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2第二讲室内声学及混响时间

最新02第二讲室内声学及混响时间
最新02第二讲室内声学及混响时间

02第二讲室内声学及

混响时间

噪声治理课程第二讲室内声学及混响时间

1、声音的传播

1.1 声音在室外的传播

在室外,声音将不断传播开去。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由于能量分散开来,声压级不断下降,理论上,对于点声源,离声源距离增加每两倍,噪声下降6dB。若某机器设备1米处的噪声为100dB,那么距离它100米远(相当于距离增加约7个两倍),那么噪声将下降40dB,降低到60dB,距离它1公里远(相当于距离增加约10个两倍),噪声将下降60dB,变为约40dB。另一方面,大气对声音也有吸收作用,尤其对超过2000Hz的高频声音,吸收效应更加明显,使噪声随与声源距离的增加衰减量变得更大。实验表明,常温常湿常压下,100m距离对125Hz、500Hz、2000Hz的声音衰减量分别为0.05dB、0.27dB、2.8dB。雷电产生时的声音是含有大量高频成分的霹雳声,由于距离很远,大多高频成分被大气吸收了,因此传到我们耳朵里往往是隆隆的低频声。

不同区域大气温度的变化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折,当上层空气是高温,下层地面附近空气是低温时,沿地面传播的声音会弯向地面,之后被被地面反射,继续前进,还将弯向地面,可能耗散在上空的声音返回地面,并“匍匐前进”,这样,声音会传得很远。冬季结冰的湖面就是这种情况,在冰上上讲话,对面几百米外都能听到。夏季的午后,地面被晒热,情况正好相反,上层空气是低温,下层空气是高温,声音向上弯折,

很快耗散在大气中,因此50-60米时就很难听到人的讲话了。有风的时候,如果风的气流速度上下完全一致,那么对声音将没有影响,但一般情况,上面的风速比地面的风速快,顺风时,声音向地面弯折,逆风时,声音向天空弯折,顺风因传播声音比逆风更有利。认为顺风把声音了声吹走、逆风阻住了声音是不正确的,风速最快仅每秒一、二十米,而声速为每秒340米,风如何跑得赢声音呢?

在室外,声音有绕过障碍物的本领,被称为声音的绕射或衍射,这是声音波动现象的体现,躲在围墙后面的人依然可以听到外面的呼喊。使用隔声屏障可以使声音最多衰减15dB,但因衍射不能完全隔离声音。道路两边的声屏障,或工业厂房机器的隔声板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效果在15dB以内,一般在5-10dB。由于低频声音波长长,容易绕过声屏障,隔声效果不如高频声。

草地、灌木林等对声音的传播也有衰减作用,但对高频的作用较明显,对低频的作用有限,100米的草地、灌木林对1000Hz的声音有23dB 的衰减,而对100Hz的声音仅有5dB 的衰减。100米以上的长绿阔叶草地或灌木林在实际降噪中才有效果。

1.2 声音在室内的传播

声音在房间室内传播时,不但遵循室外大气中传播的规律,还会被房间天花、地面、墙面反射回来,声源不断发声时,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相叠加,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大的平表面会象镜面一样反射声音,而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内凹型的表面会聚拢声音,形成声聚焦。外秃的表面能

够使将声音发散,形成扩散。当房间表面起伏不平,而且起伏尺寸接近或小于声音波长时,声音入射后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向各个方向无规则地反射,形成扩散。就象光,表面平整的镜子能够反射出人像,这是镜面反射的结果,如果使用磨石将镜子磨毛,将成为乌玻璃,就是因为玻璃表面出现坑凹不平,尺寸与光的波长接近,形成光散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入射的光,玻璃变得“发乌”了。

声音入射到房间表面一部分能量进入材料内部,一部分能量穿透材料到对面空间,这种能量损失的过程是吸声。完全没有吸声的房间被称为理想混响室,如果在里面拍一下掌,声音将不断反射,在无限时间内回响。现实情况下不存在这种房间,墙壁坚硬且光滑的房间混响时间很长,接近混响室,房间中声音会加强,接近混响室的房间中噪声比在一般房间内可能高15dB。声音完全没有反射的房间被称为理想消声室,房间中只有声源的直达声,这样的声场叫做“自由场”。在自由场中,距点声源距离增大一倍,声压级严格下降6dB。现实情况下也不存在理想消声室,对房间进行强吸声处理可以近似看作消声室,因房间中只有直达声,声压级比普通房间可以降低10dB。

二、室内混响

2.1 直达声与混响声

声源发出的直接到达的声音是直达声,直达声总是最先到达人耳,这是因为直达声比反射声的声程短。除了直达声以外,反射的声音形成了混

响声,使室内声压级增加。直达声只与声源强度有关,声源功率越大,直达声声压级越大,如果需要降低直达声,唯一的方法是使声源安静下来。房间地面上立有阻挡直达声的屏障时,反射声会从天花反射过来,使屏障的隔声能力下降,如果天花吸声,减弱了反射声能量,屏障的降噪效果能够提高。在房间天花和墙壁上安装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反射产生的混响声,吸声量每增加一倍,混响声可以降低3dB 。一般来讲,混响声对房间噪声的贡献为15dB ,因此,采用吸声最多可以获得15dB 减噪效果。

2.2 混响时间

描述房间混响效果的指标是混响时间,它是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60dB 所经历的时间,单位是秒。室内吸声与频率有关,因此,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不同。在减噪设计中需要正确地应用吸声材料,降低混响时间,降低噪声。 混响时间与室内吸声存在数学关系,即塞宾公式:α??=S V

T 161.0 ,其中

T 是混响时间,V 是房间体积,S 是房间墙面的总表面积,α是房间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即房间各种吸声材料吸声系数与面积乘积的和再除以总表面积)。由塞宾公式可以看出,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混响时间越短。体积巨大的空间,如果不进行吸声处理的话,混响时间会很长,使房间噪声增加。

混响时间计算公式是建立在理想扩散声场条件下的,与实际情况会有±10~15%的误差,因此,在降噪工程中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求得混响时间,

必须使用测量的方法准确地获得房间的混响时间,并进行降噪设计和计算。估算混响时间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导致3~5dB 的降噪误差。

2.3 混响半径

房间噪声是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混合声。直达声与距离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扩散的面积越大,直达声越小,直达声的方向源于声源。混响声是反射形成的,弥散于房间各处,方向没有规则,可以认为房间中所有位置的混响声具有相同的声压级。因此,在房间中声源某距离的位置上的直达声与混响声会具有相同的声压级,这个距离被称为混响半径。混响半径是房间的属性,与房间吸声情况有关,与声源无关。以声源为中心,小于混响半径范围内的声音主要是直达声,如果进行降噪处理,主要要降低直达声。在混响半径以外的区域,主要是混响声,房间表面加装吸声材料后可以大大降低混响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 有估计混响半径的公式,对于放在地面上的机器噪声源,有:

αα

-??=12.00S r ;其中0r 为混响半径,S 为房间的总表面积,α为房间各表面

平均吸声系数。但是,由于声源不是理想的点声源、房间内的混响声也不是绝对的均匀,因此这个公式的精度不高,只能作为粗略的估算。准确地获得混响半径需要使用脉冲响应法(或MLS 法)对房间进行测量。混响半径可以判断吸声处理的有效区域范围,如果混响半径已经超过房间的尺寸,表明再加入吸声处理已经没有降噪效果了。

2.4 房间体积、距离、吸声对室内噪声的影响

对同样的声源,房间的体积越大、距离声源距离越远、吸声处理越靠近声源,噪声就越小。房间体积增大,势必导致声能在房间中的密度变小,声压级降低。但是通过改变房间体积的方法降低噪声通常是不可行的,因为噪声降低并不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房间体积增大,混响时间增大,噪声降低有限,而且改造的成本也显著增加。越远离声源,直达声越小,而且混响声所经历的距离也会增加,混响声降低,噪声降低。吸声材料距离声源越近,吸声效率越高,反射声被吸收的机会也增加,对降噪是有利的。

3、室内降噪方法

3.1 声源治理

进行噪声治理时,首先应考虑声源的处理,降低声源发出的噪声可以从根源上降噪,声源减少多少分贝,室内噪声就会降低多少分贝。可以选用低噪声的机器设备,或尽可能使机器设备运行处于低噪声状态。例如电机或水泵,选用低噪声产品可以减噪10~20dB甚至更多,两个半负荷运转的电机比相同功率的一个电机的噪声要小很多。另外,改进不良的声源的安装方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声。例如将机器设备安装在合适的减振机座上,扭紧可能松动的螺栓防止潜在的振动,或是将振动发声的部位固定在刚性的墙体上,定期的维修保养等等。然而,在大多情况下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成本过高,机器不能停机,空间限制等,声源治理可能难于实施。

3.2 吸声降噪

室内声学设计论文

室内声场设计 一声场不均匀度和混响时间 声源发出的直接到达的声音是直达声,直达声总是最先到达人耳,这是因为直达声比反射声的声程短。除了直达声以外,反射的声音形成了混响声,使室内声压级增加。直达声只与声源强度有关,声源功率越大,直达声声压级越大,如果需要降低直达声,唯一的方法是使声源安静下来。房间地面上立有阻挡直达声的屏障时,反射声会从天花反射过来,使屏障的隔声能力下降,如果天花吸声,减弱了反射声能量,屏障的降噪效果能够提高。在房间天花和墙壁上安装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反射产生的混响声,吸声量每增加一倍,混响声可以降低3dB。一般来讲,混响声对房间噪声的贡献为15dB,因此,采用吸声最多可以获得15dB减噪效果。 描述房间混响效果的指标是混响时间,它是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单位是秒。室内吸声与频率有关,因此,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不同。在减噪设计中需要正确地应用吸声材料,降低混响时间,降低噪声。 混响时间与室内吸声存在数学关系,即塞宾公式:T60=K*V/A ,其中T是混响时间,V 是房间体积,S是房间墙面的总表面积,K 是房间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即房间各种吸声材料吸声系数与面积乘积的和再除以总表面积)。由塞宾公式可以看出,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混响时间越短。体积巨大的空间,如果不进行吸声处理的话,混响时间会很长,使房间噪声增加。 混响时间计算公式是建立在理想扩散声场条件下的,与实际情况会有±10~15%的误差,因此,在降噪工程中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求得混响时间,必须使用测量的方法准确地获得房间的混响时间,并进行降噪设计和计算。估算混响时间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导致3~5dB的降噪误差。 对同样的声源,房间的体积越大、距离声源距离越远、吸声处理越靠近声源,噪声就越小。房间体积增大,势必导致声能在房间中的密度变小,声压级降低。但是通过改变房间体积的方法降低噪声通常是不可行的,因为噪声降低并不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房间体积增大,混响时间增大,噪声降低有限,而且改造的成本也显著增加。越远离声源,直达声越小,而且混响声所经历的距离也会增加,混响声降低,噪声降低。吸声材料距离声源越近,吸声效率越高,反射声被吸收的机会也增加,对降噪是有利的. 二室内声场设计及装修注意事项 (一)声场设计 一个声场的基本设计应包括隔声处理,现场噪声的降低,建筑结构的合理要求,声均匀度的实现,声颤动、聚焦、共振反馈等问题的解决,室内混响的正确计算。 1.建声原则: 混响合理,声音扩散性好,没有声聚焦、没有可闻的振动噪声、没有死声点。 2.室内装修:色调不能导致会议或演出时太昏暗,避免扩声区域内出现中空较大或支撑较差的腔体结构,避免大面积玻璃窗,不要将石膏天花板直接安装在铝合金槽里,必须要加吸音、隔音材料;铝合金槽最好上胶加固。 (二) 室内声学特性的基本要求 1.具有合适的响度:礼堂(以语言为主)大于85dB;歌厅(音乐厅)大于103dB;迪厅大 于110dB;会议室大于80dB。 2.声能分布均匀: 在观众席的各个座位上听到的声音响度应比较均匀;通过音质设计, 应该能使观众席各个区域的声压级差别不太大,室内声场不均匀度应控制在高低约3dB~6dB之内。 3.满足信噪比要求: 噪声对人们的正常听觉产生干扰和掩蔽作用。不同用途的室内听音环

大厅混响时间计算实例

大厅混响时间计算实例 播雨 1前言 审批大厅主要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审批办公功能。由于早期设计没有建声环节,顶棚为石膏板棚结构,墙壁采用粉刷墙,地面采用大理石结构。顶棚及地面未设置有效的吸声材料,声波在厅内多次反射,造成声音混浊,混响时间大,影响语言交流及办事效率,故此必须进行声学处理。 2建筑结构及材料 3建筑声学设计 3.1混响时间计算 混响时间计算公式(Eyring公式)为: T 60 = 0.161V/[-S ln(1- ā)+4mV] 其中: V----室内容积 ā=ΣS i α i /ΣS i ----平均吸音系数 S=ΣS i ----室内表面积 4mV----1000Hz以上高频空气吸声量 混响时间应按公式(2.2.4)分别对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六个频率进行计算,计算值取到小数点后一位。 3.2吸声材料及吊顶的选择: 顶棚与地面距离仅3.5米,最容易产生多重回声,从而也是吸声效率较高的位置。 采用50-100厚铝合金穿孔板护面玻璃丝棉,贴后贴无纺布,做成平板状悬挂现在顶棚下方。地面采用地毡铺地。由于大厅水平尺寸比较大,四周墙壁较远,且开口门窗比较多,因此墙壁不做吸声处理。 主要声学结构做法及材料、分布、面积统计表和混响时间(治理前后)见计算表。

4,计算与实测值比较 理论计算的混响时间与实测的比较,如图2所示。计算治理前后的混响时间比较,如图3所示。 5,结论 由实测和计算可知,大厅混响时间并不很大,几乎接近体育馆混响时间标准。原因是大厅平面尺寸较大,顶棚又做了吸声处理有一定吸声效果。 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计算值有一定误差,但平均误差为2.48 %不足5 %。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见表3与图2所示。治理后的计算结果比较,可见混响时间大大下降,通过计算表明有6.5dB的降噪量。 2

第三章海洋的声学特性教材

第三章 海洋的声学特性 本章从声学角度讨论海洋、海洋的不均匀性和多变性,弄清声信号传播的环境,有助于海中目标探测、声信号识别、通讯和环境监测等问题的解决。 3.1 海水中的声速 声速:海洋中重要的声学参数,也是海洋中声传播的最基本物理参数。 海洋中声波为弹性纵波,声速为: s c ρβ1 = 式中,密度ρ和绝热压缩系数s β都是温度T 、盐度S 和静压力P 的函数,因此,声速也是T 、S 、P 的函数。 1、声速经验公式 海洋中的声速c (m/s )随温度T (℃)、盐度S (‰)、压力P (kg/cm 2)的增加而增加。 经验公式是许多海上测量实验的总结得到的,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较为准确的经验公式: STP P S T c c c c c ????++++=22.1449 式中,4734221007.510822.2104585.56233.4T T T T c T ---?-?+?-=? ()()2235108.735391.1-?--=-S S c S ? 4123925110503.310451.3100279.11060518.1P P P P c P ----?-?+?+?=? ()[ ][][]T P T T P T T T P PT P P T S c STP 31021012382546214310745.110286.910391.210644.6103302.110796.21009.21096.11061.210197.135----------?-?+?-+?-?+?-+?-?-?+?--=? 上式适用范围:-3℃

02第二讲室内声学及混响时间

噪声治理课程第二讲室内声学及混响时间 1、声音的传播 1.1 声音在室外的传播 在室外,声音将不断传播开去。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由于能量分散开来,声压级不断下降,理论上,对于点声源,离声源距离增加每两倍,噪声下降6dB。若某机器设备1米处的噪声为100dB,那么距离它100米远(相当于距离增加约7个两倍),那么噪声将下降40dB,降低到60dB,距离它1公里远(相当于距离增加约10个两倍),噪声将下降60dB,变为约40dB。另一方面,大气对声音也有吸收作用,尤其对超过2000Hz的高频声音,吸收效应更加明显,使噪声随与声源距离的增加衰减量变得更大。实验表明,常温常湿常压下,100m距离对125Hz、500Hz、2000Hz的声音衰减量分别为0.05dB、0.27dB、2.8dB。雷电产生时的声音是含有大量高频成分的霹雳声,由于距离很远,大多高频成分被大气吸收了,因此传到我们耳朵里往往是隆隆的低频声。 不同区域大气温度的变化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折,当上层空气是高温,下层地面附近空气是低温时,沿地面传播的声音会弯向地面,之后被被地面反射,继续前进,还将弯向地面,可能耗散在上空的声音返回地面,并“匍匐前进”,这样,声音会传得很远。冬季结冰的湖面就是这种情况,在冰上上讲话,对面几百米外都能听到。夏季的午后,地面被晒热,情况正好相反,上层空气是低温,下层空气是高温,声音向上弯折,很快

耗散在大气中,因此50-60米时就很难听到人的讲话了。有风的时候,如果风的气流速度上下完全一致,那么对声音将没有影响,但一般情况,上面的风速比地面的风速快,顺风时,声音向地面弯折,逆风时,声音向天空弯折,顺风因传播声音比逆风更有利。认为顺风把声音了声吹走、逆风阻住了声音是不正确的,风速最快仅每秒一、二十米,而声速为每秒340米,风如何跑得赢声音呢? 在室外,声音有绕过障碍物的本领,被称为声音的绕射或衍射,这是声音波动现象的体现,躲在围墙后面的人依然可以听到外面的呼喊。使用隔声屏障可以使声音最多衰减15dB,但因衍射不能完全隔离声音。道路两边的声屏障,或工业厂房机器的隔声板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效果在15dB以内,一般在5-10dB。由于低频声音波长长,容易绕过声屏障,隔声效果不如高频声。 草地、灌木林等对声音的传播也有衰减作用,但对高频的作用较明显,对低频的作用有限,100米的草地、灌木林对1000Hz的声音有23dB的衰减,而对100Hz的声音仅有5dB 的衰减。100米以上的长绿阔叶草地或灌木林在实际降噪中才有效果。 1.2 声音在室内的传播 声音在房间室内传播时,不但遵循室外大气中传播的规律,还会被房间天花、地面、墙面反射回来,声源不断发声时,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相叠加,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大的平表面会象镜面一样反射声音,而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内凹型的表面会聚拢声音,形成声聚焦。外秃的表面能够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厅堂混响时间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使不同单位测量的结果具备互相可比的统一基础,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厅堂的混响时间的测量。 第1.0.3条测量厅堂混响时间,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或规范。 第2章测量系统 2.3接收设备 第2.3.1条接收系统应包括传声器、测量放大器、1/3倍频程滤波器和记录仪器。接收系统的设备,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传声器应是无指向性的。 二、记录系统宜采用声级记录仪(电平记录仪)。记录时,所选用的记录仪的笔速,不得影响衰变特性,并应调节记录仪的纸速使衰变曲线的斜度接近45°。 记录系统亦可采用与声级记录仪(电平记录仪)性能相当的能直接读出混响时间数字的记录仪器。 如采用录声机(录音机)记录声衰变,录声机(录音机)的录放系统则应在本规范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具有线性频率特性,其信噪比不应少于40分贝。 测量用的录声机(录音机),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磁带录音机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中盘式二级、盒式三级的规定。

第3章测量方法 3.2测点选择 第3.2.1条测量厅堂的混响时间的测点数,满场时不应少于3个,空场时不应少于5个。 对于非对称性厅堂,应适当增加测点。 第3.2.2条所选择的测点应有代表性。对于对称性厅堂,测点必须在偏离纵向中心线1.5米的纵轴上及侧座内选取。 测点位置的选择,应包括池座前部约1/3处,挑台下以及侧座,但应避免在直达声场内。 对于有楼座的厅堂,应有楼座区域的测点。 满场时的测点位置应尽量与空场时的测点相重合。 如有必要应加测舞台测点;对有明显耦合的厅堂,应在耦合变异外加测点,其结果不计入全场平均。 第3.2.3条测点距离地面高度应为2.3米,与墙面的距离,应大于所测频带下限中心频率的半波长。 3.3记录数目与选值 第3.3.1条每一测点对于每一测量频率的有效混响时间衰变曲线不应少于三条。 第3.3.2条衰变曲线的衰变范围不应少于35分贝,在该范围的衰变曲线应从起始水平以下5分贝到25分贝呈直线形,并应由此直线的斜率决定混响时间。

声学设计指标资料

第一章声学设计的指标 1.室内噪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要求,对照博物馆改造工程中主要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各主要技术房间内的包括空调噪声在内的背景噪声不大于表1中规定的NR噪声评价曲线所规定的数值。为此应限制出风口处风速,在风路系统中加消声器,并注意防止同一空调系统不同房间之间的串声干扰问题。 表1 博物馆主要技术房间内噪声的容许评价标准

2.室内音质 演播厅、学术报告厅(兼音乐厅、非物质文化演出剧场)和数字电影院(兼小型报告厅)及文艺录音室等的室内声学,都必须有良好的声学条件。 2.1.混响时间 各功能房间混响时间的设计目标值见表2 表2 博物馆主要技术房间室内声学设计目标值 目前,室内音质设计的目标首先是控制室内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混响时间的长短仍然是决定观众的现场听闻的主要因素,也对演员演奏的难易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技术上,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辅以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可估算混

响时间以外的其他声学参量。这里特别关注博物馆报告厅的音质设计:博物馆学术报告厅的容积约为4355m3,座席743座;每座容积仅5.9立方米。音乐厅模式时,容积约为5067m3。基本功能主要满足中、小型会议的需要,同时可兼顾音乐演出(重要功能)活动和非物质文化演出。 参照《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的规定,观众厅的最佳混响时间的数值,大致在0.90--1.30秒的范围内。 从报告厅的主要功能考虑,选择博物馆报告厅的中频(500Hz)满场混响时间为1.1秒。有音乐反射罩(即音乐厅模式)时混响时间可达到1.30秒左右(考虑到报告厅的固有吸声量以及为防止声缺陷的出现所必须进行的少量吸声装修)。下一阶段的深化设计中,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前提下,仍然努力提高音乐厅模式的时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为中高频基本平直,低频的混响时间容许有一定的上升,见表3。 表3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秒) 2.2.防止声缺陷 以上技术房间的设计,除混响时间的设计指标外,各听声场所应无诸如长延迟反射声、声聚焦及颤动回声等严重的声缺陷。 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与舞台空间的混响感应尽可能一致。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2.2.1 气泡的散射特性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海洋学者开始意识到了气泡研究对于海洋探测的重要性,自从Urick 和Hoover 在1956年发现了气泡对于声波的散射后,气泡的散射问题就一直是水声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标对声信号的散射能力根据不同性质、大小、形状的目标而不同,同时也与声波的入射方向有关 [9]。因此,对于水声探测来说,目标散射场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沿x 轴方向传播的平面声波入射到半径为R 的软球边界上,观察点(,)S r θ处的声场。如图2.1所示,x 轴方向为零度方向。 ) ,(t x p i θ (,) S r θx R O 图2.1 平面声波在软球球面上的散射 入射平面声波表达式为: )cos (0)(0),(θωωkr t j kx t j i e p e p t x p --== (2-1) 其中,λ为波长,c 为介质声速,ω为角频率,λπω2==c k 为波数,),(θr 为点S 的球坐标。 根据波动方程和软球应满足的边界条件,球面上的声压为零,即 0 (r )i s R p p +== (2-2) 声场关于x 轴对称,所以取满足以x 轴对称的球坐标系的波动方程的解为 (2)0(cos )()j t s m m m m p R P h kr e ωθ∞==∑ (2-3) 其中,m R 为常数, )()2(x h m 为第二类m 阶汉克尔(Hankel )函数,为m 阶勒让德(Legendre)多项式,代表声波的传播方向为由球心向外。入射平面声波可以分解为球函数的和: ∑∞=+-=00)()(cos )12()(),,(m m m m t j i kr j P m j e p t r p θθω (2-4) 其中,)(kr j m 为m 阶球贝塞尔(Bessel )函数。将(2-2),(2-3)和(2-4)式合并,解出m a ,则s p 为: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221 气泡的散射特性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海洋学者开始意识到了气泡研究对于海洋探测的重要性,自从UriCk和HOOVer在1956年发现了气泡对于声波的散射后,气泡的散射问题就一直是水声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标对声信号的散射能力根据不同性质、大小、形状的目标而不同,同时也与声波的入射方向有关[9]。因此, 对于水声探测来说,目标散射场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沿X轴方向传播的平面声 波入射到半径为R的软球边界上,观察点S(rc)处的声场。如图2.1所示,X轴方向为零度方向。 图2.1平面声波在软球球面上的散射 入射平面声波表达式为: P i(x,t)=p°e j(Z) = P O e j g rCO S e)(2-1)其中,,为波长,C为介质声速,「为角频率,C=二,为波数,(r,d)为点S的球坐标。 根据波动方程和软球应满足的边界条件,球面上的声压为零,即 P i P S=O (^ R) (2-2)声场关于X轴对称,所以取满足以X轴对称的球坐标系的波动方程的解为 Oel P s =Σ R m P m(CoS日)h m2>(kr)e jκt(2-3) m z0 其中,R m为常数,h r mυ(x)为第二类m阶汉克尔(Hankel)函数,「:?为m阶勒 让德(Legendre)多项式,代表声波的传播方向为由球心向外。入射平面声波可以分解为 球函数的和: Oa P i(r,8,t) =p°e j°5∑ (―j)m(2m+1)P m(cos日)j m(kr) (2-4) m =0 其中,j m(kr)为m阶球贝塞尔(BeSSe)函数。将(2-2),(2-3)和(2-4)式合并,解出a m ,则P S为: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 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吸声系数: 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1、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 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 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 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 2、声功率级Lw 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 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 3、声强级: 3、声压级的叠加 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

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 声压级为: 声压级的叠加 ?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

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 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 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 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延时器与混响器的使用

在礼堂中进行会议报告、各种演出的扩音操作时,常遇到声音效果(特技)器的应用,通常将延迟器与混响器和多效果处理器统称效果处理器。 1、延迟器 延迟器与混响器是模拟室内声场声音信号特性的专用设备。在节目录音制作中,延迟器和混响器可以在模拟的艺术声场中传递时间、空间、方位、距离等重要信息,并且可以制作某些特殊效果。虽然延迟器只对声音信号起简单延迟作用,但它却有着许多重要而特殊的用途。 (1)较大厅堂需要提高扩声系统的清晰度 在较大的厅堂中扩声通道通常不止一个,除原声(演讲或演唱)声源外,还设置不少音箱,各个音箱与听众的距离不同,比如后排听众就先听到后场音箱发声,再听到前场的音箱发声,最后还可能听到原始声,这几种声音到达后场听众的时间不同,若时间差大于50ms(相当于距离17m),扩音提高声压级后,会因这些不同时到达的声音造成回声干扰而破坏清晰度影响扩声质量。 延时器的应用 如图9所示,需在后场功放之前加入延迟器,精确调整其延迟时间,以使前排音箱和后场音箱发出的声音能同时到达后排听众,从而获得很好的扩声和听音效果。 (2)在立体声录音和放音中,用来扩展声场,增强立体感 声像扩展程度与延迟时间有关,延迟时间越长,声像分布越宽,但延迟时间太大会使声音清晰度下降,一般延时量取0. 2ms~5ms为宜。 (3)加工润色声音,改善声音厚度和力度感,使声音甜润悦耳 利用调音台将直达声与一个延迟声相加,只要延迟时间选择恰当,声信号的清晰度就不会受影响,厚度和力度感也得到明显改善,听起来甜润悦耳。延迟时间的长短与声音的频率高低和节奏快慢有关,频率越低,节奏越慢,则延迟时间可适当取长些;反之,延迟时间取短些。对于语言声,男声约取40ms,女声约取20ms~30ms较为合适。低音乐器声还可适当取长些。 采用混响方法可以提高声音的厚度感,但清晰度损失较大,力度感也有所降低。 (4)产生各种音响效果 把若干个延时信号与直达声信号相加(相加功能也可用调音台实现)后输出见图10,就能使独唱或独奏声变成合唱或合奏声,一般称为合唱效果。各个延迟器的延迟时间约5ms~30ms,互相之间不要成整数比,以免混合后产生过大的频率畸变。延迟时间若大于50ms,还能听到一次或若干次回声,除能用于戏剧效果外,还常用来处理跳跃轻快的音乐

混响 声学特性

(reverberation)混响时间的长短就是音乐厅、剧院、礼堂等建筑物的重要声学特性。声波遇到障碍会反射,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混响。 混响的要求 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这样,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与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还有若干个声波混合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 对讲演厅来说,混响时间不能太长.我们平时讲话,每秒钟大约发出2~3个单字,假定发出两个单字“物理”,设想混响时间就是3秒,那么,在发出“物”字的声音之后,虽然声强逐渐减弱,但还要持续一段时间(3秒),在发出“理”字的声音的时刻,“物”字的声强还相当大。因而两个单字的声音混在一起,什么也听不清楚了。但就是,混响时间也不能太短,太短则响度不够,也听不清楚。因此需要选择一个最佳混响时间.北京科学会堂有一个学术报告厅,混响时间为1秒。 不同用途的厅堂,最佳混响时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音乐厅与剧场的最佳混响时间比讲演厅要长些,而且因情况不同而不同。轻音乐要求节奏鲜明,混响时间要短些,交响乐的混响时间可以长些。难于听懂的剧种如昆曲之类,混响时间一长,就更难于听懂、节奏较慢而偏于抒情的剧种,混响时间则可以长些。总之,要有一定的、恰当的混响时间,才能把演奏与演唱的感情色彩表现出来,收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北京“首都剧场”的混响时间,坐满观众时为1、36秒,空的时候就是3、3秒。这就是因为满座时,吸收声音的物体多了,所以混响时间缩短,上面所说的最佳混响时间就是指满座时的混响时间。高级的音乐厅或剧场,为了满足不同的要求,需要人工调节混响时间.其中一种办法就是改变厅堂的吸声情况。在厅堂内安装一组可以转动的圆柱体,柱面的一半就是反射面,反射强、吸收少;另一半就是吸声面,反射弱、吸收多.把

演播室室内声学装修设计内容和技巧

演播室室内声学装修设计内容和技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所接受事物的各个方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下发展比较迅速的广电媒体,不仅要求其带给人们真实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要求有比较标准的语言相匹配。这就要求各类演播室做好声学装修设计,以便保证良好的语言清晰度。 利用一些声学设计特点和先进的技术,使演播室室内的声学装修更加完美,保证演播功能的有效实施。 一、演播室室内声学装修设计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电媒体的制作系统开始趋向于小型化、集成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类演播室投资少、周期短、专业化程度高。深受广大媒体、教育机构以及商业演出等的欢迎。演播室在设计时最重要的注意因素就是声学设计,室内各种设计以及材料的使用都应该在声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装修,使演播室的功能与形式完美统一。找准演播室室内声学装修设计的主要内容,按照装修内容,分清主次,然后根据技术要点一一装修。它的装修内容主要包括:门、窗、墙面、顶棚、地面以及灯光、材料和其他的设施设备等。 二、演播室声学装修设计依据和标准 演播室对声学装修设计的要求比较高,演播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操作设备,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噪音存在,再加上导控室的节目录制,可能会产生很多的混音,在设计时应该根据相关的标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演播室声学装修设计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以便提升演播效果。 演播室的门窗标准:符合gyj2686隔声门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 混响时间标准:gyj26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相关要求; 控制标准:符合gyj4289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噪声标准要求; 防火标准:符合gy50672003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图、建筑材料要符合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与材料要求等。 三、演播室声学设计控制要点 (一)顶棚 顶棚的设计要注意吸声效果的实施,在装修时注意隔声、吸声材料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室内灯光架、灯光固定件的防震处理。使演播室的顶棚技能和好的吸收室内的杂音,又能隔绝室外的杂音,保证演播质量。 (二)墙体墙面设计 演播室的墙体墙面设计是声学装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设计装修时墙体要使用具有良好吸音作用的材料,比如加气混凝土或者在双墙中间填堵吸声棉,提高吸音效果;墙体的厚度与结构要根据具体的用房环境来决定;另外墙体的材料要选择使用清洁、卫生、环保、美观而且即防火又耐用的材料。 (三)门窗设计要点 演播室的门窗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隔音作用,门的隔声量主要取决于它的质量、刚性以及气密性,所以门的材质一般选用质量较大的材料,因为质量大的材料隔音量也比较大。大师这种门比较笨重,现在播音室门的设计一般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在三层13mm厚的木板中夹两层11mm厚的玻璃棉,两面再各加一层五合板和一层榉木饰面板,门框及门的边缘敷上毛毡对门缝进行密封,也能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播音室的窗可以设计也可以不设计,如果设计,主要考虑玻璃的材质,一般会选用较厚的玻璃,能提高隔音效果。 (四)地面的设计 播音室室内地面的设计除了要有一定的吸声作用外,还要考虑美观、清洁等方面的因素。一般采用干式浮筑地面、木地板或者铺吸声地毯等,有利于降低室内的频混响时间。 (五)其它设施设备设计

音响系统声环境测试报告声学特性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 测 量 报 告 测量: 审核: XXXXXXXXX 2015年10月日

受委托,对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对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度、传声增益、系统总噪声级等五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并对有关建声指标混响时间,背景噪声也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现把测量情况归纳如下: 一、XXXXXXXXX礼堂概况 该礼堂长约32m、宽约18m、高约9m,总面积576平方米,总容积5184 m3。可容纳观众470人左右,有吸音材料的软座,地面铺设塑料板,左右墙壁及后墙均装有吸声材料。 舞台宽约、深约、高约8m,容积3,墙壁为吸引材料,舞台上装有观看3D 电影用的金属电影幕。 舞台口宽约、高约6m。在舞台口中线上方装有一组(两只)QSC K12 (全频)扬声器和一只KW181超重低音音箱,(每只K12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75°圆锥形),舞台两侧八字墙下方各嵌入安装K12(全频)扬声器一只和KW181超低音音箱一只,两组之间水平间距约为。台唇处各装有三只K8(全频)扬声器(每只K8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105°圆锥形),以用作补声,三只扬声器之间相距约3m,共计4只K12和3只K8全频扬声器及三只超低频扬声器以不同的角度覆盖观众区,使观众厅前半区的声场得到均匀的覆盖。另外在观众区中部及后部共计安装有四只K12扬声器,覆盖观众厅中后区,以满足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的要求。以上扬声器品牌均为QSC。

二、测量标准及条件 1、测量方法按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 2、性能指标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中多用途类 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 3、测量仪器:美国TERRASONDE,TOOLBOX,ATB-PLUS型音频分析仪 及配套用的标准测量用传声器。 4、测试点位置: 按国家标准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声场测量点规 定应为:听众区座位的1/60。该厅堂听众区座位约为470个,测试应选 8个测量点。由于场地是对称的,按规定部分项目可以只测量中轴线一 侧的区域(4个测量点即可)。为了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取测试数据,我们 共计选取了8个测量点,其分布如下图1: 图1测量点位分布图

录音插件的使用及最佳参数表

插件的使用及最佳参数表 (1)降噪:人声之前会有一段噪音,那就是环境噪音,选中那段环境噪音,然后在菜单栏上选择“效果”,接着选择“刷新效果列表”,出现对话框,选择“是”刷新完后,接着选择菜单栏上“效果”里的“噪音消除”选项,然后选择“降噪器”,进去后选择“噪音采样”,然后按“关闭”。再重新选择菜单栏的“效果”里的“噪音消除”的“降噪器”,最后按确定,这样录音过程中的环境噪音就消除了。这只是环境噪音的消除,人声末尾的尾音这也要消除,否则会影响整首歌曲的效果消除这个噪音有专门的插件“waves”的“Rvox”效果器,这个效果器能剪除人声末尾的尾音,建议设置不要过,否则在每句话的首尾处会有明显的突然消失声音的感觉。 (2)激励人声:双击人声音轨切换到波形编辑界面,选定全部波形,然后在“效果”里选择“DerectX”里的“BBESonicmaximizer”插件,然后大家会看到三个旋钮,第一个调的是低音,第二个调的是高音,第三个调的是总输出音量。大家可以根据人声来调整高低音还要总音量,开始录进去的人声不是很有力度,这就需要加高音激励起来,这样听起来就好听些,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咯。 (3)压限:安装waves 4.0后,在“DerectX”选择“wavesC4”,出现调整窗口。这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声音对高低频进行调节,开始使用软件的时候也许还不知道怎么调整相关数据,大家可以这样,在调整窗口选择“load”,进去后会看到很多种效果,大家可以选择倒数第四个“pop vocal”,然后按确定。压限的作用就是人声的高频不要“噪”,低频不要“浑”。开始不知道怎么用上面的方法,以后熟练以后要根据自己的人声调整正确数据。 (4)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器后会有名称叫“Compressor R3”的效果器,这效果器的作用就是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打开后会看到上面有四个小方框,不同的数据会有不同的效果,开始不知道怎么用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数据输进去,第一个输入:-20 第二个输入:4.0第三个输入:16 第四个输入:7.0 除了顶上这四个,底下还有2个,第一个输入:40 第二个输入:200 然后按确定就可以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了。上面提供的只是大概的数据,具体数据还要靠大家去感觉,最后确定。 (5)混响: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器后有会叫“Reverb R3”的效果器。此工作需要很细心,不同的录音环境,不同的曲风混响效果都不一样的。这需要大家不断的积累经验,容积较大、吸声不足的房间,效果器的人工混响时间要短。男声演唱时混响时间应短些;女声演唱时混响时间可长些。专业歌手混响时间应短些,否则会破坏原有音色的特征,业余歌手可用较长的混响时间,以掩盖声音的不足之处等等……开始使用这个软件的朋友可以具体我提供的数据输进去,一共有13个小方框,第一:0.0 第二:75 第三:7.1 第四:0 第五:50 第六:100 第七:1.0 第八:500 第九:2.2第十:7.8 第十一:0.0 第十二:-14.3 第十三:-12.3 。再次声明,上面提供的不是标准数据,这只是给刚开始用此软件朋友提供的,具体的数据要靠自己的耳朵去感觉。 (6)均衡人声: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器后有会叫“Equalizer”的效果器。主要作用就是均衡人声,让高频在保持不噪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通透;低频保证不浑浊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自然。同样开始使用此软件朋友可以先使用我提供的这些数据,不是标准数据,具体数据还

声学的基本性质和室内声场

声学基础 第一章声音的基本性质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人耳通过听觉神经对空气振动的主观感受。 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例如扬声器的纸盆、拨动的琴弦等等。这些振动的物体称之为声源。声源发声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介质才能向外传播。这种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在受到声源振动的干扰后,介质的分子也随之发生振动,从而使能量向外传播。但必须指出,介质的分子只是在其未被扰动前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振动,并没有随声波一起向外移动。介质分子的振动传到人耳时,将引起人耳耳膜的振动,最终通过听觉神经而产生声音的感觉。例如,扬声器的纸盆,当音圈通过交变电流时就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引起邻近空气质点疏密状态的变化,又随即沿着介质依次传向较远的质点,最终到达接收者。可以看出,在声波的传播过程中,空气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所以声波是纵波。 扬声器纸盒就相当于上图中的活塞 在空气中,声音就是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我们称这为声波。声波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 声波的频率、波长与速度 当声波通过弹性介质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振动。质点完成一次完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为T,单位是秒(s)。质点在1秒内完成完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作f,单位为赫兹(Hz),它是周期的倒数,即: f=1/T 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即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高频声音是高音调,低频声音是低音调。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约在20—20000 Hz之间。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次声波与超声波都不能使人产生听感觉。 声波在其传播途径上,相邻两个同相位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记为λ,单位是米(m)。或者说,波长是声波在每一次完全振动周期中所传播的距离。

混响时间测量

混响时间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混响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 2、了解室内声场的衰减过程。 3、巩固混响时间的概念以及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声学分析系统,功率放大器,球型声源等。 三、预习要求 《建筑物理》第十一章。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 1、概述 混响时间测量是建筑声学中最经常的测量。一方面混响时间是目前评价厅堂音质的最重要的和有明确概念的客观参量;另一方面吸声材料和结构的扩散入射吸声吸数的测量、围护结构的隔声测量等都需要用到混响时间的测量,声源的性能测量。因此,混响时间的测量是建筑声学实验中最为基本的实验项目。 在封闭的声场中,声源开始辐射声能,声波即在同一时间开始传播,声源停止发声,室内接收点的声音并不会马上停止,而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声音的衰减过程。通过研究,定义“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dB所用的时间”为混响时间(T60)。并且得出了著名的“赛宾公式”和“伊林公式”。 2、混响时间测量 混响时间的测量就是由信号发声器通过发大器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并纪录,在室内声场达到稳态时,切断发声,记录声音的衰减过程,可以得出衰减曲线和混响时间的测量结果。 信号发声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噪声法,发出调频的正弦信号或无规则噪声,目的是避免单纯正弦信号会出现驻波现象;一种是脉冲法,声源型号采用脉冲声,包括发令枪、爆竹、气球炸裂等。 在厅堂内进行混响时间测试时,声源的位置一般在自然声源位置。传声器布置在代表性的位置。测试时需要纪录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评价不同频率声波在声场中的衰减性能。 五、实验步骤指导 1、检查仪器以及校准仪器

2、采用声学分析系统测量混响室的混响时间

(完整版)第三章海洋的声学特性

第三章海洋的声学特性 本章从声学角度讨论海洋、海洋的不均匀性和多变性,弄清声信号传播的环境,有助于海中 目标探测、声信号识别、通讯和环境监测等问题的解决。 3.1海水中的声速 声速:海洋中重要的声学参数,也是海洋中声传播的最基本物理参数。 海洋中声波为弹性纵波,声速为: 1 c ---------- s 式中,密度 和绝热压缩系数 s 都是温度T 、盐度S 和静压力P 的函数,因此,声速也是 T 、S 、 P 的函数。 1、声速经验公式 海洋中的声速c (m/s )随温度T (C)、盐度S (%。)、压力P (kg/cm 2)的增加而增加。 经验公式是许多海上测量实验的总结得到的,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较为准确的经验公式: c ST p S 35 1.197 10 3T 2.61 10 4P 1.96 10 1P 2 2.09 10 6 PT P 2.796 10 4T 1.3302 10 5T 2 6.644 10 8T 3 P 2 2.391 10 1T 9.286 10 10T 2 1.745 10 10 P 3T 上式适用范围:-3C

(最新经营)室内声学装修

室内声学基础 第一章声音的基本性质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人耳通过听觉神经对空气振动的主观感受。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例如扬声器的纸盆、拨动的琴弦等等。这些振动的物体称之为声源。声源发声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介质才能向外传播。这种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于受到声源振动的干扰后,介质的分子也随之发生振动,从而使能量向外传播。但必须指出,介质的分子只是于其未被扰动前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振动,且没有随声波一起向外移动。介质分子的振动传到人耳时,将引起人耳耳膜的振动,最终通过听觉神经而产生声音的感觉。例如,扬声器的纸盆,当音圈通过交变电流时就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引起邻近空气质点疏密状态的变化,又随即沿着介质依次传向较远的质点,最终到达接收者。可以看出,于声波的传播过程中,空气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所以声波是纵波。扬声器纸盒就相当于上图中的活塞。 于空气中,声音就是振动于空气中的传播,我们称这为声波。声波可以于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于真空中传播。 二、声波的频率、波长与速度 当声波通过弹性介质传播时,介质质点于其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振动。质点完成一次完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为T,单位是秒(s)。质点于1秒内完成完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作f,单位为赫兹(Hz),它是周期的倒数,即:f=1/T 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即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高频声音是高音调,低频声音是低音调。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约于20—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次声波与超声波均不能使人产生听感觉。声波于其传播途径上,相邻两个同相位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记为λ,单位是m(m)。或者说,波长是声波于每一次完全振动周期中所传播的距离。声波于弹性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记为v,单位是m/秒(m/s)。 声速不是介质质点振动的速度,而是质点振动状态的传播速度。它的大小与质点振动的特性无关,而与介质的弹性、密度以及温度有关。20度的空气中声速为344m/秒。 频率、波长、周期和声速有如下关系:c=fλ或c=λ/T 声学测量中常常于某一频率区间取特定值进行测量。这个频率区间称之为频带(Frequencyband)。由上限频率f2和下限频率f1规定宽带。f1、f2间隔可以用频率比或以2为底的对数表示,称为频程。关系式:f2=2^nf1 当n=1时,称为1/1倍频程(Octave),即每个频带是上限频率为下限频率两倍的频带宽度,即f2=2f1。当n=1/3时,称为1/3倍频程,即每个频带是上限频率为下限频率1.26倍的频带宽度,即f2=1.26f1。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更窄的频带有1/10倍频程、1/12倍频程、1/15倍频程、1/30倍频程等等。1/1倍频程对应于音乐上的一个八度。于房屋建筑中,频率为100-10000Hz的声音很重要。它们的波长范围相当于3.4-0.034m。这个波长范围与建筑内部的一些部件尺度相近,故于处理一些建筑声学问题时,对这一波段的声波尤其要引起重视。 三、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声功率级:声功率是指声源于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用W表示,单位为瓦(W)或微瓦(uW)。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用一个声功率基准量10-12W作参考量,把声功率与之相比取常用对数,乘以10,称为声功率级,即:Lw=10lg(W/Wo)这里Lw为声功率级(dB),W为声功率,Wo为基准声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