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不断加强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全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

要在国际上积极发表高水平论文、编纂高质量书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争取更多空间和话语资源。

三、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1、推动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创新和重大问题研究,建立完善的研究机制和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与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与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与支持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想观念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为核心观念,有效地指导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开放包容的思想观念。

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和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视野。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创新进取的思想观念,激励人们不断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不断开拓创新。

除了在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和推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为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践决定认识”这一原理,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维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支持和指导不仅在理论层面上表现出来,还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体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4.25•【字号】京教研[2012]6号•【施行日期】2012.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京教研〔2012〕6号)各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北京地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和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研环境,为北京社会发展服务,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的部署,以及建设“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积极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动力,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理论创新、建设具有“北京精神”的首善之区作出贡献。

二、明确目标,整合资源,保持北京高校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北京作为首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古都历史,知名高校云集,研究力量雄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明显的发展潜力。

北京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科建设、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国家战略和首都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加大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摘要】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理论支持、价值引领、实践指导、制度保障和文化继承等方面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还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哲学社会科学还通过实践指导和制度保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文化继承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帮助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支持、价值引领、实践指导、制度保障、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与实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

1. 引言1.1 哲学社会科学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探讨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等。

这些基本特征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密不可分,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引领。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可小觑。

它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实践指导,指引我们的政策和行动。

哲学社会科学还具有制度保障和文化继承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1.引言1.1 概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自主研究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体系,它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理论体系,被广泛认为是对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补充和丰富。

这门学科主要探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和人类发展等问题,旨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同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价值观念,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学派。

这些学派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研究特点和理论成果。

中国学派致力于深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为目标,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以中国化为特点的理论体系。

另外,儒学学派致力于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探索如何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观。

这些学派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自主研究和发展的学科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理论体系。

在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具有独特特色的学派,它们在不同领域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同时,这些学派也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文章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它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逻辑和组织方式。

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本文将采用以下结构来组织文章内容:1. 引言1.1 概述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全人类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问题 更深入 、 接 更
同 时, 国的 哲 学社会 科 学 也在 不 中
国家崛起 的过 程也 是东 西方思 想学 全 方位 的对话。
当前 , 国正 沿着 中 国特色 社 会 主 术体 系 交流 和碰 撞 的过 程 , 我 中国 哲学社
复 兴或 者 说是 中 国崛起 的过 程 中, 断 实践 出发 总结理 解 中国发 展, 不 以及 从 中 系作 出贡献。 解 释 中 国发 展 的具 体 实 践 和取 得 的 经 国发 展 的角度 思考世 界 历 史 的变化 , 思 验 , 索 中国发 展 的道路 , 探 强化 中国发 展 考 全 球体 系的 变化 , 因此形 成 和西 方 也 软 实力 , 同时, 针对 体制 转型和 制度建构 有 所不 同 的看 法、 点和理论 范式, 可 观 并
第二 , 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作 为 发展 中大 我
的文 明传 承 , 力 塑造 中国发 展 的文 化 努 学者理论 视野 下对全球 发展 有所相 同和 为总结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服务。
过 程 中遇 到 的重 大理 论 和现 实 问题 , 推 能形 成若 干 知识 领域 的 中国 学派 , 总 国在 追求现 代化 的道 路上 取得 了 巨大 的 汇
制度 建设 实现 自身 的发 展和 崛起。核 心 在 崛起 的过程 中和原来 的世界体 系发 生 就 要 求在 实践 中检 验 和发 展 学术 理论 。
价值 体 系建设 、 国家意识 形态 , 以及 国家 竞 争、 至冲 突 , 甚 同时在 崛 起 的过 程 中, 在 借 鉴 吸收 西方 的 学术 理论 的过 程 中, 实现 学术 理论 制度建设 , 离不开科 学理论 的指 】 都 。这 国家发 展也在 为塑造 新 的全 球体 系开展 需要和 中 国实 际相结 合 , 样 的思想理论 和意识形态建设 , 是立国之 联 合 和合 作 , 以及 和 世界 共 同应 对全 球 的本 土化和 中国化。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践经验,总结历史经验,创新性地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其基本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则和规律。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它旨在认识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为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规律,避免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历史和社会变革的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基础。

3.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原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既要从世界范围来思考问题,又要关注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特点。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基础。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3. 人民民主和法制研究:研究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路径和途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关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加强对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作用 全面服务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作用 全面服务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

会 发 展 中的 重 要 作 用 哲 学社会科 学在推 进新疆 跨越 式发展 和长治 久 安 的历 史 进 程 中 , 演 着 重 要 角 色 , 负 着 重 要 使 扮 肩
命 。广 大 社 科 工 作 者 要 坚 持 围 绕 中 心 、 务 大 局 , 服 自 觉承担起 认识 世界 、 承文 明 、 新 理论 、 政育 人 、 传 创 咨
题研究 、 学术 交 流 、 果评 价 的各 个 环 节 上 , 现 在 社 成 体
科 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上 , 现在研究 成果 体
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的实际贡献 中 , 力做 马克思 主 努
义 的 忠 实传 播 者 、 范 实 践 者 、 体 推 动 者 。 模 具
前 , 个 大 建 设 、 开 放 、 发 展 的 热 潮 正 在 天 山 南 一 大 大 北 蓬 勃 兴 起 , 既 为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繁 荣 发 展 提 供 了 这 难 得 的历 史 机 遇 , 为 广 大 社 科 工 作 者 施 展 才 华 提 也 供 了 新 的 舞 台 。全 疆 广 大 社 科 工 作 者 一 定 要 充 分 认
了 重 大 战 略 部 署 , 新 疆 工 作 指 明 了方 向 。 全 国 1 为 9 省 市 对 口援 疆 工 作 深 人 扎 实 推 进 , 新 疆 经 济 社 会 为 发 展 注 入 了 强 劲 动 力 。 自治 区 党 委 七 届 九 次 、 次 十
做到在 任何 时候任何情 况下 , 能立 场坚 定 、 帜鲜 都 旗 明 、 直 气 壮 地 同各 种 错 误 的 思 想 、 论 和 观 点 作 斗 理 言
大 社 科 工 作 者 要 自觉 增 强 政 治 意 识 、 化 政 治 观 念 , 强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到科研工作中。

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是科研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科研创新是以学科体系的不断创新为基础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科体系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学科体系,应遵循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注重基础理论进步,又注重为实践服务;既注重历史继承性,又注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既注重不断调整和充实传统学科的内容,又注重不断增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

学术观点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

学术观点创新是科研取得成果的根本要求。

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倡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切磋。

广大科研人员应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真理。

为了鼓励学术观点创新,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把学术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

科研方法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的创新有赖于科研方法的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有多种途径。

就目前情况看,应改变基础研究偏重于逻辑推理、应用对策研究偏重于数据说话的单一研究方式,在保持原有侧重点的同时,推动这两种研究的交融和借鉴。

也就是说,基础研究不要排斥实证研究,应用对策研究也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准确判断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三个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一个比较概念,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性质,二是水平。

从性质来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世界同类先进成果的产物,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成果。

只有这样的成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从水平上看,由于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规范、权威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因此优秀成果应具有公认的高水平特点,如转载、引用和同行专家公认,或者经有关方面采用直接转化为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到科研工作中。

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是科研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科研创新是以学科体系的不断创新为基础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科体系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学科体系,应遵循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注重基础理论进步,又注重为实践服务;既注重历史继承性,又注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既注重不断调整和充实传统学科的内容,又注重不断增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

学术观点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

学术观点创新是科研取得成果的根本要求。

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倡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切磋。

广大科研人员应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真理。

为了鼓励学术观点创新,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把学术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

科研方法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的创新有赖于科研方法的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有多种途径。

就目前情况看,应改变基础研究偏重于逻辑推理、应用对策研究偏重于数据说话的单一研究方式,在保持原有侧重点的同时,推动这两种研究的交融和借鉴。

也就是说,基础研究不要排斥实证研究,应用对策研究也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准确判断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三个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一个比较概念,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性质,二是水平。

从性质来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世界同类先进成果的产物,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成果。

只有这样的成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从水平上看,由于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规范、权威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因此优秀成果应具有公认的高水平特点,如转载、引用和同行专家公认,或者经有关方面采用直接转化为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人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成果和人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能出优秀成果是成为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优秀人才的标准应当是多方面的,能出获得同行认可和推崇的成果是一个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也是一个基本条件。

简要地说,优秀人才应该德才兼备,政治强、业务精、品德好、作风硬。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是就学术交流的层次而言的。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成果、学术人才要走向世界,要求学术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要求学术人才能站在本学科的前沿、与其他国家处于同一等次的学者开展交流、共同提高。

此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还需要有外语这个基本条件。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甚至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师,不掌握一两门通行外国语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断增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学方法创新,目的在于用取得的优秀成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思想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思想”,即科研成果要有深度,体现学术功底,具有科学含量;二是“库”,即要有广度,成果丰富多样,可供随时选用。

前者是质的要求,后者是量的要求。

做到这两个方面,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付出艰苦的劳动。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自觉推进学科建设、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才能多出优秀成果、努力走向世界,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为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