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康复过程的功能锻炼名词解释(大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腱断裂康复过程的功能锻炼名词解释

(断友:大地,QQ:283398452)

足趾运动——也称脚趾运动,就是在手术后石膏期内,在不引起踝关节伸曲的前提下,脚趾向上翘到极限位置,然后往回勾屈到极限位置,各停留6秒,脚趾上翘时尽力张开,往回勾屈时尽力并拢,两个动作组合在一起才是一次完整的足趾运动。

静力收缩——是指关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以意念控制神经,让全身或部分躯体的肌肉有节奏的收缩,每次收缩时间保持6秒。在跟腱康复前期过程中,主要进行患腿大腿静力收缩和小腿静力收缩锻炼,起初练习大腿静力收缩时可以用健侧腿先找找感觉再做。

直抬腿——包括平躺向上直抬腿、患侧卧向内侧直抬腿、健侧卧向外侧直抬腿、俯卧后抬腿,每次抬起时停留6秒。平躺向上直抬腿脚跟抬起高度15cm,俯卧后抬腿脚尖抬起高度10cm,患侧卧向内侧直抬腿抬起高度10cm,健侧卧向外侧直抬腿抬起高度40cm。平躺向上直抬腿随着股四头肌力量的加强逐渐改为坐位向上直抬腿。要求动作要缓慢,抬腿时膝关节一定要绷直,否则达不到锻炼效果。患侧卧向内侧直抬腿时健腿曲腿跨过左大腿停放。

背伸——是指足趾和脚前掌用力回勾到极限位置,停留6秒。

背伸角度——就是指脚掌无抗阻主动背伸时小腿延长线和脚底面的夹角。平常所说的背伸角度一般是指主动角度(被动角度约比主动角度大3—5度)。一般来说,可以并脚站立是90度,面墙静力前屈时膝盖与脚尖能同时碰到墙是95度,能站稳一字步是100度,可以下蹲是105度(110度才可深蹲),可以交替下楼梯是110度,正常人是115度。

跖屈——是指前足尽力下踩的动作,就是足趾和脚前掌用力下踩到极限位置,停留6秒。

踝泵——是背伸与跖屈的动作组合练习,指足趾和脚前掌最大限度回勾,然后最大限度下踩。

内外翻——以脚掌中心线为旋转轴,脚掌沿此轴向内侧和外侧翻转到极限位置,各停留6秒。两个动作组合在一起是一次内外翻。

足环转——以小腿为旋转轴,尽力全幅旋转整个脚掌,包括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在康复锻炼整个过程动作中,应适时以足环转、踝泵、内外翻等形式进行脚踝放松活动。

粘连——是指体内的粘膜或浆膜由于发炎而粘在一起。粘连是人体组织再生的过程,当人体组织被切开后,切口处组织液渗出,其中有大量的组织纤维蛋白互相交织形成纤维网,随着毛细血管供应新形成的组织营养,使新生组织结构不断延伸,直至组织完全修补,如果是非正常组织之间形成了纤维蛋白网,就形成了纤维性粘连,引起功能障碍。手术后粘连一直是医学上急待解决的难题,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手术都涉及到组织之间粘连的问题。在跟腱手术后石膏期三周后,一般都会形成或轻或重的粘连,在康复过程中粘连始终伴随,功能锻炼过程中的拉扯感和疼痛,很大程度上是粘连原因导致的,能站姿单腿提踵后拉扯感将不再明显。松解粘连需要一定角度并辅以一定力量才能完成,但松解粘连过程是一个反复性过程,并非一次解开就完成了,需要反复多次方可最终

解开。若想完全松解粘连,必须通过功能锻炼才能完全实现,常用的松解粘连功能锻炼方式主要有弓步推墙、踩坡、斜坡八字步、斜坡“8”字走、走马路牙子及局部按摩等。

本体感觉——以身体本身的感知能力,感受训练状态变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刺激和感觉。本体感觉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十分重要,要细心体察和把握,可以有效避免再次受伤,“循序渐进”与“身体力行”都是说要以没有“身体不适”为“度”。

足跟垫——拆除石膏后踝关节背伸角度不足,必须在鞋里垫上足跟垫补足角度,方能解决站立起来使跟腱不受力、踝关节灵活性不够、脚跟不能落地的问题。足跟垫可用硬纸板(如鞋盒)自制或购买跟腱靴垫裁剪,最好置于高帮鞋内使用(鞋码应比平时穿的鞋大1—2码),经过踩压后高度要保持在3cm左右。足跟垫须做两套,双侧同时使用和增减,利于保持平衡和良好步态,期间每2天减去约3mm足跟垫(以无不适为准,不要急于减去足跟垫),约3周撤完。一般情况下,背伸角度在95度左右时足跟垫撤完,若在90度时就撤完会影响行走步态。

站立——石膏期结束经过1-2周烫脚按摩、滚瓶子、踝泵、内外翻、足环转等初步训练后,开始行走训练前的站立练习,站立是由高跟站立逐渐过渡到平跟站立。高跟站立必须使用足跟垫,前期应用双拐保护或扶桌进行。患足站立过程缓慢,基本过程是:最初好脚负重、伤脚轻轻着地→慢慢过渡为双脚平衡负重→再将重心慢慢移向伤脚、伤脚多于好脚负重→最后是好脚悬空、伤脚单脚承重,最后达到单脚站立5分钟。

一字步——分为一字步站立和一字步走路,主要为练习平衡能力。一字步站立的动作要领:伤脚脚尖紧贴好脚脚后跟,两脚呈一字形站立,身体重心在好脚上。好脚站90度,伤脚还可以全脚掌着地,最后可以达到上身不动,站立5分钟左右,就是“可以站稳一字步”了。一字步走路就是俗称的走猫步,这是背伸角度变大以后需要练习的,动作要领是两脚走直线,尽量使身体左右对称前行,尽最大可能调整步态。

交叉步——这是平衡练习的一种步法。动作要领:上身不动,最初为双脚交叉站立,重心在双脚之间来回过渡,慢慢着变为交叉步行走,尽量保持动作的平稳过渡。

行走训练——是康复过程的重要环节,经过高跟站立练习后,可以在双拐的保护下部分承重小步幅缓慢行走,并逐步由高跟行走过渡到平跟行走。行走时间为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3—5次,尽可能让患足足跟先着地,出现疲劳、疼痛、腿发抖等不适应减量或暂停训练。注意尽可能保持正常步态,宁可扶拐走正常步态,也不要急于弃拐而跛行。应特别注意防止摔倒或突然蹬地动作对手术后跟腱的瞬间牵拉,极易发生二次断裂。不论是行走锻炼时间,还是撤足跟垫、增加患足承重,都要切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千万不可冒进。待能够无辅助自主行走且达到一定背伸角度时,行走训练应包含平地直线前进与后退、高位弓步行走、正反方向上下斜坡和正反方向转圈形式,转圈直径2—3米左右;康复后期的跑步训练也应包含这些形式。

患足承重——是指患足在站立、行走时逐渐承受体重的15%—100%之间的负重,患足的负重随着腿部力量的恢复缓慢增加,在小腿力量恢复之前,承重部位主要集中在脚后跟,起初用双拐,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