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高可用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高可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数据库高可用的基本技术:HADR、HACMP、数据复制,存储层容灾和DPF高可用。并结合实践实际,分别论述了它们的适用场景和技术特征。在不同场景,不同的业务连续性级别下,我们可以组合使用这几种技术,以实现从存储,网络,系统,数据库到应用的高可用技术。

一. DB2 HADR

HADR全称为High Availability Disaster Recovery ,是IBM DB2数据库上的数据库级别的高可用性数据复制机制,最初被应用于Informix数据库系统中,称为High Availability Data Replication(HDR),IBM收购Informix之后,这项技术就应用到了新的DB2发行版中。HADR有一主一备数据库,在9.7之前备机不可读,9.7之后备机可读可以降低主数据库的负担。(这个Oracle的DataGuard逻辑备机可读做的就很好,但是为什么IBM会落后呢?)

在数据专线带宽足且稳定的情况下,在要求主备完全数据无损的时候,推荐用同步方式传送,或者能容忍一定少量的损失,可以用准同步,但是推荐在在生产中心和同城的灾备中心之间(LAN或者MAN),如果在1000公里以上带宽和时延都没什么保障的话,比如北京和上海,最好还是用异步的方式,如果更差或者对OLTP 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还可以用超级异步,当然这对流水的损失要有一定的容忍度。

HADR一个很不好的特点是不能用于DPF,只能适合单分区数据库,这就限制了数据库在高可用下的规模以及并发性。HADR从一些实际应用来看,切换速度要比DG要快,而且切换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要小些。

谈到HADR绝对不能离开DataGuard,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对两地三中心的规定就非常适合DataGuard 的两个备用数据库的方式,生产中心用主数据库,同城灾备中心用物理备用,异地灾备中心用逻辑备用。Oracle 的DataGuard在网络故障恢复之后可以自动同步。

HADR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能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如果没有VPN就麻烦了,但是HADR可以集成第三方的SSH软件。而DG本身就集成了SSH进行压缩和加密功能。HADR最要命的是不能支持异构数据库的复制,

当然这个也不是他的主要场景。

DB2异地灾备用HADR的比较多,在9.7之前用HADR的话备机不可读很麻烦,所以有的时候就要用Q 复制,这样主备都可读,如果要零容忍和短切换时间的话,用HADR比较靠谱。

二. SQL复制和Q复制

SQL复制主要应用于相同局域网内。Q复制远程好一点,因为在网络比较差的时候,WebSphere MQ可以缓存一段时间数据。Q复制一般结合HADR比较多,用于实现数据远程异地复制(比如中国烟草总公司容灾中心)。Q复制可以通过分析事务日志来获取系统变化,对系统的性能影响比较小。是高效率的复制方案。但是Q复制只是对DB2支持的比较好,对Oracle嘛就那样,其他的数据库支持的都不好。Q复制也支持表级别的复制。Inforsphere CDC(原来叫data mirror)支持多种数据库的表复制。

Oracle也有GoldenGate,这个熟悉的人也知道,支持ORACLE最好,其他的嘛不好说。但是CDC在表依赖上有些复杂,会有点问题,需要具体处理。

三、HACMP

HACMP Cascading模式中,有主又备,节点有优先级,资源组在优先级搞的节点运行,高优先级节点故障恢复之后,资源组重新归位。

Cascading用于主备机硬件性能有较大差别的环境,节约成本,这个对于不差钱的运营商、航空、银行、政府绝对不会采用。Rotating模式中,有主有备,节点优先级相同,资源组在先启动节点运行,节点故障恢复后,资源组不会前移。Rotating适用于对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电信行业的数据业务,增值业务,彩铃等产

品多采用这种方式。

Concurrent模式无主备,节点优先级同,资源组在所有节点运行,节点故障不会导致资源组切换,故障节点恢复后,资源组恢复可用,不发生前移,适合大容量据点。Concurrent模式一般和Oracle的RAC或者并行服务器(OPS)合用较多。

电信业务中,增值特服大容量据点采用,智能网、BOSS也有应用,这种模式的结合和PureScale十分类似。但是HACMP中数据库只有一份,如果数据库被破坏,主机和操作系统还好也没毛用,所以还要结合HADR 才更安全。HACMP一般是由网卡和机器Down机所触发的,软件改动不知道是否能够触发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其实HADR,HACMP在本地数据中心的效果最好,如果是异地的话最好是使用HAGEO,或者在存储层的做,因为软件层面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还很占主机的系统资源和网络带宽,当然不同公司的选择和考虑是不一样的。

四、DPF的高可用方案

关于DPF,其实DPF本身并没有高可用性的方案。但是由于多节点技术,在某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上的容灾。要求Catalog节点不能Down,如果非关键节点Down,DPF数据库还是可以访问的。

但是如果你要某些表可访问,只有在该表所在表空间所覆盖的分区节点没有Down。DPF节点Down有几种情况,如果是操作系统或者网络故障,可以通过HACMP恢复,如果是节点数据库损坏,就没有办法了。其实DPF这么多节点也是引入了故障点的概率,所以OLTP在没有HA保障的话,是不敢建在DPF上的。

DPF在建库的时候,最好规划好关键节点的HA和备份工作,定期检查表,表空间的分布,并记录下来,有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和恢复。表空间级别的备份在DPF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资金保障比较充足的话,建议给所有几点都做HA,因为一般数据库本身导致的可用性问题要比OS

和硬件网络导致的要少很多。DPF跨节点表和表空间特别多,千万不要因为节点本身的问题造成表空间不可用那个。

五、存储层的容灾

谈到高可用,不能离开存储层的容灾,比如磁盘镜像技术,和第三方的备份技术。当然,everyone都知道,存储层的技术避免不了宕机的,要有一段切换时间。

SRDF一种比较复杂技术。SRDF在国外应用的非常多,国内银行也开始应用。SRDF可以实现分层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可以跨大楼,可以实现全球的数据复制。同样的,和HADR和DG类似,也有同步,准同步和异步的模式。覆盖的距离可以多达几千公里,但是因为无需考虑类似于HADR的实时性交易问题,另外SRDF 支持所有的主机和数据库系统。这个一般在数据中心搬迁的时候用的比较多。

如果在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比如数公里的距离,可以使用裸光纤,如果较远的话,就要用华为或者Cisco的DWDM进行光纤延伸,根据数据传输的需求制定线路的速率。SRDF非常昂贵,如果我们的数据和客户交易不强相关的话,就可以使用笨笨的磁带拷贝搬迁方法,建立应用系统,然后再用SRDF传输实时要求高的数据,启动新数据中心的系统,切换网络。

Veritas大家也非常了解了,论坛上用过的人该很多。通过Veritas的BMR技术,可以直接连操作系统带数据全部备份到数据中心。更为强悍的是,无需LAN的SAN多磁盘并发备份,减少对网络带宽的影响。通过BMR可以制作启动光盘,进行系统恢复。针对于不同的数据库还提供相应的agent,提供在线热备份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