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最新范文
县级财政构建公共财政运行新机制的探讨
或调整 , 不得不靠良 好的人际关系或增提手续费、 拨款改善办公 条件等形式协调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确保尽可能多的税收。另 方面财权与事权不统一, 上级部门超越事权, 规定下级支出项 目、 标准和范围, 如教育、 科技、 农业、 血防、 计划生育、 文化宣传、
一
民兵训练等都有具体明确的硬性规定, 有关部门和单位拿着上 级的红头文件, 要求当地财政安排配套资金, 有些文件还详细规 定了安排的比 例或数额, 没有顾及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另外, 些政策性增支因素不断出台, 特别是调整工资、 增发离退休人 员生活费、 提高民政定补标准、 增加岗位津贴和警衔工资等, 使 得县级财政人不敷出。
是构建县级公共财政面临本级财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公 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政府正常运转的财力需 要。然而, 现在大多县级财政财财力严重匮乏, 收不抵支, 本级 财政若没有上级财政补助收支难以做到平衡, 特别是县级政府 所属的乡镇可用财力更少, 有的甚至连教师工资都不够保障, 如 此紧张的财力状况, 使县级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 吃饭财政”更 , 谈不上有保障公共财政支出需要的财力。因而, 难怪有人把“ 吃 饭财政” 当成公共财政。然而应由本级承担的各种基础设施和 公用设施, 都属社会公共需要的范畴, 它应由政府出资兴办。
维普资讯
企 业 家天 地 ・ 论版 /2  ̄ /H 理 67 7
县级幼政枸建 善幼跋
谢 进
崭机利钓探讨
( 望城县人 民政府副县长 ; 南 , 湖 长沙公 共财政
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 配活动或经济活动,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 财政类型或模式。“ 公共性” 是公共财政区别于其他财政的根本 特性, 因此公共财政也是围绕“ 公共性” 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财政理论界就建立“ 公共财政” 问题展开了论, 伴随着经 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 这种讨论的现实意义 日 渐 突出。一般而言, 我们说建立“ 公共财政” 也只是站在整个国家 的角度, 对于县一级财政是否建立公共财政则是乎没有过多人 给予关注。 我们知道财政职能是政府职能的派生物, 财政职能是政府 事权范围与事权重点的具体体现。因此, 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 财政职能必须认清县级政府所担负的基本职责。在我国, 县级 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个: 一是管理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公共事物; 二是提供县级地方公共产品。具体来说, 县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是提供县乡一级义务教育、 维持县乡社会治安、 建设县域内非上 级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 引导本县的经济发展、 协助上级政府提 供本县居民的社会保障、 保护县域内环境等等, 因此, 构建县级 公共财政就要体现上述特征。目 前我国 大部分县级财政收不抵 支的矛盾比较突出, 因而构建县级公共财政应首先从确保人员 工资、 义务教育、 县乡政权建设、 地方社会治安、 环境保护、 区内 道路建设等人手。 当前构建县级公共财政要避免出现这样一个误区, 认为县 级财政财力薄弱, 无力提供需要大量财力的社会公共产品, 转而 去把有限的财力重点放在刺激本地经济增长上, 结果是得不偿 失。要求县级财政在刺激经济增长出较大的成果, 实际上也是 脱离了县级财政所应有的职能, 这是因为县级财政无力更多地 介入经济发展。
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在当今社会,财政体制机制的完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体制机制是指国家在财政领域内所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安排,包括税收制度、财政预算、财政分权等方面。
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首先,完善财政体制机制需要加强税收制度改革。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税收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税种过多、税率过高、税收征管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税收制度改革,推进税制简化和优化。
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税种的数量,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税率,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透明度。
此外,还应加强税收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的监督机制,确保税收的公平和合理性。
其次,完善财政体制机制需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是国家财政活动的核心环节,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算执行不规范、预算监督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度。
一方面,可以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信息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问责机制,确保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完善财政体制机制还需要加强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是指将财政权力下放到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当前,我国财政分权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紧张、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财政分权的改革和创新。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权责边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管和约束;另一方面,可以推进财政体制的创新,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分权模式,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总之,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财政运行重要性发言稿
财政运行重要性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财政运行重要性的发言。
财政运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将从财政运行的意义、目标和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财政运行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财政运行的核心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
只有保持收支平衡,才能够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财政运行的平衡不仅对经济增长有利,也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才能够保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其次,财政运行有利于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幸福感。
财政收入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只有通过财政运行的优化和改革,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益,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加居民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感。
第三,财政运行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支出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需求,增加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收入是实现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只有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才能够保障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此外,财政运行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财政运行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财政收入过于依赖少数产业和企业。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跨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和企业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某些产业,一旦这些产业受到冲击,就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减少对少数产业的依赖,提高财政门类多样化,增加财政收入来源的稳定性。
第二是财政支出过多偏向行政经费和非生产性支出。
深化财政四项改革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深化财政四项改革完善财政运行机制武汉市江夏区财政局/左昭华深入推进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江夏区财政局坚持“积极稳妥,整体推进,讲求规范,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财政四项改革,实现了由区直向乡镇街延伸,由一级预算单位向基层预算单位延伸,由预算内资金向所有政府性资金延伸,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财政运行机制实现新完善,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规范财政分配行为,着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财政四项改革,部门预算是基础。
近几来年,江夏区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不断扩大,程序不断规范,制度不断完善,基础日趋巩固,成效日益显现。
2007年,全区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单位达299家,区直一级预算单位编制面达100%,二级预算单位覆盖面达93%,乡镇街167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一是实施综合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在摸清各单位收支状况的基础上,确定预算单位的年度收支规模,将各单位所有的收支全部列入部门预算,对预算内外资金进行收支统管,实行综合预算。
单位全部收支都在部门预算中完整反映,严格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二是推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坚持人员经费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专项经费按财力,统一编制口径,严明纪律要求,努力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
在人员经费上,严格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按编制内实有人数核定,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规定的工资、津补贴标准安排到位;超编人员工资、自行发放的津补贴一律不予安排。
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了人员编制实名制,进行网上公示,区财政部门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机关和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津补贴标准和资金渠道,按政策规定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在公用经费上,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性质、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分类确定日常公用经费标准,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并在区级财力允许的前提下,逐年提高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财政职能论文财政工作论文-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财政工作健康发展
财政职能论文财政工作论文-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财政工作健康发展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达到社会认可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要实现公平分配,必须通过财政的分配职能来调整。
财政的调控经济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使社会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监督管理职能,是指财政在履行上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等职能的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活动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的客观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出现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和经济活动的自发性、排他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必须保证政令的统一,这就要求财政在其收支活动中还要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
财政职能贯穿于政府各部门、各职能之中,财政属于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职能当然也就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
财政参与分配社会产品,必须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财政作为经济范畴,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表现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动,财政是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政府机关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政府各项职能的行使必须借助于财政职能的履行才能完成。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对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善财政运行体制机制
完善财政运行体制机制的回答如下:一、强化政府责任,完善财政预算体系1.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的约束力。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
2. 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
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健全转移支付体系,提高转移支付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财政监管,防范财政风险1. 完善财政监管机制,加强财政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流失。
2. 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财政风险。
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3.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税收征管的规范和监督,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对财政运行的影响。
3. 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降低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四、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管理效率1. 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实现财政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建立统一的财政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2. 加强财政数据安全保护,确保财政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立健全财政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完善财政运行体制机制需要从强化政府责任、加强财政监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形成系统、科学、规范的财政运行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10600字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10600字一、中国财政困难出在财政运行机制本身持续多年的中国的财政困难,是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
它既然不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答案就得从财政运行机制本身去寻找。
也就是说,从改革前后财政运行机制所经历的变化中去寻找。
传统的财收运行机制的最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1.财政收入以低价统购农副产品和低工资制为条件,得以“超常”扩大。
50年代,国家先后颁布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统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国营企业、事业机关工资等级制度》,奠定了我国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城镇职工低工资制度的基础。
然而,正是这两个制度,为国家财政集中起“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可能。
在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要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将剩余农副产品统一卖给国家,由国家按计划统一供应给城镇工业部门和城镇居民消费。
它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农副产品的低价统购和低价统销从农业中聚集起一大批资源,并转移给城镇工业部门和城镇居民。
低价的农副产品不仅降低了工业的原材料投入成本,也使城镇居民获得实物福利,并降低了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
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获得了高的利润;由国家统一掌握国有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工资标准,统一组织这些单位职工的升级,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压低工资标准,减少升级频率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
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又获得了高的利润;在自建国初期就已实施下来,且几十年基本未变的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其中主要是工业企业)创造的纯收入,基本上都交财政集中支配,企业能够自主支配的财力极其有限。
这又使得政府可以通过财政上的统收,将工业部门的高利润集中到国家手中;在工业部门历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格局下,国家财政便取得了“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才得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30%以上(1978年为37.2%)的高水平。
论国有企业财务机制的重构
贯彻 实 施 董 事 会 的 决 策 , 负 责 企 业 日常 资 本 运 营 的 决 策 ,并 审 定 下 属 企业 中 长 期 发 展 规 划 、年 度 经 营 计
划 和 重 大 投 资 项 目;与 财 务 决 策 密 切相 关 的 业 务 部 门 如 计 财 部 、 企 业 管理 部 、 资 产 经 营 部 和 投 资 发 展 部
制 .确 保 国有 资 本 的安 全
现代 企 业 制 度 的 精 髓 是 建 立 所 有 权 对 经 营 权 的 有 效 监 督 。 入 世后 , 在 “ 权 分 离” 的情 况 下, 国有股 两 东与 国 有 企 业 经 营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实 质 上 是 财 务 管 理 的 关 系— — 通 过 建 立 二 者 之 间 的 权 力 制 衡 ( 监 督 约 即
成 “ 部 人 控 制 ” 的 局 面 , 会 计 信 内 息严 重 失 真 ,国 有 资 产 严 重 流 失 。
但 入 世 后 , 要 求 政 府 转 变 职 能 , 不 能 直 接 干 预 企 业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 在 这 种 形 势 下 ,必 须 重 构 国 有 企 业 的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和 强 化 企 业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的 同 时 ,建 立 健 全 强 有 力 的
监 督约 束 机制 。
总经 理 )享 有 更 多 的长 期 性 激 励 ; 在企 业 中,则 实行 多元 报酬 结 构 的
年薪 制 ( 括 基 本 年 薪 和 根 据 经 营 包 业绩 来 确 定 的 “ 险 收 入 ” , 年 薪 风 ) 也宜拉开档次。 2 、建 立 健 全 有 效 的监 督 约 束 机
公司 的董事 会就 成 为 “ 策 中心 ” 决 ,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一)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一)一、中国财政困难出在财政运行机制本身持续多年的中国的财政困难,是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
它既然不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答案就得从财政运行机制本身去寻找。
也就是说,从改革前后财政运行机制所经历的变化中去寻找。
传统的财收运行机制的最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1.财政收入以低价统购农副产品和低工资制为条件,得以“超常”扩大。
50年代,国家先后颁布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统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国营企业、事业机关工资等级制度》,奠定了我国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城镇职工低工资制度的基础。
然而,正是这两个制度,为国家财政集中起“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可能。
在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要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将剩余农副产品统一卖给国家,由国家按计划统一供应给城镇工业部门和城镇居民消费。
它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农副产品的低价统购和低价统销从农业中聚集起一大批资源,并转移给城镇工业部门和城镇居民。
低价的农副产品不仅降低了工业的原材料投入成本,也使城镇居民获得实物福利,并降低了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
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获得了高的利润;由国家统一掌握国有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工资标准,统一组织这些单位职工的升级,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压低工资标准,减少升级频率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
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又获得了高的利润;在自建国初期就已实施下来,且几十年基本未变的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其中主要是工业企业)创造的纯收入,基本上都交财政集中支配,企业能够自主支配的财力极其有限。
这又使得政府可以通过财政上的统收,将工业部门的高利润集中到国家手中;在工业部门历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格局下,国家财政便取得了“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才得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30%以上(1978年为37.2%)的高水平。
2024年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改革论文
2024年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改革论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履行其职能、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传统的财政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议题。
二、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传统的以投资拉动为主的财政政策已难以为继。
公共财政体系改革需要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公共财政体系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传统的财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金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公共财政体系改革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优化税收结构:通过调整税收结构,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加强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的征收管理,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建立全面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
同时,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推动绩效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支出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率。
四、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的挑战与对策挑战一:财政压力与公共服务需求的矛盾。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趋势的加剧,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而财政收入增长却面临压力。
对此,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减轻财政压力。
预算执行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范文
预算执行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詹静涛今年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第10个年头。
这项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为“财政革命”的改革,是对我国传统的预算执行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也是我国财政管理制度一项重大的、最具本质性的改革。
回眸改革10年,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量到质的发展变化过程,实现了促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健全、促进财政运行效率提高、促进财政服务能力增强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10年的实践充分验证了新制度的优越性,牢固确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基础性地位。
2000年改革开始“试水”2000年以前,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对财政资金的收纳和拨付是一种粗放式管理,财政收入上缴和财政支出拨付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层层设立过渡性存款账户办理,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透明度差。
财政资金以拨代支,预算单位钱花没花完、是否按规定使用,就不得而知了。
这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政府预算执行与控制、政府资产负债管理的做法存在巨大差距。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要求,2000年6月,财政部国库司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库管理模式与国际通行做法正式接轨,为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库司成立后,即着手研究如何改革国库管理制度问题。
2000年8月,财政部主要领导向国务院领导呈报了《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报告》,从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基本构想以及近期工作安排等三个方面作了详尽汇报,并且特别强调,我国这方面的改革如果滞后,不仅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而且会拖延我国财政管理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时间。
改革“试水”先从粮库建设专项资金开始。
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率先对山东、湖北、河南和四川的44个中央直属粮库建设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将资金直接支付到粮库建设项目,改革初战告捷。
随后,又对黑龙江、江苏、海南、云南、山西和新疆的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实行了财政直接支付。
论当前县(市)级财政运行机制中所面临现状
论当前县(市)级财政运行机制中所面临现状第一篇:论当前县(市)级财政运行机制中所面临现状文章标题:论当前县(市)级财政运行机制中所面临现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运行的规范,特别是随着入世等新的情况出现,现行的财政体制在经济运行中隐发的问题和矛盾被逐渐暴露出来,给县(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县(市)级财政体制改革、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当前财政运行中所面临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财政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财政收入后劲减缓,增长速度下降截止今年10月底,笔者调查的某县级市实现财政收入82165万元,占年计划的91.6,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增幅减少了16.6个百分点。
析其原因:一是中央体制因素。
(1)从2001年8月1日起国家对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一律实行“免、抵、退”政策。
如据统计,今年1—5月全市共影响增值税50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影响3783万元,内资企业影响1232万元)。
另外,在此项政策的执行同时造成随增值税附征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税基减少,影响了地方性收入进度。
(2)税率调整影响。
从2002年1月1日起农副产品抵扣税率由原来10调整为13。
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此将增加进项而减少收入。
(3)延期税款抬高了上年基数。
由于2000年全市收入形势喜人,在当时税法许可的情况下,该市国税部门将后三个月申报税源中的8453万元作了延期处理,而这些延期税款在2001年1—6月陆续到期入库,其中“两税”入库7188万元,同时,由于新《税收征管法》的实施,去年新形成的税收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也就是说去年一年实际上征收了14个月的税收。
新的《税收征管法》实施后,企业欠税大幅度下降,导致税源减少。
二是区划调整因素。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县(市)地方经济域围锐减,削弱了县级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后劲。
论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构建
摘要:财政运行机制体现的是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关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财政运行机制中的三个层次一一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和财政管理机制入手,梳理了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运行机制的变迁过程、分析了目前财政运行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公共需要为基础依次界定政府的财政职能、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是构建我国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财政管理机制一、市场化改革中构建我国财政运行机制的基础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变迁历程也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逐渐优化的过程,是市场与政府互为主客体,相互影响、各自调整磨合的过程。
而财政体制作为联结市场与政府的制度中介,其自身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发生着变革,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财政体制变迁中最具意义的改革在于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建设性财政”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的转变。
公共财政通过弥补市场失灵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来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而不是直接参与一般性的生产活动,因此公共财政的建立能够形成良好的市场与政府关系,从而促进我国的市场化经济改革。
财政体制要发挥其经济效应是通过财政运行机制来实现的,所谓财政运行机制是指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关系。
财政收支运行过程分为财政收入运行过程、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和财政管理运行过程,相应地财政运行机制也就包括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和财政管理机制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即构成了分析财政运行机制的三方面内容。
由于市场经济下要实行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是构建财政运行机制的基础,财政运行机制的变革必须以建设公共财政为基准和目标。
如何构建高效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如何构建高效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如何构建高效财务管理运行机制1.提高预算控制、风险控制以及内部报告控制等方面的意识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成本。
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预算控制,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风险控制意识要求企业管理层要注意加强本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确立定期与不定期的讨论与协商机制,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以适应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要建立、健全全体员工实施机制,从管理层开始,一级抓一级,使所有员工都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机制。
内部报告控制意识是指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这个内部报告控制体系要求全体人员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需遵守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得以落实。
2.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首先,应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损失。
其次,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企业经营者需完善经济监督制度首先,构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必须提升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财务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以及专业会计知识有所认识和提升,同时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工作能力,与企业相关部门经常保持交流与沟通,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畅性。
其次,应严肃企业的财经纪律,建立和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加强对项目投资资金的跟踪、检查和监督。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一)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一)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运行机制得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对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完善提出了要求,要求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运行机制,为其提供会计信息及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其他经济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的实施,加速现行会计体制和会计运行机制的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已经成为当前会计改革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会计体制即我国通常所说的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国组织和管理会计事务的各种方式、形成以及各种制度的总和。
从整体上来说,会计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对一定范围内的会计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所作出的具体制度安排。
本文使用会计体制代替会计管理体制这一概念,主要是考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但政府首先必须是一个经济主体,政府的会计行为是在一定的会计体制下进行的,其会计行为方式、方法是一定会计体制的产物。
会计管理体制往往是从政府角度来表述会计体制的内容的,从政府角度出发来对其他经济主体在宏观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方法作出制度安排。
我国会计理论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提出会计领导体制的概念,来概括我国目前不同层次的政府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方法,明确其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职责权限。
会计体制是会计运行机制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会计运行机制借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
会计运行机制是会计运行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其联系,是会计运行的目标和动力机制、调节与约束机制的耦合,是会计体制外在的作用形式。
有什么样的会计体制,就必然形成什么样的会计运行机制;要形成什么样的会计运行机制,也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会计体制。
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运行机制,首先就需要改革现行的会计体制,实现现行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
优秀财政文章范文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工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
一、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资金是宝贵的资源,必须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和有效性。
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调整,避免随意性和浪费现象。
同时,要加大绩效评价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推动财政资金更加注重效益。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必须优化结构,发挥好职能作用。
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如扶贫、教育、医疗、环保等,推动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要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此外,要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加强财政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财政监督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监督力度。
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和方法,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流程监督。
同时,要加大惩治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此外,要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财政工作。
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快推进步伐。
要建立健全现代税收制度,完善税收体系和税收征管机制。
同时,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浅谈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思考
浅谈财政监视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考虑 - 财经金融财政监视如同天神韦驮,守护着财政资金和财政秩序,确保财政资金的平安、标准、有效、促进财经秩序。
近几年来,财政监视部门围绕“做大蛋糕” “切好蛋糕”主线。
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意以及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作为打破口,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会计、金融及内部监视机制,确保公共财政阳光真正惠及了千家万户。
但是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监视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监视主体与客体的不适应、不对称、不到位现象,从监视的范围、监视的方法、监视的效果等方面来看,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并且缺乏权威性、及时性与有效性。
主要表如今:一、财政监视的范围有待拓宽1.财政监视的微观范围不适当。
在两权别离的背景下,随着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变化和财政银行双方在企业资金管理职能的分工位移变化,财政在相应调整其企业财政收支活动的直接监视范围与深度时收缩过多,过猛,过急,由此带来两方面的后果:第一,在审计,银行等监视主体的分工监视职能没有相应到位的情况下,过多,过早的收缩微观财政监视,造成了企业监视的恐惧,诱发了企业财物管理的失控;第二,财政的微观监视收缩到仅仅与预算收支直接有关的财物活动,这样,在国家已不再对企业直接拨款的条件下,所谓财政的微观监视只剩下有限所谓税收监视,而对国有资产保全和增值的监视及预算外等其他企业各项基金的监视就被严重忽略了。
2. 地方财政监视的范围不明确。
在财税物价大检查取消以后,虽然中央对财政监视高度重视,但地方各级财政监视的范围因地方机构改革的滞后并未及时重新明确,造成了许多地方财政范围不清,职责不清。
地方财政监视机构在此情况下,虽比照中央财政监视的工作范围在探索前进,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广泛认同,实际监视面不宽。
监视仍以直接检查为主,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展处理,而对新的经济行为,交易方式如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对税收的影响,以及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的监视制约方面还未涉及。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一、引言财政运行机制是指在国家财政管理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体系,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运行机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预算执行不力、财政数据失真、利益分配不公等。
这些问题对于国家财政管理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财政改革,必须积极重构现有的财政运行机制。
二、问题分析1. 预算执行不力预算执行不力是我国财政运行机制中的一大问题。
一方面,政府在编制预算时经常存在着“一刀切”的情况,未能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和相关利益;另一方面,预算执行时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导致资金闲置、滞留。
2. 财政数据失真财政数据失真是我国财政运行机制中另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虚报数据、漏报数据、误报数据等行为时有发生,导致政府对财政状况的把握不准确,进而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
3. 利益分配不公我国现有的财政运行机制中,利益分配不公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区和部门拥有相对较多的财政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则相对缺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发展水平、人口结构、自然条件等都对财政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三、重构财政运行机制的思路1. 加强预算监督和管理为了解决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执行机制。
从制定预算开始,就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为执行预算奠定基础。
同时,还需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和管理体系,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
2. 提高财政数据真实性加强财政数据管理,是提高财政数据真实性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要加强数据收集、管理和发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加强信息公开,让公众能够了解财政状况,监督政府。
3. 完善利益调节机制为了解决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将利益调节纳入到财政运行机制中来。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资源的再分配。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措施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一、中国财政困难出在财政运行机制本身持续多年的中国的财政困难,是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
它既然不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答案就得从财政运行机制本身去寻找。
也就是说,从改革前后财政运行机制所经历的变化中去寻找。
传统的财收运行机制的最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1.财政收入以低价统购农副产品和低工资制为条件,得以”超常”扩大。
50年代,国家先后颁布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统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国营企业、事业机关工资等级制度》,奠定了我国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城镇职工低工资制度的基础。
然而,正是这两个制度,为国家财政集中起”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可能。
在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要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将剩余农副产品统一卖给国家,由国家按计划统一供应给城镇工业部门和城镇居民消费。
它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农副产品的低价统购和低价统销从农业中聚集起一大批资源,并转移给城镇工业部门和城镇居民。
低价的农副产品不仅降低了工业的原材料投入成本,也使城镇居民获得实物福利,并降低了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
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获得了高的利润;由国家统一掌握国有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工资标准,统一组织这些单位职工的升级,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压低工资标准,减少升级频率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
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又获得了高的利润;在自建国初期就已实施下来,且几十年基本未变的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其中主要是工业企业)创造的纯收入,基本上都交财政集中支配,企业能够自主支配的财力极其有限。
这又使得政府可以通过财政上的统收,将工业部门的高利润集中到国家手中;在工业部门历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格局下,国家财政便取得了”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才得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30%以上(1978年为37.2%)的高水平。
2.财政支出在大而宽的财政职能范围格局下,规模”超常”,负担沉重。
“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是与财政支出的规模长期处于”超常”状态直接相关的,而财政支出规模的”超常”,又是传统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大而宽的财政职能范围格局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作为社会资源配置主体的政府要包办一切的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按照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概念构建起来的国家财政,也就顺理成章地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扮演主要角色。
全社会宛如一个大工厂,国家财政便是大工厂的财务部。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由统一的综合财政计划加以控制,企业部门财务和家庭部门财务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
企业财务成为国家财政的基层环节,家庭财务更是财力有限,功能微弱。
财政职能延伸到社会各类财务职能之中,包揽生产、投资、乃至消费,覆盖了包括政府、企业、家庭在内的几乎所有部门的职能。
在这种大而宽的财政职能范围格局下,国家财政不仅负责满足从国防安全、行政管理、公安司法,到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基础科研、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公共需要,要负责进行能源、交通、通讯以及江河治理等一系列社会公共需要,要负责进行能源、交通、通讯以及江河治理等一系列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和非竞争性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而且,它还要承担起为国有企业供应经营性资金、扩大生产资金以及弥补亏损的责任,甚至要为国有企业所担负的诸如职工住房、医疗服务、子弟学校、幼儿园和其他属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投资提供补贴,等等。
国家财政既要包办社会各项事业,并有”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给予支持,其结果,以规模”超常”和负担沉重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支出机制的形成,便成为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向市场化取向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必然带来财政运行机制的相应变化。
尽管有些变化是财政运行机制为配合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而进行的”主动”调整,有些变化则系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对传统的财政运行机制构成冲击的结果,因而”被动”的成分多一些。
但不管怎样,发生在传统的财政运行机制上的变化确实出现了:一是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放宽城镇职工的工资管理,并扩大企业财权,打破了原有的财政收入机制。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的。
改革之初的思路是由减少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财政份额起步,以财政”还帐”来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被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窒息掉了的国民经济活力。
财政”还账”的具体体现就是”减税让利”。
减税让利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
从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几次较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在1978-1993年间上涨了2.14倍。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了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也因此加大了生活费用开支,从而增加了工业产品的劳务投入成本。
于是,随着工业部门利润向农业部门的转移,来源于低价统购农副产品这一渠道的财政收入便减少了。
减税让利随即又扩展到城市。
伴随着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第一步利改税、第二步利改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税利分流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陆续出台,企业留利额和留利率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前者由1978年的27.5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555.4亿元,后者由1978年的3.7%增加到1991年的65.3%。
与此同时,国家对城镇职工的工资管理相对放松,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所有制成分在内的职工工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并恢复了中止多年的奖金制度。
企业留利的增加,使得政府不再能通过财政上的统收将工业部门的利润全部集中到国家手中。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和相对放松城镇职工的工资管理,又通过增加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投入成本和劳务投入成本这一渠道,压低了工业部门的利润水平。
于是,来源于城镇工业部门的财政收入也相应减少了。
传统的财政收入机制既已被各种减税让利的改革举措所打破,而不复存在,与新型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财政收入机制又未及建立,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一降再降,由1978年的37.2%降至1993年的17.5%,也就有其必然性了。
二是在财政收入不断受到冲击的同时,财政支出不但未能相应削减,反而承受着越来越大的上升压力。
财政收入的下降,客观上要求财政支出随之削减。
这要以相应压缩国家财政担负的职能为条件。
然而,在改革初期人们普遍把注意力集中于”分利”的大环境中,压缩财政职能范围的问题还提不上议事日程。
即使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财政困难的加剧,人们已经意识到应当在压缩大而宽的财政职能范围方面有所作为的时候,又由于财政支出所牵涉到的既得利益格局难以触动和财政支出本身的”刚性”,而大大增加了推出这一举措的困难。
问题还不止于此。
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经济体制改革,所要求于财政的不仅仅是”减税让利”,而且,还要以增加支出为条件为各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铺平道路。
比如,1979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后,为减少提高收购价格带来的社会震动,对其销价采取了基本维持不变的办法。
由此而形成的购销价差以及增加的经营费用,均由财政给予补贴。
当年的价格补贴支出达到79.2亿元,比上年增加6.1倍。
到1993年,价格补贴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至 5.7%(1986-1990年间,这一比重数字还曾超过了10%)。
又如,城镇职工工资奖金收入的增加,就企业而言,是以增加产品劳务投入成本从而冲减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途径消化的,但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职工工资奖金收入的来源几乎全部依赖财政拨款。
所以为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财政也要增拨专款。
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难以相应压缩,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又需要财政增加支出给予支持。
其结果,便是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急剧扩大。
从1978年到1993年,国家财政支出由1110.95亿元增长到5287.4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
增长速度之快,为历史罕见。
一方面是以低价统购农副产品和低工资为条件、可使财政收入”超常”扩大的传统的财政收入机制被打破了,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大而宽的财政职能范围未能相应压缩,以规模”超常”和负担沉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财政支出机制反而呈现了强化的势头。
其结果,必然导致财政运行机制调整与整体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不协调,形成”特殊”的财政困难。
也许正是出于对中国财政困难的”特殊”性判断,继1991年前任财政部长王丙乾提出”振兴财政”的口号后,现任财政部长刘仲藜又向全社会发出了”重建财政”的呼吁。
二、财政状况的好转须从重构财政运行机制入手症结既已查明,药方就不难找到。
既然造成中国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运行机制调整与整个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不协调,从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运行机制入手,为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打下基础,便成了1994年财税改革的重心所在。
现在看来,1994年财税改革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了:1.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统一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的建立,既可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同等纳税的外部环境,又为财政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条件。
这次的财税改革,一方面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初步解决了原企业所得税制所造成的不同内资经济成分之间的税负不公平问题。
另一方面,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并且,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改变了原对内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流转税制的做法。
尽管出于种种考虑,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工作没有同时到位,但毕竟向税制统一、税政统一、税负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本税收规范的确立,并推出较为规范化的几种新税制,有助于增强税收和聚财功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本税收规范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比如,严格控制减免税、不淮”包税”或任意改变税率、推行纳税申报制度和税务代理制,等等),其目的正在于”堵漏增收”,把由于税制不合理、税政不统一、税权划分不清和缺乏严密的控制机制而流失的税源,转变为国家有效控制的财源。
如果把同时推出的较为规范化的流转税制、企业所得税制、个人所得税制、资源税制和土地增值税制的因素亦考虑在内,这次的财税改革,对于减少税收流失,缓解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所面临的困难,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3.改地方财政包干制为分税制,在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同时,全面克服或弱化了包干体制所带来的、表现在财政运行机制上的许多紊乱现象。
这次财税改革所推出的分税制方案,尽管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分税制方案,但分税制改革终究是对包干制的彻底否定。
以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边界、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为主旨的分税制,在克服或弱化包干体制的种种弊端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例如,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范围,并分设中央、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税,有助于控制税收减免,减少财政收入流失,形成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正常增长的良性机制,进而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原有的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格局初步打破(在企业所得税上尚保留着某些按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痕迹)后,地方面对企业,无论是否隶属于自己,都可以从中取得应有收入,从而搞重复建设、搞旨在维护属于地方企业利益的地区性经济封锁,相应失去了实际意义;还有,改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为按税种划分收入的办法,企业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拴得过死的局面得到极大弱化,从而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把企业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