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第四章方法卫检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学》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cb982df705cc17552709e9.png)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表面蛋白:SPA、M蛋白
G-菌细胞壁 特殊结构 (外膜)
磷脂
脂蛋白
类脂A:毒性部分
脂多糖(LPS,内毒素): 核心多糖:属和组特异
特异多糖:种和型特异
完整版课件ppt
22
G+和G-菌细胞壁差异:
特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 较坚韧
厚,20~80nm
牛痘、巴斯德(霍乱、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动 物血清治愈白喉。
(3) 抗生素的发现:
目前遇到的问题:滥用导致耐药性增高
完整版课件ppt
9
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
(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a.传统病原卷土重来; b.新型病原。
(2)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
a.采用新技术; b. 各种致病因素的分子机理及调控。
完整版课件ppt
34
(二)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与结构变异 培养特性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完整版课件ppt
35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突变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 游离的DNA片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 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转导(transduction)是噬菌体为媒介,把供细菌的基 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后者基因改变的过程。
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及与动植 物、人类、自然相互关系。 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 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 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
微生态学 等
完整版课件ppt
6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 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致病机理、免 疫性及有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40页PPT文档资料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40页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e1295dde80d4d8d05a4f15.png)
5、其他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9年修订)规定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大于 5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大于10Pa。
室。 人在自然活动时,人体散发出的热量
可形成一股热流,使大于0.3μm的微小粒 子扩散,扩散量可达到每分钟近千百万粒。 粒子中大部分是10~300μm的皮屑。粒子 由衣服、皮肤、头发、嘴巴、鼻腔及化妆 品等途径往外散发,粒子污染了洁净室。
消毒用途 皮肤 地漏 环境消毒 皮肤、工具、设备、 容器
熏蒸无菌室
过氧乙酸
0.5%
皮肤消毒
新洁尔灭(苯扎溴 铵)
0.1-0.2%
杜灭芬(消毒宁) 0.05-0.1%水溶液
洗必泰
0.02-0.05%水溶液
皮肤、工具、设备、 容器 皮肤
皮肤
性质
溶于水,呈碱性反应,有除垢作用,杀菌 力强,有毒性,消毒手有麻木感。
3、空气过滤器
过滤器是实现空气净化的主要手段,是洁 净空调的主要设备之一。空气过滤器一般 按其过滤效率的高低分为初(粗)效、中 效、亚高效、高效。过滤器的性能指标有: 效率、阻力、容尘量以及风速和滤速。
过滤器性能参数、滤料用途表
类别
捕集的尘粒 (粒径 μm)
计数效率(%)(对粒 径为0.3μm的尘 粒)
介质的性质:制剂中含有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 增强细菌的抗热性。细菌的生存能力也受介质PH值的影 响。一般中性环境耐热性最大,碱性次之,酸性不利于细 菌发育。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b63ab34693daef5ef73d58.png)
– 然而一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造成食 品感官品质、食用价值损害的因素,同时也可能造 成食物中毒等危害人类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
PPT课件
8
一、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础知识
• 5.2 真菌
• 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在进化水平 上较细菌高,个体也比细菌大。
• 真菌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常见的单细 胞型真菌是酵母菌。多细胞型真菌能够形成菌 丝和孢子,菌丝伸长分支,交叉纠缠成团状, 称之为丝状菌或霉菌。
• 还有一类大型真菌,可以形成体积巨大的子实 体,可以供食用或药用,例如蘑菇、木耳等食 用菌。
– 10.1 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 营养物质:N源、C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水
– 水: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 凝固剂:琼脂、明胶、血清等
– 抑制剂:鉴定细菌、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增加待检菌的检出率
– 指示剂:用于指示鉴别细菌可否利用分解糖 醇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产酸产碱的能力
PPT课件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1
引言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2019年12月 6日召开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十周年 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人们对于食品 安全问题尚缺乏科学、正确和客观的 了解,所以我们需要传播一些基于科 学的认识和一些应该采取的措施。
•“比如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是食品当中存在的化学性污染, 像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环境污染物等,对” 真正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 源性疾病反而比较忽视。”陈院士说,这说明老百姓对 食品安全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
微生物检验相关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91ce23770bf78a64295488.png)
血液、骨髓、脑脊液标本
❖ 然后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把镜检结果及时电话 通知临床医生,并填写初检结果临床通知单。
❖ 常规培养5天,认为阴性者,报告无菌生长, 正常人的血液、骨髓是无菌的,标本中检出 细菌,都应视作病原菌 ﹝需排除污染﹞
14
血液、骨髓、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 ❖ 涂片查抗酸杆菌:脑脊液
24
尿液、粪便标本
粪便 ❖ 涂片检查:当检查霍乱弧菌以及菌群失调优势
菌时需作直接涂片检查。取新鲜标本涂片革兰 染色镜检:
①有无革兰阴性呈鱼群排列的弧菌; ②各种菌在涂片中所占相对比例、推断主 要优势菌; ③有革兰阳性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即报告检 出酵母样菌。真菌也可湿片检查。
25
尿液、粪便标本
❖ 一般培养:直接挑取标本中脓血部分接种SS平 板和血平板严格按照三区划线,保证有单个菌 落的分离,置35℃培养。
(正常人的眼内,中耳及鼻窦内是无菌的。)
30
脓液标本的处理
❖ 涂片检查:脓液标本在培养的同时均须涂片, 涂片的结果一方面为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 另一方面可作为分离培养的质量指标。
❖ 涂片直接做革兰染色,镜下可观察细菌和酵母 样菌。涂片做抗酸染色镜检查抗酸杆菌。
31
脓液标本的处理
❖ 注意:对无菌部位的感染,从分泌、粪便标本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两个TTC-沙氏平板及血 平板,置25℃-30℃和35℃孵育24-48h。真菌性 腹泻多继发于抗生素治疗后,常见有白色假丝 酵母菌。
27
眼耳鼻喉拭子
❖ 根据这些部位感染细菌的特点,须用血平板和 巧克力平板作分离培养,必要时加选麦康凯, 需分区划线。巧克力平板在CO2 环境中孵育, 利于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的 生长。
微生物检验 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55d212ba1aa8114431d99a.png)
2、气体灭菌:利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来杀灭微生物。 臭氧杀菌消毒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雷雨过后的空气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是因为空中放电产生臭氧,消灭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净化了空 气。 臭氧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其杀菌消毒原理是:臭氧 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和单个氧 分子,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臭 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 膜,将它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分 子,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故称为无污染消毒剂。不但对各 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 强的杀灭能力,且对杀死霉菌也很有效。
灭菌和消毒的比较: 共性:杀灭微生物以控制其污染和防止传染。 区别: 1、杀灭微生物完全性的差异。灭菌要求完全杀灭 微生物,灭菌后的药品不应含有活的微生物。而消毒不完 全杀灭微生物,只能杀灭一部分微生物即病原微生物。这 是相对的。因为强效消毒剂在适宜条件下可能达到灭菌效 果;不适宜条件下灭菌,有不完全杀灭微生物的可能。 2、方法上的差异:灭菌方法具有多样性,消毒常借化学 物质。 3、效果检查的差异:灭菌效果用无菌检查法检测,而消 毒效果以消毒剂的效价评定。
20
2、液体石蜡保存法:
本法是用石蜡将培养物与空气隔绝,以降低菌种的生理生化水 平,并可防止水分蒸发,从而延长菌种的保藏期。
(1)方法: 将菌种接种于斜面或穿刺于0.3- 0.5 %琼脂半固体高层培养基 中,培养好备用。 取化学纯的液体石蜡装在试管中,每管10~15ml,加棉塞,瓶口 包上纸, 121℃高压灭菌 30min ,取出置 37℃温箱或 110~ 170 ℃烤箱中 1 ~ 2 h 或干燥器内除去液体石蜡中的水分 将上述液体石蜡加入培养好的菌种试管内,液体石蜡液面以高 出培养基最上端 1 ㎝为宜,将试管直立,放入4℃冰箱中保藏。 适用范围:适用于保藏部分霉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细菌保 藏效果较差。 (3)特点: 本方法简便易行,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保藏方法,该法 主要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微生物学第四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四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deb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1.png)
与其他生物的互作关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动物和昆虫等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地衣、根瘤和菌根 等。此外,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也可以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如某些原生动物和线虫
等。
在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技术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利用酵母菌生 产酒精、面包和啤酒等食品,利用藻 类生产生物柴油和蛋白质等。
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 保健专业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有助于及时 诊断和治疗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感染。
07
结论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未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因组结 构和功能,探索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进化机制。
细胞壁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细胞壁由多糖、 蛋白质和脂质等组成,具有维持细胞 形态、保护细胞和抗压力等作用。
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无性繁殖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通常通过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分裂 时细胞核和细胞器进行复制,然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 的子细胞。
有性繁殖
某些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通过配子结合 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繁殖有助于基因重组和 物种进化。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 ,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同,其细胞结构和功能更 加复杂。
本章将介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以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的重要作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定义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具有核 膜包裹的细胞核,细胞器复杂 ,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的一 类微生物。
卫生微生物学
![卫生微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98cb25a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6.png)
1、卫生检验的程序:I样品采集:①根据检验目的,注意采样的代表性、针对性②采样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采样,避免引入新的抗菌或抑菌物质③详细记录样品信息和标记II 样品的运送:①尽快送检②保护样品中待见微生物③完善样品交III 样品的前处理:①样品混匀:避免微生物损伤②样品浓缩:沉淀、过滤、吸附、免疫磁珠法③损伤菌的复苏:将样品置于无选择性压力的培养环境中进行预适应④增菌与分离培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IV 定性检验:形态学、生化反应、免疫学反应鉴定方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类型的目标微生物)V 定量检验:平板计数法、最可能数法、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核算定量检测发、病毒的定量测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浊计数法(了解样品中目标微生物的数量)2、空气微生物采样的方法①自然沉降法(平板沉降法):根据空气中携带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的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液上。
优点是需要设备简单方法易行,缺点是稳定性差。
②惯性撞击式采样法:通过形成高速气流,气流改变时粒子因惯性继续前进撞击粘集在培养基上.i直线气流式﹣全玻璃液体撞击采样器(实验室多用于气溶胶的研究)ii固体撞击式采样器iii曲线气流式③过滤阻留式采样器④静电沉着类采样器⑤温差迫降采样法⑥其他采样方法3、卫生微生物学研究非致病性微生物的意义是什么?①非致病微生物是地球上微生物的主要组成(致病微生物只占总量的0.01%)。
两者一般同时存在,要研究致病微生物必须考虑它与非致病微生物间相互作用规律;②非致病微生物与致病微生物间的相互演变;③非致病微生物常用作致病微生物的指示代表④很多具有降解有害物质的作用,可用作净化环境:⑤非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
4、为什么要检测指示微生物?①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也互不相同,在评价某产品或环境的卫生安全性时,不可能对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进行一一检测②对病原微生物检验往往需要经过分离、鉴定程序,所需时间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③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且本向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④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由于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难以达到对产品和环境的卫生安全性评价之目的,因此通常以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样品的安全性5、选择指示微生物的总原则:①数量大易于检出②检验方法简单、经济、方便③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数量变化能反映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6、为什么常常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①致病微生物种类多,检测方法各异,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②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③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④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7、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条件有哪些?①大量存在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未被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无此种菌存在②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包括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强③在外环境中不繁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长④检验方法简便,易于定量计数9、消毒剂杀菌机制: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微生物核酸10、水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导致水传播性疾病;影响食品安全;致水体恶化;水微生物净化水体11、土壤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土壤微生物是参与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成员;在土壤修复和净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来致病微生物在疾病传播中起一定作用;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隐藏大量的条件致病菌。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1691b14a7302768f993998.png)
▪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
3)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其优点: 可以在人、畜粪便中检出;
检测方法简单计数容易; 菌群中包括的菌种类多,检出率高。 不 足:有少数菌种可在营养丰富的水体、土壤、腐败的 植物等外环境中检出。 即在非粪便污染的情况下,也能 检出符合大肠菌群定义细菌的可能。所以在结果分析时应 当慎重。有时有必要配合耐热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的检测,
▪
●3月11日约22:35
▪
此前因2011年度预算案及其相关法案而对立的日本朝野政党达成共识,暂时进
入“政治休战”状态
▪
日本大地震 9级
▪ 日本“3·11”大地震时间轴
▪
(注:均为北京时间)
▪
●3月12日约00:44
▪
地震死亡人数升至133人, 失踪531人
▪
●3月12日约01:22
▪
福岛第一核电站气轮机房辐射强度上升,出现泄漏危险
(二)粪便污染指示菌
2 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group ) 或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 Fc):
即在44-45度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 卫生学意义:
① 做为水质细菌学评价的补充材料; 链球菌(Fs)是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正常菌丛,但单独检验不能作为粪
▪
●3月12日约07:34
▪
地震死亡人数升至202人,失踪673人
▪
当日清晨 日本核安全局官员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泄漏放射性物
质,电站附近放射性辐射强度已超正常标准1000倍以上
▪
当日早晨 JR东日本铁道公司部分线路恢复运行,东京市内轨道交通
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1748cafc4ffe473268ab57.png)
内毒素毒性作用
致热作用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细菌内、外毒素的比较
区别要点 来源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抗原性
毒性作用
外毒素
内毒素
G+菌和少数G-菌,多分 G-菌细胞壁,菌
泌至菌体外
体裂解后释放
蛋白质
脂多糖
不稳定,
稳定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处理不能制 可被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成类毒素
革兰阳性菌 染色结果图
革兰阴性菌
染色原理
★渗透学说:与肽聚糖结构有关 ★化学学说:与细菌细胞质中核糖核酸镁盐
有关 ★等电点学说:与细菌所带电荷有关
革兰染色意义
★有助于鉴别细菌 ★有助于选择用药 ★有助于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
操作因素 ★涂片的厚薄 ★脱色时间的长短
染液因素 ★卢戈碘液放置时间过长 ★ 95%乙醇挥发 ★结晶紫与草酸铵混合时间太长
对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 免疫抗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概念
广义上讲,医院内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 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指病人在住 院期间有又发生的其它感染。
感染率:
发生感染的病人数
感染率=
出院病人数
×100%
一、二、三级医院总的医院感染率应低于 7%、8%、10%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造成明显 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由病灶侵入血流后,在其 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向全身扩散,在组织中形 成多发性化脓性病灶。
毒血症: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入血, 但其释放的毒素可入血,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卫生检验ppt课件
![卫生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4b13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c.png)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具有特定 功能的基因表达载体,用于食品
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分析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研究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特性,
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生物芯片技术
将大量生物分子固定在芯片上, 用于高通量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
质和病原微生物。
06
卫生检验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处理措施
相关部门对该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消 毒处理,同时加强日常卫生管理,确 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修订标准
根据新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对现有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 持标准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标准制定和修订过程
通常涉及多个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参与,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 性。
04
卫生检验应用领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食品卫生检验
食品卫生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 手段,通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化学 物质和放射性物质进行检测,评估食 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自动化检测设备
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
能够自动完成样品处理、培养、检测和结果判读等步骤,提高检 测效率。
自动化食品安全检测系统
集成了多种检测方法,能够对食品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 确的检测。
智能食品安全检测机器人
具备自主移动、样品处理、检测分析等功能,可对多种食品进行快 速检测。
生物技术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ERA
卫生检验的定义
卫生检验是指通过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食品、饮用水、空气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的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其安全性、卫生质量及潜在的健康风险。
最新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课件
![最新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987f661a37f111f0855bd6.png)
图2:细菌生长的典型曲线 (Ⅰ.延迟期, Ⅱ.对数期, Ⅲ.稳定期, Ⅳ.衰亡期)
一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在土壤中分布着形 形色色的微生物类群。
❖ 土壤具有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物质和 适宜的生活条件, 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浓度很稀 的盐类溶液,其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氮素及各种 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类似于常用的液体培 养基。土壤大多是中性偏碱,适宜于大多数微生物 生长,土壤中还含有气体,主要是CO2、O2和N2。大 部分地区土壤温度的变化在0-30℃之间,并且在一 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其温度变化在10-25℃,为微生 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土壤中含有大量 固形有机物和矿质元素,是微生物的营养库。
❖ ②所选方法对其内在质量有无影响。
❖ ③所用方法灭菌后有无残留毒性,对于关键性的医 疗用品,要求更应严格。如环氧乙烷用于PVC一次性 输液器灭菌,效果虽好,但它可引起人类畸变和癌 症,而PVC又是目前已知的塑料中吸附环氧乙烷最强 的一种。据何复光等报道,在环氧乙烷浓度为600mg /l,温度55℃,湿度60%,作用4 h,据气象色潜仪 分析,PVC输液器的环氧乙烷残留量达1895ppm。放 于室温自然消散120 h残留量还达28ppm。
第一节概 述
❖灭菌: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一 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 病原微生物,繁殖型或芽胞型微生 物),其概念是绝对的。
❖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及遵照概率函数,一些微生物 总是以有限的机会得以生存,因此灭菌的要求只是 把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减少到最低限度。据此,工业 化生产的灭菌,允许将灭菌概率标准规定为10-6, 即在100万个试验对象中,可有1个以下的有菌生 长,就可认为该批产品是无菌的。
(预防医学)卫生微生物学-第四章方法卫检
![(预防医学)卫生微生物学-第四章方法卫检](https://img.taocdn.com/s3/m/26d9cae17f1922791688e8fe.png)
2019/5/14
28
实验室生物安全
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在进行各 种有危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活动过 程中,可能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 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 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
需严格灭菌,并以无菌操作采样。
14
5、防杀菌
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 作用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
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 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 具。
15
6、注意对样品的详细标记:
样品名称 编号 采样时间 采样者 检测项目
裴晓方 xxpei@
16
(二)样品的运送原则
第四章 卫生微生物研 究和检测的方法
1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卫生指示微生物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前景
2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3
1.卫生微生物检验与医学微生物检验的区别 与特点 ?
2.样品的采集原则 ? 3.影响采样代表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使采样具有针对性? 5.样品采集后为什么要尽快送检? 6.怎样保护样品中的待检微生物? 7.样品中抑菌物质 去除方法有哪些? 8.样品的处理策略(目的)与方法 9.怎样浓缩样品中的微生物?
21
相应的硬件条件和设备 具有合格的检验人员 标准/公认的检验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
2019/5/14
22
1、环境
实验室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工作区与办公区分开 工作面积应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 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作要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d1cd8d1711cc7930b716be.png)
人和動物威脅比較大的傳染病,病毒 類的主要有禽流感、乙型腦炎和狂犬 病等;細菌類的主要有炭疽、破傷風、 氣性壞疽和豬鏈球菌等
如何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如何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1977年全年,唐山各 區傳染病發病數為110396例,比1971年到 1975年每年平均數207642例下降了46%,這 與歷史上記載的災後人們或病死、或逃亡 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海地大地震 7級
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 間13日5時53分)
▪ 海地死亡人數為20萬。
日本大地震 9級 日本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
▪ 截至當地時間2011年3月31日21時, ▪ 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
11532人死亡、16441人失蹤。
日本大地震 9級 日本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
概念
指示微生物(indicator microorganism):是 在常規衛生監測中,用以指示樣品衛生 狀況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 細菌)。
應用指示微生物的意義
1、致病微生物種類繁多,檢測方法多樣,對樣品的衛生安 全性評價時不可能分別檢測各種微生物;
2、分離鑒定致病微生物需時長,不能満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二)糞便污染指示菌
2 耐熱大腸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group ) 或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Fc):
即在44-45度發酵乳糖的大腸菌群。 衛生學意義:
① 做為水質細菌學評價的補充材料; 鏈球菌(Fs)是人及溫血動物腸道內正常菌叢,但單獨檢驗不能作為糞
如何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 唐山震後,立體、全面的防疫模式徹底改 寫了這一規律,創造了一個奇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室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工作区与办公区分开 ▪ 工作面积应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 ▪ 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作要
求 ▪ 整体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 一般样品检验:洁净区(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实验室) ▪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 BSL-2
.
23
应有检测不同病原菌的 相应的条件和设备
▪ 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在进行各 种有危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活动过 程中,可能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 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 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929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 主要考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即实验室工作人 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施、 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 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 象的感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实验对象的污染。
2525
病毒灭活不彻底引发实验室感染
▪ 2004北京、安徽发生 非典疫情原因调查结 果。调查组认为,本 起疫情来自中国疾控 制中心实验室内感染, 而引起实验室感染的 环节,是腹泻病毒室 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时, 对SARS病毒灭活不彻 底。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626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020
实验室检验原则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121
▪相应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条件和设备 ▪具有合格的检验人员 ▪标准/公认的检验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222
环境
问题:你知道哪些方法?你认 为什么方法更敏感?
.
77
4.定量测定和分型检测,以 探明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 途径、流行情况等。
.
88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 基本原则
采集、保存、运送、检测
.
99
总原则
▪ 生物安全 ▪ 代表性/针对性 ▪ 防污染 ▪ 防杀菌 ▪ 细标记
.
1010
生物安全
▪ 防人员感染:个人防护(?)
第四章 卫生微生物研 究和检测的方法
.
11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卫生指示微生物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前景
.
22
第一节
▪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
33
1.卫生微生物检验与医学微生物检验的区别与特 点?
2.样品的采集原则 ? 3.影响采样代表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使采样具有针对性? 5.样品采集后为什么要尽快送检? 6.怎样保护样品中的待检微生物? 7.样品中抑菌物质 去除方法有哪些? 8.样品的处理策略(目的)与方法 9.怎样浓缩样品中的微生物?
▪ 温度调节 ▪ 加入保护剂 ▪ 去除其他不利于待测微生物
生存的因素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1818
▪ pH ▪ 蛋白质 ▪ 抑制剂抑制非目的微生物 ▪ 渗透压 ▪ 气体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1919
遵循完善的样品交接制度
▪ 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必须附有 样品送检单,实验室收到样品 应按送检单逐项核对,检查样 品是否符合检验要求,确证无 误方可签收待检。
微生物按其是否致病、致病力强弱、危 害人体的严重性、传染性的大小、当地 人群的免疫水平、有无免疫制剂和特效 治疗药物等可分成不同的危害等级。 在不同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进行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424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管理 很重视 ?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10.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低,怎样提高检出率?
.
44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
1.检测的对象多
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和条件致病微 生物
特别是能反映环境、食品、健康 相关产品等样品卫生质量的卫生指 示微生物。
.
55
2.检测的范围广,标本的来 源不仅局限于人体,也来源于空 气、水、食品等环境。
.
66
3.检测的方法更敏感,以检 测环境标本中数量很低的致病微 生物。
▪ 避免采样时外界微生物对样 品的新污染:所有采样用具、
容器需严格灭菌,并以无菌操 作采样。
.
1414
▪ 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 作用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
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 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 具。
.
1515
▪ 注意对样品的详细标记:
▪ 样品名称 ▪ 编号 ▪ 采样时间 ▪ 采样者 ▪ 检测项目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3030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3131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
▪ 危害等级I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 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
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 危害等级Ⅱ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 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
裴晓方 xxpei@
1616
样品的运送原则
▪尽快送检
▪ 采集的样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不 超过3~4小时)送到实验室,尽快送检。 一方面可减少待测微生物的死亡。 另一方面可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对计数 结果的影响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1717
保护待检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管理
生物危害
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727
实验室生物危害
▪ 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研究过程中生 物因子(病原微生物)对人、环境、生态 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污染。
2020/10/9
裴晓方 xxpei@
2828
实验室生物安全
▪ 防标本和环境的污染 :无菌操 作、恰当处理污染废弃物
.
1111
注意采样的代表性
▪ 影响采样代表性的因素包括:
▪采样量 ▪采样部位 ▪采样时间 ▪采样的随机性和均匀性 ▪以及按批号抽样
裴晓方 xxpei@
1212
注意采样的针对性
▪ 样品种类 ▪ 恰当时间 ▪ 采样量
.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