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授医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掌握护理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护理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学分,研究环节要求≥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满足社会对高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护理学科的发展水平,我校特制定了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该方案着重培养护理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护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培养目标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的护理技能,具备护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掌握护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意识。
2. 具备独立进行护理科研和实践的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
3. 具备良好的护理管理能力,能够在临床、教学、科研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4. 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护理实践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职业规范。
二、培养内容1. 护理理论课程:包括护理学基础理论、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研究方法等。
2. 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选修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如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3. 实践教学:包括临床实习、科研实践和护理实训等,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 学术交流: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护理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培养方式1. 导师制度:每位研究生都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意见。
2. 课程学习:学生需完成规定的理论课程学习,参加相关考核和评价,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
3. 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参与临床实习、科研项目并撰写相关报告,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科研水平。
4. 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包括选题、研究、撰写和答辩等过程,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四、培养期限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年(含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时间),其中前两年为学习和实践阶段,第三年为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阶段。
五、培养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评价侧重于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护理理论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高级护理人才,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理管理和领导人才。
毕业生在科学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达到国家一流护理研究生培养要求。
二、培养内容:1.护理学理论:系统学习护理学理论,包括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临床实践:开展护理的临床实践实习,提升实践能力和应对复杂病例的能力。
3.护理管理与领导学:学习护理管理与领导学的相关知识,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护理管理和领导能力。
4.学术研究: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能力。
5.社会服务:开展护理公益活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护理职业素养。
三、培养模式:1.学分课程培养模式:全日制学习,授课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专业实践培养模式:开展临床实践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导师指导培养模式:每位学生分配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和论文写作,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指导。
四、培养要求:1.学分要求:完成培养计划中的所有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
2.学术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通过答辩,取得毕业证书。
3.实践能力要求:完成规定的临床实践和实验,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4.科研能力要求: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五、培养环境:1.师资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包括博士生导师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教师,能够提供学生良好的学术指导和实践培养。
2.实验设施:配备齐全的实验器材和实践场地,满足学生实践培养的需要。
3.研究条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和论文写作提供支持。
六、培养评价:1.学分评价:按照学分要求,完成学分的积累和考核。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护理专业,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具有护理教育、科研、临床改革、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1.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沟通,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具有能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3.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专科领域的临床工作水平。
4. 具有基本的科研能力,能结合临床护理实践,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
5.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1. 临床护理含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肿瘤护理、康复护理、危重症护理、医院护理管理等。
2. 社区护理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社区康复护理、社区老年护理、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保健、社区护理管理等。
四、招生对象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且通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或具有注册护士执照。
五、学习方式及年限1. 学习年限:基本学制3年。
2. 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
七、培养方式采用医院与学校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培养方式。
在课程学习阶段,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管理。
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导师和临床科室的导师(具有硕士学位的专科护士或高年资护士)结合培养为主;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学校导师指导为主。
1. 政治思想方面由学院(系、所)及培养单位导师组共同负责,以多种教育形式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法制观念以及正确的学术观念,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 导师负责制(1)在学院统一领导下,由各系(所、教研室)与实践基地或学生原单位相关学科的护理专家组成导师组。
(2)导师组对研究生全面负责,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及独立开展工作能力的培养,保证业务实践、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及论文撰写等各环节的质量。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备系统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深入分析和解决护理学领域的问题。
2.具备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护理技能,在护理实践中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护理工作。
3.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护理学领域能够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参与学科发展。
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护理学领域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1.护理学理论课程:系统介绍护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社会学等。
2.临床护理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临床护理实践,包括医院、社区、家庭等护理场所,通过实践提高护理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3.护理研究方法:介绍护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护理学领域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关的选修课,如老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等。
5.科研项目:学生需要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包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开展课题研究。
三、论文要求1.选题:学生可以选择相关的护理学领域的研究方向,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确定选题。
2.论文撰写:学生需要进行文献综述、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步骤,最后撰写学术论文。
3.论文答辩:学生需要组织论文答辩,向专家委员会展示研究成果并回答问题。
四、实践教学1.护理实践:学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完成一定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2.社区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社区护理活动,了解社区健康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3.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开展科研项目,亲身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五、课程质量评估为了评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质量,可以进行学生考试、论文评审、课程问卷调查等评估方式。
评估结果可以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用于改进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
综上所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论文要求、实践教学和课程质量评估等内容。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400)一、培养目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奉献,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和专科型护理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能结合我省专科护士培养方向,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循证思维解决相应专科领域中的临床问题。
(三)具有护理学和护理实践基本教学技能,掌握本学科的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开展本科生临床带教、教学查房等。
(四)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能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五)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六)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二、培养方向与要求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与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专业方向1. 临床护理(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糖尿病、伤口造口、肿瘤、骨科、手术室、母婴护理)2. 护理管理(二)各专业方向基本要求1.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道德①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知识产权,严谨治学,探求真理,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
②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学术活动和学术刊物引文的基本规范,不得发生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③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名利,不沽名钓誉、损人利己、急功近利。
(2)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①热爱生命,热爱护理工作,秉持坚定的救死扶伤信念,具有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具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具有勤于反思、勇于质疑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和独特性;维护人的自主性,真诚关爱每一位病人,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同理心;维护专业诚信,遵守伦理准则和专业实践标准,发扬爱伤精神和慎独精神;维护社会公平和伦理规范,坚持人文关怀原则;发扬利他主义精神,具有为病人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前言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深厚护理学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为了适应护理学科领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方案采取模块化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学习、实验实践、科研训练和论文撰写等环节。
2.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1)具备深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2)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和方法,能独立开展护理学相关研究;(3)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有效沟通和协作;(4)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护理学科领域的发展需求;(5)具备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能在护理学领域中担任重要职务。
3.培养模式(1)课程学习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护理学理论、护理伦理学、护理研究方法学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包括临床护理学、公共卫生学、护理管理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
(2)实验实践实验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临床实习和科研项目实践等。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临床技能等实践技能,提高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力。
(3)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
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研究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和科研项目实践。
并参与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
(4)论文撰写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编写硕士研究生论文,通过撰写论文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综合素质。
论文撰写过程需严格按照科研规范和学术规范进行,领导和管理能力。
4.培养要求(1)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验实践和科研训练等。
(2)综合测评:学生需参加综合测评,包括课程考试、实验实践报告、学术交流等。
学生需通过综合测评,方能毕业。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方案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卫生部《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方案》,主动适应“健康富民强国”的国家卫生战略和优质护理服务对高层次专科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构建学院、医院、卫生行政部门“三位一体”的校地共育高级护理培养模式,强人文、重实践,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在不断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护理专业,具有人文关怀素质和奉献精神,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循证护理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从事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具有合格的临床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专科领域的临床工作水平。
4、能结合临床护理实践,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一)学制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在校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学位达到学位授予要求,授予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
(三)学分实行学分制。
要求课程修满27学分,临床实践10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要求修满39学分。
公共课 7学分专业基础课 11学分专业课 6学分课程27学分选修课 3学分临床轮转 8学分护理查房 0.5学分39学分小讲课 0.5学分临床实践10学分读书报告 0.5学分实践考核 0.5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四、培养方向(一)临床护理: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救护理、危重症护理、精神健康与护理、中医护理、医院护理管理等。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三年三、研究方向1、护理教育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育学原理运用到护理教育中,主要研究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并开展中国护理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2、临床护理围绕临床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开展内、外、妇、儿科病人的临床护理及专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丰富临床护理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重点从事内外科护理研究。
3、护理心理学培养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能够从事护理心理学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及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开展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4、重症监护以危重病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规律,研究危重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技术、护理规范,同时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由于适应伤病所衍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四、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
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1、政治理论(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 1.5学分(3)形势与政策24学时1学分2、英语(1)英语读写72学时3学分(2)英语听说72学时3学分(3)专业英语60学时2学分3、医学统计学50学时 2.5学分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3学分5、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1学分6、健康教育学30学时1学分7、专业课(依据研究方向选学二门课程)(1)临床护理学30学时1学分(2)重症护理学30学时1学分(3)护理心理学30学时1学分(4)护理教育学30学时1学分(二)非学位课程:至少6学分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1学分3、分子生物学24学时1学分4、康复护理学20学时1学分5、护理伦理学20学时1学分6、护理管理学20学时1学分7、社区护理学20学时1学分(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承担所在专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独立处理该领域内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应用研究与教学能力、较强的发展潜能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
1.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和护理专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2.掌握坚实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
3.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4.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培养对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须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未获得国家承认的全日制本科毕业学历者,必须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具体条件见“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护士执业证书。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课程培养与考核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6.0学分;公共必修课、必修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必修课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
1.公共必修课6.0学分外语(英语):3.0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学分2.必修课至少7.0学分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3.0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专业型):2.0学分护理管理学:3.0学分(护理管理方向选)临床专科方向导师根据研究生方向,从研究生课程开设一览表中选择一门3.选修课3.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课程中选择,或从研究生课程开设一览表中其他课程中选择:护理量性研究:3.0学分护理质性研究:2.0学分护理教育学:3.0学分科学理性方法与护理理论:3.0学分五、实践培养与考核1.实践培养时限和总体要求:参加本专科领域的临床实践28个月。
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摘要: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护理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评价等方面介绍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护理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护理学科的核心理论知识,具备护理研究的能力;2. 具备护理职业实践所需的专业技能和护理决策能力;3. 能够独立进行护理科研工作,具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4. 具备护理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能够担任高级临床护理师职位。
二、培养内容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学习护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护理学科的体系和发展方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护理研究方法与技巧:学生需要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3. 临床护理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临床护理实践,通过实践提高护理决策和技能水平。
4. 科研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参与护理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 护理教育和管理:学生需要学习护理教育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将来从事护理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三、培养模式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采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时间为2-3年。
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实施以及实习实践等任务。
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评价护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业成绩评价:学生需完成学业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等形式评价学术水平。
2. 实践能力评价:学生需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项目实施,通过实践表现评价实践能力。
3.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等形式评价创新能力。
4. 学位评定:学生须完成学业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等程序,最终获得护理专业硕士学位。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三年三、研究方向1、护理教育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育学原理运用到护理教育中,主要研究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并开展中国护理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2、临床护理围绕临床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开展内、外、妇、儿科病人的临床护理及专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丰富临床护理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重点从事内外科护理研究。
3、护理心理学培养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能够从事护理心理学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及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开展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4、重症监护以危重病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规律,研究危重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技术、护理规范,同时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由于适应伤病所衍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四、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
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1、政治理论(1)自然辩证法 40学时 2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 30学时 1.5学分(3)形势与政策 24学时 1学分2、英语(1)英语读写 72学时 3学分(2)英语听说 72学时 3学分(3)专业英语 60学时 2学分3、医学统计学 50学时 2.5学分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 72学时 3学分5、医学科研设计 20学时 1学分6、健康教育学 30学时 1学分7、专业课(依据研究方向选学二门课程)(1)临床护理学 30学时 1学分(2)重症护理学 30学时 1学分(3)护理心理学 30学时 1学分(4)护理教育学 30学时 1学分(二)非学位课程:至少6学分1、医学文献检索 20学时 1学分2、科技论文写作 12学时 1学分3、分子生物学 24学时 1学分4、康复护理学 20学时 1学分5、护理伦理学 20学时 1学分6、护理管理学 20学时 1学分7、社区护理学 20学时 1学分(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400)一、培养目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奉献,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和专科型护理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能结合我省专科护士培养方向,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循证思维解决相应专科领域中的临床问题。
(三)具有护理学和护理实践基本教学技能,掌握本学科的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开展本科生临床带教、教学查房等。
(四)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能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五)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六)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二、培养方向与要求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与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专业方向1. 临床护理(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糖尿病、伤口造口、肿瘤、骨科、手术室、母婴护理)2. 护理管理(二)各专业方向基本要求1.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道德①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知识产权,严谨治学,探求真理,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
②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学术活动和学术刊物引文的基本规范,不得发生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③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名利,不沽名钓誉、损人利己、急功近利。
(2)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①热爱生命,热爱护理工作,秉持坚定的救死扶伤信念,具有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具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具有勤于反思、勇于质疑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和独特性;维护人的自主性,真诚关爱每一位病人,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同理心;维护专业诚信,遵守伦理准则和专业实践标准,发扬爱伤精神和慎独精神;维护社会公平和伦理规范,坚持人文关怀原则;发扬利他主义精神,具有为病人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总贝U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而奉献,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具有合格的临床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专科领域的临床工作水平。
4.能结合临床护理实践,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且通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或具有注册护士执照。
三、培养方向1.危急症护理方向2.内科护理方向3.老年护理方向4.护理管理方向四、培养年限与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最长不超过4 年。
1.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第二个学期开始,在临床实践的同时进行其余课程的学习。
2.临床护理技能实践:在第二至第五学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实践。
3.临床护理研究训练: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完成一篇具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论文,通过答辩,申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位课程设置与要求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四个模块。
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
(一)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共7学分)公共英语72 学时 4 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0 学时 2 学分自然辩证法20 学时 1 学分2.专业基础课(共13学分)医学统计学36 学时 2 学分医学文献检索20 学时 1 学分临床流行病学与科研方法20 学时 1 学分高级健康评估60 学时 3 学分高级药物治疗学36 学时 2 学分高级病理生理学36 学时 2 学分高级循证护理36 学时 2 学分3.专业课(共4学分)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4学分4•学术讲座(不少于2学分)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每次以0.2学分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科大学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试行)
总则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而奉献,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具有合格的临床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专科领域的临床工作水平。
4.能结合临床护理实践,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且通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或具有注册护士执照。
三、培养方向
1.危急症护理方向
2.内科护理方向
3.老年护理方向
4.护理管理方向
四、培养年限与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1.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第二个学期开始,在临床实践的同时进行其余课程的学习。
2.临床护理技能实践:在第二至第五学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实践。
3.临床护理研究训练: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完成一篇具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论文,通过答辩,申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位课程设置与要求
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共7
公共英语72学时 4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0学时2学分
自然辩证法20学时1学分
2.专业基础课(共13学分)
医学统计学36学时2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
临床流行病学与科研方法20学时1学分
高级健康评估60学时3学分
高级药物治疗学36学时2学分
高级病理生理学36学时2学分
高级循证护理36学时 2学分
3.专业课(共4学分)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4学分
4.学术讲座(不少于2学分)
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每次以0.2学分计算。
(二)学习要求
1.学习期限
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专业课和学术讲座内容在三年内修完。
2.学分记载
各门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0分(含60分)可计学分。
3.学分要求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修满至少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7学分,学术讲座不得低于2学分。
4.专业课的开设与考核
在临床轮转期间,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
专业课的考核在导师小组、科室及二级学院联合指导和监控下进行。
考核材料经二级学院审核后,由科室保存,考试成绩报研究生学院审定并备案。
六、临床护理技能实践与考核
(一)实践培养时限和总体要求:
1.参加本学科领域的临床实践22个月;
2.导师所在科室学习及完成论文6个月。
各方向临床实践时间安排急症护理方向
内科护理方向
老年护理方向
护理管理方向
(二)各培养方向实践培养内容及达到的技能要求:
详见《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则)》
(三)考核
1.日常考核
作为出科考核、阶段考核的重要依据。
包括两方面:
科室考核: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指标完成情况,参加业务学习活动等方面。
科室带教考试每周至少一次。
管理部门考核:出勤情况,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书写情况及科室考核情况等方面。
2.出科考核
研究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实践,每轮转结束一个科室,由轮转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组织临床轮转带教小组,对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采用理论考试与临床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记入《手册》。
考核成
绩≥70分者计为合格,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并进行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进入下一阶段培训。
3.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由护理学院统一组织。
重点检查研究生培训期间,轮转的科室、经管的病例、学习的病种、掌握的操作等,以及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考核结果记入《手册》。
4.毕业临床护理技能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护理问题的能力。
参加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的临床技能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七、科研与教学培训
(一)研究生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循证护理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够熟练的搜集和处理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
(二)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见习/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八、学位论文
(一)选题要求
选题应结合护理实践的实际需要进行选题,突出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课题确定后,填写《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
开题报告书》。
(二)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或针对某一护理实践问题提出的科学合理的分析报告,或其他护理方向的临床研究论文。
(三)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应符合学位规范要求
论文作者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
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者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学位论文需注明作者在其中的贡献度和具体研究内容。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资料和数据具有可溯源性。
对涉及国家机密和尚不能公开的研究结果,以及临床研究报告论文中涉及研究对象隐私和权益等问题,应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2.开题报告
(1)组织方式:由各学科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方向副高职称以上专家3-5人组成专家组,设组长1人,具体负责本专业方向的开题论证工作。
(2)论证程序
研究生填写《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书》,向专家组汇报课题研究内容、意义、立论依据、科研设计、预期结果等;专家组就研究生选题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质疑,审议课题设计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是否同意开题的结论;同意
开题者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开题报告,经导师和科室同意后,进入课题研究阶段;不同意开题者,在一个月内重新修改课题设计,由导师择期另行组织专家论证。
《开题报告书》一式两份,交至所在培养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审核盖章后报送研究生学院。
3.论文工作中期考核
(1)组织方式:由各学科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方向副高职称以上专家3-5人组成专家组,设组长1人,具体负责本专业方向的中期考核工作。
(2)考核程序
研究生回顾总结入学以来的整体情况,填写《河北医科大学论文工作情况表》,向专家组汇报思想品德表现、课程学习成绩,开题以来研究工作进展、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专家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其应用、创新能力,并针对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考核是否合格的结论;中期考核合格者可以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基地轮转;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在三个月内重新做中期考核汇报,如仍不合格,将延期毕业。
4.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后,撰写论文前,在科室或课题组内做结论汇报。
听取导师组及与会者对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等评论,征求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实验结果、
如何撰写论文等意见。
结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并填写《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
在提交论文、申请答辩时,将《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书》和《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送交研究生学院。
未交者不能申请答辩。
5.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中涉及作者科学机密、成果专利的,需提前向研究生学院申报。
学位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见《河北医科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撰写要求》。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修满学分;通过临床护理技能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可向所在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答辩申请。
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
(二)学位授予
研究生达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条件后,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申请,经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十、组织管理
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包括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临床护理技
能实践指导医师,分别负责学位论文指导和临床带教工作。
(一)研究生导师组
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从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选择不少于3名副高职称(含副主任护师)以上成员组成导师组,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对其课程学习、临床护理技能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做出具体要求,全程指导研究生临床护理技能实践。
(二)临床轮转带教小组
各轮转科室成立由3-5名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组成的临床轮转带教小组,组长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担任,负责在本科室轮转训练研究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实践和考核。
十一、附则
(一)本方案适用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本方案自2015级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