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
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系

城市规划系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城乡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 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 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00612632
非政府政治概论
00590043
中国国情与发展
00612292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b-建筑土木工程类课组:
40021361
建筑设计基础(1)
40021391
建筑设计基础(2)
30030272
工程力学
3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10610193 10610204 1061022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学分 3学分 4学分 4学分
1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城乡规划设计(4)
城乡规划设计(5)
城乡规划设计(6)
(2) 建筑学专业基础课 24学分
40021321
建筑设计概论
30020771
人居科学基础
2
6学分 6学分 6学分 6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1学分 1学分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吸引和培养优秀学子,为国家、社会和市场经济作出贡献。
为此,清华大学制定了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下是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鼓励开放式的学习清华大学鼓励学生大胆开放,勇于探索,开放式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深入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以达到学业成果和学术发展的综合提升。
实现学习成果,丰富学习过程,提升人才培养的效能,为学生的未来经历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学术素质的提高清华大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视野。
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处理问题,创新思维,博学多识,加强审美意识,培养深度学习能力,增强学术素质。
三、大力开展创新实践清华大学大力开展创新实践,让学生更加了解实际,提升自己的学术素质和实践能力。
开展多样的创新实践,如竞赛、课外实习、技能培训、科技创新等,让学生不断学习,创新思维,积极进取,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学术能力。
四、倡导多元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视为自身重要的责任,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改善学生的思想品德,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大力开展不同文化尊重有关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清华大学把实践能力培养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坚持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之外,还着力加强实践教学,更好的运用实践方法,加强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积极推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开展针对性的改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总结:清华大学一直秉持“科学发展、责任担当”的教育理念,致力于通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主张开放式的学习,提高学术素质,开展创新实践,唤起多元的人文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未来的学习成果和学术发展的综合提升。
清华大学社会学培养方案

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社会学关注社会现象的结构基础与制度根源。
本专业旨在培养理论素养扎实、方法训练有效、具有“社会学的想像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A、具备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中独立从事管理和研究的工作能力。
B、具备在社会学本专业或其它领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术基础。
C、具备成为社区领袖、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成效a、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能力b、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c、在团队中从不同学科发挥作用的能力d、发现、提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e、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f、有效的沟通能力三、学制与学位授予本科学制四年,第一学年重点学习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大类共同基础课程,第二学年重点学习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第三学年重点学习社会学专业的主修课程。
第四学年重点完成毕业论文及个性化课程。
完成课程和培养环节要求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56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101学分,自由发展课程学分10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教育 45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体育课的选课、退课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2018级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3) 外语(一外英语必修4或8学分+2学分,一外小语种必修6学分)一外英语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要求4或8 学分,英语实践环节2 学分。
清华培养方案

清华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清华大学制定了一系列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目标:清华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领袖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教育模式:清华大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3. 课程设置: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包括通识教育、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
通识教育是清华大学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专业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教育评估:清华大学注重教育评估,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学校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和社会实践,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清华大学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 -。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致理书院-日新书院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日新书院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书院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的顶尖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历史学类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周一良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形成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诸多蜚声中外的学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
1985年,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1993年重建历史系,2003年所、系合并形成新的历史系。
2000年,历史系获批专门史博士点,2006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单位,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
如今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梯队合理,学科齐全,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已成为国内历史学科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师资队伍历史学科(含出土文献中心)共有教师35人,包括教授20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7人。
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3、教学与科研条件历史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
中国史在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
清华大学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学术的象征。
在这里,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以清华大学独特的培养方案为基础的,这个方案包括多种学科,如文学、历史、经济、科学、工程等。
清华大学的培养方案以尊重学生个人主张和创新能力为基础,注重学术成果的实现,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注重贯彻教育改革,实行多样化的学术培训,使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全面的视野,综合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思维。
一方面,清华大学的培养方案注重学术创新,多重元素的融合,重视实践学习。
比如,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研讨会和报告,和著名学者进行交流,学习专业知识;清华大学还将实验室活动等实践活动作为学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着重强调“国际化”,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口语技能,以便能够与外国学者进行合作,学习国际前沿科学研究。
此外,清华大学的培养方案还突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强调追求人文关怀,教育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民生福祉。
总的来说,清华大学的培养方案旨在促进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出色的职业道德的社会新人。
这是清华大学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日新书院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日新书院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书院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的顶尖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历史学类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周一良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形成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诸多蜚声中外的学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
1985年,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1993年重建历史系,2003年所、系合并形成新的历史系。
2000年,历史系获批专门史博士点,2006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单位,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
如今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梯队合理,学科齐全,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已成为国内历史学科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师资队伍历史学科(含出土文献中心)共有教师35人,包括教授20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7人。
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3、教学与科研条件历史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
中国史在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
其中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居于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本领域有推广价值的两个国家专利。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TsinghuaUniversity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
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经管学院本科项目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商务活动规律,能够有效驾驭信息通信技术以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会计学专业培养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通晓全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研究和实践人才。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
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的特点是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清华大学课程表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高分子材料领域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科学技术和 管理人才。本科毕业后应能胜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生产及技术管理工 作。
二、基本要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具备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和高级专门知 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和职业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实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厚 基础、宽专业。
理论体系概论
4
体育(4)
1
英语(4)
2
物理实验A(2)
2
物理化学A(2)
4
有机化学实验A(2)
2
电工与电子技术
4
数学实验
4
高分子化学
3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24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3
考试
2
考查
2
考试
2
考查
先修物理实验A(1)
4
考试
先修物理化学B(1)
4
考查
4
考试
4
考试
3
考试
课程编号 30340292 40340282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4,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4,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 练15学分。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整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化学、化工、信息、管理等多学科的优势资源,培养出在生物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较国内同类院校与专业相比具有突出优势的、发展潜能大的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
药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具有坚实的理化和生物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研思维训练,了解药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实践及创新能力强,能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和药学研究手段,在药物发现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成为药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将继续攻读药学、生物学及化学相关领域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基本要求药学专业本科生应具有坚实的数、理、化、生物和一定的医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了解医学药学科学的发展和前沿;掌握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研究中,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71。
其中课程总学分139学分;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11门,22学分医学药学导论(2学分),药物化学(3学分)、药物分析(3学分)、药理学原理(3学分)、药剂学(2学分)、药物化学实验(1学分)、药理毒理实验(2学分)、药剂学实验(1学分)、药学实践(A、B、C)(5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 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课 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清华本科培养方案_人文实验班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史专题
中国思想史专题
西方思想史专题
世界史史料选读
历史文献学
中西文化关系史
(3)哲学专业 (教学课程共提供 49 学分,最低修满 40 学分)
30690353 30690103 30690113 30690123 30690133
20690013 40690283 30690373 30690393 40690033 40690113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3周
考查
学分 3 1 4 3 4 2 2 19
周学时 2 2 4 3 4 2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学分 3 1 2 4 3 2 3 2 17
周学时 3 2 2 4 3 2 3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哲学专业必修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录(含基础理工(STEM)认证课)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人文学科基础课 20学分
40690084
中国经典研读(1)
4学分
40690164
中国经典研读(2)
4学分
40690254
中国经典研读(3)
4学分
40690223
西方经典研读(1)
3学分
40690173
西方经典研读(2)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通过共同课程的学习,具备扎实宽博的人文 学科知识、一定的科学和艺术、审美素养,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外语 工具。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分别掌握文、史、哲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较为深入的专业素养,初步 具有独立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外语文献掌握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为进一步的深造和 从事各种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清华大学本科生各专业培养方案18换资源交换网资源库

18换资源交换网,拥有大量专业书籍、大学课件、研究生考试资料、专业考试资料、办公室资料等资源,欢迎知识分子加入.目录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技术科学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木工程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管理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水电工程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大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工程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辆工程专业(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1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宽博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全面掌握现 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人文关怀、 战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未来能够从事经济学、社会学、国 际政治和心理学等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复合型 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要求 学生需了解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心理学四个专业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分析政治、社会、 市场和国际现象的能力;了解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脉络,能 够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文科高等数学和统计 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研究工具;强化语言学习,熟练地掌握一 门外语。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学习社会科学 的共同基础课程,同时也接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
国际政治专业核心课程 8门,23学分 近代国际关系史(3学分),比较政治学基础(3学分),国际政 治经济学基础(3学分),国际组织(3学分),国际关系学理论 基础(2学分),社会科学统计学入门(3学分),外交学(3学分), 中国对外政策(3学分)。 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 9门,28学分 普通心理学(3学分),生理心理学(3学分),实验心理学(3 学分),人格心理学(3学分),发展心理学(3学分),认知心 理学(3学分),心理统计学(3学分),异常心理学(3学分), 心理测量学(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
心理学四个方向的入门课程。 从第二学年秋季起,通过双向选择,学生在经济学、社会学、 国际政治和心理学四个专业方向中选择其一作为主修专业 学习,同时选修社科班其它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 完成课程和培养环节要求后,社会学、国际政治两个专业授 予法学学士学位,经济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心理学 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主修专业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59学分。其中春、秋季学 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29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共15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 8门,24学分 中国社会(3学分),社会统计学(3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 法(1)(3学分),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3学分),西方社会 学思想史(下)(3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2)(3学分),文 化人类学(3学分),社会分层与流动(3学分)。 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8门,24学分 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经济思 想史(3学分), 世界经济史(3学分), 计量经济学(1)(3学分), 中级政治经济学(3学分),中国经济专题(3学分),货币银行 学(3学分)。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第二学士学位项目,通过对非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人文学科较为系统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关怀、强烈而广泛的阅读兴趣,较为扎实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素养,具备在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形成自身合理判断的能力,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和论点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深造和从事各种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凡修满第一学年全部课程、主修专业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且其他课程无不及格的在校非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生,通过人文学院届时组织的入学考试后,可从第三学期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专业方向中选择其一申请修读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较为扎实宽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素养;2.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3.具备较为深入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的专业素养,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按照学分制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第二学位项目分别需要3年完成。
学习结束后,获得符合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专业之一要求的相关课程和论文共计40学分,授予相应文学、历史学、哲学第二学士学位。
学习结束后,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授予相应文学、历史学、哲学第二学士学位:(一)符合第二学位学分要求;(二)符合学生所属院系第一学士学位要求。
如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时不再继续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但第二学士学位已修学分达到30学分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申请退出第二学位的学生可以在选修期间的每学期初提出。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结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第二学位项目实行学分制,共计40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完成24学分;专业任选课程要求6学分,也可以选修人文科学实验班人文学科基础课程;毕业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 .专业核心课程要求 24学分从各专业提供的核心课程中选修。
清华至善书院培养方案

清华至善书院培养方案一、书院理念。
咱们至善书院呢,就像一个超级有爱的大家庭,目标就是把大家都培养成超棒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至善嘛,那就是追求极致的善良、美好,在知识、品德还有各种能力上都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达人。
专业知识要过硬。
不管你是学理工的、人文的还是社科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都得像个小专家一样。
就像盖大楼,专业知识就是那一块块结实的砖头,没有它们,大楼可盖不起来。
广泛涉猎。
咱不能只盯着自己那点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得懂一些。
比如说,学物理的也得了解点文学、历史,这样你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才有料,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时候还能互相启发呢。
2. 品德楷模。
诚实善良是基础。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在书院里,大家都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要是谁撒谎或者欺负别人,那可不行。
要像小太阳一样,充满正能量,把温暖传递给周围的人。
有社会责任感。
咱们清华的学生将来可是要为社会做大事的,不能只想着自己。
要关心环境、关心弱势群体,遇到事情要勇敢地站出来说:“这事儿我得管管!”3. 能力强者。
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光靠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可不够。
得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就像玩游戏升级一样,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等级。
沟通协作能力。
在书院里,大家要一起做项目、搞活动,这就需要很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不能自己闷头干,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家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好。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就像营养丰富的主食,是必须要吃的。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基础学科。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让你的脑子更灵活;物理和化学能让你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是怎么运转的;英语呢,就像一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有了它,你就能和全世界的人交流了。
2. 专业核心课程。
这是根据你的专业来的,是你在专业领域深入探索的关键。
比如说,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的,那算法、数据结构这些课程就是你的重头戏。
老师会带着你深入研究,就像挖矿一样,挖掘出专业知识里的宝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宽博扎实的人文学科知识、一定的科学素养、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跨文化、跨学科研究,为进一步的学术训练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以及从事国际文化交流、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第一至第三学期学生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同时接触人文学科的专业入门课程,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向;自第四学期开始,通过双向选择,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专业方向中选择其一从事专业课程学习,同时选修人文/社科其它专业方向的课程。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通过共同课程的学习,具备扎实宽博的人文学科知识、一定的科学和艺术、审美素养,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工具。
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分别掌握文、史、哲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较为深入的专业素养,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外语文献掌握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为进一步的深造和从事各种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文学、历史学、哲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0学分。
夏季学期实践环节共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共同专业核心课程7门,24学分
中国经典研读(1)(4学分),中国经典研读(2)(4学分),中国经典研读(3)(4学分),西方经典研读(1)(3学分),西方经典研读(2)(3学分),西方经典研读(3)(2学分),古代汉语(4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11门,30学分
文学理论(3学分),中国古代文学史(1)(4学分)中国古代文学史(2)(4学分)中国现代文学史(3学分),中国当代文学(2学分),外国文学专题研究(1)(2学分),语言学理论(3学分),现代汉语(3学分),汉语史专题(2学分),文字学(2学分),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2学分)。
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11门,33学分
先秦史(3学分),秦汉史(3学分),魏晋南北朝史(3学分),隋唐五代史(3学分),宋元史(3学分),明清史(3学分),晚清史(3学分),民国史(3学分),现当代中国史专题(3学分),世界上古中古史(3学分),世界近现代史(3学分)。
哲学专业核心课程:11门,33学分
逻辑学(3学分),哲学导论(3学分),中国哲学史(1)(3学分),中国哲学史(2)(3学分),西方
哲学史(1)(3学分),西方哲学史(2)(3学分),政治哲学原理(3学分),伦理学原理(3学分),宗教学原理(3学分),美学原理(3学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47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外语课 16学分
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学生,本科阶段应完成16个学分以上的英语课程(其中公共英语课程(1)-(4)8个学分,选修外文系其他课程8个学分),并在毕业前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
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能力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以报名参加。
鼓励学生修读英语第二学士学位或以英语作为辅修专业,完成英语第二学士学位或辅修专业教学要求者,可替代16学分的英语学习和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的要求。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1)。
(4) 自然科学与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10420844 文科数学4学分必修
文化素质课程,包含3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及1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其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应从以下三个课组中选修:环境、科技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科学、艺术与审美。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2.专业相关课程 93学分
(1) 人文学科基础课 28学分
40610234 中国经典研读(1) 4学分
40610454 中国经典研读(2) 4学分
40610664 中国经典研读(3) 4学分
40610603 西方经典研读(1) 3学分
40610463 西方经典研读(2) 3学分
40610612 西方经典研读(3) 2学分
古代汉语4学分
30611192 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2学分
30611132 人文学科文献检索及学术论文写作2学分
(2) 专业方向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必修40学分
40610902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2学分30611363 文学理论3学分30611224 中国古代文学史(1) 4学分30611354 中国古代文学史(2) 4学分30630364 中国古代文学史(3) 4学分30611234 中国现代文学史3学分30611422 中国当代文学2学分30611392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1) 2学分30611482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2) 2学分30611453 语言学理论3学分30631523 现代汉语3学分40610912 汉语史专题2学分30611812 脑与语言认知2学分30611512 训诂学2学分30611382 文字学2学分专业选修 10学分
30611522 现代汉语方言2学分30611462 音韵学2学分40611022 多媒体文艺学2学分40611272 比较诗学2学分40611012 电影:文本与社会2学分40631422 汉语研究专题2学分40610922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学分
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学2学分
语料库语言学2学分
比较文学专题2学分2) 历史学专业
专业必修 40学分
40610353 先秦史3学分40610243 秦汉史3学分40610153 魏晋南北朝史3学分40610203 隋唐五代史3学分40610753 宋元史3学分40610513 明清史3学分
晚清史3学分
民国史3学分30611533 史学概论3学分
现当代中国史专题3学分30611493 世界上古中古史3学分40610883 世界近现代史3学分40610212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上) 2学分40610362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下) 2学分
40610253 历史文选3学分
专业选修10学分
40610492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2学分
中西文化关系史3学分
30611202 历史文献学2学分
30611292 考古学概论2学分
40611222 学术史专题2学分
30611502 中国历史地理2学分
中国史学史2学分
40611082 西方史学史2学分
40611162 中国社会史专题2学分
3) 哲学专业
专业必修 42学分
20610093 逻辑学3学分
30611543 哲学导论3学分
30611243 中国哲学史(1) 3学分
30611253 中国哲学史(2) 3学分
30611263 西方哲学史(1) 3学分
30611373 西方哲学史(2) 3学分
30611663 马克思主义哲学3学分
30611673 政治哲学原理3学分
40610123 伦理学原理3学分
40610323 应用伦理学3学分
40610943 宗教学原理3学分
40610503 美学原理3学分
3061158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学分
40610793 一阶逻辑3学分
专业选修 8学分
古希腊哲学2学分
40611142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2学分
西方哲学经典导读2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2学分
美学经典导读2学分
中西伦理学比较2学分
40610992 宗教比较(儒释道耶伊等选) 2学分
逻辑哲学2学分
40611092 西方马克思主义2学分
40610952 科学技术哲学2学分
40610863 现代西方哲学3学分
30611732 现代中国哲学2学分
(3) 专业互选课程 15学分
已确定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要求的课程同时,应选修人文实验班另外两个专业和社
科实验班的专业课程共15学分。
3.实践环节 15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学分10640852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2学分30611412 社会实践2学分40610964 暑期外语训练4学分40610724 专业实习4学分
4.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40610010 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进入第四学年后由各专业依照学院相关规定安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