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铜渣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当前我国铜渣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当前我国铜渣资源利用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9151ddc1c708a1294a4404.png)
第 1 7卷
第 3期
矿
冶
V17 N. 01. o . 3
20 0 8年 9月
M l NG & M ETALLURGY NI
文 章 编 号 : 0 5—7 5 ( 0 8) 3—0 5 10 8420 0 0 9—0 5当我 国铜渣资源利用 现状研究
刘 纲 , 朱 荣
( 京科技 大 学冶金 与生 态工程 学 院 , 北 北京 1 0 8 ) 0 0 3
摘 要 :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宏观经济 的高速增长 , 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 发展对资源 的依赖 程度越
来 越 高 。然 而资 源 是有 限 的 , 限 的 资 源 已 经 成 为 工 业 化 发 展 的 重 要 瓶 颈 。 因 而 , 有 如何 实 现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发展 , 降低 能耗 , 发展 循 环 经 济 , 现 资 源 的 集 约 化 发 展 已 成 为 发 展 的 当 务 之 急 。 特 别 是 对 于 矿 产 资 实 源 而言, 矿产 资 源 的需 求 旺 盛 与 资 源 短 缺 的 供 给 矛 盾 非 常 尖 锐 , 些 关 系 到 国 计 民生 的大 宗 矿产 的 供 需 一 矛 盾 更是 在 短期 内 难 以克 服 , 且 有 加 剧 的 可 能 。 本 文 以 当前 我 国 国情 为 研究 背 景 , 而 以铜 渣 的循 环利 用 为 研 究 对 象 , 面 总结 了 国 内外 对 铜 渣 的 处 理 工 艺 研 究 现 状 , 全 旨在 为 冶 金 专 家 的 深入 研究 提 供参 考 。
关键词 : 铜渣 ; 循环经济 ; 矿产 资源
中图 分 类 号 : F 1 ;78 T 81X 5
文献标识码 : A
铜渣贫化回收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铜渣贫化回收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11060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08.png)
铜渣贫化回收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迟晓鹏;刘浩宇;夏俊;翁威;衷水平【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24()1【摘要】铜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然而我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是典型的“卡脖子”资源。
铜主要通过火法冶炼铜精矿制得,冶炼过程渣量大、渣含铜量高达0.5%~5%,远高于我国铜矿的可采品位(0.2%)。
因此,研究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工艺对提升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铜/铜锍在渣中的赋存状态、铜损的主要形式,重点综述了现阶段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工艺技术,包括火法贫化法、浮选法、湿法处理等,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目前,电炉贫化处理量大,技术成熟,但其通常使用煤炭等作为还原剂,由于其密度小于铜渣,反应时大多漂浮渣层表面并燃烧,反应不充分,也不利于大气环保。
另外,工业上常使用金属铁棒还原炉底结瘤的磁铁矿,但其密度大于铜/铜锍,在渣液中沉降速度快,对渣层的还原不彻底。
因此,开发环保、高效的还原剂逐渐成为火法电炉贫化研究的重点。
浮选法是处理天然铜矿的常用手段,但铜渣存在硬度高、伴生关系复杂、粒度分布不均、微细粒多等浮选难点,同时铜渣高温浮选导致捕收剂失活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在处理低品位铜渣时,湿法浸出是常用手段,但化学试剂和废液环保问题难以解决;生物浸出具有性质稳定、对环境无污染,且浸出后金属含量较低等优点,但其浸出周期长、效率低。
根据目前贫化工艺的难点,对未来贫化工艺开发与优化进行了展望,如增加外场聚集四氧化三铁以改善铜/铜锍沉降环境、开发环保高效的火法贫化还原剂、探究还原剂对不同铜渣渣型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耐高温的铜渣浮选新药剂等。
【总页数】11页(P293-303)【作者】迟晓鹏;刘浩宇;夏俊;翁威;衷水平【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福建省新能源金属绿色提取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1【相关文献】1.氰化尾渣综合回收铜铅锌研究现状及展望2.铜渣中铁、锌、铅回收研究现状及展望3.铜渣资源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4.铜渣中有价金属元素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属冶炼废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金属冶炼废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87c4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政策法规限制
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对废渣 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监管力度
不够。
公众认知
公众对金属冶炼废渣的危害认 识不足,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技术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研发
加大科研投入,开发高 效、环保的金属冶炼废
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联合处理
探索与其他废弃物的联 合处理方法,提高处理
效率。
循环经济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 现废渣的减量化、资源
锌渣作为填料使用
锌渣经过破碎、研磨等处 理后,可作为填料用于橡 胶、塑料等行业,提高产 品的性能。
04
金属冶炼废渣资源化利 用的挑战与前景
当前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04
技术瓶颈
当前金属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 技术尚不成熟,缺乏高效、环
保的处理方法。
成本问题
废渣处理成本高,企业缺乏足 够的经济动力进行资源化利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钢渣路基材料
钢渣经过破碎、研磨等处 理后,可作为路基材料的 填充物,提高路面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
钢渣磁选回收
通过磁选技术,从钢渣中 回收铁磁性物质,实现资 源的再利用。
铜渣的综合利用
铜渣提取有价金属
铜渣中含有铜、铁、锌等有价金属, 通过选矿和冶炼技术,可提取出这些 有价金属。
铜渣制备微晶玻璃
铜渣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组成
废渣主要由金属氧化物、硫化物 、氯化物等组成,还含有未反应 的原料和添加剂。
废渣的危害与处理现状
危害
废渣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如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 染。
处理现状
目前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堆放 和简单的回收利用,但这些方法存在 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
铜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铜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2eae3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e.png)
铜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冶金行业的铜渣主要来自于火法炼铜的过程,包括采矿过程中废石、冶炼过程中的废渣和尾矿渣。
其他的铜渣则是炼锌、炼铅过程中的副产物。
铜渣含有铜、锌等重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
目前,我国的粗铜年产量为52万吨左右,产出的炉渣约为150万吨,再加上副产废铜渣,数量巨大。
这些固体废物大量堆积,不仅侵占了土地、污染了环境,而且这些废渣含有的大量的有用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
目前,铜渣的利用方法很多,利用率也较高,主要包括提取有价金属、生产化工产品和建筑材料等。
1.化学组成铜渣由于炼铜原料的产地、成分以及冶炼的方法的不同,其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表13-5所示为铜渣的化学组成。
由表13-5中数据可知,铜渣中铁的含量很高,还含有Cu、Pb、Zn、Cd等金属,具有回收金属元素的价值,铜渣中的主要矿物包括硅酸铁、硅酸钙、少量的硫化物和金属元素等。
在提取有价金属后,可以作为水泥的原料。
2.粒度组成水淬铜渣颗粒形状不规则,尺寸也不同。
有个别滤渣状多孔颗粒和细针状颗粒。
粒径组成略大于普通沙的一级配区。
如表13-6。
一、含铜废渣中回收铜根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NERAL COMMODITY UMMARIES 2012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铜储量为6.9亿吨,智利以1.9亿吨的铜储量居于全球首位,中国以3000万吨位居全球第五。
但我国主要以贫矿为主,且开发程度不高。
而我国铜消耗量在逐年增长,精炼铜和矿山铜(精矿)多年来供不应求。
自给率仅为65%左右,长期靠进口弥补。
因此,一些低品位矿、尾矿、表外矿及含铜矿渣等难以开采和洗选矿脉的开发利用,不仅能满足铜的需求,还能减少废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为了回收铜渣中的铜,研究人员将难选的氧化铜矿类矿渣经过氨浸、蒸馏、酸化和结晶等工艺流程后得到五水硫酸铜产品。
在实验中探讨了氨浸的机制,研究了铜浸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浸出液配比,得出了氨浸、蒸氨、酸化、浓缩和结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为难选氧化铜类矿石及其废渣中回收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基本工艺参数。
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
![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https://img.taocdn.com/s3/m/04f1f6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b.png)
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1、铜渣中含有大量的可利用的资源现代炼铜工艺侧重于提高生产效率,渣中的残余铜含量增加,回收这部分铜资源是现阶段处理铜冶炼渣的主要目的。
当然,渣中的大部分贵金属是与铜共生的,回收铜的同时也能回收大部分的贵金属。
渣中的主要矿物为含铁矿物,铁的品位一般超过40%,远大于铁矿石29.1%的平均工业品位。
铁主要分布在橄榄石相和磁性氧化铁矿物中,可以用磁选的方法得到铁精矿。
显然,针对铜渣的特点,开展有价组分分离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发出能实现有价组分再资源化的分离技术,为含铜炉渣再资源产业化提供技术依据,对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铜渣的工艺矿物学特征随着铜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炼铜技术包括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和电炉熔炼正在逐渐被闪速熔炼取代,与此同时,与上述二次熔炼的方法不同的所谓一步熔炼出粗铜的熔池熔炼方法,如诺兰达法、瓦纽科夫法、艾萨法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冶炼厂转炉、闪速熔炼等含铜较高的炉渣(尤其是含砷等有害元素较高的炉渣),返回处理困难,这些物料往往需要开路处理。
炼铜炉渣主要成分是铁硅酸盐和磁性氧化铁.铁橄榄石(2FeO ·SiO2)、磁铁矿(Fe3O4)及一些脉石组成的无定形玻璃体。
机械夹带和物理化学溶解是金属在渣中的两种损失形态。
一般而言,铜在渣中的损失随炉渣的氧势、锍品位、渣Fe/SiO2比增大而增大。
熔炼渣中的铜主要以冰铜或单纯的辉铜矿(Cu2S)状态存在.几乎不含金属铜.多见铜的硫化物呈细小珠滴形态不连续分布在铁橄榄石和玻璃相间。
而吹炼渣中存在少量金属铜.在含铜高的炉渣中,Cu,S含量也随之增大。
机械夹带损失的有价金属皆因冶炼过程中大量生成Fe3O4,致使炉渣粘度提高,渣锍比重差别减小.使渣锍无法有效分离。
3、铜渣的火法贫化返回重熔和还原造锍是铜渣火法贫化的主要方式。
炉渣返回重熔是回收铜的传统方法,产生的冰铜返主流程。
针对炉渣的钴、镍回收,采取在主流程之外的单独还原造锍。
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dbd8e3b5727a5e9856a61f3.png)
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一、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利用现状1.1.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的概念①有色金属(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将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其中有:轻有色金属或轻金属(铝、镁、钠、钾、钙、锶、钡等);重有色金属或重金属(铜、铅、锌、锡、镍、钴、锑、汞、镉、铋等);稀有金属(包括稀有轻金属锂、铍、铷、铯等,难熔金属如钛、锆、铪、钒、铌、钽、钨、钼、铼等,稀散金属如镓、铟、铊、锗、硒、碲等,稀土金属如钪、钇、镧系金属等,放射性金属如钫、镭、钋、锝、钷、锕系金属等);半金属如硼、硅、砷、砹等及贵金属金、银、钯、铱、锇、铂等。
各国为了统计有色金属产量,就在有色金属中选择其中生产量大、应用较广的10种金属。
一般为铝、镁、铜、铅、锌、镍、钛、锡、锑、汞等十种金属;中国则为铜、铝、镍、铅、锌、钨、钼、锡、锑、汞等十种金属,把国外的镁、钛换成钨、钼。
②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的概念:是指有色金属生产与应用过程中形成的废品、废气、废水、废渣、废石和尾矿。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1.2.稀土资源研究状况稀土概念: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为土且少见。
稀土地壳丰度:200×10-6发现:1788,K a r l A r r h e n i u s发现第一种稀土矿物;1947,M a r i n s k y J A发现元素钷,17种稀土元素名称(镧(L a)、铈(C e)、镨(P r)、钕(N d)、钷(P m)、钐(S m)、铕(E u)、钆(G d)、铽(T b)、镝(D y)、钬(H o)、铒(E r)、铥(T m)、镱(Y b)、镥(L u)、钇(Y)、钪(S c))。
稀土应用:光学、磁学性质已广泛地应用在当今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目前含有稀土的功能材料已达50多类,包括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电子材料、核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等,是新世纪高科技及功能材料的宝库,它是发展高新技术的战略性元素。
铜冶炼渣的资源化利用
![铜冶炼渣的资源化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94a7dc28ea81c758f5781c.png)
Z agTf D n e X eQ hn i e gG i i h
( u n nC p e me iga dPoes gC m l ) Y n a op rS ln n rcsi o pe t n x
Ab ta t Th e o r e sau fc p e 1g wa n r d c d,c e c l c mp st n n n r o y sr c e rs u c tt s o o p r s s i t u e a o h mia o o i o s a d mi e a g i l p o r e fc p rsa r n y e rp t s o o p lg wee a a z d,a d me h d n a s o s u c t z f n o o p r sa e i e l n t o s a d w y f r o re u H a o c p lg e i i f e
5 %降低到 03 % 以下。王学文等¨ 人在真空条 .5 训
件 下研究 了真空 度 、温度 、处理 时间 、渣型 及添
z 等 用 “ a 氧化浸出 一 萃取”法从铜渣 中回收
有价金属 ,在常压下用 H s . H O 混合溶液 2O 和 2 2 对铜渣进行氧化浸 出,再用萃取剂分步萃取浸 出 液 得到有 价 金 属 ,C 、C Z u O n回收 率 分 别 达 到 8 %、9 %、9 %。蒋镜宇等人采用碳铵 一 0 0 0 氨水 体系浸取黄铜熔 炼渣 ,黄铜熔炼渣经稀碱洗 涤 后 ,在碳铵 一 氨水体系中浸出,铜、锌的浸出率
形玻璃体 引,其 中铜主要 以辉铜矿 ( uS 、金 C:)
表 1 典型熔炼炉渣的化 学成分
3 铜渣 的资源 化利 用
间 2 , 属铜 的 回收率 达到 8 % 以上 。 h金 5
中国废铜回收、再生铜及废铜冶炼现状分析
![中国废铜回收、再生铜及废铜冶炼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a861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5.png)
中国废铜回收、再生铜及废铜冶炼现状分析一、铜加工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
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
二、铜产量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
2020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为1002.5万吨,同比增长2.5%;铜材产量为2045.5万吨,同比增长1.4%。
三、废铜现状1、废铜回收随着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较快。
其中2020年中国废铜回收量为223万吨,同比增长3.7%。
2、再生铜产量《2022-2028年中国再生铜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数据显示:再生铜,是一种回收的废铜再一次冶炼的产品。
2020上半年中国再生铜产量约为145万吨。
其中2020年中国矿产电解铜产量为765.05万吨,占再生铜的75.93%;再生电解铜产量为235.2万吨,占再生铜的24.07%。
3、废铜冶炼量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从2020年中国废铜冶炼数量来看,2020年5月废铜冶炼量为全年最高12.8万吨。
四、废铜进口情况我国废铜进口数量较多,但近三年废铜进口数量有所下降。
2020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为94.4万吨,同比下降36.7%;中国废铜进口金额为453701万美元,同比下降38.5%。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2019年中国废铜进口均价逐年增加,2020年受疫情有所影响,均价微降至4.81千美元/吨。
2020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最多地区为马来西亚172000吨,其次是从日本进口废铜出来为146000吨;再次是从美国地区进口废铜数量99986.5吨。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79306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1.png)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铜渣是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铜固体废弃物。
传统上,铜渣被视
为废弃物,只能用于填埋或堆放。
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意识
的提高,对于铜渣的综合利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介绍铜渣综合
利用的研究情况、难点以及新技术论文。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铜渣中铜的回收和铜渣的资源化利用。
铜渣中铜的回收是指将废渣中
的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目前主要方法包括浮选、磁选和火法冶炼等;而资
源化利用则是指将铜渣转化为可利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陶瓷、制砂、铜渣掺合料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铜渣综
合利用方法,如高效回收、废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废渣中的环境污染物
处理等。
铜渣综合利用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铜渣成分复杂,含有大量
的非金属元素,如硫、砷、锌等,这些元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会影
响废渣的再利用。
其次,铜渣中的有价金属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如何
高效回收这些金属也是一个难题。
另外,废渣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需要考
虑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此外,
废渣的后处理也是一个难题,需要针对废渣中的污染物设计合适的处理方法。
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循环利用
![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循环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12e4b1360cba1aa811dacd.png)
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循环利用樊琳翠(北京亚航天际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00)摘 要:有色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是工业污染的危险废弃物,然而如果能够对有色金属废渣进行循环再利用,那么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废渣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循环利用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3-0001-2Recycling of waste residue from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FAN Lin-cui(AirAsia Beijing sky trad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Beijing 100000,China)Abstract: the waste residue produced during the smelting process of non-ferrous metals is a dangerous waste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However, if we can recycle the non-ferrous metal waste residue, the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tes will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waste is brief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source recovery, reduction and innocuity of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residues. Keywords: nonferrous metals; smelting; waste residue; recycling收稿日期:2018-02作者简介:樊琳翠,生于1981年,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研究方向:有色、金属、采购。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24c7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铜渣综合利用是指对废弃的铜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铜渣的利用价值,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对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逐渐增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难点。
以下将对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难点以及新技术进行探讨。
首先,铜渣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冶炼、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等方面。
冶炼方法是目前铜渣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高温冶炼的方式将铜渣中的铜和其他有价金属提取出来。
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则主要是通过溶解、分离和提纯等技术来有效利用铜渣中的有价组分。
在这些方法中,冶炼方法是主要的铜渣综合利用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能耗、负面环境影响等。
其次,铜渣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包括成分复杂、资源回收率低和环境污染等。
由于铜渣的成分复杂,其含有大量的铜、铅、锌等有价金属和铁、硅等有害元素,这给铜渣的资源化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铜渣的资源回收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提取技术的不成熟和回收工艺的不完善。
此外,铜渣中铁、硅等有害元素的存在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针对铜渣综合利用的难点,一些新的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植物吸附和微生物浸出等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铜渣中的有价金属,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高效吸附剂和铜渣矿物化学浸取等化学技术也可以提高铜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率。
此外,物理方法如磁选和重选等也可以用于提高铜渣中有价组分的回收率。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铜渣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难点。
在进一步研究中,应重点解决铜渣成分复杂、资源回收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来提高铜渣的利用效益。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铜渣综合利用的发展。
有色冶金废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色冶金废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26039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d.png)
I ndustry development行业发展有色冶金废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陈卫东摘要:当前,有色冶金业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
然而,在冶金行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能源短缺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有色冶金业的发展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在有色冶金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果可以得到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冶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收自然资源,从而促进冶金企业为其他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中包括填充材料、玻璃工业、墙体材料、水泥行业、路基建设、陶瓷行业和农业领域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有色冶金废渣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有色冶金废渣;综合利用;发展趋势有色冶金废渣主要指在有色冶金中提取铜、铅、锌、锑、锡、镍等金属后可能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相对严重。
冶炼过程一般可分为湿法冶炼废渣和火法冶炼废渣两类,湿法冶炼废渣指从含金属矿物中通过浸取得到的固体废弃物;而火法冶炼废渣则指在熔融状态下分离得到的冶炼废渣。
根据金属矿物的不同特性,有色冶金废渣又可分为重金属渣、轻金属渣和稀有金属渣等多种形式。
有色冶金废渣的分类与冶炼方法的差异相关。
一般来说,含铁和含硅的渣是主要成分,同时还包含少量的铜、铁、锌等金属,有时还可能含有贵金属如金、银等。
因此,对有色冶金废渣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确保有色冶金业为下游行业提供持续的材料供应。
1 有色冶金废渣的生产现状在有色冶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废渣的产生是普遍而常见的现象。
因此,在冶金工业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废渣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目前阶段,将冶金废渣作为重要原料,应用于水泥制造等领域,能逐步增加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一些废渣还可用于工业和建筑工程领域。
因此,对工业废渣的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冶金工业废渣主要包括化工废渣、冶金废渣、采矿废渣和锅炉废渣等多种类型。
在有色冶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废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从铜渣中回收铁概况论文
![从铜渣中回收铁概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44101c14791711cc791765.png)
从铜渣中回收铁的研究概况摘要:我国铜矿资源贫乏,炼铜炉渣产量巨大,且含铁量高。
文章介绍了铜渣的物质组成,分别介绍了几种国内对铜渣回收利用铁的实例及回收效果,并提出了回收铜渣中的铁资源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铜渣铁资源回收利用近年来,我国铜消费量急剧增加,铜消费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速度。
作为主要的铜生产国,我国火法炼铜生产的铜占铜产量的95%以上。
目前,生产1t铜的平均产渣量为2~3t[1,2],庞大的铜渣储量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浪费了大量资源。
作为铜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铜渣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且铁含量远高于我国铁矿石平均可采品位。
随着人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铜渣的回收利用做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实践,对其中铁资源的回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铜渣的性质铜渣呈黑色、致密的粒状和条状,有金属光泽,颗粒形状不规则、棱角分明。
铜渣的主体是feo、sio2、cao,黑色金属fe含量较高,同时也存在少量有色金属元素[3]。
铜渣主要成分是铁硅酸盐和铁氧化物,如铁橄榄石(2feo·sio2)、磁铁矿(fe3o4)及一些脉石组成的无定形玻璃体,全铁品位一般在40%以上,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二、铜渣中铁资源回收利用现状铜渣中铁组分主要分布在橄榄石相和磁性氧化铁中,传统的利用方式为利用磁选处理得到铁精矿。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铜渣中铁资源的回收方式逐渐多元化,包括选矿法、还原法、氧化改性法等等。
1.浮选-磁选法铜渣中的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根据传统选矿生产实践,可利用浮选回收铜渣中可浮性较好的硫化铜和细粒金属铜,再利用磁选回收浮铜后尾矿中的强磁性铁,实现铜渣中铜铁元素的有效回收利用。
王珩[4]选用磨矿—浮选—磁选—浮选中矿与磁性矿合并再磨—再浮—再磁的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流程对铜渣进行了试验研究。
在转炉渣含铜1.58%、含铁53.54%的情况下,获得铜精矿品位19.82%,回收率85.48%%的选铜指标,同时回收了渣中磁性氧化铁,得到铁品位62.52%、回收率35.02%、含sio2 9.94%的合格铁精矿。
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
![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3601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一、引言铜冶炼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活动,由于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废渣进行综合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二、废渣的成分及特性铜冶炼废渣主要包括矿渣、渣铁、渣铜和尾矿等。
这些废渣的成分及特性对于综合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矿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铜和铜硫化物,可以通过磁选和浮选等物理方法进行回收。
渣铁中含有铜、铁、铅等金属,可以通过熔炼和重力分离等方法进行回收。
渣铜中含有铜和贵金属等,可以通过熔炼和电解等方法进行回收。
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未被回收的金属和有价值的矿物质,可以通过浸出和萃取等方法进行回收。
三、废渣综合回收的技术途径废渣的综合回收可以采用多种技术途径,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物理方法包括磁选、浮选、重力分离等,可以有效地分离和回收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
化学方法包括浸出、萃取、氧化等,可以将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转化为易于回收的形式。
生物方法包括微生物浸出、菌群浸出等,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将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溶解出来。
四、废渣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废渣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包括废渣的预处理、废渣的分离、有价值物质的转化和有价值物质的回收等步骤。
首先,对废渣进行预处理,包括破碎、磨碎和分级等操作,以达到更好的回收效果。
然后,将废渣进行分离,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分离出来。
接下来,对有价值物质进行转化,通过化学反应等方法,将其转化为易于回收的形式。
最后,采用相应的回收方法,将有价值物质从废渣中回收出来。
五、废渣综合回收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废渣综合回收不仅可以实现废渣中有价值物质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废渣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废渣综合回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的收入。
从环境效益方面来看,废渣综合回收可以减少废渣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六、废渣综合回收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废渣综合回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废渣成分复杂、废渣处理成本高和废渣处理技术不成熟等。
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3a6c3d580216fc700afdc6.png)
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分析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废杂铜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我国废杂铜回收的现状及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废杂铜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前景正文:一、废杂铜的来源和分类废杂铜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2、各种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中的铜3、使用过程中旧的、报废的仪器、仪表、工具和机器设备中的铜等。
废铜按其生产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次废铜。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新废铜,消费者使用后产生的就废铜三类。
1、一次废铜如不合格的阳极、阴极和坯料,阳极废品。
这些废料不能进行深加工或出售,通常是将其返回上一步工序,不合格的铜通常返回转炉或阳极炉进行电(解)精炼,有缺陷的坯料进行重熔或重铸。
一次废铜不用“走出家门”就已经被回收利用,一般不进入废铜市场。
2、新废铜新废铜是指新的边角料或工厂内部产生的,它与一次废铜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在合金化或加覆盖物过程中可能已经掺杂。
新废铜的数量和铜制品的数量差不多,因为没有哪一种生产的过程效率能达到百分之百。
处理新废铜的方法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它与其他材料的结合程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内部回收,这是铸造过程中较普遍的做法,仅需重熔和重新浇铸。
直接回收利用有如下优点:维持着所添加的合金元素(比如说锌或锡)量;假如将其进入熔炉,则合金元素将有所损失;降低了去除合金元素的成本。
如果金属铜在熔炉里进行重新处理,则必须要去除合金元素。
对于废铜管和没有涂层的铜线也用类似的处理方法。
3、旧废铜旧废铜是指废弃的、用过的或(生产企业)外部产生的废铜。
它来自已经达到其使用期限的产品。
旧废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巨大潜在资源,但它也比较难处理。
处理旧废铜面临的挑战包括:含铜量低,废旧铜通常与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且必须将其从这些废料中分离出来;不可预知性,材料的供应天天在变,这样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旧废铜分散在各个地方,而不像原始矿石或新废铜那样集中于某一特定地点。
再生铜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发展趋势
![再生铜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c68bf3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f.png)
再生铜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发展趋势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加,国家对金属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另外,人工活动的不断增加也使得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
此外,在今天,人们也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
因此,可再生资源成为国家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状况及趋势分析如下:
一、可再生铜资源的利用状况。
目前,可再生铜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利用,特别是一些主要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电视、手机等,最具代表性,像影子猫、铁窗盒的也有一定的运用。
在建筑行业,可再生铜资源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铜管、铜线和铜锭都可以用于照明系统、供暖系统及建筑结构的安装与维修等。
二、可再生铜资源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再生铜资源将继续受到重视,BBB大数据分析显示,可再生铜资源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量将继续增加。
根据国家及行业规定,企业将倡导节能、低碳发展,以及优化能源使用,从而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重。
同时,可再生铜资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受到行业的需求,企业和投资者也积极投入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努力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可再生铜资源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随着新能源发展、新型技术发展等, 可再生铜资源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宽,助力把握全球发展的机遇。
铜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铜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59755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0.png)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7年第36卷第8期·3066·化 工 进展铜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廖亚龙,叶朝,王祎洋,曹磊(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摘要:火法冶炼废弃渣大量露天堆存,存在铜、铁等有价金属资源未能回收利用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及水体等环境问题。
本文综述了铜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废弃渣的物相特征,以及渣中铜、铁等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
分析和讨论了选矿分离、湿法提取、火法贫化、高温氧化、高温还原等工艺处理铜冶炼废渣、回收利用铜和铁的优势及存在的缺陷,展望研究趋势。
分析表明:缓冷-浮选、湿法提取都能有效回收利用高品位的冶炼铜渣,湿法酸浸中的加压浸出能抑制铁的浸出而具有应用优势;矿相资源化重构是有效利用低含量铜渣中铜和铁资源的有效方法;在熔融态炉渣中加入氧化钙改性重构后缓冷,再进行浮选和磁选,既能回收炉渣中的铜和铁,且浮选尾渣可以直接用于建材行业,更具备应用前景。
关键词:废物处理;反应工程;回收;冶炼渣中图分类号:TQ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08–3066–08 DOI :10. 16085/j. issn. 1000-6613. 2016-2366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opper smelter slag——a state-of-the-arts reviewLIAO Yalong ,YE Chao ,WANG Yiyang ,CAO Lei(Faculty of Metallurg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Yunnan ,China )Abstract :Large quantities of slag dumped in the open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absence of recovery andutilization of valuable metals as well a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 water and soil arisen by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Th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es on recovering valuable metals from typical copper slag produced by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 were summariz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advantage and limitation of outstanding treatment methods which are presently performed to dispose of the slag for the recovery of iron and copper contained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uch as mineral separation ,hydrometallurgical extraction ,pyrometallurgical impoverishment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reduction ,etc. The prospective trends were predicted. The analyzing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the slow cooling followed by flotation and hydrometallurgical extraction are high effective method for recycling of copper contained in the smelting slag with a high content copper. Especially the process of high pressure oxidative acid leaching has excellent application prospect as it can inhibit the leaching of iron. Mineral phase reconfiguration for utilizing resource is effective to recover copper and iron in the slag with low content of copper. The process that calcium oxide is added into the molten slag prior to modification and cooling slow followed by flota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is prospective to be applied ,as the reason that copper and iron contained in the slag can be effectively recycled ,and that flotation tailings can be directly used in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Key words :waste treatment ;reaction engineering ;recovery ;metallurgical slag第一作者及联系人:廖亚龙(1966—)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材料提取与分离。
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的研究现状
![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41c3a2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f.png)
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的研究现状摘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铜资源却比较稀缺。
硫化铜矿物提铜是我国铜资源获取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实际开展硫化铜矿石铜硫浮选分离工作过程中,涉及了较多类型的铜矿分离。
矿石性质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不同类型矿石之间的性质也存在相应差异,本文主要围绕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铜渣;回收铜;研究引言:铜渣作为一种副产品,其主要产生于火法炼铜熔硫以及转炉这一过程,所包含类型较多。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铜企业对铜渣都会采用渣场堆放或者直接丢弃方式,采用此种铜渣处理方法除了会占用较多土地之外,同样会对环境产生相应污染。
一些铜渣也会应用在铺路工作中,或者是对其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混凝土应用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该方法虽避免了铜渣的大面积堆存,但其中的有价金属却没有得到回收,导致被浪费。
所以,怎样实现铜渣的高效利用是现阶段我国铜冶炼领域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铜渣组成分析铜渣的组成具有较强复杂性,所包含的硫化物与氧化物较多,另外还掺杂着一定数量的微量成分。
铜渣从表面上看呈黑绿色或者是黑色,硬度和密度都相对较高,比重在4左右。
铁与硅在铜渣中的占比相对较高,铁榄石与磁铁矿是其中的主要矿物。
而硅主要包括硅酸盐以及一些硅灰石等,另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不具有透明性的玻璃体;其次,铜的硫化物也是铜渣的组成部分,比如掺杂了一定数量的金属铜与氧化铜。
除此之外,铜渣中还包含了一定的金、银、镍、钴等元素。
炉渣中所包含的铜元素更多的表现是硫化物形态,比如金属铜、黄铜矿等。
铜矿物在铜渣当中一般会与铁橄榄石基体以及铁矿聚集,也有可能表现为球状,在磁铁矿的包裹状态下存在。
一些铜渣则会表现为斑状结构,也有可能是多种不同的铜矿物之间镶嵌共同存在。
炉渣所拥有的冷却条件以及炉渣组分会对铜渣所包含铜矿物以及铁矿物的粒度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会引起铜矿物以及铁矿物之间的差异。
二、选矿法进行铜渣含有铜的回收分析在铜渣处理工作中对于选矿法的应用,明确来说就是对铜渣进行磨细,使其粒度达到一定程度,以此来实现铜渣所包含有价金属与脉石的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其采用浮选以及磁选工艺进行铜渣中铜以及其它一些有价金属的回收。
废杂铜直接利用分析
![废杂铜直接利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8e91087cd184254b3535a5.png)
2.1废杂铜的间接利用 废杂铜的间接利用即采用火法熔炼和电解的工艺处理废杂铜,最终产品是电解铜。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废杂铜都可以生产电解铜,只是采用的工艺和设备不同罢了。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综合利用废铜中的有价金属,一般都 是利用档次低的废铜生产电解铜,其含铜量都在96%以下,熔炼时搭配一定数量混杂
连铸连轧机,但实际生产中,许多企业采用的原料品位94—95%就入炉进行熔炼加工, 生产的产品不可能达到低氧铜杆的标准。 5.4废杂铜直接利用过程的环境问题
目前废铜直接利用行业主要的污染物是废铜及其合金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其
中包括了颗粒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一些企业采用袋式收尘器可以对颗粒污染物进行
有效的治理,对气体污染物也可采用喷淋塔等设备也可进行有效的治理,但还有很多
达国家。中国废杂铜直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企业对废杂铜直接利用的优
势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废杂铜的预处理技术落后,不能对废杂铜进行有效的分选、
除杂和清洗等预处理,市场不能提供更多的适宜直接利用的废铜。
5.3直接利用的产品良莠不齐
国内直接利用废铜生产的铜及其合金制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大型正规企业直接
线、带皮或表面有镀层或绝缘漆的毛丝铜、小变压器等等。此外,由于发达国家拆解
报废设备多采用先机械化破碎后机械化分选技术,因此,进口废铜中各种含铜碎料的
比例提高,这些碎料也具有多成分和复杂性,给废杂铜的利用带来了困难。 2废杂铜的利用途径分析 废杂铜的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只有针对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利用 方法才是最经济的利用途径。目前,国内外废杂铜的利用途径可以用图1加以说明。
l国内再生铜概况
1.1再生铜产量分析 中国是一个再生铜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真正成为一个工业领域,还是最近lO多年 的事。最近十多年,中国再生铜工业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技术水平也随之以较 快的速度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再生铜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 最近十年中国再生铜产量及其占铜总产量的比例及变化情况见表1所示。
冶金废渣的利用现状及前景
![冶金废渣的利用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a3448c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2.png)
冶金废渣的利用现状及前景【摘要】冶金废渣是指在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冶炼、精炼、矿山等环节。
其特点包括成分复杂、含有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毒性等。
目前,冶金废渣的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废渣被堆积或直接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些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冶金废渣的利用,包括回收金属、生产建材等。
未来,冶金废渣有望在建筑、道路、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环境风险等问题。
冶金废渣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再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冶金废渣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将为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冶金废渣,利用现状,利用技术,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利用前景,重要性,可行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冶金废渣的定义冶金废渣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包括矿渣、炉渣、废渣等。
这些废渣在冶金生产过程中会与各种化学物质和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各种复杂的化合物。
冶金废渣的成分和性质取决于原料的种类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因此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冶金废渣具有高温、高腐蚀性、高硬度等特点,其中含有未完全熔化的金属、氧化物和残留的矿石等物质。
冶金废渣的粒径往往较细,表面积较大,因此容易与环境中的水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冶金废渣中还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对冶金废渣的准确定性和分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对废渣进行科学分类和处理,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在冶金废渣的处理和利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1.2 冶金废渣的来源冶金废渣是指在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来源包括矿石的炼制、熔炼、冶炼、焙烧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其主要包括金属渣、矿渣、石灰石渣、渣泥等。
金属渣是指金属熔炼或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金属元素的废渣,矿渣是指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后产生的废渣,石灰石渣是指冶金过程中使用的石灰石在反应后产生的废渣,渣泥是指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金属元素的固体废弃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当前我国铜渣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作者:刘纲, 朱荣, LIU Gang, ZHU Rong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矿冶
英文刊名:MINING AND METALLURGY
年,卷(期):2008,17(3)
被引用次数:10次
1.曹异生"十五"期间我国铜市场回顾及前景展望 2006(15)
2.陈海清;李沛兴;刘水根铜渣火法强化贫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湖南有色金属 2006(03)
3.柴田悦郎;孙海平;森克己ステケをしてのがかう溶铁への酸素移行速度 1999(01)
4.李沛兴;刘水根;张振健铜渣火法强化贫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湖南有色金属 2006(03)
5.G布鲁特应用浮选和与黄铁矿焙烧工艺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期刊论文]-国外金属矿选矿 2007(10)
6.张林楠;张力;王明玉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期刊论文]-矿产综合利用 2005(05)
7.Chen W J;邓文基铜的火法冶金 1998
8.Lifset PJ;Gordon RB Where has all the copper gone:the stocks and flows project,part 1 2002(10)
9.王学文铜炉渣真空热处理的研究 1991(04)
10.宗力水淬铜渣代砂混凝土[期刊论文]-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02)
11.vaisdurd S;Bemer A;Brandon DG Slags and mattes in vanyukov's process for the extraction of copper 2002(08)
1.马国军.王战仁.李光强.朱诚意.向喜.Ma Guojun.Wang Zhanren.Li Guangqiang.Zhu Chengyi.Xiang Xi诺兰达铜渣中有价元素的回收[期刊论文]-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5)
2.陈帮.夏晓鸥.刘方明.CHEN Bang.XIA Xiao-ou.LIU Fang-ming高硬度铜渣综合利用研究[期刊论文]-铜业工程2009(2)
3.张林楠.张力.王明玉.隋智通.ZHANG Lin-nan.ZHANG Li.WANG Ming-Yu.SUI Zhi-tong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期刊论文]-矿产综合利用2005(5)
4.曹洪杨.张力.付念新.夏凤申.隋智通.冯乃祥.CAO Hong-yang.ZHANG Li.FU Nian-xin.XIA Feng-shen.SUI Zhi-tong.FENG Nai-xiang国内外铜渣的贫化[期刊论文]-材料与冶金学报2009,8(1)
5.李磊.王华.胡建杭.李博.Li Lei.Wang Hua.Hu Jianhang.Li Bo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冶金能源2009,28(1)
6.李博.王华.胡建杭.李磊.LI Bo.WANG Hua.HU Jian-hang.LI Lei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矿冶2009,18(1)
7.张忠益.匡志恩.杨钢.吴建存.叶兴富.朱绍菊.田仁宿.ZHANG Zhong-yi.KUANG Zhi-nen.YANG Gang.WU Jian-cun .YE Xin-fu.ZHU Shao-ju.TIAN Ren-shu铜渣中回收Zn、Cu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云南冶金2008,37(1)
8.李磊.胡建杭.王华.LI Lei.HU Jian-hang.WANG Hua铜渣熔融还原炼铁过程研究[期刊论文]-过程工程学报2011,11(1)
9.刘纲.朱荣.王昌安.王振宙.高峰.LIU Gang.ZHU Rong.WANG Chang-an.WANG Zhen-zhou.GAO Feng铜渣熔融氧化提铁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有色冶金2009(1)
10.张林楠.张力.王明玉.隋智通.ZHANG Lin-nan.ZHANG Li.WANG Ming-yu.SUI Zhi-tong铜渣贫化的选择性还原过程[期刊论文]-有色金属2005,57(3)
1.宋军伟.陈俊铜矿渣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3(8)
2.Huang Hongjun.Zhu Haifeng.Hu Yuehua Hydrophobic-surface of copper from converter slag in the flotation system[期刊论文]-矿业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2013(4)
3.江明丽.李长荣炼铜炉渣的贫化及资源化利用[期刊论文]-中国有色冶金 2009(3)
4.朱心明.陈茂生.宁平.韩子荣.马懿星铜渣的湿法处理现状[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13(z2)
5.张振强.赵俊学.崔雅茹.高晓婷.路晓涛.王鹏飞.梁洪铭镍闪速熔炼新渣型的物化性质研究[期刊论文]-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3(5)
6.张体富.邓戈.解琦铜冶炼渣的资源化利用[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12(5)
7.石瑞.张捷宇电场作用下金属液滴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运动研究[期刊论文]-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13(5)
8.李长荣.江明丽铜渣中金属液滴电毛细迁移现象的显微观察[期刊论文]-现代矿业 2011(2)
9.熊伟.沈强华.陈雯沉降电炉侧吹贫化新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矿冶 2013(2)
10.张振强.崔雅茹.赵俊学.高晓婷.梁洪铭.王鹏飞镍火法熔炼高钙低硅渣提取铁的研究[期刊论文]-钢铁研究学报 2013(7)
引用本文格式:刘纲.朱荣.LIU Gang.ZHU Rong当前我国铜渣资源利用现状研究[期刊论文]-矿冶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