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富贵_名人故事
关于蔡元培的历史事件讲解_关于蔡元培的历史事件介绍
关于蔡元培的历史事件讲解_关于蔡元培的历史事件介绍蔡元培的许多友人和学生曾用“无所不容”来描述他,在人事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蔡元培确实是一位豁达雅量的人。
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蔡元培的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蔡元培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其72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蔡元培(1866年 - 1940年),为中国现代教育界的泰斗,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弘扬科学精神,提倡民主教育,倡导教育革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蔡元培是一位具有革命情怀和爱国情怀的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国家的发展。
他的一生亦如他的名字一样,承载着对国家和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蔡元培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富裕的家庭,他自幼饱读诗书,受到良好的教育。
青年时期,他前往美国留学,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的熏陶。
他深受启发,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和软弱。
这段留学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和人生道路。
回国后,蔡元培历任北洋大学校长、国立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国立南开大学校长等职,他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改革。
他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教育理念,主张学校应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建立起中国现代教育的新体系。
他还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推动学校的民主管理,提倡学生自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蔡元培一生追求卓越,他在教育领域中的贡献被誉为“大教育家”,被誉为"维新派之先驱"、"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蔡元培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支持改革开放,倡导进步思想,主张科学法治和民主政治,反对专制统治和腐败现象,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奋斗终身。
1917年,蔡元培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激励大家,“为救国救民,当从心住手,鼓吹教育,使人民精神自由自强。
”在当时的政治动荡时期,蔡元培勇敢地承担了起重要的责任,他以智慧和胆识带领国家走向新的未来。
蔡元培心系救国救民,他不仅倡导民主教育,也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而耻学于师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渺渺兮于怀D.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答案】C【解析】A项状语后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主谓倒装句D项状语后置句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高祖形容本壮及还至京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识焉②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A.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B.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C.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D.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答案】A【解析】(1)“献皇太后”是人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三日”指的是三天“水浆不入口” 而非“哭泣”三天因而“三日”应与上句连接与下句断开排除D项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大同指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中“大同”解说错误文中的“大同” 是年号【答案】C【解析】(3)C项“不举办大的集会酒宴和各种法事”错误原文“不饮酒不听音声非宗庙祭祀、大会飨宴及诸法事未尝作乐”是说除非宗庙祭祀、大的集会酒宴和各种法事梁武帝不曾奏乐【答案】(4)①高祖身形容貌本来强健雄壮等回到京城消瘦得皮包骨头亲属和朋友不再认得出他②每到冬月四更天一过就下令(宫人)掌火烛查阅奏请事宜握笔时接触寒气手因为这而裂口【解析】(4)①“形容” 身体容貌“骨立” 形容人消瘦到极点“亲表” 泛指亲戚“焉” 代词他②“竟” 结束“敕” 下令“把” 点燃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诗歌的颈联是怎样塑造畅道姑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A. 首联从多角度写畅道姑的外貌“乌纱”“寒玉”突出她的特别之处B. 颔联“飘然”“姑射姿”切合道姑身份“飘然”“回看”细腻传神C. 尾联写春日落红满地啼鸟鸣啭道姑惆怅若失以景结情隽永有味D. 全诗刻画人物形神兼备匠心独运格调高雅风格清新悦目赏心【答案】C【解析】(1)C项“道姑惆怅若失”错误道姑并没有“惆怅若失” 而是做完斋戒功课后心境安宁纵然落红满地乳鸦鸣啭也不为所动真诚奉道【答案】(2)①环境烘托“雾阁云窗”渲染畅道姑的住处如同仙境深幽寂静“人莫窥”突出别人轻易看不见她表现了道姑深居简出、超凡脱俗、清俊高雅②反衬(或对比)用“门前车马”往返的喧嚣与深院的宁静(作对比)反衬出畅道姑身处俗世却宁静超脱的心境③描写中融入议论“莫”“任”二字一写外人喧者自喧一写道姑寂者自寂写出了畅道姑不为尘俗所动潜心修道【解析】(2)颈联的意思是她清幽的住处云雾缭绕有如仙境别人轻易看不见她门前游春公子车水马龙但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雾阁云窗人莫窥”描绘的是道姑所居住的环境其清幽缥缈如同仙境深幽寂静使人不能看见她此处用环境烘托出道姑深居简出、超凡脱俗、清俊高雅的一面“门前车马任东西”写的是道姑门前的景象“门前”可见距离之近“东西”可见往返之频道姑居住地清幽寂静门前游春公子车水马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畅道姑身处俗世却宁静超脱的心境在对畅道姑居住处和门前景象的描写中“莫”“任”二字引发了作者的议论一写外人喧者自喧一写道姑寂者自寂写出了畅道姑不为尘俗所动潜心修道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蔡元培的富贵”?请简要分析A. 以校长身份领导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B. 蔡元培抵制独裁抗议复辟为教师争取利益多次请辞体现了他不慕权贵没有在权贵之中迷失了本性C. 在公派无望异乡留学生活陷入困境又要供应妻儿生活之时蔡元培选择自食其力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体现了贫困艰难的处境无法改变其坚强的意志D. 蔡元培一生的做官机会很多也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他并未受到干扰沉于享乐不置业不积蓄志在读书与助人【答案】B【解析】(1)B项“体现了他不慕权贵没有在权贵之中迷失了本性”错应是体现了他不屈服于强权暴力的精神品质故选B【答案】D, E【解析】(2)A项“收入微薄”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B项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先生知其生活清贫即赠其法币拾元每月皆然数年不断”C项错误在于并非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著文编译以赚取生活费用原文是他还通过同乡同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为该馆著文编译故选D、E【答案】(3)①从蔡元培对财富和地位的态度方面生性豪放不拘小节②从蔡元培如何使用他的财富和地位方面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③从蔡元培对财富和地位的原则方面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解析】(3)解答此题要注意认真体会“富贵”一词的含义然后从文中找到描写“蔡元培的富贵”的相关语段再根据语段内容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整合答题区域在第④⑥⑦段例如第④段“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 以此类推即可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共产品属性生态产品的一项是()5.(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生态产品”下一个简要定义5.(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生态产品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纯生态产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B. 想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C. 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也应参与分配人类应适量占有自然的产出也要回馈自然D. 目前生态产品的价值估算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暂时还无法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答案】C【解析】(1)A项“纯生态产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比较之意B项“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分析错误这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非最主要的因素D项“还不是十分完善”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表述是“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体系”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扩大范围由材料一第二段“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可知这里讲的是纯生态公共用品的特点【答案】A【解析】(3)A项联系材料一第二段中“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可知“茶园的茶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不是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茶园”的限定说明了它不具有公共属性【答案】(4)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公共产品【解析】(4)下定义最常用的句式是判断句即XX是XX的形式句子中间用多重定语定语基本上都是相关概念的不同特征在材料中找到与该概念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方面的内容最后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因为定义是一个表判断的单句所以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要先确定这个单句的主干即材料二第一段中的“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 在此基础上可再结合材料的阐述补充其属性材料一第二段中有“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的表述将二者结合起来可得出答案【答案】(5)①首先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了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分类②然后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③最后论述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解析】(5)根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革成果”可知第一段主要介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根据“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等信息可知第二段主要介绍了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分类根据“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可知第三段主要介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根据“在实践中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价值估算体系”“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健全市场体系”等信息可知第四、五、六、七段主要论述了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据此概括作答即可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3)从语言描写的角度看刘强、王德贵和工兵连长这三人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4)优秀的小说家善于抓住某一“突发的瞬间”来展示人世间的“真情”与“真相” 请根据这句话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A. 小说多处都可以感触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比如司机刘强沉静的态度在紧急情况下绝对沉静的妇女大家安静目送的场景B. 小说中的“工兵连长”“朝鲜妇女”等词语以及文末标注的创作日期都指向抗美援朝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C. 小说中运送朝鲜妇孺的车辆过桥时受到工兵连长的无理阻拦却在孩子哭声中得以顺利放行情节的转折使故事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D. 小说叙述的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虽无意于渲染战争场面但“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红色的火星”等描写仍让人惊心动魄【答案】C【解析】(1)C项工兵连长阻拦是因为有制度过桥需要排队【答案】B【解析】(2)B项文章语言平和朴实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好宝宝不哭啦” 并且在其他人物语言和环境的描写上都体现了平和自然的风格【答案】(3)①刘强不愿求人放行话语少且短句多语调急促有力说明他刚毅坚定、自尊心强②王德贵为了朝鲜妇孺与人争执说话时语气助词较多说明他心地善良、率真冲动③工兵连长从严格执法到同情放行多次模仿他人口吻说明他既严于职守又善良风趣【解析】(3)在小说中所描写的刘强、王德贵和工兵连长这三人性格各不相同构成了小说的典型形象从“这就够呛了!”“回来!”“遵守制度吧!”可知刘强不愿求人放行话语少且短句多语调急促有力由此可以看出他刚毅坚定、自尊心强的性格特征从“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那咱们就不能完成任务了呀!”“难道不是这样的?”“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可知王德贵为了朝鲜妇孺与人争执说话时语气助词较多由此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率真冲动的性格特征从“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桥啦!’——你这家伙滑头!”可知工兵连长从严格执法到同情放行多次模仿他人口吻由此可以看出他既严于职守又善良风趣的性格特征【答案】(4)①真情在这一瞬间战士们忘记了自身安危将内心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②真相在这一瞬间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苦难以及保家卫国的重要性都得以凸显这是真相的自然揭示③作者抓住这一瞬间以小见大运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战士们英勇、善良的形象表达了对敌人疯狂轰炸的蔑视【解析】(4)画线句写人们因为专注于孩子而没有注意敌机经过头顶战士们忘记了自身安危将内心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揭示了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苦难以及保家卫国的重要性这是真相的自然揭示作者抓住这一瞬间以小见大运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战士们英勇、善良的形象表达了对敌人疯狂轰炸的蔑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蔡元培的富贵
1 9 0 2年 . 3 6岁 的蔡元 培 时 任 南洋 公 学 特班 总教 习一 年 多 .
学校发 生学 潮 。 蔡元 培支 持学生 退学 , 他 自己则是 辞职 1 9 1 2年 . 4 6 岁 的蔡 元培 就任 中华 民 国南 京 临时政 府教 育 总 7月 2日, 为抵 制袁 世 凯专 制 独裁 . 蔡 向袁 当面坚 辞教 育 总 长。
国. 人 莱 比锡大 学 听课 . 再 次学 习 了 四年 之久 。 因为公 派 留学机 会搁 浅 . 蔡 元 培没 有放 弃 . 决 定 自费 。当时
他还 需 要抚 养 妻 儿 四 口 . 孙 宝 琦答 应 每 月 资 助银 子 3 O两 . 让 他 在驻 德使 馆 中做兼 职 . 但使 馆 只应 允 照顾食 宿 . 不提 供 职务 和薪
身系 国之重 望参 与写史 的行列 但 当年 戊戌 政变后 , 蔡元 培仍 选
择 了辞 职
1 9 0 0年 . 3 4岁 的蔡元 培 已任 绍兴 中西 学 堂监 督 一 年 多 . 学 堂新 旧势力 争执不 断 . 他 支持新 派 , 遭 到 出资人 的干 涉 蔡 元培 断然 辞职 , 后勉 强 留任 。 次年 , 因办学经 费 的事再起 矛盾 , 蔡元 培
置备 私产 。他亲历 满清 、 北洋 、 民国 , 为 国家社会 服务 多 年 , 地位 不 可谓 不高 . 为家 为 私 的机 会 多 多 , 但 他 没有 谋 私 谋 家 , 一 生搬
家多 次 。 只是租 居而 已。这样 的 国士 或说 “ 国之 重 臣” , 确 实有着
传统 中国文化 中士大 夫 的品德 , 那 就 是 以国事 天下 事为 念 , 造 次
大 脚之人 跟一般 寒 酸文 人不 同 , 蔡先 生 生性豪 放 , 不拘 小节 , 爱
高中阅读材料作文素材——文章摘录
《读者》2015.21文摘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谭洪岗台湾电影《练习曲》,描述即将大学毕业的明相,独自骑着自行车,用7天时间环游台湾岛的故事。
这个有听力障碍的大男孩,背着破吉他上路,看尽了风光,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他那句朴素的心声:“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更是引发无数的共鸣。
真心想做的事,即使前路茫茫,有许多未知的变数,还是要去做;即使这件事不容易,自己心里有不少的忐忑不安,还是要放手一搏。
这,是为了真正活得自由吧?人 的内心,是容易自相矛盾的。
熟悉的小环境会带来安全感,但如果只停留在安全地带,不越雷池半步,又会觉得受束缚。
走出安全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那也可以 说,是在寻求与更大的天地相融合。
与身边的其他人、与所在的环境、与整个世界有连结,是人同此心的向往。
好在,即使是独自出发,并 不表示就会一路走得孤独。
明相的环岛骑行,便收获了许多陌生人的友善。
傍晚他仍冒雨骑车时,开车经过的路人知道前面一段路没有灯,不好走,用力喊他停下, 一定要他上车载他一程。
工厂破产拿不到补偿金的年长阿姨们,依然乐呵呵地集体租车出游,与他偶然交会时,热情地分便当给他吃。
对人的友善,在每个人的心 底,即使遭遇过打击、遇到过不公平对待,那分友善仍会在萍水相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若大家都完全活在这样的友善中,那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可以畅通无阻了。
现实生活中当然还有各种隔阂。
而令人感叹的是,与他人有疏离、有隔阂时,意味着我们已经先与自己内心的某个部分有了疏离和隔阂。
拿明相来说,他对自己的听力障碍显然很自卑。
骑行快要结束前,他去了一趟亲戚家,长辈们回忆起他小的时候,都担心这个有听障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对家族里孩 子的担心,当然饱含一分关心;但同时也还带着源于恐惧的怀疑、不信任、担惊受怕。
在家人忧心忡忡的眼光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养成对自己的怀疑、不信任,以 为自己不如人,于是在跟人打交道中有压力。
蔡元培名言名句
蔡元培名言名句蔡元培(1868年-1940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为推动中国的现代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元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这些句子不仅包含着他对教育和知识的理解,还反映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以下将以蔡元培的名言名句为线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蔡元培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句话体现了蔡元培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他认为,无论贫贱富贵,人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守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应使人骄傲自满,贫贱不应使人自暴自弃,威武不应使人屈从于权势。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外在的地位和财富,而是取决于内心的品质和态度。
这一观点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不要被物质的诱惑和外界的干扰迷失自我,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其次,蔡元培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曾说过:“教育之要义,在于拨云见日。
发人之天性而开人之智慧。
”这句话体现了蔡元培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们认识真理,改变自己的天性,培养智慧和品德。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迪和引导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蔡元培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超越传统观念和桎梏,拨开迷雾看到真理的阳光。
今天,教育依然是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真正拨云见日,开启智慧之门。
此外,蔡元培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他曾说过:“要培育一个良好的作家,先放他独自来观赏大自然;他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美,要有一口强有力的笔。
”这句话说明了蔡元培对写作和语言能力的重视。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对自然界和社会有深入的观察和理解,才能写出真正有力量的作品。
语言和写作是人们思维的表达方式,只有拥有强大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力。
蔡元培的这一观点也与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相吻合,当今社会对于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蔡元培简介资料
蔡元培简介资料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蔡元培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蔡元培简介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
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蔡元培人物生平1868年1月11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
1871年,同治辛未十年4岁的蔡元培入家塾。
1878年,光绪戊寅四年,蔡元培11岁,父亲蔡光普因病早逝。
1879年,光绪五年12岁时,寄居到姨母家读书。
1880年,光绪六年蔡元培13岁时由姨母家转到李姓塾师家读书。
1884年,光绪甲申十年蔡元培17岁时,考取秀才。
1885年,光绪十一年蔡元培18岁时,设馆教书。
1889年,光绪己丑十五年蔡元培22岁时中举人。
同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
1890年,光绪十六年,蔡元培23岁时,进京会试得中成为贡士,未殿试。
1892年,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与领袖之一,也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爱国者和人道主义者。
他在一生中坚持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信念,用一生的付出与奋斗,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振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
蔡元培于1868年11月17日出生在江苏苏州一个富裕家庭,家族久负盛名、文风鼎盛。
蔡元培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好学勤奋、才华出众,尤其对古诗词、历史、地理等知识极度热爱,成为当时中学的学霸之一。
1905年,蔡元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开始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创办和领导了多所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
他积极引进西方教育学和当代教育经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一股新风。
他不仅注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也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元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还是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人道主义者。
他始终坚信,教育是振兴中华的重要途径,而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他在多次担任国家和政府职务中,秉持“利国利民”的原则坚决为中国的独立、民主、科学和文明事业奋斗。
他积极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呼吁振兴中华民族,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反对盲目西化和本土化。
他曾发表《为什么要反对鸦片》的演讲,呼吁全国人民共同反对外来侵略和剥削,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
他积极呼吁和组织文化、教育界人士进行反清复明运动,不仅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中国的积极转型和进步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蔡元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信,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的事业始终紧密结合着祖国和人民利益,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繁荣所做的贡献举世公认。
蔡元培有什么故事
蔡元培有什么故事蔡元培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第一人,在他的领导下,昔日散发着官僚腐败气息的北京大学重新恢复了勃勃生机,他一生都在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为打造一个纯净、民主的中国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蔡元培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蔡元培的故事清朝晚期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的蔡元培从小发奋读书,十七岁就考取了秀才,后又陆续考入了清朝的更高学位直到翰林。
三十岁辞去朝廷任职开始转向教育行业,担任绍兴学院院长。
33岁创立了中国的教育会,并且还组建了爱国女学堂,开创中国女性学堂的先例。
此时民主改革势在必行,许多民主人士都投身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权的革命浪潮中,35岁的蔡元培和其他民主人士组织成立了光复会同盟会等。
蔡元培事迹中最突出的就是他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
蔡元培37岁的时候开始出国留学深造,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
42岁回国后担任政府教育部长,管理教育事业。
但是当时的时局动荡,袁世凯专权,蔡元培再次选择店铺深造,去了法国德国,46岁回国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
此时他得到了法国美国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学位。
之后在国民党政府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被选为监察委员,但是蔡元培辞去了职位专心发展教育事业。
1928年五十多岁的蔡元培担在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担任多个职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元培从北平移至上海同其他国民党人士积极组建抗日保国组织,为国共合作抗日而努力。
抗日战争国内局势恶化,蔡元培带着妻儿迁往香港,并在香港定居,1940年在香港生病去世。
蔡元培在北大的故事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绝对少不了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功劳。
在蔡元培接手之前,北大的整体氛围相当混乱。
北大是在光绪皇帝时期建立,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的人才。
但是慈禧的一番搅和,京师大学堂也就沦为培养官僚的机构。
最开始的京师大学堂,整个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封建气息。
最搞笑的是老师上课称呼学生为老爷。
虽然民国时期风俗改进不少,但是校园里的封建气氛依然遗留不少。
蔡元培小故事
蔡元培小故事
蔡元培,字静亭,号木庵,江苏省镇江人。
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
政治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蔡元培为人谦和、学识渊博、胸怀宽广,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蔡元培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自幼聪颖,好学不倦,家境虽然贫寒,但他却十分勤奋,刻苦钻研。
据说,蔡元培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的母亲为了供他读书,经常割下自己的一根头发,去卖来买书。
蔡元培深受母亲的教育,从小就懂得珍惜知识,珍惜学习的机会。
蔡元培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改革教育的雄心壮志。
他曾在北洋政府任教育总长,
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力图改变当时中国教育的现状。
他主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蔡元培一生都在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他曾说过,“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他深知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备受世人赞赏,他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泰斗”。
他
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后人。
蔡元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有勇气,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蔡元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后人。
蔡元培的故事告
诉我们,只要有才华、有勇气,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蔡元培 PPT
蔡元培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先后中秀才, 后又相继中举人、进士,文章和书法都受到过极其 规范的训练和约束。有专家认为,他的书法一扫清 代科举制下书坛的清规戒律,而以线条粗细自然变 化,用笔提按顿挫徐疾有致来体现书法的节奏感。 擅长楷书和行书,市场上见到的绝大多数为行书, 书作上字结体往往左低右高,呈斜势,自出机杼、 独具个性。
蔡元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蔡元培 生平事迹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 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 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 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 “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 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 主要作品
一、哲学要领(科培尔讲) 二、伦理学原理(蔡元培编译) 三、哲学大纲(蔡元培编纂) 四、现代教育思潮(吴敬恒主编/蔡元培主编/ 王云五主编) 五、蔡元培选集(蔡元培著) 六、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蔡元培著)
七、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蔡元 培著) 八、蔡元培学术论著(蔡元培著) 九、文明的呼唤: 蔡元培文选(蔡元培著/聂 振斌选注)等。。
蔡元培 社会评价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试图通 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 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 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 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 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 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 其72年的人生历程,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 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国新 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 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蔡元培(1865年 - 1940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蔡元培的故事。
蔡元培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世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教育家,对蔡元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担任过清华学堂校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蔡元培在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不在书本,不在教室,也不在教师,而在于学生自身”。
他主张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提倡灌输式教育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他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改革,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蔡元培在教育领域做出了许多创新和改革尝试。
他提倡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还倡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倡“德育兼修”的教育理念,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他还主张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荣誉。
他创办了许多知名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他还致力于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不仅在教育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还参与了中国的社会活动和政治事业。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积极倡导民主、科学和思想解放的精神。
他一直在为中国的社会改革和民族振兴而努力,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蔡元培的一生是充满了奋斗和追求的一生。
他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奋斗着,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的一生都是光辉的,是振奋人心的,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觉醒年代蔡元培的主要事迹及人物形象
觉醒年代蔡元培的主要事迹及人物形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蔡元培,字元培,号东坡,江苏省硖石人。
1876年生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进入清朝晚期,震撼人心的觉醒年代。
蔡元培早年随父亲蔡世清游学日本,后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后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在京师大学中讲授比较文学和心理学。
1928年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后改组为中国独立内阁大学,1937年辞职,保留名誉校长职务。
1949年后离开大陆,定居台北,1954年4月28日去世。
蔡元培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推动和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美国和欧洲的留学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西方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薄弱之处。
他主张借鉴西方教育的经验和成就,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并提出了“教育革命”的口号。
他创建了以民主、科学、自由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由探索,培养批判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蔡元培是一位爱国者,对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充满担当和责任感。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民主运动和革命斗争,坚决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打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体制的束缚,孜孜不倦努力奋斗。
他曾经出任过国民政府委员、大元帅府参军、参政会议员、国民党中央执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来就职北平政治协商会副会长等要职。
他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才华,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代表之一。
蔡元培是一位人格崇高的领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
他为人谦虚谨慎,礼貌和有礼,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尊重和爱戴。
他对待学生态度严谨,但又充满慈爱和慷慨,视学生如亲子,把教育视为人生之幸事和神圣使命,对学生言传身教,示以榜样,以爱抚教育人,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
他与人为善、善待学生,推崇“礼仪教育”和“仁爱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以礼自律”的教育理念,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爱为本”、“知行合一”、“倡导勇于泻汲,并肯大度包涵”的人格尺第二篇示例:蔡元培,字汝镛,号尔谷,江苏省常州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著名思想家蔡元培简介
中国著名思想家蔡元培简介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著名思想家蔡元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
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
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
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
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
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
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
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
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
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
三十年赴德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
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
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
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
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教育部北大在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周恩来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他的故事深受人们的敬佩和喜爱。
蔡元培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探索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力量。
蔡元培出生在一个有学者传统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年轻时读书勤奋,功课出色,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他对于教育的热情也开始在这个时候被点燃。
蔡元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
他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不应只关注知识的灌输,更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主张学校应该创设一个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观点。
蔡元培在教育改革方面有着很高的追求。
当时的中国教育体制陈旧僵化,他认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他不断提出建议,争取政府的支持,试图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尽管遭遇了来自保守派的阻挠和抵制,但蔡元培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努力寻找改革的突破口。
蔡元培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他积极推动与国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争取国际教育资源。
他组织了大量的海外留学生,为他们提供机会去国外深造。
他相信通过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得到提升。
蔡元培为了实现他的教育梦想,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忍受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蔡元培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他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
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他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蔡元培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它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塑造国家的未来。
蔡元培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让教育成为每个人实现梦想的路径。
他相信,只要有教育,就有希望。
蔡元培的故事启发了无数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在追求教育事业的道路上,继续着蔡元培的梦想和理念。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现代着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蔡元培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后,无意中读到一个叫胡玉缙的人写的一篇文章。
由于内容生动、材料丰富、详实,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他一连读了几遍后,便决定将其聘请到部中任职。
于是,他指示下属官员起草了一封信。
后成为着名国学大师的胡玉缙在当时学术界还是无名小卒,他与蔡元培素昧平生,有蔡元培这样的大人物来举荐他,本应是感激不尽。
可出乎预料的是,胡玉缙接到邀请信后,非但没有感激,还给蔡元培写了一封抗议信。
原来,问题出在蔡元培让下属写的信中的个别字上。
信的全文是:“奉总长谕:派胡玉缙接收(教育部)典礼院事务,此谕。
”按字面理解,“谕”和“派”两个字是上级对下级的,包含着必须服从的意思。
而胡玉缙这时还不是教育部雇员,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因此他感到不是滋味。
特别是“谕”字,本来是封建专制时代使用的一个“特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定词”,所以,胡玉缙认为无法容忍。
蔡元培接到胡玉缙的抗议信后,内心深为不安。
他立即给胡玉缙复信表示歉意,称“责任由我来负责”。
因部属拟稿用字失当,蔡元培主动承担责任,向人道歉,此事看似虽小,但从中折射出的这种律己不苟的高尚精神却是十分可贵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蔡元培的人生经历简介 (2)
蔡元培的人生经历简介蔡元培(1868年 - 1940年)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民主革命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身世卑微,但凭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蔡元培的人生经历。
幼年与求学蔡元培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的一个贫寒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小手工业者,母亲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妇女。
蔡元培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一个读书入学。
蔡元培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智慧。
他在乡村小学就读期间,表现出色,被老师们誉为一个聪明的学生。
随着他的成绩逐渐提高,他的父母也开始意识到他的学习潜力,并决定让他继续深造。
为了给蔡元培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他的父母筹集资金,将他送到上海南洋公学读书。
这所学校是当时华人社会中非常知名的西洋教育机构,为蔡元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留学日本在南洋公学读了几年后,蔡元培获得了留学日本的机会。
他去到了日本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学习。
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蔡元培学习了数学、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秀成绩,还积极参与了当时在日本兴起的思想运动,受到了许多进步思想的影响。
蔡元培在留学期间还结识了许多知名教育家和政治家,如梁启超、邵鸿文等人。
这些人对蔡元培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决定将来回国从事教育工作。
回国从教1898年,蔡元培顺利完成了留学期间的学习,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
他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蔡元培先后在天津南开小学和南开中学任教。
他在教学工作中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融入到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积极推广普及教育,倡导教育改革,提出了“教育本无国界”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蔡元培在教育界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被邀请出任多个教育机构的重要职位。
他也积极参与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为民主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文素材五 北大之父:蔡元培
“第一,仲甫从未在大学上过课,即无博士头衔, 第一,仲甫从未在大学上过课,即无博士头衔, 第一 又无教授职称,怎可充当堂堂文科学长? 又无教授职称,怎可充当堂堂文科学长?”陈独秀 说道。 说道。 先生可以不开课,专任文科学长。 “先生可以不开课,专任文科学长。”蔡元培 至于教授职称,凭先生学识, 说,“至于教授职称,凭先生学识,完全可以授以 教授职称,待先生进北大之后 待先生进北大之后, 教授职称 待先生进北大之后,当可办理有关教授职 称手续。此事不难。 称手续。此事不难。” 第二,仲甫身为《新青年》主编, “第二,仲甫身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青年》主编,每月要出 一期杂志,编辑部在上海,无法脱身。 一期杂志,编辑部在上海,无法脱身。”陈独秀又 说出另一原因。 说出另一原因。 此事亦不难解决。先生可把《新青年》 “此事亦不难解决。先生可把《新青年》杂志 搬到北大来办! 搬到北大来办!”蔡元培又为陈独秀解决了具体困 他说: 北大乃人才济济之地。 难。他说:“北大乃人才济济之地。先生到北大来 新青年》 一定比在上海办得更有影响。 办《新青年》,一定比在上海办得更有影响。”
二、治校主张
1、宗旨:连续五年,在北大的开学 、宗旨:连续五年, 典礼上都只强调一点: 典礼上都只强调一点:本校的宗旨就是为 学问而求学问, 学问而求学问,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 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2、精神: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 、精神: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学
陈独秀吱唔一声启开房门, 陈独秀吱唔一声启开房门,见蔡元培已在那 里静候,大吃一惊,连声道: 失敬,失敬。 里静候,大吃一惊,连声道:“失敬,失敬。” 仲甫先生,孑民今日仍为聘请之事而来。 “仲甫先生,孑民今日仍为聘请之事而来。” 蔡元培进屋刚刚坐定,道出来意。 蔡元培进屋刚刚坐定,道出来意。 谢谢先生好意,只是仲甫才疏学浅, “谢谢先生好意,只是仲甫才疏学浅,难以 担此重任日前曾再三说明。 担此重任日前曾再三说明。”陈独秀仍重复二十 三日上午说过的话。 三日上午说过的话。 先生有何难处,望直言。 “先生有何难处,望直言。孑民愿尽力为先 生排忧解难。 蔡元培真诚地说。 生排忧解难。”蔡元培真诚地说。 沉思了一会,陈独秀说出了心里话: 沉思了一会,陈独秀说出了心里话:“仲甫 再三推辞,内中有两个原因。 再三推辞,内中有两个原因。” 愿闻其详。 蔡元培双目注视着陈独秀。 “愿闻其详。”蔡元培双目注视着陈独秀。
因读书成就美德的名人例子
因读书成就美德的名人例子
当代的蔡元培也是通过大量读书而成长起来的学者。
他父亲是钱荘的经理,但作人廉洁,积蓄很少。
元培十一岁时父亲逝去,兄弟三人靠母亲劳务维系生活。
元培六岁上学,后随六叔(举人)及塾师苦读。
六叔家藏书颇多,他得以广泛阅读, 这使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他十七岁考中秀才, 十八岁设馆教书,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十岁到家乡徐树兰家读收、校书,徐家有“古越藏书楼”他边校订图书边大量阅读,得以学识大进。
他二十三岁时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能更广泛的读书。
当时清朝庭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他认识到只读旧书的不足,于是开始研读西方及日本的新思想书籍,终于走上革命的道路。
后来, 他去德国留学(四年半), 读了大量欧美书籍并且写了三部书。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出任第一任教育总长。
积极改革了中国的旧教育制度。
因其学识高超,他先后被举荐为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成为著名的学者、教育家。
1940年他去逝时,毛主席曾电唁“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也是他一生读书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
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
说蔡先生的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
他亲历清朝、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很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
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确实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那就是以国事、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元培先生病逝,国民政府给他发布了褒扬令,称赞他“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
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千金散尽
蔡元培做官的机会太多,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
但蔡先生属于那种对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之人。
跟一般寒酸文人不同,蔡先生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
据说他第一任妻子王昭对此非常不满,丈夫乱花钱,根本不是过日子的态度,两人经常吵架。
蔡先生的儿子蔡怀新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有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及接济有困难的亲友、学生。
一生受惠于蔡元培先生的人太多了。
我们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
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还有众多的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元培先生。
甚至到了晚年,仍然如此,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
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
廖平子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给蔡元培。
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即赠廖法币十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可见蔡先生的豪情出于至诚。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他们习惯了当官做吏后,便难以回归平实,再难以自食其力。
在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自信与自足是少有的。
1907年5月,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的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再次学习,历时4年之久。
因为公派留学机会搁浅,蔡元培决定自费。
当时他还需要抚养妻儿四
口,孙宝琦答应每月资助30两银子,让他在驻德使馆中做兼职,但使馆只应允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和薪金。
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的侄子唐宝书、唐宝潮等兄弟四人做家庭教师,为他们讲授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
他的同年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蔡元培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元(编译)和5元(著述)的标准,每月稿酬100元(约合今人民币7000元左右),如此保证蔡元培留学所需,并维持其在国内的妻子儿女的生活。
辞职,辞职
他自称“好好先生”,但其实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他终生都涉足官场,辞职之烦扰于他几乎是家常便饭。
1890年,24岁的蔡元培应邀出任《上虞县志》总纂。
他所定的编写
条例得不到各分纂的赞同,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辞职。
1898年,32岁的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
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更意味着身系国之重望,位列写史的行列。
但当年戊戌政变后,蔡元培仍选择了辞职。
1900年,34岁的蔡元培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年多,学堂新旧势力争执不断,他支持新派,遭到出资人的干涉。
蔡元培断然辞职,后勉强留任。
次年,因办学经费的事再起矛盾,蔡元培就辞职离开。
1902年,36岁的蔡元培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一年多,学校发生学潮,蔡元培支持学生退学,他自己则辞职。
1912年,46岁的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专制独裁,蔡当面向袁坚辞教育总长之职。
1917年,51岁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他向总统黎元洪提出辞职。
后复任校长。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部分学生被捕,蔡元培四处奔波,救助被捕学生,5月7日上午10时,被捕学生终于悉数获释。
8日,蔡元培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北大校长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于当晚离京。
后放弃辞职。
同年12月31日,北京市小学以上各学校教职工要求政府以现金发薪而罢课,教育部未能及时应对,蔡元培与北京其他各大专院校校长联名辞职。
1920年1月8日,蔡元培再度辞职,直至1月12日教育部及北京政府对教职工所提要求完全同意,才又复职。
1922年,56岁的蔡元培痛感对北大学生“平日训练无方,良深愧惭”,
愤请辞职。
后经多方挽留而复职。
1923年,57岁的蔡元培为抗议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向总统府提出辞去北大校长之职,并发表《关于不合作宣言》。
1928年到1929年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有人统计,蔡元培先生一生辞职有24次之多,其中为北大辞职7次。
我们可以试图由蔡元培的生计及态度,来接近这样一位贤者的内心。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地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这些学校的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校长的身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
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先生的贡献可谓大哉。
恩格斯曾称赞但丁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我们看蔡元培先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折中的位置,庶几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