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

合集下载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博物馆名称]博物馆。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博物馆名称]博物馆是一座专注于[博物馆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相关地区或领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人类在不同领域的智慧和创造力。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展厅名称]展厅。

这里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物名称],它是[相关历史时期或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展厅名称]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相关主题]的展品。

大家可以看到[具体展品],它们展示了[相关领域或主题]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在参观过程中,请大家遵守博物馆的参观规定,不要触摸展品,不要随意拍照,以免对展品造成损坏。

最后,感谢大家的参观,希望大家在[博物馆名称]博物馆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向我咨询。

谢谢!。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

安徽省博物馆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把放心交给他,开心交给我。

小王很高兴在这样一个春风日丽、阳光明媚的上午和大家相遇,小王将竭诚为大家服务,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安徽省博物馆的大门了。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占地面积约70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于一体的省级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景区。

1956年,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

馆名是由陈毅元帅题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有馆藏文物二十多万件,基本陈列主要分为“徽州古建筑成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安徽古生物展”。

现在我们进入博物馆的主楼,左手边就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区,那么就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去体会一下徽州古建筑独特的文化底蕴吧。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徽州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四水归堂”的天井。

四水归堂象征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注入自己家中,在徽州又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四水归堂的天井还有利于防盗、采光、生活用水等作用,由此可见徽州人的聪慧之处。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一处徽州居民的厅堂,厅堂是徽州建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举行家庭婚丧礼庆大典的场所,也是家庭礼教的所在地,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陈设是很庄重的。

大家看那条长案桌中间摆放着长鸣钟,寓意长命、吉祥。

钟的东边是花瓶,西边是镜子,取东平西静之意,寓意天下太平,也反映了皖南村名对和谐环境的追求。

循着门厅过来,我们便看到了牌坊。

在徽州建筑艺术中,牌坊被誉为“古建三绝”之一。

徽州人文荟萃,徽商财力雄厚,那么牌坊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其中属全国保护的有一座,那就是徐国石坊,又名八角牌楼。

大家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它的复制品,徐国石坊是徽州最大最有名的牌坊,它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走过这石牌坊,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祠堂,这座祠堂是位于徽州呈坎村的罗东舒祠。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徽文博园,我将为大家带领游览园内的各个景点。

安徽文博园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华乐街333号,是一座集文化展览、文物收藏、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艺术园区。

园内建筑风格各异,历史悠久,是了解安徽文化的绝佳之地。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安徽文博园的各个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标志性建筑——安徽博物馆。

安徽博物馆建于1956年,是安徽省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宏伟壮观,采用传统安徽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徽派砖雕、徽派彩画为主,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给人一种古朴、大气、典雅的感觉。

安徽博物馆馆藏丰富多样,展示了安徽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使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徽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进入安徽文博园的第二个景点——古庙街。

古庙街是一个仿古建筑群,它重现了明清时期安徽传统建筑风格,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传统文化。

古庙街内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你可以品尝到安徽的传统美食,比如有名的合肥炖炖,它是由合肥特产砂锅五花肉和青红丝炒菜合并而成的一道特色菜。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安徽文博园的第三个景点——徽派建筑群。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安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徽派建筑群内,有很多精美的园林和庭院,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很多传统的建筑和庭院景观。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建筑特色而闻名于世,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艺术之美。

接下来,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第四个景点——合肥古城墙遗址。

合肥古城墙遗址是安徽省的一处重要文物遗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

这里是合肥古城的遗址,游客们可以看到城墙的残址和古代的城门,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悠久。

此外,在古城墙遗址的周围还有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典花园,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安徽传统艺术和文化。

最后,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最后一个景点——合肥古钱村。

导游词之博物馆

导游词之博物馆

朋友们,休息一下!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本馆的精华部分——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各位游客,请看,这就是本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800斤。楚大鼎造型优美、器身浑圆,一对侈耳附在器口两边,三个兽面蹄形足,粗壮有力。鼎的纹饰简洁明快,这条腹部突起的围带上装饰的是凸弦纹,双耳和颈部是模印菱形几何纹。整件器物雄浑凝重,气势不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诸侯大国昔日的辉煌与强盛。接下来,看一下这件鼎,这件鼎叫“凤纹方鼎”。同样是鼎,但它与楚大鼎有所不同,楚大鼎是圆形的,而它是方形的。这件鼎在造型和装饰手法上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它的立耳、直腹、平底、腹部四角各有一个立棱。矮小的短足呈二箍节相叠状,外圆内空,横截面呈半环形,这种做法非常少见。鼎的腹部四面纹饰相同,都是两只凤鸟,它们喙相接,尾上翘,好像在窃窃私语,又好像眉目传情。最后,再来看一下这件四环无名大鉴,大口,深腹,通体没有纹饰,只是在腹部微鼓的地方铸有四个对称的衔环铺首。整个器物看起来,厚重壮美,朴素无华。它是我国已知的最大最重的鉴,可以称得上是鉴器之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个入口是徽州古建筑陈列馆的入口,徽州古建筑陈列馆由序厅、水口园林、牌坊、祠堂、民宅以及建筑构件和装饰艺术单元组成,展示了徽州古建筑独特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来到了古生物陈列馆,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张地质年代和主要生物演化表。这张表告诉了我们地球的历史和生物进化的简单历程。请看这具古象化石,是1972年在怀远县的治淮工地上发现的,高4米,长8米,仅头骨和一对门齿的重量就有1000多斤。据推算,它的体重在8吨左右。大约生活在距今20万年前,年龄约为60岁,是一头老年公像。这种象在生物进化史上接近于非洲象的原始类型。它的臼齿咀嚼面经过磨蚀后呈现出菱形的齿环,因而被命名为“淮河古菱齿象”。大家请看,这是和县猿人头盖骨模型。和县猿人是30万年前生活在我省境内的原始人类,发现于我省和县淘店乡汪家山的龙潭洞。它的头盖骨主要特征与“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相近。和县猿人头盖骨的完整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接下来,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走进恐龙园,中生代的自然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_安徽导游词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_安徽导游词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_安徽导游词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_安徽导游词(精选4篇)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_安徽导游词篇1安徽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方综合性博物馆。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

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科学馆、皖北文管会、芜湖科学馆、皖南文物馆合并的基础上筹备,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

该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

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

其中古籍109126册(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

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历年来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通高80厘米,器形高大,盖顶作镂空的莲瓣形,颈部有对称的兽形双耳,四兽作足,造型生动,为春秋时期少见的艺术珍品;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

该馆珍藏的古代瓷器有1963年宿松县北宋(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与注碗,注子高20.2厘米,碗高13.9厘米,是景德镇青白瓷中少见的佳作,也是宋瓷断代中的珍贵标准器物。

铁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馆藏清初铁画名家梁在邦的作品《芦蟹图》,是铁画中的代表作。

安徽省博物馆-博物馆珍藏该馆陈列以地方历史为重点,有《安徽古代史》、《安徽革命史》和《安徽古生物化石》三个基本陈列。

1981~1986年6月,该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120多个,每年观众15~22万人次。

1984年4月,《安徽古代文房四宝展》曾在日本东京展出。

该馆从事文物保护科研的人员,曾对青铜器防腐蚀进行研究,用局部电蚀法去除青铜器上的粉状锈,并结合使用苯骈三氮唑化学浸蚀剂保护青铜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科研室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激光全息文物无损检测”,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表扬奖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安徽省博物馆讲解作文

安徽省博物馆讲解作文

安徽省博物馆讲解作文篇一《安徽省博物馆奇妙之旅》去安徽省博物馆那天,阳光正好,就像老天爷也想让我有个好心情去看那些老物件儿。

我一进馆,就感觉像是穿越了一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古色古香。

我逛到了一个放青铜器的地方,那青铜器上面的绿锈就像是它们穿越千年留下的痕迹,怪有意思的。

有个大鼎,器型特别大,我就站在那看,想着以前的人用这鼎煮肉的时候得多壮观啊。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小朋友,那小模样特别逗,他把脸紧紧贴在玻璃展柜上,隔着玻璃努力想看清鼎内的情况,小鼻子都被压得扁扁的。

他妈妈在旁边一个劲地说:“宝宝,离远点,别把玻璃弄花啦。

”那小朋友眼睛都不离开展品,嘴上嘟囔着:“妈妈我想看看里面有没有肉骨头。

”这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

我继续溜达,看到了一堆的陶瓷文物。

那些瓷瓶瓷碗瓷盘子,花纹画得特别细致。

我就仔细盯着一个瓷瓶看,上面画的是山水图,那线条流畅极了,感觉就像真能顺着那条小路走进画里似的。

从这个展柜走到那个展柜,我就像是跟着历史的脚步一点一点往前挪。

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我就像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贪婪地听它们讲。

有的文物看似普普通通,但一想到它们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就觉得它们无比珍贵。

这安徽省博物馆啊,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在这里溜达一圈,就好像把安徽的历史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真的特别奇妙。

篇二《安徽省博物馆:宝藏之地》安徽省博物馆对我来说就像个神秘的大宝藏。

那天我一进门,就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东瞅瞅西看看的,眼睛都感觉不够用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玉器的展厅。

那里面的玉制品都透着一股温润的感觉。

我看到一枚玉佩,玉的质地看起来特别细腻,在灯光下还泛着柔和的光。

我正看得出神呢,旁边有两位老人在小声讨论着。

一位花白头发的爷爷说:“这玉啊,以前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戴的呢。

”另一位奶奶点头称是,接着说:“可不是嘛,这上面雕的花纹可讲究了。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听,原来那玉佩上雕的是一种古老的神兽图案,雕工那是超级精细,每一根毛发似乎都能数得清。

安徽博物馆景点介绍导游词

安徽博物馆景点介绍导游词

安徽博物馆景点介绍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沿途讲解的介绍词,包括导游欢迎词,景点介绍词,导游欢送词等。

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导游词的资料,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店铺更多相关信息。

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约23万件,以商周青铜器、楚国货币、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元代金银器、新安书画、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等最为突出。

在现代艺术品中,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收藏于馆内,也受到国内外瞩目。

馆内现基本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的主要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徽州古建”馆再现了徽州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卓越成就,按比例复制的“古建三绝”(古牌坊、古居民、古祠堂)的代表作品许国石坊、老屋阁和宝纶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浓郁的徽州地方风味。

安徽古生物陈列集中展示安徽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场所。

另外还有供临时举办各种展览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大厅。

2024年安徽的导游词(4篇)

2024年安徽的导游词(4篇)

2024年安徽的导游词大家好!首先我代表____旅行社欢迎你们来巢湖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____。

今天我们的游程是这样安排的,上午游湖天第一胜境——中庙,观姥山岛,途中游湖滨大道、巢湖、龟山;中餐于圩里酒家就餐,下午游银屏山风景区,观千年奇花——银屏牡丹,仙人洞,后回温泉度假区休息。

我们巢湖市是因巢湖而得名,它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总人口____万,辖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以及居巢区,全境界于合肥、芜湖两市之间,周边与合肥、滁州、六安、安庆等市相接壤,隔江与芜湖、铜陵、马鞍山三市相对望。

巢湖在商周时建南巢,春秋到巢国,秦汉设居巢,唐代置巢州,后来称县,____年改巢县为巢湖市,到了____年的时候____撤消了县级巢湖市,设立了地级巢湖市。

我们巢湖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非常丰富,故称为“皖中大花园”,巢湖的特产也是相当多的,比如说巢湖蜂蜜,巢湖槐米,烟花爆竹,等等。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湖滨大道上,这条湖滨大道是集旅游、防洪、交通于一体的,是在____年那场大水过后开始建起来的,全长是____米,那么大家左边所看到的呢就是我们的巢湖,湖区水面____平方公里,沿湖____个乡镇,被三县一区所环抱,及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和居巢区。

我们巢湖与洞庭湖、洪泽湖、鄱阳湖、太湖并称为五大淡水湖,而我们巢湖在这五大淡水湖中是最小的一个。

巢湖,又称“焦湖”。

相传古时巢湖为州,有一年大汗,小白龙私自降雨除汗,犯了天条,被天帝贬下凡间,遇得焦姥相救,小白龙为报焦姥救命之恩,于是就告之了天帝要陷巢州的事,焦姥及时告与众邻,使众邻勉去死难,然而焦姥却在知照众邻的时候延误了逃脱的机会被洪水淹没,其女儿也在慌忙中跑丢了一双鞋子,且终被洪水淹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焦姥的精神,将所陷之湖称之为“焦湖”,而焦姥则化作了一座姥山,女儿化作了一座孤山,她的一双鞋子化作了鞋山。

当然这只是对巢湖的一个神话传说,真正的巢湖形成当然是因为地壳运动的结果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Guide words of Anhui Provincial Museum
编订:JinTai College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安徽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
2、篇章2: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
3、篇章3: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
4、篇章4: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
篇章1: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
欢迎大家来到安徽省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方综合性博物馆。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

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科学馆、皖北文
管会、芜湖科学馆、皖南文物馆合并的基础上筹备,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

该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

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

其中古籍109126册(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

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历年来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通高80厘米,器形高大,盖顶作镂空的莲瓣形,颈部有对称的兽形双耳,四兽作足,造型生动,为春秋时期少见的艺术珍品;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

该馆珍藏的古代瓷器有1963年宿松县北宋(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与注碗,注子高20.2厘米,碗高13.9厘米,是景德镇青白瓷中少见的佳作,也是宋瓷断代中的珍贵标准器物。

铁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馆藏清初铁画名家梁在邦的作品《芦蟹图》,是铁画中的代表作。

安徽省博物馆 - 博物馆珍藏该馆陈列以地方历史为重点,有《安徽古代史》、《安徽革命史》和《安徽古生物化石》三个基本陈列。

1981~1986年6月,该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120多个,每年观众15~22万人次。

1984年4月,《安徽古代文
房四宝展》曾在日本东京展出。

该馆从事文物保护科研的人员,曾对青铜器防腐蚀进行
研究,用局部电蚀法去除青铜器上的粉状锈,并结合使用苯骈三氮唑化学浸蚀剂保护青铜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科研室与xxx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激光全息文物无损
检测”,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表扬奖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博物馆丛书该馆编辑出版的书刊有《寿县蔡□墓出土遗物》、《安徽名人画选》、《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品选》、《安徽画家汇编》、《安徽古代文房四宝展览图录》、《明清徽州社会资料选编》、《歙事闲谈》(校订本)、《新四军在皖南》及《安徽文博》等。

篇章2: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安徽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方综合性博物馆。

位于安徽省
合肥市安庆路。

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科学馆、皖北文
管会、芜湖科学馆、皖南文物馆合并的基础上筹备,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

该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

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

其中古籍109126册(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

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历年来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通高80厘米,器形高大,盖顶作镂空的莲瓣形,颈部有对称的兽形双耳,四兽作足,造型生动,为春秋时期少见的艺术珍品;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

该馆珍藏的古代瓷器有1963年宿松县北宋(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与注碗,注子高20.2厘米,碗高13.9厘米,是景德镇青白瓷中少见的佳作,也是宋瓷断代中的珍贵标准器物。

铁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馆藏清初铁画名家梁在邦的作品《芦蟹图》,是铁画中的代表作。

安徽省博物馆 - 博物馆珍藏该馆陈列以地方历史为重点,有《安徽古代史》、《安徽革命史》和《安徽古生物化石》三个基本陈列。

1981~1986年6月,该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120多个,每年观众15~22万人次。

1984年4月,《安徽古代文
房四宝展》曾在日本东京展出。

该馆从事文物保护科研的人员,曾对青铜器防腐蚀进行
研究,用局部电蚀法去除青铜器上的粉状锈,并结合使用苯骈三氮唑化学浸蚀剂保护青铜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科研室与xxx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激光全息文物无损
检测”,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表扬奖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博物馆丛书该馆编辑出版的书刊有《寿县蔡□墓出土遗物》、《安徽名人画选》、《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品选》、《安徽画家汇编》、《安徽古代文房四宝展览图录》、《明清徽州社会资料选编》、《歙事闲谈》(校订本)、《新四军在皖南》及《安徽文博》等。

篇章3: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位于合肥市政务新区怀宁路268号,
北临天鹅湖,周边有合肥大剧院、合肥奥体中心、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文化体育设施。

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
筑高度37.70米。

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

外墙立面采用青铜纹理建材,体现厚重的文化历史,内表面为木质衬里,温暖而人性化,中庭内面采用晶莹剔透的玻璃做幕墙,具有一定的现代感。

场地与空间的关节处点缀了深邃的竹海、静谧的水池、精雕的长廊、徽州牌坊的入口框景等,彰显了安徽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

新馆展陈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文明史陈列》,4
个特色专题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和《江淮撷珍》。

《安徽文明史陈列》位于2
至3楼,《徽州古建筑》位于4楼,《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和《江淮撷珍》位于5楼。

篇章4: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
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旧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占
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

20xx年8月,安徽省博物馆展览陈列大楼被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12月,安徽省博物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xx年5月,安徽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xx年6月,安徽省博物馆进入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行列。

20xx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20xx年9月29日新馆建成开放安徽省博物馆新馆选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整体建筑风格体现"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

外墙立面采用青铜纹理建材,体现厚重的文化历史,内表面为木质衬里,温暖而人性化,中庭择晶莹剔透的玻璃作为幕墙,极富现代感。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依靠安徽悠久的历史遗存,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收藏甚丰,现有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籍藏品23万余件。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