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ISM规则理解指南
附录 1ISM规则理解指南1A部分实施1 总则1.1 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理解】这是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界定,特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 A.741(18)号决议通过且由该组织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亦称ISM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理解】本规则中所称“公司”是实施ISM规则并申请“符合证明”(DOC)的“公司”,有以下三种情况:1、船舶所有人,拥有并管理所属船舶;2、船舶经营人,承担船舶经营和管理责任,其中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3、管理人,负责船舶的管理但不负责其经营。
所承担的船舶管理责任,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
就船舶管理人而言,这里所称“承担船舶营运责任”应理解为是与安全和防污染有关的责任,与经营有关的责任不属于本规则所调整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船舶管理人是用签订管理协议的方式明确承担本规则所规定的所有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责任和义务的。
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获取船舶经营过程中与安全有关的船舶信息。
1.1.3“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理解】“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是笼统的说法,具体来说是指船旗国政府中负责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事务的职能机构或部门,在我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1.1.4“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理解】体系是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安全管理体系要以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为总体目的。
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是文件化和结构化的。
“文件化(documented)”是指将体系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书面形式或电子文档形式都可以。
ISM
ISM规则
第八条 应急准备 第九条 对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 情的报告和分析 第十条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ISM规则
第十一条 文件 第十二条 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第十三条 发证、审核和监督
安全管理体系概念
第一、安全管理体系 以使公司人员有效实 施公司的安全和环保 方针为总体目标。 第二、安全管理体系 必须是文件化的。 第三、安全管理体系 必须是结构化的。不 是一简单的文件汇编。
ISM规则 一.ISM规则概述
全称: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 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规则
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d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Ship and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英文简称: ISM CODE
船岸 职责 手册
岸上 应急 计划
船舶 操作 手册
船舶 维护 手册
船舶 应急 手册
安 全 管 理 手 册 的 编 写
目录 公司简介 安全和环保方针 公司机构描述和权责规定 指定人员介绍 船长职责规定及船长权力的声明
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写
资源与人员 制定船上操作方案的程序 应急准备概要 事故和不符合规定情况的报告原则 船舶和设备维护规定概要 文件控制程序要点 内审复查和评价和相关文件介绍等
实施ISM规则的 港口国监督指南
2.详细检查 当“明显依据”(Clear Grounds)存在时,应对 其SMS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对体系文件进行的核查 确认其具有《ISM规则》要求的文件化程序,并有 效实施。 “明显依据”包括下列各项:没有证书或证书无 效、存在其他可导致滞留的缺陷、存在较多非滞 留性质的缺陷。 详细检查(查验有关记录、询问船上有关人员) 的内容。
国内ISM规则讲解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义一、ISM规则的产生1、机构简介:●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如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
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
2、SOLAS公约产生背景:●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
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
●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
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
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
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这一公约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也称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第18届大会于1993年11月4日通过的A.741号决议的附件,1994年6月由《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新增第IX章规定为强制性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
ISM规则(最新版)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目录前言A.部分实施l 总则1.1 定义1.2 目标1.3 适用范围1.4 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2 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3 公司的责任和权力4 指定人员5 船长的责任和权力6 资源和人员7 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8 应急准备9 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l0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11 文件12 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B.部分审核与发证13 发证和定期审核14 核发临时证书15 审核16 证书格式前言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第A.443(XI)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通过的第A.680(17) 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无论是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7 本规则中添加的脚注旨在提供参考与指导,不作为本规则的要求。
然而,按照第1.2.3.2段要求,所有相关指南、建议等均应予以考虑。
考虑到该文献可能已经被修改或更新的资料所取代,任何情况下读者都应使用文件脚注中提到的参考文献的最新版本。
⑤A部分实施○11 总则1.1 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1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第MSC353(92)号决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
副本分发给所有该公约缔约国政府; 5. 还要求秘书长将本决议及其附件的副本分发给非该公约缔约国政府的本组织会员。 ***
MSC 92/26/Add.1 Annex 5, page 2
附 件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
A 部分 ‒ 实施 资源和人员
第 MSC.353(92)号决议
(2013 年 6 月 21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修正案
海上安全委员会, 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关于本委员会职能的第二十八条第(二)款, 注意到大会以第 A.741(18)号决议通过了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与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 ( 国 际安全管理(ISM)规则》)(以下简称《安管规则》),根据《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安 全公约》)(以下称该公约)第 IX 章,该规则具有强制性, 还注意到关于《安管规则》修正程序的该公约第 VIII(b)条和第 IX/1.1 条, 在其第九十二届会议上,审议了按照该公约第 VIII(b)(i)条提出并散发的《安管规则》修 正案, 1. 2. 按照该公约第 VIII(b)(i)条,通过《安管规则》修正案,其文本载于本决议之附件; 按照该公约第 VIII(b)(vi)(2)(bb)条, 决定上述修正案将于 2014 年 7 月 1 日视为已被接受,
8
在本规则出版物前言中加入以下新段落: “本规则中添加的脚注旨在提供参考与指导, 不作为本规则的要求。 但是, 按照第 1.2.3.2 段,所有相关指南、建议等均应予以考虑。考虑到该文献可能已被经修正或更新的资料 所取代,在任何情况下读者都应使用文件脚注中提到的参考文献的最新版本。 ”
12.3 至 12.7 段: “12.2 公司应定期核查所有受托承担涉及《安管规则》事务的相关方开展的工作是
船舶管理 - ISM规则
ISM Code
一、ISM规则产生背景
1、船舶老龄化 2、船员素质下降,配员减少 3、方便旗船、单船公司、无船公司与非标准管理 4、保险界、船级社、社会舆论对事故频发的反应 5、缺少对船公司的管理法规 6、通信现代化及其影响
二、ISM规则的形成
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在第十八届大会上 通过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 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的第A.741(18)号决议。1994年5 月,IMO《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缔约国大会又通过了SOLAS 第Ⅸ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使该规则成 为强制性规则。
三、ISM规则的原理
ISM规则采用了国际标准组织ISO9000体系的质 量保证的过程控制原理,将航运公司的安全营运 和船舶安全操作的各项活动归纳为一套适合于本公 司和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达到“工作程序化、活
动规范化、行为文件化”,并根据过去经验教训制
定预防措施。
通过内部定期评审和外部审核、监督,不断改
明显依据
包括下列各项:没有证书或证书无效、存在 其他可导致滞留的缺陷、存在较多非滞留性 质的缺陷
详细检查
详细检查的内容:PSCO实施详细检查时,除应查 验有关记录外,还应询问船上有关人员下列内容: (1)船员是否熟悉船公司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由谁负责? (3)“指定人员”是谁?谁可与其联系?如何联系? (4)船长能否出示有关其职责的文件?能否解释 其职责? (5)船长能否说出并解释其绝对权力?
2001年7月,交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 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 则》),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对第一批船舶,包括载 客定额50人及以上的跨省航行的客滚船、旅游船、高速 客船和150总吨及以上的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生 效。《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自2004年7月1日起将对第 二批船舶,包括载客定额50人及以上所有跨省航行的客 船(内河客渡船除外)和50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港内 作业的除外)生效。500总吨及以上的散货船和其他货 船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ICS/ISF《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国际航运公会(ICS)和国际海运联盟(ISF)是由40个国家的船东所自愿结成的组织,代表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商船吨位。
ICS始建于1921年,是航运业的一个商贸协会,其利益涉及海运事务铁饼是海上安全、船舶设计和建造、防止污染、以及海运法律等各个方面。
ISF始建于1909年,是航运业的一个顾主联盟,在国际上代表其成员有关劳工事务,人力及培训方面的利益。
ICS和ISF在此感谢英国“Global maritime”的海事专家joseph m hughes在制定本指南的SMS内审部分的帮助;并感谢国际船级社协会(ices)对本指南提供有益的说明。
以下几家参与了本指南制定过程中的咨询,并原则支持半指南的应用。
菠萝的海及国际海事理事会(bacon)国际干货船东协会(intercrop)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石油公司国际海运论坛(ocimf)国际气体运输船和码头经营人协会(sigtto)本指南的编写使用了目前所获得的最好资料,本指南仅作为一种指导,其应用责任由用户自负。
ICS,ISF,及任何为指南提供资料、数据,进行编辑、出版、授权翻译和供销的个人,公司,企业或组织对本采用指南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后果,均不负任何责任。
目录ICS/ISF《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1)序言 (4)第Ⅰ部分引言 (4)背景 (4)安全管理体系(SMS) (5)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优越性 (5)目的 (6)使用术语定义 (6)第Ⅱ部分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般性建议 (7)高层领导的承诺 (7)充足的资源配置 (7)船上和岸上人员的参与 (8)实际的时间表 (8)实施以后 (8)第Ⅲ部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相应的指南 (8)前言 (9)1.总则 (9)第Ⅳ部分SMS内审指南 (22)SMS外部发证及评估过程 (23)SMS内部审查及评估过程 (23)SMS内部审核 (23)附录A (30)安全管理体系内审计划样本 (30)附录B (33)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准备表格样本 (33)附录C (34)SMS内审方案样本 (34)附录D (35)SMS内审方案样本 (35)SMS内审报告的说明 (36)附则3 (38)安全管理体系的筹建 (38)初始问题 (38)制定计划 (38)附则4 (40)熟悉方法 (40)附则5 (41)主要的国际海运公约和建议案 (41)关于船舶的 (41)关于船东的 (41)关于船员和船舶的 (41)关于海员的 (41)序言第Ⅰ部分引言背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优越性目的使用的术语第二部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般建议高级领导层的承诺充足的资源配置船上和岸上人员的参与实际的时间表实施之后第三部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相应的指南前言1.总则定义目标适用防卫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2.安全和环保方针3.公司的责任和权利4.指定人员5.船长的责任和权利6.资源和人员7.船上操作计划的制定8.应急准备9.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10.船舶和设备的维护11.文件12.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13.发证、审核几监督第四部分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指南前言SMS外部发证几平谷过程SMS内部审查及评估过程SMS内部审核准则目标范围责任内审员的适任内审员的选择审核计划审核准备及审核方案的制定SMS内审的报告不符合规定的情况(NOR)和纠正措施要求(cars)SMS内审报告的所有权实施审核准备审核不是安全检查方法观察面谈附录a:安全管理体系内审计划表样本附录b: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准备表格样本附录c: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方案样本附录d: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报告样本附件附则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94修正案)——第四章船舶安全应允管理(内容略)附则2:主管机关实施ism规则指南[A.788(19)号决议](内容略)附则3:SMS的建立附则4:熟悉方法附则5:主要国际海运公约和建议案附录6:操作文件的建议项目附则7:有助于准备船上操作和应急计划的出版物附则8:可能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序言本指南的第一版发表在1993年,刚好IMO大会以A.741(18)号决议(1993年11月4日,第18次会议)通过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之前。
国际海事组织ISM规则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目录前言A.部分-实施l 通则1.1 定义1.2 目标1.3 适用范围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基本要求2 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3 公司的责任与权限4 指定人员5 船长的责任与权限6 资源与人员7 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8 应急部署9 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l0 船舶与设备的维护11 文件管理12 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B.部分-发证与验证13 发证与定期验证14 临时审核15 验证16 证书格式前言1 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A.443(XI)决议,请所有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障船长在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还通过A.680(17)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以满足船上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高标准的需要。
4认识到没有两家航运公司或船东是相同的,而且船舶在处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营运,本规则系依据总的原则和目标制订。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不同层次的管理,无论是岸上还是海上,对所列事项将要求不同的知识和了解水平。
6 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是领导层的承诺。
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承诺、能力、态度和动力。
A.部分-实施1 通则1.1 定义1.1.1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承担船舶经营的责任,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1.1.3主管机关:系指悬挂该国国旗的国家政府部门。
1.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所建立并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DOC):系指颁发给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的证明文件。
ISM规则与NSM规则完整版
有关规定,为每艘船舶配备合格 船舶配备合格并健康的船员
持证并健康的船员
6.3公司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便 保证涉及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的
6涉.3及公安司全应和当环建境立保有护关工程作序的,新以聘便和保转证 岗
新聘人和转岗人员适当熟悉其职 人员适当熟悉其职责凡需在开航前发
责凡需在开航前发生的重要指令均 出的重要指令均应当标明并以书面形式
应当标明并以文件形式下达
下达
6.4公司应当保证与其安全管理体 系有关的所有人员充分理解有关 法规、规定、规则和指南
6的.4所公有司人应员当充保分证地与理其解安有全关管规理定体,系标内 准和相关指南
6以.5便公标司识应为当支建持立安并全保管持理有体关系程可序 6支.5持公安司全应管当理建体立系有可关能程需序要,的以任标何识培为
2.充分考虑对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 船 舶检验机构和行业组织所建议的规则 指南和标准
1.3适用范围
1.3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要求可适用于所有船舶 本规则的要求可适用于所有船舶
1每.4个安公全司管均理应体建系立的实功施能并要保求证包 括以下功能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确保船舶的安全营运和环境保 护符合有关的国际和船旗国立法的 须 知和程序
6.7公司应当保证船只在履行其涉及安 全管理体系的职责时能够有效地交流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 关键性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 定有关方案和须知包括必要的检查 清单的程序。对与之有关的各项工 作应当明确规定并分配给适任人员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 性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如何制定有 关方案和须知(包括需要的检查清单) 的程序。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明确 规定由适任人员承担
NSM规则实施中人为因素的研究
2 合 理 面对 、处 理人 为 因 素影 响 ,深入 落 实 NSM 规 则 . 人 为 因 素都 是 由于 人 的认 识 向产 生 的 影 响 ,所 以在 管 理 活 动 中,积 极 面 对 人 为 因 素 产生 的种 种 现 象 ,分 析 其 t 深 层 次 的 原 因 ,加 以得 当 应对 才 能确 保 NM规 则更 加 顺 畅 S
要 的人 员 管 理 建议 ,进 而 为航 运 发 展 做 好基 础 工 作 。
则 ) S 则 强制 规 定 ,船 公 司 须 首 先 接 受 海 事 局 对 其 。N M规
公 司 进 行 S S体 系 审 核 并获 取 公 司 符 合 证 明 (0 ) M DC ,然 后
由中 国船 级 社对 船 公 司所 属 船 舶 进 行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审 核 后
颁 发 船 舶 安 全 管理 证 书 (M ) 才 能 进 入 航 运 市场 。经 过 SC, 几 年 的强 制 实 施 ,NM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 在 保 障 水 上 交 通 安 全 、 防止 船 S
1 NSM 规 则 实施 中 人 为 因素 影 响 分 析 . 人作 为经 济 活 动 中 的能 动 主 体 ,对 经 济 活 动 中 的每 步 都起 着 支 撑 和 实 施 的作 用 , 从 一项 活 动 目标 的 设 定 ,计 划 的提 出 ,任 务 的完 成 等 都通 过人 来 贯 穿始 终 。 海洋 经济 活 动 中也 不 例 外 ,正 是 因 为有 了人 的需 要 、 人 的 活 动 ,才 有
NS 规则实施中人为因素的研究 M
刘旭 东 沈诗欣 广州海事局
摘 要:《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 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 颁布实施后 , 我国也 出台了《 中 华人 民共和 国船舶 安全营运和 防止 污染管理规则 》,对 国内航运 公司的保障水上 交通安全 、防止船舶 发生交通事故 、防止船舶 污染水域起到 了重要 的作用 。而随 着规则进一步 落实 ,在安全管理体系 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综合分析这 些问题 都与 人的活动有着直接 或间接的关系 ,本文通过 分析管理活动 中人 为因素的影响 ,提 出解决好人为 因素 的方法 ,从而更好的贯彻落实 I 规则 、NSM 规则 ,为中山 SM 市航 运企业的安全管理建 言献策 ,打好航运企业发展基础 。 关键词 :I SM 人为 因素 船舶安全 防污染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1. 前言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 Code)是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于1993年颁布的一项海事安全规范,旨在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防止环境污染并保护船员健康。
该规则主要适用于所有搭载12名以上船员的商业性质船舶,并要求船舶所有人及船舶管理机构必须制定安全及防止污染的计划、程序及标准,确保船舶的安全及健康。
2. ISM Code的核心内容ISM Code的核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2.1 管理级别ISM Code要求每个船舶都必须设立一个管理级别,负责实施ISM规则和该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级别的成员必须接受反应和应急处置培训,并定期更新培训内容。
2.2 规定安全管理的目标规定船舶的安全管理目标,是ISM Code要求的一个核心。
该规定要求船舶管理机构,以及船员必须遵守这些目标并贯彻在每一项决策和行动中。
通过设定安全管理目标,船舶可以更好地为危险作出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防范和处理异常情况。
2.3 赋予船员参与职责ISM Code鼓励并赋予了船员参与职责,使其更加积极和有责任心地参与到船舶管理的实施中。
船员必须成为安全文化的一部分,以确保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
2.4 记录和文件要求ISM Code要求记录和文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以便随时展示监管机构。
此外,记录和文件维护标准的要求也必须符合ISM规则。
这些记录和文件包括:每个员工的培训记录,每个员工的工作协议和工作合同,每个员工的工作清单、船舶检查记录和维护记录。
2.5 段落ISM Code还规定了一些特定的要求,如电视系统的安全、维修和使用规程,其中包括每个MEMO项的信息、安全和健康考虑的内容、赋予船员自主权、设备操控的培训等。
3. ISM Code的实施ISM Code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3.1 制定安全管理体系计划ISM要求船舶所有者要在船上制定安全管理计划(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lan),并在其船舶承包人或管理人中指定ISM系统负责人。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⑵全面的相关性:规则从管理角度提出的要求覆盖了公司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所有工作,将航运公司的人事管理、机务管理和海务管理三大部分全部包括,对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活动做出了系统的规定。
⑶完整的系统性:规则把航运公司及其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再按照系统管理方法明确规定。第一,它强调在组织结构上的系统性,不仅要有从公司最高管理层至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的运作系统,同时还要有一个对运作系统实施监控的监控系统,公司就依靠这两个系统,来确保SMS的有效运行。第二,规则要求公司实行程序化管理,对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过程实施全面的系统控制,避免了管理行为的随意性。第三,规则要求航运公司要建立文件化和结构化的SMS。文件化和结构化本身就是这个系统管理的一部分。公司不仅要制定安全和环保方针,还要有管理程序、须知内容和记录,且这些文件之间要做到层次分明、相互关联、接口清晰、逻辑性强。这样就使得文件化和结构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近代对IMO(国际海事组织)的立法产生直接影响的六起重大海难。(IMO——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⑴“TITANIC”号——《铁达尼克》号沉没。(英国籍)
1912年4月10日,这艘英国建造的大型豪华客船在她的处女航中撞上了大西洋的冰山而沉没。死亡船员和旅客达1500余人。电影“冰海沉船”就是以这次海难为题材拍摄的。这次海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⑵“TORRY CANYON”——《托里凯尼昂》油轮触礁断裂溢油事故。(利比里亚籍)
1967年3月8日,该油轮在英国东南沿海因舵机失灵,船长要求船东施救,但船东为了省钱要求船上自救,结果船在失控中触礁破裂,断成四截,溢出约10万吨原油。由于风浪很大,围油栏难于围住全部溢油,对海域造成了严重污染。最后动用飞机轰炸断裂的油轮,将溢油烧掉。英、法两国为清除污染付出了1000万英镑的巨额费用。本次海难的教训是:船长无权处理紧急情况。由此国际上制定了《1973年国际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后来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成为《MARPOL 73/78》和《STCW 1978》两个公约。
ISM规则与NSM规则1-14
是指发给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 系指签发给公司,表明该公司符合本规
的文件
则要求的证明文件
1是.1指.6发安给全船管舶理表证明书其公司和船上 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的 文件
1.1.6安全管理证书 是指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 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证明 文件
1是.1指.7基客于观观证察据衡量或测试并能被 核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 条款存在和实施与否的量或质的信 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9重大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是指已发现的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 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 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或情况,包括 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有关要 求
1是.1指.1客0重观大证不据符表合明规不定满的足情某况一具 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1.1.10周年日 系指对应于有关证明文件有效截止日期 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
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如何制定有关 方案和须知(包括需要的检查清单)的 程序。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明确规 定由适任人员承担
8应急准备
8应急准备
8公.1司对应船当上建可立能标出识现、的描紧述急和情反况应, 的程序
8.1对船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并明 确对这些紧急情况如何做出反应
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
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 理部门
报告其存在的缺陷
报告其存在的缺陷
6资源和人员
6资源和人员
6.1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6.1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3.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 3.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贸易越来越重要。
船舶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之一。
但是,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如何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营和防止污染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因此,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相关规则以及对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作用。
SOLAS公约由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经历了风浪、潮汐以及可能遭遇海盗等极端情况,为了保证船舶和船员的安全,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74年制定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SOLAS公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事法规之一,是规范船舶建造、维修和航行相关的安全标准。
SOLAS公约对船舶的所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包括船舶结构的规定,船舶的维护、船员的培训和管理以及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此外,SOLAS公约还针对特定类型的船舶采取了特殊的规定,例如在2002年通过的《国际海洋油污染预防公约》(MARPOL)规定了加油船运输对沿海地区和港口环境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ISM规则虽然SOLAS公约已经规定了船舶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标准,但是并没有明确说明如何实现这些标准。
因此,为了确保船舶更好地遵守SOLAS公约的规定,IMO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ISM规则强调了管理方式、船员培训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升了船舶安全和操作方面的标准。
ISM规则的实施要求船东或船舶管理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全部航行船队实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以达到保证船舶安全的目的。
同时,ISM规则还要求船舶管理公司建立与海上安全有关的流程和程序,包括证明船员的培训水平、检查船舶安全设备的有效性、保证船舶与岸上通讯等。
MARPOL公约除了安全管理外,船舶污染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1973年,IMO制定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作为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标准。
ISM规则的产生
,ISM规则的产生1,机构简介: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如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2,SOLAS公约产生背景: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这一公约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也称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第18届大会于1993年11月4日通过的A.741号决议的附件,1994年6月由《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新增第IX章规定为强制性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3,ISM规则产生的背景:・船舶老龄化:平均船龄高,船多货少而收益减少费用增加导致投入费用减少・船员素质下降,配员大幅减少:低工资雇员(素质低)或配员减少(增加疲劳)・方便旗船,单船公司,无船公司与非标准管理・通信现代化及其影响・人为因素影响反思:关于海上安全和防污染公约不断制定出台和修改(仅海上安全公约达14个),要求增加了,技术标准提高了,但海事并没有减少,且重特大事故上升,后果越来越严重(船舶吨位及航线在变化:大,远).认识到:公约与技术标准不存在问题,但公约主要处理的是船舶和船员技术标准问题而涉及到公司管理特别少(公约存在的严重不足);公约缺乏管理标准对船旗国管理机关和船东履约方面存在困难,管理不到位;部分船东没有打算履行公约.4,ISM规则的特点:鲜明的针对性:从以下几方面提供了管理标准安全管理:要求公司制订安全和环保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方针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公司与船舶管理按认可的体系运行;安全操作和维护:要求船舶按体系规定的程序,方案和须知进行操作和维护,保证船舶操作和维护规范化,满足强制性规定的规则要求,并尽量符合建议性的要求.防止污染:要求公司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中包括防止污染的措施,准备方案(计划)和技能等方面的规定,使船舶在实现安全操作过程中同时实现防污操作.ISM规则与其它技术标准的区别:首先,规则作为管理标准以规范公司对船舶的管理为主要内容,把重点放在公司管理上,即通过规范公司的管理行为来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管理对象上发生改变,由海上扩展到陆上).其次,规则对船舶技术标准未作任何规定,而是通过要求公司建立并在船岸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来保证船舶操作符合强制性国际公约,规则和国内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船舶技术和操作标准(以往公约80%是技术标准).全面的关联性:完整的系统性:它强调组织机构的系统性――船舶到公司最高管理层之间的运作系统,监控系统它要求公司实行程序化管理,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全面的系统控制. 文件化的管理依据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方针,程序和方案,须知和记录构成文件系统,文件进行控制.规则的逻辑结构为编写安全管理手册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结构基础.不断的自我完善广泛的适用性5,ISM规则的内容:ISM规则由14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前言;总则;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的责任和权力;指定人员;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准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险情的报告和分析;船舶和设备维护;文件,公司审核,评价和复查;发证,审核和监督.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概要:1,NSM规则情况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缩写为NSM规则.2001年交通部于下发"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交海发〖2001〗383号文件发布该规则.交通部通知明确:2003年1月1日起对国内跨省航行载客定额50人及以上的客船(包括客滚船,旅游船,高速客船),150总吨及以上的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生效.其他船舶的具体生效日期另行通知,但对于油船原则上不迟于2003年7月1日生效.2,NSM规则内容:前言第一部分实施总则・定义・目标・适用范围・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的责任和权力指定人员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准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船舶和设备的维护文件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第二部分审核发证发证和定期审核核发临时证书审核管理证书三,《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解:1,前言1 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应用《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的原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2 本规则是为了提供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管理标准.3 考虑到航运公司及其船舶状况各有不同,本规则依据安全和防污染要求的一般原则和总体目标制定.4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船岸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列条款具有适应其岗位需要的理解和认识.5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对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目标是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体现了安全营运与防污染的主题思想,规则的制定是应用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的原理,是引用的国际公约的原理结合到我国航运与水路交通发展情况而出台,国内规则基本上全文引用ISM规则的原文,仅作了少量的调整.历年来,国际海事组织为了加强对船舶与船员的管理,减少各类海难事故与污染事故的发生,从航行安全和防污方面制定大量的国际公约,主要从技术角度上对船舶安全航行与船员管理提出了要求,但船舶公司以及各缔约国在执行公约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这些国际公约未能很好的完全的实施,各类海难事故与污染事故的并没有得到控制,国际海事组织进行反思,从主管机关与船舶公司对船舶的管理角度入手考虑,出台了提供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管理标准,即ISM规则,用以区别于技术标准.国内规则是依据安全和防污染要求的一般原则和总体目标来制定的,它主要考虑到地区差异,行业特点,船舶状况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仅仅依照规则所要求的安全营运与防污染最一般的原则与规则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来制定,是一个纲要性的规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便与各部门,各地区,各航运公司运用规则建立适用于自身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安全营运和防止水域污染的总体目标.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处于管理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对与自已相关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管理职责能充分熟悉与了解,只有每一个管理环节上的管理者熟悉了解了与其所属层次与岗位相关的管理标准,管理者才能将管理级级推进,层层落实,才能保证管理所涉及的过程顺利展开,才能达到总体目标.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船舶营运与防污染安全事项中的管理问题,要保证船舶安全营运与防止污染,就必须要上至公司领导层,下至船舶水手每一个处于船舶管理链中的人能根据自身所处的管理层次与岗位来对照理解与自已相关的管理要求,而且由于规则是用概括性术语所描述的,要做到理解与认识也必须与其相对应的岗位来逐步深入理解.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根据规则所建议的管理标准与要求,建立并实施一套与公司,船舶安全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用来指导公司及船舶如何展开对营运与防止污染工作的管理.由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以公司及公司船舶为基础建成的,建立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支持,需要公司,部门,船舶不同管理层的人员(包括公司决策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进来才能保证建立的体系适合于公司自身的情况,而且因为是一个新生事物,建立并推进过程中.。
ISM规则的产生
,ISM规则的产生1,机构简介: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如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2,SOLAS公约产生背景: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这一公约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也称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第18届大会于1993年11月4日通过的A.741号决议的附件,1994年6月由《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新增第IX章规定为强制性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3,ISM规则产生的背景:・船舶老龄化:平均船龄高,船多货少而收益减少费用增加导致投入费用减少・船员素质下降,配员大幅减少:低工资雇员(素质低)或配员减少(增加疲劳)・方便旗船,单船公司,无船公司与非标准管理・通信现代化及其影响・人为因素影响反思:关于海上安全和防污染公约不断制定出台和修改(仅海上安全公约达14个),要求增加了,技术标准提高了,但海事并没有减少,且重特大事故上升,后果越来越严重(船舶吨位及航线在变化:大,远).认识到:公约与技术标准不存在问题,但公约主要处理的是船舶和船员技术标准问题而涉及到公司管理特别少(公约存在的严重不足);公约缺乏管理标准对船旗国管理机关和船东履约方面存在困难,管理不到位;部分船东没有打算履行公约.4,ISM规则的特点:鲜明的针对性:从以下几方面提供了管理标准安全管理:要求公司制订安全和环保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方针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公司与船舶管理按认可的体系运行;安全操作和维护:要求船舶按体系规定的程序,方案和须知进行操作和维护,保证船舶操作和维护规范化,满足强制性规定的规则要求,并尽量符合建议性的要求.防止污染:要求公司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中包括防止污染的措施,准备方案(计划)和技能等方面的规定,使船舶在实现安全操作过程中同时实现防污操作.ISM规则与其它技术标准的区别:首先,规则作为管理标准以规范公司对船舶的管理为主要内容,把重点放在公司管理上,即通过规范公司的管理行为来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管理对象上发生改变,由海上扩展到陆上).其次,规则对船舶技术标准未作任何规定,而是通过要求公司建立并在船岸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来保证船舶操作符合强制性国际公约,规则和国内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船舶技术和操作标准(以往公约80%是技术标准).全面的关联性:完整的系统性:它强调组织机构的系统性――船舶到公司最高管理层之间的运作系统,监控系统它要求公司实行程序化管理,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全面的系统控制. 文件化的管理依据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方针,程序和方案,须知和记录构成文件系统,文件进行控制.规则的逻辑结构为编写安全管理手册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结构基础.不断的自我完善广泛的适用性5,ISM规则的内容:ISM规则由14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前言;总则;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的责任和权力;指定人员;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准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险情的报告和分析;船舶和设备维护;文件,公司审核,评价和复查;发证,审核和监督.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概要:1,NSM规则情况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缩写为NSM规则.2001年交通部于下发"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交海发〖2001〗383号文件发布该规则.交通部通知明确:2003年1月1日起对国内跨省航行载客定额50人及以上的客船(包括客滚船,旅游船,高速客船),150总吨及以上的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生效.其他船舶的具体生效日期另行通知,但对于油船原则上不迟于2003年7月1日生效.2,NSM规则内容:前言第一部分实施总则・定义・目标・适用范围・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的责任和权力指定人员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准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船舶和设备的维护文件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第二部分审核发证发证和定期审核核发临时证书审核管理证书三,《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解:1,前言1 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应用《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的原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2 本规则是为了提供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管理标准.3 考虑到航运公司及其船舶状况各有不同,本规则依据安全和防污染要求的一般原则和总体目标制定.4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船岸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列条款具有适应其岗位需要的理解和认识.5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对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目标是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体现了安全营运与防污染的主题思想,规则的制定是应用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的原理,是引用的国际公约的原理结合到我国航运与水路交通发展情况而出台,国内规则基本上全文引用ISM规则的原文,仅作了少量的调整.历年来,国际海事组织为了加强对船舶与船员的管理,减少各类海难事故与污染事故的发生,从航行安全和防污方面制定大量的国际公约,主要从技术角度上对船舶安全航行与船员管理提出了要求,但船舶公司以及各缔约国在执行公约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这些国际公约未能很好的完全的实施,各类海难事故与污染事故的并没有得到控制,国际海事组织进行反思,从主管机关与船舶公司对船舶的管理角度入手考虑,出台了提供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管理标准,即ISM规则,用以区别于技术标准.国内规则是依据安全和防污染要求的一般原则和总体目标来制定的,它主要考虑到地区差异,行业特点,船舶状况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仅仅依照规则所要求的安全营运与防污染最一般的原则与规则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来制定,是一个纲要性的规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便与各部门,各地区,各航运公司运用规则建立适用于自身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安全营运和防止水域污染的总体目标.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处于管理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对与自已相关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管理职责能充分熟悉与了解,只有每一个管理环节上的管理者熟悉了解了与其所属层次与岗位相关的管理标准,管理者才能将管理级级推进,层层落实,才能保证管理所涉及的过程顺利展开,才能达到总体目标.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船舶营运与防污染安全事项中的管理问题,要保证船舶安全营运与防止污染,就必须要上至公司领导层,下至船舶水手每一个处于船舶管理链中的人能根据自身所处的管理层次与岗位来对照理解与自已相关的管理要求,而且由于规则是用概括性术语所描述的,要做到理解与认识也必须与其相对应的岗位来逐步深入理解.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根据规则所建议的管理标准与要求,建立并实施一套与公司,船舶安全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用来指导公司及船舶如何展开对营运与防止污染工作的管理.由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以公司及公司船舶为基础建成的,建立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支持,需要公司,部门,船舶不同管理层的人员(包括公司决策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进来才能保证建立的体系适合于公司自身的情况,而且因为是一个新生事物,建立并推进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目录前言A.部分-实施l 通则1.1 定义1.2 目标1.3 适用范围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基本要求2 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3 公司的责任与权限4 指定人员5 船长的责任与权限6 资源与人员7 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8 应急部署9 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l0 船舶与设备的维护11 文件管理12 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B.部分-发证与验证13 发证与定期验证14 临时审核15 验证16 证书格式前言1 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A.443(XI)决议,请所有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障船长在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还通过A.680(17)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以满足船上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高标准的需要。
4认识到没有两家航运公司或船东是相同的,而且船舶在处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营运,本规则系依据总的原则和目标制订。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不同层次的管理,无论是岸上还是海上,对所列事项将要求不同的知识和了解水平。
6 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是领导层的承诺。
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承诺、能力、态度和动力。
A.部分-实施1 通则1.1 定义1.1.1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承担船舶经营的责任,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1.1.3主管机关:系指悬挂该国国旗的国家政府部门。
1.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所建立并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DOC):系指颁发给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的证明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SMC):系指颁发给船舶,证明公司及其船舶管理营运符合已批准的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证书。
1.1.7 客观证据:系指根据观察、测量或试验得到的,且可证实的定性或定量的关于SMS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情况的信息、记录或事实的陈述。
1.1.8 观察结果(观察员):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期间所得出的并有客观证据所证实的陈述(观察结果)。
它也可以是审核员对SMS提出的如不改正可能会导致不合格的陈述(观察项)。
1.1.9 不合格(不符合):系指有客观证据表明的不满足要求的观察结果。
1.1.10 严重不合格(严重不符合):系指可标识的对人身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要求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偏差。
此外,对ISM规则的要求缺乏有效和系统的实施,也被认为严重不合格。
1.1.11 周年日:系指与DOC或SMC证书的到期日相应的每年的日期。
1.1.12 公约:系指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2 目标1.2.1本规则的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受伤或丧失生命,避免对环境(尤其是对海上环境)及对财产的损害。
1.2.2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尤其应是:.1 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方法及安全工作环境;.2 对所有已标识的危害建立防范措施;及.3 持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部署。
1.2.3 安全管理体系应保证:.1 符合强制性的规范及规则;及.2 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船级社及海运行业组织所推荐的适用的规则、导则及标准得到考虑。
1.3 适用范围本规则的要求可适用于所有船舶。
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基本要求每个公司应制订、实施及保持包含下列基本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SMS):.1 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2 保障船舶安全营运及环境保护、符合有关国际公约及船旗国政府法规的须知和程序;.3 明确岸上和船上人员的权限和相互间的通信联络方式;.4 按本规则规定报告事故及不合格的程序;.5 应急情况的防备及处理程序;及.6 内审及管理评审程序。
2 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2.1公司应建立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描述如何达到l.2款规定的目标。
2.2公司应保证船、岸双方机构的所有层次都执行和维护该方针。
3 公司的责任与权限3.1如负责船舶营运的实体不是船舶所有人,则船舶所有人必须向主管机关报告该实体的全称和详细情况。
3.2公司应用文件规定有关和影响安全和防污染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所有人员的责任、权限和相互关系。
3.3公司负责确保提供足够资源和岸基地的支持,使指定人员能履行其职能。
4 指定人员为确保每艘船舶的安全营运,并提供公司与船上人员问的联系,每个公司应根据情况指定1名或多名岸上人员,他(他们)能与最高级管理层直接联系。
指定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应包括对每一艘船舶营运方面的安全及防污染范围内进行监控,在要求时确保提供所需的足够资源和岸基地支持。
5 船长的责任与权限5.1公司应以文件明确地规定船长如下责任:.1 执行公司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2 激励船员遵循该方针;.3 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发布适当的命令和指令;.4 验证规定的要求得到遵守;且.5 评审SMS并向岸上基地管理层报告SMS的缺陷。
5.2公司应保证在船上实施的SMS包括一份强调船长权限的明确声明。
公司在SMS中应规定船长在涉及安全及防污染方面有越权处置的权限,并有责任作决定,必要时,可要求公司给予协助。
6资源与人员6.1公司应保证船长:.l 有适当的指挥资格;.2 全面熟悉公司的SMS;及.3 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能安全地执行船长的任务。
6.2公司应保证每一艘船舶配备符合国家及国际要求的适任、持证,并且身体健康的船员。
6.3公司应建立程序,以保证与安全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新聘人员及调至新岗位人员适当熟悉其任务。
在开航前要提供的主要须知应给予标识,形成文件,并发予有关人员。
6.4公司应保证与公司SMS有关的所有人员能充分理解有关规范、条例、规则及导则。
6.5公司应建立和保持程序,以标识实施SMS可能需要的培训,并保证这种培训提供给所有有关人员。
6.6公司应建立程序,保证船上人员能收到用工作语言或他们懂得的语言编写的有关SMS信息。
6.7公司应保证船上人员在执行有关SMS的任务中能有效地进行联系。
7 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公司应建立制订涉及船舶安全及防污染的船上关键的操作计划及须知的程序,包括合适的检查清单。
所涉及的各项任务都应明确,且指派适任的人员来执行。
8 应急部署8.1公司应建立标识、阐明和处理船舶潜在应急情况的程序。
8.2 公司应建立准备应急行动的操练及演习的计划。
8.3 SMS应提供保证公司的机构能在任何时候对涉及船舶的险情、事故及应急情况作出反应的措施。
9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9.1SMS应包括确保向公司报告、调查和分析不合格、事故及险情的程序,以便改进安全及防污染能力。
9.2 公司应建立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
10船舶与设备的维护10.1公司应建立程序,确保船舶按照有关规范和条例以及公司可能规定的任何补充要求进行维护。
10.2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公司应确保:.1 按适当间隔期进行检查;.2 对不合格予以报告,包括可能的原因(如知道时);.3 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及.4 这些活动的记录予以保持。
10.3公司应在SMS中建立程序,标识会因突发操作故障可能造成险情的设备及技术系统。
SMS应提供旨在增进这些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应包括对备用设备及装置或非持续使用的技术系统的定期试验。
10.4 在10.2中所述的检查及10.3中所述的措施应融合于船舶操作维护的日常工作中。
11 文件管理11.1公司应建立和保持控制与SMS有关的所有文件及资料的程序。
11.2公司应保证:.1 所有有关场所均可获得有效文件;.2 文件的更改需经授权的人员审核和批准;及.3 失效的文件要立即撤换。
11.3 用于阐述及实施SMS的文件可称为“安全管理手册”。
文件应以公司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子以保持。
每一艘船舶应将与该船有关的全部文件存放于船上。
12 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12.l公司应进行内部安全审核,以验证安全及防污染活动是否符合SMS。
12.2公司应定期评估有效性,且在需要时按照公司建立的程序对SMS进行评审。
12.3 审核及可能的纠正措施应按程序文件进行。
12.4 进行审核的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除非公司的规模和性质使其不可行。
12.5 应将审核及评审结果通知该部门内具有相关责任的所有人员。
12.6 负责该部门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及时针对被发现的缺陷采取纠正措施。
B.部分-发证与验证13 发证与定期验证13.1船舶应由持有与该船相关的符合证明或根据14.1与该船相关的临时符合证明的公司营运。
13.2 对每一个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在主管机关的要求下,由另一缔约国政府签发不超过5年的符合证明。
此证明应被作为该公司能符合ISM规则要求的证据予以接受。
13.3 符合证明仅对明确列入此证明的船舶类型有效。
列入此证明的船舶类型应在初次审核时确定。
对于在符合证明内增加符合本规则的船舶类型,只能在公司的初次审核后进行。
本规则所指的船舶类型系指SOLAS公约第IX/1所定义的船舶类型。
13.4符合证明应在每年周年日的前或后3个月内接受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在主管机关的要求下,由另一缔约国政府进行的年度审核。
13.5当符合证明未按本规则13.4要求接受年度审核,或存在严重不合格证据时,应由主管机关或在主管机关的要求下,由另一签发此证明的缔约国政府撤消。
13.5.1如果符合证明失效,则相关的安全管理证书和/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也失效。
13.6 符合证明的副本应保存在船上,以便当船长如被要求时,可出示给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验证,或根据SOLAS公约IX/6.2要求受到控制。
符合证明的副本不要求被验证。
13.7 对每艘船舶,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在主管机关的要求下,由另一缔约国政府签发不超过5年的安全管理证书。
安全管理证书应在验证了公司和船舶的管理已根据批准的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后签发。
此证明应被作为该船舶能符合ISM规则要求的证据予以接受。
13.8安全管理证书至少应接受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在主管机关的要求下,由另一缔约国政府进行的中间审核。
如果在5年的周期内仅进行一次中间审核,它应在第2个周年日和第3个周年日进行。
13.9 除了13.5.1外,当安全管理证书未按本规则13.8要求接受中间审核,或存在严重不合格证据时,应由主管机关或在主管机关的要求下,由另一签发此证明的缔约国政府撤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