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优秀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号,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的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我的说课内容的主要流程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说板书。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上对声音有一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概念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控制变量法,初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方法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重点)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 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里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第一,初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理解,这些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惊奇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首先通过用音响听音乐的方法,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提出发声为什么伴随着震动?

(2)通过合作与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3)通过质疑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前提。

(4)通过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学法:

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质疑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分钟)

通过听音乐和生活中比较有代表的例子:引入新课

(1)声音的产生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2)声音的传播 1,太空中宇航员交流方式。

2.下雨天打雷时雷声与闪电哪个先感觉到?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由音乐和生活例子引入,恩那个又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3分钟)

听完音乐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出自己对发声伴随振动现象的解释,然后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本。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自发性地学习,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第三环节:讲解新知识,(20分钟)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与传播的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采用集中一点,提问助答,暗示点拨等方法讲解新知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从旁引导,得出:1声音的由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不同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5分钟)

第五环节:课堂知识小结。(5分钟)

第六环节:学后反思。(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