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R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法超纯水制造技术与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工艺介绍

反渗透法超纯水制造技术与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工艺介绍反渗透法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水中溶质与溶剂分离的技术。
在超纯水制造中,反渗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离子、微生物、有机物和颗粒悬浮物,从而制造出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超纯水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此步骤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气体和其他大颗粒物质。
通常采用沉淀、过滤、搅拌等方式进行预处理。
2.进料水泵:进料水泵将预处理后的水输送到反渗透装置中,提供足够的动力将水推向反渗透膜。
3.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反渗透膜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过滤水中的溶质。
反渗透膜通常由多层薄膜堆叠而成,其中有孔的层称为薄膜,其主要作用是过滤水中的溶质。
而固态的层则防止膜堆结构的破裂和变形。
4.压力泵:压力泵提供足够的压力来推动进料水通过反渗透膜,从而分离溶质和溶剂。
5.收集和储存:通过反渗透膜分离后得到的超纯水,会通过管道进行收集和储存。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包括容量、过滤效果和适用范围等。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需要考虑到设计空间、管道布局和电气布线等因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操作维护:反渗透超纯水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操作和维护,包括清洗膜组件、更换滤芯、监测水质和控制设备运行等。
4.后处理设备:部分应用中,特别是在一些实验室和制药工业中,还需要配备一些后处理设备,如去除残留气体的脱气器、杀菌器等。
5.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通过检测超纯水中的离子浓度、微生物、颗粒物等指标,确保超纯水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反渗透法超纯水制造技术和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工艺的介绍主要包括预处理、进料水泵、压力容器、压力泵、收集和储存等步骤,同时要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操作维护,并对水质进行质量控制,以生产出高纯度的超纯水。
EBR工艺技术创新

EBR工艺技术创新生态化生物膜接触氧化(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EBR)工艺是OASIS水生态处理技术第三代升级工艺技术,该技术是由生物和植物技术耦合而成的创新技术,在传统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基础上成功引入先进的生态工程概念,实现了对原有生物处理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化生物膜即EBR工艺技术已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 2014 1 0612135.3)。
(1)植物根系的利用利用植物根系作为生物膜的载体是EBR工艺的技术创新。
EBR工艺利用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原生动物等的共生关系,构建完善且稳定的生物链系统,激发系统内生物活性,加速繁殖及新陈代谢生理功能。
植物把氧气和某些酶类物质供到它们的根系表面,让生物更好的栖息,有利生物膜的形成。
其中,植物系统主要由多种优选挺水植物及耐水植物组成,这些植物一般都具有发达且比表面积巨大的根系。
植物在根系表面会分泌少量的有机酸,可作为微生物的食物,在低进水负荷时这点很重要,因为在贫营养阶段,这些植物能帮助细菌存活下来,使污水负荷重置时能有大量的细菌保留在系统里,因此系统有更好的灵活性。
➢根系比表面积大,单位容积生物量高;➢根系产生的生物膜结构疏松,不易堵塞;➢可输送氧到根系,具有泌氧功能。
(2)根系仿生填料的应用根系仿生填料的应用是EBR工艺的技术亮点。
根系仿生填料是以改性纤维为基质加工而来,主要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和对纤维的特殊改性处理,以改善生物膜的附着特性,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加速微生物的繁殖及新陈代谢生理功能。
根系仿生填料采用绿洲公司专利技术生产。
✓附着的生物膜厚实,生物量大;✓经久耐用,寿命30年以上;✓不易堵塞;✓维护简单。
与其他生物膜载体相比的优势:✓力学性能更加优良(即:填料的抗冲击强度和抗拉伸强度相比传统生物填料均有较大的提高),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使用寿命更长,可有效的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EBR水处理技术

EBR水处理技术生态化生物膜法(EBR)工艺定义:生态化生物膜(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EBR)工艺,其设计理念是通过利用植物根系和根系仿生填料作为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的载体,把生物共生理念融入传统的生化工艺中,形成高度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从而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EBR技术基本原理简介生态化生物膜法(EBR)兼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池内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和MBR工艺,池内生物量高达12~18g/l,另外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所需的污泥回流量较小,无污泥膨胀问题,后期运行管理较活性污泥法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是一种兼氧生物膜法工艺,生化池内分为二级兼氧、好氧池,并内设相应数量的EBR组件,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门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同时池面上根据水力流态设置相应数量的植物种植框,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人工湿地三者的特点。
处理效率高、生态景观效果好。
工艺单元组成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单元主要包括有曝气系统的EBR池、EBR组件和植物系统等内容。
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1)COD、BOD的去除✓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在废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质大部分都可以被微生物和植物作为营养物质加以利用。
EBR工艺对COD、BOD去除率高达98%以上。
(2)氨氮、总氮的去除✓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的污泥龄可达四十五天以上,大大提高了氮的去除效率。
EBR组件为生长较慢的物种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境,通过附着在植物根系和EBR组件上的大量生物膜的作用,比传统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率。
由于污泥龄长,再加上植物的协同作用,因此脱氮效率非常高,氨氮去除效率大于97%、总氮去除效率大于90%。
(3)总磷的去除✓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物化除磷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具有一定的生物辅助除磷能力,微生物吸收的磷,以聚合磷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形成聚磷污泥,并最终通过脱落生物膜的排放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1、概述1.1、简介:IBR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处理污水的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将污水转化为可回用的水资源。
1.2、目的:IBR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确保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
2、工艺流程2.1、进水调节:在处理之前,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调整进水的流量、水质和温度,以确保后续处理的稳定运行。
2.2、固液分离:使用物理方法,如格栅和沉淀池,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并方便后续固体物质的处理。
2.3、生物处理:采用生物反应器,如活性污泥法或厌氧消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2.4、深度处理: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如吸附、膜过滤和消毒等,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以确保水质达到回用标准或排放标准。
2.5、出水排放或回用:处理后的水质可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或者通过后续处理进一步利用,如农业灌溉、工业循环冷却水或城市景观用水等。
3、设备和技术3.1、IBR生物反应器:IBR生物反应器是IBR污水处理工艺的关键设备,通过控制温度、流速和生物菌落,实现有机物质的降解和污染物的去除。
3.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可以高效地去除悬浮固体、细菌、和溶解有机物等,提高出水质量。
3.3、吸附剂:使用吸附剂,如活性炭、生物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等,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颜料等。
3.4、消毒技术:常用的消毒技术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
4、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4.1、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相关的环境法规,旨在保护水资源,防止和控制水污染,并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4.2、污水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是指规定污水排放中各种污染物浓度或物理指标的法规要求,用于限制和控制污水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生物反应器设计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生物反应器设计研究污水处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保护环境,必须对污水进行治理。
目前,生物法是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中,高效生物反应器(EBR)是一种效果极佳的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
本文将介绍高效生物反应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一、EBR的种类EBR可以分为完全混合EBR和膜生物反应器(MBR)。
完全混合EBR又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反应器(ASBR)、序批式反应器(SBR)和持续激活污泥法反应器(CASS)。
这些不同类型的EBR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ASBR是最常用的EBR类型。
它的设计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且在处理碳氮比大约为10∶1的废水时表现出色。
ASBR反应器包括一个污泥悬浮器和一堆化学反应器。
废水在悬浮器中与活性污泥混合,然后流入化学反应器,这里有三个主要区域:反应区、沉淀区和混合区。
当反应完成后,混合区位于底部的闸门打开,使沉淀物流出,上清液从反应器流出。
SBR类似于ASBR,但与连续加反应略有不同。
典型的SBR反应器包括四个阶段:填料、曝气、静置和淋洗。
基本方法是在一定次数内反复使水通过填料并加氧曝气。
在静置期,污水混合和放置以便污泥沉淀。
CASS是一种持续激活污泥法,并在ASBR相关。
CASS关闭的污泥池将并流到氧气富含的异型扩散器中。
异型扩散器将悬浮的污泥混合在一起并将其与需要处理的污水混合在一起。
异型扩散器还在反应器的壁面上形成了一个微小的沉淀池,供污泥使用。
MBR是高效生物反应器中另一种常见的类型。
MBR不同于其它类型的EBR,因为其用膜过滤代替了污泥池。
通过该方法,固体污泥在水中悬浮,然后通过膜过滤,化学反应发生在膜外面。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易于操作,减少了因污泥漏出而造成的污染。
其它类型的EBR一般都会有固体污泥的问题,在处理大量水的时候也容易发生故障。
二、EBR的优势EBR相比于传统污泥法处理废水具有多种优势。
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污水的性质。
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简介

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简介
8月3日
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简介
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来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优势
1、采用进口增压泵,高效率低噪音,稳定可靠;
2、在线水质监测控制,实时监测水质变化,保障水质安全;
3、不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和酸碱再生处理,无化学废液排放,无环境污染;
4、反渗透可以连续运行制水,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水质稳定。
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反渗透是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无相变的物理方法将含盐水进行脱盐、除盐。
目前,超薄复合膜元件的脱盐率可达到99.5%以上,并可同时去除水中的胶体、有机物、细菌、病毒等。
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应用领域
1.石油化工行业如化工反应冷却水;化学药剂、化肥及精细化工、化妆品制造过程用工艺纯水。
2.医院,生活,制革,印染,造纸工业中工艺用水处理。
EBR工艺基本原理

EBR工艺基本原理生态化生物膜接触氧化(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 EBR)工艺是OASIS水生态处理技术第三代升级工艺技术,该技术是由生物和植物技术耦合而成的创新技术,在传统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基础上成功引入先进的生态工程概念,实现了对原有生物处理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化生物膜即EBR工艺技术已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 2014 1 0612135.3)。
(1)微生物降解原理:通过利用附着在植物根系和根系仿生填料表面的大量微生物吸收、吸附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并经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以降解。
微生物的降解原理是现代生化法治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生物处理是19世纪末出现的治理污水的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手段。
废水的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一样,为了进行自身的生理活动,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并加以利用。
这些营养物质在微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微生物获得需要的能量,同时微生物本身也得到繁殖、数量得到增加。
在废水中存在着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这些物质大部分都可以被微生物作为营养物质而加以利用。
废水的生物处理实质…:就是将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作为微生物生长•『玲士.号7好家呼吸戌氧呼吸的营养物质被微生物代谢、利用、转化,将原有o »I相据氧化的底幅[氧化产物的不百"I I防血般柚)孤我警句的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使。
B 0异养型微生物自养型整生物食醉无氧呼吸得废水得到净化。
(2)提质增效原理:由于引入植物根系和根系仿生填料,使得EBR与传统工艺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微生物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降解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范围更宽广、处理的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运行能耗更低。
EBR水处理技术知识讲解

E B R水处理技术EBR水处理技术生态化生物膜法(EBR)工艺定义:生态化生物膜(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EBR)工艺,其设计理念是通过利用植物根系和根系仿生填料作为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的载体,把生物共生理念融入传统的生化工艺中,形成高度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从而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EBR技术基本原理简介生态化生物膜法(EBR)兼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池内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和MBR工艺,池内生物量高达12~18g/l,另外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所需的污泥回流量较小,无污泥膨胀问题,后期运行管理较活性污泥法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是一种兼氧生物膜法工艺,生化池内分为二级兼氧、好氧池,并内设相应数量的EBR组件,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门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同时池面上根据水力流态设置相应数量的植物种植框,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人工湿地三者的特点。
处理效率高、生态景观效果好。
工艺单元组成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单元主要包括有曝气系统的EBR池、EBR组件和植物系统等内容。
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1)COD、BOD的去除✓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在废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质大部分都可以被微生物和植物作为营养物质加以利用。
EBR工艺对COD、BOD去除率高达98%以上。
(2)氨氮、总氮的去除✓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的污泥龄可达四十五天以上,大大提高了氮的去除效率。
EBR组件为生长较慢的物种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境,通过附着在植物根系和EBR组件上的大量生物膜的作用,比传统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率。
由于污泥龄长,再加上植物的协同作用,因此脱氮效率非常高,氨氮去除效率大于97%、总氮去除效率大于90%。
工艺方法——水处理技术

工艺方法——水处理技术工艺简介1、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主要利用了选择性半透膜具有选择性允许离子、微生物、有机物等通过的特性。
该技术的原理为,在含有杂质的水中施加比自然渗透压更大的压力,使得渗透向反方向进行,水分子流入渗透膜的另一端,分离出清洁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作用。
该技术受温度、酸碱性影响较小,具有较高额脱盐效率,且成本低廉,缺点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
采用反渗透技术对采出水进行处理后,用于牲畜饮用和灌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技术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实现水中离子的交换,进而达到去除水中杂质的目的。
其原理为,先在树脂中充填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等置换离子,当废水流经树脂时,水中钙离子、钠离子等置换水中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进而吸附在树脂上,降低产出水的盐度、硬度。
该技术水处理的效果主要由水中杂质成分以及产出水再利用的要求决定,一般需要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结合使用。
该技术可去除产出水盐、硝酸盐、铁离子等无机污染物,但不能去除产出水中有机污染物。
3、膜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被誉为21世纪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替代传统工艺的最佳选择。
膜分离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以压力梯度为驱动力,利用特定膜的透过性能分离水中离子、分子和杂质而进行的滤膜机械筛分作用,是膜技术从化工领域向水处理领域发展的结果。
4、电容法离子交换技术电容法离子交换技术是采用电化学技术,利用溶液中离子与电极间静电引力将水中杂质清除。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①可实现模块化操作,无需高压泵;②利用电荷离子与电极间静电引力去除杂质,不会产生结垢沉淀物;③无需其他化学添加剂,环保性好;④较易清洗。
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对于水中不带电的杂质无法除去,如非离子型物质,因此在使用电容法离子交换技术时,应事先除去水中的非离子型杂质。
5、化学试剂法当废水中含有大量碳酸氢根时,可在产出水中加入硫酸,去除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
但该技术降低了废水的pH值,无法降低水中的盐度。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IBR 在多个省份被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行文推荐,例如贵州省住 建厅、发改委、环保厅联合发布的技术指南中推荐 IBR,湖北人大调 研出文肯定 IBR。IBR 被广泛应用在“南水北调”库区、 “山峡库区” 等国家重点流域项目中,省级的重点项目也广泛采用,例如广西“漓 江流域”、“九州江重点流域”有 80%以上采用 IBR。
设备只配备激波传质器配套水泵和潜水搅拌器, 调节池中配备提升泵 和粗格栅,污泥间配备污泥浓缩设备。
系统内的动力设备只有潜污泵与搅拌设备, 所需的能耗为污水 提升、IBR 生物反应池内维持两种模式运行所耗的电能, 能耗非常低。 就整个污水处理厂系统而且, 除了 IBR 池的能耗之外, 不存在污泥回 流和混合液回流能耗, 只有提升泵站能耗及污泥浓缩所需能耗。 由于 连续进出水的特性, IBR 池进出水水头相差小。污水处理系统配置的 集中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原污水水质, 灵活地控制 IBR 的运行模式, 在 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使工艺的能量消耗最小化。
规模( t/d ) 1000 3600 3000 1500 1200 1100 4000 4000 4000 2000 4000 1500 1000 2000 2000 1000 1500 1000 1000 1000 1600 1000 2500 4000 1000 1000 1000 4000 4000 2000 4000 3500 5000 5000 3000 1300 1500 1000 1000 2000
出水的特点,省去了滗水器,提高处理设施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提
FBR生态处理技术介绍(20100113)[2]
![FBR生态处理技术介绍(20100113)[2]](https://img.taocdn.com/s3/m/8865e969561252d380eb6e8a.png)
FBR废水生态处理技术介绍深圳奥尼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项目背景深圳奥尼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环境科学技术中心与匈牙利Organica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
公司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2008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了公司成立的签约仪式。
2009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匈企业家座谈会上,对双方环保领域的技术合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FBR废水生态处理技术理念初始于美国,后期由匈牙利Organica 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开发。
该技术是通过引入先进的生态工程技术和A2/O工艺技术,对SBR工艺技术的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五个过程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二、技术优势FBR生态处理技术与其它处理技术相比较,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技术特点包括:1 具有极优的脱氮效果氨氮去除效率大于99%、总氮去除效率大于90%,远优于国内其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出水氨氮指标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要求,是“十二五”我国解决江河湖泊氨氮、总氮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技术。
2 出水水质可全面达标出水水质全面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最高标准),以及《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出水可直接作为生态景观补充水、绿化冲厕用等。
3 生态环境适宜,运行高效稳定系统接种2000-3000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并将庞大的植物根系悬浮在反应器内,为这些动物和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生长栖息地,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不仅稳定,且非常有活力,在生物有机体自我合成和吸收太阳能的作用下,使污染物得到最大限度的降解。
4 内设除臭系统,周边环境良好本技术巧妙地利用种植的挺水植物构建内置除臭系统,使处理系统释放的恶臭气体被有效净化,解决了一般污水处理厂外泄恶臭气体影响周边大气环境,避免了扰民与投诉问题。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它采用了离子群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不使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下,对水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离子群的电荷作用力,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离子群是一种带有电荷的粒子,它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力来移动。
在水处理过程中,离子群被引入到水中,然后通过电场的作用力,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到离子群上,最后将离子群和有害物质一起移除。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去除水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细菌等。
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口感,使水更加清爽。
此外,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技术还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多个领域。
在饮用水领域,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在工业用水领域,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水中的污染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在农业用水领域,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水的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农业产量。
旁流动态离子群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优点及相关清洗方法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优点及相关清洗方法
2020年5月12日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水分子从需要净化的水源中分离出来,实现水变纯净的设备。
它和其他的净化水的设备相比,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有哪些优点呢?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与其他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无相态变化、常温操作、设备简单、效益高、占地少、操作方便、能量消耗少、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和出水质量好等优点。
系统的脱盐率达96 %以上,淡化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反渗透设备的清洗方法:
1、低压冲洗反渗透设备
定期对反渗透设备进行大流量、低压力、低pH值的冲洗有利于剥除附着在膜表面上的污垢,维持膜性能,或当反渗透设备进水SDI突然升高超过5.5以上时,应进行低压冲洗,待SDI值调至合格后再开机。
2、反渗透设备停运保护
由于生产的波动,反渗透设备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停运,短期或长期停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不适当地处理会导致膜性能下降且不可恢复。
3、反渗透膜化学清洗
一般3~12个月清洗一次,如果每个月不得不清洗一次,这说明应该改善的预处理系统,调整的运行参数。
如果1~3个月需要清洗一次,则需要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是否需要改进预处理系统较难判断。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工业或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要求的一系列过程。
IBR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本文将对IBR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艺概述IBR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了生物处理、固液分离和后处理等步骤,综合运用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原理,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滤池、消毒等多个环节,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三、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均质器等环节。
首先通过格栅除渣将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然后将废水进入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沉积物沉淀,再经过均质器的搅拌作用,使废水中的杂质均匀分布。
四、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IBR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环节,主要采用生物膜反应器进行处理。
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生物膜颗粒可以起到过滤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得到有效去除。
五、沉淀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还可能残留一部分微生物膜颗粒和悬浮物。
因此,需要进行沉淀处理。
沉淀池中废水停留一段时间,使微生物膜颗粒和悬浮物沉淀到池底,清水上升到上部。
六、滤池滤池是为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和浊度的。
废水从上部缓慢渗透过滤池中的滤料,滤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和悬浮物得以去除,出水时更加清澈。
七、消毒为了保证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照射、臭氧氧化等。
八、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IBR污水处理工艺的工艺图、实验数据以及设计计算表格等。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以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2·有机物:指由碳、氢和氧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
3·氮、磷:分别指废水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是常见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之一。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I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一、IBR简介1、IBR污水处理生物法介绍IBR(Continuous-flow Intermission Biological Reactor)技术,即连续流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技术,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该技术是针对我国城镇污水有机物负荷较低、氮和磷浓度较高的特点,特别研发的节能型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并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成果验收。
通过几年的工程应用完善与发展,该技术已经成为适合城镇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
(1)技术来源和背景IBR技术源自国家“十五”863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高新技术研究课题:1)“城市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与示范”(编号:2003 AA60 1110);2)“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集成与设备成套化”(编号:2005 AA601060)的成果,系该项目研发的系列技术中的核心技术,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成果验收。
(2)国家技术专利【1330.3】一体化同步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ZL2012 2 0181245.5】激波传质射流曝气器【ZL2012 2 0372520.1】IBR连续流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ZL 2013 2 0154407.0】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沉淀器【ZL 2013 2 0153622.9】一种旋流均匀辐射布水器(3)基本原理IBR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间歇曝气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通过调节曝停比营造出污水在反应池中的多级A/A/O状态,使污水在反应池中处于最佳状态的脱氮除磷工况,以最大限度地去除氮和磷。
根据原污水水质、水量、水温、季节变化调节生物反应池曝、搅、沉周期,从而实现生物反应池曝量最小且最大限度的脱氮除磷,系统整体节能的目的,是低能耗脱氮除磷先进技术。
通过多年的研究加实践,已经形成了包括生化反应动力学、絮凝动力学和沉降动力学的完善的理化体系。
BCR工艺技术

BCR工艺技术BCR工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它在水处理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BCR工艺技术及其优势。
BCR工艺技术是生物接触氧化与砂滤过滤相结合的一种处理方式。
它通过分阶段的生物降解和深度过滤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达到对水体净化的目的。
BCR工艺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BCR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有害物质。
该工艺利用生物降解的原理,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碳酸盐和水,使水质得到改善。
同时,通过深度过滤,BCR工艺技术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提高水的透明度。
其次,BCR工艺技术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生物接触氧化和砂滤过滤是BCR工艺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
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适应不同水质的处理要求,并保证输出水质量的一致性。
再次,BCR工艺技术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BCR工艺技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减少了运营成本。
同时,BCR工艺技术还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再生的资源,如作为肥料等。
因此,BCR工艺技术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BCR工艺技术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
BCR工艺技术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和砂滤过滤两个环节,这种紧凑的处理方式使得BCR工艺所需的设备和设施相对较少。
因此,BCR工艺技术在场地利用方面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工程条件。
综上所述,BCR工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
它通过分阶段的生物降解和深度过滤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质,使水质得到改善。
BCR工艺技术具有去除有害物质、稳定可靠、较低运营成本和较小占地面积等优势。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BCR工艺技术将在水处理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EBR工艺介绍-应用领域

EBR工艺应用领域生态化生物膜接触氧化(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EBR)工艺是OASIS水生态处理技术第三代升级工艺技术,该技术是由生物和植物技术耦合而成的创新技术,在传统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基础上成功引入先进的生态工程概念,实现了对原有生物处理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化生物膜即EBR工艺技术已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 2014 1 0612135.3)。
EBR工艺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以下方面:(1)新改扩建市政污水处理厂EBR工艺技术相比于传统工艺具有更高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处理系统所需的占地面积,处理系统吨水占地一般仅需约0.3~0.5m2。
同时,由于EBR系统良好的除臭效果和景观环境效果,系统不需要设置卫生防护间隔区,污水厂整体建设占地远低于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
与其他工艺相比,EBR系统的效能高、出水好、景观美、设备数量少、综合建设成本低。
(2)市政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改造EBR技术出水水质标准高,可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工艺流程简单。
EBR技术运用于传统二级生化工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时,可在原位对原有生化池功能单元进行改造,基本不需新增用地。
改造出水标准提高、运行成本降低,景观环境优美,提高原厂周边土地利用价值。
非常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提质增效改造。
(3)新建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站EBR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标准高,出水可再生利用或就近排入环境水体,适用于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
(4)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化再生利用EBR技术出水水质标准高,EBR功能单元出水经消毒即可作为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用水补充水源,适合于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再生利用。
(5)新农村水环境的修复改善工程EBR工艺技术可应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模块化设计,灵活组合,适合各种规模,是农村分片区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和农村河湖塘库水质修复改善工程的优先选择工艺。
水处理行业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技术了解一下

水处理行业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技术了解一下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
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
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
反渗透的工作原理: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
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得益于反渗透膜的技术优势,其应用范围已从脱盐扩展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饮料、冶金和环保等领域的纯水超纯水制备、废水处理及物料的预浓缩等。
1、海水、苦咸水的淡化制取生活用水,硬水软化制备锅炉用水,高纯水的制备。
近年来,反渗透技术在家用饮水机及直饮水给水系统中的应用更体现了其优*性。
2、在医药、食品工业中用以浓缩药液、果汁、咖啡浸液等。
与常用的冷冻干燥和蒸发脱水浓缩等工艺比较,反渗透法脱水浓缩成本较低,而且产品的疗效、风味和营养等均不受影响。
3、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反渗透膜具有高效净水功能,为人们提供安全饮用水。
反渗透膜是用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一种半透膜,它能够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利用反渗透原理选择性地使水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膜,而其余的成分被截留,从而达到使水体被淡化、净化的目的。
德兰梅尔反渗透膜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领域,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处理行业的10项技术

水处理行业的10项技术1.膜技术膜分离法常用的有微滤、纳滤、超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由于膜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不引入其他杂质,可以实现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因此常用于各种大分子原料的回收。
如利用超滤技术回收印染废水的聚乙烯醇浆料等。
目前限制膜技术工程应用推广的主要难点是膜的造价高、寿命短、易受污染和结垢堵塞等。
伴随着膜生产技术的发展,膜技术将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铁碳微电解处理技术铁碳微电解法是利用Fe/C原电池反应原理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
铁炭微电解法是电化学的氧化还原、电化学电对对絮体的电富集作用、以及电化学反应产物的凝聚、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其中主要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及凝聚作用。
铁屑浸没在含大量电解质的废水中时,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在铁屑中加入焦炭后,铁屑与焦炭粒接触进一步形成大原电池,使铁屑在受到微原电池腐蚀的基础上,又受到大原电池的腐蚀,从而加快了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此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并使用废铁屑为原料,也不需消耗电力资源,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
目前铁炭微电解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印染、农药/制药、重金属、石油化工及油分等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Fenton及类Fenton氧化法典型的Fenton试剂是由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H,从而引发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反应。
由于Fenton法处理废水所需时间长,使用的试剂量多,而且过量的Fe2+将增大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并产生二次污染。
近年来,人们将紫外光、可见光等引入Fenton体系,并研究采用其他过渡金属替代Fe2+,这些方法可显著增强Fenton试剂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能力,减少Fenton试剂的用量,降低处理成本,统称为类Fenton反应。
Fenton法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较为简单,适用范围广;既可作为单独处理技术应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用,如与混凝沉淀法、活性碳法、生物处理法等联用,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方法。
EBR工艺介绍-竞争优势

EBR工艺技术竞争优势生态化生物膜接触氧化(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EBR)工艺是OASIS水生态处理技术第三代升级工艺技术,该技术是由生物和植物技术耦合而成的创新技术,在传统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基础上成功引入先进的生态工程概念,实现了对原有生物处理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即EBR工艺技术已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 2014 1 0612135.3)。
EBR核心竞优势(1)核心竞争力一:出水水质好,出水标准高根据以往工程经验,EBR工艺对COD、BOD、氨氮去除率高达95%以上,总氮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
✓出水水质指标可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四类水质标准,主要指标优于三类水质标准。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无提标忧患。
✓同时可满足再生水(SL368-2008)、城市杂用水(GB/T18920-2002)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要求。
✓出水可直接作为生态景观补充水、绿化、冲厕、冲洗地面用等,也可根据处理目的要求进行定制设计。
(2)核心竞争力二:景观环境美✓通过引入生态概念,使植物成为污水处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厂绿化面积可达85%以上。
✓通过专业设计,将不同种类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有效组合,将污水处理厂营造为与周围环境相融洽、充满生机的、亮丽的城市风景带。
✓在此基础上通过植物除臭设计,在EBR水池上甚至可以喝咖啡或休闲小憩,也可以建设成为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3)核心竞争力三:占地面积小EBR工艺相比于传统工艺,其高效的去污能力,大大降低了处理系统所需的占地面积,处理系统吨水占地一般仅需约0.3~0.5m2。
同时,由于系统不需要设置卫生防护间隔区,污水厂整体建设占地远远低于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BR水处理技术
生态化生物膜法(EBR)工艺
定义:生态化生物膜(Ecological Biomembrane Reactor,EBR)工艺,其设计理念是通过利用植物根系和根系仿生填料作为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的载体,把生物共生理念融入传统的生化工艺中,形成高度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从而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EBR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生态化生物膜法(EBR)兼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人工
湿地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池内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和MBR工
艺,池内生物量高达12~18g/l,另外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
所需的污泥回流量较小,无污泥膨胀问题,后期运行管理较活性污泥法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是一种兼氧生物膜法工艺,生化池
内分为二级兼氧、好氧池,并内设相应数量的EBR组件,部分微
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门则以絮状悬浮生长
于水中,同时池面上根据水力流态设置相应数量的植物种植框,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人工湿地三者的特点。
处理效率高、生态景观效果好。
工艺单元组成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单元主要包括有曝气系统的EBR池、EBR组件和植物系统等
内容。
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
(1)COD、BOD的去除
✓微生物降解
✓植物吸收
在废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质大部分都可以被微生物和植物作为营养物质加以利用。
EBR工艺对COD、BOD去除率高达98%以上。
(2)氨氮、总氮的去除
✓微生物降解
✓植物吸收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的污泥龄可达四十五天以上,大大提高了氮的去除效率。
EBR组件为生长较慢的物种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境,通过附着在植物根系和EBR组件上的大量生物膜的作用,比传统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率。
由于污泥龄长,再加上植物的协同作用,因此脱氮效率非常高,氨氮去除效率大于97%、总氮去除效率大于90%。
(3)总磷的去除
✓微生物降解
✓植物吸收
✓物化除磷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具有一定的生物辅助除磷能力,微生物吸收的磷,以聚合磷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形成聚磷污泥,并最终通过脱落生物膜的排放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
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经植物根系吸收后,通过细胞膜上蛋白质消耗能量运输到植物体内各生长细胞中,供植物生长所需。
该工艺总磷的总去除效率大于97%。
技术专长特点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因为池内特殊流态的作用,污水与微生物接触频率高,且池内微生物量大,污染物去除率高。
其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生物种类多,活性生物量大
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生态效果好,环境景观美
具有较好的除臭效果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无污泥膨胀问题
技术优势
出水水质好,出水标准高(能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质标准)
运行成本低
除臭效果好,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温效果好
占地面积小
应用领域
生态化生物膜(EBR)工艺以它特有的优势,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广泛,可用于以下方面:
(1)新建市政污水处理厂
(2)改扩建市政污水处理厂,或提质增效改造
(3)新建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站
(4)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化再生利用
(5)流域治理及新农村水环境的修复改善工程
(6)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7)高尚住宅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8)黑臭水体整治等地表水生态修复
(9)河道、湖库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
工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