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质找矿标志 ppt课件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一、区内含金地质体特征本区位于井冈山一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一诸广山隆起区东缘;遂川一抚州断裂带的北西侧。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呈北西西的腰形展布,岩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为主。
岩体围岩为中、上寒武统地层。
岩体内部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相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岩体外接触带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发育。
加里东晚期岩浆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
基底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水石群(€ 3sh),中寒武统高滩群(G 2gt),下奥陶统爵山沟组(0叮),盖层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其不整合于基底及花岗岩之上。
本区主体构造为北西一南东向的金竹山复向斜,其核部地层为爵山沟组、两翼地层为水石群,其轴面向南西倒转。
出露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见图lo其中Fl-1为区域性断裂,属压扭性质,控制矿区构造。
北西向断裂有两条:即北部长坑—源坑洞断裂带和中部锡坑一石角里断歹u d+f;裂带。
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碳化等。
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
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碳化发育,草林地区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2、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3、寒武系上统水石群;4、加里东晚期花岗岩;5、石英脉;6、硅化破碎带;7、实测、推测地质界线;8、实侧不整合界线;9、断裂及编号;10、地层及断裂产状;11、倒转地层产状二、区内金矿体矿化特征(一)矿化类型及特征。
综合草林成矿带多个岩金矿区情况,根据金矿石产出形式状态,可将区内的矿石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
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
如何找矿?(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如何找矿?(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找矿标志凡指示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统称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是重要的找矿信息。
发现和研究找矿标志,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或间接地找到矿床或矿体。
直接找到矿床的标志,称直接找矿标志如:矿产露头(有原生露头、氧化露头)、旧采矿遗迹、矿产的分散晕;有些是间接说明矿床的存在的标志,称间接找矿标志,如:近矿围岩蚀变、伴生矿物(标型矿物)及组合、物探异常、地球化学元素标志,植物标志、地形地貌及生物标志等。
一、矿体的原生露头矿体出露于地表,未经风化或微弱风化作用,但其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仍然保持矿体原来的面貌,称原生露头。
原生露头一般在地表为正地形,是直接找矿标志。
因此,对原生露头的研究,就是直接研究矿体。
可以通过对露头的进一步用工程给予揭露,采集标本,填地质图等方法,研究原生露头的规模、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等,达到研究矿体和进一步找矿的目的。
二、氧化露头矿体裸露地表后,受外力地质作用而氧化,称氧化露头。
有些矿体因本身性质所决定,易于风化和氧化,并经过长期的侵蚀、淋滤,形成一定深度的氧化,称氧化带。
对金属矿床的氧化带露头称铁帽,风化矿床称风化壳。
氧化露头氧化后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等,是原生矿经风化、淋滤演化的结果,是找寻原生矿的重要的直接标志,有的原生露头或氧化带本身就是工业矿体。
研究铁帽是找寻金属硫化矿、铁矿床、岩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三、旧采矿遗迹和古地名包括古代前人开采过古矿山、古废石堆、古炉渣等,留下大量的古旧采矿和选冶遗迹是很好的直接找矿标志。
通过对古旧采迹的调查、研究,古今中外已发现不少不同矿种不同规模的矿床。
古地名也是找矿标志,不少古地名直接或间接的指示矿产地的存在。
如:金厂峪、金厂沟梁等,指示金矿的存在;铜绿山、铜井等,指示铜矿的存在。
四、近矿围岩蚀变近矿围岩蚀变是伴随成矿热液活动而产生的,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找矿标志。
因为近矿蚀变围岩挨近矿体,在空间分布上、成因上都围绕着矿体,范围大于矿体,较矿体易于发现,围岩蚀变种类与岩浆活动类型、矿化类型有密切关系,可以根据围岩蚀变类型,判断矿床类型和矿化类型,以及预测盲矿体的存在。
常见地质找矿标志
(一) 概念 (二) 地质标志
(三) 地球化学标志
(四) 地球物理标志
(五) 生物标志
(六) 人工标志
(一)找矿标志的概念
找矿标志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床存 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
找矿标志又称矿化信息 意义:通过对找矿标志的发现和研究,可以迅速 有效地缩小找矿工作靶区,发现矿床、矿体的具 体产出位置,并为后续的勘查工作的决策及方法 手段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现今矿产普查工作中 应用的各种找矿方法实质上就是通过对找矿标志 的研究而达到找矿的目的。
(3)研究铁帽的结构构造。 当硫化物风化时,首先沿硫化物晶 面和解理微细裂隙发生氧化淋滤,同时 由于铁、硅质的交代作用,形成一些特 征的再生结构构造,这些再生的结构构 造对判断原生的矿物成分有一定的指示 作用,
蜂窝状指示原生的方铅矿和黄铜矿, 细胞状、海绵状指示闪锌矿等。
2
在内生成矿作用过程中,矿体围岩在热液作用下所导 致发生在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及物理性质等诸方面的 变化,即围岩蚀变。 由于蚀变岩石的分布范围比矿体大,容易被发现,更 为重要的是蚀变围岩常常比矿体先暴露于地表,因而 可以指示盲矿体的可能存在和分布范围。 围岩的性质和热液的性质是影响蚀变种类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蚀变种类常对应一定的矿产种类,根据蚀变岩 石特征可以对可能存在的盲矿的矿化类型作出推断。 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其有关矿产综见表。
(二)地质标志
地质标志是指能够指示矿产存在或 可能存在的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地质标志包括矿产露头、近矿围岩 蚀变、特殊矿物及矿物标型特征、特殊 的地形等。
1
矿产露头可以直接指示矿产的种类、 可能的规模大小、存在的空间位置及产 出特征等,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矿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倾向:倾向线在程度面投影的方向,方 位角表示。
3.倾角:倾向线与程度面的夹角〔二面角〕 伪倾角:除倾向线外,其他方向线与程
四、各类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在本图中表示方法: 1.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
层称为单斜构造。它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 2.单斜构造的煤层底板等高线特点:
〔二〕直线的标高投影 特点:
1.直线平行投影面,投影长度为直线本身的长度。 2.直线垂直投影面,投影为一个点。 3.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长边短。
-180
-200
-200
-277.8
-280
-280.3
-280
-285.6
-278
直线标高投影的运用 直线投影的标高内插:可以找出各点的位置,普通找
〔三〕求直线长〔程度、斜长、倾角〕
1.程度长:用比例尺量出
2.坡度:A点的高程可按〔一〕方法来求出,而BB`可知。
I= tgα=BB`/AB
3.斜长:
AB`= AB2 BB`2
Ai B
〔四〕确定直线方向
由指北向顺时针转至直线 αAB=α,αBA=αAB±180°
XN
B
¦Α
A Y
〔五〕实践运用
按坡度不大于5%,求最短线路〔A→B修路〕
〔五〕马鞍形
两组山头 两组山谷
等高线相交:悬崖 等高线重合:梯田 等高线断开:冲沟
四、读图方法
〔一〕读图步骤: 1.看图名,比例尺 2.识别方位:指北针或本人判别的方向 3.看图例 4.分析图中内容
单线追索:抓住一等高线留意起始位置。 划分块段:有断层出现的,划分成块断 逐块搞清:分析每一块 总体概括:联络各块
第三讲_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第三讲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19
2、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其分布从数平方公里到数百平方公里。异常的形 成可能与某一时代的成矿过程有关或与某种地层、 岩体和构造有关。 例如,江西某钨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 钨的平均含量为酸性岩中的140倍。区域异常中 某些元素含量增高,无论对地球化学找矿或区域 成矿规律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意义:为预测矿田和矿床提供依据
❖ 2、直接指示元素Cu、U ❖ 3、间接指示元素:常用As、Sb、Bi、Hg、Pb、Mo、Ag、Zn、Cu作
第三讲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30
元素比值
元素比值也是常用的地球化学指标之一,它 是指同一样品中指示元素对之间的含量比。某些 元素比值的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即元素比值随 着与矿体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元素对之间含量的相关性(互为 消长关系)。
可利用元素比值预测盲矿体和判断矿体的剥 蚀程度。
绿泥石化
砂页岩
砂页岩
2、地球化学异常分类
❖ 1)根据异常形成的环境条件可分为内生异 常和表生异常两大类。
❖ 2)根据异常与矿体形成的相对时间关系可 以分为原生异常和次生异常。
❖ 原生异常——与矿体同时形成的地球化学异 常。
❖ 次生异常——矿体遭受破坏以后在表生条件 下,元素再次迁移而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
25
异常浓度分带性
❖ 也称为异常浓度梯度。它也是评价异常的重要因素 之一。
❖ 指沿着元素扩散的方向上,某一点的元素浓度对距 离的变化率。
❖ 一般地说,一个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化异常,往往具 有较为明显的浓度分带。
❖ 异常浓度梯度值越小,分带性不好;相反,分带性 较好。
第三讲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遥感找矿方法.ppt
第一节 找矿标志 第二节 实例验证
前言
遥感技术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作为一种新的找矿手段,其应 用概括为以下几点:
➢ 1.在某些研究程度较低地区,直接发现矿化现象和找矿 标志,进而找到矿床。
➢ 2.根据遥感图像解译资料,综合应用常规地质、物化探 等资料,查明控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成矿规律,进 而确定找矿远景区。
➢ (1)因岩石物理机械性质发生变化,微地貌异常。 ➢ (2)岩石颜色发生变化。 ➢ (3)原岩结构构造发生变化。
湖南 郴州市 柿竹园 钨多金属矿区 围岩蚀变
四、植被标志
在长期找矿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多金属矿区 的地表植被常发生变异(某些植物生长特别茂 盛,分布特别集中,或植被发生病变),形成“植 被异常(毒化)”。研究发现这种异常都是因为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吸收了过量的重 金属导致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床
(二)矿体氧化露头及铁帽
金属矿体氧化露头,特别是硫化物矿体氧化露头, 通常显示各种鲜艳的色彩。
金属矿体 露头颜色 铁 黄、褐、枣红 锰黑 铅 黄、黄绿 铜 绿、蓝 钴 黑、鲜粉红 镍绿 银 油绿 钼 鲜黄
主要氧化矿物 针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硫酸铁 软锰矿、硬锰矿等,锰土 复硫酸盐、磷酸盐 硫酸盐、硅酸盐、碳酸盐、氧化物 氧化物(钴化) 镍华、硅酸镍矿 氧化物、自然银 彩钼铅矿、钼华
铁帽是硫化物矿床的氧化露头,本身也是有 价值的铁矿资源。不同类型硫化矿床所形成 的铁帽颜色不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所形成 的铁帽多呈暗红色、栗色或棕色;以黄铁矿 为主要成分的硫化物矿床,其铁帽多呈鲜艳 砖红色或鲜红色。
各类矿床铁帽铁帽的共同特点是颜色较深, 多表现为深色调、表面粗糙的正地形。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铁帽现象
发财机会来了!各种矿床的经典找矿标志
发财机会来了!各种矿床的经典找矿标志一、金矿3、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
它们不但本身可成为铁帽型、红土型金矿,而且可以指示原生金矿的寻找。
4、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以及部分铅锌矿的外围、铜矿床的下部、铜镍硫化物矿床蚀变带5、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除硅化外,还有铁白云石化、铁方解石化铬白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冰长石化、细粒黄铁矿化、砷、锑、汞、铋、铊矿化等低温蚀变组合。
6、关注基性岩、超基性岩、煌斑岩、碱性岩、偏碱性花岗质岩石、碳硅泥质岩、不纯碳酸盐岩内的断裂破碎带及其构造蚀变带。
二、银矿1、低温蚀变及矿化带,如次生石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冰长石化、蒙脱石化、硅化、铁碳酸盐化、铁锰粘土岩化、构造蚀变岩化等;2、砷锑铋汞硫化物及硫盐矿物带;3、铁锰氧化带;4、铜、铅、锌、锡、钨、锰矿区及外围;5、黑色岩系区;6、银化探异常区。
三、铜矿1、氧化铜矿物。
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高的蚀变岩石、古炼铜渣易于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的蓝铜矿(俗称石青)、赤红的赤铜矿、烟灰状的辉铜矿、靓蓝色的斑铜矿等,它们是很好的找铜矿标志。
2、特征植物。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牙刷草和云南开紫花具紫红茎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铜矿植物。
3、蚀变组合。
如青盘岩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铜标志。
4、火山机构、细碧-角斑质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纹状硅质岩)、红层中的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迭层石硅质细腻白云岩、含炭的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找铜的最好对象。
5、对于斑岩铜矿,一般它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床,一直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一要看其是否具备露采条件,二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较高的金、银、钼元素。
常见矿物的经典找矿标志
常见矿物的经典找矿标志,不要错过属于自己的机会!地大华睿矿山预灾地大华睿矿山预灾微信号whddhr功能介绍专业服务物探行业二十年,为集物探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工程服务、售后保养、国内外专业代理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昨天一、锰矿菱锰矿地质标志:1、沉积型锰矿常呈层状产出,层数不等,受一定层控制,产于不同时代的含锰地层中。
含锰地层一般为海相硅质—碳酸盐岩中,组成锰矿层的矿石以碳酸锰矿石(菱锰矿)为主,氧化锰矿石和硅酸锰矿石次之。
2、残积型锰矿(锰帽矿床)位于沉积锰矿层或含锰层的氧化带内,与原生锰矿带的层位完全相同,只是矿石类型不同而已。
3、淋积型锰矿是各时期的含锰岩系风化后,锰质被淋滤出来,经过次生富集而成,淋积锰矿的层位不大稳定。
4、堆积型锰矿是残积型锰矿或淋滤型锰矿继续在风化作用下,矿体被破坏,矿石在原地或异地,堆积起来形成新的矿体。
一般赋存于第四纪红土层或褐土层中,呈似层状产出。
上述各类风化锰矿的分布受一定含锰层位的控制。
5、锰矿主要是沉积成因的,但锰的来源可以是深源的,即锰矿为内源外生产物,可能与天然气的渗透有关。
直接找矿标志:1、锰矿层露头是直接找矿标志。
通常在地表发现的是层状次生氧化锰露头,矿石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偏锰酸矿组成,具明显的次生组织结构,常混杂有硅质、泥质物,质地疏松,矿层顶底板界线比较清楚,矿石的排列尚保持断续的层理,层位稳定。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确定这是残积型锰矿露头。
这类锰矿沿走向延伸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沿倾向可延伸到地下水面附近,可达数十米深。
残积型锰矿不但具有良好的工业价值,而且可作为寻找沉积型锰矿的主要标志。
在残积型锰矿的深部,即位于地下水面以下部分,多为原生沉积锰矿层或沉积变质锰矿层,或目前尚无工业利用价值的含锰层,如含锰灰岩,含锰硅质灰岩、含锰硅质岩等。
沉积锰矿层一般是由菱锰矿、锰方解石、水锰矿等碳酸盐矿石组成。
沉积锰矿的规模较大,一般都是大中型,但贫矿多富矿少,贫矿经焙烧选矿可用。
世界主要矿床找矿标志
《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一.斑岩型铜金矿床找矿标志1.区域地质找矿标志(1)斑岩型铜金矿床一般与岛弧构造条件和大陆边缘环境有关,尤其是岛弧地质环境已知赋存有大量巨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是进一步寻找这类矿床的前提。
(2)容矿地层一般以火山岩及伴生的火山碎屑岩为主,所以陆上的火山环境有利于寻找这类矿床。
(3)矿化与I型磁铁矿系列的次火山侵入体有关,所以要注意区内的这类侵入体分布。
斑岩型铜金矿床与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脉,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在空间上有叠置关系,所以在区内出现这类矿床时,就要注意寻找相互依存的矿床。
2.局部地质找矿标志(1) 矿化是在同源斑岩侵入体侵位时形成的,因此,有斑状石英闪长岩到二长岩等岩株存在,就能提供勘查目标。
(2)识别区内的热液蚀变类型,富含斑岩铜矿金含量高的岩石主要见于钾硅酸盐蚀变带,代表性的蚀变矿物为黑云母和钾长石。
(3)矿石矿物组合中的磁铁矿含量较高,而且一般伴有交代成因的透明石英。
3.地球物理找矿标志(1)高磁铁矿含量(可以产生高达4500r的磁响应)与某些富金斑岩矿床伴生,表明地表磁法或者航空磁法是圈定这类矿床的有效手段。
(2)环状或圆形磁力高与黑云母-磁铁矿蚀变带有关;磁力低的与普遍的绢英岩化或者中间泥岩蚀变有关。
(3)航空与地面放射性测量数据有助于圈定钾硅酸盐蚀变。
(4)陆地卫星TM,SLAR(机载测试雷达)和航空照片可用来鉴定被侵蚀的破火山口和区域性构造。
(5)花岗岩岩基和斑岩岩株的空间组合表明许多斑岩铜金矿床产在大的重力低附近。
(6)激发极化法测量对围绕含铜岩石的黄铁矿晕有很好的响应。
4.地球化学找矿标志(1)斑岩型铜金矿床上方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Cu AuMoAgZnPbAsHgTeSnS等元素的异常或元素组合的异常。
(2)对于未知区域来说,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时筛选靶区的有效手段。
(3)在确定远景区后,土壤取样,岩屑取样是圈定斑岩矿化的有效手段。
在这过程中,如果化探异常与物探异常(磁法或激发极化法)异常相吻合,则更进一步证实了斑岩成矿系统的存在。
我国各种矿床的经典找矿方法及找矿标志
X uy o u j in 刘继顺一、金矿地质概述金的原子序数79,元素符号Au,它源自拉丁文Aurnm,意为曙光,喻意灿烂的太阳。
金只有一个天然稳定同位素197,常温下为等轴晶系晶体,立方面心晶格。
天然良好晶形极为罕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
纯金为金黄色,含杂质时,颜色发生系列变化,含银或铂时颜色变淡,含铜时颜色变深。
试金板上金的条痕为赤黄色时,成色高;含10%的银时条痕为悦目的金黄色;含银20~30%时为草黄色;银含量超过30%则具有黄中带绿的色调;含银超过50%则显银白色。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不氧化。
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碱金属、氰化物、酸性的硫脲溶液、溴溶液、沸腾的氯化铁溶液、有氧存在的钾、钠、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
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
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钯、铂、铜、镍、汞、铋、锑、铑、铱形成金属互化物。
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比一般岩石高3个数量级。
铜、X u y o u j i n 银多富集于硫化物相内;而金铂多集中于金属相。
金在地核中的丰度为2.6ppm,地幔为5ppb,地壳为1.8ppb。
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
故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而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的丰度高于地壳各类岩石。
由于金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特性,而要形成工业矿床需要成千上万倍的富集才可,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金在自然界中可呈0、+1和+3三种价态存在,可以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及胶体吸附形式产出。
迄今世界上已发现98种金矿物和含金矿物,但常见的只有47种,而工业直接利用的矿物仅10多种。
常见地质找矿标志
“铁 帽” 金属硫化物矿体的常见氧化露头。
概念:铁帽是指各种金属硫化物矿床经受较为彻 底的氧化、风化作用改造后,在地表形成的以Fe 、Mn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及硅质、粘土质混杂 的帽状堆积物。 铁帽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许多有色金属矿床就是据铁帽发现的,如果铁 帽规模巨大,还可作铁矿开采。 在预测找矿工作中对铁帽首先须区分是硫化物矿床形 成的真铁帽或是由富铁质岩石和菱铁矿氧化而成的假 铁帽,其次对铁帽要进一步判断其原生矿的具体种类 和矿床类型,具体可由以下3方面入手:
2)氧化矿产露头: 特指由于遭受不同程 度的氧化作用改造,使矿体的矿物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和变化的矿产露头。
在对金属氧化露头的野外评价中,要注意 寻找残留的原生矿物以判断原生矿的种类及质 量,另外也可以据次生矿物特征判断原生矿的 特征(表)。对能源矿产,如石油,在地表随 氧化程度增高,常发生由石油→软沥青→地沥 青→石沥青→沥青→碳沥青的变化。因此,由 油矿物可判断石油的存在。
(2)研究铁帽中的微量元素特征。
根据微量元素的组合和含量特征,可以有效地推断深部原生矿 种和矿床类型。例如李文达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铁帽中微量 元素研究发现:含Cu量在0.2%以上者,多为铜矿床;含Cu 0.1 ~0.2%者,可能为黄铁矿或含铜黄铁矿,含Cu小于0.1者,一 般为黄铁矿或铅锌矿床的铁帽;铁帽中Pb、Zn含量大于1%者, 一般为铅锌矿床。 另外,铁帽中不同的元素组合一般可指示不同的原生矿石类型, 例如当主要的微量元素组合为Cu、Ni、Mo、Au、Au,次要的 为Pb、Zn、As组合时,下部多为原生铜矿石。当主要为Co、 As、V、Ti,次要的为Cu、Pb、Zn时,原生矿石多为黄铁矿。
需指出的是并非围岩蚀变一定有矿产形成,为了准确、 充分地应用围岩蚀变在找矿中的指示作用,预测找矿 工作中对围岩蚀变一般需进行以下4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