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摘要】电子政务是一场运用新的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政务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不仅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传统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现代行政的要求。

它的实施,对于行政人员的行政理念、行政方式、行政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冲击和革新。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管理;电子政府一、电子政务含义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整合、重组、优化后到网络上完成,并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探索试验阶段(1973年—1993年)计算机在我国政府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电子计算机应用。

197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下达了“国家计委电子计算中心设计任务书”,提出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为计划、统计工作服务的计算机网。

(二)从“三金工程”到“政府上网”发展阶段(1993年—2000年)我国信息化工作正式起步于1993年,其标志是我国三金系列工程的启动。

1993年12月,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国务院成立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决定启动金卡、金桥、金关等信息化重大工程,由此拉开了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三)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2000年10月,我国的“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并将信息化确立为我国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

电子政务发展的文献综述

电子政务发展的文献综述

电子政务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本文首先对电子政务内涵以及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便于理解;然后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求为我国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信息化;互联网一、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

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otus公司.根据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net)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乃至因特网”.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net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处理等;应用,包括跨部门的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等,如会签文件、信访文件、督查文件;Internet应用,包括政府网站、电子福利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

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意味着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及其部门之间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主要的日常事务,高效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全面改进与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进而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

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

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信息化使许多政府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帮助政府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

政府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决定着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可以增强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精简、廉洁、高效、有竞争力的政府。

一、电子政务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信息公开化。

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信息,这些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逐步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大势所趋,也是构建现代法制政府、电子政府的一项基本要求。

2、优化服务。

以前民众对机关办事的感受是流程繁琐、效率普遍偏低。

现在各级政府成立了政务大厅,提高了效率。

电子政务的优势就是它可以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打破部门间的界限,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并以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从而大大方便民众。

3、提高效能。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强政府管理能力,节约企业和社会的行政成本,例如网上审批可以简化审批程序,从而缩减业务成本。

4、推进民主化进程。

由于当前网络的开放性、服务的全民性、信息的交互性,电子政务从本质上具有民主性。

例如:网上调查,网上征集意见,建议提案网上办理、政务论坛等等。

二、在我国,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推进,也必将对政府行政管理变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与变革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政务处理电子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政府部门的许多日常政务工作可以通过政府的网站来实施。

全面实现从手工办公到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而且可以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使现代行政管理系统的管理组织运行日益技术化,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拓展,人们建立了许多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计算机设备,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硬件。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效率和公众参与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效率和公众参与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效率和公众参与的影响导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和实施政策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子政务不仅可以提升政府决策效率,还可以增加公众参与度,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对于建设开放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府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子政务提升政府决策效率信息获取与整理的便捷性电子政务使政府能够快速获取各类数据和信息。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渠道收集来自不同部门、地区和个人的信息,这样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此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可以自动化整理和分析数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决策信息的共享和调取电子政务提供了一个平台,政府可以将相关决策信息和文件集中存储在云端,实现决策信息的共享和调取。

各个部门和个人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获取所需的决策文件和信息,这不仅方便了政府内部的决策过程,也加快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决策流程的自动化和监控借助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手段,政府可以实现决策流程的自动化和监控。

例如,政府可以利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来规范和监控决策的各个环节,确保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来预测和评估政策的效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电子政务增加公众参与度信息公开和透明化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

政府可以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等方式将政府决策、政策文件、公共数据等信息向公众开放,方便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政策动态。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积极参与和监督政府的决策过程,提高政府的问责制和透明度。

在线参与决策过程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平台。

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调查、征集意见等活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提交意见和建议,参与到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中来。

这种公众参与的方式大大拓展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空间,提升了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与服务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与服务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与服务的影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对政府的决策与服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与服务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首先,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全面的依据。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更为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评估政策的效果,优化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电子政务还可以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工作效率,促进政策协同和决策的一体化。

其次,电子政务对政府服务的影响。

传统的政府服务往往需要市民亲自前往政府机构,缺乏便捷性和高效性。

而电子政务通过建立在线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使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和普惠。

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政府相关信息,进行在线申请、办理和查询,尽可能减少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电子政务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市民的需求。

然而,电子政务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数字鸿沟问题。

由于技术、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存在一部分人没有能力或意愿使用电子政务服务,导致数字鸿沟的进一步加大。

这需要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的同时,注重资源配置,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电子政务带来的好处。

其次,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电子政务面临着挑战。

政府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确保市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此外,电子政务还可能面临政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挑战。

虽然电子政务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让市民获取政府信息,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也需要得到保障。

政府应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确保市民能够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

同时,政府也需要鼓励和引导市民参与到政府决策中,通过线上调查、在线讨论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促进公众参与度的提高,确保民众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总的来说,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与服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治理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治理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治理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普及。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方式。

电子政务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政府的运转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并从行政效率、透明度、参与度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行政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传统政府运作中,许多行政事务需要通过纸质文件、人工处理和传递等方式完成,效率较低。

而借助电子政务的手段,政府工作流程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并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和自动化实现高效的运转。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电子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从而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和人工操作的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这对于解决传统政府工作中的繁琐流程和低效率问题,促进政府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提升政府治理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基石。

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可以将政务信息公开,实现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提高政府行为的可审计性和问责性。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开展在线政务咨询和投诉举报等形式,向公众提供及时、真实、全面的信息和服务。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腐败和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提升政府治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公正性。

再次,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推动使公众可以更加便利地参与到政府治理中来。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民意调查、网上公示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回应。

此外,电子政务还可以促进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政府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进行实时互动,进行政策宣传、政府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联系。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肇庆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电子政务和行政决策各自特点 (4)(一)我国电子政务的特征 (4)(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5)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三、电子政务的类型 (6)四、正确的运行电子政务,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7)五、电子政务的实施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7)(一)增进行政价值观的更新 (7)(二)增进行政模式的转换 (8)(三)行政权利的合理化 (8)六、电子政务对政府的行政决策的影响 (8)(一)对行政模式和组织的影响 (9)(二)对行政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9)(三)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和作用 (10)(四)对行政人员的影响和作用 (10)七、提升对于电子政务的熟悉和行政决策的理念 (11)(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12)(二)增强控制电子政务的立法制度 (12)(三)不断地创新理念 (12)(四)电子政务要尽可能的增强基础设施 (12)(五)电子鸿沟的缩小,会使电子政务全面和和谐的发展 (12)(六)服务民众的理念 (12)(七)多多参加的理念 (13)八、结论 (13)参考文献 (12)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摘要:咱们口中的电子政务一词在现在这种科技与网络发达的社会其实是运用了一种新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对传统电子政务进行一次深度的改革。

但在我国这个封建制度有点严重的国度,真正将电子政务实行起来仍是有很艰巨的路要走的,因为电子政务的实行也代表着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时将会加倍的透视化和民众化。

可是行政的决策是链接(连接)行政管理的全数进程,也表示了电子政务的在推行的方面和发展的进程中也会影响到行政决策的处置环境、开发条件、技术创新和存在状态,因此以目前的形式来看行政决策被潜在的因素影响着。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过程的提升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过程的提升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过程的提升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逐渐成为政府之间和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传递、服务提供的重要平台。

电子政务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决策过程,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和提升。

本文将会探讨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过程的提升,并介绍电子政务在提高决策的效率、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促进民众参与决策中的作用。

首先,电子政务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传统的政府决策过程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但通过电子政务,政府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从各个渠道获取有效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从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等多个来源搜集的信息。

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运用智能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政策和规划。

此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可以实时了解民众关切的问题和意见,及时作出反应,并及时调整和优化决策。

因此,电子政务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

其次,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是评估决策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电子政务通过提供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使得政府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加透明。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将决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公开,包括政府会议记录、政策提案、决策依据等。

公民可以在电子政务系统上访问这些信息,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考虑因素,对决策提出质疑和建议。

此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还可以将政府实施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公开,提供给公众进行监督。

这种透明度不仅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还可以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因此,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电子政务促进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

民众参与是民主国家决策过程的核心价值之一,电子政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民众更容易参与政府决策。

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公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决策相关的信息和文件,并对政府的政策和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

《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

XXX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年级: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职称: XXXX《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电子政务和政府效率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以相关著作和CNKI文献数据库为基本文献来源,选取从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效率政务流程信息技术以及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了新的手段。

现代政府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了电子政务。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逐步使用使得电子政务以更高的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尤其是对政府行为中备受民众关注的行政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对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和电子政务的发展研究做了概括和总结,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一、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研究。

西方对行政效率开展的研究成果颇丰,也早于国内,先后出现了不少的关于行政效率研究方面的研究学者。

有对效率潜能问题做出最早研究的管理学家埃默森、“行政管理学开山鼻祖”威尔逊、对“政治与行政”二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一般管理原理”的法约尔、提出“官僚制”的韦伯等一大批著名的研究者都对行政效率进行过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体系。

针对我国的“提高行政效率的研究”,是关于实现政府行政效率高效化的方法和措施方面的研究,是关于方法论的研究。

我国关于提高行政效率实践与理论研究先后经历了低潮期、恢复与发展时期以及新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

建国初至“文革”期间是我国提高行政效率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低潮期。

当时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的。

相比大陆而言,台湾地区却有相对的发展。

著名行政学者唐代望在《现代行政管理学教程》中介绍了当时台湾地区行政效率理论的研究状况。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作者:钟雨初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年第10期摘要:政府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贯穿于政府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是政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城市政府决策。

基于此,本文对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决策;积极;消极;影响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一、引言信息通信技术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发展迅速,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信息技术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以及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

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是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

行政决策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府行政管理的成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下的新型政府形态,它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的必然结果。

电子政务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应用必然使作为政府管理核心的行政决策受到深刻的影响,它通过优化决策信息、建立组织内外的相互信任以及对政府的激励因素,推动公民参与决策,有益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能提高行政决策质量。

当然,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二、电子政务对决策的积极影响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运行职能的前提和核心。

研究表明,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能够以其细致而缜密的渗透和磅礴的气势,为城市政府决策品质的提升和城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政府决策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改变现行的城市政府决策信息传递模式,提高决策信息的保真率在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下,政府决策层获取信息的主要管道是逐级汇报的书面材料(如工作汇报、调研报告、统计报表等。

由于信息传递管道单一,且不排除基层政府对信息进行自利性选择、过滤或修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息传递失真。

同时,由于政府决策信息基本上是由下至上的垂直流动,每个职位都是信息收集节点和处理点,行政组织金字塔式的多层级结构影响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在信息流往城市政府最高决策层时,信息流呈递减趋势,并同时伴随出现信息的扭曲,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决策的质量。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摘要】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文件传递,使决策过程更加高效快捷。

电子政务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各部门之间可以实时共享数据和信息,有利于协调一致的决策。

电子政务还提升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支持。

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决策过程,促进政府决策的公开公正。

电子政务优化了政府决策的实施效果,实时监测和评估决策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

电子政务为行政决策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推动了政府决策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政务, 行政决策效率, 信息共享, 协同合作, 科学性, 准确性, 透明度, 公正性, 实施效果, 结论1. 引言1.1 引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关借助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网络等方式提供在线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在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政府行政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有效的工具和平台。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情况和民意。

电子政务可以帮助政府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不同部门之间可以更加便捷地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决策的协同效率。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电子政务对政府的行政决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优化政府决策的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行政决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部分到此结束。

2. 正文2.1 提高行政决策效率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在提高行政决策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提高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反馈的效率。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支持调研报告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支持调研报告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支持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逐渐渗透到了政府决策的各个环节。

本报告将对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支持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探讨其对政府决策效率和民主化的影响。

二、电子政务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1. 数据收集与分析电子政务平台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机构、专业机构以及民众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即时高效的数据收集。

政府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更准确地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和民众需求,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民意调查与问卷调研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政府能够方便地开展民意调查和问卷调研,以了解民众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这些调研结果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掌握社会舆论和民意倾向,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

3. 政策制定与公告发布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政府可以方便地向公众发布政策法规和决策公告。

这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同时也便于民众了解政府的决策动态,并为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意见。

4. 决策过程的透明化电子政务平台可在政府决策过程中起到监督的作用,保证决策的公平和透明。

政府可以将涉及决策的关键数据、讨论记录和决策结果等信息公开,使决策过程具备可追溯性和可证伪性。

这有助于减少不当行为和腐败现象,提高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提高决策效率电子政务的应用使政府决策过程更加高效。

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决策者可以快速收集和共享信息,实现多方参与和实时沟通。

这有助于缩短决策周期,降低决策成本,并能够更快地做出回应,解决紧急问题。

2. 加强决策科学性电子政务提供了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具,政府决策者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深入研究,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这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决策的扭曲。

3. 促进民主参与电子政务推动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通过开展在线民意调查、听证会和公众讨论等形式,政府能够更广泛地征求公众意见,增强公众对决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政府业务活动的方式和手段。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行政决策也逐渐受到了影响。

电子政务与信息化电子政务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行政管理模式。

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得以实现的基础。

电子政务涉及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诸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政府信息化管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信息化的实现使电子政务得以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其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应用,给政府的行政决策带来了许多新的因素,包括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关系的网络、信息的可访问性和便捷性等等。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呈多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共享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全面收集、分析和利用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更公正、更合理的政策和决策。

此外,电子政务还提供了公开透明的决策依据和信息,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加强决策的高效性和精度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高效性和精度。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方面实现自动化、批量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此外,电子政务还可以通过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等工具,提供决策辅助和决策判断的依据和支持。

支持政府的应急管理和风险控制电子政务可以支持政府的应急管理和风险控制。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实时掌握和分析各种风险信息,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影响。

结语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在行政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引起了各级领导者、管理学者以及技术人员的普遍重视。

电子政务对未来的行政工作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相伴而生的先进政府运作方式。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子政务要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1、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必将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起到推动作用。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多领域和高耦合度的政务处理手段,主要模式有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公务员之间的电子政务。

它的建立必将大大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起到推动作用。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度,增强地方政府服务的有效性。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大大缩短了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向政府部门反映各种问题,加强了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增进地方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使地方政府工作可以不断改进服务、提高质量。

同时,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可以通过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协同工作,突破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多种类、无组织边界的服务。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促进监督的主动性,迫使地方政府提供有效服务。

地方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将政务及其运作搬到网络上,从而使传统的“暗箱操作”置于阳光之下,政府决策过程对公众公开,增强了政务的可监督性。

对具有监督权力的公众来说,如果有条件监督政务运作,往往会积极主动参与监督,促使地方政府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提高政府服务的有效性。

地方政府信息透明化,有利于公众对决策过程和业务办理过程的主动性监督,从而防止权力滥用,推动政府决策的公正公平和有效性。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影响研究(硕士)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影响研究(硕士)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影响研究(硕士)电子政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继电子商务之后产生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政府职能现代化改造相结合的产物。

它对传统政务管理模式产生深刻变革,不仅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传统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现代行政的要求。

它的实施,对于行政人员的行政理念、行政方式、行政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冲击和革新。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要实行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首要和关键的问题在于科学、高效的行政决策。

电子政务的推行,对行政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应用与推广,对行政决策的环境、条件、技术与状态必将产生深刻的,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行政决策。

一方面,支撑电子政务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行政决策的发展,促进行政决策文化和理念的更新,促进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促进行政决策效能的提升,促进行政决策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受我国的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作为行政决策中的新因素、新手段,在与行政决策的结合中,也会出现一些非耦合点,从而对行政决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较长的国家。

电子政务的推行,对我国的行政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实际推行当中,要使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发挥出应有的最大的效能,就必须理性运用电子政务,最大程度强化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正面影响,最大程度弱化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要提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树立行政决策新理念;要加强电子政务培训,提高行政决策者素质;要夯实电子政务基础,增强行政决策的“电子性”;要整合电子政务方案,优化行政决策流程。

本文的重点及创新之处在于分析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及对我国行政决策的挑战,并就优化行政决策流程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论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论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ensifying its positive effects and avoiding its negative ones. 年
Key words : 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ma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twork
在表现为政务手段的改变, 其实质却是政务内涵的深 低。在电子政务模式下, 行政决策者要具备一般行政决
化和延伸。前者是“面”上的变革, 后者是“质”上的变 策者应具备的素质外, 还必须具有与电子政务相适应
革。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的行政管 的基本素质。我国近年来开展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考
profound reform in the management mode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on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making is the core of administrative
二 management, 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echniques and state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making
[收稿日期] 2008- 07- 16
·12·
!!!!!!!!!!!!!!!!!!!!!!!!
!!!!!!!!!!!!!!!!!!!!!!!!!!!!! 刘 奕 / 论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
统习惯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 和人力成本, 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传递信息所消
地政府部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特别是近年来迅猛 发展的互联网应用技术, 建立旨在实现政府信息化的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并利用这些信息系统

浅议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浅议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浅议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对提高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行政决策的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政府以多种方式利用电子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摘要,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其结果,从而支援决策过程。

一、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目标的影响是建立适当的行政决策控制幅度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也对公共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而言,一切应以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决策过程的行政参与、民主公开将改善行政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电子政府的发展带来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为行政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现代行政是随着公共行政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它与行政流程之间是一种交叉互动的关系。

行政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可以推动行政流程的再造与创新。

另一方面,它也为行政决策提供了科学化的工具。

行政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具有时效性,更为灵活、更为便捷和廉价。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科学化决策提供了质与量的保证。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变革的基础,科层组织结构中的中间管理层将缩减以至取消。

中间管理层是信息通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

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以致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

网络使管理幅度增宽,使管理者和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仅占用很少的精力和时间。

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基层的反馈也能迅速地向上传递,同级政府之间不再被地理边界和人为的“本位”观念所阻隔,政府内部实现了统一高效的指挥和管理,同时很容易倾听到不同的意见。

所以一个管理者能够指导更多的下属人员,这将有助于建立适当的行政决策控制幅度。

二、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反应力与社会回应力电子政务的应用即将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文献综述

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研究综述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班级:行政090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三年 5 月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形式,电子政务既是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政府行政职能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技术动力。

行政决策贯穿于政府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是政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

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在电子政务和行政决策领域的精华,对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行政决策的内涵及其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展开了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决策;影响The study summary of e-government affairs andadministrative policy making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digit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r to people’s daily life. The e-government, as the main form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s the produc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nd moreover,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power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dministrative policy-making, as the foundation of various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i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mous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of the essence,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summary and a expansion on the e-government affairs in our country's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of the meaning and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Keywords:e-government affairs administrative policy making quality of administrative policy making一、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一)电子政务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电子政务(e-government, e-governor)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它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研究综述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班级:行政090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三年 5 月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形式,电子政务既是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政府行政职能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技术动力。

行政决策贯穿于政府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是政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基础。

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在电子政务和行政决策领域的精华,对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行政决策的内涵及其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展开了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决策;影响The study summary of e-government affairs andadministrative policy making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digit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r to people’s daily life. The e-government, as the main form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s the produc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nd moreover,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power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dministrative policy-making, as the foundation of various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i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mous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of the essence,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summary and a expansion on the e-government affairs in our country's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of the meaning and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Keywords:e-government affairs administrative policy making quality of administrative policy making一、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一)电子政务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电子政务(e-government, e-governor)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它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①从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就迅速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并随之波及众多发展中国家。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电子政务发展就经历了萌芽期、孕育期,随着电子政务被列为世界“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第一位,它的发展进入了启动期。

②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0年对23个发达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务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洁、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各项决策活动的政府,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认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9年之前的政府信息化前期,之所以说它是前期,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当时“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来;第二,当时的政府信息化主要还集中在政府内部的一些应用,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撑为主要目的,并没有将重心放到“公共服务”上来;第三,当时的政务信息化还出一个试点阶段,应用项目的数量非常有限。

二,从1999年到2003年之间的大规模建设期,从1999年起,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和“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立为标志,进入了新阶段。

在这一时代,电子政务开始依托国际互联网的巨大覆盖面和强大的互动能力,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提升政府部门自身的工作效能,电子政务日益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

三,①孟庆国,樊博.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②徐晓日,电子政务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③周宏.仁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N].计算机安全.2002年第10期2003年至今的深化应用期,在这一时期,电子政务的各项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开发出许多的新系统,并且信息化手段开始与电信、生物、自动化控制等其他高新技术结合,衍生出许多全新的应用模式。

另外,电子政务的各项软环境,如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也开始逐步完善,管理日益制度化、规范化。

①吴昊,孙宝文两位学者认为:中国的电了政务建设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由办公自动化到电了政务的发展过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关注电了政务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逐年加大对电了政务建设的投入力度。

至今,我国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到2008年,全国政府域名下的网站发展到30913个,100%的省级政府和国务院组成部门、98.5%的地市级政府,以及初步统计超过85%的县区级政府己经建立了政府网站。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等地方政府网站提供的网上办事和服务项日超过2000项。

②(二)电子政务的内涵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③美国学者恩斯和施耐德(Grady Means and David Schneider)在《资本主义的研究》(Meta Capitalism)一书中将电子政务定义为: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政府工作效率,创造价值和建立新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④我国学者郭晓来指出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⑤①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回顾和发展展望[J].信息化建设.2009(11)②孙宝文,吴昊.论G2G电子政务应用的建设原则[D].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7期③参见:百度百科.电子政务[OL]./view/2056.htm④徐晓日,电子政务概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⑤郭晓来,公务员电子政务技术实用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姚国章把电子政务的内涵概括为四点: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

同时他认为电子政务有三大特征: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提供服务的电子化;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

①综上所述,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电子政务给政府诸如例如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电子政务不是传统政务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传统政务模式的电子化复制,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务的全面改造。

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电子政务,没有政府创新也没有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创新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如朱镕基所说,“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政务并非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概念,它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三)电子政务的作用孙正兴、戚鲁提出电子政务的作用如下:(1)5E 价值:①交通更流畅EasyCommunication; ②行政更高效EfficientCorporation; ③成本更节省Effcetive Costdown;④协作更延伸Extensible Cooperation;⑤用户更满意Enjoyable Customer。

(2)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可以加速政府职能转变,主要作用是政务事务的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管理和决策水平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和应用工具;电子政务为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载体。

(3)电子政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将改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②促进信息生态圈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提供商机;③拉动和加快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②郭晓来认为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和作用有三个:(1)公共管理目标。

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职能配置方面、政府的规模控制方面、行政流程方面。

(2)功能目标。

政府办公自动化;建立政府的区域网,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互换和连线作业;更新、完善现有网站,为社会、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提供政府获取外部信息的通道。

(3)电子政务应用领域的选择。

应用确定中,既要考虑未来①姚国章,国际电子政务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②孙正兴,戚鲁.电子政务原理与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好重点和突破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