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转换基本对应关系202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d6b7c8d6529647d27285262.png)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新标准已于1999年8月6日发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10年多了,但从这几年我区矿山企业及地质勘查单位提交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看,仍有些同志在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对比上不太清楚,为了使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尽快掌握对比方法,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新旧分类标准资源储量对比:一、重新制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原因近50年来,我国的储量分类分级虽经多次修订,但基本上仍是前苏联的模式,框架没有大的变化,不论是地质勘探单位、矿山设计单位、生产单位还是综合部门,对分类分级都非常熟悉、得心应手。
那么为什么又重新制定呢?有如下几个原因:1.为了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份复杂、规模小者居多: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原来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系统,对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论勘查程度和经济意义如何,统称矿产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且我国的矿产储量与国际的储量和资源储量,或一些国家的储量基础都没有可比性,故需要重新制定标准。
3.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标准。
要适应国际上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勘查阶段相对应的观念。
例如:联合同分类框架中详细勘探对应的是确定的矿产资源,一般勘探对应的是推定的矿产资源等等。
而我国储量级别在不同的勘查阶段交叉使用,造成观念上、统计上的混淆,不能被国外矿业界接受。
4.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
原分类分级中的勘探储量比例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独资开发矿业时,为了减少风险、增加资源的可靠程度,在总结我国已生产矿山探采对比资料基础上确定的。
而现在勘探和开采都走向投资多元化,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
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国际主要分类标准的对比研究
![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国际主要分类标准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585dd9b9f3f90f76c61b61.png)
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国际主要分类标准的对比研究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杨兵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1999年在国土资源部组织下,对我国传统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新的分类标准自1999年颁布实施以来,在实践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另外这一段时间也是矿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期,中外交流增加,对国际上的主要分类标准及其通行规则也更加了解。
因此,有必要对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的实践进行认真的总结,并与国际上的主要分类标准及其通行规则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体系。
一、国际上的主要分类标准及其通行规则国际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并行两套资源和储量分类方案。
一套是由政府机构制定并只在机构内部执行的分类方案,是为政府摸清国家资源家底、进行资源形势分析、制订矿产勘查开发政策服务的;一套是由矿业行会制定并为整个行业所执行的方案,这套方案既是企业实际勘查工作以及储量计算等所依据的标准,也是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矿权评估、矿权转让、上市招股、合资合作等所依据的标准。
(一)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关于政府的分类,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分类。
有关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首先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已查明的资源和未查明的资源(334)两类。
在已查明的资源下再分为确定的(331)、推定的(332)和推测的(333)三类,其中将确定的(331)和推定的(332)又合称为探明的。
然后再根据经济性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经济的三类,如经济的推测资源量。
在未查明资源之下分为假定的和假设的两类。
这些国家政府一般不将矿产资源分为储量和资源量,通通作为资源量。
美国将经济的和边际经济的矿产叫做储量基础,而将次经济的矿产叫做资源。
统观各种分类,美国的储量基础应属于资源量而不是属于储量。
因为不论哪种分类,储量均不是原地的而是可采出的。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1370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1370号](https://img.taocdn.com/s3/m/ffbf94e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7.png)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13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信息中心、油气中心、评审中心:为贯彻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数据转换的基本规则本次数据转换立足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实际,遵循实事求是、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原则,以2019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为基础,结合2020年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和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开展转换工作,最终形成2020年度新分类标准下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
新分类标准下储量与资源量按包含关系管理,转换后的资源量是反映矿产资源“有多少”的总量数据,不扣除储量所对应的资源量部分。
新分类标准下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转换基本对应关系》(附件1)转换形成。
(一)按照新老分类标准类型和定义,将老分类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66-1999))中的储量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程度转换为新分类标准的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图1)。
(二)将老分类标准中的基础储量按照地质可靠程度转换为新分类标准的探明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图2)。
(三)将老分类标准中的各类资源量按照地质可靠程度转换为新分类标准的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图3)。
(四)老分类标准中预测的资源量(334?),因可靠程度低,达不到新分类标准中资源量的要求,纳入“潜在矿产资源”管理。
储量分类标准2020
![储量分类标准2020](https://img.taocdn.com/s3/m/a2aace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c.png)
储量分类标准20202020年4月23日,自然资源部提出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经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后予以公布,两项国家标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将矿产勘查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资源量和储量两类:资源量按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分为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三级;储量按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分为可信储量和证实储量两级。
新分类标准调整了现行分类标准三轴分类体系,简化了储量经济意义划分。
修订后的分类标准由1999版的16个资源储量类型简化为5个。
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还明确:公开发布资源量数据时,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应单列。
潜在矿产资源、尚难利用矿产资源等不应作为资源量公开发布。
公开发布资源量、储量数据时,不应将资源量和储量相加。
1. 矿产资源勘查(mineral exploration)发现矿产资源,查明其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评价其工业利用价值的活动。
矿产资源勘查通常依靠地球科学知识,运用地质填图、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采用槽探、钻孔、坑探等取样工程,结合采样测试、试验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等予以实现。
按照工作程度由低到高,矿产资源勘探划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普查(general exploration)矿产资源勘查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和稀疏取样工程,发现并初步查明矿体或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初步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提出可供详查的范围;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价,做出是否具有经济开发远景的评价。
详查(detailed exploration)矿产资源勘查的中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系统取样工程和试验研究,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提出可供勘探的范围;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储量,做出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评价。
2022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考试答案77分
![2022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考试答案77分](https://img.taocdn.com/s3/m/8ee3a29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9.png)
A. B. C. D.A. B. C. D.3.土壤测量采样时需要特别注意采样层位和粒度,一般采集B层或C层样品,采样深度一般在()cm。
A.30-60B.30-50C.20-60D.20-50暂不确定4.HSE管理体系突出管理制度、全员参与和()的科学管理理念。
A.持续改进B.健康安全C.环境安全D.社区合作暂不确定5.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始于()年。
A.1962B.1969C.1978D.1987暂不确定6.截至2021年,全国1:20万及1:25万区域化探工作完成()万平方千米。
A.603.43B.730.43C.830.43D.930.43暂不确定7.截至2021年,全国1: 5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完成()万平方千米。
A.280.74B.380.74C.480.74D.580.74暂不确定8.甘肃省8个稀有金属成矿带中,不包括()。
A.方山口-马鬃山成矿带B.高台-金昌成矿带C.柳园-金塔成矿带D.平凉-天水成矿带暂不确定9.下列与地幔岩有关的矿床是()。
A.铜镍矿B.钛铁矿C.稀土矿D.铬铁矿暂不确定10.伟晶岩中粗粒伟晶结构粒径一般为()cm。
A.0.2-1B.0.5-2C.2-10D.>10暂不确定11.复合成矿作用是指大体同一地质时期内的()种以上成矿地质作用复合。
A. 2B. 3C. 4D. 5暂不确定12.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根据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确定,一般矿区地质图为1:10000的,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A.1:200-1:100B.1:500-1:200C.1:1000-1:500D.1:2000-1:1000暂不确定13.在剖面测量过程中,若局部基岩露头缺乏时,可沿岩层走向左右平移实测剖面位置,左右平移距离不大于()米,剖面平移时岩层层位必须衔接。
A.50B.100C.150D.200暂不确定14.垂直纵投影块段估算资源量,当勘查线与矿体之间的夹角大于()度时,应计算矿体沿勘查线方向的水平厚度。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cb4ddd2e009581b6ad9eb29.png)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1、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 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分复杂、规 模小者居多为特色。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国 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今世界经济全 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头,我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技术经济评价,与市场不挂钩,脱离实际, 技术经济评价没有时效性,一旦确定为表外 矿,就看不到翻身之日的死板作法,如表2。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表2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说明:表中所编码(111-334) 第l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 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蕴经济 的,?=经济意义未定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l=可行 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l=探明的, 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 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的影响而不能采的部分后即为控制的预可采 储量。
2、基础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 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 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 产资源。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即经济 的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经济基础 储量是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
/储量分类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
类16种类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1、储量 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 可分为探明的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 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 3个类型。 各类型条件: (1)探明的可采储量(111) ①详细圈定了矿体的三维空间; ②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扣除了多解性;
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数据标准转换文件解读
![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数据标准转换文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5aec8b1fad6195f302ba603.png)
8
一、文件出台背景
再次就转换结果广泛听取管理部门、矿山企业、研究院所等各方面 意见建议,确定了最终的转换对应关系,进一步修改完善转换方案,使 转换方案尽可能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简单可行、易于操作。
最后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 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1370号)。
9
内容提纲
文件出台背景 文件起草的主要原则
文件内容解读
10
二、文件起草的主要原则
一是本次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着眼于满足国 家掌控矿产资源家底和宏观管理需要,总体上按照实事求是、简 单可行、易于操作的原则进行。
4.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将转换结果下发至矿山企业, 基建矿山根据矿山设计,生产矿山(停产矿山)根据矿山生产实 际等情况,填写矿山储量数据转换结果调整说明,编制2020年度 矿山储量年报,对转换结果进行调整和确认。
24
(三)数据转换的实现路径
矿山储量数据转换结果调整说明
采矿权人名称
采矿许可证号
矿山储量年报名称
转换结果是否调整
是□
否□
一、说明数据转换结果调整的依据与理由。
二、特殊问题及处理方式。
三、数据转换调整结果评述,包括信息来源、可靠性、调整结果(列
出下发的转换数据与矿山企业调整确认数据包括的各类型矿产资源储量)。
四、真实性承诺。
采矿权人签字盖章: 备注:数据未做调整的,无需说明理由。
年月日
24
(三)数据转换的实现路径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97ac76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1.png)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0.11.27•【文号】自然资办发〔2020〕54号•【施行日期】2020.1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部信息中心: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矿山储量管理,及时掌握年度变化情况,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现就规范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储量新分类标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是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指导矿山企业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新老分类转换工作,将其生产勘探、采矿设计、生产运行、资源储量管理等工作中使用新分类标准的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矿山储量动态更新工作基础矿山企业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开展生产勘探和各种工程地质调查,及时完成工程验收、取样及原始地质编录,定期进行综合地质编录;及时更新查明资源储量台帐和资源储量变动台帐,绘制采掘(剥)平面图、井下井上工程对照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全面准确地反映矿山资源储量情况。
矿山企业应根据生产进程及时升级资源储量类型。
应结合矿床地质条件、矿石质量、技术经济条件等变化,按规定调整工业指标,修订资源储量估算参数,估算资源储量的新增及动用情况,分析变动原因,落实具体变动地段和部位,编制年度矿山动用资源储量估算表和资源储量平衡表,确保动用的资源储量均已估算了证实或可信储量类型。
鼓励矿山企业通过三维矿山地质建模等方式,结合矿山日常生产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做到矿山资源储量的保有量、增减量、开采量、损失量等自动统计和及时更新。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acb231f121dd36a22d8212.png)
一、标准修订背景
(二)分类标准修订的动因
1.问题导向。1999分类标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 问题——部分术语内涵不清,采用三轴体系表达过于复 杂,经济意义划分过细,部分类型实用性不强,国际认 可度不高等问题。
2.需求导向。党中央、国务院新要求——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矿业发展、“放管服”改革、 “两统一”
地质可靠程度: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 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
25
四、标准条文解读
6.资源量 经矿产资源勘查查明并经概略研究,预期可经济开采的固 体矿产资源,其数量、品位或质量是依据地质信息、地质认识 及相关技术要求而估算的。 解读:该定义提出了两个门槛一个手段,地质可靠程度的 门槛放到了“推断”,经济性门槛放到了“预期经济的”,即 能看到经济开发的前景,经济性是通过概略研究的手段判断。
可行性评价 经济意义
三大类,16项
两大类,5项
6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四)调整了资源量和储量的内涵。资源量明确为预期可 经济开采的,不再包括1999分类标准的预测的资源量、次边际 经济量。
原标准
新标准
7
1999分类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331)
8
2020分类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示意图 资源量
General exploration
详查 General exploration Detailed exploration
勘探 Detailed exploration Advanced exploration
23
四、标准条文解读
5.地质可靠程度
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地质特征的连续 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78cc5a804d2b160b4ec05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适用范围、定义、分类、类型、编码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规划、计划,制订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中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其位置、数量、品位/质量、地质特征是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力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
2.1.1 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
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二类。
2.1.2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2.2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2.2.1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或)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己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2.2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类比研究。
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2.2.3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https://img.taocdn.com/s3/m/92e0a38f03d8ce2f006623f3.png)
16
5.勘探
四、标准条文解读
矿产资源勘查的高级阶段,通过有效勘查手段、加密取样 工程和深入试验研究,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加工选冶 性能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估算资源量,为矿山 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 算储量,详细评价项目的经济意义,作出矿产资源开发是否可 行的评价。
地质可靠程度: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 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
20
四、标准条文解读
7.资源量 经矿产资源勘查查明并经概略研究,预期可经济开采的固 体矿产资源,其数量、品位或质量是依据地质信息、地质认识 及相关技术要求而估算的。 解读:(1)该定义提出了两个门槛一个手段,地质可靠 程度的门槛放到了“推断”,经济性门槛放到了“预期经济 的”,即能看到经济开发的前景,经济性是通过概略研究的手 段判断。(2)资源量的定义也没有提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和开采 技术条件的要求,将其研究程度要求放到了勘查阶段的内容中。
(十)明确资源量和储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停 产多年、政策性关停或者处于闭坑残留状态等无法正 常开采的矿山仍然保留“储量”状态,不合理。
9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十一)新增资源量和储量信息“发布与术语使 用”要求。以规范和统一发布固体矿产资源量、储量 信息使用的术语,避免各方对发布的资源量、储量数 据信息产生误解和误判,影响投资决策和国家宏观决 策。
6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五)简化经济意义划分。保留了经济的概念, 增加了预期经济的概念,分别对应储量和资源量,不 再使用“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以及“内 蕴经济的”术语。
(六)简化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由三大类16个类 型,简化为资源量和储量两大类5个类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析 ppt课件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5af5a172ded630a1cb656.png)
(七)简化调整了可行性评价阶段条文的相关内 容。只做原则性要求,为行业规范的编制留有余地和 接口。
11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八)调整了资源量转换储量的依据。1999分类标准 将可行性评价阶段作为资源量转换为储量的依据。2020分 类标准以可行性评价和转换因素的可靠程度为依据。
(九)调整了地质可靠程度的评价依据。去除了矿石加工 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阶段全局性的研究内容。
原标准
新标准
14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十)明确资源量和储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停产多 年、政策性关停或者处于闭坑残留状态等无法正常开采的 矿山仍然保留“储量”状态,不合理。
15
四、标准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的统计和发布,矿产 资源管理和规划、政策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 关技术标准制定,以及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评价及信 息披露。 解读:明确分类标准适用于政府矿产资源管理、 资本市场筹融资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
解读:(1)普查阶段目的是“找矿”。(2)鉴于我国探 矿权管理实践对探矿权全区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要求,去 除了1999分类标准中“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 化探异常区”。(3)提交普查报告时,估算推断资源量。实践 中预测了潜在矿产资源的数量,也不应以“资源量”表征。 19
3.详查
四、标准条文解读
可行性评价 经济意义
三大类,16项
两大类,5项
6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四)调整了资源量和储量的内涵。资源量明确为预期可 经济开采的,不再包括1999分类标准的预测的资源量、次边际 经济量。
2022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考试答案77分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2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考试答案77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44654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5.png)
A. B. C. D.A. B.C.植物D.岩石测量暂不确定3.土壤测量采样时需要特别注意采样层位和粒度,一般采集B层或C层样品,采样深度一般在()cm。
A.30-60B.30-50C.20-60D.20-50暂不确定4.HSE管理体系突出管理制度、全员参与和()的科学管理理念。
A.持续改进B.健康安全C.环境安全D.社区合作暂不确定5.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始于()年。
A.1962B.1969C.1978D.1987暂不确定6.截至2021年,全国1:20万及1:25万区域化探工作完成()万平方千米。
A.603.43B.730.43C.830.43D.930.43暂不确定7.截至2021年,全国1: 5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完成()万平方千米。
A.280.74B.380.74C.480.74D.580.74暂不确定8.甘肃省8个稀有金属成矿带中,不包括()。
A.方山口-马鬃山成矿带B.高台-金昌成矿带C.柳园-金塔成矿带D.平凉-天水成矿带暂不确定9.下列与地幔岩有关的矿床是()。
A.铜镍矿B.钛铁矿C.稀土矿D.铬铁矿暂不确定10.伟晶岩中粗粒伟晶结构粒径一般为()cm。
A.0.2-1B.0.5-2C.2-10D.>10暂不确定11.复合成矿作用是指大体同一地质时期内的()种以上成矿地质作用复合。
A. 2B. 3C. 4D. 5暂不确定12.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根据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确定,一般矿区地质图为1:10000的,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A.1:200-1:100B.1:500-1:200C.1:1000-1:500D.1:2000-1:1000暂不确定13.在剖面测量过程中,若局部基岩露头缺乏时,可沿岩层走向左右平移实测剖面位置,左右平移距离不大于()米,剖面平移时岩层层位必须衔接。
A.50B.100C.150D.200暂不确定14.垂直纵投影块段估算资源量,当勘查线与矿体之间的夹角大于()度时,应计算矿体沿勘查线方向的水平厚度。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新老标准对比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新老标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4a97b607c1cfad6195fa7dd.png)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新标准已于发布,并于开始实施,至今已经4年多了,但从这几年我区矿山企业及地质勘查单位提交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看,仍有些同志在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对比上不太清楚,为了使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尽快掌握对比方法,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新旧分类标准资源储量对比。
一重新制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原因近50年来,我国的储量分类分级虽经多次修订,但基本上仍是前苏联的模式,框架没有大的变化。
不论是地质勘探单位、矿山设计单位、生产单位还是综合部门,对分类分级都非常熟悉、得心应手。
那么为什么又重新制定呢?有如下几个原因:1.为了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份复杂、规模小者居多。
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原来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系统,对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论勘查程度和经济意义如何,统称矿产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且我国的矿产储量与国际的储量和资源储量,或一些国家的储量基础都没有可比性,故需要重新制定标准。
3.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标准。
要适应国际上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勘查阶段相对应的观念。
例如:联合国分类框架中详细勘探对应的是确定的矿产资源,一般勘探对应的是推定的矿产资源等等。
而我国储量级别在不同的勘查阶段交叉使用,造成观念上、统计上的混淆,不能被国外矿业界接受。
4.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
原分类分级中的勘探储量比例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独资开发矿业时,为了减少风险、增加资源的可靠程度,在总结我国已生产矿山探采对比资料基础上确定的。
而现在勘探和开采都走向投资多元化,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
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我国新标准是在联合国分类标准的框架下,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来的,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3大类16种类型。
广西新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应关系表
![广西新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应关系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9b96685a8102d277a22f5d.png)
附件3新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应关系表关于新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应关系表的说明一、查明矿产资源1、储量(1)证实储量”对应GB/T17766-1999规范中的(111)、(121)。
证实储量”是指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探明资源量而估算的储量。
与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对应(2)“可信储量”对应GB/T17766-1999 规范中的(121)(某些转换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时)、(122)。
“可信储量”是指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控制资源量估算的储量;或某些转换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时(转换因素主要包括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基于探明资源量而估算的储量。
与预可采储量(121)(某些转换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时)、预可采储量(122)对应。
2、资源量(1)探明资源量”对应GB/T17766-1999规范中的(331)、111b)、(121b)。
新分类的“探明资源量”是指在系统取样工程基础上经加密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
与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对应。
(111b)、(121b)虽经过可研、预可研,但因其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不能套改为新分类的“证实储量”或“可信储量”。
(2)控制资源量”对应GB/T17766-1999规范中的(332)、(122b)。
新分类的“控制资源量”是指经系统取样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
与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对应。
(122b)虽经过预可研,但因其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不能套改为新分类的“可信储量”。
(3)“推断资源量”对应GB/T17766-1999 规范中的(333)。
新分类的“推断资源量”是指经稀疏取样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以及控制资源量或探明资源量外推部分。
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要点
![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fd9742f8c75fbfc67db28b.png)
三、数据转换实现路径及时限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主体 自然资源部
内容
时间要求
完成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数据转换,并将转换结果下发至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 部门。 按照对应关系将2019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直接转换后下发至各省级自然 资源主管部门。
2020年7月底前
负责组织对矿业权许可证信息、生产状态以及已评审备案未登记的信息进行核 实补录,应在“生产状态”中补录生产矿山、停产矿山、关闭矿山、筹建矿山, 或在“停办原因”补录保护区退出、政策性关闭等其中的一种情形。
• 按照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资源量分为推断资源 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
• 考虑地质可靠程度,按照转换因素的确定程度由低 到高,储量可分为可信储量和正式储量。
• 地质可靠程度: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产状、矿石 质量等地质特征的连续性及品位连续性的可靠程度。
• 资源量与固体矿产资源的关系如下:
• 查明矿产资源: 指经矿产资源勘查发现的固体矿产 资源。
—— 2021年3月底前 2021年2月底前
2021年1月底前
三、数据转换实现路径及时限要求_政策原文
二、数据转换实现路径
(一)部按照对应关系将2019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直接转换后下发至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二)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矿业权许可证信息、生产状态以及已评审备案未登记的信息进行核实补录,应在“生产状态”中补录生产矿山、停 产矿山、关闭矿山、筹建矿山,或在“停办原因”补录保护区退出、政策性关闭等其中的一种情形。
新老分类转换基本对应关系
①将老分类中的储量按可靠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程度转换为证 实储量和可信储量。
③将老分类中的资源量按地质可靠程度转换为探明资源量、控 制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
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
![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9f9a86ab84ae45c3b358cf6.png)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2007-06-21 20:2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新标准已于1999年8月6日发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4年多了,但从这几年我区矿山企业及地质勘查单位提交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看,仍有些同志在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对比上不太清楚,为了使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尽快掌握对比方法,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新旧分类标准资源储量对比。
一重新制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原因近50年来,我国的储量分类分级虽经多次修订,但基本上仍是前苏联的模式,框架没有大的变化。
不论是地质勘探单位、矿山设计单位、生产单位还是综合部门,对分类分级都非常熟悉、得心应手。
那么为什么又重新制定呢?有如下几个原因:1.为了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份复杂、规模小者居多。
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原来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系统,对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论勘查程度和经济意义如何,统称矿产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且我国的矿产储量与国际的储量和资源储量,或一些国家的储量基础都没有可比性,故需要重新制定标准。
3.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标准。
要适应国际上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勘查阶段相对应的观念。
例如:联合国分类框架中详细勘探对应的是确定的矿产资源,一般勘探对应的是推定的矿产资源等等。
而我国储量级别在不同的勘查阶段交叉使用,造成观念上、统计上的混淆,不能被国外矿业界接受。
4.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
原分类分级中的勘探储量比例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独资开发矿业时,为了减少风险、增加资源的可靠程度,在总结我国已生产矿山探采对比资料基础上确定的。
而现在勘探和开采都走向投资多元化,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读20200427](https://img.taocdn.com/s3/m/1115193a0242a8956bece4f9.png)
2020分类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
预期可经济 开采
两大类,5中类型
可经济采出
8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八)调整了资源量转换储量的依据。1999分类 标准将可行性评价阶段作为资源量转换为储量的依据。 2020分类标准以地质和转换因素的可靠程度为依据。
(九)调整了地质可靠程度的评价依据。去除了 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阶段全局性 的研究内容。
12
固体矿产资源类型示意图
13
四、标准条文解读
2.矿产资源勘查 发现矿产资源,查明其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 质量、开采利用条件,评价其工业利用价值的活动。 解读:(1)采用习惯用语“发现”、“查明”,明确区 别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等。(2)定义中“开采利用条 件”泛指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水工环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矿 山建设外部条件等。
6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五)简化经济意义划分。保留了经济的概念, 增加了预期经济的概念,分别对应储量和资源量,不 再使用“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以及“内 蕴经济的”术语。
(六)简化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由三大类16个类 型,简化为资源量和储量两大类5个类型。
(七)简化调整了可行性评价阶段条文的相关内 容。只做原则性要求,为行业规范的编制留有余地和 接口。
10
四、标准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的统计和发布,矿产 资源管理和规划、政策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 关技术标准制定,以及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评价及信 息披露。 解读:明确分类标准适用于政府矿产资源管理、 资本市场筹融资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
11
四、标准条文解读
(二)术语和定义。 1.固体矿产资源 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 的固态自然富集物。 解读:该定义依据矿法实施细则。包括查明矿产 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包括能利用矿产 资源和尚难利用矿产资源。