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首先,中学生厌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内容枯燥无味。

很多中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缺乏新鲜感和创新性。

第二,学业压力过大。

当前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学习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导致许多中学生感到无法承受,产生了厌学情绪。

第三,教育方式单一、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这也成为中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教育资源不均衡。

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而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这也使一些中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针对中学生厌学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

首先,创设新颖有趣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游戏化教学等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满足中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其次,减轻学业压力。

学校和家庭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要过分追求成绩,而是鼓励学生充分发展个人潜能。

同时,可以通过提供心理辅导和减负措施等方式,帮助中学生减轻压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教育方式。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第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当然,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努力外,社会各界也可以提供帮助。

例如,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提供教育捐赠和志愿服务,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同时,媒体也应注意矫正片面化的教育观念,传播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中学生厌学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减轻学业压力、教育方式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对策,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接受到初中教育。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初级中学生对学习的厌倦程度更高,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初中生厌学呢?本文将从心理、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探讨厌学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原因1. 自卑感由于农村环境的相对封闭和贫困落后的背景,许多农村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

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和身份比不上城市的同学,缺乏自信心,因此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

对策: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育他们要用知识改变命运,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功观。

2. 缺乏动力由于农村学生通常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他们对学习缺乏动力,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对策:学校及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加教育游戏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家庭原因1. 家庭环境在农村,许多家庭的经济状况仍然较为困难,这些家庭往往无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差,无法提供充足的营养,有的学生甚至家庭有暴力等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策:学校及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家庭教育一些农村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对策:学校和教师要密切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重要影响。

三、学校原因1. 教学质量一些农村初级中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缺乏教育资源、设施不够完善,教学环境差,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

2. 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乐趣。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及消除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及消除对策

给予 了 无私 的帮助 , 让他感受到老师 同学对他 的关心爱护 。 多次到该生家家
访 , 父亲为 了不耽误孩子的将来 也应该给孩子多~些 的爱。 劝其 通过老师同 学爱的付 出, 重树孩子 生活的信心 , 子的脸上绽放 出了灿烂的笑容 , 孩 学习
学校是 中学生接 受教育的主要场 所, 中学 生的影响尤为深刻。 对
动、 烦恼 的事 , 学习是为老师而学、 为家长 而学 , 自己无关 与
通, 使他们 以开放的心态、 心情 舒畅的进行学习。 同时, 教师要多学 习一些心
教育学的理论知识 , 正确处理好师生之 间存在 的矛盾和冲突, 形成融 2 受校外营业性娱乐场所影响或吸 引, 、 使中学生将更 多的精力投入到 理学、 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 明: 生之 间平等 的交流和沟通 , 师 建立 良 的师生关 好 自认 为有趣的事情上 。

学生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 发挥科 任老 师的作用。首先 , 通过科任老师更全面
不屑与轻视 , 一旦这些差 生做错 什么就严加惩 罚, 大打出手 , 仿佛遇 见仇敌 地 了解学生对 每一科 目的学 习态度 和表现 ,使 自己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其
般 。 差生是由老师一手造 就的。” 素质 的教师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 次 , 以通过任课老师做学生 的思想 , 别是通过 学生 比较喜欢的老师与学 “ 低 可 特 (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 二) 学校 、 教师 的职 能是教书育人 , 师在教好书的同时, 教 更要在育人 上做
而调查表明, 现在 中学生厌学心理普遍滋 生, 已经成了中学教育不得不正视 的重要 问题。 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有很多, 我们只有找 出其厌学的
真 正 原 因 , 能对 症 下 药 。 才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第一篇: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摘要:厌学是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本文剖析了中学生的主观心理状况,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因素入手,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客观成因,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对策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以及在学习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笔者曾经对本校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厌学心理普遍存在。

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

要想改善职业高中学生的厌学状况,必须对学生厌学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对这种状况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从心理特征来看,厌学中学生有以下显著的特征:1、动力系统不足。

国外的研究表明:非适应性成就动机模型的学生的特征是不能建立合理的、有意义的目标,不能进行持续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同时也不能完成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目标。

在学习目的上,厌学中学生有随意性的特点,没有长远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意志力薄弱。

2、心智活动差。

厌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对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英语有强烈的畏难情绪;注意力极易分散,听课不专心,作业常抄袭;理解记忆少,知识缺乏系统性,知识脱节严重。

3、自卑心理明显。

不少厌学中学生还表现出较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学家布鲁门肖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对知觉、思维、记忆的形态和智力功能进行归纳;可以指引认识的Page 1 of 6进程----记忆的恢复、思维的构成和知觉的形成。

”人际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偏执这些心理症状在职高学生中较为常见。

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思维的速度和精确度,使得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

浅谈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的现象,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那么,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出对策呢?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其次,学习压力过大。

中学是学习竞争激烈的阶段,学生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家庭期望的重担。

这种过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程令人疲惫。

另外,学习方法的问题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一些学生可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因此很容易感到无从下手,产生学习的焦虑情绪。

那么,对于中学生厌学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首先,应该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方法选择,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互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

同时,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应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升学,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知识;家长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期望压力,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另外,学习方法的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学习。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动力。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如科学实验、实地考察、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中学生厌学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原因复杂。

我们应该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减轻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一、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情况的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再加上初中的课程难度加大,学科种类增多,那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叛逆心理,导致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试考试,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抱有应付心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从而出现越学越差的情况,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科目,例如英语和数理化,部分初中生在课堂中听不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态,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和逃避心理。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对其心理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家长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如今我国的农村父母大多数是初中文化水平,这部分家长在初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

另外,随着城乡差异化加剧,农村大部分父母开始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抚养,使孩子缺失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监督,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没有任何规划。

虽然有的父母没有外出打工,在家照看孩子,但是由于自身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学生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除了家里,就是学校,学校氛围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

以往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内容,课后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

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少组织校园活动,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时间,单调的学习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

再加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的次数比较少,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及時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初中生处于青春长期,对于学习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对于这种现状,有哪些解决方案呢?下面是本人为你分享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你喜欢!01、苦学无效孩子一直努力学习但效果就是不明显,无效是学习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很多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但学习效果却不佳,似乎学习的努力程度与学习效果并不成正比。

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慢慢的会使本来勤奋刻苦的学生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从“不会学”变得“不爱学”或“厌学”。

事实上,真正影响学习效率的并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针对长、中、短期学习的周末计划,缺乏对学习时间的精细管理,甚至正是因为不善于休息,不会劳逸结合而导致了效率低下。

▼问题表现对知识生搬硬套,不能变通运用。

习惯机械记忆,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在课外花的功夫不少,但考试分数始终不上不下。

▼原因分析这样的孩子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信您来对号入座一下,比如无计划,学习盲目、漫无目的,没有详细的规划,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学到哪就是哪,兴趣来了就学,没了就不学,想学什么就什么,完全没计划。

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利用黄金时间,不会合理的分配时间,不懂得劳逸结合,造成学习上过多的无效劳动。

▼本人支招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妨帮助孩子制订计划,使学习目标清晰可见,学习时间有章可循。

掌握方法,把握学习的黄金时间,合理、高效利用时间,利用有效的时间有效的学习。

形成规律,固定学习时间,劳逸结合,高分回报。

02、贪玩厌学虽然说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一直贪玩不喜欢学习怎么办?这样的孩子对学是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的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

因此有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问题表现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写作业学习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中学生厌学现象成因及相应对策分析

中学生厌学现象成因及相应对策分析

中学生厌学现象成因及相应对策分析第一篇:中学生厌学现象成因及相应对策分析中学生厌学现象成因及相应对策分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尤其是中学生;北京心理卫生协会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而一项对浙江镇海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中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的占53.49%,高中生更为严重,达60.13%[1]。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厌学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出现,而且也会出现在学习成绩比较的学生中。

所以进一步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是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厌学的表现有:一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爱打瞌睡,不愿意做作业。

二是经常会有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无故旷课、请假,不理会家长和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

三是对学习缺乏直接兴趣,没有求知欲,只有在外界存在压力的情况下才会被动、机械地学习,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课堂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可导致辍学[2][3]。

二、厌学现象的心理成因厌学作为一种现象,必然有相应导致其出现的原因。

我通过对中学生进行访谈,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厌学这一负性现象的产生有其相应的成因。

从总体上可以把其划分为个因素一是学生自身二是客观性因素的原因2.1自身因素。

2.1.1学习的因素。

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

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

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

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的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

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2.1.2自我控制能力差。

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分析

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分析

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分析通过对我校近三年来321名问题学生的跟踪调查,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厌学逃学、顶撞师长、考试作弊、早恋、心理障碍。

其中厌学逃学占42.3%,顶撞师长、考试作弊、早恋约占30%,心理障碍占13.2%,其他占15.5%。

厌学是问题学生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其他问题的诱因。

我们认为,努力减少、减轻厌学现象,可以有效预防其他问题的发生。

一、厌学的成因分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阶段,身心发育未定型或未完全定型。

可塑性强,拒腐蚀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易冲动,易被诱惑;社会阅历浅,缺少正确的观念;时常不能控制情绪,感情用事,形成性格的偏差偏激,产生逆反心理。

厌学是我校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有的学生因为某一学科学得不好或感觉很难学,因而对这一学科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则是因为讨厌某一学科的老师,就对这某学科产生厌恶心理。

另一方面,对分数的过于看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

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以及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产生厌学心理。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

教育下一代时适当加点压力是必要的。

然而,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出人头地梦想的工具,一味地加压,走入了“逼子成龙”的误区。

正在成长的孩子身心都是稚嫩的,父母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重负下,孩子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活泼的天性,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乐趣和信心。

二、厌学学生的转化对策厌学逃学型学生指智力正常,兴趣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明显障碍,缺乏抱负、志向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厌学逃学的学生,或智力、非智力两方面都有障碍,产生厌学逃学现象的学生。

(一)社会方面1、各级党和政府要狠抓党风和廉政作风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下大力气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中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那些不良现象对中学生的刺激和诱惑。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策略研究在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深入探究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1、学习态度消极许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走神。

他们对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作业,不主动思考问题,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逃学旷课现象增多部分学生经常找借口逃学旷课,不愿意待在学校。

他们觉得在学校里没有乐趣,更愿意在外面玩耍或者无所事事。

3、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厌学的学生通常对考试成绩毫不在乎,无论成绩好坏都不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

他们认为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什么,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4、缺乏学习动力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

他们觉得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1、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缺失在农村,许多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祖辈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陈旧,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学习指导和心理支持。

(2)家庭氛围不佳有些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或者对孩子过于严厉、溺爱,导致孩子缺乏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影响学习情绪。

2、学校因素(1)教学方法单一部分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课程设置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活动和兴趣培养课程,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3)评价方式片面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

3、社会因素(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农村地区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如赌博、沉迷网络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浅析初三阶段厌学情绪的指导

浅析初三阶段厌学情绪的指导

浅析初三阶段厌学情绪的指导1. 引言1.1 概述初三阶段是学生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压力较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的巨大压力,同时还需要适应身心发育带来的变化。

很多初三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表现为学习兴趣下降,对学习内容产生抵触情绪等。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都需要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和指导。

本文将从初三阶段厌学情绪的原因、家长的角色、老师的作用、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以及建议和指导等方面进行浅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初三阶段的厌学情绪。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2. 正文2.1 初三阶段厌学的原因初三阶段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重要时期,但却往往是许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阶段。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初三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课程变得更加繁重和抽象,学生需要面对更多的考试和竞争压力。

这种突然增加的学习负担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山大,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青春期的到来使得学生情绪波动频繁,思维敏感多变。

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外貌、社交关系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关注和需求,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卑情绪中,从而影响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家庭环境也是初三阶段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长对学业成绩过分关注,给孩子过高的学习压力,甚至有些家庭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施加责任感和压力,这种负面家庭环境会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

初三阶段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增加、青春期情绪波动、以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提供支持和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从而更好地度过这一阶段。

2.2 家长的角色在初三阶段,家长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情绪状况。

他们可以定期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家长可以在家庭氛围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快乐。

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烦和厌恶的情绪。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涉及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的问题。

针对学生厌学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防治对策。

1.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教育的僵化和单一化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兴趣。

一些学校过于强调功利性的学习,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而存在,缺乏对学习的真正热爱。

2.家庭环境问题: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问题,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家长的关心和指导,无法在家里得到良好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导致学习动力下降。

3.学习理念问题:一些学生对学习存在错误的认识,觉得学习是苦差事,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种为了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缺乏对知识和学习的追求和热爱。

4.缺乏动力和自信心: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原因,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觉得自己学不好,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取得好成绩,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针对学生厌学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教材,让学生从中获得兴趣和乐趣。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和不足,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培养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兴趣班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进行选择和发展。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增强学生自信心:学校和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通过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阻碍,逐渐建立起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完整版)初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完整版)初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初中学生学习问题现状解析及解决方案一、自己因素:(一)自控能力弱自控能力不能够理解为消极的自我拘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令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己,消除搅乱,使主观适合地协调于客观,并采用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优秀的行为收效。

少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

少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少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经过特地的实践锻炼而渐渐形成的。

常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单薄的现象有一下几点:1.上课不注意听讲好多学生精神不易集中,经常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录,但连续时间其实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方才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夜晚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够以最正确的精神容颜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由于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以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

2.一心二用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以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以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竞赛的过程中碰到影响。

3.易被外界事物影响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简单沉醉网络游戏、聊天,开销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恩赐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授课模式,亦讲亦学。

课堂谈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能够防备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能够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

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能够从学生的问题下手,激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了农村学校。

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需引起社会的重视。

一、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农村的孩子往往面临父母忙于生产,没有时间关注子女学业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家庭教育和精神支持,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并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2.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农村中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课程教学和教材配套存在不少问题,这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且,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缺少更好的实践和发展机会,无法拓展知识和技能。

3.教育制度的不稳定相对于城市中学,农村中学的教育管理和制度非常不稳定。

由于学校的不断更改和教师的流失,学生们往往失去了学习动力,担心他们学到的知识可能失效并丧失意义。

二、对策1.建立家庭教育机制建立一种机制,让父母和孩子可以抽出时间互动,共同讨论学业和生活问题,这对于改善农村中学生的学习体验非常重要。

家长需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们对学习提高积极性。

2.加强学校建设通过研究和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农村中学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配备更好的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效,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热情。

3.推进实践教育农村可以加强农村实践教育,往往让学生深入体验实践的过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具有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他们不怕付出努力,更能承受失败并不断探索更好的未来。

以上所述是针对当前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专家指出,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与城市学校的交流、互动和互惠合作,在城乡教育的不平等问题上寻找出路,为改善学生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经验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农村中小学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教学设施简陋,缺乏实践教学的条件,使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降低。

其次,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农村中学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内容,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再次,学生生活条件差。

许多农村中学生生活环境差,家庭经济困难,给他们带来了学习上的困扰。

他们可能要做家务、帮助父母干活,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同时,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学生通勤困难,也增加了他们上学的负担。

对于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学校的教育资源。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师资配置水平。

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用质量优秀的教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应该改善课程设置,引入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此外,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加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再次,应该改善农村中学生的生活条件,减轻他们的负担。

政府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供便捷的通勤方式。

此外,要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资助和奖励措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专心学习。

最后,要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积极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一、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1.学业压力过大。

中学生面对升学、期末考试等重要时刻,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缺乏学习动力。

中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没有清晰认识,缺乏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导致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3.学习方法不当。

中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效果不好,不能及时获得成就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4.环境因素。

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等,也会对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策1.加强沟通。

学校和家长要积极与中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

2.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和家长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3.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方法。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任务,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4.改善学习环境。

学校应关注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问题,合理布局教室设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5.注重兴趣培养。

学校和家长要关注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展兴趣,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让学习与兴趣相结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心理疏导。

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从各个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有效地克服厌学情绪,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育行业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教育行业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教育行业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解决方案一、学生厌学的原因1.1 学习内容单调枯燥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迫接受大量单调枯燥的知识灌输,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这种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无聊,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1.2 超负荷的学业压力现代教育体系普遍存在过分追求成绩、应试教育等问题,导致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过多的作业、考试和培训班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产生了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1.3 缺乏激励和目标感有些学生在缺乏明确目标和激励机制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他们无法看到学习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缺少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丧失了持续努力和积极投入的动力。

二、解决方案2.1 创新教育模式引入创新型教育模式可以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例如,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将课堂转化为具有趣味性的互动过程。

此外,引入项目制学习和跨学科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兴趣爱好。

实施个性化教育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每个学生制定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开设专业选修课程,鼓励他们参与到多样化的活动中去。

2.3 缓解学业压力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缓解学生厌学情绪的关键。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减少作业量、优化考试制度等手段,逐渐降低对成绩和排名过分重视的倾向。

同时,在家庭层面上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在全面发展上给予支持与鼓励。

2.4 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和课外辅导,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尽量关联实际生活与学习内容,增加教育的可感知性和实用性。

2.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持学习积极性和效率的基础。

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给予孩子明确的目标、规律的作息时间、安静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帮助他们形成坚持自主学习和自律行为的良好习惯。

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一、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1、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无法很好的应对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2、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又缺乏学习动力。

久而久之则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孩子厌学可能是由于其心理压力太大了,这些问题又往往遭到家长忽视,由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又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逼得孩子厌学,产生厌学心理,青少年处在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障碍如若不能得到及时的疏解,则会直接影响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4、对于学习没兴趣。

讨厌上学无非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初中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最佳阶段,内心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期,可能很多初中生的心理想的都是玩,自然对于学习就是没有兴趣了,因为年纪小,也是不知道将来不读书的后果。

5、沉迷于网络。

初中生年纪小,大多数都禁不住外界的诱惑。

网络游戏和娱乐都是会影响着初中生,很多初中生家里都有电脑,接触网络游戏后就会觉得每天在家玩游戏好有趣啊,比上学有意思多了,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再不严加看管,就是会出现严重的厌学现象。

6、早恋影响。

早恋这个词在初中阶段也是非常常见的,青春期阶段出现对异性产生好奇的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是早恋的话,会影响到学习,心思是肯定不会放到学习上的。

二、初中学生厌学的解决方法:1、应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利用视觉,看书;利用动觉,写字;利用听觉,听写。

也可把几门功课的内容,交替进行复习。

还可利用讨论的方式和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

2、在学习时,如果注意力分散,可做几次深呼吸或放松训练,使自己精神松弛,克服紧张情绪,重新安下心来学习。

3、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到室外跑跑步或做做操,10分钟左右,使头脑清楚,提高注意力。

4、培养厌学孩子的学习兴趣。

厌学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孩子在重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办法让孩子重拾学习的兴趣。

5、了解孩子学习上的苦恼。

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相应对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厌学情况日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本文将对中学生厌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情绪,重拾学习的热情。

一、中学生厌学情况的原因分析1. 学习负担过重现代教育体制下,中学生需要背负大量的课业任务,如考试、作业、考题备考等。

这些负担给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学习方法不当中学生因为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他们可能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过于依赖课堂笔记和教师讲解,而忽视了自主学习和多方面的知识获取。

3. 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经历着身体、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

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产生了质疑,厌恶学习、乏味的教育形式成为他们表达叛逆的途径之一。

4. 社交媒体与游戏成瘾中学生往往沉迷于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中,难以自拔。

这些电子产品带给他们极大的刺激和满足感,妨碍了他们集中注意力和专心学习,进一步加剧了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中学生厌学情况对学习的影响1. 学习成绩下降中学生因为厌学情绪的影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他们不愿意做作业,不愿意复习考试内容,甚至出现逃课现象,严重影响了学业的发展。

2. 自信心受挫中学生在面临厌学情况时,往往感到自卑和无助。

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被同学嘲笑、老师批评,产生了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3. 人际关系紧张中学生的厌学情绪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还会波及到他们的家人、同学和老师。

他们可能因为不愿意上学而与家长发生矛盾,与同学产生隔阂,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厌学情绪。

三、中学生厌学情况的对策1. 解决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和考试。

教师要精确评估课程难度,避免过分追求成绩的突出。

高中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高中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高中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原因
1. 学业压力过大:高中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学业压力,导致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厌学情绪。

2. 缺乏研究动机:有些高中生可能对研究缺乏兴趣和动力,无法找到研究的乐趣,从而产生良好的研究态度和动力。

3. 研究方法不当:某些高中生不了解如何有效地研究,缺乏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导致研究效果不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对策
1. 建立合理的学业压力管理: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确保不给高中生过大的学业压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研究任务和时间。

2. 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提供研究指导和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学校和家庭应提供必要的研究指导,教导高中生如何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研究惯,提高研究效果和自信心。

以上是一些高中生厌学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帮助高中生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教育论文: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安铺中学黄妙锋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

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

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老师的脸色难看,家长的唠叨难听,学习没有一点乐趣。

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特征一:表现为对学习目的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

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

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

但无论如何,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习。

本来学习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习。

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习,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

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

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习活动。

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

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

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

此外,学习成绩差,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一.外部原因(一)社会因素1. 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

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

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 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

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

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

3. 校园周边环境差乱。

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游戏机室就开在校园附近,网吧、电脑房也随处可见。

校园门口摆设的桌球摊点和夹带黄色内容的书籍、卡通片比比皆是,吸引学生消费。

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习,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 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

压力过大,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娱乐,因此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

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结果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

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的事,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数量是早晨6点钟起床,一天要上八九节课,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补充”讲评,下午五六点钟才能回家,晚上还有三四个小时的作业要做。

双休日要参加各种“提高班”、家教,有着做不完的作业和应付不完的考试,很少有节假日,这样的负担就是成人也难以承受。

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习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和培养。

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长期被动学习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

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

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家庭因素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

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父母的期望值过高。

事实上,中学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

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或放任不管,这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二.内部原因(一)学习能力薄弱部分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

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个性特点不良如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习环境发生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

(三)学习行为盲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习动力。

笔者曾经在一堂英语课上提问,“你为什么学习英语?”,结果近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习英语,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英语考试”。

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那么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府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

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一旦迷上此类场所,必将无心于读书,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遗憾终生。

所以作为政府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

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是片面的,也是很不科学的。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他们都能学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习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一个班的班风和学习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习风气肯定会好。

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

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