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装备课件

合集下载

电子对抗技术-PPT课件

电子对抗技术-PPT课件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电子战力量
太空:主被动侦察卫星 25颗 中低空:专用大型电子战飞机 100架
如: BC—135电子战飞机 4架 F—4G 36架 RF—4C ~ 12架 EA—6B ~ 30架
EC—130H C3I 对抗机 4架 占参战飞机总数的 8 % 作战飞机 16 %
地面站:39座
(二)作用: 1、获取军事情报—战争的先导。
四、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 中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电子对抗已扩大到所有军事领域 和各种武器系统中。 2、贯穿于作战的全过程。 3、是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是战斗力的倍增器。 4、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
美国武器中的电子含量%
年度 飞机 导弹 舰船 枪炮 2019 37.8 60.1 34.8 20.6 2000 38.9 59.5 34.9 20.8 2019 39.1 59.5 34.0 22.7
2、雷达干扰:
就是用雷达干扰设备或器材 发射、反射或衰减无线电波,破 坏敌方雷达的正常工作。
雷达干扰通常分为:
有源干扰。 无源干扰。
A、有源干扰:
就是利用发射机发射或转发某 种电磁波,扰乱或欺骗敌雷达正常 工作的干扰。
有源干扰可分:
1、压制性干扰:又称杂波干扰,是利用干扰 发射机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压制住敌雷达的目 标回波,使其淹没在干扰信号之中,使其敌方雷 达迷盲。
现代军事科技之二
电子对抗技术
一、概述:
1、定义: 电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 用电子设备或器材所进行的电 磁斗争。
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包括无
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制导对抗、 水声对抗、火力对抗和红外、激光对 抗等。
2、电子对抗的目的:

电子对抗技术-PPT课件

电子对抗技术-PPT课件
现代军事科技之二
电子对抗技术
一、概述:
1、定义: 电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 用电子设备或器材所进行的电 磁斗争。
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包括无
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制导对抗、 水声对抗、火力对抗和红外、激光对 抗等。
2、电子对抗的目的:
一是破坏和削弱敌方电 子设备的效能,使其不能正 常工作。 二是保障自己的电子设 备免遭敌方的破坏和干扰, 充分发挥其效能。
(二)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电子干扰就是为了使敌方电 子设备和系统丧失或降低作战使 用效能所采取的措施。
电子干扰的种类: 无线电通信干扰。 雷达干扰。
1、无线电通信干扰。
无线电通信干扰就是利用无 线电干扰发射设备发射信号,妨 碍或阻止敌方的无线电通信正常 工作。
无线电通信干扰可分:压制
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
3、电子对抗的产生与发展:
1)二十世纪初, 无线电通信出现 后便开始在军事上应用, 从而产 生了电子对抗。
主要形式:通信侦察与反侦察 ~ 干扰与反干扰
2) 二次大战期间全面形成。
从通信对抗扩大到雷达对抗。
3)二战后电子对抗技术发展到新 阶段。 出现了: 制导对抗;
激光对抗等。
4)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战 场的多维化,电子对抗正向
当前隐身武器采用的技术
1、外涂反雷达涂层。 2、采用松散型复合材料。 3、采用独特的外型设计。 4、减少声、光、热、电波的辐 射。 5、采用等离子体技术。
(三)电子摧毁与反摧毁
摧毁就是指在电子侦察的基础上用火力 或其他手段摧毁敌方无线电电子设备。
摧毁的主要手段:
1、使用常规火力摧毁。 2、派遣特种部队。 3、使用反辐射导弹。 4、使用电磁脉冲弹。

台军电子战装备及电子对抗理论

台军电子战装备及电子对抗理论

1.雷达告警接收机和电子侦察装备各种机载雷达告警接收机均由多部接收机组成,覆盖频率宽,动态范围大,截获概率高,可适应高密度信号环境;采用模块化结构、电子调谐、可编程数字数理/控制器和大容量信息库等先进技术。

ALR-56M是美军F-16C/D战斗机的现役装备,可覆盖E-J波段,具有频率搜索、信号截获、信号分析、威胁分类、测向、告警、干扰控制及功率管理等多种功能;ALR-85(V)1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威胁告警系统,覆盖C—J波段,可在复杂大密度威胁环境中自动探测、搜索、截获和鉴别脉冲多普勒、连续波或断续发射的辐射源信号,与ALQ-184、ALE-47共同组成IDF战斗机的先进一体化电子战系统。

2.有源雷达干扰设备ALQ-184(V)是ALQ-119双模干扰吊舱的改进型,也是美国空军新一代标准电子干扰装备,具有应答式、转发式和噪声等干扰模式,功率大、反应快,可对付多个辐射源,能对导弹制导雷达、高炮火控雷达和机载截击雷达实施有效干扰。

“幻影2000”综合电子战系统由1部“野猫”改进型雷达告警接收机、1部探测连续波雷达信号和脉冲压缩信号及低功率脉冲多普勒信号的接收机、2部(高低频段各1部)干扰机及“螺旋”箔条/红外诱饵投射设备组成。

3.光电对抗设备机载光电对抗设备有AVR-2告警设备和ALQ-144(V)有源红外干扰机,前者用于对飞机周围的激光信号进行探测、识别和特征分析,并提供激光威胁的告警,可也APR39接口组成雷达和激光综合告警系统;ALQ-144(V)1/(V)3是一种全向红外干扰系统,用于干扰来袭的红外寻的导弹,广泛装备在美陆海军空军的直升机和小型固定翼飞机。

二、舰载电子战装备1.主要电子战装备台湾海军主要电子战装备有WLR-1/3雷达告警接收机、长风IV电子战系统和MK36箔条/红外诱饵发射系统、DR-3000S电子支援接收机、长风IV电子战系统和“达盖”箔条/红外诱饵发射系统和MK36箔条/红外诱饵发射系统。

电子对抗技术(PPT142页)

电子对抗技术(PPT142页)
软件加密:密码表加密 、序列号加密 、 许可证加密 。
第2章 密码技术
2.2 古典密码学与近代密码学
古典密码体制采用单表代替体制和多表代替 体制,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加/解密
近代密码体制采用复杂的机械和电动机械设 备,如转轮机,实现加/解密
雷达的工作原理
雷达测定目标的方向是利用天线的方向性 来实现的。通过机械和电气上的组合作用, 雷达把天线的小事指向雷达要探测的方向, 一旦发现目标,雷达读出些时天线小事的 指向角,就是目标的方向角。两坐标雷达 只能测定目标的方位角,三坐标雷达可以 测定方位角和俯仰角。
雷达的工作原理
测定目标的运动速度是雷达的一个重要功 能,雷达测速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 理:当目标和雷达之间存在着相对位置运 动时,目标回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频 率的改变量称为多普勒频移,用于确定目 标的相对径向速度,通常,具有测速能力 的雷达,例如脉冲多普勒雷达,要比一般 雷达复杂得多。
利用电磁波相干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馈往各辐射单元电流的 相位,就可以改变波束的方向进行扫描,故称为电扫描。辐射 单元把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送入主机,完成雷达对目标的搜索、 跟踪和测量。每个天线单元除了有天线振子之外,还有移相器 等必须的器件。
不同的振子通过移相器可以被馈入不同的相位的电流,从而在 空间辐射出不同方向性的波束。天线的单元数目越多,则波束 在空间可能的方位就越多。这种雷达的工作基础是相位可控的 阵列天线,“相控阵”由此得名。
雷达的工作原理
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 英文缩写。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感兴趣 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问、速 度等状态参数。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 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部 分组成。
雷达的工作原理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电子组装设计技术教学PPT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电子组装设计技术教学PPT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
第七章 电子组装设计技术
组装设计的目的是将各种元器件按照电路和结构 要求,组装成实体,以达到电子设备预期的性能要 求。组装设计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对 设备热设计、隔振缓冲、电磁兼容性有较大影响。 电子设备的组装包括设备内各分机和电路单元的 布局与装连;电路单元内各种元器件、零部件的装 配和布局;各电路单元之间的互连,导线、电缆的 布线与装固;有关机电调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 电子设备组装设计的任务是:合理选择组装方案 和组装结构;妥善布置各种元器件、零部件;合理 安排互连与布线,充分体现电路设计预期的电气性 能,实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达到预期的功能和 可靠性要求。


减小导线跨度(长度),增大导线直径。
2. 高频系统的布局 (1) 电路元器件的布局 ① 同一级电路的元器件应以晶体管或集成电路为中 心尽量靠近布置,连线越短越好,应注意电路元件 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应远离机壳和其他金属板; ② 布局时应注意元器件之间的热影响、电磁影响, 采取远离或隔离、散热和屏蔽等措施; ③ 尽量不要使用接插件和焊片,引线越短越好。 (2) 结构件的布局 高频系统中采用的机械性支撑、固定等结构件会 影响电路性能,主要表现为降低线圈的品质因数; 增大介质损耗;增大电容耦合等。

三、总体布局原则

(1) 按照整机方框图的顺序排列各单元,使相互干扰 最少;使各单元的连线走向合理,并有利于布线。 (2) 注意重量分布均衡,使设备重心最低,设备总体 尺寸合理,各组成单元的尺寸协调。


(3) 注意机电协调。设备内的电路系统和机械系统必 须协调配合好,在总体布局时应特别注意。

7.2 典型单元的组装布局
一、稳压电源的组装布局

电子对抗技术精品PPT课件

电子对抗技术精品PPT课件
常见的微波吸收材料有橡胶、尼龙、 陶瓷、塑料等。这些材料由于吸收、散射 的 原因,使无线电波大量衰减。
(三)电子摧毁与反摧毁
• 1、电子摧毁 • 电子摧毁是在电子侦察的基础上,利用反辐
射武器直接毁伤敌电子设备的手段。
•反辐射导弹的工作原理:当导弹载机被敌方雷达跟 踪上,导弹的导引头立刻接受该雷达电磁波,导弹沿雷 达波束飞向雷达,将雷达摧毁。
反射性器材的干扰 反射性器材的干扰又分为两种:
a) 利用金属铂条、丝,或镀上金属的材料撒在空 中,进行干扰。
b) 电离气悬体的干扰.利用飞机、火箭、导弹的喷 气发动机,在空中喷洒易燃烧的金属粉末,在高温下 产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云,能强烈反射电磁波,形成干 扰信号。
吸收性器材的干扰:利用微波吸收材 料,又称反雷达涂层,衰减无线电波的辐射, 使雷达收到目标回波很微弱,难以识别标。
雷达侦察是靠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 探测目标了解敌情的。
目标 雷达波束
雷达侦察
反射波束
电子 战飞 机
雷达波束
侦察雷达
探测波
目标
1944年6月,英美联军对德 英第二集团军
成功实施电子欺骗
英 伦敦
国 美第一集团军
博恩默思 朴次茅斯

利 吉 英
多佛尔

加莱 布伦

法国北部地区 诺瑟堡
德军共配置有
曼 底
(三) 电子对抗的主要形式
• 1、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 2、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 3、电子摧毁与反摧毁
(四)电子对抗的形成与发展
• 1、电子对抗的产生
• 2、电子对抗的发展
• 第一阶段:通信对抗(二战以前)
• 第二阶段:雷达对抗(二战至50年代)

课件(电子对抗技术)

课件(电子对抗技术)

三.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的功能
• 军队指挥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到作战指挥、武器控 制、情报处理不、后勤指挥及军务管理等各个领域。 其基本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 1.迅速收集和处理情报
• • • • • 2.自动查找和提取情报 3.辅助参谋人员拟制军事文书 4.实时观察战场状况 5.对武器进行自动控制 6.提高后勤指挥效率
二.军队指挥控制系统
1.什么是指挥控制系统? 定义: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简称指挥 控制系统,是“保障指挥员和指挥 机关对作战人员和武器系统实施指 挥和控制的信息系统,是指挥信息 系统的核心”。 目的:提高军队指挥和管理效能
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的结构
• 军队指挥控制系统是根据军队体制、 作战编成和指挥配系构成的。它自上 而下逐级展开,左右互相贯通,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一种“金字塔” 式的能级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保障各 级的指挥作战和协同作战具有较强的 生存适应能力。
4.信息显示分系统
• 信息显示分系统由各种类型的可视信 息输出设备,如供个人使用的小型显 示器和供集体使用的大屏幕显示器等 组成。它的作用是吧信息处理分系统 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军事情报、敌 我势态、武器装备状况、作战方案、 命令及其执行情况等,用文字、符号、 图表等形式显示在用户的屏幕上。
5.决策监控分系统
雷达干扰通常分为:
有源干扰 无源干扰
A、有源干扰:
就是利用发射机发射或转发某种 电磁波,扰乱或欺骗敌雷达正常工 作的干扰。 B、无源干扰
就是利用本身不发射电磁波的器材反射或吸 收敌方设备的电磁波,使其效能受到削弱 或破坏。
雷达反干扰的主要措施 • 1.增大雷达的发射功率 • 2.改变雷达的工作频率 • 3.扩展雷达的工作频率 • 4.提高雷达天线的方向性 • 5.动目标显示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课件第3章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课件第3章

此外,接地极的表面导电是通过固体和流体介质进行的, 如存在容易被电离的土壤颗粒,则易产生电离移动,若接地 极和土壤之间的离子交换激烈,接地极受电腐蚀的现象也严 重,结果使接地极的表面形状不断地产生变化,也将影响接 地电阻。
在可能的条件下,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但这将引起成本 的提高,因此既要考虑实际效果,又要考虑经济性。近年倾 向于采取更合理的接地线布设方法,而不追求过小的接地电 阻。
第3章 电子设备的接地、防雷与防静电技术
3.1 电子设备的接地技术 3.2 电子设备的防雷技术 3.3 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技术
3.1 电子设备的接地技术
接地是电子设备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影响 着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正常运行,还起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的作用。
接地是电磁兼容性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对于பைடு நூலகம்制传导干 扰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具有经济性好的优点。
3.1.1 接地系统的实现 电子设备的保护接地通常以大地的电位作为基准,以大
地作为零电位。电路接地是电路系统中某一电位基准点,可 以设该点电位为相对零电位,一般不是大地零电位。例如, 电子电路往往以设备的金属底座、机架、机箱等作为零电位 或称“地”电位,它们有时不一定和大地相连接,此时设备 内部的“地”电位不一定与大地电位相同。但是为了防止雷 击和电位差对设备及操作人员造成危险,通常应将设备的机 架、机箱等金属结构与大地相连接。
对地电压是指共模干扰电压与大地电位差之和,线间电压则 是传输信号与差模干扰电压之和。
综上分析可得:共模干扰出现在信号线上,使两条信号 线同时受到同向变化的干扰,如果不考虑大地电压差,共模 干扰就是线地间的干扰。差模干扰是通过磁场耦合到信号线 中,并与信号电压串联的干扰,差模干扰实际上就是线间干 扰。

《电子对抗技术》幻灯片

《电子对抗技术》幻灯片
A、截收:侦收无线电通信信号 必须满足 三个根本条件,即
1、工作频率一样 2、功率到达一定值 3、解调方式一样
B、识别:对信号进展解调、破译。
无线电信号有:模拟信号〔如 调频、调幅、调相〕和数字信号。
要有不同的解调方式。 密码有:人工密
机械密 电子密
C、测向与定位。
测向:利用天线的方向性。 定位:交位定位法。
雷达干扰通常分为:
有源干扰。
无源干扰。
A、有源干扰:
就是利用发射机发射或转发某 种电磁波,扰乱或欺骗敌雷达正常 工作的干扰。
有源干扰可分:
1、压制性干扰:又称杂波干扰,是利用干 扰发射机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压制住敌雷达的 目标回波,使其淹没在干扰信号之中,使其敌方 雷达迷盲。
压制性干扰的主要形式有:一是瞄准式; 大西洋壁垒〞 盟军 : 兵 力
288万
用去水泥133万m3

机13700
钢铁120万吨
舰 艇 9000
诺曼底登陆示意图--2
诺曼底登陆示意图--3
4、保卫重要目标和国土平安
----防御的天网
现代战争中, 仅仅依靠战场火力防御 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全方 位的、全频段的电子防御系统,才能有效地 保卫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目标和国家领 土平安。
太空:主被动侦察卫星
25颗
中低空:专用大型电子战飞机 100架
如: BC—135电子战飞机 4架 F—4G 36架
RF—4C ~
12架
EA—6B ~
30架
EC—130H C3I 对抗机 4架
占参战飞机总数的 8 % 作战飞机 16 %
地面站:39座
〔二〕作用:
1、获取军事情报—战争的先导。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课件第7章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课件第7章

7.2 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
7.2.1 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 1.稳压电源的技术要求 (1)按要求输送给负载规定的直流和电压,保证在最大负
荷下保持稳定输出。 (2)在输入电压波动的情况下,能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并
有较高的稳压系数。 (3)保证输送给负载的直流接近于恒定直流,波纹因数较
小。 (4)电源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对大、中功率电源,效率是
(4)要求放大器工作应稳定,不产生自激振荡,放大 器具有良好的屏蔽并能抑制反馈。
(5)要求功率放大器有较高的效率。
2.放大器组装布局时应考虑的问题 由于具有一定的增益,放大器工作时对外界的干扰很敏 感,干扰将被放大,严重时放大器将无法工作。外界对放大 器的干扰包括杂散电磁场的干扰、电源引起的干扰、接地不 当引起的干扰等。 为消除或抑制干扰对放大器的影响,在组装、布局时应 注意以下问题: (1)放大器的元器件布局必须按电路顺序直线布置, 各级元器件不能交错。级与级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前一级的 输出要对着后一级的输入,其接线应尽量缩短。前置放大级 与末级离得越远越好。
4.调谐回路的组装与布局 用调电容或调电感的方法调谐,因回路阻抗的变化不同 而有所区别。从结构角度看,调电容时结构较简单,频率覆 盖较大,但调谐精度较低,通常用于接收系统调谐和一般的 发射系统调谐;而调电感时结构较复杂,频率覆盖较小,但 调谐精度较高,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发射系统调谐。 可变电容器或可变电感器等调谐器件,既要与机械控制 部分和指示装置相连,又要与高频回路中其他元器件相连, 因此必须考虑机电整体布局,做到机电连接配合好,布置紧 凑,连接导线最短,调谐方便。
(4)元器件布局时应满足电路对元器件的特殊要求。 对于热敏元件和发热量大的元器件,在布局时应注意其 热干扰,可采取热隔离或散热措施;对于需要屏蔽的电路和 元器件,布局时应留有安装屏蔽结构的空间;对推挽电路、 桥式电路或其他要求电性能对称的电路,其元器件排列时应 注意做到结构的对称性,即做到元器件位置对称,连线对称, 使电路的分布参数尽可能一致。

电子战(1)

电子战(1)
电子战(1)
EA-6徘徊者式電子作戰機
機組員:4 名(1 名飛行員,3 名電子反制官)
全長:59 呎 10 吋(17.7 公尺 )
翼展:53 呎(15.9 公尺) 全高:16 呎 8 吋(4.9 公尺) 翼面積:528.9 平方呎(49.1
平方公尺) 空重:34,000 磅(15,450 公
电子战(1)
◇二、電子反制(ECM) ◆ 運用各種電子行為使敵人的電子裝備無法工 作或無法有效應用。 1.干擾:已雜訊擾亂敵人偵測訊號,使其失效 而不能偵測與判別。 2.欺騙:以假訊號誤導敵人對我方的偵測、追 蹤或識別系統的功能,達到欺敵與導致行動 失敗。 3.摧毀:直接摧毀敵人的電子支援設施。
电子战(1)
电子战(1)
EC-130
RC-135
电子战(1)
◇(四)野鼬防空壓制機 ◆
n 美國空軍的野鼬戰轟機是一種專用來配合電子戰的 防空壓制戰機,機上裝有能夠識別、標定敵人防空 雷達的雷達歸向及警告系統、外掛式電子干擾莢艙 、專用來攻擊防空雷達的反輻射飛彈等電戰與武器 裝備。美國空軍的現役野鼬機是F-16CJ,在1990年 代的多次區域衝速反 輻射飛彈和AGM-65小牛飛彈成功的痛擊敵人的防空 系統。
电子战(1)
AGM-88反輻射飛彈
AGM-88 高速反輻射 飛彈是美國現役的空 對地反輻射飛彈,用 以取代越戰時期的百 舌鳥與AGM-78反輻 射飛彈。可以攜帶 HARM的飛機包括F16、A-7、A-6、F/A18、EA-6B等。理論 上F-14也可以使用, 但是在退役前並未實 際上配屬。用途空對 地對海反輻射飛彈
电子战(1)
◇(十)飛機、戰車虛擬訓練模擬器◆
n 模擬器目前被廣泛運用在人員訓練,尤其是那 些運作成本較高昂的裝備,這種訓練器材可降 低部隊的實地訓練依賴性、增加訓練模式的多 樣性、大幅減少訓練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