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55个现象
166心理学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2.阿伦森效应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4.安泰效应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5.暗示效应6.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7.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
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
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8.巴霖效应源自於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
9.半途效应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10.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11.贝尔纳效应12.贝勃规律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心理学100个基本
心理学100个基本心理学,这个看似神秘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蕴含着无数有趣且实用的知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 100 个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和原理。
1、感知觉我们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视觉让我们看到色彩和形状,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触觉让我们感受物体的质地和温度。
感知觉并非简单地接收信息,而是会受到我们的经验、期望和情绪的影响。
比如,在饥饿时,我们可能会对食物的气味更加敏感。
2、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集中精力于特定事物的能力。
它是有限的资源,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分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保持专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分心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和错误增加。
3、记忆记忆是我们存储和提取过去经验的过程。
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通过不断重复和有意义的关联,我们能将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但记忆也并非完全准确,会受到遗忘曲线的影响,也可能因误导而产生错误。
4、思维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逻辑思维帮助我们理性地分析问题,而创造性思维则让我们能够跳出常规,找到新颖的解决方案。
5、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内外刺激的主观体验。
喜怒哀乐、恐惧、厌恶等情绪不仅影响我们的感受,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快速且自动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认知来管理情绪。
6、动机动机是推动我们行动的内在力量。
例如,成就动机促使我们追求成功,饥饿动机驱使我们寻找食物。
了解自己的动机有助于更好地设定目标和规划行动。
7、人格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不同的人格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
8、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包括身体形象、能力、性格等方面。
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增强自信,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可能导致自卑和自我怀疑。
9、社会认知我们在社会中对他人的感知、判断和理解就是社会认知。
第一印象往往会对后续的交往产生重要影响,但也可能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
100个心理学定律
100个心理学定律1、巴纳姆效应:人贵在自知,难在自知2、酝酿效应:静心酝酿,让灵感迸发3、重叠效应:“熟视”容易“无睹”4、控制错觉定律:我们总是会“自信地犯错”5、三分之一效应:看似第一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6、手表定律:更多标准会让你无所适从7、反映法则:外在世界反映你的内在真实8、韦奇定律:你很容易被别人左右9、非理性定律:人其实都是感情型动物10、过度理由效应:少一点理所当然的猜想11、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12、晕轮效应:管中窥豹未必准,以偏概全要不得13、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14、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很重要15、约哈里窗户理论:恰如其分地暴露自己16、焦点效应: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17、相悦定律:喜欢引起喜欢18、沟通位差效应: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沟通19、改宗效应:好好先生做不得20、多看效应: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21、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22、犯错误效应:不完美的人更受欢迎23、宽容定律:退一步海阔天空24、雪中送炭定律:远远胜过锦上添花25、瓦伦达效应: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26、蔡戈尼效应:掌控自我,享受平衡生活的乐趣27、踢猫效应:别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28、习惯效应:习惯是一种惊人的力量29、自己人效应:自己人,一切好商量30、异性相吸定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31、自我参照效应:人们都会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32、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必去做33、蝴蝶效应:不可忽视的连锁反应34、自我批评定律:道歉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原谅35、避雷针效应:能疏善导,化解职场矛盾36、蘑菇定律:职场新人要学会低调处事37、竞争优势效应:只有合作才能双赢38、毛毛虫效应:领导期待你说“NO”39、老鹰效应:发光要趁早,至少要让别人知道你行40、螃蟹效应:共同进退,才是发展之道41、共生效应:学会借助别人的大脑42、缄默效应:犯了错,沉默就是错上加错43、链状效应:在办公室,想叹气的时候就微笑44、拆屋效应:不要拒绝看起来很难完成的任务45、南风法则:管理,温暖胜于严寒46、例外定律:该放手时放手,该授权时授权47、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48、酒与污水定律:莫让“害群之马”影响团队发展49、苛希纳定律:用人之妙不在多,而在精50、表率效应:以身作则,一呼百应51、参与定律:参与是支持的前提52、雷尼尔效应:用“心”留人,胜过用“薪”留人53、破窗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54、奥格威法则:驾驭强人,成就自己55、詹森效应:教会孩子用平常心对待得失56、蔡戈尼效应:调动孩子渴求度,让孩子念念不忘57、角色效应:孩子应扮演他自己的角色58、心理疲劳定律:孩子有时也会“心累”59、动机适度定律:给角色压力一个出口60、情绪判断优先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61、期望定律:期望是一种有效的“指挥”62、厚脸皮定律:孩子也有自己的“面子”63、跨栏定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64、超限效应:物极必反,过犹不及65、瓦拉赫效应:找到发挥自己潜能的优势方向66、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一定要坚信阻力之下的爱情67、幸福递减定律:爱情保鲜需要不断制造新鲜感68、婚后沉默心理:不要让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69、路径依赖定律:开始的选择决定着未来的幸福70、淬火效应:火热爱情冷处理71、沉没成本效应:爱得起,放得下72、延迟满足定律:得不到的就更加爱73、麦穗效应:不求最好的他(她),但求最适合的他(她)74、博萨德定律:距离越远,爱情越浅75、吸引力法则:指引丘比特之箭的神奇力量76、互补定律:各有所长,互相吸引77、布里丹毛驴效应:真爱一个人,就不要优柔寡断78、因果定律: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79、古特雷定理:把大梦想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梦想80、杜利奥定律:用热情为生活开一扇窗81、酸葡萄效应:可望而不可即时,请学会自我安慰82、史华兹论断:“幸”与“不幸”,全在于你83、平常心定律: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84、贝勃定律:珍惜多少,才真正拥有多少85、野马结局:不生气是一种修行86、拍球效应:压力要有,但也别太多87、迪斯忠告:活在当下最重要88、兰德定律:看开,想开,烦恼自然走开89、布利斯定律: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90、洛克定律:目标既要有,又要可行91、贝尔效应:有了成功的信念才会成功92、飞轮效应:不要害怕开始的困难,挺住就是胜利93、最后通牒效应:设定最后期限,你的效率会更高94、蜕皮效应:成长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95、冰激凌哲学:逆境里的磨炼96、“懒蚂蚁”效应:傻干没用,你得先学会思考97、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98、基利定理:失败乃成功之母99、杰奎斯法则:不要试图一口气吃成胖子100、保龄球效应:成功始于定位。
心理学效应100个
心理学效应100个1、XXX效应: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贵在自知)2、酝酿效应:直觉思维(让灵感迸发)3、重叠效应:相似事物容易混淆(熟视无睹)4、控制错觉定律:(自信而犯错)5、三分之一效应:人们不会选两端的(看似正确却不一定)6、手表定律:多块手表反而很难说出准确时间(更多标准让人无所适从)7、反应法则:人们容易看到他人缺点,忽视自己的(外在世界反映内在)8、XXX定律:(人们容易受他人左右)9、非理性定律:人都是感性动物(个人直觉等支配行为)10、过度理由效应:人们惯于为自己或者他人行为寻找充足的理由(陌生人关心反而让我们感动)11、XXX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12、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认知首先根据个人好恶提出(不能管中窥豹)13、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14、近因效应:对外界最近的熟悉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的平价(最近的印象很重要)15、约XXX窗户实际:适当暴露自己的长处16、焦点效应: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17、相悦定律:喜欢引起喜欢18、沟通位差效应:以平等为基础的交流效率极高(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沟通)19、改宗效应:人们喜爱在自己影响下改变观点的人(好好先生做不得)20、多看效应: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21、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22、犯错误效应(白璧微瑕效应):不完美的人更受欢迎23、宽容定律:退一步海阔天空24、雪中送炭定律:人们会对在处境危难时帮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胜过锦上添花)25、瓦伦达效应:总强调结果会失败,最终会失败(要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26、XXX效应:人们容易过分强迫自己企图一次完成未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东西会留下深刻印象(享受平衡的乐趣)27、踢猫效应:认得不满和糟糕情绪会一直传染下去28、惯效应:任何想法只要不竭加强,就会变成信心。
29、自己人效应:通过类似之处将对方变为“自己人”,再提请求简单被接受。
45个心理学效应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主要针对自身形象的管理:穿着得体;注意细节上的修饰;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高整体素质。
2、名片效应:顺着他人的话说在与对方初次交际,或者开始交往的时候,要先向他们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并且是熟悉和喜欢的观点或者思想。
把自己的观点、思想、意见渗透在这些观点中,组织好对方喜欢的言辞、语调,让对方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这样便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发挥很大的实用价值!3、情绪效应:情绪传染与陌生人交际的时候,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
尤其是在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主体的情绪状态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调节情绪的方法:自我暗示,行动转移,自嘲等4、亲和效应:内心的亲和在交际、应酬过程中用亲近的话语、笑容、肢体语言吸引他人、俘虏人心所产生的效果. 主要表现:微笑,温和眼神,和手势(轻柔的挥手、鼓励的握拳、温柔的抚摸等)5、身体语言定律:洞穿对方最真实的想法在交际中,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来解读对方所要表达的想法。
例如紧张时候,身体的表现形式:触摸或按摩颈部;深呼吸或是话变多;把手放在大腿上等6、“7/38/55”定律:衣着服饰中的大学问是人们在给别人第一印象时传递的各种信号所占的百分比。
视觉因素在给人的第一印象中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
可见外在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7、诙谐效应:幽默是最生动的语言是一种防御机制.它指一个人处于困难和尴尬境地时,采用一些诙谐手法,可以自我解脱,应对难关,征服别人。
幽默能使人轻松、愉快、爽心、情感舒畅。
这样可活跃气氛,联结双方感情,在笑声中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8、瀑布心理效应:不该说的话不乱说和别人打交道时,就要谨言慎行,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说话的分寸很重要: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心;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角色;不要过于兴奋;客观才能得人心。
9、费斯诺定理:与人交谈,多听少说也叫倾听定律,是指在与人交往时,用心地听别人讲话会获得别人的好感,会换来对方的理解、信任和快乐,使说话者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满足了对方渴望被重视的自尊心理,从而达到双方都很愉快的目的。
心理学案例分析-性格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性格分析一、人怎会变成“狼”?[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
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
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
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
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
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
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
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
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
!目录 心理学的166个效应 心理学174个现象【个人整理版】
心理学的166个效应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2阿伦森效应3暗示效应4安泰效应5暗示效应6 安慰剂效应7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8巴霖效应9半途效应10贝尔效应11贝尔纳效应12贝勃规律13比马龙效应14彼得原理15边际效应16边际效益递减效应17波纹效应18布里丹毛驴效应19不值得定律20财富效应21蔡格尼克效应22长尾效应23超限效应24拆屋效应25超限效应26成败效应27重叠效应:28刺猬法则29从众效应30淬火效应31达维多定律32搭便车效应33答布效应:34德西效应35得寸进尺效应36等待效应37第一印象效应38定势效应39 定型效应40多看效应41多米诺骨牌效应42范畴效应43凡勃伦效应44非零和效应45飞去来器效应46改宗效应47共生效应48古烈治效应49 关系场效应50光环效应51过度理由效应52哈奇森效应53海潮效应54海格力斯效应55赫洛克效应56黑暗效应57华盛顿合作规律58蝴蝶效应59环境效应60霍布森选择效应61霍桑效应62棘轮效应63缄默效应64奖惩效应65结伴效应66进门坎效应67禁果效应68近因效应69金鱼缸法则70竞争优势效应71酒·污水效应72角色效应73刻板效应74空白效应75库里肖夫效应76冷热水效应77连带效应78链状效应79临近效应80零和游戏原理81留面子效应82流言的心理效应83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84罗森塔尔的负效应(反期望)85蚂蚁效应86马太效应87 毛毛虫效应88美女效应89门槛效应90免疫效应91名片效应92名人效应93莫扎特效应94墨菲定律95摩西奶奶效应96木桶法则97南风效应98鲶鱼效应99鸟笼效应100 牛鞭效应101 拍球效应102 旁观者效应103 泡菜效应104 培哥效应105 配套效应106 皮格马利翁效应107 破窗效应108 瀑布心理效应109 齐加尼克效应110 期望效应111 青蛙效应112 情绪效应113 权威效应114 热手效应132 睡眠效应133 顺序效应134 Stroop效应135 苏东坡效应136 态度效应137 替代效应138 停滞效应139 通感效应140 投射效应141 同体效应142 洼地效应143 瓦拉赫效应144 翁格玛丽效应145 武器效应146 系列位置效应(serialposition effect)147心理定势148心理摆效应149猩猩实验150迟延满足效应151羊群效应152易感效应153异性效应:154优势效应155邮票效应156月曜效应157乐队花车效应:158 约翰逊效应159 酝酿效应160 晕轮效应161 增减效应162 植物心理学和巴克斯特效应BACKSTER163自己人效应164紫格尼克效应165自我参照效应166自我选择效应心理学174个现象【个人整理版】 1詹森效应2迟延满足效应3暗示效应4安泰效应5暗示效应6安慰剂效应7阿伦森效应8巴霖效应9半途效应10贝尔效应11贝尔纳效应12贝勃规律13比马龙效应14苏东坡效应。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
下面是100个关于心理学的常识,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
1. 意识:意识是我们对自我和环境的主观体验。
2. 潜意识:潜意识是我们意识之下的心理过程,包括潜意识的回忆和愿望。
3. 知觉:知觉是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4. 学习: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5. 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如何存储和回忆过去的经验和信息。
6. 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7. 思维:思维是我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8. 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
9. 人格: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0. 自尊:自尊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
11. 压力:压力是外部事件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12. 焦虑:焦虑是对真实或想像中的威胁的担忧和恐惧。
13. 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和对未来感到绝望的状态。
14.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与心理和行为异常相关的临床诊断。
15.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心理学专家交流来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16.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17.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8.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社会影响。
19.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发展和变化。
20.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和行为问题,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21.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测试和评估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
22. 人类发展: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几个方面。
23.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关注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成长和变化。
24. 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研究青春期内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
25. 成人发展:成人发展研究成年人中的发展、变化和成熟过程。
心理学现象
心理现象
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社会定型,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 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是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 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这是我们 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现象。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 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 响正确的判断。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 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 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 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等等。 刻板效应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有的领导者认为爱挑毛病的人一 定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泼好动的人一定办 事毛糙,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老实听话;青年人单纯幼稚、容易冲动, 老年人经验丰富、保守、稳重。此外,还有地域上的刻板印象。
心理过程与个性的关系
心理过程与个性的关系 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是相互密切联系的。 一方面,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如果没 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对客观事物产生的 情绪和情感,没有对客观事物的积极发行的意 志过程,个性是无法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 形成的个性又会制约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在心 理活动过程中得到表现,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 重要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的色彩。
小测验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方式解暑? A、 游泳 5分 B、喝冷饮 10分 C、开空调 15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容忍哪一个? A、 蛇2分 B、猪 5分 C、老鼠 10分 D、苍蝇15分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2分 B、童话神话类 3分C、自然科学类 5分 D、伦理道德 类10分 E、 战争枪战类 15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 A、打火机 2分 B、口红 2分 C、记事本 3分 D、纸巾 5分 E、手机 10 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交通工具? A、 火车 2分 B、自行车 3分 C、汽车 5分 D、飞机 10分 E、步行15分
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一)
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一)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1. 什么是”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是一系列短句式问题的集合,通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对自己的猜测、担忧或疑虑。
2. 为什么要使用”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可以帮助人们表达他们的自我怀疑和猜测,分享他们内心的不确定性,并得到他人的回应和安慰。
3. “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有哪些常见的问题?•是我想多了吗?•大家都在议论我吗?•我做得对吗?•对方生气了吗?•我还有机会吗?•我是不是太过敏感了?•这真的只是巧合吗?•别人都在背后说我吧?•对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我应该继续追求吗?•我是不是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这是不是我的错?•他们是不是在嘲笑我?•我做的怎么样?•我是否做得太过头了?•…4.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常常担心自己的行为、想法、感受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或者他们是否被他人接受和认同。
这是一种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自我评价的表现。
5. 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个人焦虑、疑虑和自我怀疑。
人们可能会过度思考并猜测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和压力。
6.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意识到这些问题是自己主观的猜测,而不是客观事实。
•寻求他人的反馈和支持,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提醒自己不要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或治疗。
•培养自信和自尊,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7. “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是否有科学依据?虽然这些问题可能是个人主观的猜测,但它们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真实心理过程。
心理学领域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人们的心理自我怀疑和对他人看法的关注,支持了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
8. 如何帮助他人应对”是我想多了吗55个问题”?•耐心倾听他人的疑虑和不安。
•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帮助他人寻找自身的优点和价值。
•提供实际帮助和建议。
28个超经典社会心理学现象
28个超经典社会心理学现象1、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
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清楚。
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
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他们分享。
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
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
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这就是着名的墨菲定理。
3、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
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
“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4、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
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
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5、女人爱叨叨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养成的习惯)。
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6、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人悲伤时掉出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
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健康不利。
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
哭吧哭吧,不是罪!7、回复短信的速度一个人喜欢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
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来越慢,恭喜你你基本已经被取代了,准确率超高!8、你怕麻烦别人吗?其实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心理学十大效应
心理学十大效应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 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 7 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 个班,对这 18 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开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开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话〞,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 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但凡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话〞发挥了作用。
这个谎话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不可不知的166个心理学效应-第5章
第5章54海格力斯效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
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
这是指一对一的人际互动。
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诲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
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
他顺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好家伙,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
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
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55赫洛克效应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
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
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
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56黑暗效应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
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有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每次约会,他总觉得双方谈话不投机。
心理学的166个现象大全
心理学的166个现象大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有趣和重要的现象被探索和解释。
下面是一份关于心理学中166个有趣现象的大全:1. 心理条件反射2. 短期记忆的容量限制3. 锚定效应4. 近似价值效应5. 选择遗忘6. 臆听的记忆效应7. 情绪传染8. 社会认知失调9. 遗忘曲线10. 多因素理论11. 被动依从12. 潜意识的影响13. 条件回避研究14. 结构感知15. 代入思考16. 自我效能感17. 情感智力18. 智力瓶颈效应19. 被动暴露效应20. 情感支持21. 共生态性恋爱22. 被动影响23. 自动联结24. 同化效应25. 分解范式26. 外在激励27. 反转研究28. 分组效应29. 平均主义30. 非经验感知31. 预期偏差32. 从众行为33. 社会几何图形效应34. 组均编辑效应35. 多通道记忆36. 心灵感应37. 策略描述效应38. 平均主义39. 作者效应40. 多形态表现41. 明线效应42. 情感传达43. 社会作用模型44. 分割效应45. 目标替代效应46. 非当前决策效应47. 集体行动48. 启发式计算49. 爱情脑50. 字模块效应51. 多层次建构52. 心理距离53. 集体认知54. 情境特定性55. 理解压力56. 美学偏好57. 首字母效应58. 主观幸福感59. 心理延迟效应60. 语言早熟61. 注意偏差62. 流行审美63. 高效选择64. 情绪转义65. 打断效应66. 自动化过程67. 小众审美68. 社交跨软件69. 差异咀嚼效应70. 预期效应71. 突出效应72. 自我生成效应73. 回忆歪曲74. 音乐心理学75. 安全感文化76. 情绪调节77. 行为迷因78. 均衡理论79. 阿特金森和沙尼特效应80. 数字时代81. 相似效应82. 巨人效应83. 心理护航84. 辨别变基85. 自我确认86. 想象引导87. 心理干预88. 社会互动89. 拷贝微汽化90. 心理警觉91. 自我知觉92. 领导力心态93. 社会心理学94. 人际认知95. 文化心理学96. 心理疲劳97. 认知复位98. 回忆重演99. 粉丝心理学100. 情绪智能101. 孤独感102. 刻板印象103. 分配公正104. 社交比较105. 自尊心106. 情感调节107. 儿童心理学108. 心理障碍109. 预期违背110. 多属性决策111. 相对风险偏好112. 多元感知113. 性别心理学114. 非语言沟通115. 情绪察觉116. 自发思维117. 期望管理118. 社会对比119. 心理困境120. 婚姻心理学121. 决策框架122. 心理建设123. 认知失调124. 对等原则125. 小组决策126. 文化与认知127. 精神创伤128. 决策赛局129. 幻觉矫正130. 起点效应131. 情感早期132. 自我认同133. 社会心智134. 认知重建135. 双层建构主义136. 认知抑制137. 现实偏差138. 地理心理学139. 心理健康140. 双边既得利益141. 虚假回忆142. 友谊心理学143. 组织行为144. 实验室心理学145. 心理投射146. 觉察过程147. 空间认知148. 批判感知149. 自我控制150. 社群心理学151. 瞄标效应152. 反应偏颇153. 视觉幻觉154. 思维固定155. 伴侣心理学156. 认知修复157. 创造性思维158. 非自发行为159. 知觉输入160. 心理抱怨161. 人际交往162. 行为难以预测163. 图像记忆164. 决策推迟165. 心理社会166. 社会认知以上是166个心理学中的有趣现象的大全。
9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9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
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
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
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
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
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4、鲇鱼效应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
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
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5、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
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
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1.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2.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学科性质)3.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
4. 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
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代表人物:詹姆斯。
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传统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
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⑥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
⑦ .认知心理学派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7.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的)、心理特征(稳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动机,世界观,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
8.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①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②.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③.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
9.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前意识、潜意识。
11.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①.年节律:②.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③日节律(24小时节律);④90分钟节律。
心理学
第二部分心理学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反射活动。
3、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基本特性。
4、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5、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视、听知觉。
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心境:影响所致。
8、“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冲突是:双趋势冲突。
9、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粘液质:相对应。
10、记忆能力: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课本习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3、心理现象又被称为: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5、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8、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9、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部分。
10、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11、人的个性心理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2、个性倾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13、人的心理反应的最高级形式是:意识。
14、心理学的主要流派: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E、精神分析学派;F、人本主义心理学;G、认知心理学;H、神经心理学。
1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实质即指: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6、“尝梅止渴”属于:无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55个现象1阿伦森效应(增减效应)类似德西效应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净,于是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
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
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
“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得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将起来。
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
”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
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
”“一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
”从此,老人有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阿伦森效应是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
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
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
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相反,先给予批评和否定,使其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自己的不妥,再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对方从挫折中走出来,深怀感恩之心,看到希望,奋起努力。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2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
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
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3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消费者在一个购物环境中,如果之前看到的价格都是很高的,那么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在这个购物环境里都是高价商品,之后碰到的商品价格也会很高;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心目中打算购买的产品的参考价格。
于是,较高的参考价格或者价格预期,就会增加消费者之后的购买可能性。
例如,你打算去百货商场购买手提袋。
一进到店里,你注意到正对着大门的柜台正在销售欧米茄手表,橱窗里摆放着醒目的广告,上面19999元的标价令人咋舌。
虽然你并不打算买这款天价手表,但它昂贵的价格会不会对你购买手提袋的心理价位产生影响呢?设想另一种情况,一进到店里,你便看到大厅里摆放着一排桌子,上面零乱地堆放着一些衣物,醒目的广告上写着“夏装换季,低至29元”。
当然你对这些过季的衣服兴趣不大,但它低廉的价格会不会对你购买手提袋的心理价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呢?在第一种情况下,消费者也许会接受价格599元的手提袋;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价格299元的手提袋都会觉得太贵。
看似无用的价格信息对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产生了影响。
同样,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情景:消费者进入快餐店之前,无意间看到一块奔驰车的户外广告牌,标明C型车将以低于320000元的价格出售;当消费者进入快餐店之后,他可能会觉得标价39.9元的套餐特别便宜。
偶遇价格效应人们经常是用以前看到的锚定价格来形成他们的判断,而这些以前的锚定价格与他们的决定是不相关的,他们从看到锚定价格之时起才开始调整他们的想法并最后作出决定。
人们会对之前看到的许多商品的价格保留一个短暂的印象记忆,并且会将它们与自己打算购买的商品的价格作出一个比较性的判断。
正是这些印象记忆影响了后来的购买判断。
这就是“偶遇价格效应”,即不在顾客购物计划之列的其他商品价格(偶遇价格)会影响人们的支付意愿。
既然其他商品的价格会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力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不会有所不同?2004年,Joseph和Peter做了另一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那些相似商品的价格(偶遇的产品和真正要购买的产品)会放大偶遇价格效应,但是那些不相关商品的价格同样存在偶遇价格效应。
产品越相似,偶遇价格的影响作用越明显。
例如,当消费者打算购买网球拍时,商场里其他商品(其他品牌的网球、运动鞋、化妆品)的价格都会影响他们的支付意愿,而且产品的类别越接近,这种影响力越大。
也就是说,其他品牌网球拍、运动鞋价格和化妆品价格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力依次减弱。
2、在作出购买决策期间,消费者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触到这些偶遇价格信息,偶遇价格的影响都将存在。
因此,商家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设计一些偶遇价格情境。
3、偶遇价格的出现顺序可能是“高低低、低低高、低高低”。
当消费者在很短时间之前看到了第二组价格(低低高,如23元、23元、987元),即最后看到的价格是最高的,“偶遇价格效应”最为强烈。
也就是说,消费者最后接触到的偶遇价格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影响最大。
商家应当如何有效地利用偶遇价格的暗示效应呢?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营销启示,从中很容易为胡总作出正确决策找到方向。
例如,由于消费者最后接触到的偶遇价格对他们的支付意愿影响最大,零售商可以在设计商品目录时,把相对昂贵的商品列在前面几页,而在随后的目录页中放置价格相对较低又正是他们想买的商品,借此激发他们购买。
另外,也可以在企业上以悬浮广告形式引入相关产品或其他类别产品的广告信息。
例如,当消费者打开浏览器登录卓越网购买图书时,一个标明“399元起”的宣传携程网特价旅行套餐(含机票+酒店)的广告弹出,这个价格对于一次旅行来说并不是很高,但对于图书来说却是相当昂贵。
虽然是不同类别的产品,但偶遇价格的暗示效应依然存在,那些注意到这则广告的消费者对图书的价格敏感度会在不经意间有所降低,使得他们可能会购买更贵一些的书籍,或者接受比他们的预期贵一些的图书价格。
此外,一些零售商经常在收银机周围摆满了引发顾客购物冲动的价格便宜的小商品,其实不妨尝试着摆放一些不是很引人注目的高价商品,以便让消费者为买到价格适中的商品而感到欣慰(哪怕这些商品的实际价格也许比在别处贵)。
运用偶遇价格的暗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让消费者觉得多花钱是理所应当的。
想象一下:在百货商场里,如果最昂贵的商品摆放在货架的最前面,例如一套名牌西服标价7588元,顾客还会觉得标价1299元的领带“太黑、太暴利”吗?4巴纳姆效应(巴霖效应)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
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
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
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
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5半途效应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
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6贝勃规律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
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
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
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
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