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生物: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生物: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1、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2 、果醋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当缺少糖源时醋酸发酵的反应式:(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思考5〗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思考6〗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它是怎样形成的?(二).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思考7〗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2、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1-4a、4b回答(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思考8〗在图1-4b装置中:①充气口的作用②排气口的作用③出料口的作用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三).发酵操作1、材料选择和处理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然后依次冲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思考9〗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需要怎么做?〖思考1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3、控制发酵条件(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天左右。

(3)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天左右,并保持不断(四)、结果分析与评价当堂反馈1.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2.(2010·青岛模拟)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3.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高中生物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预习案学习目标1、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自主梳理1、果酒制作(1)菌种:______________。

①菌种来源:主要是附着在________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②代谢类型:________型。

③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________左右。

④主要分布场所:分布广泛,尤其种植水果类的________中。

(2)酵母菌细胞呼吸反应式。

①有氧时:C6H12O6+6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氧时:C6H12O6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条件。

①温度: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________。

②氧气:先通入O2,再保证无氧环境。

2、果醋制作(1)菌种:____________。

①菌种来源:接种醋酸菌。

②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对________的含量特别敏感。

③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________。

(2)制作原理:①②醋酸发酵的反应式:C2H5OH +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条件。

①温度:最适温度为________。

②氧气:需要________的氧气。

3、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流程图4、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装置的设计(1)写出图中结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①制作果酒:经常打开________,但不能打开________。

②制作果醋:适时通过________充气。

5、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的操作提示:(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________葡萄,________后去枝梗。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清洗榨汁机和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消毒。

(3)控制发酵条件。

①氧气控制: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的空间。

②温度及时间控制:6、果酒、果醋的制作结果分析(1)初步鉴定:可以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 1.简述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说出制作果酒、果醋的相关微生物及代谢特点;3.尝试利用简单装置制作果酒、果醋。

【学习重、难点】重点:简述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难点:尝试利用简单装置制作果酒、果醋;学习活动一简述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阅读教材“果酒制作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一)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其代谢类型是。

其反应式可以表示为: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和。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在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环境。

【合作探究】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其目的是什么?“通气”的目的。

“密封”的目的。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二)果醋制作原理阅读教材“果醋制作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的微生物是,其代谢类型是。

(1)在和都充足时,将糖分解形成醋酸;反应式:(2)当缺少糖源时可将转变成,并进一步转变成。

反应式: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

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和。

【合作探究】1.醋瓶子或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它是怎样形成的?【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C.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2.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学习活动二尝试利用简单装置制作果酒、果醋『实验设计』阅读教材“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选修1生物: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选修1生物: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精品导学案

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和。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

(原因:)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4.菌种来源:到或购买,或从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葡萄→→→发酵→发酵↓↓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实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注意。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__替代。

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及时______,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是简易发酵装置,每天______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7.10天后,取样检验。

高中生物 专题一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专题一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专题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本节目标解读】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置果酒和果醋的装置,能对装置设计原理及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开展作相关分析。

【导学过程】(一)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属于核生物,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3、菌种来源: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果醋出料口充气口排气口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请解释装置主要部分作用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还可用显微镜观察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核生物。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_______0C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首先通过观察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操作过程中相关核心问题分析】1、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4、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什么?6、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7、在利用酵母菌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灭菌,这是为什么?8、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9、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有答案)

⼈教版⾼中⽣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有答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张建尚江苏省赣榆⾼级中学【情景导学】抬望眼——让梦想腾飞!同学们都读过王翰的《凉州词》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该诗描摹了出征的⼈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也说明我国古代劳动⼈民很早就会⽤葡萄制作美酒了。

在如今的和平盛世,我们能否⾃⼰动⼿制作葡萄美酒,让亲⼈对酒当歌,享受天伦之乐呢?【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课前预习】起步稳——夯实基础促发展!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①,它⽣长的最适温度是②,酒精发酵⼀般将温度控制在③。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的酵母菌的来源是④。

酵母菌在⑤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长繁殖,⽽其它绝⼤多数微⽣物都应⽆法适应这⼀环境⽽受到⑥。

1.①异养兼性厌氧型②20℃③18~25℃④附着在葡萄⽪上的野⽣型酵母菌⑤缺氧、呈酸性⑥抑制2.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①,当②都充⾜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为③;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④变为⼄醛,再将⼄醛变为⑤;醋酸菌的最适⽣长温度为⑥。

2.①异养需氧型②氧⽓、糖源③⼄醇④⼄醇⑤醋酸⑥30~35℃3.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包括①、②、③、④和⑤等。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的三个“⼝”是⑥。

3.①挑选葡萄②冲洗③榨汁④酒精发酵⑤醋酸发酵⑥充⽓⼝、排⽓⼝和出料⼝4.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榨汁前葡萄要先①后②;为防⽌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③,并晾⼲,发酵瓶要清洗⼲净,并⽤④消毒;葡萄汁装⼊发酵瓶时,要留出⼤约⑤的空间;发酵时间控制在⑥ d 左右;葡萄醋的发酵时间控制在⑦ d 左右,并注意适时充⽓。

4.①冲洗②去枝梗③清洗⼲净④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⑤1/3⑥10~12⑦7~8【课堂探究】⾛得欢——探索中收获,收获中提升!⼀、制作原理1.⽐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答案⼀、1.①酵母菌②醋酸菌③18~25℃④30~35℃⑤前期需氧,后期厌氧⑥⼀直需氧⑦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⑧C 2H 5OH+O 2→CH 3COOH+H 2O ⑨⼄醇(酒精)2.⽐较酵母菌与醋酸菌:2.①真核⽣物②原核⽣物③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④⽆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⑤出芽⽣殖⑥⼆分裂⑦兼性厌氧型⑧需氧型⑨附着在葡萄⽪上的野⽣型酵母菌⑩醋曲或菌膜⼆、实验设计1.根据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意图讨论分析:(1)葡萄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的是①;为防⽌发酵液被污染,对榨汁机的处理②,对发酵瓶的处理③。

高中生物 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能列举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清晰表述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能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重点难点】重点:1、能够清晰表述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进行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

难点:能够清晰表述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自主学习】一、果酒的制作原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①类型:________________,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____________,繁殖速度快。

③代谢类型:异养微生物。

(2)制作原理:①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大量________,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3)影响酒精发酵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①发酵温度控制在________℃范围内。

②在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为________________。

二、果醋的制作:(1)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

①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②繁殖方式:________。

③代谢类型:____________。

(2)果醋制作的原理①在氧气充足时,能分别把________________两种反应物转化为________。

②当缺少________时可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3)影响醋酸菌发酵的条件①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

选修1_专题1_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及答案

选修1_专题1_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及答案
③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三、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注意: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合作探究一、果Fra bibliotek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 冲洗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果酒果醋
二、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⑵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所以要有排气口。
⑶实验过程中要取样检测,所以有出料口的设计。
思考: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2、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学习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学习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
教师
活动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无答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预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

2.说出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

3.理解制作过程中的条件控制及注意事项。

4.设计生产果酒及果醋的实验装置。

[预学指导]Ⅰ认真阅读课本P2—P3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阅读过程中主要从所选微生物、和反应式两个方面来掌握原理。

其中特别注意氧气对各微生物和反应式的影响。

用笔将主要内容画出。

Ⅱ认真阅读课本P4操作提示部分,掌握制作过程的条件及注意事项,其中特别注意制作过程中O2和温度的条件控制以及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方法。

用笔画出关键词。

Ⅲ认真观察课本P4图1-4b,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尝试分析装置中各个部分的作用。

[预学自测](本部分内容建议完成时间为15分钟)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是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反应式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反应式是。

2.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3.在酵母菌的自然发酵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进入到发酵液中。

5.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氧、性环境。

(二)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醋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菌是,它是一种菌,只有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2.当和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变为醋酸。

3.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二、实验设计: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试验流程示意图:2. 实验装置:每隔12h 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以放出 。

此后再将瓶盖拧紧防止 进入,继续进行 发酵。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制造 条件,进行 发酵。

三、操作提示:1.选择葡萄时应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 ,除去 ,注意不要反复多次 。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3.控制好发酵条件: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 的空间。

高二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苏教版

高二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苏教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酵母菌、醋酸菌的结构及特性2.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酿酒、制醋的原理及方法3. 情感目标:加强个人卫生及公共安全意识【重难点】 酵母菌、醋酸菌酿酒制醋的原理及方法【重难点突破】一、酿酒为什么要用酵母菌?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如下:C 6H 1206+602+6H 20−−→酶6C02+12H 20+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如下:C 6H 1206−−→酶2C 2H 50H+2C02+能量。

2、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菌种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就是葡萄皮上的白色粉末。

在不摘除葡萄的枝梗前用水冲洗灰尘和杂物。

3、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控制在180C--250C ,最适温度是200C ,PH 呈酸性。

4、检验酒精发酵成功的方法除嗅味和品尝外,还可以在酸性条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如果有酒精溶液会变成灰绿色。

【典题演示1】1、(原创)下列关于果酒制作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去除枝梗后的葡萄清洗干净B.发酵的全过程都要通入无菌空气C.温度控制在200C 左右D.对发酵产物的检测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答案】 ( )【解析】去除枝梗后的葡萄更容易被杂菌感染,酵母菌产生酒精是无氧呼吸,在发酵起始充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增加酵母菌数量;发酵产物最重要是酒精,检验酒精是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重铬酸钾进行的。

方法是要懂得酵母菌发酵原理和发酵过程的处理。

【变式训练1】(2010上海同济)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 2H 5OH 和CO 2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氧浓度为b 时,经有氧呼吸产生CO 2为6molB .d 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C .a 值约为0D .氧浓度为c 时,所消耗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答案】 ( ) 【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葡萄糖量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是要点,有氧呼吸葡萄糖和二氧化碳的关系是1:6,无氧呼吸葡萄糖和二氧化碳的关系是1:2,可以推出参与有氧呼吸的的葡萄糖是1/3。

(完整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导学案

(完整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导学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 ⑴简述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⑵说出制作果酒、果醋的相关微生物及其代谢特点⑶尝试利用简单装置制作果酒、果醋教学重难点1.说明果酒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果酒的简易装置2.探究果酒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课前导学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菌种为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即 发酵。

2.菌种来源:⎩⎨⎧。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3.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细胞的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原来__________内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背1.原理:菌种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____。

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C 6H 12O 6 →3CH 3COOH 。

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 2C 2H 5OH+O 2 →2CH 3CHO+2H 2O 2CH 3CHO+O 2 →2CH 3COOH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 。

背2.发酵条件:最适合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____________;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再变为醋酸。

例如,以淀粉为原料时,需加入_______和________以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_酶;以二糖和 为原料时,需加入________。

(三)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流程:背挑选葡萄→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过程 果 酒 果 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2)取苹果(或草莓)500g ,用清水冲洗除去污物;3)去子、切块、榨汁(或捣碎); 4)将汁液装入合适容器中;5)加入酵母; 6)加入蔗糖; 7)搅拌均匀后放入发酵瓶。

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专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

①.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②.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2、清洗:一是清洗晾干榨汁机,二是发酵瓶清洗干净,用70%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低速榨取葡萄汁,然后装入发酵罐。

4、发酵:发酵装置如右图:三、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比较1.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2.实验现象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由于发酵作用,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02和乙醇。

C02排出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沸腾,C02从排气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象最明显。

发酵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但酒精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发酵过程中,色素及其他成分逐渐溶解于发酵液中。

2.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分别装入1和2号发酵瓶中,1号加入酵母菌,2号不加。

比较发酵结果。

证明醋酸,则用品尝或pH试纸。

3.葡萄酒色泽鲜艳、爽口、柔和、有浓郁的果实香味;果醋具有琥珀色或棕红色,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涩。

五、思考1.葡萄或其他果实上常有天然的野生酵母存在,为什么上述两个实验都要接种酵母?本实验为了加速反应,使观察更直接,需要加蔗糖,所以加酵母是为了使酵母酒精发酵占有优势,避免许多霉菌生长,出现异味。

2.为什么发酵瓶中的液体不能装满?发酵过程中有气体产生,留有空间可暂时储气,否则产生的CO2会使液体外溢,损失发酵液,且易引起霉菌污染。

3.装水的弯曲玻璃管起什么作用?既可排出二氧化碳,又可防止氧气进入,同时还能防止杂菌污染。

4.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浆加入发酵瓶的装量不要超过2/3,其原因是:保证酵母菌在有氧时代谢旺盛,快速增殖(出芽生殖),当无氧时,进行发酵可以产生较多酒精。

5.甲同学是利用酵母菌研究种群增长规律:(1)、该实验制备的5%葡萄糖溶液,须加热、冷却后再使用,原因:消灭杂菌和防止温度过高酵母不能生存。

高中生物选修1(导学案+习题)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导学案+习题)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二生物导学案执笔:审核:审批:学案编号: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堂巩固]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D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B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D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4.下列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 C )A.C6 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 C.CO2+H2O→CH2O+O2 D.C2H5OH+O2→CH3COOH+H2O5.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 B )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B.防止杂菌污染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C.防止散热过多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6.请根据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开始时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目的是____酵母菌能分解C6H12O6形成酒精____,添加葡萄汁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____等营养物质.[课后练习]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D )A.噬菌体、细菌B.变形虫、草履虫C.蓝藻、酵母菌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2.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B )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加缓冲液D.加新鲜培养基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A )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氧气、体内不含有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变形虫5.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B )A.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等位基因分离6.(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ABCD)A.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B.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7.(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ABC )A.发酵装置的消毒B.接种菌种C.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D.发酵过程高温加热8.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酵母菌___,其代谢类型是___异养兼性厌氧型___,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酶应式是__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__,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_ 将混合菌置于缺氧、酸性环境下,利用酵母菌兼性厌氧的特点,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___。

生物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带答案版

生物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带答案版

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导学纲要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目标展示【教学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预习案)知识点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果酒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1)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

(2)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18~25 ℃。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5.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知识点二: 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1)属于原核生物。

(2)新陈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C2H5OH+O2――→酶CH3COOH+H2O。

(3)条件: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思考1】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不能【思考2】在果酒的工业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后再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基本原理;2. 能够独立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准备* 葡萄或其他水果;* 榨汁机、发酵瓶或发酵罐、纱布;* 糖、酵母粉(或葡萄酒酵母);* 恒温箱或适宜的温度环境。

2. 制作果酒* 将葡萄榨汁,过滤掉果肉残渣;* 按一定比例加入糖,搅拌均匀;* 加入酵母粉或酵母,搅拌均匀;* 将发酵瓶或发酵罐密封,放入恒温箱中发酵,每天观察记录发酵状态;* 待发酵结束后,品尝果酒并记录味道和口感。

3. 制作果醋* 将葡萄榨汁,过滤掉果肉残渣,同时留取部分葡萄皮备用;* 将剩余的葡萄皮浸泡在水中,制成葡萄皮水;* 将果汁和葡萄皮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糖,搅拌均匀;* 加入醋酸菌酵母,搅拌均匀;* 将发酵瓶密封,放入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发酵,每天观察记录发酵状态;* 当发酵液呈现微酸味时,即可停止发酵,过滤出果皮残渣;* 将滤液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果醋自然沉淀分离;* 品尝果醋并记录味道和口感。

4. 总结和分享* 对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整个制作过程,不得抄袭;2. 记录和总结整个制作过程,包括时间、温度、材料、比例等细节;3. 制作完成后,需对成品进行品尝并记录;4. 作业完成后,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内容: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总结报告质量等;2. 评价标准:根据以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操作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对本次作业的评价: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尝试更多的实验内容,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2. 教师对本次作业的评价: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实验操作基本正确,但还需加强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3. 改进建议:增加更多的实验内容,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第1课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过关知识点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

如果向培养酵母菌的葡萄糖悬浊液中通入空气。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是()①乙醇的产量增加②乙醇的产量降低③葡萄糖消耗下降④葡萄糖消耗明显增加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B[解析]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乙醇的产量降低。

而酵母菌数量大大增加,使葡萄糖的消耗明显增加。

2.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以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答案] A[解析]醋酸菌为好氧菌,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可正常生活。

3.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知识点二实验设计与操作4.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因此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答案] B[解析]在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其内含有对葡萄酒有害的微生物,影响酒的品质;酵母菌只有在20 ℃左右的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

5.关于用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瓶口,防止杂菌污染C.制作果酒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打开瓶盖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作果醋[答案] D[解析]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既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又可防止果酒发酵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果汁溢出。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导学案

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和。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

(原因:)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4.菌种来源:到或购买,或从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葡萄→→→发酵→发酵↓↓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实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注意。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__替代。

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及时______,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是简易发酵装置,每天______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7.10天后,取样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知识点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知识梳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条件(1)菌种:□01酵母菌。

①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02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②代谢类型:□03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发酵原理(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08缺氧,pH呈□09酸性。

②温度:□1020_℃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一般控制在□1118~25_℃进行酒精发酵。

③发酵时间:10~12 d。

(4)葡萄酒深红色原因随酒精度数的提高,□12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13深红色。

2.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1)菌种:□01醋酸菌。

①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②代谢类型:□02异养需氧型,对□03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2)发酵原理①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04糖分解成□05醋酸。

反应式:□06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07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08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09氧气充足。

②温度: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30~35_℃。

③发酵时间:7~8 d。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为什么?提示: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细胞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3.醋酸菌可以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则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乙醇发酵为醋酸?提示:不能。

因为酒精发酵时为无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醋酸菌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且发酵所需的温度不同。

典题分析题型一果醋和果酒制作原理分析[例1]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②,果醋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③②④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解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包括了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两个阶段;④表示乙醇被氧化为醋酸的阶段。

果酒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③②,果醋的发酵过程不包括③过程,A错误;①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③④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C正确;①、②、③是果酒制作阶段的化学反应,其适宜的温度为18~25 ℃,④是果醋制作阶段的化学反应,其适宜的温度为30~35 ℃,D错误。

答案 C题型二微生物代谢类型和特点[例2]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的正常繁殖都离不开氧气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产酒精,醋酸菌则不能生产醋酸C.两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D.醋酸菌能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来合成醋酸解题分析醋酸菌是好氧型生物,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动,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存,但其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仅能满足其自身代谢的需求,基本不繁殖,所以两者的正常繁殖都离不开氧气,A正确;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能以酒精为原料合成醋酸,而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能产生酒精,C错误,B、D正确。

答案 C知识拓展(1)发酵≠无氧呼吸,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

(2)酵母菌和醋酸菌二者最适生长温度不同,是由于不同生物中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3)酒精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液缺氧呈酸性的状态,不仅可以保证酵母菌的正常生长繁殖,还可以抑制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知识点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知识梳理1.发酵装置(1)各部位的作用①充气口:在□01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②排气口:排出□02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与排气管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的作用是□03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避免来自空气的污染。

③出料口:□04用来取样。

(2)装置的使用:使用该装置制作果酒时,应该□05关闭充气口;制作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充气泵,输入□06氧气。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3.结果鉴定(1)果酒:发酵后取样,可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01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2)果醋:可通过观察□02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03pH(可用pH试纸)做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04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做进一步鉴定。

4.酒精的检测方法(1)检测试剂:□01重铬酸钾。

(2)检测条件:□02酸性条件下。

(3)实验现象:由橙色变为□03灰绿色。

(4)检验步骤:先在试管中加入□04发酵液 2 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的□05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06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07颜色变化。

1.先冲洗葡萄后去枝梗的原因?为什么冲洗葡萄的次数不能过多?提示:先冲洗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葡萄的次数不能过多,以防将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冲洗掉。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为什么不能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提示:因为初期有氧呼吸阶段酵母菌需要氧气,保留1/3的体积(空气)可以为酵母菌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可以大量增殖,还可以防止发酵液在发酵过程中溢出甚至引起爆炸。

3.装入葡萄汁后,为什么封闭充气口?提示:创设无氧环境进行酒精发酵,并可以防止好氧细菌污染发酵液。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提示:醋酸菌是好氧菌,醋酸菌的生存及产生醋酸的反应都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5.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①葡萄先冲洗再去枝梗;②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③用带盖瓶子制葡萄酒时,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打开瓶盖等;④发酵装置的排气管用长并弯曲的胶管;⑤用带盖瓶子进行酒精发酵之后,将盖子打开需盖上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

6.为什么果酒搁置时间过久会有酸味?提示: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所以果酒搁置时间过久,会因醋酸菌的代谢产生醋酸而有酸味。

典题分析题型三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的考查[例3]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B.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出料口、间断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关闭出料口解题分析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可以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也可以将葡萄汁中的糖直接分解成醋酸,A错误;果酒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后除去葡萄枝梗,而且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防止菌种流失,从而导致果酒制作的失败,B正确;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发酵液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C正确;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出料口、间断打开排气口,排出二氧化碳,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关闭出料口,D 正确。

答案 A技法提升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和发酵条件的控制题型四发酵结果的分析[例4]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D.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解题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评价方法有多种。

可以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A正确;也可以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B正确;还可以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C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释放热量,导致发酵液的温度发生变化,因此不能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鉴定果酒制作是否成功,D错误。

知识拓展酒精发酵进程的两种检测方法(1)酵母菌数量的检测: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应呈“S”型增长,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

(2)酒精含量的检测:正常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出料口取样用酒精计进行检测,酒精含量应先增加,后稳定。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查漏补缺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酵母菌是营异养生活的真菌B.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乳酸C.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是酒精发酵答案 B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B错误。

2.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A.氧气、糖源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解析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可以利用糖类或酒精作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成醋酸。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以将酒精先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答案 A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即使短暂的无氧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答案 B解析温度对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影响,在制作果酒时温度要控制在18~25 ℃,而在制作果醋时则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B错误。

5.果酒、果醋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饮料。

红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红葡萄皮中,它不仅给葡萄酒以美的红色,还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如遇小苏打(碱性)会变颜色。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