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呼唤“和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呼唤“和谐”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个和谐社会作为基础。社会呼唤和谐,教育也同样呼唤和谐,和谐教育的关键所在便是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

和谐的数学课堂是建立在老师以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其次,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和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三,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材有科学的认识和精确的把握。

小学数学教材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教育智慧的结晶,是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的比较合理,规范并蕴含有许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教育范本。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尊重、理解和创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沉下心来”走进教材,充分阅读,理解教材,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本地实际环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标下的教材确实为广大一线教师留足了创造空间。

第四,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教师”辞海的解释是:大专院校,中小学其他教育机构或它的分支机构中全体教员和有教师系列职称的行政人员。在面对所教育的孩子时,“教师”就是一种称呼,一个名称,除此之外,别无特权。“教师”绝对不是权力的象征,更不是“权威”的身份证。至于人们对教师的尊敬,那是几千年儒家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敬和认可。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是一种从各个

层面来说都是平等的关系,师生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最好的证明。出于职业的责任感,教师的每时每刻都要思考的问题时“怎样才能让具有自然基础的孩子,沿着其理想的发展过程成长、发展。”说句实在话,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如果教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孩子将多么幸福啊!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教师感受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对孩子生命的敬畏和沉甸甸的责任,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在职业规范的要求下,教师就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习者。这些科学的认识只是为和谐的数学课堂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最终目标则是让每一个孩子“有所思”、“有所做”、“有所言”、“有所评”、“有所长”。

新课标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的课堂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被发现,被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成为自身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者,尽管这个情境是经过加工的,学生同样可以经历一个充满无限惊喜和成功自豪感的心理历程,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大大地增强。

和谐课堂教学中的“有所思”,就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培养数学思维还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为知识的理解和课堂的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课堂教学中“有所做”就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

修订后的新《新标》十分强调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是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特点而提出的具体目标,也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要求,同是也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针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特点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探究,经历一个知识探究、体验、发现、感悟的过程。这正如英语里的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和谐课堂教学中的“有所言”是指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吸纳的知识拓展深化的过程。

在经历了“思考”和“做数学”的过程之后,学生一定会有所得,这为相互交流和借鉴提供了“物质”基础。只有交流的物质基础是不够的,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班级交流平台,对于孩子的交流内容要有一种理解、包容和欣赏的正确态度,要善于把孩子的交流、质疑引到深化探究的正确方向上。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的交流

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接纳的科学交流态度。泰戈尔曾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生存和创造文明。”

和谐数学课堂的“有所评”是要让学生们经历一个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既包括“评价别人”也包括“被别人评价”。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明白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评价过程是一个相互尊重、理解、包容、欣赏、激励的交流过程。因为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一切皆着眼于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随时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优点进行有针对性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自信心,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另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才能真正地触动孩子的内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否则,结果会适得其反。

和谐数学课堂的“有所长”是指学生在经历以上动手实践、思考、交流和评价过程后,要让学生自身的综合数学素养、能力和情感得到相应的提升。

这种提升一定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性。学生一定要亲历过程,亲历一个产生认知冲突的求知欲激发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依靠老师的讲授而获得提升。

学生经历积极的独立思考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起点,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过程,是获得独具个性的基本活动经验的最有效渠道。学生经历合作交流过程可以为孩子积累将来踏入社会的基本经验。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相信,只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和谐,孩子就会收获一种和谐的人格,为孩子将来的创造性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历程,老师同样要有一种“做教育”的心态。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行走在数学教育的原野上,“和谐数学课堂”的教育愿景一定能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